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运动与免疫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7
第十一章运动与免疫(一)填空题1.免疫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它们是机体免疫功能及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
2.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与定居的场所,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免疫系统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排除体内的非己物质,执行此功能的细胞称为免疫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5.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淋巴干细胞增殖、分化成T细胞和B细胞的场所;接受免疫细胞的主要场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_________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体内最有效的吞噬细胞,在入侵病原体的早期控制与防御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7.免疫分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所激发的免疫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9.T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_________免疫应答;而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形成大量的_________,主要参与机体的_________免疫应答。
10.在机体的应激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协同作用,对机体机能进行整合调节,共同维持身体的稳定,这种认识促成了“流动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两个重要概念的产生。
11.免疫抑制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判断题1. 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2. 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发生较周围淋巴器官晚。
3. 周围淋巴器官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出生后才逐渐发育完善。
4. T细胞和B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的增殖需要外界抗原的刺激。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免疫系统有着显著的影响,适当的运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使身体
更具抵抗力。
运动能够调节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病原体
的抵抗能力。
首先,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
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刺激
机体产生更多的白细胞,包括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等,这些免疫细胞的增
加可以提高机体对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
其次,运动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
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
养物质的供应,使免疫细胞更活跃地工作。
此外,运动还能够促使免疫细胞更好地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加强免疫系统对体内异物的防御能力。
此外,运动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
适量运动可以降低机体的慢性炎症水平,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有助于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应激耐受性,减少压力激素的释放,从而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度运动也可能对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长时间高强
度的运动会导致机体疲劳,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人们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总的来说,适当的运动对免疫系统有益处,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机体
的健康水平。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免疫系统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身体的健康。
因此,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与免疫功能的关联研究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
除了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外,体育运动还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体育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研究成果。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入侵的重要防线。
它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可通过各种机制来识别和消灭病原体。
然而,免疫功能可能会因多种因素而受到抑制或受损,例如压力、不良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
因此,保持良好的免疫功能对于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活方式,已被广泛研究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适度且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运动通过多种机制来实现这一效果,包括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以及减轻炎症反应。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血液循环效率。
研究表明,运动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舒张功能,提高心肺耐力,增加氧气供应,从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其次,体育运动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
一项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可以显著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胞毒性。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体内的免疫细胞数量,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从而增强免疫功能。
此外,体育运动还能够减轻炎症反应。
适度运动可以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身体对炎症的反应。
研究表明,运动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例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从而减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尽管体育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争议。
例如,过度训练和过度运动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和感染风险增加。
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适度与规律是很重要的原则。
总之,体育运动与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适度且规律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通过改善心血管功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以及减轻炎症反应,体育运动为维持良好的免疫功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过度训练和过度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降低免疫功能。
免疫与运动的关系在我们身体内部,免疫力就像是盔甲一样,不分昼夜工作,帮我们抵御致病物质的侵袭。
免疫系统可以说是我们体内抵御疾病的最好武器,在免疫组织(细胞激素、白血球等)和疾病抗体共同作用下,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各种疾病。
免疫系统可以辨认出哪些物质是人体原本没有的,哪些入侵细菌是对人体有害的,并进而在它们伤害身体前予以狙击。
尽管每个人都拥有天生的免疫力,可是压力、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以及衰老都会降低我们的免疫力,此时细菌、病毒、各种微生物会穿透这层盔甲,直接打ZYB渣油齿轮泵入我们机体组织内部,引起疾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呢,请继续阅读本文找到答案。
免疫力与饮食免疫系统也需要不断的吸收各种营养才能保持正常运转。
科学家发现,那些生活贫困因而营养不良的人更容易受到传3gr螺杆泵染病的侵袭,这就是因为营养失调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istock均衡的饮食对于提高免疫力非常关键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微量元素如锌、硒、铁、铜、维生素B、维他命A、B6、C 和E的缺乏,会改变动物的免疫系统功能。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尽可能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以保证免疫系统高压齿轮油泵的正常运转。
