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59.01 KB
- 文档页数:4
1.3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
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2.(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校考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B.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3.(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校考期末)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D.实现了国家工业化4.(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5.(2022春·吉林松原·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增强了民族自豪感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6.(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史实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进行C.一五计划的实施D.改革开放的实行7.(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8.(2022春·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土地改革中刘少奇的姐姐被定为地主,刘少奇教育她说:“我当了副主席,你们在乡下种田吃饭,那就是我的光荣。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政策的调整,到195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到1952年底,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的提高C.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D.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新政权的巩固2.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3.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土地私有B.满足农民的土地需要C.解放农村生产力D.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5.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中写到:“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①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②农民分到了土地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使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7.欣赏下列“话剧”。
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
”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
”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
”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
”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37一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1957年8.建国后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A.安徽B.浙江C.甘肃D.西藏9.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与以往土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①注意保存富农经济②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③稳定城市中的资产阶级④孤立地主阶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10.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A.土地革命完成B.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11.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开展土地改革运动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2.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是()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C.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二、判断题13.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一、选择题1.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A.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2.1950——1952年行的土地收运动据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观察下表,导致浙江省各阶层占有土地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完成C.三大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建国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D.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6.“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所述的史实(任务)在哪一年基本完成A.1949年B.1950年C.1952年D.1958年7.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时代要求C.农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8.下表为常熟县团结、胜利、高峰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
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9.如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B.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C.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D.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10.1952年夏,农民老林分到了三亩地,一头牛,一把锄头和一架耕犁,令他受益的中央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案》11.“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精神上对土地的依赖。
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要点1.目的(原因):(1)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为满足广大农民想要获得()的要求,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2.时间:()— ()年。
3.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规定:废除()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
4.过程:1950年起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同时分给()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
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制度,消灭了()阶级;(2) ()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 ()了新生的人民政权;(4)解放了农村(),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难点释疑1.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1)相同点:土地都归私人所有。
(2)不同点:①土地占有者不同:前者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后者农民占有土地;②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不同:前者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后者是地主阶级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③产品分配不同:前者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后者农民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
(3)无论是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还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都属于私有,这两种所有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存在剥削。
2.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经济上翻了身,新中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同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3.区分三个易混点:①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训练1.“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
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上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
”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C.人民公社的成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2.1952年6月6日,苏南松江县一互助组完成稻田插秧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十天到半个月时间…而且还向全国发起了爱国增产竞赛……县、区领导组织各区农民到这一互助组来学习,推广他们的插秧经验。
这反映出当时A.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创新意识B.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C.抗美援朝胜利鼓舞着国人团结奋斗D.为保卫革命果实农民努力发展生产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国民政府不理解农民,看不到解决农民困苦的紧迫性,对农民的疾苦也漠不关心……恰恰就是在这个被忽视的区域,毛泽东的天才得到了最高度、最成功的发挥。
”下列史料能够佐证作者观点的是A.①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证件B.①《西北文化报》报道西安事变的文字C.①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合影D.①北平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图影4.下图反映的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取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A.地主所有变为农民所有B.土地国有变为农民所有C.农民所有变为国家所有D.土地国有变为地主所有5.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世代贫农的小王的爷爷分到了土地和劳动工具,生活发生了巨A.农民按“包产到户”分到了土地,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B.各地农民积极加入农业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村里的地主消失了,贫农成为光荣的令人羡慕的身份D.各地广泛建立人民公社,准备跑步进入共产主义6.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这样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的农民仍然没有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在全国展开。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选择题5.“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实行了惠农政策,它是( B )A. 三大改造B. 土地改革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免除农业税6.1949年9月29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
