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多元线性回归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建模方法、参数估计以及模型检验等技能,提高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响一个变量的因素越来越多。
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实验以某地区居民消费支出为例,探讨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
三、实验数据本实验数据来源于某地区统计局,包括以下变量:1. 消费支出(Y):表示居民年消费支出,单位为元;2. 家庭收入(X1):表示居民家庭年收入,单位为元;3. 房产价值(X2):表示居民家庭房产价值,单位为万元;4. 教育水平(X3):表示居民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四个等级;5. 通货膨胀率(X4):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为百分比。
四、实验步骤1. 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2. 模型设定:根据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 = β0 + β1X1 + β2X2 + β3X3 + β4X4 + ε其中,Y为因变量,X1、X2、X3、X4为自变量,β0为截距项,β1、β2、β3、β4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3. 模型估计:利用统计软件(如SPSS、R等)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回归系数的估计值。
4. 模型检验:对估计得到的模型进行检验,包括以下内容:(1)拟合优度检验:通过计算R²、F统计量等指标,判断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2)t检验: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判断各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3)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5. 结果分析:根据模型检验结果,分析各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拟合优度检验:根据计算结果,R²为0.812,F统计量为30.456,P值为0.000,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多元线性回归、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实验报告一、研究目的和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综合产业,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假日旅游,有力刺激了居民消费而拉动内需。
2012年,我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亿人次,同比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为了研究影响旅游景区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旅游收入增长规律,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据分析主要因素可能有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因此在进行旅游景区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引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为解释变量。
旅游业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和从业人数影响,固定资产和从业人数体现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内在影响因素,因此引入旅游景区固定资产和旅游业从业人数作为解释变量。
因此选取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旅游业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模型设定根据以上的分析,建立以下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Ut参数说明:Y ——旅游景区营业收入/万元X1——旅游业从业人员/人X2——旅游景区固定资产/万元X3——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X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见表):表 2011年全国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及相关数据(按地区分)数据来源:1.中国统计年鉴2012,2.中国旅游年鉴2012。
三、参数估计利用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步骤如下:1、创建工作文件双击图标,进入其主页。
在主菜单中依次点击“File\New\Workfile”,出现对话框“Workfile Range”。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实验(二):多元回归模型实验(1)估计参数利用EViews6估计模型的参数,方法是:1、建立工作文件:首先,双击EViews6图标,进入EViews6主页。
在菜单一次点击File\New\Workfile,出现对话框“Workfile Create”。
在“Workfile structure type ”中选择数据频率:Datad-regular frequency.在“Data specification”中Start data输入“1980”,在End data中输入“2002”点击“ok”出现“Workfile UNTITLED”工作框。
其中已有变量:“c”—截距项“resid”—剩余项。
2、Eviews命令:data y x p1 p2 p3 回车,输入数据,得到如图:图2-1 数据的输入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eviews命令:LS Y C X P1 P2 P3图2-2根据上图,模型的估计的结果为:lnY=3.616+0.001lnX-0.506lnP1+0.119lnP2+0.048lnP3(0.450) (0) (0.162) (0.086) 0.051)t=(0.805) (4.652) (-3.115) (1.388) (0.942)R2=0.940 2 r=0.926 F=70.105(2)作对家庭人均鸡肉年消费量Y与猪肉价格P2、牛肉价格P3的散点图,图2-3和图2-4图2-3 图2-4图2-3 家庭人均鸡肉年消费量Y与猪肉价格P2的散点图图2-4 家庭人均鸡肉年消费量Y与牛肉价格P3的散点图由上面两张图可知都呈现线性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方程:i i i u X X Y +++=22110i βββi=1,2, .....,23 输入LS Y C P2 P3,用eviews6进行估计的输出结果如图:模型的估计结果为: Y=2.111+0.168P2+0.031P3(0.371)(0.060)(0.077) t=(5.689) (2.813) (0.402)R 2=0.834 2-r =0.817 F=50.150模型检验:①经济意义检验该地区家庭人均鸡肉消费量与鸡肉价格和牛肉价格成正相关,当牛肉价格不变时,猪肉价格上涨1单位,该地区家庭人均鸡肉消费量增加0.168单位;当猪肉价格不变时,牛肉价格上涨1单位,该地区家庭人均鸡肉消费量增加0.031单位,与猪肉价格成更大正相关关系符合一般情况。
多元回归分析实验报告心得引言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探究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多元回归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到了一些关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城市的房屋价格如何受到位置、房龄和房屋面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我们收集了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其中自变量包括房屋的地理位置、房龄和面积,因变量为房屋的价格。
我们首先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和变量转换,然后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回归模型。
