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评估与套利
- 格式:pdf
- 大小:645.95 KB
- 文档页数:15
可转债套利的6种方法实操案例可转债套利是指通过买卖可转债和对冲品种,以获取套利机会的投资策略。
下面将介绍六种可转债套利的实操案例。
1. 基于可转债与正股之间的价差套利:例如,某可转债A的转股价为10元,正股股价为12元,可转债价格为120元。
投资者可以以120元购买可转债A,并同时卖空相应数量的正股,获得2元的价差套利收益。
2. 基于可转债的纯债套利:某可转债B的债券面值为100元,假设目前市场价格为110元。
投资者可以以110元购买可转债B,并持有到到期赎回,获得10元的纯债套利收益。
3. 基于可转债的CBBC套利:CBBC(可转债认股证)是一种衍生品,与可转债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某可转债C的转股价为10元,正股股价为12元,可转债价格为120元。
投资者可以以120元购买可转债C,并同时购买相应数量的CBBC,以获得CBBC的杠杆效应,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4. 基于可转债的期权套利: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品,与可转债也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某可转债D的转股价为10元,正股股价为12元,可转债价格为120元。
投资者可以以120元购买可转债D,并同时购买相应数量的认购期权,以期权的杠杆效应获得更高的收益。
5. 基于可转债的对冲套利:可转债的价格波动会受到正股价格和利率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冲策略来进行套利。
例如,某可转债E的转股价为10元,正股股价为12元,可转债价格为120元。
投资者可以同时买入一定数量的可转债E和卖空相应数量的正股,以对冲利率和股价的波动,从而获得套利收益。
6. 基于可转债的配对交易套利:配对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中相关性较强的证券之间的价差为基础的交易策略。
例如,某可转债F的转股价为10元,正股股价为12元,可转债价格为120元。
投资者可以同时建立多头和空头头寸,买入可转债F并卖空相应数量的另一只可转债G,以获得价差套利收益。
以上是六种可转债套利的实操案例,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套利策略,并注意风险管理和资金保护。
可转债的6大套利方法1、折价转股套利原理:可转债可以以约定价格转股,当转股后成本低于正股价的时候,卖出即可获利。
转股价值= 面值100元/转股价* 正股价转股溢价率= (转债现价- 转股价值) / 转股价值* 100%溢价率为负,有套利空间,转股溢价率为正,则不存在套利空间,至少大于1%才可以考虑,不然股价波动和手续费就可以磨平套利空间。
例如:转股价是11元,当前转债价格是108元,买入转债,转股,转股后卖出可以获得110元,从而获得2元的套利收益。
风险:股价下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转债转股后当日转股,次日才能卖出。
2、正股涨停转股套利原理:正股涨停后,正股无法买入,可以借道转债买入,如果次日继续涨停,则可以套利。
风险:需要兼顾转股溢价率和次日正股是否能够上涨。
3、博弈回售套利原理: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可转债的回售,会采取两种手段:(1)拉抬股价,此时可以用折价转股套利,在转股价70%附近反复买入卖出,获得套利,这种操作在熊市中比较容易捕捉。
(2)下调转股价,此时可以买入转债,采用博弈下调转股价套利策略。
风险:上市公司的策略难以猜测,充满不确定性。
4、博弈下调转股价套利原理:上市公司下调转股价的时候,转股的动机一般来说非常强烈,此时买入转债,如果能够成功转股,套利成功,获利空间也比较大。
风险:确定性比较差,因为下调转股价是上市公司的权利,而不是义务。
主要博弈上市公司提案出来后,是否能够通过股东的投票,提案通过后,转债价格一般会上升,被否定的话,转债价格一般会下跌。
5、配售套利原理:一旦上市公司发行转债通过证监会审核,上市公司会尽可能各种方法拉抬股价,从而提高转股价,所以可以提前买入正股,等待拉升;而在可转债公开发行时,配售到相应的转债之后,转债上市价格上升,可以二次获利。
风险:上市公司拉抬股价不一定有效,市场不一定配合。
6、博弈强赎倒计时套利原理:当正股价持续10天在转股价130%以上的时候,就是博弈套利的时机,一般这个时候可能出现股价在130%上下波动的情况,此时可以反复买卖正股,形成套利。
可转债套利方法有哪些_可转债如何套利可转债套利方法有哪些_可转债如何套利可转债如何套利?可转债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向投资者所发行的一种普通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双重属性,持有到期,上市公司会偿息付本,下面是整理的可转债套利方法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转债套利方法有哪些1、正股涨停转股套利当可转债所对应的股票涨停时,正股无法买入,且投资者认为该股后期会继续涨停,则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可转债,把它转换成个股,再卖出,除此之外,投资者也可以在市场上卖出可转债,赚取差价,一般来说,正股的上涨,会带动可转债的上涨。
2、折价转股套利只有在溢价率为负时,可转债才有套利空间,转股溢价率为正,则不存在套利空间,其具体步骤为,在转股期限内,溢价率为负时,投资者立马把手中的可转债进行转股操作,再把转换成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同时,投资者也可以融券并卖出股票,然后购买可转债立即转股以偿还先前的融券进行套利。
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转换的股票一般需要T+1日,才能卖出,当这个时间段,个股股价出现较大的波动时,投资者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即套利失败。
