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航飞行器适航基础课程报告

北航飞行器适航基础课程报告

北航飞行器适航基础课程报告
北航飞行器适航基础课程报告

飞行器适航基础课程报告

从1988年山西航空IL14临汾空难看飞机规范管理对适航的重要性

班级:110511班

姓名:姜南

学号:11051136

2014年6月1日

目录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

1、事故概况 (1)

2、事故经过 (1)

二、事故发生原因 (2)

1、直接原因 (2)

2、其他原因 (2)

三、相关适航指令 (3)

1、衍生适航指令 (3)

2、其他相关适航指令 (4)

(1)关于客票 (4)

(2)关于航空人员 (4)

(3)关于检查 (4)

(4)关于维修 (5)

四、相关教训 (6)

五小结 (8)

参考文献 (9)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事故概况

时间:1988年10月7日

地点:山西临汾

飞机状况:IL14P/前苏联伊留申航空设计局1956年制造

飞机注册号:B-4218/山西航空公司

机上人员:机组4人,旅客42人

执行航班:旅游观光飞行

伤亡情况:机组4人,旅客38人,地面2人,共44人遇难

2、事故经过

1988年10月7日,山西某航空公司一架伊尔—14型B—4218号飞机,在

山西省临汾市执行游览飞行任务中失事,机上旅客44名,机组4名,除4名旅

客被救出以外,其他人员全部遇难,另有2名路上行人也不幸遇难。

1988年10月7日,B-4218号机由机长陈某(右座,公司副经理)、正驾驶王某(左座,当日主飞)驾驶,于13时20分从空军临汾机场由南向北起飞,飞机滑跑约900米离地转入正常上升,飞越近距导航台(距跑道北头1000米)上

空后,向左转弯,据向现场目击者调查了解,此时机头突然下沉,高度下降,接着飞机摇摆着向地面坠去。左机翼擦过临汾地区福利工厂一座高12.04米的楼

房房顶,左大翼变形,左大翼前缘防冰加温管处与大翼分离,坠落在路面上。飞机将一根水泥电线杆和八棵杨树撞断。飞机越过公路,飞机头方向与原航迹倒转180度,撞在路西一家新桥饭店屋顶上,飞机左翼撞搂点距坠地点46.7米,失事地点在跑道北端其方位7度1950米处,飞机从起飞滑跑至坠地失事约一分半钟。一台发动机失效,飞行员要在极短时间内(坠落过程仅15秒钟)对这样特

殊的情况发现、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反应是相当困难的。经过对这次事故的综合分析,最大可能是该飞机左发动机直接注油泵传动轴在空中因疲劳折断而中断供油,造成左发动机失效。

二、事故发生原因

1、直接原因

由于主传动轴断,而引起左发动机供油中断而停车,使左发动机空中失效,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直接注油泵传动盒主传动轴的断口,经扫描电镜试验分析得出:此轴是由于疲劳引起断裂。其疲劳源产生于在该轴制造过程中打的2 钢印的光角处,并顺此发展出若干条疲劳弧线,其疲劳断口面积占轴的截面全部面积的1/2左右,其余部分系由于轴的高速旋转下瞬间拧断。

2、其他原因

(1)4218号机只有14个座位和一张沙发床,而当日公司安排了44名乘客,违反了民航局(84)067号文件关于旅客必须有固定座位的规定。

(2)民航运输业务工作手册明文规定,载客飞行应做舱单,购票应有单位证明,而公司在售票时既没验证,也不做舱单。

(3)该次飞行未按规定对旅客在登机前作安全检查。

(4)该次飞行个别飞行员带病参加飞行,违反了民航飞行条例第67条中关于禁止放行飞行的有关规定。

(5)公司与空军十二飞行学院所签订的协议中有关“专场飞行应由公司负责飞行指挥”的条款是不适当的。公司无合格的飞行指挥员,也违背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批准使用空军机场起降的民用飞机,应服从驻场空军的统一指挥调度”的精神。

(6)公司的维修工作记录不齐全,飞机、发动机、附件履历本保管不妥,放在飞机上以至烧毁,无据可查。不符合民航管理规定。

(7)公司申请的经营项目没有空中游览飞行,显然该公司经营的游览业务超出了经营范围。

三、相关适航指令

1、衍生适航指令

1988年12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对山西航空IL14临汾空难事故进行调查后,颁发了编号为CAD1988-IL14-01,修正案号为39-0221的适航指令。全文如下:

本指令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CCAR-39)颁发,内容涉及飞行安全,是强制性措施,如不按规定完成,有关航空器将不再适航。

一、标题:

651 和АЩ-82Т活塞式发动机直接注油泵传动盒主传动轴钢印标记位置的普查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国产651和苏产АЩ-82Т活塞式发动机。

三、参考文件:

国营一二〇厂编写的“651”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四、原因、措施和规定:

山西省地方航空公司IL-14型B-4218号飞机,于1988年10月7日,在执行山西省临汾市旅游飞行时,不幸堕地失事,机上及地面共42名人员遇难。经调查分解发动机发现,左发动机直接注油泵传动盒主传动轴断。调查综合分析认为,由于主传动轴断,而引起左发动机供油中断而停车,使左发动机空中失效,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直接注油泵传动盒主传动轴的断口,经扫描电镜试验分析得出:此轴是由于疲劳引起断裂。其疲劳源产生于在该轴制造过程中打的2 钢印的光角处,并顺此发展出若干条疲劳弧线,其疲劳断口面积占轴的截面全部面积的1/2左右,其余部分系由于轴的高速旋转下瞬间拧断。鉴于上述事故原因,为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特作如下规定:

1.对全部651和АЩ-82Т(因АЩ-82Т发动机翻修时限多,用国产651发动机零件代用)发动机直接注油泵传动盒主传动轴的钢印标记位置进行普查,查看

钢印2标记是否有打在轴的侧面现象,如有,则要报废换成钢印2标记打在轴端面位置上的主传动轴。

2.对于已装机的发动机要求接到本指令后,飞机立即停止飞行,直到发动机按1普查和更换完后飞机方可飞行。

3.对于在地面库房备用的发动机,要发动机承制厂在45天内派人到发动机所在地按1项要求进行普查和更换。

4.要求发动机承制厂和发动机修理厂对库存备用的发动机直接注油泵传动

盒主传动轴的钢印2 标记位置进行检查,如有钢印2标记打在轴的侧表面的,则此轴一律作报废处理。

5.对于已普查过的发动机,要在发动机履历本上作好记录及签名。

五、生效日期:1988年12月5日

六、颁发日期:1988年12月1日

七、联系人:王辉明中国民航局适航司4012233-8315

2、其他相关适航指令

(1)关于客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九章·公共航空运输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承运人运送旅客,应当出具客票。旅客乘坐民用航空器,应当交验有效客票。”

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客票是航空旅客运输合同订立和运输合同条件的初步证据。”

(2)关于航空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五章·航空人员第四十条规定:“航空人员应当接受专门训练,经考核合格,取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颁发的执照,方可担任其执照载明的工作。”

第四十七条规定:“机长发现机组人员不适宜执行飞行任务的,为保证飞行安全,有权提出调整。”

(3)关于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五章·航空人员第四十五条规定:“飞行前,机长应当对民用航空器实施必要的检查;未经检查,不得起飞。”

第八章·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不得运输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旅客,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运输未经安全检查的行李。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承运的货物进行安全检查或者采取其他保证安全的措施。”

《国务院关于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通告》第一条规定:“乘坐国际、国内民航班机的中、外籍旅客及其携带的行李物品,除经特别准许者外,在登机前都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检查:旅客须通过安全检查门,携带的行李物品须经仪器检查;也可以进行人身检查和开箱检查。拒绝检查者,不准登机。”

(4)关于维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章·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第三十八条规定:“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或者承租人应当按照适航证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民用航空器,做好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民用航空器处于适航状态。”

第十五章·法律责任第二百零四条规定:“已取得本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生产许可证书、维修许可证书的企业,因生产、维修的质量问题造成严重事故的,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可以吊销其生产许可证书或者维修许可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民用航空器取得适航证以后,必须按照民航局的有关规定和适航指令,使用和维修民用航空器,保证其始终处于持续适航状态。”

四、相关教训

1、切实落实航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航空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经营管理和组织实施飞行中一定要把保证飞行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而发展、安全而效益的关系,确保企业发展速度规模与安全保障能力相适应。航空企业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安全投入、设施设备、教育培训落实到位。要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各项任务,要大力加强安全思想教育,从公司领导到每个职工都要树立为飞行服务,对安全负责的精神,做到人人关心安全,切实把好安全关。

2、健全法规标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一方面,民航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对航空企业的经营许可和安全审定想订相关工作程序和专业规范,制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民航管理机构之间有关航线运行、经营许可的信息传递,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安全监管力量,提高行业管理于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公司要按照国务院、民航局有关的法令条例规定,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规章制度,特别是有关机务维修、飞行组织、商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

3、加强飞行人员管理和机组资源管理。航空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民航规章要求,严格执行机长放飞标准,切实加强对飞行人员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的教育,强化飞行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增强严格执行规章、标准和操作程序的自觉性,树立严谨细致的飞行作风;要进一步加强飞行技术管理,严格执行技术检查标准,严密实施日常飞行技术监控,针对技术检查和飞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强化针对性训练,提高飞行操作水平;要加强机组资源管理,从机组搭配派遣开始实施控制,综合考虑机组人员技术能力及性格特点等因素,合理搭配机组力量,提高机组协调配合能力。

4、加大对航空企业安全生产的行政监管力度。相关民航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对航空企业的行政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机制,保证安全投入,确保航空安全。要进一步优化对航空企业运行的监管机制,运用系统安全监管方式,加强对航空企业运行的日常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对飞行员队伍

的监管,深入开展飞行技术普查,严格飞行技术标准,不断提高飞行员队伍的安全意识、法规意识和飞行技术水平。要严格把好安全行政许可审批关,严格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保证从业单位和人员达到应具备的条件。要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对航空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对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航空企业,该取消许可的要取消许可,该停航的要停航;对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理重大事故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依法严肃处理。

5、提高机组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航空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组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严格按照民航规章的要求配置机组人员人数,严格按照民航规章和航空公司《机组人员训练大纲》组织实施机组人员培训,完善培训教材,改进培训方法,确保培训机构设施设备及教员符合航空公司培训大纲的要求,切实保证机组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小结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民用航空器能维持安全飞行,并保持个体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可以保证其在运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或条件下的飞行适宜性,它包括航空器上的所有系统及零部件的整体性能、飞行性能、操纵性能、可靠性能等始终处于保持其型号设计要求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适航管理的目的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其中,飞机规范管理是适航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航空器的适航、对于航空安全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本事故而言,客座、舱单、安检、飞行员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本事故损失更为惨重。实现飞机规范管理,一方面需要适航部门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需要航空企业的自纠、自检。着力提高航空企业的社会责任,真正实现从“要我适航”到“我要适航”的转变。

人类现代文明跨入的21世纪,应当是尊重人的世纪。人们应当学会重视人,重为(wèi)人,重为(wéi)人。中国民航的从业人员,更应该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时代感,用实际行动证明是“适航”的航空人。让我们为中国民用航空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做一个无愧于先人、无愧于今人、无愧于后人的时代骄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北京.1996.