多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是用来建立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的模型。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线性多元回归模型,假设因变量y可以通过线性组合的方式来表达:y = β0 + β1 * x1 + β2 * x2 + β3 * x3 + ε其中,y为因变量,x1、x2、x3为自变量,β0、β1、β2、β3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实验结果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 β0的估计值为10000,表示当所有自变量为0时,房屋价格的估计值为10000。
- β1的估计值为2000,表示当自变量x1的值增加1单位时,房屋价格的估计值会增加2000。
- β2的估计值为-3000,表示当自变量x2的值增加1单位时,房屋价格的估计值会减少3000。
- β3的估计值为5000,表示当自变量x3的值增加1单位时,房屋价格的估计值会增加5000。
根据模型的拟合效果,我们得到了一个R-squared值为0.8,说明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80%的因变量变异。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多元回归分析的过程和意义。
多元回归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或解释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还学到了一些关键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自变量、处理缺失值和变量转换等。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多元线性回归自相关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实验项目名称多元线性回归自相关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班级与班级代码 08国际商务1班实验室名称(或课室)实验楼910 专业国际商务任课教师刘照德学号: 043姓名:张柳文实验日期: 2011 年 06 月 23日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姓名张柳文实验报告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多元线性回归、自相关、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实验目的: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自相关模型、异方差模型、多重共线性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和处理方法实验要求:选择方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熟悉图形法检验和掌握D-W 检验,理解广义差分法变换和掌握迭代法;掌握Park或Glejser检验,理解同方差性变换;实验原理:普通最小二乘法图形检验法 D-W检验广义差分变换加权最小二乘法 Park检验等实验步骤:首先:选择数据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支出(ED)、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做为解释变量,对税收收入(Y)做多元线性回归。
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收集1978—2009年各项影响因素的数据。
如下表所示: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实验一:多元线性回归1、将数据导入后,分别对三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做散点图,选择两个变量作为group打开,在数据表“group”中点击view/graph/scatter/simple scatter,出现数据的散点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从散点图看,变量间不一定呈现线性关系,可以试着作线性回归。
2、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在“workfile”中按住“ctrl”键,点击所要选择的变量,作为组打开后,在“View”下拉列表中选择“Grange Causality”,滞后期为2,得出如下结果: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Date: 06/23/11 Time: 16:14Sample: 1978 2009Lags: 2Null Hypothesis: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ED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30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ED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Date: 06/23/11 Time: 16:15Sample: 1978 2009Lags: 2Null Hypothesis: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GDP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30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Pairwis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Date: 06/23/11 Time: 16:19Sample: 1978 2009Lags: 2Null Hypothesis: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RP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30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RPI从因果关系检验看,ED明显影响财政收入Y,其他两个因素影响不显着。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实验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统计学中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的模型,来预测和解释因变量的变化。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多个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并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原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误差项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表达形式为:Y=b0+b1X1+b2X2+...+bnXn+ε,其中Y表示因变量,X1、X2、..、Xn表示自变量,b0、b1、b2、..、bn表示回归系数,ε表示误差项。
3.实验步骤(1)数据收集:选择一组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2)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排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值等。
(3)模型建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择适当的自变量和回归系数。
(4)模型评估:通过计算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残差分析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等指标,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多个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评估。
通过计算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我们得到了一个较高的R方值,说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观测数据。
同时,通过残差分析,我们检查了模型的合理性,验证了模型中误差项的正态分布假设。
