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期赛德国际学校八年级上期语文中期
- 格式:doc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6
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初二年级期中考语文试卷命题时间:2009年11月12日本试卷分四部分共25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八年级的学习生活已过了半学期,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来吧,打开你的思维,让灵魂进行120分钟的愉快之旅。
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
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会感到试题并不难。
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加油!第一部分语言积累和运用(32分)一、完成1--9题(32分)1、古诗词积累(12分)(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分)(2)《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1分)(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 ,端居耻圣明。
”(1分)(4)《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美丽的句子是:芳草鲜美,。
(1分)(5)《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
(1分)(6)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也不禁勾起思乡之情:“ ,。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 ,。
”写出因战事连绵,对亲人音讯的渴盼。
(5分)(7)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写“莲”的诗句,请你写一个与“莲”有关的诗句。
,。
(2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溃退(kuì)提防(dī)箱箧(qiè)伎俩(liǎ)B.瓦砾(lì)门槛(kǎi)荒谬(miù)奔丧(bèn)C.寒噤(jìn)涎水(xián)歼灭(jiān)奔丧(dāng)D.闷热(mēn)绥靖(suí)模样(mó)文绉绉(zhōu)3、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转弯抹角张皇出措莫名其妙逃蹿B.名副其实富丽堂皇锐不可当赃物C.月明风轻精疲力竭眼花撩乱狼籍D.情有可原穷愁潦倒丰功伟绩烦燥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2009年秋赛德国际学校八年级语文中期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1、将下列词语用正楷写在田字格中。
(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3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绥靖.(qīng)震悚.(sǒng)蹒跚.(shān)屹.立(yì)B、荒谬.(miù)狼籍.(jī)愧怍.(zuò)寒噤.(jìn)C、溃.退(kuì)瓦砾.(lì)惊骇.(hài)诘.问(jié)D、粗拙.(zhuō)掳.走(lǔ)举箸.(zhù)奔丧.(sà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锐不可挡荡然无存风尘苦旅低眉顺眼B、触目伤怀长途跋涉张慌失措丰功伟绩C、转弯抹角大庭广众生死祸福高屋建瓴D、明月风清别出心裁谍谍不休穷愁潦倒4、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
一个“破”字,视野从国都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国破”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在”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写春景明媚,“草木深”叙荒芜之状,前后不同。
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5、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和用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无丝竹之乱耳(表舒缓语气)B、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结构助词,的)C、渔人甚异之(代词,看到的景象)D、何陋之有(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典.质(抵押)举箸.(筷子)无人问津.(渡口)B、清涟..(清水)惧惮.(害怕)便扶.向路(沿,顺着)C、鸿.儒(大)干.戚(盾牌)宜乎..众矣(应当)D、拭.干(擦)叹.惋(感叹)触目伤怀.(心)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一、选择题(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磅.礴(páng)咀嚼.(jué)呜咽.(yè)挟.着戒尺(jiá)B.蜷.缩(juán)蔫.巴(niān)愠.怒(yùn)赫.赫威名(hè)C.殷.切(yǐn)券.门(quàn)嘀.咕(dī)踉踉.跄跄(liàng)D.眼瞅.(chǒu)女红.(gōng)垛.口(duǒ)踱.来踱去(duó)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B.万籁俱寂的草地夜空,突然飞来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的歌声。
C.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起。
D.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通过电视和网络,全国人民都看到了翟志刚在“神七”内笑容满面、辗转反侧....的镜头。
B.办案人员循循善诱....地审问制造“三聚氰胺”的犯罪嫌疑人,取得了宝贵的办案线索。
C.鸟巢内万籁俱寂....,观众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刘欢演唱的歌曲《我和你》。
D.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经他故弄玄虚....地一说,就显得复杂起来。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同学们对班长揭发学习委员作弊的问题,普遍感到十分气愤。
C.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
D.中学生理解和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能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叶徒.相似(只)语时了.不悲(完全)寡人反取病.焉(生病)B.缚一人诣.王(到)所以然.者何(然而)因.恸绝良久(于是)C.都.不闻消息(总,竟)齐人固.善盗乎(本来)月余亦卒.(死)D.赐.晏子酒(给予)同是宦游..人(出外做官)弦既.不调(已经)6.将下面的内容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2分)()红军三过草地都是在秋天,,人踩到绵软的草包上,稍有不慎就会陷下去。
2009----2010学年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
