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20.61 KB
- 文档页数:2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以往又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增大。
到目前为止,阴道B超仍是诊断子宫腺肌病最常用的手段。
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属于中医的“痛经”、“癥瘕”、“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
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经治疗后多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痛经消失,甚至治愈,但需较长时间服药。
标签:子宫腺肌病;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以往又称之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增大。
本病多发生于35~50岁的经产妇女,尤其是多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外在性于宫内膜异位症。
约有25%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无明显症状,使临床确切发病率很难作出统计。
1病因1.1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不十分清楚。
一般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一是创伤,多次妊娠与分娩可能导致子宫壁的损伤,从而有利于正常部位的子宫内膜向肌壁层生长;宫腔手术,对子宫内膜搔刮过度也可能是另一个诱发因素。
第二可能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高水平雌激素,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向肌壁层生长。
有人报道,通过动物试验表明:孕激素能协调雌激素共同诱发子宫腺肌病的发生,而且单纯孕激素也可促发子宫腺肌病。
另一个可能性是遗传因素,这一点还有待于今后研究加以证实。
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最常用而已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子宫,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亦有局部病灶切除术,术后易复发。
近年来国外有人采用子宫内膜剥除术治疗本病,但有术后可造成突发性子宫大出血及盆腔子宫内膜种植的缺点。
药物治疗本病效果不明显。
1.2子宫腺肌病在祖国医学中无此病名记载,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属于中医的“痛经”、“癥瘕”、“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的范畴。
典型症状是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和子宫增大。
医诊通妇幼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摘要】子宫腺肌病(AM)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逐年加剧的继发性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甚至还会导致贫血、流产或者不孕等。
该病主要在育龄期女性中高发,多集中于30~50岁女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均造成极大的影响。
但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缺少了解和认识,大部分是在就诊检查时或常规体检时被动发现的,所以本文对该病进行简单的梳理,希望对广大患者,特别是后续治疗上考虑中医保守治疗的患者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临床症状;发病原因;中医治疗姻郭英王隆卉倪晓容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1.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子宫肌腺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逐年进行性加重,有的甚至同时伴有性交痛或慢性盆腔痛。
疼痛的时间一般集中在经期前后,常在月经来潮的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疼痛部位多集中在子宫区域,疼痛程度一般比较严重。
如果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的疼痛可能会从经期前1周左右开始,延续到经期后的1~2周。
其次,该疾病另一种常见的症状是月经失调,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经期前后点滴出血。
最常出现的症状是月经过多,长此以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贫血。
一些患者因出血量过大常被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对疾病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本病20%以上的患者合并不孕,妊娠后更易出现流产、早产或死产,发生妊娠期并发症的概率也显著增高。
还有,子宫增大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等尿路症状,压迫肠管可引起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等肠刺激症状。
长期的疼痛、月经失调以及不孕等也容易引起精神心理相关的问题。
所以患者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要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积极进行相关检查,比如彩超、MRI、血清CA125等,进一步确诊或者排除该种疾病。
2.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迄今为止,子宫腺肌病的起源和发病原因仍不清楚。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子宫腺肌症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病。
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痛经、月经失调、症瘕等都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瘀的形成又与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
子宫肌腺病多继发于产后、人工流产、诊刮术后,由于产后或术后正气损伤,抵抗力降低,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寒凝血瘀;或出现情绪波动,肝气郁滞,从而形成气滞血瘀;或出现体内津液运行失常,积聚成痰湿,阻滞血液的流行,而形成痰凝血瘀。
因此,是血瘀为患,属于实证,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气,又导致气血虚弱,而转成虚实夹杂证。
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弱的程度,予以兼顾。
例如:气滞血瘀证主要表现为经期小腹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拒按,伴有心烦易怒,胸胁及乳房胀痛,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延长,子宫增大,舌有瘀点,脉弦涩。
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
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
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花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痰凝血瘀证表现为小腹疼痛拒按,月经量多而稀,有血块,并见胃脘胀满、呕恶欲吐,子宫增大。
平时可有带下量多,色白质稠。
舌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用涤痰除湿,化瘀消症,可选取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
药如: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当归、紫丹参、三棱、莪术、郁金各15克,川穹20克。
疼痛剧烈。
中医如何治疗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很多女性带来了痛苦和困扰。
在中医领域,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瘀阻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于子宫,导致胞宫脉络不通,从而引发疼痛、月经失调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中医主要采用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食疗等综合方法。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出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膈下逐瘀汤,以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对于寒凝血瘀型的患者,则可能会使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化瘀止痛;而对于痰湿瘀阻型的患者,会选用苍附导痰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
除了内服中药,中药灌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通过直肠给药,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盆腔,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针灸推拿在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
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腹部和腰部的穴位,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
食疗在中医治疗中也不容忽视。
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化痰祛湿作用的食物。
例如,山楂、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姜、肉桂等能温经散寒;薏米、茯苓等有助于化痰祛湿。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还非常注重患者的情志调节。
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困扰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加重病情。
