第5章 免疫与运动
- 格式:pptx
- 大小:6.56 MB
- 文档页数:34
运动生理学第五章免疫与运动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 大题,37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哪种激素不属于免疫抑制类调节物质:A.β-内啡肽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糖皮质激素D.儿茶酚胺2.“open window”理论主要表明:A.运动后有一段免疫低下期B.运动后有一段免疫增强期C.经常参加锻炼者免疫功能会增强D.经常参加运动训练者免疫功能会增强3.下列哪种物质可缓解胸腺和脾脏的萎缩,并增加淋巴细胞活性:A.生物素B.胡萝卜素C.L-精氨酸D.谷氨酰胺4.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免疫细胞是:A.单核-巨噬细胞B.NK细胞C.淋巴细胞D.粒细胞5.下列哪种反应不会引起免疫抑制作用:A.交感神经兴奋B.副交感神经兴奋C.应激激素升高D.血糖水平升高6.免疫防御异常的后果是:A.易发生肿瘤B.易发生超敏反应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7.具有吞噬杀伤、抗原提呈和分泌作用的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8.下列哪种细胞能够杀伤被抗体覆盖的靶细胞:A.B细胞B.T细胞C.NK细胞D.K细胞9.主要介导体液免疫的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NK细胞D.K细胞10.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单核细胞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脊髓和胸腺是淋巴干细胞增殖、分化成T细胞和B细胞的场所;接受免疫细胞的主要场所,包括()、()和()。
12.大负荷运动之后,离体发生的对丝裂原和内毒素的反应过程中,所生成的细胞因子(),表明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
13.T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而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形成大量的(),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
14.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体液中的抗菌物质,有抑菌、()、()等作用的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5.免疫系统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排除体内的非己物质,执行此功能的细胞称为免疫细胞,包括()、()、()和粒细胞等。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1.生命现象与人类文明1.1生物大爆炸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1、什么是生命现象。
由生物组成2、生物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3、什么是文明。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5、目前人类文明遇到哪些问题。
1[单选题] 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
A. 臭氧层B. 植物C. 水蒸气D. 肺2[单选题] 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
A. 20亿到30亿年前B. 30亿到35亿年前C. 35亿到38亿年前D. 38亿到40亿年前3[单选题]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
A. 2亿年前B. 3亿年前C. 4亿年前D. 5亿年前宇宙150亿年,太阳系100亿年,地球46亿年。
1.2生命的起源1[单选题] 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A. 2亿年前B. 5亿年前C. 6000万年前D. 400万年前2[判断题] 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能人→直立人→智人3[判断题] 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活力论认为生命是一种为物质和超物质的力量。
(✔)1.3生命的本质1[单选题] 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
(D)A. 水和蛋白质B. 碳水化合物和核酸C. 碳水化合物和核算D. 蛋白质和核酸2[单选题] 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
A. 碳B. 氧C. 氢D. 硅3[单选题]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B)。
A. 50万亿个B. 100万亿个C. 150万亿个D. 200万亿个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是硅。
(✕)1.4生物的基本属性1[单选题] 生物的基本属性是(D)。
A. 生长发育B. 新陈代谢遗传繁衍C. 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D.以上都对2[判断题] 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3[判断题] 高等生物都有内稳态,以此适应外界的变化。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二、补体成分的理化特性 0.1学时
1.化学组成均为糖蛋白,多数为β球蛋白,少数几种为α或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C5a游离于液相,具有过敏毒素和趋化作用;C5b67三分子复合物通过C7上的疏水键插入靶细胞膜脂质双层
结构中,且复合物中的C7与C8具有高亲和力,C8结合到
此复合物后,通过其γ链插入靶细胞中,使该复合物稳定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第三节补体活化的调节 0.2学时
补体系统的激活反应在体内受到一系列精细调节,以保持补体激活与灭活的动态平衡,防止补体成分过度消耗
和对自身组织的损伤。
这是机体自身稳定功能的主要表现
之一。
(一)自身衰变的调节
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均易衰变失活,游离的C4b、C3b、C5b也易失活。
(二)调节因子的作用
按其作用特点可分为三类:①防止或限制补体在液相中自发激活的抑制剂;②抑制或增强补体对底物正常作用
的调节剂;③保持机体组织细胞免遭补体破坏作用的抑制
剂。
1.经典途径的调节
⑴ C1抑制分子(C1INH)可与活化的C1r和
C1s结合,使其失去酶解正常底物的能力。
并能有效地解
聚与IC结合的C1大分子。
⑵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形成
① C4结合蛋白(C4bp)与补体受体1 (CR1)
② I因子可裂解C4b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第五章血液与运动(一)填空题1、血液是由和组成。
2、正常成人体液占体重的约占,分为和。
3、离心后的抗凝血,上层是,下层是。
4、血液的比重取决于,其粘滞性主要来自于的摩擦力。
5、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男性为,女性。
6.青春期后,男性的红细胞数比女性,主要是由于水平较高。
7.正常白细胞数目为,血小板数目为。
8.白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能释放组织胺和肝素的是,与机体特异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的是。
9.血型是依据的抗原特异性而走,临床意义较大的血型系统是和。
10.根据白细胞在光镜下将其分为和。
11.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将有粒白细胞分为、和12.无颗粒细胞有和两种。
13.运动后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和。
14.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有、和。
15.缺气或贫血时,肾脏产生的增多,主要促进增殖分化,从而促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二)判断题1.只要红细胞的比容值增大,血液运输O2和CO2的能力就增强,反之则减弱。
( ) 2.血浆蛋白除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外,还具有缓冲血液酸碱度、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和凝血作用。
( )3.血液中的绝大多数无机盐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其功能是维持晶体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等。
( )4.红细胞膜的表面积与红细胞体积的比值越大,其可塑性变形能力越小。
( )5.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愈高,则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就愈强。
( )6.血小板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故不属于血细胞。
( )7.成人的各种血细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于骨髓。
( )8.缺氧和雄性激素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重要因素。
( )9.脾脏是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的重要器官。
( )10.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 )11.某人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其血型一定是A型。
( )12.在进行任何运动的开始阶段或短时间轻微的体力活动后,以及在赛前状态下,都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的现象。
( )13.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分子或颗粒的数目无关,而与分子或颗粒的大小有关。