3、博弈强赎倒计时套利即当正股价持续10天在转股价130%以上的时,股价可能会出现在130%上下波动的情况,此时投资者可以反复买卖正股,形成套利。
除此之外,投资者可以在中签可转债之后,等到可转债上市,其价格高出面值时,再卖出赚取差价,或者在可转债的当天不断的进行低吸高抛操作,赚取差价。
可转债如何套利可转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公司发行的含有转换权利的债券。
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
可转换债券兼具债券和股权的特征。
可转债中签率并不高,有些人把这当作套利的一种,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下面我讲到的套利,是指已经在市场上上市交易中,存在的套利机会。
先给出结论:当转债溢价率0时,存在套利空间。
下面详细介绍原因。
定义:转债溢价率:可转债的溢价率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纯债价值的纯债溢价率,一种是相对正股价值的转股溢价率。
可转债套利的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可转债套利的那些事儿。
咱先说说啥是可转债。
它就像是个“混血儿”,既有债券的稳定一面,又带着点股票的活泼劲儿。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特殊的投资工具。
那怎么套利呢?这可得有点小窍门啦!首先,你得关注可转债的价格波动呀。
就跟看天气似的,有时候阳光明媚,有时候又来点小风雨。
当它价格低的时候,咱就瞅准机会买入。
然后呢,等着它涨起来呀!这就像种庄稼,你得耐心等待它开花结果。
等价格涨得差不多了,嘿嘿,咱就卖掉,赚它一笔差价。
还有啊,可别小瞧了转股这个环节。
有时候股票涨得厉害,那咱就把可转债转成股票,跟着股票一起涨,多爽啊!这就好比你本来骑着自行车,突然换乘了小汽车,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但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哦!你得时刻留意市场动态,就像猎人盯着猎物一样。
不能马虎,一马虎可能机会就溜走啦。
比如说,你得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吧。
公司要是业绩不好,那可转债能好到哪里去呢?这就跟一个人身体不健康,能指望他跑多快呢?而且啊,市场行情也是很重要的。
就像大海的波浪,有起有落。
你得在浪起来的时候抓住机会,浪下去的时候躲得远远的。
想想看,要是你能熟练掌握这些方法,那不就像掌握了一门赚钱的绝技吗?是不是感觉很兴奋呢?但可别高兴得太早哦,投资总是有风险的。
有时候市场会突然来个大反转,就像天气突然来个暴风雨,让你措手不及。
这时候可不能慌,得冷静分析,看看是继续坚守还是赶紧撤退。
总之呢,可转债套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只要你用心去学,用心去做,还是能找到不少机会的。
就像挖宝藏一样,得有耐心,得有技巧。
可别以为随便挖两下就能挖到宝贝哦!咱得有计划,有策略地去挖掘。
所以啊,朋友们,别犹豫啦!赶紧去研究研究可转债,说不定下一个赚钱的就是你呢!加油吧!。
可转债套利迎来新机会作者:高思卓来源:《新财富》 2014年第6期可转债套利策略通过购买可转换债券,对冲其股票与信用风险获利。
此前,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套利空间被压缩,一些套利者成为交易者,并加大杠杆以谋求超额回报,从而在市场危机时遭受重大损失。
金融危机后,许多投行关闭了自营部门,且更多买断式可转债买家纷纷寻求收益,这将减少该领域的竞争,带来更好的获利机会。
高思卓/ 文高思卓(Max Gottschalk)为Gottex 基金管理公司联席创办人和董事。
历史沿革:竞争带来风险可转换债券套利起初是大型投资银行自营交易部门的一种投资策略,后于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另类投资领域的一种独立策略。
可转债套利最初的操作十分简单:寻找并买入廉价的可转换债券,对其进行得尔塔(Delta)对冲,然后等待错误定价的差距收窄。
当时,只要有良好的自营交易模式、定量工具、交易渠道以及基本面信用分析的能力,投资者就能以合理的风险水平获得颇为可观的回报,虽然那时还没有合适的信用工具来对冲信用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围绕这项策略展开的竞争也大大加剧。
彭博终端系统推出了好几种优质的定价模型,可转债套利基金经理无法再借助先进的定价模型占据优势。
随着资金不断流入,市场失效的情况大大减少,甚至于某些可转换债券是在价格高于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出售。
为了保持盈利,大多数可转债套利基金经理并没有设法中和此类风险,而是进行方向性市场风险投资。
由此,套利者成为交易者,开始承担一些股票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基金经理们甚至利用更大的杠杆比、选择评级更低的发行人以及低流动性的证券,以追求超额回报。
这样的投资趋势在市场危机时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主流套利策略传统上,可转债套利聚焦于可转换债券里隐含看涨期权的估值。
该策略通常运用定量工具来确定错误定价隐含的波动性,并选择流动性良好、信用质量较高、处于“平衡”水平(即“平价”)或“权益证券”(即“价内”)的可转债(图1),这些债券的发行人通常都是资产负债表稳健、信用曲线有目共睹、广受投资者追捧的企业。
可转债套利我们知道“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所以“可转债”既有“债券的属性”,又有“股票的属性”。
由于“双重属性”,那么也就意味着“双重价值”!首先作为“债券”,到期能够“还本付息”,无论什么价格买进,到期后都能收回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每张“可转债”大概能收回103-110元不等。