一些食物中富含的丰富营养元素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牡蛎、螃蟹:牡蛎可以帮助身体制造细胞激素,提高抵抗力;牡蛎和螃蟹富含硒,而身体缺硒会增加患膀胱、乳腺、结肠、直肠、肺和前列腺癌的风险;•酸奶:酸奶中含有嗜酸乳杆菌和双sn三螺杆泵歧杆菌两种益生菌,可以帮助身体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抵抗疾病;•绿茶:绿茶中的茶氨酸可以促使淋巴2CY系列齿轮油泵细胞释放抗菌物质,而且绿茶还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橙子、猕猴桃、柿子椒:橙子、猕猴桃和柿子椒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且橙子能够帮助身体生产抗体和白细胞;•胡萝卜、白薯:胡萝卜和白薯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可以帮助身体制造淋巴细胞和自然杀手细胞,自然杀手细胞是非2CY系列齿轮泵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可以抗肿瘤和病毒感染;•菠菜:菠菜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蘑菇、大麦:蘑菇中含有的β葡聚糖可以帮助身体制造免疫细胞;•三文鱼:三文鱼中含有的欧米茄-3脂肪酸螺杆泵的安装尺寸可以帮助身体的吞噬细胞对抗细菌的侵袭;•西兰花:西兰花中的芥子油甙和植物营养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抗氧化功能;•大蒜:大蒜中含有的蒜素可以帮助机体对抗疾病。
浅析免疫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作者:李会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5期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2摘要本文在介绍人体免疫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以及运动性免疫模式,分析了产生运动免疫抑制现象的可能机理和生理意义,同时结合大众运动同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作用分析,适应当下全民运动的模式,从而调动更多参与者运动的积极性。
同时分析了过度运动与免疫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免疫抑制的调理措施。
关键词免疫免疫系统功能运动训练一、免疫(一)免疫的概念和意义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系统。
由免疫器官、免疫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在很多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的原意即为:“免除瘟疫”之意。
人类对免疫的认识是从研究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开始的。
人们早就发现,在某些传染病流行的过程中患病后幸免于死的人,往往会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当该种传染病再度流行时可以安然无恙。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朴素地认为,免疫就是机体抗传染的能力,并且对机体都是有利的。
随着对免疫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免疫不一定都是病原因子引起;免疫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抗感染;免疫反应免疫机能属于人体的防御机能,包括特异功能与非特异功能免疫。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前者包括骨髓与胸腺,后者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结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粒细胞。
(二)基本功能1.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
这种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功能被称之为免疫防御。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入侵物质和维持内部稳态的重要系统之一,而身体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究身体运动在机体免疫系统方面的作用,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身体运动如何影响免疫系统首先,身体运动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力。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呼吸系统功能和提高心肺能力,这些变化将显著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大量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可以对外来入侵物质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
其次,身体运动还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效能。
运动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提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的免疫力;另一个是通过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效能以及增加红血细胞,运动可以加强机体对于病原菌或病毒的快速反应。
第三,运动可以增加免疫系统的细胞活性和数量。
运动的影响不仅可以增加免疫系统的免疫力和效能,也可以增加免疫系统的活力,从而更好地对抗外来入侵物质。
在人体运动时,机体会产生一种叫做脉动氧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提高机体对于抗体的反应能力。
最后,身体运动可能减少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
虽然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入侵的自我保护反应,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机体陷入炎性状态。
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促进体内内源性荷尔蒙的分泌,如内啡肽和内皮素等,这些荷尔蒙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二、如何通过身体运动提高免疫系统的效益运动对免疫系统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外来入侵物质的侵袭,但是它同样也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以下是几个帮助你通过运动增强免疫系统的技巧。
1、适量运动过度运动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因为过量的运动会使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免疫系统的活性下降。
因此,适量运动是提高免疫系统效能的关键。
通常,每周进行三到四次有氧运动,每次运动20-30分钟,就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同时也避免了过度运动。
第十一章运动与免疫(一)填空题1.免疫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它们是机体免疫功能及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
2.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与定居的场所,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免疫系统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排除体内的非己物质,执行此功能的细胞称为免疫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5.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淋巴干细胞增殖、分化成T细胞和B细胞的场所;接受免疫细胞的主要场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_________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体内最有效的吞噬细胞,在入侵病原体的早期控制与防御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7.免疫分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所激发的免疫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9.T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_________免疫应答;而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形成大量的_________,主要参与机体的_________免疫应答。
10.在机体的应激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协同作用,对机体机能进行整合调节,共同维持身体的稳定,这种认识促成了“流动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两个重要概念的产生。
11.免疫抑制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判断题1. 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2. 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发生较周围淋巴器官晚。
3. 周围淋巴器官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出生后才逐渐发育完善。
4. T细胞和B细胞在中枢淋巴器官的增殖需要外界抗原的刺激。
5.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细胞以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最为活跃。
6. 淋巴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K细胞与NK细胞。
7. 机体对“非己”物质进行免疫应答并加以排除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8.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补体和溶菌酶溶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9. 体液免疫的的应答过程中的效应阶段主要是是指激活Tc细胞发挥特异性细胞毒性作用。