请自信地握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更远!一、根底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如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寒噤.〔ìin〕锐不可当.〔dǎng〕杀戮.〔lù〕惶.急〔huāng〕绉绉..〔zōu〕涎.水〔yán〕救济.〔jǐ〕骇.人听闻〔hài〕C.濯清涟.〔lián〕粗拙.〔zhuó〕琐屑.〔xiè〕奔丧.〔sàng〕D.甚蕃.〔fán〕德馨.〔xīn〕亵.玩〔xiè〕蹒跚..〔pánshān〕2.如下词语全对的一组是〔〕(2分)A.脏物缭绕阻遏纳碎C.世外桃圆惟吾得馨落英缤纷狼籍簌簌交御 D.无人问津赋闲惶恐3、古诗文默写〔15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⑵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⑶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 。
⑷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⑸存者且偷生,。
⑹有一句诗说:“时人莫笑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⑺《桃花源记》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4、故乡是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词名句。
,。
5、小说《骆驼祥子》作者是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是〔某某〕。
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如此新闻标题。
〔2分〕《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
从孙某某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续写填空,使之构成排比句。
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说明: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1分)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A.绥靖.jìng 穿梭.suō仄.歪zhèB.惊骇.hài 歼.灭qiān 箱箧.qièC.杀戮.lù震悚.sǒng 狼藉.jíD.瓦砾.lè烦躁.zào 噩.耗è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
(4分)锐不可挡张皇失措永垂不朽莫明其妙淋漓尽致大廷广众眼花潦乱长途跋涉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4、文言文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男有分.,女有归(fēn)同予.者何人(我)B.可爱者甚蕃.(fán)盖大苏泛赤壁云.(说)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è)盗窃乱贼.而不作(强盗)D.决眦.入归鸟(zì)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做)5、古诗文默写。
(12分)(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少壮不努力,。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4)《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5)《望岳》中透露诗人早年远大抱负的诗句:。
(6)宋代哲学家周敦颐非常喜爱莲花,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莲花,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7)默写6、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著”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
(3分)《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秋雨散文》篇目:推荐理由:7、仿照下面的句式和内容补写句子。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卷I 选择题(15分)(第1—6题每题2分,第7题3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寒噤(jìn)仄歪(zè)拂晓(fó)吊唁(yàn)B、泅水(qiú)地窖(jiào)颤巍巍(chàn)模样(mó)C、箱箧(qiè)杀戮(lù)荒谬(miòu)伎俩(liǎng)D、诘问(jié)蹒跚(pán)颓唐(tuí)尴尬(gà)2、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张皇失措转弯摸角失之毫厘B、丰功伟绩不可名状提心掉胆C、眼花缭乱情寓于中粹然昏厥D、富丽堂黄锐不可当穷困潦倒3、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汶川地震,举世同悲;,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国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的民族魂。
A、同雨飘摇百炼成钢B、风雨飘摇百折不挠C、风雨同舟百炼成钢D、风雨同舟百折不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甲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乙队时,被乙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甲队大门。
B、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1946年。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老王》一文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姓名: 班级: 考试号: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9题,共25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空0.5分,共5分)(1)凹凼.()颓.()唐举箸.()奔丧.()尴.( ) 尬.( ) 颠.()沛.()吊唁.()伎.()俩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孤孀诘问霹雳长途跋涉B、交卸琐屑荒僻穷愁缭倒C、愧怍惶急疮疤张皇失措D、唏嘘颓唐尴尬大庭广众3、在下列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做你生命的基础。
(2)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不应掉以轻心。
(3)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不能出尔反尔。
A、坚实纵然/固然允诺B、坚固纵然/当然承诺C、坚实虽然/当然承诺D、坚固虽然/固然允诺4、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留恋往返。
B、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陕西姑娘刘波在女子50米步枪奥运选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第一名。
D、最近,向阳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主题文化活动。
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 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B、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12 个主办城市举办的球迷节将成为仅次于中央体育场的球迷胜地。
C、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6、仿句:要求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所用修辞方法相同。
(2分)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总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20分〕1、下面各词语,第一个字注出拼音,第二个字只标示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请选出注音和标示全部正确的四个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括号中。