这决定了100元以下的价格买入“可转债”长期持有几乎没有风险。
其次作为“股票的属性”,可转债可以将债券转成“股票再卖出”,对应的叫【转股价值】!【转股价值】=(可转债面值100/转股价)*股票现价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可转债”的价格低于其“转股价值”呢?如果出现可转债的价格低于其转股价值,那我们买入“可转债转成股票”第二天转成股票是不是就可以实现套利了呢?比如某可转债的“转股价2元”,正股现价为3元,这个时候“转股价值”为多少元呢?不错!就是150啦。
如果可转债的价格低于150元,假设为140元,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以140元的价格买入“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卖出获得150元,这样就能赚钱10元的差价,实现套利!根据这个思路,今天教大家一种可转债低风险套利的方法:当出现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可转债时买入转股并在下个交易日卖出。
1、处在“转股期内”,可以转股;2、溢价率“小于-3%”且“正股涨停”;3、正股“涨停板”的“封单占流通盘”的比率“大于0.5%”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三个条件,首先第一个:1、处在转股期内,可以转股一般来说,可转债上市的半年内是不能转股的,半年之后进入转股期才可以转股,只有在【转股期内】,才能将可转债转成股票卖出套利。
这是第一个条件。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条件:2、溢价率小于-3%且正股涨停什么是溢价率呢?首先来讲一下“溢价”,“溢价”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东西价格大于价值,比如一个10块钱的东西,价格11块钱,那就是相较于10块钱的价值溢价了1块钱。
溢价率的公式为:溢价率=(价格-价值)/价值上面的溢价率是多少呢?不错!就是10%!如果一个10块钱的东西,价格9块钱,这个时候溢价率为(9-10)/10=-10%,溢价率为-10%,也就是折价10%!【溢价率】为正说明价格大于价值,【溢价率】为负说明价格小于价值,当【溢价率】为负的时候,这个时候可能具有套利空间。
可转债的套利机制《可转债套利那点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可转债的套利机制。
咱先说说啥是可转债哈。
它呢,就像是一个两面派,既有债券的稳定一面,能给咱稳稳的利息收益,又有股票的活跃一面,可以跟着股价一起蹦跶。
这可就有意思了,等于一份钱能有两种玩法。
那怎么套利呢?比如说,咱看到一只可转债价格比较低,那咱就可以趁机买入。
为啥呢?因为它背后的股票要是涨起来了,这可转债也能跟着沾光,价格就上去了,咱不就赚了嘛。
就好比你买了一只潜力股,虽然它现在还没发光,但你知道它未来有机会变得很耀眼。
再讲讲转股。
有时候可转债的价格和它能转成的股票价值之间有差价,这就是套利的机会呀。
咱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把可转债转成股票,然后再卖掉股票,这中间的差价不就是咱的利润嘛。
就像你有个宝贝,换个方式展现它就能更值钱。
还有呢,有时候市场波动会让可转债价格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这时候就是咱出手的时候啦。
咱就像个精明的小商人,看到便宜就赶紧捡。
比如说,市场突然恐慌,可转债价格大幅下跌,可公司基本面没啥问题呀,那咱就大胆买入,等市场恢复理性,价格涨回来,咱就赚钱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就瞅准了一只可转债。
当时它的价格低得离谱,我心里就想,这不是送钱嘛。
我赶紧买入,后来果然不出我所料,股价涨起来了,我的可转债也跟着水涨船高,那叫一个开心呀。
不过,咱也得注意风险。
可转债可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市场风云变幻,啥情况都可能发生。
所以咱得时刻保持警惕,别贪心,见好就收。
就像走路一样,要稳稳当当的,别着急,一步一步来。
总之呢,可转债的套利机制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宝库,只要咱有眼光,有耐心,就能在里面找到宝贝。
但也别把它想得太简单,得认真研究,多积累经验。
毕竟,赚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还是能在这可转债的世界里闯出一片天的。
咱就大胆去尝试,小心去探索,让自己的财富慢慢增长吧!。
可转债投资优势分析可转债,即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结合了债券和股票特点的金融工具。
投资者购买可转债后,可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也可以选择到期赎回。
相比于传统债券和股票,可转债投资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可转债具有较低的风险。
可转债的底层资产是发行公司的股票,一旦发行公司出现了流动性问题或倒闭风险,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从而避免了债券违约的风险。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购买可转债相对于直接购买股票来说,风险更低。
即使可转债没有选择将其转换为股票,也可以按照债券的利率获得固定的收益,相对而言,风险较小。
其次,可转债具有较高的回报。
和普通债券相比,可转债的利率一般较高,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而且,可转债具有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当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其转换为股票,参与到股市的升值行情中去,获取更高的回报。
