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哲学生活》学案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格式:doc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4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2、理解:①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①学会分辨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②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反对唯心主义,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2、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三、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年我国胜利召开、圆满结束了党的十九大会议,十九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在我们借助资料感悟一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诞生的背景(展示幻灯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那与唯物主义相对应的是什么呢?(唯心主义),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发展历程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具体来学习一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新课教学1、承前启后,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同时为本节课做铺垫回顾上节课重点主要是让学生把握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课堂探究一通过这一探究让学生自我语言表述出“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在学生掌握探究一的基础上完成表格: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4、在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一小训练,判断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明确目标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懂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而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意义。
学会判断和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哲学派别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并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2、学习重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预习案(自主学习)教材助读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_______ 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唯心主义认为 _________________。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派别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_____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_______,本质上是_____.但是这些观点没有______依据;它把____归结为具体的_________.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______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_______.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___________,认为_____是世界的本原,具有______性 ____性和_____________等局限性.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____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强大_______武器.6、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课堂探究: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不同意。
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2)上述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通用3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篇1教学设计授课日期:课题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时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1)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 正确熟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1)从古今中外闻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2)从现实生活中的详细事例推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力量目标:(1)提高超辨是非的力量;(2)比较、分析的力量;(3)抽象思维力量。
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进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重点会考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形态高考考点考点1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特点考点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考点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考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考点5主观唯心主义考点6客观唯心主义教学难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主要代表观点使用教具常规教学工具,多媒体方法点津列举古代思想家的闻名言论,进行分析、推断。
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学问进行归类、总结。
课型讲授分析授课时数2教学过程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同学活动:“同学讲坛”提前布置,由2名同学在收集资料,仔细备课的基础上分别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学问,老师在此基础上补充。
(提示:观点介绍中要把握基本观点、观点的局限性、代表人物或是闻名命题举例等三个方面)(一)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打算意识2.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实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制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b.局限性a.这些观点只是一种珍贵的猜想,没有科学依据;b.它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简单问题简洁化了。
2019-2020年高中政治《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探究探究点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1.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点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程颢和程頣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
在哲学史上程颢主张“心是理、理是心”,而程頣则主张“有理则有气”。
明朝刘宗周所撰《人谱类记》里记载二程应邀赴宴,席间有歌姬在场。
程頣怒而拂衣离席,程颢则尽欢而罢。
次日程頣去程颢处责问他没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程颢说:“昨日席间有歌姬而我心中无歌姬;今日家中无歌姬你却念念不忘。
”2.想一想:二程的思想表现了一种什么哲学观点?3.忆一忆:你能列举一些唯心主义典型代表人物的观点吗?二·知识网络结构三·考点诠释考点1 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世界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唯物主义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基本形态基本观点进步性局限性共同性古代朴素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都承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点2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形态。
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人。
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
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属于()。
A.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考点3 正确理解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1)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
第一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第二个对子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是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主要学习唯物主义的含义及其三种形态,唯心主义的含义及其两种形态等基础知识。
承接前一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知识,本框主要介绍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坚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来指导日常生活实践。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经过对前面哲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但是,相对初学者来说,哲学这门学科的概念、知识仍然较为抽象、深奥。
为此,在处理教材方面,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化抽象为具体。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正确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能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坚决反对唯心主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2、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展示四、课时安排:1个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
3.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进入新课:(板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首先展示学者与农民工的对话(课本第一个虚线框内),同学们用所学知识思考有关问题。
【自主探讨】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及P12的内容,分析上述学者的说法。
进而让学生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根本观点。
(板书)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根本观点【小牛试刀】PPT给出练习让学生判断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合作探究1】PPT展示,学生讨论作答师小结,针对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重点、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学法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学习流程】知识点一:唯物主义【探究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打工。
家住深山里。
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请你就“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者,追求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者”为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结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内容)不同意。
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思维),但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知识归纳】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阅读教材,结合历史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知识点二:唯心主义【知识归纳】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知识点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探究4】(1)哲学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有什么之间的斗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及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一:唯物主义1.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者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C.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D.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3.(2010浙江宁波云龙中学期中)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这一框主要是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进一步了解其基本观点。
围绕着这个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学生分析: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经过对前面哲学入门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哲学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但是,相对初学者来说,哲学这门学科的概念、知识仍然较为抽象、深奥。
因此在对哲学内容的理解上可能还会有一些难度。
为此,在处理教材方面,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情景,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难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基本观点和局限性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视频:《掩耳盗铃》,请思考:视频中的主人公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又该坚持什么样的观点呢?【讲授新课】:(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探究一:材料一:课本P12第一个虚线框。
设问: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能这样区分的吗?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分标准是什么?思维点拨: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后者则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课题课型授新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含义以及根本形态;学会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开展,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重点难点重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形态难点:区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形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来源:学§科§网]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探究: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思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三种根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来源学科网]共同的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局限性:只是猜想,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开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材料:安瑟伦“上帝万能论〞、高尼罗的反驳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练习:区分以下观点3、哲学的“两个对子〞〔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联系、开展、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三、课堂总结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三种根本形态[来源:]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形态3、哲学的“两个对子〞四、随堂练习。
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编制人:刘振平审核人:刘永胜/金小红使用日期:2015-2016学年(上)第2周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懂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而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意义。
学会判断和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一、独立阅读本课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并做好标注和划线。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如何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二、独立阅读课文内容并划线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部分。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唯心主义认为 ______________ ___。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派别是 ______ __ ;_________ ___; _____ ______。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_____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_______,本质上是__ ___.但是,这些观点没有______依据;它把____归结为具体的_________。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______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_______.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___________,认为_____是世界的本原,具有______性 ____性和_____________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____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强大_______武器.
(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主观唯心主义把_____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________,当成_______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和整个世界都依赖与人的__________.
3.客观唯心主义把____________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 _________ 意义。
三、小组合作前置(讨论并回答问题,小组内统一答案)
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区分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一、课堂小组合作(重点突破):
(一)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典型例题: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以对下述问题的不同回答为核心的()
A.整个世界是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 B.意识是积极能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
C.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D.应该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人们的主观需要出发
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这两种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二)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典型例题:
1.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2.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
A.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2.哲学史上还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得意义。
这主要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辨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因此,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典型例题: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二、本课知识网络:
一、训练题(做完后小组内核对答案):
1、唯物主义是哲学上的基本派别之一,其根本观点是认为()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
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的变B.“理性”、“意见”支配着历史的发展
C.心外无物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4、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
A.辨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5、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⑤
7、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据此回答8—10题。
8、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辨证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9、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辨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辨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辨证,因而是科学的10、“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
A.唯物主义命题B.唯心主义命题C.悲观主义命题D.教条主义命题
11、.有人说,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