10 .适中运动可以提高免疫机能,降低感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而大强度运动训练则对免疫机能可能有抑制作用。
11. 免疫营养调理可以考虑糖的补充、谷氨酰胺的补充、抗氧化物的补充与相关微量元素的补充。
(三)单选题1.免疫的现代概念是()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体都是有利的;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A.易发生肿瘤;B.易发生超敏反应;C.易发生感染;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3.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
4.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5.最早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
6.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 骨髓;B. 胸腺;C. 腔上囊;D. 淋巴结。
7.免疫对机体()A.有利;B.有害;C..无利也无害;D.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
8.具有调理作用的是()A.抗原;B.抗原和补体;C.抗体和补体;D.补体9.下列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 IL-2;B. IFN-γ;C. IL-4;D. 以上均是。
10.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A.吞噬并清除病原微生物;B.清除衰老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C..杀伤肿瘤细胞;D.以上均是。
(四)多选题1.外周免疫器官包括()A.骨髓;B.脾脏;C.淋巴结;D.胸腺;2.抗体清除细胞外细菌感染的主要方式有()A.免疫抑制作用;B.调理吞噬作用;C.中和毒素作用;D.激活补体作用。
3.在免疫应答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粒细胞;C.T细胞;D.B细胞。
4.下列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细胞因子包括ILs、IFNs、TNFs、CSFs、TGFs等;B.细胞经过激活后才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C.细胞因子主要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及内分泌发挥作用;D.细胞因子有强的生物学活性。
5.TD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A.产生免疫应答的细胞是B细胞;B.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C.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D.既可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又可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6.对黏膜免疫系统(MIS)论述正确的是()A. MIS主要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是sIgA;B.具有黏膜定向的细胞运输系统;C.MIS内有一类下调全身免疫应答的效应T细胞;D.MIS是免疫系统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
7.人工自动免疫有哪些特点?()A.输入抗体;B.产生免疫力早;C.免疫力维持时间长;D.主要用于预防。
(五)名词解释1.免疫2.免疫防御3.免疫稳定4.免疫监视5.抗原6.抗体7.细胞免疫8.体液免疫9.运动性免疫抑制(六)简答题1.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与联系。
2. 简述特异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3. 何谓免疫?举例说明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功能异常的表现。
4. 简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概念和特征。
5. 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
6. 简述体液免疫的过程7. 简述细胞免疫的过程7. 简述“流动脑”的概念8. 简述“open window”理论以及“J”形曲线模式的主要发现(七)论述题1. 导致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的可能的机理。
2. 运动性免疫抑制调理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2.免疫防疫、免疫稳定、免疫监视3.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4.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5.脊髓、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6.中性粒细胞7.抗体、补体、细胞因子8.活化、分化、效应9.细胞免疫、浆细胞、体液免疫10.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11.保护机体安全、保证训练恢复、过度训练的信号(二)判断题正确的是:3、5、6、7、8、9、10、11错误的是:1、2、3、4、9(三)单选题1.D;2. A ;3. A;4.D ;5.A ;6.B;7.D;8.C;9.D; 10. D。
(四)多选题1. BC;2. BCD;3. CD;4. ABCD;5. AD;6. ABCD;7. CD。
(五)名词解释1.免疫是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安全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是指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3.免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是指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状态。
4.免疫监视是指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5.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6.抗体是指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7.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
8.凡是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参予的细胞称为免疫效应细胞。
9.在长期的大强度运动训练的影响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的现象,表现为免疫功能降低,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率上升。
这种由于运动而诱发的免疫功能降低现象称为运动性免疫抑制。
六、简答题1. 抗体指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Ig是化学结构的概念,包括了正常的抗体球蛋白和尚未证实抗体活性但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是生物学功能的概念,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Ig并非都是抗体活性。
2.适应性免疫的基本特征有:1)特异性,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性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2)多样性,机体可针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抗原,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3)记忆性,当异物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产生快而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效应;4)耐受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有保护性的免疫耐受;5)自限性,异物抗原激发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水平可以自我调控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扩大和累及正常组织。
3.免疫是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当抗原性异物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或“非己”,并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对自身物质不发生免疫应答而形成免疫耐受。
主要发挥如下三种功能:1)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
2)免疫稳定:或称免疫自身稳定,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反应,处于自身耐受状态。
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3)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
此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4.根据作用方式及其特点的不同,机体存在两类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
其主要特征是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固有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
其主要特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适应性免疫。
5.补体系统具有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在细菌表面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溶解细菌。
2)促进中和和溶解病毒作用:补体、抗体与病毒作用后可有效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另外,补体也可直接溶解灭活某些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