[2]国务院关于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通告.北京.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北京.1987

(完整)学科前沿讲座总结,推荐文档

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小结 专业:飞行器适航技术班级:01071401 学号:2014300465 姓名:陈昌浩 日期:12月20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充分学习了基础学科知识以后,终于在大三能接触到专业相关的课程。 在前两年的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我对航空专业的发展方面和前景以及研究方向各方面其实并不十分了解,但是学科前沿讲座给了我机会让我了解到更多本学科的一些先进技术,让我对航空系统中电子系统的领域有了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燃起了斗志,为航空事业的前沿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短短的四周课时时间里,学校为我们先后安排了四位赫赫有名的教授,有姜洪开教授,宋东教授,张安教授和马存宝教授。由于时间限制和我们有限的知识水平,老师们都从大处着眼,为我们大概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同时还简单向我们介绍这些研究将来的实际意义,以及和我们飞行器适航专业的联系。在每次短短的两小节课中我都被他们研究的这些东西深深吸引着。也许理论上逻辑上的很专业的知识,我们没有学到多少,但老师们利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基本上将一个新的领域在我们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使我们真正了解到与工程实际应用有直接联系的科学研究。虽然好多东西以我现在的水平还不能弄懂,但却让我看到我们航空专业的前景——只要努力学好知识,总有用武之地的。通过这些课程,我收获颇多。 上课期间,老师们为我们讲述了火控系统、航空电子系统、飞机通信导航与雷达系统、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深度学习这四方面的内容,在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这些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一堂课张安老师为我们讲了火控系统,张安老师是航空学院综合技术与控制工程系的教授,张老师对火控系统的了解相当深入,从火控系统的发展历史给我们讲起,武器火控系统是控制武器自动或半自动地实施瞄准与发射的装备的总称。武器火力控制系统的简称。现代火炮、坦克炮、战术火箭和导弹、机载武器(航炮、炸弹和导弹)、舰载武器(舰炮、鱼雷、导弹和深水炸弹)等大多配有火控系统。非制导武器配备火控系统,可提高瞄准与发射的快速性与准确性,增强对恶劣战场环境的适应性,以充分地发挥武器的毁伤能力。制导武器配备火控系统,由于发射前进行了较为准确的瞄准,可改善其制导系统的工作条件,提高导弹对机动目标的反应能力,减少制导系统的失误率。 张老师告诉我们,战斗机的火控系统主要指的是:机载雷达、探测器、显示器和火控计算机等。为完成作战任务,火控系统必须能对机上所携带的各种机载武器或其他外挂物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实现对敌空中、地面、水上和水下各种运动的或静止的、可视的或不可视的目标,进行搜索、识别、跟踪、瞄准与实施各种攻击方式的武器发射、制导、战果记录等整

适航管理的考试重点

1、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人、环境、设备。 2、适航的定义: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3、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1)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2)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试航管理就是适航性控制。 5、我国政府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6、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分为: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 初始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交付使用之前,适航部门依据各类适航标准和规范,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所进行的型号合格审定和生产许可审定,以确保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设计、制造是按照适航部门的规定进行的。初始适航管理是对设计、制造的控制。持续适航管理,是在航空器满足初始适航标准和规范、满足型号设计要求、符合型号合格审定基础,获得适航证、投入运行后,为保持它在设计制造时的基本安全标准或适航水平,为保证航空器能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而进行的管理。持续适航管理是对使用、维修的控制。 7、适航管理的特点:(1)权威性或法规性(2)国际性(3)完整性和统一性。适航管理的完整性包含着整体完整性和过程完整性两个方面。适航管理的完整性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4)动态发展性(5)独立性8、适航管理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立法、定标(2)颁发适航证件(3)监督检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类(082302/082303/082304/080204/080703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0823)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 机械工程(0802) 车辆工程(08020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 二、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潜质的学术领军或行业领导人才。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的先进的理论、技术与试验研究方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 4.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 1、交通运输规划与物流管理:包括交通行为分析,物流规划,甩挂运输组织与管理,运输场站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技术等。 2、交通信息与智能控制:包括交通信息获取技术,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交通状态分析技术,交通系统分析技术等。 3、智能车辆与车路协同:包括智能车辆环境感知技术,智能车载技术,车车/车路通信技术,车路协同安全控制技术,车车协同安全控制技术等。

