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4.65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增生和子宫腺肌疤痕形成。
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中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来说,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内分泌失调、经期不调、痛经等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以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二、中药治疗中药在调理子宫腺肌症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常用的中药包括桃仁、丹参、当归等,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月经、缓解疼痛等作用。
患者可以通过中药汤剂、中药调理剂等方式服用中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
三、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子宫腺肌症的调理也有所建议。
例如,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排便顺畅,防止大肠压迫子宫。
同时,还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麦胚油、花生等,以改善子宫血流,缓解子宫腺肌症症状。
四、情绪调理中医认为,情绪与病症密切相关。
子宫腺肌症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等症状,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此,情绪调理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总结起来,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的有效疗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治疗、食疗调理和情绪调理等。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当选择正规的中医机构,遵循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并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
通过综合调理,可以提高子宫腺肌症的治愈率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子宫腺肌症最佳治疗方法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痛、疼痛、月经量增多等。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多样,综合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药物治疗1. 避孕药物:避孕药物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线药物,能够抑制卵巢功能,减少子宫内膜的增生。
使用避孕药物可以改善月经不规律、腹痛和月经量增多等症状。
2. 黄体酮:黄体酮能够调整子宫内膜,减少子宫出血。
黄体酮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注射的方式使用。
3. 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症状,但只能暂时缓解,无法消除病因。
4. 激素治疗:激素治疗可以通过调整激素水平,减少症状的发生。
例如,使用雌激素可以抑制卵巢的激素分泌,减少子宫腺肌症症状的发生。
二、手术治疗1. 子宫肌瘤切除术:对于子宫腺肌症伴有较大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可以选择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手术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子宫腺肌症的复发。
2. 子宫切除术:对于严重症状难以控制的患者,尤其是已经不再生育的患者,可以考虑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能够完全消除子宫腺肌症。
三、辅助治疗1. 中药治疗:中药具有调节月经、消除症状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例如,当归、川芎、益母草等中药常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
2. 中医针灸: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子宫腺肌症症状。
根据具体症状,针灸可以选择腹部、腰骶、足三里等穴位。
3. 营养调理:饮食营养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并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总之,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常作为首选,能够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常用于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但手术副作用较大,需谨慎考虑。
辅助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而言,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中医治疗有方法子宫腺肌病属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病症,其症状并不严重,体检也只是发现子宫增大,因此,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子宫腺肌病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注意日常的饮食调养,采用中药治疗,就可以治愈。
