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图说《牡丹亭》
- 格式:ppt
- 大小:18.36 MB
- 文档页数:83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牡丹亭整版邮票价格表
1981年11月20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T69),全套12枚,全套面值2.28元,目前市价350元,升值150倍!全套整版市价44000元,升值393倍!
中国邮政将于2014年6月21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着—《红楼梦》(一)》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
4枚邮票分别是贾母接外孙、乱判葫芦案、刘媪见凤姐、金锁合通灵,小型张内容是神游太虚镜。
《牡丹亭》和《西厢记》一样,也可以算的上是我国古典历史名着之一,这两大古典名着之间有着一个相似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以男女人物之间的情感色彩为故事主题。
而还有更巧合的一点就是这两大古典名着邮票之间的发行年限只相隔了一年,《西厢记》邮票发行于1983年,而《牡丹亭》邮票发行于1984年。
《牡丹亭》邮票全套也是由4枚纪念邮票外加1枚小型张组成,而这几枚邮票的图案分别为《闺塾》、《惊梦》、《写真》、《婚走》。
1984年10月,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一组4枚,全套面值共1.06元的中国古典文学名着之汤显祖《牡丹亭》邮票,这是继明代着名文学家、戏剧家孔尚任的代表作《西厢记》之后,古典名着再一次被搬上方寸之间。
这套邮票所采用的图画出自着名连环画家戴敦邦之手。
画家从原剧的55个折子剧中分别选取了6个片段,集中概括了《牡丹亭》的主要故事情节。
例如这套邮票的第一枚“闺塾”,故事情节出自《牡丹亭》第七出,描绘了杜丽娘之父请先生来教女儿读书。
古板的先生与调皮的女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画面对比,让人忍俊不禁。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生肖邮票、各种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假货泛滥!回收红楼梦小型张不要傻傻分不清
红楼梦题材的邮票一直都是很受集邮爱好者以及收藏者们的欢迎,红楼梦小型张更是热门当中的热门,很多邮票商都非常青睐回收红楼梦小型张。
红楼梦小型张发行十多年来,一直被多次造假,仿真度相当高,很多邮票商都被蒙蔽了眼睛,以真票的回收价格收购了假邮票。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红楼梦小型张的真假辨别方法。
想要辨别红楼梦小型张的真假,首先要了解下这张邮票的图案。
它的图案名为“双玉读曲”,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描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坐在石头上正在阅读《西厢记》的情景,处处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下面我们来重点介绍下红楼梦小型张的鉴别方法。
在这枚邮票当中,真邮票的建筑物当中的红色以及桃花的红色和假邮票是有一定的差异的,真邮票的红色比起假邮票要相对淡一些,假邮票的油墨颜色一般都比较厚重。
关于这一点颜色的差异,大家还是要靠近点仔细观察比较好,也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
第二点,我们可以从邮票当中人物的脸庞当中去分辨。
真邮票当中的人物脸庞红色相对要但一点点,假邮票就要红一些了,这一点也是要离得近一点观察才可以。
再一个,真邮票右下角的小章比较清晰,假邮票的小章则看起来比较模糊。
此外,真的红楼梦小型张的背胶是很均匀的,假邮票的背胶通常都比较厚或者是很不均匀。
上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下红楼梦小型张的真假分辨方法,虽然这些鉴别技巧比较繁琐,但是为了可以回收红楼梦小型张的时候不被蒙蔽,得到真正有价值的藏品,建议各位邮票商还是要密切关注比较好。
小型张百科名片小型张邮票是指除一套邮票之外,志号相同而另外设计图案的小型整张邮票。
也有单独设计的,带有较宽的纸边,边纸上印有花纹及相关文字,极为精美,面值也较高。
邮票小型张是面积较小的全张邮票,往往全张上只有一枚大型、印制精美的邮票,既可撕下作为邮资凭证贴用,又特别适宜收藏和欣赏,它是新中国邮票中一种较受邮人宠爱的邮票品种。
其增值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发行的其它邮票。
邮市行情的好坏,其主要标志是小型张的销势如何。
另外,如1978年5月5日发行的徐悲鸿“奔马”邮票,全套10枚,同时也印制发行了5元面值的“奔马”小型张。
这种小型张实际使用教少。
获得1980年我国特种邮票最佳设计奖的“益鸟”邮票,全套5枚之外,另外设计发行了面值2元的小型张。
特点其特点是:独立成“张”,通常与同票题全套票相伴发行,也有的单独发行;一般面值都比较高。
如中国1962年发行的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1978年发行的T28M 《奔马》小型张。
通常,在志号后面加字母“M”来区分小型张与邮票。
如:T79,它表示志号为T79的益鸟邮票,而T79M则为与T79邮票一起发行的小型张。
新中国小型张特色发行数量少早期小型张发行数量少,有的已成珍稀邮票。
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印量2万枚。
估计存世量不足5000枚,市场价达到1.2万元。