4、交通环境与安全:包括驾驶行为分析,交通事故分析,交通安全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交通安全心理分析,交通安全评价技术等。 5、车辆传动与振动噪声控制:包括车辆自动传动理论与控制技术,多学科系统动 力学建模与仿真,车辆振动理论与控制技术,车辆振动分析与测试,车辆噪声控制技术等。 6、车辆系统动力学与结构优化:包括车辆主被动安全性,汽车舒适性,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结构轻量化与结构优化,汽车智能化控制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方 7、高效节能环保动力:包括内燃机燃烧理论与控制技术,进排气系统优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替代燃料,电动车技术,能源管理与控制技术,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等。 8、航空器系统安全性:研究安全性新理论,航空发动机、FADEC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等航空器复杂系统的安全分析技术、规划和安全设计方法等。 9、飞行特性适航技术:在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控制等研究基础上,研究民用飞机与新概念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及气动载荷的设计、分析、预测和优化;飞行性能分析和优化、飞行品质评定体系与评价准则、飞行控制和自主飞行;研究飞行安全和失控等问题,如失速/尾旋等大迎角气动/飞行特性、航空器-人因-环境耦合机制、复杂环境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等。 10、飞机结构适航技术:研究先进飞行器材料与结构的优化、损伤容限设计与评定、缺损结构修补、耐冲击和适坠性、声疲劳等方面问题,为飞行器结构安全性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等。 11、动力系统适航技术:航空动力系统多场耦合、多部件整体匹配、过渡态强瞬变过程等危险机理和设计技术;航空动力系统自动控制与适航性;航空动力系统结构疲劳分析与设计技术等。 12、持续适航技术:研究航空器持续适航与维修技术等。 四、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为一级学科内培养,结合国际联合培养及校企联合培养等模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或联合导师负责制,负责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遵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在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依据培养方案,获得知识和能力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doc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大纲 一、复试方式:笔试+面试 二、复试组织: 1、笔试:由航空学院统一组织,考试科目及复试大纲另见《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考研复试安排》。 2、口试:以学科专业组为单位,由3-5位硕士生导师组成面试小组(组长为教授),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为20分钟。 三、复试流程和评分标准: 1)检查并核实考生面试所必备的个人证件和材料;考生可以提供有助于证明自己背景和能力的相关材料,证件和材料完备是面试的必要条件。 2)考生用英语口述个人基本情况、兴趣等,面试小组老师就考生基本情况提问,考生用英文回答问题。 3)考生朗读一段考场指定的专业外语短文,并口头翻译成中文。 4)面试小组老师就基础理论知识提问,学生用中文回答问题。 5)面试小组老师就专业知识提问,学生用中文回答问题。 面试结束后考生退场,在3-5个工作日后见航空学院网站“招生就业”栏目的“研究生招生”,会通知出学院的拟录取名单,在7层的研究生教学橱窗也会公布。 四、考场纪律 考生准时到达指定的复试考场,遵守考场秩序,尊重考试教师。 五、各学科专业组具体复试内容及参考书: 1、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系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程序 方式: 由3~6位硕士生导师组成面试小组,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为20分钟。 范围: 面试范围包括英语口语能力、专业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体环节如下: 1)对考生学习背景、心理、爱好和志愿等基本情况的了解。 2)考察考生的英语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面试。基础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专业知识包括飞行力学、飞行安全、飞行器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等。 参考书: 基础理论可以选用任何一本考生熟悉的《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材。专业课可以参考《飞机飞行动力学》(熊海泉编)或《飞机飞行性能》、《飞机的稳定与控制》等方面的参考书。 面试流程和评分标准: 1)检查并核实考生面试所必备的个人证件和材料;证件和材料完备是面试的必要条件。2)考生用英语口述个人基本情况、兴趣等,面试小组老师就考生基本情况提问,考生回答问题。 3)读一段指定的专业外语,并口头翻译成中文。 4)面试小组老师就基础理论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5)面试小组老师就专业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6)问答结束后,考生退场,面试老师根据考核要求和面试情况,对考生进行评分。 7)所有考生面试结束后,面试老师根据总体情况,对所有考生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给出面试成绩。 2、人机与环境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程序 方式: 由3~5位硕士生导师组成面试小组,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为20分钟。 范围: 1)英语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2)对考生心理、基本情况的了解。 3)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面试。基础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流体力学;专业知识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人机工程,低温制冷。考生可以选择其中1门基础理论和1门专业课作为面试内容,或者是综合知识。 参考书: 可以选用任何一本考生熟悉的《自动控制原理》、《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教材。专业课可以选用考生熟悉的《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人机工程》,低温制冷等方面的参考书。 面试流程和评分标准: 1)检查并核实考生面试所必备的个人证件和材料;证件和材料完备是面试的必要条件. 2)考生用英语口述个人基本情况、兴趣等,面试小组老师就考生基本情况提问,考生回答问题。 3)读一段指定的专业外语,并口头翻译成中文。 4)面试小组老师就基础理论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5)面试小组老师就专业知识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6) 问答结束后,考生退场,面试老师根据考核要求和面试情况,对考生进行评分。

四旋翼飞行器建模与仿真Matlab

四轴飞行器的建模与仿真 摘要 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多旋翼飞行器,它非常适合近地侦察、监视的任务,具有广泛的军事和民事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对四旋翼飞行器的机架结构和动力学特性做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四旋翼飞行器有各种的运行状态,比如:爬升、下降、悬停、滚转运动、俯仰运动、偏航运动等。本文采用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在上述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飞行器的建模。动力学建模是通过对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和各种运动状态下的受力关系以及参考牛顿-欧拉模型建立的仿真模型,模型建立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进行仿真。 关键字: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Matlab/simulink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for a quad-rotor aircraft ABSTRACT The quad-rotor is a VTOL multi-rotor aircraft. It is very fit for the kind of reconnaissance mission and monitoring task of near-Earth, so it can be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applications.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rack structur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boratory four-rotor aircraft is showed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four-rotor aircraft areestablished. It also studies on the force in the four-rotor aircraft flight principles and course of the campaign to mak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four-rotor aircraft has many operating status, such as climbing, downing, hovering and rolling movement, pitching movement and yawing movement. The dynamic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four-rotor aircraft in flight in the disser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modeling of the aircraft can be made. Dynamics modeling is to build models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flight of the aircraft and a variety of state of motion, and Newton - Euler model with reference

《空气动力学基础》绪论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吴江浩空气动力学基础教材:1. 钱翼稷编著《空气动力学》 2. 陈再新等编著《空气动力学》 3. 吴子牛编著《空气动力学》 主讲: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江浩 Email:buaawjh@https://www.doczj.com/doc/333421260.html,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吴江浩 学习本课的几点要求 ?认真听讲,适当笔记-------空气动力学绝不是一门仅仅依靠自学和期末的几周突击就能学好的课程(提供课件)?积极思考,及时消化-------空气动力学概念多、方法新、公式多和大,但都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工程应用背景,需要紧密结合物理含义、运用数理基础和力学知识,认真消化吸收,完全能够很好掌握 ?回答随机提问;注意章末重点;每章必要时做简单测验; 及时进行答疑;认真完成作业;平时成绩为出勤和作业。?(课代表、答疑、交作业)

课程结构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吴江浩 一、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 二、飞机空气动力学原理与应用 三、飞行载荷与适航

绪论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吴江浩 一、几个基本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三、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进程简介 四、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新方向 五、空气动力学的分类与研究方法

一、几个基本的空气动力学问题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吴江浩人类虽然生活在流体环境中,但对一些 流体运动现象却缺乏认识,比如: 高尔夫球 1. :表面光滑还是粗糙? 2. :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汽车阻力 机翼升力 3. :来自下部还是上部?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吴江浩后来发现表面有很多划痕的旧球反而飞得更远。 这个谜直到世纪建立流体力学边界层理论后才解开。 20 光滑的球 表面有凹坑的球