★一: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治疗1: 【药物热敷】中医认为可以借助一些温热之力,将中药的药性从而表到里,通过人体的皮毛腠理,循经运行,内到达脏腑,从而疏通经络和温经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最终达到治病目的。
2: 【穴位贴脐】脐为先天之蒂,位于腹部中央,名位神阙,脐与诸经相通,将药挂贴于神阙,能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通过脐孔,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之循行,以达病所,药物有效成分直接吸收,起穴位截根作用。
3: 【内服药物调理】其主要病机是血瘀,故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配用温经散寒,益气补血,化痰消瘀,软坚散结之法,佐以扶本培正,调节脏腑功能,调节代谢,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 子宫腺肌症的饮食调理1: 补血食物通常情况下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多半都存在有贫血的症状,长期贫血得不到有效的调理,不仅会影响到整个人体的抵抗力,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子宫腺肌症的症状更加严重。
还有些女性还有轻微的肾虚症状,因此在患病期间女性还应该适当的多吃些具有补肾功效的食物,以此来起到养血补肾的功效,从而促进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以及恢复。
具有养血补肾功效的食物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有牛、羊肉、猪肉等,但是在吃这些肉类食物的时候最好是打碎打烂吃,这样才有利于人体对养分的吸收。
2: 性平性温蔬菜女性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多吃些新鲜的蔬菜,这是因为蔬菜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成分对女性身体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
尤其是要注意多吃些性平性温的蔬菜,这类蔬菜不仅可以帮助女性有效的补充各种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对子宫腺肌症还具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属于性平性温的蔬菜有很多,比如像西兰花、圆白菜、蒿子杆等,这些蔬菜都适合患病期间的女性食用。
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常因月经不调、痛经的症状去医院治疗,但由于医学上对其病因至今不明,所以西医的治疗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很多患者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那么中医是如何来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位患者的案例来详细说明。
患者王女士、福建人、就诊时33岁。
据王女士自述自初潮起她就有痛经的症状但尚可忍受,三年前在剖宫育有一子后就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症状,并且痛经加重,夹杂血块,还时常感到烦闷。
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子宫腺肌症。
期间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过,但因副作用太大,所以只服用了一段时间。
2016年因痛经再次加重,王女士又开始寻找治疗的方法,后经人介绍,了解到武汉李小平中医门诊部的独家处方药专利中药妇炎丸能够治疗子宫腺肌症,于是王女士便到门诊部求诊。
在详细了解了王女士的病情和治疗经历后,门诊部的医生建议王女士服用妇炎丸治疗。
一个疗程后,王女士反馈血块减少、烦闷感减轻;三个疗程后王女士说经前腹痛减轻,血块已经消失;五个疗程后王女士告诉门诊部的医生月经周期正常,经前轻微腹痛;第六个疗程的妇炎丸还没服完,王女士就告诉医生已经复查过,子宫腺肌症已经痊愈。
那么为何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能够取得如此显著地效果呢?主要是因为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讲究辩证论治。
而中药妇炎丸就是由武汉李小平中医门诊部的开办人——李小平中医依据中医理论和自己三十多年的行医经验,在古方基础上经过合理加减配伍而成的。
李中医认为患者出现的痛经的症状,是由瘀血内阻导致的,中医常说“不通则痛”;而患者出现的月经异常的症状则与脾虚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时李中医主张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和健脾利湿为主。
而妇炎丸的配方中含有柴胡、茯苓、山药、桃仁、红花、当归、白术、黄苓、金银花、延胡索等五十几味中药成分,其中桃仁、红花、当归等中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茯苓、山药、白术等中药成分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此外加上黄苓、栀子、金银花等中药成分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使得妇炎丸能够有效地治疗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疼经)的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医辨证治疗(一)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目前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30~40岁的生育年龄妇女。
以继发性与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失调(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不孕等为主要症状,西医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子宫全切或用激素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较高。
