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 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641.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一章溶液溶液在科研工作、工农业生产、医疗实践及日常生活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科研工作中,绝大多数化学反应均需在水溶液中进行;在工业生产中,利用发酵法制备乙醇需在水溶液中进行;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喷洒的农药往往需要配成溶液;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葡萄糖生理盐水、口服药水、碘酒、红药水、各种针剂等是溶液;日常生活中的米醋、汽水等都是溶液;人体内60%以上是体液,即含有各种电解质及有机物的水溶液。
因此,对于溶液的基本知识,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第一节溶液的概念什么是溶液?溶液具有哪些特点?我们从下面的实验加以认识。
取4只试管,分别放入少量泥土、菜油、蔗糖、食盐,再各加1/3试管的水,振荡混匀,我们将发现泥水和油水变浑浊,糖水和盐水则澄清透明。
静置一段时间后,泥土沉积在管底,油漂浮在水面上,而糖水和盐水仍均匀、稳定地分布,不出现分层。
泥水或油水之所以出现分层,是因为水中散布着固体小颗粒或液体小油滴。
当散布的颗粒是固体时称为悬浊液,例如泥水;当散布的颗粒是液体时称为乳浊液,例如油水。
糖水是蔗糖以分子形式、盐水则是NaCl以离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到水中所形成,不出现分层。
象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的稳定混合物称为溶液。
溶液中能溶解其它物质的是溶剂(例如水),被溶解的物质是溶质(例如蔗糖、NaCl),因此,溶液 = 溶质 + 溶剂。
一种物质以微粒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体系叫分散系。
分散系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相(例如泥土、油、分子、离子),分散相所处的介质叫做分散介质(例如水),因此,分散系 = 分散相 + 分散介质。
按照分散相粒子的大小(直径)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三类:①粗分散系,分散相粒子>100nm(例:悬浊液、乳浊液)。
②胶体分散系,分散相粒子 1~100nm(例:Fe (OH)3溶胶)。
③分子(或离子)分散系,如果分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称高分子溶液(例:淀粉溶液);如果分子直径<1nm 称低分子溶液(例:葡萄糖溶液,NaCl溶液等)。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第一章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作为一门学科,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更高级的化学内容至关重要。
在大一的化学课程中,第一章通常是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类以及化学反应等内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基础化学大一的知识点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首先,我们来讨论化学的定义和目标。
化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归结为“物质”、“性质”和“变化”。
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学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时所表现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和密度等。
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性质,例如燃烧和氧化等。
化学的目标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并且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物质和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金属、非金属和惰性气体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和二氧化碳(CO2)等。
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粒子组成的物质,可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是其组成部分分布均匀的混合物,例如盐水和空气等。
非均匀混合物是其组成部分分布不均匀的混合物,例如土壤和花岗岩等。
进一步探讨,我们将讨论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涉及原子、分子或离子之间的重新排列。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由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应条件组成。
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所需的化学符号和能量值等。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侧,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侧。
此外,我们将介绍化学计量学。
化学计量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和质量关系的分支学科。
大学基础化学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大学基础化学》复习复习内容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定量分析基础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 一.气体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分压定律二.溶液浓度表示 1. 物质的量浓度 2. 质量摩尔浓度 3. 质量分数 一.气体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本身的体积忽略 pV=nRT 变换形式 RTpVm =M r 求相对分子量RTpM =ρr求气体密度 2. 分压定律分压概念:在一定温度和体积下,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对容器产生的压力。
道尔顿分压定律:∑1Kp p ==i i 总p i = p 总 x i1==∑1Ki ixi x n n V V ==i i 总总 i x n np p ==i i 总总 二.溶液浓度表示1. 物质的量浓度cVn c BB =B BB M m n =2. 质量摩尔浓度b ABB m n b = 3. 质量分数mm w BB =4. 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BB B M ρw =cρb =c B B习题:P221-1、有一混合气体,总压力为150Pa ,其中N2和H2的体积分数为和,求N2和H2的分压。
解:i x n nV V ==i i 总总 PaPa5.11215057.05.3715025.0i i H i i N 22=⨯=====⨯====总总总总总总p V Vp n n p x p p V Vp n n p x p i i 总总总总1-3、用作消毒剂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这种水溶液的密度为1.0gmL-1,请计算这种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质量摩尔浓度bABB m n b =物质的量浓度 V n c BB =摩尔分数nn x B B =解:1L 溶液中ρV w m w m mmw B B B B B ===m ( H2O2) = 1000mL ′1.0g ×mL-1′ = 30gm ( H2O) = 1000mL ′1.0g ×mL-1′ = 970g n ( H2O2) = m /M =30/34=n ( H2O) = m /M = 970/18=54mol b ( H2O2)= n/m=0.97kg = ×kg -1 c ( H2O2)= n/V=1L = ×L -1 x ( H2O2) = n/n 总= +54)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基本概念 热化学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一、基本概念状态 由一系列表征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系统的一种存在形式。
习题解答(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思考与习题1.填空题(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能量变化不连续的特征,其运动规律可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2)当主量子数为3时,包含有3s、3p、3d三个亚层,各亚层为分别包含1、3、5个轨道,分别能容纳2、6、10个电子。
(3)同时用n、l、m和m s四个量子数可表示原子核外某电子的运动状态;用n、l、m 三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的一个轨道;而n、l两个量子数确定原子轨道的能级。
(4)改错的现象称为能级交错。
3d4S(6)原子序数为35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用原子实表示为[Ar]3d104s24p5,其价电子构型为4s24p5,价电子构型的轨道表示式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ⅦA 族,第四周期,元素符号是Br 。
(7)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和全空(p0、d0、f0)状态时,具有较低的能量,比较稳定。
这一规律通常又称为洪德规则的特例。
(8)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共价键的本质是原子轨道的重叠,其形成条件是两个具有自旋相反单电子的原子轨道,尽可能达到最大重叠。
(9)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统称为键参数,常用的有键能、键长、键角。
(10)H2S分子的构型为V形,中心原子S采取sp3不等性杂化,键角∠HSH<109°28′(提示:填写>,=或<)。
(11)完成下表2.选择题(1)下列原子轨道中,属于等价轨道的一组是( C )。
A .2s ,3sB .2p x ,3p xC .2p x ,2p yD .3d xy ,4d xy(2)下列用一套量子数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中,能量最高的是( B )。
A .4,1,-1,-12B .4,2,0,-12C .4,0,0,+12D .3,1,1,+12(3)下列不存在的能级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