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学生自测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2)
- 格式:doc
- 大小:335.00 KB
- 文档页数:12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哪两类?A. 内存和外存B. 硬盘和软盘C. 光盘和U盘D. 闪存和硬盘答案:A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A. 键盘B. 鼠标C. 显示器D. 扫描仪答案:C3. 计算机的CPU主要负责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输入C. 数据处理D. 数据输出答案:C4. 计算机的字长是指什么?A. 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位数B. 显示器的分辨率C. 内存的大小D. 硬盘的容量答案:A5. 下列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A. 打印机B. 键盘C. 鼠标D. 摄像头答案:A6.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主要负责什么?A. 数据处理B. 数据存储C. 硬件管理D. 网络通信答案:C7. 计算机的内存条通常指的是什么?A. 硬盘B. 软盘C. RAMD. ROM答案:C8.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计算机的软件?A. WindowsB. ExcelC. CPUD. Photoshop答案:C9. 计算机的硬盘属于什么类型的存储设备?A. 易失性存储B. 非易失性存储C. 只读存储D. 随机存储答案:B10. 下列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的网络设备?A. 路由器B. 打印机C. 显示器D. 键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______和______。
答案:处理器、控制器2. 计算机的二进制数只有两个数字,分别是0和______。
答案:13. 计算机的内存条RAM是______存储器。
答案:易失性4.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______的核心。
答案:软件5. 计算机的CPU全称是______。
答案:中央处理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设备接收指令和数据,经由CPU 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五年级奥数M i c r o s o f t W o r d文档(2)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一章和差、和倍、差倍问题一、长方形的周长是84厘米,长比宽多8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二、兄弟俩共有人民币50元,哥哥给弟弟8元钱后,还比弟弟多2元,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钱?三、小明期中考试,语,数,外三门总分是270分,语文比数学少10分,外语比数学少5分,小明三门各考多少分?四、甲乙两个数的和是200.2,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一样大,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五、一根电线长240米,把它截成三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长20米,第三段是第一段的2倍,这三段电线各长多少米?六、被除数除以除数,商17余8,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501,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七、父亲比儿子大28岁,父亲的年龄比儿子年龄的4倍多1岁,儿子今年多少岁?八、有两匹同样长的布,第一匹用去10.5米,第二匹用去1.3米,剩下的布第二匹是第一匹的3倍。
两匹布原来各长多少米?九、小明做一道加法试题,由于粗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零漏掉了,结果比正确答案少720.这个加数是多少?十、今年小明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6岁、35岁和31岁。
多少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的和是小名的5倍?第二章相遇、追及问题一、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离中点还有3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二、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45千米处相遇,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途中又在距A地30千米处相遇。
求A、B两地间的距离。
三、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出发,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12千米。
如果乙先行2.5小时,那么甲行几小时后,两人相距160千米?四、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时,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国家税收》1~4章练习题MicrosoftWord⽂档(2)第⼀章税收的定义、本质、及特征⼀、单项选择题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凭借(),取得的⼀种财政收⼊。
A、经济权⼒B、财产权⼒C、政治权⼒D、以上三者都有2、我国农业税在()以前还是采取实物交纳的形式。
A.、1978年B.、1980年C.、1985年D、1990年3、⽬前,税收收⼊在我国国家财政收⼊中已占了()以上。
A、85%B、88%C、91%D、95%4、我国历史上“税”字最早出现在()A、《史记》中、B、《战国策》中、C、《春秋》中、D、《汉书》中。