”为完成这个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 C )A.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B.剿灭各地土匪C.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D.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准备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的原因是( B )A.地主阶级被打倒了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C.农村出现了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D.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8.1951年,某地农民领取了“土地居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B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文件是( B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0.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这件大事应是( B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新中国成立朝初期,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 D )A. 西北地区B. 西藏地区C. 东北地区D. 新解放区12.1950-1952年人民政府在农村中开展的重要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民的( D ) A.工资问题 B.住房问题C.负担问题 D.土地问题13.假如你是生活在1952年的农民,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你可以分到( D )①土地②农具③牲畜④房屋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4.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历史事件是()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推行土地改革C.掀起“大跃进”运动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2.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获得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生政权。
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总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这段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4. 八(1)班周宁同学想要了解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相关问题,下面哪部文献最适合他参考()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材料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B.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C.开始了调整国民经济D.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6. 刘少奇称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是因为土地改革()A.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7. 下列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意义,描述最准确的是()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④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 某同学翻阅历史资料,发现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0%。
第3课土地改革班级:姓名:成绩:1.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A.农业合作化B.人民公社化C.“大跃进”运动D.土地改革2.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是()A.集体所有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农民土地所有制 D.地主土地所有制4.(2018·山东初二课时练习)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A.国家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 D.公社土地所有制3.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省份是()A.安徽 B.浙江 C.甘肃 D.西藏4.以下是某情景剧的片断:新中国土改完成后,某记者去农村采访,见到如下现象,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B.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房屋C.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D.农民都有了自己的私有土地5.1950年,盐城某县经过土地改革后,通过当地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了庄稼。
该现象主要说明土地改革()A.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B.消灭了农村的贫穷落后C.有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D.粮食生产获得了巨大丰收6.下图,分析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土地改革完成②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③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A.①③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解放初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
”材料表明土地改革()①不适合少数民族②得到了农民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面不属于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是()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农民翻身做了主人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9.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的根本原因是()A.建立了新中国,开始进行新的改革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C.农民没有土地,生产力落后D.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10.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全国解放B.镇压反革命C.土地改革运动D.抗美援朝11.下列哪一年之后,“地主”就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12.封建地主阶级作为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是()A.开国大典后B.抗美援朝后C.土地改革完成后D.镇压反革命运动后13.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课后练习第三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A、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朝鲜内战爆发③土地改革开始④朝鲜战争结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C、“包产到户”的实施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反革命B、进行了土地改革C、加入了人民公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翻身农民丈量分配土地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农民踊跃参军参战C、三大战役D、解放全中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而此证得以颁发的主要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以下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信息,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D、土地改革建立了土地公有制【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
这反映出()A.新中国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B.土地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2.下面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反映了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获得大幅度增长。
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类别粮食棉花油料8.748.822.41951年比1950年增长(%)14.126.512.51952年比1951年增长(%)A.抗美援朝的胜利B.土地改革的进行C.大陆统一的影响D.“一五”计划的实施3.下列关于1952年土地改革后确立的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B.它彻底消灭了我国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实现了土地公有制4.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年)》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
材料中的“这次改革”指的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一五”计划D.人民公社化运动5.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增长了10.3%,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2.6%,棉花年产量年均增长43.1%。
材料说明土地改革()A.有力打击外来侵略势力B.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C.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D.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6.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把43%的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项改革是()A.土地改革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7.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A.镇压反革命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土地改革运动D.抗美援朝运动8.据《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记载:“贵州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大变革。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初中历史同步练习第三课土地改革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中国农民真正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是在哪年()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2. 1947年,在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中,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A.土地使用权B.土地所有权C.土地经营权D.土地管理权3. 1952年土改完成后,一些地方在总结土改的情况时说:“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地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
”材料说明了()A.土改分批推进的政策让各个阶级满意B.土改的总路线正确得当C.土改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普遍高涨D.土改实现了伟大的变革,有一定进步意义4. 有关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A.建国后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在老解放区进行的B.当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西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也完成了C.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就已获得了真正的解放D.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5.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意义有()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巩固了人民政权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 1950年冬湖南省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1952年湖南山区新建了塘坝两万多处,修复塘坝四十多万处。
