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考概念-同比
- 格式:doc
- 大小:455.00 KB
- 文档页数:3
同比増长率-本期数•上年同期致 -上年同期釵-X10CS同比增长率相关公式总结: 2.同比增长量同比增长量是木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之羌,表示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减变化的绝对量。
同比增长量二木期数-上年同期数同比增长最相关公式总结:<朗負为A •上4同朗•力H •同比 ><長菱力C •讯比X 長4力・・t H: C ■上年円朗緘A ・B•上増円朗4tx 円比堆玄事吩“、(力①賣电專件)点用itnrittHa%(二)环比增长1 •环比增长率环比増长率是折本期数和上期数相比较的一个变化速度,假设本期数为C. I :期数为D ・环比W 长率为n %・则环比增长华的考査核心即知itt 其中的两个 fit 求另外—ML( 环比增长率核心公式;已知本期数和上期数求环比増长率:n%-^ xl00%①已知本期数和环比増长率求上期数:②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考点:同比环比增长一、基本概念同比指木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较的变化量或是变化幅度,包括同比增长量和同比增长率0 (一)同比增长 1•同比增长率同比増长草指本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伯比校的交化n 度.也称同比增长逮度.2.环比增长量环比增长ht是指本期数和上期数之基.表示本期较上期变化的绝对掀假设本期数为C.上期数为D.环比增长率为n%・环比堀尺址为Y.环比增艮址的相关占我形式如厂环比增长■核心公式已知本期数和上期数求环比增长■: Y=C-D ④已知本期数和环比增长率求环比増长■: Y-^-xn% ⑤已知上期数和环比增长■求本期数:C-D+Y ⑥已知本期数和环比増长■求上期数:D-C-Y ⑦已知本期数和环比增长■求环比増长率:n%= A-xlOO% ⑧(三)同比与环比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同比和环比都表示的是不同时间下两个量的变化情况。
2.区别同比强调的是相同时间特性下的两个彊Z间的比较,而环比强调的是时间顺延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
时间同比増长环比増长棉花产量2010 年与2009年相比与2009年相比钢材产量2010年2月与2009年2月相比与2010年1月相比花卉产量2010年2 •月M日与2009年2月14日相比与2010年2月13日相比二、例题精讲例题1: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 6亿美元,同比增长34. 7%.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 3亿美元,同比增长30. 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 1亿美元,同比增长30. 7%。
资料分析笔记1.同比与环比同比:指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环比:指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
2020.8与2020.7 ;2021与2020.12 ;2020年第三季度与2020年第二季度不同的百分数进行比较,其相对变化指标一定要用百分点表示。
两个百分数进行比较时,遵循“高减低加”的四字原则。
2.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
2019年:15万2020年:20万20-15=5万增长率:增长率是指现期量与基期量之间进行比较的一种相对指标,增长率通常用r表示,增长率在报表中还被称为增速或增幅。
2019年:10万→40万2020年:50万3.现期与基期基期:跟谁比谁是基期,年份日期更靠前的为基期。
4.年均增长量与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是时间序列中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它表明信息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年均增长率:是反映某种信息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通常以百分数形式表示。
5.拉动增长率与增长贡献率拉动增长率:部分量的增长对总量增长的一个贡献。
增长贡献率:是指总体中某部分的增加值占总值增加量的比重。
6.比重与平均数比重:是指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后÷前)常见的平均数计算:①平均每...的表述中,每字后面的为总份数即分母,平均每人多少钱(钱数÷人数)。
②...均...的表述中,均字前面的总份数即分母,人均收入(收入÷人数)。
③单位...,单位后面的为总份数即为分母,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总面积)。
7.顺差与逆差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挣钱>花钱),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净出口额,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挣钱<花钱),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净进口额,入超)。
行测专练:资料分析(15)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5年1~6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4438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5.15,比1~5月下降0.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2015年1~6月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4992亿元,同比增长31.45;第二产业77298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72148亿元,增长10.9%。
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6464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5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其中,采矿业3092亿元,下降7.9%,降幅比1~5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制造业69519亿元,增长10.7%,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853亿元,增长32.8%,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
1.2014年1~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为多少万亿元()。
A.14B.16C.21D.242.2015年1~6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多少个百分点()。
A.4.3B.5.9C.6.7D.8.73.2015年上半年,三次产业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有()。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D.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4.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2015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上升了()。