北航-飞行器总体设计期末整理

1.飞机设计的三个主要阶段是什么?各有些什么主要任务? ?概念设计:飞机的布局与构型,主要参数,发动机、装载的布置,三面图,初步估算性能、方案评估、参数选择与权衡研究、方案优化 ?初步设计:冻结布局,完善飞机的几何外形设计,完整的三面图和理论外形(三维CAD模型),详细绘出飞机的总体布置图(机载设备、分系统、载荷和结构承力系统),较精确的计算(重量重心、气动、性能和操稳等),模型吹风试验 ?详细设计:飞机结构的设计和各系统的设计,绘出能够指导生产的图纸,详细的重量计算和强度计算报告,大量的实验,准备原型机的生产 2.飞机总体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要性:①总体设计阶段所占时间相对较短,但需要作出大量的关键决策②设计前期的失误,将造成后期工作的巨大浪费③投入的人员和花费相对较少,但却决定了一架飞机大约80%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特点(简要阐述) ①科学性与创造性:飞机设计要应用航空科学技术相关的众多领域(如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成果;为满足某一设计要求,可以由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 ②反复循环迭代的过程 ③高度的综合性: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权衡与协调 3.B oeing的团队协作戒律 ①每个成员都为团队的进展与成功负责 ②参加所有的团队会议并且准时达到 ③按计划分配任务 ④倾听并尊重其他成员的观点 ⑤对想法进行批评,而不是对人⑥利用并且期待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⑦建设性地解决争端 ⑧永远致力于争取双赢的局面(win-win situations) ⑨集中注意力—避免导致分裂的行为 ⑩在你不明白的时候提问 4.高效的团队和低效的团队 1. 氛围-非正式、放松的和舒适的 2. 所有的成员都参加讨论 3. 团队的目标能被充分的理解/接受 4. 成员们能倾听彼此的意见 5. 存在不同意见,但团队允许它的存在 6. 绝大多数的决定能取得某种共识 7. 批评是经常、坦诚的和建设性的,不是针对个人的 8. 成员们能自由地表达感受和想法 9. 行动:分配明确,得到接受 10. 领导者并不独裁 11. 集团对行动进行评估并解决问题1. 氛围-互不关心/无聊或紧张/对抗 2. 少数团队成员居于支配地位 3. 旁观者难以理解团队的目标 4. 团队成员不互相倾听,讨论时各执一词 5. 分歧没有被有效地加以处理 6. 在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解决之前就贸然行动 7. 行动:不清晰-该做什么?谁来做? 8. 领导者明显表现出太软弱或太强硬 9. 提出批评的时候令人尴尬,甚至导致对抗 10. 个人感受都隐藏起来了 11. 集团对团队的成绩和进展不进行检查 5.飞机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基本内容? ①飞机的用途和任务 ②任务剖面 ③飞行性能 ④有效载荷⑤功能系统 ⑥隐身性能要求 ⑦使用维护要求 ⑦机体结构方面的要求 ⑦研制周期和费用 ⑦经济性指标 11环保性指标 6.飞机的主要总体设计参数有哪些? ①设计起飞重量W0 (kg)②动力装置海平面静推力T (kg)③机翼面积S (m2) 组合参数④推重比T/W0⑤翼载荷W0 /S (kg/m2) 7.毯式图的 步骤 ①保持推重比不变,改变翼载(x轴变量),获得总重曲线(y轴变量) ②推重比更改为另一个值后确定不变,改变翼载(x轴变量),获得总重(y轴变量)。同时需将y轴向左移动一任意距离。

四旋翼设计报告

四旋翼自主飞行器(A题) 摘要 四旋翼飞行器是无人飞行器中一个热门的研究分支,随着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与惯导传感器精度的提高,四旋翼飞行器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满足四旋翼飞行的设计要求,系统以STM32F103VET6作为四旋翼自主飞行器控制的核心,处理器内核为ARM32位Cortex-M3 CPU,最高72MHz工作频率,工作电压3.3V-5.5V。该四旋翼由电源模块、电机电调调速控制模块、传感器检测模块、飞行器控制模块等构成。飞行姿态检测模块是通过采用MPU-6050模块,整合3轴陀螺仪、3轴加速度计,检测飞行器实时飞行姿态,实现飞行器运动速度和转向的精准控制。传感器检测模块包括红外障碍传感器、超声波测距模块,在动力学模 型的基础上,将四旋翼飞行器实时控制算法分为两个PID 控制回路,即位置控制回 路和姿态控制回路。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通过各个模块的配合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具有平均速度快、定位误差小、运行较为稳定等特点。 关键词:四旋翼飞行器;STM32;飞行姿态控制;串口PID

目录 1 系统方案论证与控制方案的选择...................................................................- 2 - 1.1 地面黑线检测传感器...................................................................... .............- 2 - 1.2 电机的选择与论证...................................................................... .................- 2 - 1.3 电机驱动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 2 - 2 四旋翼自主飞行器控制算法设计...................................................................- 3 -

北航飞行器适航基础课程报告

飞行器适航基础课程报告 从1988年山西航空IL14临汾空难看飞机规范管理对适航的重要性 班级:110511班 姓名:姜南 学号:11051136 2014年6月1日

