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共识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16.12 MB
- 文档页数:129
中国医药报/2016年/3月/23日/第006版药品评价专家解读H型高血压诊治共识记者熊昌彪本报讯记者熊昌彪报道3月16日,在《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解读沟通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表示,《共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脑卒中的防治将进入从源头上精准预防的新阶段。
H型高血压防治的关键是含有叶酸的降压药。
《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指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与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
霍勇介绍,大量研究显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英文缩写为Hcy)升高是我国居民卒中高发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导致高血压病人发生脑卒中的最大帮凶。
我国3亿高血压患者中,50%~80%为“H型高血压”,其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至正常人群的10~28倍。
2007年,霍勇教授率领团队对8项以脑卒中为终点的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补充叶酸能够使Hcy下降超过20%,进而使脑卒中风险显著下降25%。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说,大量研究表明,0.8mg叶酸与依那普利组方降同型半胱氨酸作用最强,而且安全。
另外,固定复方与自由联合用药相比,患者的依从性和效果更好,符合“一口水,一片药,安全有效”的慢性病长期用药原则。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将专家共识总结出十大要点:H型高血压是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的高血压;我国约四分之三的高血压患者为H型高血压,这与我国居民饮食中叶酸缺乏和或遗传因素有关;我国高血压人群平均叶酸水平8.1ng/ml,仅为美国人的一半,补充叶酸可明显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卒中发病风险上有协同作用;我国高血压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应筛查同型半胱氨酸,针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筛查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比例较低,指南和临床实践还存在明显的差距;H型高血压患者应该推荐尽可能多地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肝、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谷类等,但正常饮食摄入很难获取每日0.4mg以上的叶酸;推荐高血压患者服用含有0.8mg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降压药物,不能达标时可联合使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补充小剂量叶酸三年以上才可明显降低卒中风险。
H型高血压专家共识什么是H型高血压?可能很多人都还不是特别清楚这个概念,2016年2月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还有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这三大高血压权威组织联合发布:《H型高血压的诊断与专家共识》,从发布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出,也难怪大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H型高血压是什么,也没有广为宣传,因此知晓度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共识共分以下三个部分:共识一:H型高血压的概念:也就是什么叫做H型高血压?伴有Hcy升高的高血压叫H型高血压,伴有血脂升高的高血压叫C型高血压,C型高血压西方人当中比较多见。
那么什么是Hcy呢?也许你今天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今天你知道了,那么希望你在以后体检的项目里面一定要多加一项Hcy的检测,在我们的化验单上面标注的英文名是Hcy。
共识二:是关于H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一项在中国6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比例占75%,也就是说每4个高血压患者当中就有3个是H型高血压,同时,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基线数据同样表明我国H型高血压比例约80.3%;也就是说我国高血压患者当中其实绝大多数都是H型高血压。
共识三说到: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进行Hcy的检测,高Hcy的诊断标准是Hcy≥10;如果你身边有一张纸,建议你把这个数字写在你的纸上,也就是把Hcy大于等于10微摩尔每升记在你的纸上,并且记住,你以后去医院检查,无论化验单上的显示的标准是多少,无论它用的是什么检测方法,你只需要记住Hcy大于等于10微摩尔/升的话,就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了”,你的身体就进入了一个不健康的状态。
刚才前面提到了伴有血脂升高的C型高血压在西方人当中比较多见,而H型高血压中国人却高于西方人的50%,这是为什么呢?在共识当中同样的给出了答案,对于H型高血压,MTHFR C677T基因型可进一步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专家共识: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由于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卒中发病风险上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且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约四分之三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了强调其危害性与普遍性,我国学者提出H型高血压的概念,即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0 μmol/L)。
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的倡议和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与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以及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共同讨论制定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共识内容涵盖H型高血压的定义、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的循证医学证据、H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建议,并发表在近期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中,以下为共识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1 H型高血压的基本概念1.1 定义:伴Hcy升高(血Hcy≥10 mmol/L)的高血压。
叶酸缺乏和(或)Hcy/叶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缺陷或基因突变是导致血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1.2Hcy与叶酸及MTHFR 677TT基因型的关系:Hcy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毒性氨基酸。
Hcy有三种代谢途径,代谢通路见图1。
因此,无论是叶酸缺乏,还是MTHFR活性降低都会导致Hcy水平的升高。
1.3Hcy的危害:Hcy导致心脑血管病的机制主要包括损害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脂质代谢及促进血栓形成等。
1.4 H型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现状: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基线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比例约为80.3%。