因此,医生会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此外,生活习惯的调整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经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饮食要规律,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要有耐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同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者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症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腺肌症是常说的子宫腺肌症,是常见的疾病,多是因为痰瘀让身体经血不畅所导致,患病后会导致身体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患病后要好好治疗,可以治疗的方法也有很多,有的人会用中药来治疗腺肌症,下面具体说说。
中医对子宫腺肌症进行治疗,可以用内服像妇炎丸来进行调理,同时辅助物理热敷,中医主要是讲究整体治疗,从而彻底清除疾病。
内服来调理,其主要病机是血瘀,故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配用温经散寒,益气补血,化痰消瘀,软坚散结之法,佐以扶本培正,调节脏腑功能,调节代谢,用药物热敷,可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内达脏腑,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子宫腺肌症与卵巢会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子宫腺肌症主要是因为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
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然后发展成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性结节或包块,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多见。
80%患者的病变累及一侧卵巢,双侧卵巢同时波及者占百分之五十。
女性朋友就算是得了子宫腺肌症疾病,也不要太过的着急与担忧,只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治疗,此病是完全可以痊愈的。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引言:子宫腺肌症,又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妇科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细胞在子宫腺肌层、子宫壁外和其他生殖腔内生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痛经、性交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不孕症。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子宫腺肌症主要与血瘀、气滞、湿浊等病理因素有关。
中医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调整气血、活化经络、祛除病邪等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殖系统功能,提高生育能力。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综述子宫腺肌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一、中医病理概述根据中医理论,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与气滞、血瘀、湿浊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寒湿困阻等原因导致经脉遭受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淤滞,血液无法顺利流动,形成血瘀和湿浊,进而引发子宫内异位细胞的生长和病变。
二、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子宫腺肌症主要基于四诊合参。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主要观察腹部是否有肿块、腰腹胀痛等症状。
闻诊通过听诊腹部是否有肠鸣音异常、腹中水音等来判断湿滞阻滞的情况。
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经血量、经期疼痛状况等。
切诊主要通过腹部按摩来了解患者的腹部反应和脏腑功能的情况。
三、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主要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艾灸疗法和中药熏蒸疗法等。
1. 药物疗法中医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目的是活血化瘀、调理气血、通经络,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殖系统功能的效果。
常用药物包括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汤等。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2. 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是以针刺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子宫腺肌症时,常用的经络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曲池等。
针灸疗法具有调理气血、活化经络的作用,可以缓解经期疼痛、调整月经周期等。
3. 艾灸疗法中医艾灸疗法是将艾绒燃烧后,放置于患者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上进行温灸的方法。
子宫腺肌症(疼经)的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一)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目前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30~4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
以继发性与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不孕等为主要症状,西医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全切或用激素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
虽然恶变几率很小,却给无数的妇女带来了痛苦和困扰。
西医认为,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
积数多年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加祖传配方,结合西医对本病病理的研究,指出传统中医虽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归属于痛经、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本着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
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也当由此入手。
唯有“阴平阳秘”,气血经络循行畅达,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病症之发生,源于气滞、肾虚、寒凝、血瘀、痰湿、手术等因素,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气机不畅。
而血液留经,瘀血留聚,则气滞血瘀,经脉不通,发为痛经;瘀滞日久,积而成癥;影响胞宫脉络,冲任失调,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等证。
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本病概括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气滞型-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有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房或两胁脘腹胀疼,拒按。
经前或经行少腹胀痛,舌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多因素性抑郁,情志不遂,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机不利,血行不畅,阻滞经络。
-治法以疏肝行气,祛瘀止痛,软坚散结。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2寒凝型-症见经前或经行少腹冷痛,喜温而拒按。
经血量少有块,块下痛减,手足不温,舌质紫黯,苔白,脉弦紧。
此因素体稟赋不足,或贪凉纳冷,或经期淋雨涉水,寒客于胞,血凝于经,阻滞于络。
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中医治疗有方法关于《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中医治疗有方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子宫腺肌病归属于育龄期女性普遍症状,其病症并不比较严重,常规体检也仅仅发觉子宫增大,因而,女性朋友们假如出現子宫腺肌病也无须过度担忧,要是留意平时的饮食搭配调理,选用中医治疗,就可以痊愈。
一: 子宫腺肌症的中药治疗1: 生产药品敷热疫苗中医学觉得能够依靠一些湿热之手,将中药材的药效进而表到里,根据身体的毛皮肾藏,循经运作,内抵达五脏六腑,进而经络疏通和行气活血,通畅气轮,止痛消肿,调节五脏六腑阳阴,最后做到看病目地。
2: 生产医用冷敷贴脐疫苗脐为先天性之蒂,坐落于腹部中央,名位神阙穴,脐与诸经互通,将药挂贴于神阙穴,能激起经气,调节五脏六腑作用,根据脐孔,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之循行,以达病所,药品成分立即消化吸收,起穴道截根功效。
3: 生产口服药品调养疫苗其关键辨证论治是血淤,故依据不一样辨证论治,各自适用行气活血,补气养血,止咳化痰消瘀,化结之法,佐以扶本培正,调整五脏六腑作用,调整新陈代谢,具备抑止孑宫内膜异位症。
二: 子宫腺肌症的合理饮食1: 补血食物一般状况下身患子宫腺肌症的女士大多数都存有有贫血症状,长期性贫血无法得到合理的调养,不但会影响到全部身体的抵抗能力,另外也有可能会造成子宫腺肌症的病症更为比较严重。
还一些女士也有轻度的肾虚症状,因而在生病期内女士还应当适度的多吃些具备补肾壮阳作用的食材,为此来具有益气养血补肾壮阳的作用,进而推动子宫腺肌症的医治及其修复。
具备益气养血补肾壮阳作用的食材有很多,日常生活普遍的有牛、牛肉、生猪肉等,可是在吃这种肉类食物的情况下最好粉碎打坏吃,那样才有益于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 性温温性蔬菜水果女士在平常日常生活也要留意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这是由于蔬菜水果中所带有的各种各样营养元素对女性的身体来讲也是十分有益的。
尤其是要留意多吃些性温性温的蔬菜,这类蔬菜水果不但能够协助女士合理的补充各种各样碳酸盐、矿物、维他命等营养元素,另外对子宫腺肌症还具备很好的医治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