又如《全国科学大会》小型张、《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和一对加字小型张,印数都为10万枚,现在都已成为集邮珍品,动辄上千元才能买到。
小型张增值幅度大T 票小型张增值幅度大于J 票小型张。
有人统计,截止1991年TM市场价为4757元,比1988年增长224%;JM市场价为3384元,比1988年增长180%,TM增幅大于JM44个百分点。
这是由于JM作为纪念邮票选题多以人物或事件为主,政治色彩较浓,缺少大众美学意义,再加上这类小型张中,有5张有金粉,金粉容易受潮脱落,或变色,特别是中国南方,空气比较潮湿,品相容易受损,所以,在邮市上的增值和调价升幅不如同期"T"字头小型张邮票。
包含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全部邮票和小型张。
84目录2150
T89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
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小型张)
T90 甲子年
T92 儿童
T93 月季花
T94 朱
T95 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T96 苏州园林―拙政园
T97 引滦入津
T98 吴昌硕作品选
T99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小型张)
T100 峨眉风光
T101 中国保险
J100 任弼时同志诞生八十周年(第一组)
J101 任弼时同志诞生八十周年(第二组)
J102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八十周年
J103 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二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小型张)
J104 中日青年友好联欢1984
J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J106 陈嘉庚诞生一百一十周年。
中国戏剧艺术邮票——《昆曲》《昆曲》特种邮票赏析解读中国邮政定于2010年6月12日发行《昆曲》特种邮票1套3枚。
志号:2010-14图序图名面值(3-1)T 浣纱记 1.20元(3-2)T 牡丹亭 1.20元(3-3)T 长生殿 1.20元邮票规格:30×50毫米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版式一16枚版式二9枚(3套)整张规格:版式一150×240毫米版式二165×180毫米版别:胶印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设计者:叶华责任编辑:董研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3-1)T 浣纱记 1.20元(3-2)T 牡丹亭 1.20元(3-3)T 长生殿 1.20元相关资料背景资料《浣纱记》剧情为春秋时期吴越争雄的故事。
吴王夫差在相国伍子胥的支持下兴兵伐越欲报父仇,将越王勾践困于会嵇山。
勾践采纳大夫范蠡计谋,厚礼卑辞吴王称臣,并携妻子大臣付吴服役。
勾践在吴三年,敝衣劳作,曲意事关。
吴王不听伍子胥劝谏赦勾践还乡。
越王卧薪尝胆,伺机复仇雪耻。
范蠡举荐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计,西施与范蠡倾诉离情,并把当年定情物溪纱各留一半,互嘱勿忘。
吴王色迷心窍不顾伍子胥反对,恣意荒淫。
越国此时兵精粮足,又阴施计谋使吴年荒粮尽并出师伐齐,越乘机侵吴,西施又从中迷惑吴王,使吴大败,勾践拜谢西施。
范蠡与西施登舟远遁。
《寄子》为《浣纱记》中一折,常在舞台上演出,讲的是伍子胥忠心耿耿,冒着灭族的危险死谏吴王,并把儿子寄养在齐国大夫鲍叔家的故事。
作者梁辰鱼(约1521-1594),字伯龙,号少白,别号仇池外史,江苏昆山人,明代戏曲作家,他首创用昆腔演唱传奇《浣纱记》,一时广为传播,为昆剧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牡丹亭》《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明代南曲的代表,汤显祖著。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昆曲》---全世界第一套多媒体视听邮票
随着我国邮资票品印制科技的发展进步,多媒体功能开始进入生产印制领域。
《唐诗三百首》邮票是首套具有朗读功能的邮票,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但是《唐诗三百首》邮票只能朗读即只能听,没有视频不能看,具有了部分多媒体功能,还算不上完全的多媒体邮票。
我国第一套,也是全世界第一套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不但能听而且能看,是具有全部多媒体功能的邮票。
中国邮政将业内领先的高科技妙笔视频识读笔(简称:视频妙笔)率先应用于传统的邮票中,打造出全球第一套“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于2010年6月12日全国发行。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现已成为彰显国家科技实力的窗口之一。
《昆曲》邮票开创了世界邮票史的先河,突破了传统邮票的方寸局限,将邮票承载的信息量通过视频妙笔无限放大,即点即视,即点即听,让小小的邮票鲜活生动的展现出中华昆曲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2010年6月12日,世界第一套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诞生!