虽然恶变几率很小,却给无数的妇女带来了痛苦和困扰。
西医认为,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以致在病变区出现紫褐色斑点或小泡,最后发展为大小不等的紫蓝色实质结节或包块。
积数多年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加祖传配方,结合西医对本病病理的研究,指出传统中医虽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归属于痛经、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本着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
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也当由此入手。
唯有“阴平阳秘”,气血经络循行畅达,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病症之发生,源于气滞、肾虚、寒凝、血瘀、痰湿、手术等因素,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不和,气机不畅。
而血液留经,瘀血留聚,则气滞血瘀,经脉不通,发为痛经;瘀滞日久,积而成癥;影响胞宫脉络,冲任失调,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等证。
根据其临床表现,将本病概括归纳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气滞型-症见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有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房或两胁脘腹胀疼,拒按。
经前或经行少腹胀痛,舌黯,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多因素性抑郁,情志不遂,七情内伤,肝失条达,气机不利,血行不畅,阻滞经络。
-治法以疏肝行气,祛瘀止痛,软坚散结。
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2寒凝型-症见经前或经行少腹冷痛,喜温而拒按。
经血量少有块,块下痛减,手足不温,舌质紫黯,苔白,脉弦紧。
此因素体稟赋不足,或贪凉纳冷,或经期淋雨涉水,寒客于胞,血凝于经,阻滞于络。
中医诊治子宫腺肌症当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症。
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此外过量雌激素的刺激,促进内膜向肌层生长;子宫内膜碎片经血管或淋巴管扩散,也可能是导致本病的原因。
本病属中医“痛经”、“癥瘕”、“月经不调”的范畴,多由气滞瘀阻,胞宫胞脉气血不调而成。
一、子宫腺肌症的诊断1.痛经: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是典型症状。
2.月经改变: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为常见的症状,重者可出现贫血。
年轻病人可伴不孕。
3.妇科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突出,表面光滑,质硬,一般不超过3个月大小。
月经前可增大,稍软,月经后有缩小。
若子宫后方有明显不平结节,或子宫旁有活动差的包块,提示可能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4.子宫碘油造影:子宫腔增大,碘油溢入肌层形成憩室样球形隆起。
5.B超检查:发现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肌层回声不匀,可见蚯蚓状或条索状低回声区。
弥漫型子宫腺肌症在“阴”“道”超声检查敏感性可达80%,特异性亦达74%。
6.病理检查:可确诊。
7.磁共振:国外应用较多,而且认为它是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症惟一非损伤性方法,对明显的子宫腺肌症术前诊断率几乎为100%。
二、子宫腺肌症的鉴别诊断1.子宫肌瘤:表现月经量增多,但多无痛经,子宫增大或有不规则突出,B超可鉴别。
2.子宫肥大症:可表现月经量多,但无痛经,子宫均匀性增大,一般相当妊娠6周子宫的大小,很少超过8周妊娠大小。
B超检查子宫增大,肌壁回声均匀。
三、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单方验方:(1)内异方:当归9g、丹参12g、赤芍9g、香附9g、血竭3g、牛膝9g、桂枝3g、延胡索10g、没药4.5g、失笑散15g。
水煎,1剂/日,分2次服,适用于腹痛剧烈者,能行气破瘀止痛。
(2)克痛汤:党参15g、赤芍12g、川芎12g、三七粉2g (分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子宫腺肌症怎么治疗中医治疗有方法
导语:子宫腺肌病属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病症,其症状并不严重,体检也只是发现子宫增大,因此,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子宫腺肌病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注
子宫腺肌病属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病症,其症状并不严重,体检也只是发现子宫增大,因此,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子宫腺肌病也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注意日常的饮食调养,采用中药治疗,就可以治愈。
一:子宫腺肌症的中医治疗
1:【药物热敷】中医认为可以借助一些温热之力,将中药的药性从而表到里,通过人体的皮毛腠理,循经运行,内到达脏腑,从而疏通经络和温经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最终达到治病目的。
2:【穴位贴脐】脐为先天之蒂,位于腹部中央,名位神阙,脐与诸经相通,将药挂贴于神阙,能激发经气,调整脏腑功能,通过脐孔,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之循行,以达病所,药物有效成分直接吸收,起穴位截根作用。
3:【内服药物调理】其主要病机是血瘀,故根据不同病机,分别配用温经散寒,益气补血,化痰消瘀,软坚散结之法,佐以扶本培正,调节脏腑功能,调节代谢,具有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子宫腺肌症的饮食调理