〔2分〕yǐnjshàoshniǎokwàik①饮涧②少舒③鸟瞰④外壳gāngyōngljiáohjiǒngy⑤干涸⑥慵懒⑦洨河⑧迥异〔〕〔〕〔〕〔〕2、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我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勇争先,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的运动技术和良好的体育道德。
①高超②熟练③精湛④精巧3、填入下面句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我们和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
A、交通线路也得到了防护。
B、交通线路不也得到了防护。
C、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
D、也防护了交通线路。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病句。
〔4分〕①1958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危房。
②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注意了写读结合。
5、用课文原句填空。
〔5分〕①,尚思为国戊轮台,,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渭城朝雨邑轻生客舍青青柳色新。
,。
③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白杨礼赞》〕6、请在下面“通知〞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文字,使它完整、正确。
〔5分〕二、〔50分〕〔一〕阅读下面选自《口枝》的文字,按文后要求作答。
〔10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有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如下加点字意义一样的一组是〔 〕〔2分〕 A 、不能名.其一处也 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卷卷有爷名.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C 、几欲先走. D 、手有百指.双兔傍地走. 不能指.其一端 2、如下句中的“其〞与“不能指其一端〞中的“其〞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 、既出得其.船B 、其.一犬坐于前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恐前后受其.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古诗词填空(7分)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
《长歌行》2、相顾无相识,。
《野望》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春望》中移情于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7、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桃花源记》中的“,”一句对此作了印证。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
(16分)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差.使(chāi) 颓.唐(tuí)拭.干(shì)愧怍.(zuò)B.蹒.跚(pān)奔丧.(sàng)晶莹.(yíng)交卸.(yù)C.迂.腐(yū)踌躇.(zhù)伎.俩(zhī)尴.尬(gāng)D.惨.淡(cǎn)赋.闲(fù)举箸.(zhù)诘.问(jiē)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参加理论物理学习班呢?B、澳大利亚海关当局正在对代表团成员的历史记录进行反复核对,以核实在参加过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以及即将参加雅典奥运会的运动员中,是否有人涉嫌走私兴奋剂。
C、金老师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D、本来约好下午两点钟碰面,可我足足等了二、三个小时,他才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第一等奖.B.他怒不..地扬起手往桌上一拍,霍地站了起来...可遏C.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不屑置辩....也不行.D.班会上,班主任长此以往....地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2009—2010年上学年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A、寒噤.(jīn)仄.(zè)歪B、差.(chāi)使狼藉.(jí)C、瓦砾.(lè)蹒跚.(shān)D、尴.(gān)尬琐屑.(xiāo)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烦躁鞠躬触目伤怀B、肃穆惶急情郁于中C、狼籍蹒跚鸡零狗碎D、噩耗焦灼月明风清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初中八年级是中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B、60周年国庆大阅兵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D、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5、下列关于名著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这个集子的题目富有诗意,蕴含了“旧事重提”的意思。
B、《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C、长妈妈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她是少年鲁迅家的保姆,对少年鲁迅倾注一片心血,鲁迅纪念她,对她怀有深厚的感情。
D、鲁迅先生创作《朝花夕拾》,致力于“改良人生”,时时发表卓异的见解,如在《二十四孝图》中,他呼吁人们遵从中华传统的孝道。
6、对《杜甫诗三首》的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语文中期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50分)1、将下列词语用正楷写在田字格中。
(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3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绥靖.(qīng)震悚.(sǒng)蹒跚.(shān)屹.立(yì)B、荒谬.(miù)狼籍.(jī)愧怍.(zuò)寒噤.(jìn)C、溃.退(kuì)瓦砾.(lì)惊骇.(hài)诘.问(jié)D、粗拙.(zhuō)掳.走(lǔ)举箸.(zhù)奔丧.(sà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锐不可挡荡然无存风尘苦旅低眉顺眼B、触目伤怀长途跋涉张慌失措丰功伟绩C、转弯抹角大庭广众生死祸福高屋建瓴D、明月风清别出心裁谍谍不休穷愁潦倒4、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
一个“破”字,视野从国都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国破”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在”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写春景明媚,“草木深”叙荒芜之状,前后不同。
