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水肿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陕西省2017年西医综合《病理学》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关于肠内营养(EN)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恰当的A.EN符合生理,并发症少B.只要肠道有功能,尽量采取EN支持C.昏迷患者不能用EN支持D.营养液输入初始应缓慢、低浓度2、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证,错误的是A.严格内科治疗无效B.X线钡餐检查证实龛影较深C.有穿孔史及反复多次大出血史,溃疡呈活动性D.45岁以上,预防恶变3、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是A.第1~2腰椎棘突间隙B.第2~3腰椎棘突间隙C.第3~4腰椎棘突间隙D.第4~5腰椎棘突间隙E.以上均为常用穿刺部位4、下列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心脏病理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心肌细胞肥大,核增大、深染B.心肌纤维增生、横纹消失C.间质水肿D.胶原纤维增生5、神经-骨骼肌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A.去甲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多巴胺D.Ca2+6、男性,30岁,骑白行车摔倒,右侧胸部摔倒马路沿上,引起局部疼痛及憋气。
查体:P84次/分,BP110/80mmHg,患侧胸部有压痛,呼吸音稍弱,胸片示:右侧第4、5肋骨骨折,无移位,患侧肺压缩约30%,治疗可选择A.镇静止痛、对症治疗B.胸腔穿刺抽气C.胸腔闭式引流D.胸腔镜下置管抽气、引流7、从马上摔下,头后枕部着地,颈部活动受限,下颈椎压痛明显,四肢弛缓性瘫痪,胸骨柄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不能自主排尿,诊断首先考虑A.颈椎间盘突出B.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C.颈部软组织损伤D.颈椎骨折脱位并臂丛神经及腰骶丛神经损伤8、男性,16岁,身高178cm,面部粗糙,手脚肥大,无第二性征发育,垂体发现腺瘤。
该病人需考虑A.肢端肥大症B.青春期发育迟缓C.巨人症D.垂体瘤9、参与联合脱氨基过程的维生素有A.维生素B1、B2 B.维生素B1、PP C.维生素B6、B1 D.维生素B6、PP E.维生素B6、B210、K+由细胞内向细胞外的跨膜转运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11、原发性肝癌手术的适应证不包括下列哪项A.无腹水B.无黄疽C.一般情况良好D.肝功能为Child C级12、恶性高血压病不同于缓进型高血压病,其病变特点是A.小动脉壁纤维化严重,病变发展快B.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和血栓形成病变发展快C.小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纤维化D.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13、伤口边缘整齐,呈线状或层状,周围组织损伤轻是A.刺伤B.裂伤C.切伤D.挫伤E.皮肤撕脱伤14、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阈电位是指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C.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E.膜对Ca2+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电位15、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__A.尿素B.清蛋白C.葡萄糖D.KClE.NaCl16、关于听力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在16~20000Hz B.耳的适宜刺激是空气振动的疏密波C.人耳最敏感的声频是1000~3000Hz D.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声频称为听阈17、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植物油,将导致人体内减少的物质是A.软油酸B.油酸C.花生四烯酸D.胆同醇18、关于萎缩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萎缩细胞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B.持续性萎缩的细胞最终可死亡C.病理性萎缩的细胞是不可恢复的D.实质细胞萎缩的同时可有器官体积增大19、下列各项与发生伤口裂开有关的因素中不应包括A.老年患者合并重度营养不良B.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未能控制C.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D.手术未选择粗缝线20、18岁男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予泼尼松治疗8周,尿蛋白转阴,关于泼尼松治疗有效的可能机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直接降低肾小球内高压B.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C.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D.抑制醛固酮的分泌21、关于心室肌细胞Na+通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C.一般对河豚毒不敏感D.具有较强的离子选择性22、类癌的特性为A.良性肿瘤B.移性上皮细胞发生的肿瘤C.是一种与癌相似的肉瘤D.来源于神经嵴的一系列内分泌细胞发生的肿瘤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病理学)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7年西医综合考研大纲变化(病理学),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五)肿瘤1. 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转移的概念、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 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 常见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常见肿瘤的特点。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组织结构、异型性及生长方式。
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转移的概念,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4.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内瘤变、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5.常见肿瘤的特点。
(六)免疫病理1. 变态反应的概念、类型、发病机制及结局。
2. 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及病理变化(心、肺、肝、肾和骨髓移植)。
3. 移植物抗宿主的概念。
4. 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5.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7.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2.移植排斥反应的概念、发病机制、分型。
3.宿主抗移植物的概念,肝、肾移植排斥的病理变化。
4同3。
5.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6同7。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1. 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2. 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3. 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 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5.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各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6. 心肌病的概念,克山病、充血性心肌病、肥厚阻塞性心肌病及闭塞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2017西综诊断学病症及问诊要点之水肿水肿(edema) 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水肿司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问隙时呈局部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
一般情况下,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等。
【发生机制】在正常人体中,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动脉端滤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一方面组织液又不断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收入血管中,两者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液体积聚。