1:补血食物通常情况下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多半都存在有贫血的症状,长期贫血得不到有效的调理,不仅会影响到整个人体的抵抗力,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子宫腺肌症的症状更加严重。
还有些女性还有轻微的肾虚症状,因此在患病期间女性还应该适当的多吃些具有补肾功效的食物,以此来起到养血补肾的功效,从而促进子宫腺肌症的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子宫腺肌症痛经中药方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多从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疏肝理气等角度入手。
常用的药物可口服李小平妇炎丸。
以下是一些针对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中药方剂,但请注意,这些方剂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中药治疗通常注重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疏肝理气等原则,以缓解痛经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及其配方,但请注意,这些方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可能有所不同。
1.气滞血瘀型香棱丸加味:配方:木香、丁香、三棱、莪术、枳壳、青皮、川楝子、小茴香、水蛭、鸡内金,各适量。
若腹痛剧烈时,加乳香、没药、元胡以增强止痛效果。
月经量多者,去水蛭、鸡内金(因这两味药有破血作用),加三七粉以止血而不留瘀。
2.寒凝血瘀型少腹逐瘀汤加味:配方:小茴香、炮姜、元胡、灵脂、没药、川芎、当归、蒲黄、官桂、赤芍、鳖甲、鸡内金、三棱、莪术,各适量。
若月经过多,可去川芎、当归,加三七粉、血余炭;若兼脾虚气弱,可加党参、黄芪、白术、山药。
温经散寒汤(另一配方):配方:当归、川芎、赤芍、紫石英、五灵脂、小茴香、艾叶等。
3.痰凝血瘀型开郁二陈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配方:半夏、陈皮、茯苓、香附、川芎、莪术、苍术、木香、甘草、丹参、当归,各适量。
加减:疼痛较剧时,加乳香、没药以增强止痛作用。
脾胃虚弱,纳差神疲者,加白术、党参以健脾益气,改善消化功能。
请注意,这些方剂和加减调整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中药治疗需要个体化,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和反应都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中药治疗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患者应保持耐心并遵循医嘱。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饮食调理、心理调适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中医如何调理女性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女性带来了诸多不适和痛苦。
中医在调理子宫腺肌症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多与肝郁气滞、寒凝血瘀、痰湿内阻、气血亏虚等因素有关。
肝郁气滞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瘀血内生,阻滞胞宫;寒凝血瘀者,往往是由于经期受寒、贪食生冷,寒邪凝滞胞宫,血行不畅而成瘀;痰湿内阻者,多因平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于胞宫;气血亏虚者,则是因久病或失血过多,气血不足,胞宫失养,冲任失调。
针对这些病因,中医调理子宫腺肌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中药调理是中医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用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加减,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寒凝血瘀型的患者,可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痰湿内阻型的,可选用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化痰除湿、活血消癥;气血亏虚型的,则以八珍汤加减,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除了口服中药,中医外治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艾灸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艾灸关元、气海、子宫等穴位,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
特别是在经期前后进行艾灸,对于缓解痛经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中药灌肠也是一种有效的外治法。
将中药药液通过直肠灌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盆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缓解疼痛和消除炎症。
在饮食方面,中医强调饮食的调理。
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桃仁、红花、当归、生姜、红枣、桂圆等。
情志调理同样不容忽视。
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困扰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加重肝郁气滞的情况,从而影响病情。
因此,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腺肌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汤剂:中医常会根据腺肌症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开具适合个体的中药方剂。