目录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 1、事故概况 (1) 2、事故经过 (1) 二、事故发生原因 (2) 1、直接原因 (2) 2、其他原因 (2) 三、相关适航指令 (3) 1、衍生适航指令 (3) 2、其他相关适航指令 (4) (1)关于客票 (4) (2)关于航空人员 (4) (3)关于检查 (4) (4)关于维修 (5) 四、相关教训 (6) 五小结 (8) 参考文献 (9)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事故概况 时间:1988年10月7日 地点:山西临汾 飞机状况:IL14P/前苏联伊留申航空设计局1956年制造 飞机注册号:B-4218/山西航空公司 机上人员:机组4人,旅客42人 执行航班:旅游观光飞行 伤亡情况:机组4人,旅客38人,地面2人,共44人遇难 2、事故经过 1988年10月7日,山西某航空公司一架伊尔—14型B—4218号飞机,在 山西省临汾市执行游览飞行任务中失事,机上旅客44名,机组4名,除4名旅 客被救出以外,其他人员全部遇难,另有2名路上行人也不幸遇难。 1988年10月7日,B-4218号机由机长陈某(右座,公司副经理)、正驾驶王某(左座,当日主飞)驾驶,于13时20分从空军临汾机场由南向北起飞,飞机滑跑约900米离地转入正常上升,飞越近距导航台(距跑道北头1000米)上 空后,向左转弯,据向现场目击者调查了解,此时机头突然下沉,高度下降,接着飞机摇摆着向地面坠去。左机翼擦过临汾地区福利工厂一座高12.04米的楼 房房顶,左大翼变形,左大翼前缘防冰加温管处与大翼分离,坠落在路面上。飞机将一根水泥电线杆和八棵杨树撞断。飞机越过公路,飞机头方向与原航迹倒转180度,撞在路西一家新桥饭店屋顶上,飞机左翼撞搂点距坠地点46.7米,失事地点在跑道北端其方位7度1950米处,飞机从起飞滑跑至坠地失事约一分半钟。一台发动机失效,飞行员要在极短时间内(坠落过程仅15秒钟)对这样特 殊的情况发现、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反应是相当困难的。经过对这次事故的综合分析,最大可能是该飞机左发动机直接注油泵传动轴在空中因疲劳折断而中断供油,造成左发动机失效。

适航心得——我学适航

适航心得——我学适航 孙卓亚 150146324 经过一个学期的《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课程,我收获良多,通过一学期对《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学习,我知道了适航管理就是适航性控制。了解到了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 中国目前只能算得上是民航大国,因为我们的航空器基数大,但并不能称得上是民航强国,因为我们的飞机研发、制造、维修都不能处在世界一流的行列。在浏览中国民用航空器规章中,发现大部分规章都是由英文直接翻译过来的。导致许多规章内容在汉语看来都非常生硬。 非常感谢能在媛妈的课堂得到许多锻炼,制作并展示了“一周民航不安全事件盘点” 、“ARJ21取得适航证的血泪历程”,让我比别人更深刻了解取证过程的艰辛,由于民航飞机产品的国际性,还要接受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近乎苛刻的监督,要想出口国产飞机,不仅要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更要通过国外的各种认证。ARJ 21要想成为像B737、A320等成熟且成功的机型,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这也是我们民航人肩上所承担的使命。也让我了解到事实上ARJ 21很大程度上是扮演为C919客机铺路的角色。 在课堂上,能感觉到媛妈一直努力地将一门偏文科、大部分依靠死记硬背的枯燥的知识转化成有趣的知识讲,循循善诱,时不时地举一些例子和引用现在已经工作的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化解课堂的单调。媛妈真的是为数不多地以学生为本的好老师(绝非拍马屁),而且给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通过本课程,我知道了一架飞机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保养各个方面都在挑战着一个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水准。一架飞机的诞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挑战,也许这正是中国民航人坚持不懈为之奉献的魅力所在。时代在发展,虽然我所在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要一直学习新知识,要不满足于做一个机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中国民航事业而奋斗,为祖国撑起万里蓝天。 专业术语缩写 ICAO 国际民航组织

北航飞机总体设计第2次作业

1、飞机设计的三个主要阶段是什么?各有些什么主要任务? 答:飞机设计分为概念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三个阶段;在概念设计阶段主要解决飞机的布局与构型,主要参数,发动机、装载的布置,三面图,初步估算性能,方案评估,参数选择与权衡研究,方案优化等问题;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飞机冻结布局,完善飞机的几何外形设计、完整的三面图和理论外形(三维CAD 模型),详细绘出飞机的总体布置图,机载设备,分系统,载荷和结构承力系统,较精确的计算,(重量重心、气动、性能和操稳等),模型吹风试验;详细设计阶段包括飞机结构的设计和各系统的设计,绘出能够指导生产的图纸,详细的重量计算和强度计算报告,大量的实验,准备原型机的生产。 2、飞机总体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飞机总体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了整架飞机的布置;总体设计阶段所占时间相对较短,但需要作出大量的关键决策;设计前期的失误,将造成后期工作的巨大浪费;投入的人员和花费相对较少,但却决定了一架飞机大约80%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其特点表现为:科学性与创造性(应用航空科学技术相关的众多领域(如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成果);是一个反复循环迭代的过程;高度的综合性(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权衡与协调); 3、 Boeing的团队协作戒律有哪些? 答:1. 每个成员都为团队的进展与成功负责; 2. 参加所有的团队会议并且准时达到; 3. 按计划分配任务; 4. 倾听并尊重其他成员的观点; 5. 对想法进行批评,而不是对人; 6. 利用并且期待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7. 建设性地解决争端; 8. 永远致力于争取双赢的局面; 9. 集中注意力—避免导致分裂的行为; 10. 在你不明白的时候提问。 4、高效的团队和低效的团队各有什么表现? 答:高效的团队表现为 1. 氛围-非正式、放松的和舒适的 2. 所有的成员都参加讨论 3. 团队的目标能被充分的理解/接受 4. 成员们能倾听彼此的意见 5. 存在不同意见,但团队允许它的存在 6. 绝大多数的决定能取得某种共识 7. 批评是经常的、坦诚的和建设性的;不是针对个人的 8. 成员们能自由地表达感受和想法 9. 行动:分配明确,得到接受 10. 领导者并不独裁 11. 集团对行动进行评估并解决问题。 低效的团队 1. 氛围-互不关心/无聊或紧张/对抗

无人机实训报告

关于无人机模拟操控技能实训的报告 目录 一、前言 1.实训背景与意义 (2) 2.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2) 3、本次实训的任务安排与技术要求 (4) 二、实训的基本情况 (5) 三、实训总结 (8)