5、“税”字是由“⽲”、“兑”两字组成,其中“⽲”字是指()A、⽲苗B、农产品C、粮⾷D、⼟地6、国家收取上缴利润所凭借的⾝份是()A、⽣产资料管理者、B、⽣产资料所有者、C、⽣产资料经营者、D、国家权⼒⾏使者7、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也不⽀付任何报酬,这是税收的()C、强制性特征、D、法没性特征8、国家为了弥补财政⾚字⽽发⾏货币的⾏为,是()A、货币的经济发⾏B、货币的财政发⾏C、货币的正常发⾏D、货币的超规发⾏9、罚没收⼊不具有()A、⽆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D、原则性10、⽯油部门收取的矿区使⽤费,属于( )A、乱收费B、事业收费C、规费D、资源管理费⼆、多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税收的名称除“税”这个词外,还有()A、赋B、租C、捐D、课E、调2、社会产品价值按最终⽤途划分,可分为()A、⽣产发展基⾦B、补偿基⾦C、积累基⾦D、消费基⾦E、储备基⾦3、税收分配是()A、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B、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分配C、凭借国家政治权⼒的分配E、⼀种特殊的分配4、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表现在()A、抵御侵略的职能B、政治职能C、经济职能D、杜会职能E、调节国与国关系的职能5、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A、税收的⽆偿性 B.税收的强制性C、税收的浮动性D、税收的固定性E、税收的有偿性6、税收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区别在于()A、分配的依据不同B、作⽤的范围不同C、财政作⽤不同D、物资保证不同E、形式特征不同7、⽬前国家机关对企业和居民的收费主要有()A、财产费B、资源管理费C、流转费D、规费E、事业收费8、下列属于规费的有()A、公安机关收取的户⼝迁移⼿续费B、民政部门收取的结婚证的⼯本费C、⼈民法院向当事⼈收取的诉讼费D、医院向病⼈收取的化验费E、⼯商管理部门收取的市场管理费10、⼀般⽽⾔,税和费的界限有()A、看征收的对象是谁B、看征收的主体是谁C、看是否具有⽆偿性D、看是否专款专⽤E、看义务主体是谁A、公安B、司法C、⼯商D、税务E、海关三、简答题1、课税的含义是什么?2、税收的本质是什么?3、税收的形式特征。
正确找准单位“1”一、基本思路: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所以单位1的判定,就是看把谁平均分了,就把谁看作单位1.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把谁看作单位1。
.如一桶油用去14,男生占全班的25,桃树棵数相当于梨树棵树的34,一台电视机降价15。
男生比女生多全班的18.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
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
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
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
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
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
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
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
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
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
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第一章13节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1. B2. D3. B4. C5. C6. A7. D8. C9. C 10. A 11. 3;2;5;1012. ⑴2p;⑵3s;⑶5d;⑷4f 13. AD 14. D 15. D 16.D17. 第A组不存在,对于确定的n值,l可取0~(n-1),当n=1时,l只能等于0;第B组不存在,因为对于每一个确定的n、l值,m可取0,±1,±2,…±l,该组中l=1,所以,m只能取0,±1;第C组存在;第D组存在;第E组不存在,对于确定的n值,l可取0~(n-1),不可取负数;第F组不存在,因为自旋量子数m s只能取±1/2两个值。
18.当n=4时,l的可能值是0,1,2,3轨道总数:共有16条轨道。
电子总数:32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D2. B3. D4. C5. B6. C7.(1)1s22s22p63s23p5或[Ne]3s23p5(2) 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3)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或[Ar] 3d104s24p4(4)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6p1或[Xe]4f145d106s26p18.(1)第3周期第ⅥA 族(2)第5周期第ⅣA族(3)第4周期第ⅤB族(4)第4周期第ⅠB族9.10.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1)33,3(2)4,8,18(3)4s24p311.(1)具有p6(即n p6)排布的是稀有气体元素(He除外)。
(2)符合n=4,l=0(即4s)轨道上2个电子和n=3,l=2轨道(即3d)上有5个电子的排布是锰Mn。
(3)具有(n-1)d10n s1排布的元素是ⅠB族元素。
第一章补充计算题
某建筑场地,如图1.33所示,方格网边长为40m,试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总挖方量和填方量?如填方区和挖方区的边坡系数均为0.5时,试计算场地边坡挖填、土方量?