其中常用的中药有猪苓、柴胡、白术等,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利水、活血化瘀等作用调整体内环境,改善腺肌症的症状。
2. 针灸疗法: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循环和体内能量平衡,以达到调节腺肌症患者体内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脾俞等。
3. 中药外用:将中药煎煮后制成药浴或药膏,直接外用于患者的皮肤上。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温通经络、消肿散结,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和修复,达到治疗腺肌症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金银花、鱼腥草等。
4. 调整饮食:中医认为腺肌症与湿热、脾胃功能不佳有关,因此要注意饮食调理。
可以适当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绿叶蔬菜、豆类、水果等清淡食物的摄入,有助于调节体内环境,改善腺肌症患者的症状。
5. 忌烟酒:中医认为烟酒会加重湿热体质和肝脾功能不佳,从而影响腺肌症的疗效。
因此,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刺激物对身体的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腺肌症需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方
案。
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其指导进行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中药偏方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
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海澡、咸苦而寒,有软坚化结,泄热引水功能;昆布、性咸能软坚除热散结;沙参、麦冬、清心润肺之功效;生牡蛎、敛阴潜阳软坚功能;五味子、滋肾生津之功效。
一、痰凝血瘀证:半夏、陈皮各10克,茯苓、白芥子、当归、紫丹参、三棱、莪术、郁金
各15克,川穹20克.疼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各15克,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加太子参30克,炒白术20克。
二、寒凝血瘀证:炮姜、小茴香、川穹、桂枝各10克,元胡、灵脂、没药、当归、三棱、
莪术、丹参、茯苓各15克。
月经周期过多去川穹、当归,加炒蒲黄30克,血余炭15克;兼有脾虚气弱者,可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三、脾肾之虚,气滞血瘀:香附、柴胡、桃仁、血风、续断、乌药、茯苓。
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引言:子宫腺肌症,又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妇科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细胞在子宫腺肌层、子宫壁外和其他生殖腔内生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痛经、性交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不孕症。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子宫腺肌症主要与血瘀、气滞、湿浊等病理因素有关。
中医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调整气血、活化经络、祛除病邪等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殖系统功能,提高生育能力。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综述子宫腺肌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一、中医病理概述根据中医理论,子宫腺肌症的发生与气滞、血瘀、湿浊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寒湿困阻等原因导致经脉遭受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淤滞,血液无法顺利流动,形成血瘀和湿浊,进而引发子宫内异位细胞的生长和病变。
二、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子宫腺肌症主要基于四诊合参。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主要观察腹部是否有肿块、腰腹胀痛等症状。
闻诊通过听诊腹部是否有肠鸣音异常、腹中水音等来判断湿滞阻滞的情况。
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经血量、经期疼痛状况等。
切诊主要通过腹部按摩来了解患者的腹部反应和脏腑功能的情况。
三、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主要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艾灸疗法和中药熏蒸疗法等。
1. 药物疗法中医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目的是活血化瘀、调理气血、通经络,以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殖系统功能的效果。
常用药物包括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汤等。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2. 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是以针刺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治疗子宫腺肌症时,常用的经络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曲池等。