2 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的循证医学证据2.1 Hcy升高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2 高血压与高Hcy在导致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2.3 与CC基因型比较,TT基因型人群冠心病及脑卒中风险显著增加。
2.4 国际上以往补充叶酸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见表1。
3 H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建议3.1 H型高血压的诊断3.1.1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进行血Hcy的检测,高Hcy的诊断标准是血Hcy≥10 μmol/L。
孙宁玲教授解读《H 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近期发布的《H 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指出,我国约四分之三的高血压患者为 H 型高血压(即高血压患者中血同型半胱氨酸≥ 10 μmol/L)。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指南推荐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含 0.8 mg 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降压药物,不能达标时可联合使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
5 月 7 日,在 2016 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就《H 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进行了精彩解读。
图为孙宁玲教授正在授课孙教授提到,医学领域的热点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循证医学,再到转化医学,这个演变过程见证了中国高血压事业的发展。
数十年前我们主要依靠经验医学进行诊治,但在循证医学出现之后,我们更关注证据,更关注临床相关问题。
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知,随着血压上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升,反之则反,两者呈线性关系。
在 RCT 研究的某些特殊情况中,随着血压上升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上升。
而随着血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了心血管事件的上升。
同样,当关注不同终点时,研究结局亦不同。
当以卒中事件为终点时,血压降低则证据更佳;当以心肌梗死为终点时,血压降低至一定程度时也可出现心血管事件。
需要明确的是,当解决的临床问题不同时,其目标血压也应有所区别。
研究进展在 ACCORD 研究与 SPRINT 研究中,解决的都是降压血压目标问题,但当高血压合并疾病程度不同时,降到同一个血压水平的临床结局是不同的。
孙教授强调,中国是一个脑卒中高发的国家,应将「降低血压、减少卒中」放在首位。
过去我国进行了许多大型临床研究实验,证实了降低血压对预防脑卒中所带来的获益。
CNIT、STONE、Sys-CHINA 等研究是将降压药物与安慰剂作比较,奠定了降压获益减少卒中的基础;而 FEVER 研究与 CSPPT 研究是将活性药与活性药作比较,以脑卒中为一级终点。
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高血压和HCY升高均是脑卒中的重要危象因素,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治疗H型高血压的重要目的是预防脑卒中,中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与心肌梗塞发病比例是6——13:1,而西方国家是1:1,可能与HCY升高有关中国高血压患者75%为H型高血压(男91%,女67%)【定义】伴HC Y≥10umol/L的高血压(德国、奥地利、瑞士均推荐HCY<10umol/L为安全水平)H型高血压脑血管病风险增加至12倍。
【HCY升高原因】1、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缺乏2、叶酸代谢酶的缺乏3、基因突变(MTHFR 677TT基因型)冠心病、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叶酸代谢的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第677个位点突变,MTHFR 677TT 基因型中国人群25%,而美国白种人群仅12%。
相差2倍。
脑卒中发病率中国也是美国的2倍)注:MTHFR677分3型(CC型MTHFR酶活性100%、CT型65%、TT型30%)霍勇研究:中国人72.7%为酶活性较低的CT、TT型【机制】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2、产生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3、刺激PLT聚集4、降低内皮细胞活性,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破坏抗凝与凝血平衡【治疗要点】1、补充叶酸0.8mg/d或依叶片1片/d,可以合并或不合并使用维生素B12或维生素B6治疗H型高血压的重要目的是预防脑卒中2、富含叶酸食物:肝、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谷类【HCY与ACEI】HCY——H2S↓——ACE↑——促进Ang I生成Ang II(可以理解为HCY促进RAS活性,ACEI 可降低HCY作用)【HCY代谢】HCY是蛋白质代谢的中间产物蛋氨酸——(双向,蛋氨酸负平衡,HCY通过叶酸、维生素B12合成蛋氨酸)——HCY(HCY 在维生素B6作用下生成半胱胺酸)——蛋氨酸过剩时,HCY进一步代谢随尿排出【HCY正常值】<6.3umol/L安全范围6.3——10高风险10——15轻度升高15——30中度升高>30重度升高【H型高血压争议】1、阜外张宇清、北大医院霍勇2017.11上海辩论2、H型高血压概念提出者:霍勇、徐希平(深圳奥萨公司董事长,依叶片)胡大一(2008年)3、H型高血压,两个含义,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4、脑卒中的中国现象——HCY升高有关?5、H型高血压命名争议,肥胖性高血压?酒精性高血压?6、HCY标准,5、10、15?7、HCY是21世纪的胆固醇8、HCY是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9、有人研究,补充叶酸可降低HCY,但不能预防卒中10、刘力生:通过叶酸降低HCY,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国际上有很多研究都是阴性结果。
H型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14法!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疾病,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历代医学大家对高血压的认识概说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
最早阐释眩晕病因病机的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
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曰“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黄帝内经·灵枢·卫气》曰:“……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黄帝内经·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曰:“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等等。
这些论述认为,眩晕之病因主要有上虚或髓海不足、体虚感受外邪、肝风等方面,病位在“肝”,且发病与时令有关,这些理论为后世医家对眩晕的理论认识与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
汉代张仲景在论治内伤杂病出现以眩晕为主的症候时,创新以“痰饮”立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金元时期,中医学理论发展迅速,呈现百家争鸣之态,多位医学大家对眩晕病因病机的理论阐释有了进一步的深入。
刘完素对此提出了“风火论”学说,其《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曰;“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
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与治疗关键词:H型高血压,Hcy,脑卒中,遗传因素,叶酸,依那普利,依那普利叶酸片内容摘要:1,H型高血压,2,警惕 H型高血压3,H型高血压的危险性,4,病因归纳,4.1遗传因素,4.1.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高4.1.2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降低,4.2环境生活因素,4.3其他疾病的影响,5.治疗原则和方法,5.1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案5.2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叶酸片的疗效比较。