图1.33 建筑场地方格网示意图
解:1,根据图上的数据,算出,
2,则可以根据公式求得零点的位置如下,1-2:;2-6,;6-7:;10-11:;11-15:;15-16:;
根据求得的零点的位置画出零线,如下图
3,计算各方格的土方量
1)方格Ⅲ,Ⅳ,Ⅵ,Ⅶ底面皆为正方形,则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土方量为:
,,,
2),方格Ⅴ底面为两个梯形,则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土方量为:
,
3),方格Ⅰ,Ⅱ,Ⅷ,Ⅸ为底面三边形和五边形,则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土方量为:
,
,
,
,
4)计算方格总土方量
总填方量:
总填方量:
5)计算边坡挖填方土量,由上图的边坡分块可知,除了(4)和(11)之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由于边坡系数为0.5,则可知,
左上角,
;右上角
;左下角,
右下角,
则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到:
1)
,
;
;
则边坡总填方量为:
2)
,
,
,
则边坡总挖方量为:。
计算机国家一级(MSOFFICE)计算机基础知识章节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选择题(20分)1.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______。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B.高速度与高精度C.可靠性与可用性D.有记忆能力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______年。
A.1940B.1945C.1946D.1950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3.与十进制数254等值的二进制数是______。
A.11111110B.11101111C.11111011D.11101110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4.与十进制数291等值的十六进制数为______。
A.123B.213C.231D.132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5.按16×16点阵存放国标GB2312-80中一级汉字(共3755个)的汉字库,大约需占______存储空间。
A.1MBB.512KBC.256KBD.128KB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6.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英文单词“byte”来表示______。
A.字B.字长C.二进制位D.字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7.与十六进制数值CD等值的十进制数是______。
A.204B.205C.206D.203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8.执行下列二进制逻辑乘运算(即“按位逻辑与”运算)01011001&10100111,其运算结果是______。
A.00000000B.11111111C.00000001D.11111110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9.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形式是______。
A.八进制B.十进制C.二进制D.十六进制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10.在微型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是______。
A.原码B.反码C.ASCII码D.补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11.汉字国标码(GB2312-80)规定的汉字编码,每个汉字用______个字节表示。
《第一单元》单元自我检测第一单元自我检测在学习的道路上,自我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自我检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和技能,现在就来做一个自我检测,看看我们掌握了多少。
1.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计算机的四个基本功能?(A)计算功能(B)运算功能(C)存储功能(D)输入功能2. 计算机中可以长期保存数据的设备是(A)硬盘(B)内存(C)CPU(D)键盘3. 下列设备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显示器(B)鼠标(C)键盘(D)主板4. 下列设备属于输入设备的是(A)打印机(B)硬盘(C)键盘(D)显示器5. 在计算机中,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是(A)硬盘(B)内存(C)显示器(D)CPU2.填空题1. 计算机由__硬件__和__软件__两部分组成。
2. CPU的主要功能是__运算__和__控制__。
3. 内存主要用来__存储__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数据。
4. 显示器主要用来__显示__计算机处理的内容。
5. 鼠标用来__输入__计算机操作指令。
3.判断题1. 计算机的四大基本功能是输入、输出、计算和存储。
(对/错)2. 在计算机中,硬盘是用来临时存储数据的。
(对/错)3. 内存是计算机的“大脑”,主要负责计算和控制。
(对/错)4. 鼠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对/错)5.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主要输出设备。
