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 格式:pptx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9
1 总则1.0.1 由于中国国土辽阔,各地气候变化大,并且地处世界上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为了减轻石油化工企业的建、构筑物遭受自然灾害,防止气候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定。
2 气象参数2.0.1 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构筑物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构筑物的要求,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
一级区区划指标见表2.0.1-1,二级区区划指标见表2.0.1-2。
中国建筑气候区域图见附录A。
表2.0.1-1 一级区区划指标表2.0.1-2 二级区区划指标2.0.2 各建筑气候区的特征:a)第Ⅰ建筑气候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b)第Ⅱ建筑气候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平原地区夏季较炎热湿润,高原地区夏季较凉爽,降水量相对集中;气温年较差较大,日照较丰富;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春季雨量稀少,多大风风沙天气,夏秋多冰雹和雷暴;c)第Ⅲ建筑气候区的大部分地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春末夏初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易有暴雨大风天气;d)第Ⅳ建筑气候区长夏无冬,温高湿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小;雨量丰沛,多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易有大风暴雨天气;太阳高度角大,日照较小,太阳辐射强烈;e) 第V建筑气候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大部分地区冬温夏凉,干湿季分明;常年有雷暴、多雾、气温的年较差偏小,日较差偏大,日照较少,太阳辐射强烈,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低;f)第Ⅵ建筑气候区长冬无夏,气候寒冷干燥,南部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比较湿润;气温年较差小而日较差大;气压偏低,空气稀薄,透明度高;日照丰富,太阳辐射强烈;冬季多西南大风;冻土深,积雪较厚,气候垂直变化明显;g)第Ⅶ建筑气候区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南疆盆地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区夏季干热,吐鲁番盆地酷热,山地较凉;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均大;大部分地区雨量稀少,气候干燥风沙大;部分地区冻土较深,山地积雪较厚;日照丰富,太阳辐射强烈。
中华人民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SH3047-931总则1.0.1为了在设计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
1.0.3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1.0.4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必须有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其容应符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容规定》的要求。
1.0.5经批准的职业安全卫生初步设计方案,应在施工图设计中贯彻执行。
如需要作原则性修改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1.0.6执行本规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要求。
2 通则2.1一般规定2.1.1工程项目的设计,应从工艺过程及所用物料和产成品的特点出发,按其危害人体的途径和程度,进行危险性分析,采取必要的防措施。
2.1.2研究成果应经过生产性试验鉴定,具备职业安全卫生的设计条件时,才能在工程设计中推广使用。
2.1.3在工程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2.1.3.1选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消除或减少有害源;2.1.3.2采取报警、连锁、泄放等预防性措施防止危害;2.1.3.3采取遥控及隔离等措施防止危害蔓延;2.1.3.4配备必要的救护、消防设施,以减少伤害;2.1.3.5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
2.1.4生产设备的安全设计,应按《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执行。
2.2防火、防爆2.2.1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应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执行。
2.2.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设备和仪表等的电力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的要求。
建筑物设计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执行。
2.2.3压力容器设计应按.《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执行,炼油厂钢制压力容器设计尚应符合《炼油厂钢制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的要求。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总则1.0.1 为了在设计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设计。
1.0.3 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1.0.4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必须有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其内容应符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工厂初步设计内容规定》的要求。
1.0.5 经批准的职业安全卫生初步设计方案,应在施工图设计中贯彻执行。
如需要作原则性修改应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1.0.6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 通则2.1 一般规定2.1.1 工程项目的设计,应从工艺过程及所用物料和产成品的特点出发,按其危害人体的途径和程度,进行危险性分析,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1.2 研究成果应经过生产性试验鉴定,具备职业安全卫生的设计条件时,才能在工程设计中推广使用。
2.1.3 在工程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2.1.3.1 选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消除或减少有害源;2.1.3.2 采取报警、连锁、泄放等预防性措施防止危害;2.1.3.3 采取遥控及隔离等措施防止危害蔓延;2.1.3.4 配备必要的救护、消防设施,以减少伤害;2.1.3.5 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善劳动条件。
2.1.4 生产设备的安全设计,应按《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执行。
2.2 防火、防爆2.2.1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应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2.2.2 爆炸或火灾危险环境内电气设备和仪表等的电力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筑物设计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2.2.3 压力容器设计应按《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执行,炼油厂钢制压力容器设计尚应符合《炼油厂钢制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的要求。
w ww .bz f x w.c o mw ww .bz f 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 zf 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 o mw ww .bz fx w.co mw ww .bz fx w.c o mw ww .bz f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o mw ww .bz f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x w.co mw ww .bz fx w.c o mw ww .bz fx w.co mw ww .bz f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 o mw ww .bz fx w.co mw ww .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x w.c o mw ww .bz f 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o mw ww .bz f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 o mw ww .b zf xw .c omw w w.bz f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x w.c o mw w w.bz fx w.co mw ww .bz f x w.co m。
建筑结构几种等级、类别的划分各规范对建筑结构类别、等级的划分是不同的,其相互之间是有关系的也是有区别的,如不注意很容易混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对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的分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的分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分类和抗震设防标准丙类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建筑场地类别《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HG/T20665-1999)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石油化工企业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标准》(SH3049-1993)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桩基安全等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3.2.2条黑体字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表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表2《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98) 季节冻土与季节融化层土的冻胀性分类多年冻土的融沉性分类《化工建筑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定》(HG20548-92)化工建筑安全等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建筑物分类《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膨胀土地基的胀塑等级《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建筑物等级建筑场地划分场地稳定性评价《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石油化工塔型设备基础设计规范》(SH3030-1997)《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地基土类别地基土动沉陷影响系数β值《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混凝土垫层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建筑分类《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烟囱安全等级《石油化工排气筒和火炬塔架设计规范》(SHJ29-91)《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管道的重要性系数γ。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89年3月1日关于发布《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的通知(88)建标字第81号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抗字第113号文的要求,由冶金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为国家标准,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冶金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88年6月13日编制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8)建发抗字第113号文的要求,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会同本部系统和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化工、电力、机械、建材等部门所属有关科研、设计院(所)共同编制而成。
木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认真总结海域、唐山等大地震中工业构筑物实际震害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内抗震设计、加固的实践经验和国内外在地震工程方面近期的部分科研成果,并对有关构筑物及其地基的抗震验算和加固方法补充了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本标准经多次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工程试点,最后由我部会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等有头部门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九章和七个附录,包括挡土墙、贮仓、槽罐、皮带通廊、井架和井塔等塔类结构、炉窑结构、变电构架、操作平台等工业构筑物及其地基基础的抗震鉴定和加固内容。
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我部建筑研究总院(北京市学院路43号),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冶金工业部1988年2月6日主要符号荷载和内力M——弯矩(kN?m);N——轴向力,竖向力(kN);Pi——沿高度作用于i点的水平地震力(kN);Pij——作用于质点i的j振型水平地震力(kN);Qo——结构总水平地震力(kN);w——产生地震力的重力荷载(kN);γ——容重(kN/ );m——质量(t)。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 总则1.0.1为确定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根据石油化工行业特点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9度地区,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建(构)筑物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构)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
2.0.2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
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构)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2.0.4 抗震措施 seismic fortification measures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0.5抗震构造措施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所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3 基本规定3.0.1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的分类,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地震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社会影响和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2结构使用功能失效后恢复的难易程度;3建(构)筑物各结构单元的重要性显著不同时,可按结构单元划分。
3.0.2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应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