针灸疗法具有调理气血、活化经络的作用,可以缓解经期疼痛、调整月经周期等。
3. 艾灸疗法中医艾灸疗法是将艾绒燃烧后,放置于患者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上进行温灸的方法。
中医治疗腺肌症,效果就看这里!中医治疗腺肌症,效果就看这里! (2019-01-02 14:37:10)转载▼这次,你将真正了解中医治疗腺肌症,了解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实际效果,看完后,也许你对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不一样的认识。
对于腺肌症,我们基本都不缺乏常识性的知识,所以那些面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
中医治疗腺肌症,既要考虑既往的病因,又要针对当前辨证,并采用的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这是真正的中医治疗方法,四诊和中医的气机辨证对于腺肌症患者是不能丢弃的,否则就是丢了中医的根本。
在临床上,我们使用李文玲的中医葫芦灸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腺肌症,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主要是体现在对患者的严重的经期(前后)的疼痛上,更体现在了对于子宫体积的减缩上。
对于保守治疗,葫芦灸定向透药疗法对腺肌症的两个最大的症状,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
先别着急,慢慢往下看。
很多患者问我们,腺肌症你们中医能治好吗?治好需要多长的时间啊?中医治疗腺肌症费用多少,多少钱啊?我给大家具体的回复一下,至少对你以后在使用中医治疗腺肌症这条路上有所帮助,但愿如此吧。
在最早之前,我们也曾经使用过中药、针灸(包括艾灸了)甚至耳穴、膏药等方法,但是,除了暂时能缓解疼痛外,疗效甚微,最终在李文玲老师的亲自教授下使用了葫芦灸定向透药疗法,避免了患者长期口服中药带来的肠胃副作用和对肝肾的伤害,而且在效果(疗效)上是单纯使用针灸(毫针)和膏药不可比拟的。
中医治疗腺肌症,在效果上达到减少和控制病灶的扩张,痛经得到控制,宫体得到一定的减缩,能够不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拿B超诊断看看内膜细胞到底在肌层还有没有,那么还是使用西医的完全治愈大法子宫全切吧。
子宫腺肌症是一个慢性病,衡水中医李文玲老师说,治疗有效的时间长短和疗效,因人而异,病人之间没有参照性,个体差异不同,是不一样的。
腺肌症的葫芦灸定向透药治疗较为昂贵,但并非不差钱都能做,需要对患者做综合的诊断,比如合并腺肌瘤或子宫肌瘤以及其他症状。
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困扰。
针对这一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治疗方法,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疼痛和控制月经流量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非甾体抗炎药等。
口服避孕药可以通过抑制排卵和减少子宫内膜增生来缓解症状。
黄体酮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减轻疼痛和控制月经流量。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月经不适。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其次,手术治疗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有效手段。
对于一些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常见的手术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内膜刮宫术等。
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通过切除子宫肌瘤来缓解症状。
子宫内膜刮宫术可以清除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减轻月经不适。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恰当的康复护理。
此外,中医治疗也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一种选择。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等。
中药疗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来缓解症状。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疼痛。
中医治疗需要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遵循医嘱进行调理。
总之,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前,建议患者首先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了解自身病情,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于治疗和康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
【偏方】子宫腺肌症(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效验良方子宫腺肌症是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向肌壁内良性侵入,伴随子宫肌层弥漫性增生,本病多发生在35~50岁经产妇,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症属月经失调和痛经范畴,其病理产物为离经之血,形成瘀血,瘀血内结,日久成症,不通则痛,治疗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
方一少腹逐瘀汤灌肠【主治】:子宫腺肌症,症见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伴有逐渐加重的痛经。
【方药】:小茴香20g,干姜15g,延胡索20g,没药15g,当归10g,川芎15g,肉桂10g,赤芍15g,蒲黄20g,五灵脂20g。