(对/错)4.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 CPU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为什么CPU被称为计算机的“大脑”?3. 请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四大基本功能,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
4. 请简要介绍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完成以上题目后,你可以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掌握程度如何,对于答错的地方可以认真复习,加强理解。
希最通过这次自我检测,能够对第一单元的学习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祝你学习进步!。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1、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A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B 、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C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D 、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2、我们倡导“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就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C.多用电邮、QQ 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D.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两支蜡烛,一高一低。
在点燃后,罩上玻璃罩,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
你的猜测是什么?试验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________4、下列“关于家庭用水的问卷调查”的问题,需要进行实验后才能回答的是( )A 、您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B 、您家使用的是硬水,还是软水C 、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洗完菜后,冲厕所)D 、您家中有哪些节水措施5、下列各组仪器中,都能用来加热液体药品的是( )A. 试管、量筒、蒸发皿B. 试管、集气瓶、蒸发皿C.量筒、蒸发皿、烧杯D. 蒸发皿、烧杯、试管6、以下实验方法的归纳,正确的是( )A. 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B. 过滤时,将待过滤的混合物直接倒入漏斗中C. 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D.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小砝码,再依次加较大的砝码7、现有下列仪器:(1)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试管夹从底部(或下)住上套,夹在离管口约;(1)、左边螺母向左调 (2)、右边螺母向左调(3)、左边螺母向右调(4)、右边螺母向右调.A. (1)(2)B. (3)(4)C. (1)(3)D. (2)(4)9、有如下四种可供选择的仪器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要求所量的体积越准确越好,现在要量取10mL20%的NaOH溶液,你认为应选择的仪器是()A、50mL烧杯B、20mL量筒C、10mL量筒D、烧杯和托盘天平10、现给你一小烧杯水,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及技能,可测出水的哪些数据?需要哪些测量工具(至少写三组)11、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
《无机化学》自测题第一章物质的状态1. 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请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01 溶液的蒸气压与溶液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蒸气压也越大。
()1.02 温度较低、压力较高的实际气体性质接近于理想气体。
()1.03 范德华方程是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修正的,所以修正后范德华方程中的压力指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是理想气体的体积。
()1.04 水的三相点就是水的冰点。
()1.05 通常指的沸点是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的温度。
()1.06 临界温度越高的物质,越容易液化。
()1.07 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如何加压,气体都不能液化。
()1.08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与其物质的量的大小成正比。
()1.09 单独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单独加压则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
()1.10 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低压强,称为临界压强。
()1.11 液体的蒸发速度与液面面积有关,液面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越大。
()1.12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仅与液体的本质和温度有关,与液体的量和液面上方空间的体积大小无关。