一.前言 本次实训主要是通过实体操控四旋翼无人机的不同姿态运动来提升自己对无人机的运动机制、动力原理以及飞行实操的了解。主要要求是使用提供的四旋翼无人机实现无人机在导航模式下实现原地360°旋转、矩形飞行以及固定翼的模拟航线飞行等,需要控制飞机高度方向,指导老师现场考核评分并记录好实训操控时的图像或音频,以完成实训总结报告。 1.实训背景与意义 无人机,是一种不需要有人驾驶,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来实现某些特定功能的飞行器,具有可持续续航、飞行高度高、可携带外接设备等一系列优点,目前无人机在多个领域取得应用,并且经过行业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初步的产业链。无人机以其自身的突出的优点、高性价比等巨大优势吸引人们的关注,并且在不断地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从无人机整个行业的前景来看,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并且现有技术不断革新的情况下无人机在未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无人机作为现代的新星宠儿,对它的研究应用无论是对自身发展还是国家技术改革创新都具有很大作用,在无人机势如春笋的发展背景下,通过实训去了解无人机,熟练的操控无人机将对未来就业以及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技术、轻量化/小型化任务载荷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复合材料结构技术、高效空气动力技术、新型能源与高效动力技术、起降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性能不断提升、功能不断扩展,各种类型和功能的无人机不断涌现,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无人机按规模可分为微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大型无人机;按飞行高度可分为低空无人机、中空无人机、高空无人机、临近空间无人机;按飞行速度可分为低速无人机、高速无人机;按机动性可分为低机动无人机、高机动无人机;按能源与动力类型可分为螺旋桨式无人机、喷气式无人机、电动无人机、太阳能无人机、燃料电池无人机;按活动半径可分为近程无人机、短程无人机、中程无人机、远程无人机;按起降方式可分为滑跑起降无人机、火箭助推/伞降回收无人机、空投无人机、炮射无人机、潜射无人机等;按功能用途可分为靶标无人机、诱饵无人机、侦察无人机、炮兵校射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电子侦听无人机、心理战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测绘无人机、攻击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预警无人机…… 人机系统主要包括飞机机体、飞控系统、数据链系统、发射回收系统、电源系统等。飞控系统又称为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相当于无人机系统的“心脏”部分,对无人机的稳定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精确度、实时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对其飞行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数据链系统可以保证对遥控指令的准确传输,以及无人机接收、发送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以保证信息反馈的及时有效性和顺利、准确的完成任务。发射回收系统保证无人机顺利升空以达到安全的高度和速度飞行,并在执行完任务后从天空安全回落到地面。 无人机主要分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以及组合式无人机三大类。 多旋翼无人机又有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甚至十旋翼等,最常见的是四旋翼无人机,以下是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

北航飞行力学实验班飞机典型模态特性仿真实验报告(精)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飞行力学实验班》课程实验飞机典型模态特性仿真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姜南 学号:11051136 专业方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指导教师:王维军 (2014年 6 月29日 一、实验目的 飞机运动模态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实验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计算机动态仿真和在人-机飞行仿真实验平台上的驾驶员在环仿真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飞机响应与模态特性的关系,加深对飞机运动模态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1.纵向摸态特性实验 计算某机在某状态下的短周期运动、长周期运动的模态参数;进行时域的非实时或实时仿真实验,操纵升降舵激发长、短周期运动模态,并由结果曲线分析比较模态参数;放宽飞机静稳定性,观察典型操纵响应曲线,并通过驾驶员在环实时仿真体验飞机的模态特性变化。

2.横航向模态特性实验 计算某机在某状态下的滚转、荷兰滚、螺旋模态参数;进行时域仿真计算,操纵副翼或方向舵,激发滚转、荷兰滚等运动模态,并由结果曲线分析比较模态参数。 三、各典型模态理论计算方法及模态参数结果表 1 纵向模态纵向小扰动运动方程 0000 1 00 0e p e p e p u w e u w q p u w q X X u u X X g Z Z w w Z Z Z q q M M M M M δδδδδ δδδθθ????????-???? ????????? ? ???????????=+??????????????????? ?????????????????? A =[ X

u X ?w Z u Z w 0?g Z q 0M ?u M ?w0 M q 010] =[?0.01999980.0159027?0.0426897?0.04034850?32.2869.6279 0?0.00005547?0.001893500?0.54005010] A 的特征值方程 |λ+0.0199998?0.01590270.0426897 λ+0.0403485032.2 ?869.627900.000055470.001893500λ+0.540050 ?1λ |=0 特征根λ1,2=?0.290657205979137±1.25842158268078i λ3,4=?0.00954194402086311±0.0377636398212079i 半衰期t 1/2由公式t 1/2=? ln2λ 求得,分别为 t 1/2,1=2.38475828674173s t 1/2,3=72.6421344585972s 振荡频率ω分别为 ω1=1.25842158268078rad/s ω3=0.0377636398212079rad/s 周期T 由公式T =

北航研究生航空器适航设计技术复习题汇总

第一部分:填空题。 (1)JAR/FAR/CS-2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设定: 正常类,实用类和特技类飞机,其座位设置(不包括驾驶员座位)为9座以下,最大审定起飞质量不超过5670kg(12500磅)。 (2)飞机三证:(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AC单机合格证)都是适航当局颁发给飞机制造商的。 (3)JAR/CS-27小型旋翼机/FAR27正常类旋翼机最大重量为3175kg(7000磅)或者更低,座位数小于等于9座的旋翼机。 (4)民机四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环保性。 民机三减:减重,减排,减阻。 第二部分:论述题 1 简述航空器适航性的含义与内涵。 早期一般词典定义:适航性是航空器适宜于空中飞行的性质。适航性是指航空器在预期的运动环境中在经审明并被核准的使用限制下运行时,应具备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品质,这种性质使航空器始终处于符合其幸好设计及安全的状态。 适航性的标准:为了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订的最低安全标准。 飞机发生事故或全损失事的原因:人为差错,机械故障和环境因素。 造成机械故障的原因,大体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个方面。“先天性”主要是设计上的安全性缺陷和制造方面的物理完整性缺陷。“后天性”主要是不恰当的使用,维修等,降低甚至破坏了航空器的安全水平。 航空器的安全属性只能说明航空器“先天”应有的安全性水平,而航空器的适航性属性则是既概括设计,制造等“先天”应赋予航天器的安全性,也包含了使用,维修等“后天”应该恢复或者保持的安全性,从而赋予航空一个全寿命周期的安全属性。 2 适航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航空器的适航性工作称为适航管理,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以保证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订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环节进行科学同一的审查,鉴定和管理。 适航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1)制订各种适航规章,标准,程序,指令,通告,审定,监督规则,这是适