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这段材料反映了()A.土地改革为后来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B.土地改革彻底摧毁我国封建土地制度C.土地改革使全国的粮食产量迅速提高D.土地改革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7. 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8. “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历史事件最有效地创造了该“前提”()A.开国大典B.西藏解放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9.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化运动10.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A.土地B.农具C.房屋D.财产11. 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凝聚着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C.实行了改革开放D.镇压了反革命2、“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的是()A.抗美援朝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C.镇压反革命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施的主要区域是()A.老解放区B.国统区C.新解放区D.少数民族地区4、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5、想像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6、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7、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令是()A.《共同纲领》B.中央人民政府公告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8、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中农D.富农10、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土地所有制取代。
()A.国家B.集体C.农民D.国家和集体11、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运动是()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2、1950年凤阳花鼓词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1.3土地改革1.(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期末)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A.地主土地所有制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C.农民土地所有制D.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2.(2022春·甘肃天水·八年级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
这些变化说明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3.(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这说明土地改革()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4.(2022春·甘肃天水·八年级统考期末)建国初期,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经营权D.耕种权5.(2022春·甘肃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得益于()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B.农村实行“大包干”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D.土地改革运动6.(2022秋·甘肃武威·八年级校考期末)“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出自下列哪一文件()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7.(2022春·甘肃酒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
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8.(2022春·甘肃武威·八年级统考期末)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
第3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 20世纪前半期,陶鲁笳说道:“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最全面和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改革”指()A.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B. “大跃进”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前半期”“农民得到了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A. 西藏和平解放B. 土地改革C. 抗美援朝D.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故选B。
3.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 “大跃进”B. “一五”计划的实施C. 土地改革的完成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接着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4.毛泽东曾兴奋地告诉老一辈的革命家:“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第3课土地改革
1、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2、土地改革的完成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是( )
①基本消灭了土地私有制②消灭了地主阶级③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⑤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⑤
3、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
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4、下列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战争开始③土地改革运动开始④土地改革运动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四川省金堂县一农民分田三亩七分,这一史料应属于:( )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
C.解放战争时期
D.建国后土地改革时期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土地的公有制
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款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
请回答:
①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它们的出处。
②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8、建国初期全国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3课土地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土地改革的原因(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__新解放区__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2)全国土地改革前,__封建土地制度__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的过程(1)开始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__》。
(2)主要内容:废除__地主阶级封建剥削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农民__的土地所有制。
(3)具体措施: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__地主__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__农民__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4)结果:到__1952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易混易错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并没有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仍是私有制,土地由地主私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已经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提示: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问题思考】如何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类别名称不同点相同点土地占有者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产品分配封建土地所有制__地主__ 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土地归__私人__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__农民__地主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二、土地改革的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__封建土地__制度,消灭了__地主__阶级;__农民__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生产力__。
3.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工业化__建设准备了条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精选试题
1.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从标语中寻找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贫雇中农团结紧,消灭地主阶级作主人”。
上述口号出现的时期是()
A .对外开放
B .土地改革
C .抗日战争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包产到户”的实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4.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
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A .《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①使农民获得了解放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下列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B .实现了土地国有制度
C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7.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 .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我国广大农民获得的重要的权利是对土地有()
A .使用权
B .管理权
C .经营权
D .所有权
9.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两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运动
10.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中最有意义的是()
A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
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周恩来在1950年国庆庆祝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邻人”是指哪个国家?中国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何时采取了什么重大军事行动?这次重大军事行动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是何时颁布的?这次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12.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表指出:
(1)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农村占有土地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导致这种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在此过程中颁布了什么文件?
(4)在此过程中土地所有制是怎样变化的?
练习答案:
1.A
2.B
3.A
4.B
5.A
6.B
7.A
8.D
9.A 10.A
11.(1)朝鲜;1950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或者写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
(2)1950年;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2.(1)由1950年地主和富农占有全国的多数土地,转变为贫农、中农占有全国绝大多数土地。
(2)土地改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