()1.13 若液体的蒸气压为p,实验证明lg p与绝对温度T成直线关系。
()1.14 维持液体恒温恒压下蒸发所必须的热量,称为液体的蒸发热。
蒸发热与液体的本质有关,还与蒸发时所处的温度有关。
()1.15 气体分子可以看作一些小的弹性颗粒,其理由是压力减小气体可以膨胀,压力增大气体可以压缩。
()1.16 四组分混合气体和三组分混合气体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容器中,则前者的总压力必定大于后者。
()1.17 1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蒸发热。
()1.18 分压定律适合于任意压力的气体体系。
()1.19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相等,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必然相等。
()1.20 同温、同压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气体,密度也大。
()2. 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2.01 现有1 mol 理想气体,若它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d ,在温度T 下体积为V ,下述关系正确的是()A、PV=(M / d)RTB、PVd=RTC、PV=(d / n)RTD、PM / d =RT2.02 下列哪种情况下,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低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高温高压2.03 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A、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B、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C、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D、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2.04 40℃和101.3 kPa下,在水面上收集某气体2.0 L ,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40℃时的水蒸汽压为7.4 kPa )()A、0.072 molB、0.078 molC、0.56 molD、0.60 mol2.05 在相同温度下,某气体的扩散速率是CH4的1 / 4,则其分子量为()A、4B、16C、64D、2562.06 氢气与氧气的扩散速率之比为()A、16∶1B、8∶1C、4∶1D、1∶42.07 0 ℃的定义是()A、标准大气压下冰与纯水平衡时的温度B、冰、水及水蒸气三相平衡时的温度C、冰的蒸汽压与水的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D、标准大气压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与冰处于平衡时的温度2.08 在相同温度下,对于等质量的气态H2 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B、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C、分子的扩散速率相同D、对相同容积的容器所产生的压力相同2.09 水的三相点是()A、水的冰点B、水的蒸汽压和冰的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C、标准压力下水和冰的平衡温度D、冰、水和水蒸气三相平衡时的温度2.10 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下沸腾,这是由于()A、水的蒸汽压增大B、水的蒸发热减小C、水的温度升高D、压力降低使水的沸点降低2.11 在10℃,101.325 kPa 下,于水面上收集的某气体样品的体积为1.0 L,该气体物质的量(mol)是(10℃时pH2O=1.227 kPa)()A、5.1×10-2B、8.7×10-4C、4.3×10-2D、5.3×10-42.12 常温常压下,偏离理想气体行为最多的气体是()A、COB、CO2C、N2D、NH32.13 气体分子中能量大于E0 的分子份额随温度的降低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14 可用于物质提纯的相变是()A、凝固B、升华C、沸腾D、三种相变都可以2.15 在1000℃和98.7 kPa下,硫蒸气的密度为0.597 g•dm3,此时硫的分子式应为(原子量:S 32)()A、S8B、S4C、S2D、S2.16 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 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的** ()A、压力增加的量B、压力减小的校正项系数C、压力减小的量D、压力增加的校正项系数2.17 范德华状态方程中,b 是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造成的** ()A、体积增加的量B、体积减小的量C、体积减小的校正项系数D、体积增加的校正项系数2.18 CO的临界点为-139℃、3.5MPa,液态CO在-171℃时的蒸气压为0.5MPa,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在0.1 MPa和-171℃时为气体B、在20℃时,一个CO储气罐的压力可能为0.5 MPaC、CO 的正常沸点是在-171℃和-139℃之间D、CO气体冷却到-145℃,压缩至6.0 MPa时会发生凝聚2.19 缓慢加热某纯固体至刚开始熔化,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A、温度继续上升B、温度保持恒定C、温度稍微下降D、温度变化不定2.20 在室温时,下列物质中蒸气压最高的是* ()A、Hg(b.p.=357℃)B、H2OC、C2H5OC2H5(b.p.=35℃)D、CH3COCH3(b.p.=57℃)3.填空题3.01 在25℃和100 k Pa 下,氢气温度计的体积为300 cm3,将其浸入沸腾的液氨后,体积变为242 cm3,则液氨的沸点为K。