A.11.4%B.17.3%C.28.7%D.30.7%5.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3~6月,各月的全国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同比增速逐月递减B.2015年6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小于65.1%C.2015年1~4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增速比1~3月回落1.5个百分点D.2015年1~5月采矿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比制造业低1.3个百分点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销售1185.03万辆汽车,其中乘用车以4.80%的增长速度实现了1009.5万辆的销量;与去年的增幅相比,增速回落了6.38个百分点。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具有题量大、分值高、难度适中的特点。
掌握好资料分析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的常见题型。
一、增长类题型增长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主要包括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与比较。
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在题目中,通常会给出现期量和增长率,要求计算增长量,此时可以使用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增长率 ÷(1 +增长率)。
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100%。
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的概念。
同比增长率是指本期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则是指本期与上期相比的增长率。
对于增长类题型的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比较增长率大小时,如果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倍数关系明显,可直接比较现期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如果不明显,则需要按照增长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后再比较。
二、比重类题型比重类题型也是资料分析中的重点。
比重指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比重的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量 ÷整体量 × 100%。
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是比重类题型中的常见考点。
若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上升;若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比重下降。
此外,还会有计算基期比重和两期比重差值的题目。
基期比重的计算公式为: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现期量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两期比重差值的计算公式为:两期比重差值=现期比重基期比重=(部分量的现期量 ÷整体量的现期量)×(部分量的增长率整体量的增长率)÷(1 +部分量的增长率)。
三、平均数类题型平均数类题型主要涉及平均数的计算和平均数的增长率。
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知识点1.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百分比):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例如:比过去增加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140比过去降低了40%,设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00×(1-40%)=60降低到原来的40%,若原来是100,那么现在就是100×40%=40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占计划的百分之几”用完成数除以计划数乘100%,比如计划为100,完成60,占计划就是60%;“超计划的百分之几”要扣除基数,比如计划100,完成120,超计划的就是用(120-100)÷100×100%=20%计算;“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是等于或者相当于去年的百分之几,比如今年完成256个单位,去年为100个单位,今年为去年的百分之几就用256÷100×100%=256%计算;“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应扣除原有基数,比如去年100,今年256,算法就是(256-100)÷100×100%,比去年增长156%。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繁荣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增加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20%,去年增长速度为15%,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
今年物价上涨了5%,去年物价上涨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涨幅度下降了5个百分点。
2.倍数与翻番倍数:两个有联系指标的对比。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了15平方米,为1978年5平方米的3倍(15÷5=3)翻番:指数量加倍。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就是指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4倍。
翻N番应为原来数。
3.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发展速度: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速度的相对的指标,它是表明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即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快慢,一般用百分数(以基数水平为100)表示。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百分数及百分点详解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专家认为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 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示例二】3. 拉动……增长……百分点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 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 。
【示例二】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
2015年选调生考试:资料分析题目应掌握统计术语如何能又准又快地完成资料分析模块成为了广大学员亟需解决的难题。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解题公式的基础上,因此,华图名师为广大考生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一、基期和现期基期是作为一个比较的基准,即参照物。
基期年份通常出现在介词“和……相比”、“比……”之后。
而现期则是与基期比较的年份,较好判定。
基期和现期通常会与增长率或增长量结合起来考察,以下举出4个例题作为说明。