正文:一,H型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CDC疾控分类目录认为健康成人空腹血浆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在5-15μmol/L,当Hcy水平为 10μmol/L,属于高Hcy血症,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
二,警惕H型高血压,高血压如果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即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每升高5μmol/L,脑卒中风险增加59%,血同型半胱氨酸每降低3μmol/L,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可减少24%,一项针对我国南北6大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大约有75%为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H型高血压。
中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脑卒中发生率为138/100000,远高于美国的47/100000。
专家认为,我国人口的高Hcy可能是导致脑卒中高发的关键因素,因为高Hcy与任何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叠加,危险作用显著增高。
国内研究还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人群中风的危险性增加了87%,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人群伴Hcy的比率很高,而脑卒中的发生率还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的病人将由现在的200万增加至370万,而与此同时,美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我国高血压人群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警惕H型高血压,增进对其认识,并积极治疗和预防的原因。
三,H型高血压的危险性。
Hcy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促进血管平滑肌老化和血栓的形成。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摘要本文讨论了H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通过专家共识,旨在提高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引言H型高血压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是指高血压同时伴有垂体后叶功能不全或抗利尿激素活性丧失的一种综合征。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与治疗往往较为困难。
本文通过专家共识的方式,总结了H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要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定义H型高血压是指高血压同时伴有以下特征之一: 1. 垂体后叶功能不全:包括尿崩症和抗利尿激素活性丧失。
2. 抗利尿激素活性丧失: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或释放异常,导致尿量增多,尿渗透性低。
流行病学特征H型高血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0.1%。
男女发病人数相近,多发生在30-50岁之间。
遗传因素在H型高血压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具体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H型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 多饮多尿 - 尿频 - 晚间尿量增多- 大便次数增多 - 低血压 - 血液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异常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需要特殊的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在诊断H型高血压时,应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 血压测量:高血压的确诊需要至少三次血压测量,确认血压超过正常范围。
- 尿液检查:尿常规、尿电解质和尿渗透性检查可以评估尿液的特征,以排除其他疾病。
- 垂体功能评估:通过测量垂体激素的水平来评估垂体功能是否异常。
- 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对垂体的详细图像,帮助发现垂体后叶功能不全或抗利尿激素异常。
治疗策略H型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症状控制。
具体治疗策略如下:1.病因治疗:–对于垂体后叶功能不全引起的H型高血压,可以采用激素替代疗法,例如利尿激素替代治疗。
–对于抗利尿激素活性丧失引起的H型高血压,可以考虑使用利尿剂,如利尿钠酮。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徐希平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
【年(卷),期】2016(031)0z2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中国国民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因素,总体疾病负担远远超过各类癌症的总和.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同时,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仍以每年8.7%的速率增长.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如下特征:(1)心脑血管疾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其中脑卒中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冠心病死亡率低于多数发达国家;(2)与发达国家相反,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冠心病.我国目前脑卒中发病率约25人/万人,而冠心病发病率约5人/万人,脑卒中发病是冠心病的5倍.因此,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脑卒中.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徐希平
【作者单位】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国家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规范诊治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2017 EHRA/ESC高血压与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解读 [J], 严激
2.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3.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李建平;谢良地;赵连友;雷寒;孙宁玲;卢新政;霍勇;李南方;宋雷;孙英贤;施仲伟;王滨燕;杨新春
4.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及相关问题——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解读 [J], 刘梅林
5.优选降压个体化方案强化老年高血压管理——2011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近日出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述评H 型高血压:我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范芳芳 霍勇通信作者简介: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心内科首席专家。
心血管学科带头人,推动中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规范和发展,主持全国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和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体系建设,主导建立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促进全国AMI 救治网络体系建设。