《昆曲》邮票一套3枚,票面选择《浣纱记》、《牡丹亭》、《长生殿》作为邮票主图,印刷精美,通过国际领先的最新科研成果——视频妙笔将昆曲华丽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全方位、多维度、多感官地呈现给集邮爱好者和广大戏迷。
此套邮票最大的亮点是“视听”,即点即视,即点即听,弥补了邮票尺寸限制、传达信息有限的遗憾,这不仅是中国邮票史上的突破,更是世界邮票史上的突破,必将引领世界邮票的发展趋势!。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澳门牡丹亭套票的介绍
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澳门牡丹亭套票,整套为“四票一张”,顾名思义就是4张邮票合成一张邮票,但其实,如果按当时的计划,澳门牡丹亭套票是要发行“五票一张”的,这点是可以从后来的邮票展览上可以得到验证。
澳门牡丹亭套的设计理念是由“牡丹亭”的故事改编的,是一种特种邮票,是由中国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担任主设计。
戴敦邦先生经过反复思考、大胆想象,采用了西方的浪漫主义的方式,将原来“牡丹亭”的主要情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画稿中,集结成的一个完美的传奇故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艺术创作。
澳门牡丹亭套票中有一枚邮票被取消发行了,名字是“冥判”的那一枚,按“牡丹亭”故事的发展情节,应放在“女昏走”之前,在整个邮票占第四枚的位置。
表现了杜丽娘在地府里争相反阳的情景,邮票的整个构思布局完整、人物表情表现的也很生动形象;线条流畅、色彩五彩缤纷,跟其余四枚票也不差在哪。
然而,不知是因为该邮票的色彩太浓,或是其它什么原因,最终却被判“死刑”,落个胎死腹中的下场,被淘汰掉。
关于“冥判”的这桩事,我们还可以从“牡丹亭”邮票设计者戴敦邦先生的两段话中得到证实:在我画的原画中有一幅“冥判”是我认为画的最满意的一幅,但却没有公布于众。
这样,“牡丹亭”故事的神奇色彩就有所删减,留给人一种想象。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解读中国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邮票解读中国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邮票过往邮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2016-13《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中国邮政定于2016年6月11日发行《文化遗产日》纪念邮票1套2枚。
两枚邮票采取连印形式,分别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中心。
第一枚邮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昆曲、珠算、剪纸、端午节、古琴基本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的几大分类。
第二枚邮票,文化遗产表现项目为:长城、福建土楼、敦煌莫高窟、北京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
截至目前,中国有哪些项目入选这一国际认证的“非遗名录”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昆曲入选时间:2001年当选理由: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10-14《昆曲》特种邮票在2010年6月12日"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中国邮政将推出全球首套多媒体(视频)邮票《昆曲》。
全套3枚。
邮票图案分别选取了《昆曲》发展阶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剧目:《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
2、古琴艺术入选时间:2003年当选理由: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位列“琴棋书画”之首。