保持这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①毛细血管内静水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③组织间隙机械压力(组织压);④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
当维持体液平衡的因素发生障碍出现组织间液的生成大于回吸收时,则可产生水肿。
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为;①钠与水的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②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右心衰竭等;③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等;④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血清清蛋白减少;⑤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等。
【病因与临床表现】1.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c。
di。
c。
dema):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
发生机制主要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
前者决定水肿程度,后者决定水肿部位。
水肿程度可由于心力衰竭程度而有所不同,可自轻度的踝部水肿以至严重的全身性水肿。
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下垂部流体静水压较高)。
能起床活动者,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
颜面部一般不肿。
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
此外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还出现胸水、腹水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
(2)肾源性水肿(renal edema):可见于各型肾炎和。
肾病。
发生机制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肾排泄水、钠减少,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增多,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引起水肿。
医学知识医学基础知识重点:病理学之水肿的病因及病变2015-03-05 11:46:48| 医疗卫生人才网推荐:中公医学网医疗卫生考试网病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病理学知识-水肿的病因及病变。
水肿的定义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
水肿的病因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见于蛋白质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疾患等。
当血浆白蛋白量降到2.5±0.5g%或总蛋白量降到5±0.5g%时,就可出现水肿,为全身性。
2.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阻塞或静脉回流障碍。
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相应部位的组织水肿或积水,如肝硬变引起胃肠壁水肿的和腹水,心力衰竭时的腔静脉回流障碍则引起全身性水肿。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细菌毒素、缺氧等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而引起水肿。
炎性病灶的水肿即主要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引起的水肿亦属此一机制。
此类水肿通常发生于血管壁受损的局部。
4.淋巴回流受阻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后的局部淋巴液循环破坏,可发生患侧上肢水肿;丝虫病时下肢和阴囊由于淋巴管被虫体阻塞,常发生下肢和阴囊水肿。
此外淋巴管广泛性的癌细胞栓塞可引起局部水肿。
水肿的病变发生水肿的组织,体积增大,颜色苍白,镜下可见水肿液积于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之间或腔隙内。
由于水肿液含血浆蛋白,故HE染成粉红色。
肺水肿时,肺泡腔内充满水肿液。
切开肺时可有泡沫状液体自切面溢出。
脑水肿时脑回变扁平,脑沟变浅。
镜下,脑灰质和白质疏松,血管周围间隙加宽。
严重时脑组织在高倍镜下呈网化状态。
严重脑水肿时可形成脑疝。
例题:下列哪项不是水肿发生的机制?A.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B.组织压力增高C.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D.血浆肢体渗透压降低正确答案:B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医疗卫生招聘考试资料网四君子汤为补气之祖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实为《圣济总录》卷八十“白术汤”之异名。
西医综合考研:病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⒈脑死亡:是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即全脑功能已发生永久性不可逆性消失。
⒉低渗性脱水:是指因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的脱水。
⒊水中毒:是指当肾排水能力降低而又摄入水过多时,因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所造成的细胞内外液过多并呈低渗状态的病理过程。
⒋水肿:是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的一种常见病理过程。
⒌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⒍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因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H2CO3]或PaCO2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⒎标准碳酸氢盐:是指在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 (40mmHg)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值为24mmol/L。
⒏缺氧: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⒐血液性缺氧:是由于Hb 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Hb 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来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动脉血氧含量大多降低而氧分压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⒑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的体温升高(超过0.5℃)时,称为发热。
⒒内生致热原:即内生致热原。
某些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
⒓休克:是指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作用下所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严重不足为共同特征的,伴有以细胞及分子水平异常改变为基础的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的急性全身性的病理过程。
⒔低动力型休克:是心源性休克中外周阻力低、心输出量也降低的休克类型。
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引起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同时或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血、贫血甚至休克的病理过程。
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水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为了自己的目标,必须付出许多代价才能达到,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一切成为过去的时候,你对过去就会不以为然了。
2017考研复习已经拉开帷幕,文都网校小编将为向同学们倾情奉献2017考研的相关知识,为同学们的复习做好铺垫。
今天带来2017西综考研病理学:水肿。
水肿
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中,称为水肿(edema)。
体腔内液体过多的积聚,称为积液或积水(hydrops),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脑室积水等。
水肿按分布范围,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有的全身性水肿至今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水肿。
水肿也可按发生部位分类,如肺水肿、脑水肿等。
水肿又可根据其原因分类,如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肾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水肿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而是许多疾病时的一种重要病理过程。
考研专业课/kaoyan/news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