《无机化学》自测题第一章物质的状态1. 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请在括号中填“√”,错的填“×”)1.01 溶液的蒸气压与溶液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蒸气压也越大。
()1.02 温度较低、压力较高的实际气体性质接近于理想气体。
()1.03 范德华方程是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修正的,所以修正后范德华方程中的压力指理想气体的压力,体积是理想气体的体积。
()1.04 水的三相点就是水的冰点。
()1.05 通常指的沸点是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的温度。
()1.06 临界温度越高的物质,越容易液化。
()1.07 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如何加压,气体都不能液化。
()1.08 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与其物质的量的大小成正比。
()1.09 单独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单独加压则不一定能使气体液化。
()1.10 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低压强,称为临界压强。
()1.11 液体的蒸发速度与液面面积有关,液面面积越大,蒸发速度也越大。
()1.12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仅与液体的本质和温度有关,与液体的量和液面上方空间的体积大小无关。
()1.13 若液体的蒸气压为p,实验证明lg p与绝对温度T成直线关系。
()1.14 维持液体恒温恒压下蒸发所必须的热量,称为液体的蒸发热。
蒸发热与液体的本质有关,还与蒸发时所处的温度有关。
()1.15 气体分子可以看作一些小的弹性颗粒,其理由是压力减小气体可以膨胀,压力增大气体可以压缩。
()1.16 四组分混合气体和三组分混合气体分别放入等体积的容器中,则前者的总压力必定大于后者。
()1.17 1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蒸发热。
()1.18 分压定律适合于任意压力的气体体系。
()1.19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相等,则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必然相等。
()1.20 同温、同压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的气体,密度也大。
()2. 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2.01 现有1 mol 理想气体,若它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d ,在温度T 下体积为V ,下述关系正确的是()A、PV=(M / d)RTB、PVd=RTC、PV=(d / n)RTD、PM / d =RT2.02 下列哪种情况下,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 ()A、低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高温高压2.03 使气体液化的条件是()A、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B、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C、温度高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D、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且压力低于临界压力2.04 40℃和101.3 kPa下,在水面上收集某气体2.0 L ,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已知40℃时的水蒸汽压为7.4 kPa )()A、0.072 molB、0.078 molC、0.56 molD、0.60 mol2.05 在相同温度下,某气体的扩散速率是CH4的1 / 4,则其分子量为()A、4B、16C、64D、2562.06 氢气与氧气的扩散速率之比为()A、16∶1B、8∶1C、4∶1D、1∶42.07 0 ℃的定义是()A、标准大气压下冰与纯水平衡时的温度B、冰、水及水蒸气三相平衡时的温度C、冰的蒸汽压与水的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D、标准大气压下被空气饱和了的水与冰处于平衡时的温度2.08 在相同温度下,对于等质量的气态H2 和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同B、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C、分子的扩散速率相同D、对相同容积的容器所产生的压力相同2.09 水的三相点是()A、水的冰点B、水的蒸汽压和冰的蒸汽压相等时的温度C、标准压力下水和冰的平衡温度D、冰、水和水蒸气三相平衡时的温度2.10 抽真空可以使容器中的水在室温下沸腾,这是由于()A、水的蒸汽压增大B、水的蒸发热减小C、水的温度升高D、压力降低使水的沸点降低2.11 在10℃,101.325 kPa 下,于水面上收集的某气体样品的体积为1.0 L,该气体物质的量(mol)是(10℃时pH2O=1.227 kPa)()A、5.1×10-2B、8.7×10-4C、4.3×10-2D、5.3×10-42.12 常温常压下,偏离理想气体行为最多的气体是()A、COB、CO2C、N2D、NH32.13 气体分子中能量大于E0 的分子份额随温度的降低而*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14 可用于物质提纯的相变是()A、凝固B、升华C、沸腾D、三种相变都可以2.15 在1000℃和98.7 kPa下,硫蒸气的密度为0.597 g•dm3,此时硫的分子式应为(原子量:S 32)()A、S8B、S4C、S2D、S2.16 范德华状态方程中,a 是实际气体分子间引力造成的** ()A、压力增加的量B、压力减小的校正项系数C、压力减小的量D、压力增加的校正项系数2.17 