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宋代陈旸在《乐书》中提到“琴者,乐之统也”,这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2006-22《古琴与钢琴》国家邮政局2006年9月26日发行《古琴与钢琴》特种邮票1套2枚(与奥地利联合发行)。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时间:2005年当选理由:“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
中国优秀邮票——珍贵的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
邮票
《牡丹亭》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牡丹亭》是在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
《牡丹亭》对后世的文学、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情深而往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
是一部伟大的浪
漫主义作品。
中国人民邮政于1984年10月30日发行的T99《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牡丹亭》邮票,非常精准的反应了《牡丹亭》的精髓。
本套邮票全套四枚,小型张一枚。
版别:影写,设计者:李为,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第一枚,邮票名称:闺塾,面值:8分,发行量:1278.76万枚。
邮票反映了杜丽娘和丫鬟春香在闺阁中于老先生的指导与督促下在私塾里学习的情况。
很是有趣。
第二枚,面值:8分,邮票名称:惊梦,发行量:1212.61万枚。
邮票反映了杜丽娘在闺梦中梦见书生柳梦梅,从而害羞惊醒的场景。
十分的唯美与浪漫主义。
第三枚,邮票名称:写真,面值:20分,发行量:984.76万枚。
邮票反映了大家闺秀的杜丽娘在闺阁中描画自己真容画像的情景。
旁边丫鬟春香在给杜丽娘磨墨。
第四枚,邮票名称:婚走,面值:70分,发行量:766.06万枚。
邮票反映了死去以后的杜丽娘被柳梦梅救活以后,杜丽娘与柳梦梅深夜结婚而去的画面。
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了解中华传统文学名著——澳门文学与人物系列邮票1. 文学与人物——红楼梦红楼梦小版票1999年3月1日,澳门邮电司发行《文学与人物--红楼梦》邮票及小型张,让我们再睹这部古典文学名著中的六位主要人物形象,邮票绘图是中国古典绣像画,出自女画家潘锦玲手笔。
潘锦玲女士以其娴熟的国画技法和美妙的构图奉献给人们“双玉读曲”小型张,表现了春日大观园的桃花树下,宝黛二人爱不释手地偷看《会真记》,同享书中真挚爱情。
六枚邮票图案分别是。
“宝玉悟情”、“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熙凤弄权”、“三姐饮剑”、“晴雯补裘”。
整部邮票的策划、设计及制作,都经澳门漫画家陈伟辉的缜密构思,实属澳门邮票珍藏集中的佳品。
2. 文学与人物——西游记正 2000年9月30日,澳门邮政局发行《文学与人物——西游记》邮票(S005)全套6种及小型张(B006),是继1999年发行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邮票之后的第二套。
启用新邮首日纪念邮戳。
《西游记》也是出自女画家潘锦玲手笔,邮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花果山猴王”、“猴王吃仙桃”、“小哪吒败阵”、“大战二朗神”、“老君炼猴王”和“佛祖镇猴王”邮票,还有“大圣闹天宫”小全张和“龙宫借神针”首日封。
3. 文学与人物——三国演义正2001年8月1日,澳门发行《文学与人物——三国演义》邮票(S019)全套4种,另有小型张(B020),是继1999年《红楼梦》和2000年《西游记》之后的第三套中国文学四大名著邮票。
启用新邮纪念邮戳(C054),戳图为蜀国“汉”字军旗。
4. 文学与人物——红楼梦Ⅱ2002年3月1日,澳门发行《文学与人物——红楼梦》(二)邮票(S026)全套6种,并有小型张(B027),画面为暖色调的水彩画,豪放中有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朴实淡雅的金石、书法点缀其中,富有艺术感。
首日纪念邮戳(C090)图为“通灵宝玉”。
该票由澳门著名女画家潘锦玲设计,题材选自《红楼梦》为人熟知的人物情节,“姥姥进府”、“金钏沉冤”、“紫鹃试情”、“湘云眠芍”、“柳郎出家”、“妙玉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