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考试的典故

  • 格式:docx
  • 大小:11.32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曾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考试过程中,他被一道题难住了,一点儿思路都没有,急得直挠头。苏轼的弟弟苏辙看到了他的难处,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帮助他。他把毛笔管横了过来,东看看,西瞧瞧,然后还对着笔管吹气。苏轼看到后马上就明白了,原来这是《管子》里面的一个典故。于是,他顺利地完成了考试。这个“作弊”的方法虽然不够稳妥,但也显示了苏辙的聪明才智和苏轼的领悟能力。

除此之外,在苏轼参加的另一场考试中,主考官是欧阳修,他在读到苏轼的答卷时非常惊喜,认为苏轼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为了避嫌,他给苏轼的文章评了第二。后来,欧阳修解释说,他应该给苏轼评第一,因为苏轼的文章实际上写得比他的弟子曾巩的还要好,但他为了避免被人说闲话,所以给苏轼评了第二。

以上两个典故展示了苏轼的聪明才智和领悟能力,同时也揭示了科举考试的严格和公正。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有关历史典籍。

总的来说,苏轼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和政治事业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典故也展示了苏轼和苏辙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以上是关于苏轼考试的典故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