范德华状态方程中,b 是实际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造成的** ()A、体积增加的量B、体积减小的量C、体积减小的校正项系数D、体积增加的校正项系数2.18 CO的临界点为-139℃、3.5MPa,液态CO在-171℃时的蒸气压为0.5MPa,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在0.1 MPa和-171℃时为气体B、在20℃时,一个CO储气罐的压力可能为0.5 MPaC、CO 的正常沸点是在-171℃和-139℃之间D、CO气体冷却到-145℃,压缩至6.0 MPa时会发生凝聚2.19 缓慢加热某纯固体至刚开始熔化,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A、温度继续上升B、温度保持恒定C、温度稍微下降D、温度变化不定2.20 在室温时,下列物质中蒸气压最高的是* ()A、Hg(b.p.=357℃)B、H2OC、C2H5OC2H5(b.p.=35℃)D、CH3COCH3(b.p.=57℃)3.填空题3.01 在25℃和100 k Pa 下,氢气温度计的体积为300 cm3,将其浸入沸腾的液氨后,体积变为242 cm3,则液氨的沸点为K。
3.02 已知氯气的van der Waals 常数为:a=657.7 dm6 · kPa · mol-2,b=0.05622 dm3 · mol-1,用van der Waals 方程计算0℃、1.000mol氯气的体积为22.400 dm3时的压力为kPa 。
3.03 25℃和101 kPa下,CO2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为3.0×10-2 mol · dm-3,则25℃和空气中CO2分压为0.133 kPa 时,CO2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为mol · dm-3。
3.04 在条件下实际气体的行为接近理想气体。
3.05 将压力为33.3 kPa的H2 3.0 dm3和压力为26.0 kPa 的He 1.0 dm3在2.0 dm3 容器中混合均匀,假定温度不变,则P H2=kPa ,P He=kPa ,P总=kPa,V H2=dm3,V He=dm3。
3.06 在25℃和101 kPa 下,NO2和N2O4气体混合物的密度为3.18 g · dm3,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3.07依上表判断,在25℃、1.5MPa 的钢瓶中,以气态存在;以液态存在。
3.08 固态S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p=9.716-T 2.1871;液态S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g p=7.443-T 7.1425,则SO2的三相点温度为K ,压力为kPa 。
3.09 某气体在293 K与9.97×104 Pa 时占有体积0.19 dm3,其质量为0.132 g,则该气体的分子量为,它的分子式可能是。
3.10 某气体化合物是氮的氧化物,其中含氮的质量百分数为30.5%;今有一容器中装有该氮氧化物的质量为4.107 g ,其体积为0.500 L ,压力为202.7 kPa ,温度为0℃,则在标准状态下,该气体的密度为g · L-1,该气体的分子量为,分子式是。
(N的原子量为14 .0)3.11 一定体积的干燥空气从易挥发的三氯甲烷液体中通过后,空气体积变变,空气分压变。
3.12 在57℃时,用排水集气法在1.0×105 Pa下把空气收集在一个带活塞的瓶中,此时湿空气体积为1.0 dm3。
已知57℃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7×104 Pa ,1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2×103 Pa 。
⑴温度不变,若压强降为5.0×104 Pa ,该气体体积变为dm3。
⑵温度不变,若压强增为2.0×105 Pa ,该气体体积变为dm3。
⑶压强不变,若温度变为100℃,该气体体积应是dm3;若温度为10℃,该气体体积为dm3。
3.13 测定易挥发物质的分子量应采用法;测定一些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应采用法。
3.14 将45 cm3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炔的混合气体与100 cm3氧气混合,使之充分燃烧,脱水并冷却至燃烧前温度后测得气体的体积为80 cm3,以NaOH溶液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后,体积缩小为15 cm3,则原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为;甲烷体积分数为;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3.15 当温度由25℃升至35℃,某液体的蒸气压增加一倍,它的蒸发热为。
3.16 蒸发作用是;升华作用是。
3.17 三相点是;临界点是。
3.18 已知某物质的三相点是216 K 、516 kPa ,则在常温常压下,该物质的固体可以变为体。
3.19 已知丁烷的正常沸点为-0.5℃,Tc =153℃,Pc =3.65×103 kPa ,则丁烷在25℃、3.00×103 kPa 时是体,在25℃、101.3 kPa时是。
3.20 根据下列条件,用“=、>、<”符号填空。
A 和B 都是理想气体。
①当气体A和B的p,V,T相同时,n A n B;②当气体A和B的p,V,T相同,且M A> M B 时(M代表气体的摩尔质量,m代表气体的质量),则m A m B;③当气体A和B的p,V,T相同,且M A> M B 时(ρ代表气体的密度)则ρAρB;④当T A>T B,υA<υB(υ代表扩散速率),则M A M B;⑤当A和B 的平均动能相同时,则T A T B。
4. 简答题4.01 在25℃时,某容器中充入总压为100 kPa 、体积为1∶1 的H2和O2混合气体,此时两种气体单位时间内与容器器壁碰撞次数多的是H2还是O2?为什么?混合气体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水,忽略生成水的体积),恢复到25℃,容器中氧的分压是多少?容器内的总压是多少?(已知在25℃,饱和水蒸气压为3160 Pa)4.0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