免疫学部分第一章免疫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对机体()A.有利B.有害C.有利也有害D.无利也无害2.牛痘苗的发明者是()A.德国BehringB.法国PasteurC.英国JennerD.德国Koch3.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英国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第二章抗原一、单项选择题1.()是构成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首要条件。
A.个体差异B.同源性C.组织相溶性D.异物性2.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A.抗原的分子量和化学结构B.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空间结构C.抗原的免疫反应性D.抗原的异物性3.抗原的反应性是指()的性能。
A.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性能B.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结合的性能C.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D.与相应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4.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A.抗原决定基 .B半抗原 C.共同抗原 D.异嗜性抗原5.免疫学中的“非己物质”不包括()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物质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6.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 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 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D.可脱去毒素的毒性7.异嗜性抗原是一种()A.共同抗原B.自身抗原C.半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8.对人体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自身移植的皮肤 B异体移植的皮肤 C自身释放的晶体蛋白 D动物的免疫血清二、简答题:1.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有哪些?第三章免疫球蛋白一、单项选择题1.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 .VH和VL区B .CH3区C .CH1区 D. CH2区2.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免疫球蛋白是()A .IgGB IgA C. IgM D. IgE3.天然的ABO血型抗体是()A. IgGB. IgA C .IgM D .IgE4.人体最早合成IgM的时间是()A.胎儿早期B.胎儿晚期 .C出生1个月 D.出生3个月5.IgM的抗原结合价理论上应为()A.二价B.四价C.五价D.十价6.各种免疫球蛋白单体分子共有的特性是()A.与靶细胞结合后能介导ADCC作用B.具有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C.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D.与颗粒性抗原结合后能介导调理吞噬作用7.宫内感染时,胎血中含量升高的是()A. IgGB. IgAC. IgMD.IgE8.决定Ig类别的抗原决定基存在于Ig分子的()A.轻链恒定区B.轻链可变区C.重链恒定区D.重链可变区9.SIgA的抗原结合价为()A.一价B.二价C.四价D.八价10.下列备选答案中,错误的是()A.IgE在五类Ig中含量最低B.IgE可介导I型超敏反应C.IgE有CH4区D.IgE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11.关于IgM描述,错误的是()A.IgM有CH4区B.IgM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C.IgM的半衰期比IgG长D.IgM具有补体C1q结合点1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T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 D .浆细胞13.新生儿从母乳中获得的Ig是()A.IgA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G类抗体D.IgD类抗体14.来自母体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Rh抗体是()A.IgM类抗体B.IgA类抗体C.IgE类抗体D.IgG类抗体 E IgM可介导ADCC作用二、简答题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五章第六章1.补体(C)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2.细胞因子: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之一。
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3.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4.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①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8-30kD),多为糖蛋白;②高效性,一般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③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④可诱导产生,且合成具有自限性;⑤半寿期短;⑥效应范围小,绝大多数为近距离发挥作用。
5.补体系统的命名。
6.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7.细胞因子的功能特点:多效性、重叠性、协同性、拮抗性、网络性。
8.细胞因子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为六大类: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9.补体的理化性质: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经56℃温育30分钟即灭活,在室温下很快失活;在0-10℃中活性仅能保持3-4天;紫外线照射、机械振荡等可使补体失活。
10.补体的来源: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主要产生细胞。
11.补体激活途径(重点)①经典途径②旁路途径又称替代激活途径③凝集素途径又称MBL途径12.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先后顺序: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
13.三条途径的特点①经典途径:激活物主要是由IgG或IgM结合膜型抗原或游离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4b2a 和C4b2a3b;启动有赖于特异性抗体产生,故在感染后期(或恢复期)才能发挥作用,并参与抵御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机体。
②旁路途径:激活物是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细胞等;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3bBb和C3bBb3b;存在正反馈放大环路;在抗体产生之前的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即可发挥作用。
免疫与计划免疫同步训练题(二)【双基巩固】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免疫是人生来就具有的C.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D.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2.人体内发生哪种变化不会引起免疫反应()A.移植入异体肾脏B.肿瘤细胞出现C.红细胞死亡D.血糖浓度升高3.下面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4.近期,某某省红十字会对外宣布,已将某县冯某捐献的多个器官成功移植给了五名等待移植的重病患者,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移植的器官相当于()A.病原体B.抗体C.抗原D.传染源5.桃花盛开的季节,丽丽的脸上起了一些疹子,医生说这是对花粉的过敏反应,造成该反应的原因是()A.花粉有毒B.花粉能传播细菌C.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强D.抵抗抗原侵入的免疫功能过弱6.下列疾病中,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是()A.艾滋病B.坏血病C.呆小症D.甲型H1N1流感7.下列各项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儿童发烧时打退烧针B.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后打破伤风C.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D.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8.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我国应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B.实行计划免疫能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力C.没病就不必进行预防接种D.我国规定12岁以下儿童实施四苗常规接种9.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预防天花。
其中痘浆和预防天花的方法分别属于()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10.如图所示是免疫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可以看到,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自动清除人体内、和的细胞。
(2)图B中的“免疫卫士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抵抗的侵入,防止人体发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