再次,可转债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相比于普通债券和股票,可转债的流动性更好。
一方面,可转债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可以通过证券公司进行买卖,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买卖,提高了流动性。
另一方面,可转债具有可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可以选择转换为股票,参与到股市中去。
而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相对较高,投资者可以自由买卖,更方便的实现资金流动。
最后,可转债具有较好的资本保值能力。
在较多的场景下,可转债具有较好的优先级,处于债券中属于较高层级,受到发行公司的优先偿还保护,即使公司出现了困境,投资者的本金也相对较为有保障。
而且,可转债具有可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当股票价格上涨时,转换为股票后,可以通过卖出股票来获取更高的收益,这也间接提高了资本保值能力。
综上所述,可转债投资具有较低的风险、较高的回报、较好的流动性和较好的资本保值能力。
投资者在配置投资组合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定比例的可转债,以达到风险分散、收益优化的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市场存在一些具体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投资者在选择可转债时,需要仔细研究基本面,评估风险,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可转债日内应该怎么套利?可转债是什么意思?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特殊债券,它既具有债券的属性,又具有转换为股票的权利(上市交易6个月后可以转换为股票),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
投资者要注意的是可转债和股票交易不同,可转债实行T+0交易,交易日内可以无限次交易;上市首日涨幅限制为57.3%,跌幅限制为-43.3%,次日涨跌幅限制为20%;每次买入必须是1手的整数倍,卖出可以不是1手的整数倍,不足一手的部分,需要一次性全部卖出;按照市场实时价格进行交易。
可转债日内怎么套利?1、根据正股走势套利当正股涨停时,投资者发现可转债涨幅较低,则可以趁机买入一些,买入之后可转债上涨,远远的高于其持仓价格时卖出。
2、根据分时图走势套利在分时图中,可转债的价格下跌触碰均价线,出现反弹的走势,或者可转债的价格向上突破均价线时买入,等股价上涨再次出现拐头向下走势时卖出。
3、转股套利在转股期限内,当溢价率为负时,投资者立马把手中的可转债进行转股操作,再把转换成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进行套利。
分析一只股票的盘口据悉,盘口上包括了股票当天的走势状况,分析一只股票的盘口大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委托比;五档买卖挂单;开盘价收盘价、涨跌幅、最低最高价、量比、内外盘、总成交量;换手率、总股本流通股本、净资产、收益、动态市盈率;买卖成交单。
在股票是市场中股票的盘口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实时盘面数据窗口。
盘口数据中通常在由委托比例、交易买卖五档挂单数据、股票开盘价、股票收盘价、股票涨跌幅、股票最高价、股票最低价、股票最新价、股票的量比、股票的内外盘数据、股票的总成交量、股票的换手率、股票的总股本、股票的流通股本、股票的净资产、股票的市盈率、预期收益、股票的净流入额、股票的大宗流入、股票所属板块概念等组合而成的综合数据。
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
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是一种金融交易策略,旨在通过同时持有可转债和相应的
股票来获得利润。
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债券,持有人在到期时可以选择将其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
这种策略基于以下原理:当公司股价上涨时,可转债的价格也会上涨。
因此,
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可转债并同时卖出相应数量的股票来进行套利。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从可转债的溢价或折价中获得利润,而不需承担太大的风险。
可转债套利策略的操作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投资者需要仔细研究可
转债和相应股票的市场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套利机会。
其次,投资者必须合理计算可转债和股票的购买和卖出价格,以确保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
此外,可转债套利策略还有一些风险需要注意。
首先,股票价格的波动可能会
对该策略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如果股价下跌,可能导致可转债的价格下降,从而减少套利机会。
其次,市场流动性不足也可能增加交易成本和风险。
总之,可转债套利策略是一种利用可转债和相应股票之间价格差异来获得利润
的交易策略。
投资者在使用该策略时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并仔细计算风险和利润,以确保取得成功。
但投资者也应注意,任何金融交易都存在风险,应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