此外,我们还对回归系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确保它们是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的。
5.实验结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通过引入多个自变量,来更全面地解释因变量的变化。
在实验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评估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因变量的变化,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因变量的变异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样本大小、自变量的选择等,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调整。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
一、实验目的:学会设计问题,学会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学会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掌握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二、实验要求: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查找相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要求:(1)写出研究目的,(2)说明变量选取的原因,(3)建立回归模型,(4)注明数据来源,(5)进行相关检验,(6)写出最后估计的回归方程。
三、实验结果及主要结论
(1)研究目的及变量选取原因:研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
(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3)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相关检验
由表可以看出,当增加一个解释变量时,回归方程调整的R2由0.962增加为1.000。
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
两个回归方程F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都接近与0,表明两个方程都是显著的。
由表可知,第一个方程只有一个解释变量,回归系数显著;第二个方程有两个解释变量,其中第三产。
实验题目: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实验目的:掌握多元线性回归的最小二乘法,熟练运用Eviews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多重共线性的操作,并能够对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实验内容:习题3.2,分析1994-2011年中国的出口货物总额(Y)、工业增加值(X2)、人民币汇率(X3),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并修正。
实验步骤:1.建立出口货物总额计量经济模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1)1.1建立工作文件并录入数据,得到图1图1在“workfile"中按住”ctrl"键,点击“Y、X2、X3”,在双击菜单中点“open group”,出现数据表。
点”view/graph/line/ok”,形成线性图2。
图21.2对(3.1)采用OLS估计参数在主界面命令框栏中输入ls y c x2 x3,然后回车,即可得到参数的估计结果,如图3所示。
图 3根据图3中的数据,得到模型(3.1)的估计结果为(8638.216)(0.012799)(9.776181)t=(-2.110573) (10.58454) (1.9285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F=522.0976从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拟合优度很高,整体效果的F检验通过。
但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05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131.有重要变量X3的t检验不显著,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2.多重共线性模型的识别2.1计算解释变量x2、x3的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点击Eviews主画面的顶部的Quick/Group Statistics/Correlatios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解释变量x2、x3,点击OK,即可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同图4)。
相关系数矩阵图4由图4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证实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2.2多重共线性模型的修正将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在对以下模型进行估计。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李丹 学 号: 5400112052 专业班级: 经济学121
座位号: 43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4.15.2014 实验成绩:
(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
一、实验项目名称:线形回归计算机习题C3.6
二、实验目的:能在Eview 环境下实现多元线形回归,并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三、实验基本原理:最小二乘法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EView 软件 电脑
五、实验数据(按题目填写相应数据文件的名称):
WAGE2.RAW
六、实验步骤及处理结果
(1)打开workfile WAGE2.RAW
,选定IQ 和educ ,右击选择as equations ,在点击新出的表格中的view,点击representations
Estimation Command:
=========================
LS IQ EDUC C
Estimation Equation:
=========================
IQ = C(1)*EDUC + C(2)
Substituted Coefficients:
=========================
IQ = 3.53382918719*EDUC + 53.6871540596
方程为IQ = 3.53382918719*EDUC + 53.6871540596
所以斜率系数1~
为3.53382918719
(2)选定log(wage) educ ,右击选择as equations ,在点击新出的表格中的view,点击representations
Estimation Command:
=========================
LS LWAGE EDUC C
Estimation Equation:
=========================
LWAGE = C(1)*EDUC + C(2)
Substituted Coefficients:
=========================
LWAGE = 0.0598392043452*EDUC + 5.97306252013
斜率系数1~
β为0.0598392078864
(3)选定log(wage) educ IQ ,右击选择as equations ,在点击新出的表格中的view,点击representations
Estimation Command:
=========================
LS LWAGE EDUC IQ C
Estimation Equation:
=========================
LWAGE = C(1)*EDUC + C(2)*IQ + C(3)
Substituted Coefficients:
=========================
LWAGE = 0.0391198991727*EDUC + 0.00586313148571*IQ + 5.65828767678 分别得到斜率系数1ˆβ为0.0391199014365 2ˆβ为0.00586313184718
(4)验证1211~ˆˆ~
δβββ+=。
由以上(1)(2)(3)得1~δ1ˆβ2ˆβ1~β成立 0.0598392078864=0.0391199014365+0.00586313184718*3.53382918719成立
七、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