飞机连接实验报告(南昌航空大学)

《专业技能训练》实验 班级: 100631 学号: 10063112 姓名:林万蔚 (同组人:李力朱汉辉周炎)

专业技能训练 1、实验目的: 通过本综合实验的练习,学生应能综合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对专业上的某一具体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增强其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 2、实验内容: (1)方案设计 设计铆接的产品,CATIA软件或CAD绘制零件图:1张三维立体图(同组人可一样),1张能完全表达某个零件结构尺寸和制作要求的视图(按机械制图的规定画图和标注,同组每个人不得相同,可选择不同零件画图)。图均打印,其他内容手写!。 设计铆接的产品(飞机)具有中等复杂程度,具有立体结构。 零件结构设计经指导老师检查同意后方能进行制作。 (2)飞机装配铆接操作实验 本实验要求在飞机装配工艺课程的相关实验之后进行,通过飞机装配工艺课程的授课学习和实验,掌握飞机装配铆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艺,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产品,并做相应的工艺分析。 3、对自己制作的结构件进行质量分析。 我们这组设计制作的是一个小型汽车,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的比较完美的,线条、部件都比较好。但是,在这个单有铆接的实验中,很多圆滑的地方可能很难制造出来。 4、飞机铆接的特点及发展。 4.1飞机铆接具有以下特点 铆接的连接强度比较稳定可靠,铆接方法与工艺参数容易掌握和控制,铆接质量检验方法方便,故障比较容易排除,使用工具比较简单、低廉,适用于较复杂的连接。虽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增大了结构质量,降低了结构强度,容易引起变形等,但到目前为止,铆接仍然是飞机装配中主要的的连接方法。 4.2飞机铆接的发展 现代飞机制造过程中,由于结构设计、工艺维修、检查的需要,机械连接不可缺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要的连接方法。在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战斗机以及民机生产中,都采用了大量的机械连接。铆接结构重量轻、成本低、工艺简便,比螺接更具技术优势,因而用得比较普遍。铆接技术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但近年来在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为满足结构设计要求,提高飞机的性能,铆接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4.2.1电磁铆接技术的发展 国外的经验表明,采用电磁铆接(也称应力波)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电磁铆接对屈强比高、应变率敏感、强度高、难成形材料的成形具有特殊的功能;能实现理想的干涉配合,延缓构件铆钉孔疲劳裂纹的扩展,显著提高结构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10-24最新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2007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掌握航空专业知识、适航法规、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以及适航工程管理等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达到大学本科培养标准,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民用航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工业企业等部门从事适航技术、适航认证、适航设计和适航管理等工作。 二、专业培养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懂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自律谦让、文明礼貌、忠诚团结的品质。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2、较系统地学习飞行器适航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适航技术与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1)掌握适航技术与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2)掌握适航设计、适航认证、适航管理等适航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3)具有适航设计、适航认证、适航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适航技术和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适航认证和管理体系方面的基础知识;(5)了解适航科学与技术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6)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7)达到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等级考试二级要求,具有初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三、修业年限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3-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79分,其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总体设计期末试卷1答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总体设计期末试卷1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 按照三个主要阶段的划分方式,飞机设计包括概念设计,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其中第一个阶段的英文名称为Conceptual Design。 2. 飞机的主要总体设计参数是设计起飞重量, 动力装置海平面静推力, 机翼面积.相对参数是推重比,翼载荷. 3. 在机翼和机身的各种相对位置中,二者之间的气动干扰以中单翼的气动干扰最小,从结构布置的情况看上单翼,下单翼的中翼段比较容易布置。 4. 对于鸭式飞机而言,机翼的迎角应小于前翼的迎角。 5. 机翼的主要平面形状参数中的组合参数为展弦比, 根梢比(或尖削比、梯形比)。 6. 假设某型战斗机的巡航马赫数为1.3,若使其在巡航时处于亚音速前缘状态,则机翼前缘后掠角的范围应为大于39.7°。 7. 武器的外挂方式包括(列举4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机身外挂、机翼外挂、翼尖悬挂、保形运载、半埋式安装中任意4种。 8. 根据衡量进气道工作效率的重要参数,一个设计良好的进气道应当总压恢复高, 出口畸变小, 阻力低,工作稳定。 9. 布置前三点式起落架时应考虑的主要几何参数包括擦地角,防倒立角,防侧翻角,前主轮距,主轮距,停机角。 二、简答题:………………………………………………………………………( 65分) 1. 飞机总体设计有什么主要特点(需简要阐述)? 6分 答: 1)科学性与创造性 飞机设计要应用航空科学技术相关的众多领域(如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成果;为满足某一设计要求,可以有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即总体设计没有“标准答案”。 2)飞机设计是反复循环迭代的过程。 3) 高度的综合性:飞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的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学科专业间的权衡与协调。 评分标准:2分/点,第一点中对“众多领域”的举例不必完全列出。 2. 飞机型式选择的主要工作有哪几个方面? 9分 答:飞机型式选择的主要工作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总体配平型式的选择; 2) 机翼外形和机翼机身的相互位置; 3) 尾翼的数目、外形及机翼机身的相互位置; 4) 机身形状,包括座舱、使用开口及武器布置等; 5) 发动机和进气道的数目和安装位置,包括燃油的大致装载位置等; 6) 起落架的型别、收放型式和位置。 评分标准:1.5分/点 3. 简述鸭式布局的设计特点 5分 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