【用法】:用开水煎熬至200ml,低压缓慢保留灌肠,右侧卧位20分钟,平卧20分钟,灌注时间为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直到月经干净停药,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编按】:32例患者治疗后半年随访观察,痊愈10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
方中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行瘀,没药、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活血化瘀止痛,全方改善血液循环对子宫平滑肌有一定松弛作用,少腹逐瘀汤浓煎至200ml,在经前3天至月经结束盆腔充血期间行直肠保留灌注,使药液易吸收,并搜剔脉络,祛瘀消症,使其通则不痛。
通过直肠给药达到疏通气血,温经通络止痛目的。
方二中药外敷法【主治】:子宫腺肌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不孕等。
【方药】:桂枝、吴茱萸、当归、丹参、艾叶、乌药各20g,三棱、莪术各15g。
【制用法】:使用中药包热敷下腹正中部位,自制药布袋大小约20cmx20cm,隔水蒸20分钟后,待温度适宜,不烫伤皮肤,热敷下腹正中部15分钟,每天1~2次,经净后3天开始外敷,持续至月经来潮前停用,此为1疗程,共3疗程。
有生育要求的自测基础体温,基础体温升高后停用。
【编按】:本中药外敷方中当归补血又能行血,既可通经调经,又能活络止痛;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桂枝在该方中与寒凉药配伍舍其温热之性,取其通行经脉气血之意;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吴茱萸散寒止痛、艾叶温经止痛、乌药行气止痛。
子宫腺肌症的中医中药偏方:子宫腺肌症的中医中药偏方治疗应予疏肝理气、化瘀消症为主,可选用香棱丸加味。
药如:木香、青皮、川楝子各10克,丁香6克,三棱、莪术、枳壳、郁金、水蛭、元胡各15克。
腹痛剧烈者还可加乳香、没药各15克;月经量多者去水蛭,加炒蒲黄30克;兼气虚者加生黄芪20克,太子参、炒白术各30克。
子宫腺肌症的饮食偏方1、银耳藕粉汤银耳15克、藕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后加适量冰糖炖烂,入藕粉冲服。
功效:有清热润燥止血的功效。
适宜月经量多,血色鲜红者。
子宫腺肌症的饮食偏方2、二鲜汁鲜藕120克切片、鲜茅根120克切碎,用水煮汁当茶饮。
功效:滋阴凉血,祛淤止血。
适宜月经量多,血热淤阻型。
子宫腺肌症的饮食偏方3、个位患肌腺症的的朋友们大家新年好!这个偏方很简单,用二厘米厚的姜片放到肚脐眼下三寸的地方,上面用一团艾草点燃了灸,每天一次,每次大约15分左右,连续灸1个月疼痛已基本上好了,月经量也正常了.另外在用鸡蛋2个,莪术9克,蚯蚓5条,煮蛋吃,具体制做方法是:上3味加水500毫升共煮,鸡蛋熟后剥皮再煮,煮15分后,弃药吃蛋,每晚服一次.第一个疗程后,痛经和经量多,月经中的血块已基本没有了,坚持治疗两个月就差不多好了.以上两个偏方合起来用,效果很好.我本人患肌腺症两年多了,两个月前就是用这个方法治疗的,现在已不痛了,月经也正常了,以前每次来月经我都要吃芬必得止痛,吃止痛片都不起做用,吃了一年的中药也没见效,使用此方一个月后我就已经不痛了,月经量也正常了,患肌腺症的朋友们大家试试看我吃的中药是(化淤汤): 桂枝6, 丹皮10, 赤白芍(各10),三棱10,莪术10, 透骨草10,天仙藤5,雷公藤5,皂刺10,元胡10,苡米20,姜半夏10,煅瓦楞(先下,10) (经期不停)吃的胶囊: 穿山甲60G, 生水蛭60G (打粉,灌胶囊, 一次4粒,一天三次,经期不停用.这是1个月的量)灌肠方:红藤20,败酱草20,三棱20,莪术20,桂枝20,透骨草20,紫花地丁20,野菊花20,皂刺20, 土鳖虫10 (经期停用)非经期可以做理疗, 或者敷大盐, 跳绳什么的.[推荐]瞿氏灌肠以下这个灌肠方子是治疗内异引起的不孕,有兴趣的JM可以尝试,不过最好咨询一下你的医生后再用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方法
导语:随着我们对于中医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中医的方法在治疗疾病上面有着非常神奇的功效,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利用中医来为我们的健康和美丽服务
随着我们对于中医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中医的方法在治疗疾病上面有着非常神奇的功效,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利用中医来为我们的健康和美丽服务才行,子宫腺肌症是危害女性朋友很严重的一种疾病,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子宫腺肌症呢,答案是肯定的。
(1)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子宫腺肌病与瘀血内阻有关,而血瘀的形成又与气虚、寒凝、气滞、痰湿等致病因素有关。
所以在治疗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又要针对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虚实的不同,予以兼顾。
可口服化症止痛颗粒、散结镇痛胶囊、丹莪妇康煎膏、少腹逐瘀丸等中成药或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的汤药。
也可用活血化瘀之中药保留灌肠、贴敷及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
也可在经前及经期针灸关元、中级、合谷、三阴交等穴位或耳针取子宫、内分泌、肝等穴。
(2)对症治疗对症状较轻,仅要求缓解痛经者,可以选择在痛经时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如芬必得、消炎痛或萘普生等对症处理。
(3)假孕疗法对症状较轻,暂无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可以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萎缩而起到控制子宫腺肌病发展的作用。
(4)宫内节育器对月经量大、痛经,暂无生育要求者,可选择上内含高效孕激素的节育器,通过其在子宫局部持续释放孕激素以控制异位病灶发展,需在五年后取出或更换。
(5)假绝经疗法(“药物性卵巢切除”或“药物性垂体切除”)术前缩小病灶以及术后减少复发的药物。
GnRHa注射,使体内的激素水平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