【例1】2007年的GDP总额为P,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10%,则2006年的GDP总额为( )?【例2】2007年的GDP总额为P,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3倍,则2006年的GDP总额为( )?【例3】2007年的GDP总额为P,2008年比2007年下降了10%,则2008年的GDP 总额为( )?【例4】2007年的GDP总额为P,2008年比2007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则2008年的GDP总额为( )?上述4个例题均为基期、现期与增长、降低结合起来考察的类型。
对于这类基础题型而言,先得分清楚是所求是基期还是现期,求解基期用除法,求解现期用乘法。
例1与例2中,2006年是基期,2007年是现期,所求的是基期,用除法,计算式子分别为:例1中2006的GDP总额为P÷(1+10%),例2中2006年的GDP总额为P÷(1+3);例3与例4中,2007年是基期,2008年是现期,所求的是现期,用乘法。
其次,增长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相加,降低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相减。
所以计算式子分别为:例3中2008年的GDP总额为P×(1-10%);例4中2008年的GDP总额为P×(1-1/3)。
二、同比和环比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资料分析中的考题,有些并不会明确解释同比和环比的概念,但会在同一篇材料中给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此时就必须分清这两者的区别,以期选对数据进行计算。
201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终极预测之资料分析华图教育齐麟资料分析是行测试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分值权重较高,但同时也是很多学员认为相对较难(计算复杂)的一个模块,做题速度较慢,准确率一般。
事实的确如此么?实际上,资料分析难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难,甚至可以说是行测五大模块中最简单的一个。
如何快速准确的解决资料分析?2014年资料分析侧重考查考生哪方面的能力?各位考生如何利用最后的一个月时间对资料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在华图的教学体系中,资料分析最重要的两个部分是速算方法和若干高频考点。
通俗的说也就是计算和列式。
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把这两者割裂开来,没有注重两者之间的联系,掌握了一大堆速算方法,但是面对一个简单的式子却不知道如何选择速算方法。
因此,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需要重点解决这类问题。
本质上,一个固定形式的式子,其最常用的速算方法也是相对固定的(虽然可能不是最快捷最方便的,但是肯定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多数情况,速算方法的选择受到选项的制约。
如果各位考生在备考中做到心中有数,“何式何时用何法”,那么考生们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资料分析了。
以下通过部分近年资料分析中的真题还原,带大家回顾国考资料分析的热门考点以及命题趋势。
一、单一热门考点频繁出现1.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识别特征“增长(加、多/减少)+%”)(2013国家-121)与2006年相比,2011年全国收缴土地面积约减少了:A.52%B.110%C.67%D.205%(2013国家-131)与上一年相比,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长率约为:A.2.0%B.4.4%C.5.2%D.8.1%(2012国家-118)2010年,该省地级市广电收入的同比增速约为:A.15%B.20%C.32%D.47%增长率是今年国考的热门考点,计算难度也不高,计算形式为:AB,肯定可以采用的速算方法:直除法(直除得到选项的首位或者首两位即可),当选项差距较大时也可直接估算。
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 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示例二】3. 拉动……增长……百分点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 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 。
【示例二】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
求独立学院占高等学校的比重。
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87%×14%=12.2%。
(2)已知总量为A,B占A的比重为b%,C占B的比重为c%,则C=A×b%×c% 。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考概念-同比同比指本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较的变化量或是变化幅度,包括同比增长量和同比增长率。
一、同比增长率
【示例3】 2009年2月份我国的钢材产量为4000万吨,2010年2月份产量同比增长了12.5%,则2010年2月份我国的钢材产量为4000×(1+12.5%)万吨。
二、同比增长量
同比增长量是本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之差,表示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减变化的绝对量。
同比增长量=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示例4】 2009年我国棉花产量为300万吨,2010年是360万吨,则2010年我国棉花产量同比增长了(360-300)万吨。
同比增长量相关公式总结
【示例5】 2009年我国棉花产量为300万吨,2010年产量增加了20%,则2010年我国棉花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0×20%)万吨。
三、同比与环比的联系和区别
(一)联系
同比和环比都表示的是不同时间段两个量的变化情况。
(二)区别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同比强调的是相同时间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而环比强调的是时间顺延特性下的两个量之间的比较。
【例题2】
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
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
2010年,该省广电收入中,省级收入为65.32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亿元;地市级收入为4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3.39亿元;县级收入为38.90亿元,比上年增加6.52亿元。
2010年该省各市、县广电收入的区域分布如下:
东部地区50.06亿元,同比增长32.48%,占市县收入份额的62.18%,该地区的市均收入为10.01亿元,上年同期为7.56亿元。
中部地区17.78亿元,同比增长40.70%,该地区的市均收入为5.93亿元,上年同期为4.21亿元。
西部地区12.67亿元,同比增长80.86%,该地区的市均收入为2.53亿元,上年同期为1.4亿元。
截止2010年底,该省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85.8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61.7万户。
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1007.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77.58万户。
2010年,该省地市级广电收入的同比增速约为:
A. 15%
B. 20%
C. 32%
D. 47%
本文来源:浙江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