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5、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和用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无丝竹之乱耳(表舒缓语气)B、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结构助词,的)C、渔人甚异之(代词,看到的景象)D、何陋之有(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典.质(抵押)举箸.(筷子)无人问津.(渡口)B、清涟..(清水)惧惮.(害怕)便扶.向路(沿,顺着)C、鸿.儒(大)干.戚(盾牌)宜乎..众矣(应当)D、拭.干(擦)叹.惋(感叹)触目伤怀.(心)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得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9、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是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B、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以“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而朱自清的《背影》是以车站送行为线索的。
《老王》和《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一样,都是小说。
C、《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D、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必不可少。
10、填充空白(3分)唐宋八大家分别是、、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欧阳修。
1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错误的一项是( )(3分)①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和儿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④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A、故人不独亲.其亲.B、是故.谋闭而不兴.C、恨别鸟惊.心。
D、不足为.外人道也。
13、下列句子使用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那里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14、下列选项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5、古诗文填空(8分)(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北风江上寒。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5)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6)予独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二、阅读探究(50分)(一)现代文阅读(26分)阅读《父亲》,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又该去上学了,我急忙收拾东西。
“要好多钱?”父亲坐在门槛上,问我。
“要一百五。
”我小声答。
“够不够?”父亲问。
我本想说:“不够”,但迟疑了一下,终于说:“够。
”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我这里有两百块,你都拿去。
到学校去要舍得吃,不要节约,该用就用。
有个三病两痛的,要及时看,不要拖。
听到没?”“嗯。
”我一边接钱一边答。
“到学校去要专心读书,听到没?每回都拿恁多钱,你晓得农村挖两个钱不容易。
今天的钱还是你爸爸昨天晚上到人家那儿去借的。
”母亲在一旁说。
“你说些啥你?你看你说些啥。
明娃都恁么大的人了,他自己还不晓得专心读书?这还要你紧说?钱,让他拿宽绰点,吃得好点,我看也没啥不好。
家里没钱,没钱还有我哇,我晓得想办法。
只要他好好读书,我砸锅卖铁都送!”父亲盯着母亲说。
母亲就无话,去忙她的活路。
那时晨光正照着父亲那因过度劳累而过早苍老的脸。
我鼻子陡地一酸,有些想哭。
“东西收拾好了没?”父亲问我。
“收拾好了。
”我小声答。
父亲就进屋背起我装满东西的背篼,说:“走,我送一下你。
”“哦,你还有啥东西忘在屋里头没?”“没有啥了。
”一路上都无语。
我觉得父亲的脚步就踏在我的心扉,沉沉作响。
我一直都低着头跟在父亲身边,没敢看父亲,怕父亲那一脸的岁月会碰落我的泪水。
到了街上,父亲一看车还没来,就放好东西,然后对我说:“你等着车,我去卖了辣子马上就来。
”等了一会儿,车没来;父亲背着一个大背篼来了。
“车还没来?”父亲问我,满脸的汗。
“没来。
”我小声答。
“你的辣子刚才卖多少钱一斤?”有人问父亲。
“唉,便宜得很,才三块多点。
”父亲答,一脸的苦。
我觉得有些东西在我眼眶里滚动,忙努力忍了忍,终没让它们滚落下来。
又等了很久,车还是没来。
街上的人都开始吃晌午饭了。
我已饿了。
“饿了么?”父亲问。
还没容我回答,父亲又说:“你看好东西,我去给你弄点吃的来。
”说着朝一个饭店走去。
不大一会儿,父亲就给我端来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
“咸淡合适不?”父亲望着我,问。
“合适。
”我一边吃一边答。
我吃完了才想起父亲也没吃午饭,就说:“爸爸,你也去吃一碗吧。
”“我不饿,早饭吃得多。
”父亲说。
似乎还想努力笑一下,终没笑成。
说完就拿过碗要去还。
忽然,父亲又问我:“吃饱了没?”“饱了。
”我发觉我的声音有些嘶哑,忙别过脸去。
又等了好一阵,车还没来。
“恁迟了,还没车,怕你上学要迟。
”父亲说,一边朝车来的方向望。
“爸爸,你回吧,我一会儿自己上车。
”我劝父亲。
“那哪儿得。
你恁多东西,一会儿车来了你自己能上?”父亲笑着说,“还是我多等会儿。
”“那你去买点东西吃?”我望着父亲说,几乎是恳求。
“那要得,我去买个锅盔吃。
”父亲说着就向近旁的一个锅盔摊走去。
锅盔很便宜,五毛钱一个。
父亲拿起一个锅盔正要付钱,车来了。
父亲忙放下锅盔朝我跑来,一边说:“不买了,反正我可以回去吃饭;快,你快上车。
我来放东西。
”父亲说完就背起我的背篼往车顶棚上吃力地爬。
我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我晓得还有十几里山路等着空腹的父亲一步一步去量。
我晓得父亲为了送我读书硬戒了吃了十九年的烟。
我也晓得我为了所谓的面子,曾多次伤了父亲的心!(选自《散文》1998年第7期)1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分)门槛.宽绰.陡.地便.宜17.如何理解“我觉得父亲的脚步就踏着我的心扉,沉沉作响”?(4分)18.本文通过哪四件事,表现父亲对我的爱?(8分)19.作者几次写到自己的眼泪表达了什么心情?(5分)20.文章刻画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的形象?(5分)(二)、古诗文阅读(24分)(A)阅读《桃花源记》,完成21——25题。
(共16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便要.还家。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3、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2分)发现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24、渔人离开桃花源,桃花源人为什么一再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3分)2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B)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6——24题。
(共8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6、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4分)27、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
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四、作文(50分)28、任选一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