长期专注于H 型高血压理论和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策略研究,相关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现任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会长、亚洲心脏学会主席、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心血管介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冠心病介入治疗质控中心主任等。
连续15年牵头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在JAMA 、JACC 等杂志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 文章147篇,发表中文文章613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牵头制定国内外临床指南/共识44部,主编学术专著88部。
【摘要】 H 型高血压是伴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 )升高(血清Hcy 浓度≥10 μmol/L )的高血压。
Hcy 与高血压协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
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是H 型高血压,与我国人群特点密切相关,早期筛查并诊断H 型高血压患者,并开展精准防治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至关重要。
降压基础上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不同人群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并不相同,筛查成本获益比更高的人群可明显提高防治效率。
随着H 型高血压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其开展研究,为理解相关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拓展和补充H 型高血压相关理论。
【关键词】 H 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脑卒中H -type hypertension: a key point for primary stroke prevention in China Fan Fangfang , Huo Yong.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 Beijing 10003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uo Yong , E -mail:***************.cn【Abstract 】 H -type hypertension is accompanied by elevated homocysteine (Hcy ) (≥10 μmol/L ) in the blood , which synergisticallyincreases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th hypertension , especially stroke. Approximately 75%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hina are H -type , which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opulation. 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H -type hypertension and accurat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re of signi fi cance.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based on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can e ff 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e ff ects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on stroke prevention vary among di ff erent populations. Screening patients with a higher cost -bene fi t ratio can signi fi cantly impro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 ffi ciency. With the proposal of H -type hypertension concept , more and more related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 which providesvaluable clues for elucidating relevant mechanism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further in -depth research to expand and supplement related theories of H -type hypertension.【Key words 】 H -type hypertension ; Homocysteine ; Hypertension ; Stroke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3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288)作者单位:100034 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通信作者:霍勇,E -mail:***************.cn同型半胱氨酸(Hcy )升高(血清Hcy 浓度≥10 µmol/L )已被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新的危险因素,并且和高血压在导致脑卒中风险增加方面上具有协同作用。
H型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实用总结)中国高血压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约3/4)及低叶酸现象,高血压与高Hcy血症在脑卒中发病风险上有显著协同作用.一:定义:伴Hcy升高≥10umol/l的高血压。
二:Hcy的两种代谢途径:①Hcy在维生素B12依赖的蛋氨酸合酶催化下,与5-甲基四氢叶酸(血中叶酸主要存在形式/也是具有活性的叶酸形式)合成蛋氨酸。
②Hcy在维生素B6依赖的胱硫醚β合成酶催化变为半胱氨酸。
(注:活性叶酸由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还原5,10-亚甲基四氢叶酸为5-甲基四氢叶酸所得,MTHFR基因检测可检测出此酶的功能,如果为CC型说明叶酸代谢基因功能正常/CT型说明代谢基因功能中等/TT型说明代谢基因功能低下)。
故叶酸缺乏、叶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缺陷或基因突变、Hcy代谢途中关键酶缺陷都可导致血Hcy水平升高。
三:Hcy的危害:①导致心脑血管病机制包括损害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改变脂质代谢及促进血栓形成等。
②Hcy水平升高和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Hcy通过抑制体内内源性硫化氢的生成而活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产生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致血压升高及血管增生等一系列病理过程。
四:诊断:所有高血压者都应行血Hcy的检测,≥10umol/l可诊断。
五:治疗:1)一般治疗:推荐尽可能多的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肝、绿叶蔬菜、豆类、柑橘类水果、谷类等。
食物的制备和烹调会造成叶酸的流失,尤其在煮沸时损失更大。
正常膳食摄入很难获取>0.4mg/d的叶酸。
2)药物治疗:以往研究提示0.8mg/d的叶酸具有最佳降低Hcy的作用,故推荐含有0.8mg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降压药物;如固定复方制剂使用后血压不达标,可以联合使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降压至达标。
更大剂量的叶酸长期使用,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没有证据,且其安全性值得关注。
对补充的时间,荟萃分析结果提示补充>3年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