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乡村旅游点考核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2.32 KB
- 文档页数:11
广西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评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广西乡村旅游区的服务质量,提升游客体验,根据国家旅游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广西乡村旅游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评定评分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评定评分细则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所有乡村旅游区的质量等级评定工作。
第三条评定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综合评价,注重实效。
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评定内容与标准第四条评定内容评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与景观质量。
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安全管理。
环境卫生与维护。
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条评定标准环境与景观质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展示。
旅游服务设施: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系统等。
旅游服务质量:服务人员素质、服务流程、游客满意度等。
旅游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应急预案、安全教育培训等。
环境卫生与维护: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垃圾处理等。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社区参与等。
第三章评定方法与程序第六条评定方法采用量化评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乡村旅游区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第七条评定程序自评:乡村旅游区根据评定标准进行自评。
初审:由地方旅游管理部门进行初步审查。
现场评定:由专家组进行现场评定和打分。
综合评审:根据现场评定结果进行综合评审。
公示:将评定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认定:公示无异议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管理部门进行认定。
第四章评分细则第八条环境与景观质量评分(满分100分)自然景观保护(30分)人文景观展示(30分)景观特色与吸引力(40分)第九条旅游服务设施评分(满分100分)游客中心功能与服务(25分)停车场规模与管理(15分)标识系统完善性(20分)公共休息区域(10分)旅游信息服务(30分)第十条旅游服务质量评分(满分100分)服务人员素质(30分)服务流程规范性(20分)游客满意度调查(30分)投诉处理机制(20分)第十一条旅游安全管理评分(满分100分)安全设施完备性(30分)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30分)安全教育培训(20分)安全事故记录(20分)第十二条环境卫生与维护评分(满分100分)环境卫生状况(30分)绿化美化程度(20分)垃圾处理与回收(20分)公共设施维护(30分)第十三条可持续发展能力评分(满分100分)资源利用效率(25分)生态环境保护(25分)社区参与度(25分)创新与发展(25分)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评定周期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每三年进行一次。
广西乡村旅游区评定标准
一、前言
广西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为了规范广西乡村旅游区的管理和服务,提升乡村旅游区的整体品质,特制定本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的乡村旅游区,旨在从环境质量、设施与服务、乡村特色、旅游管理、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定标准
1. 环境质量
自然环境:乡村旅游区应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包括山水景观、植被覆盖等,无严重环境污染。
卫生条件:旅游区内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现象。
生态保护:旅游区应重视生态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 设施与服务
基础设施:旅游区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
住宿设施:提供不同档次的住宿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住宿设施应干净整洁,设施齐全。
餐饮服务:提供当地特色美食,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导游服务:配备合格的导游人员,为游客提供专业、友好的导游服务。
3. 乡村特色
乡土文化:乡村旅游区应充分展现当地的乡土文化,包括民俗、传统手工艺等。
乡村景观:保持和塑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景观,如古建筑、田野风光等。
特色活动:组织具有乡村特色的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旅游管理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营销策略: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提高乡村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投诉处理:设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
5. 游客体验
游客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游客对乡村旅游区的满意度,以此作为改进服务的依据。
旅游景点考核内容及操作评分标准一、背景旅游景点的考核评分标准对于景区的管理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清晰的考核内容及操作评分标准,可以评估景区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吸引力,提供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景区提升整体竞争力。
二、考核内容1. 游客满意度:评估游客对景区服务、设施和环境的满意程度。
2. 安全管理:评估景区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设施和应急处置能力。
3. 资源保护:评估景区对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和效果。
4. 清洁卫生:评估景区的保洁工作和公共卫生设施的维护情况。
5. 经营管理:评估景区的票务管理、人员培训和活动策划等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
6. 环境氛围:评估景区的绿化、景观和音乐等环境氛围的营造程度。
7. 文化传承:评估景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工作成效。
三、操作评分标准1. 游客满意度评分标准:- 优秀:游客满意度超过90%。
- 良好:游客满意度在80%至90%之间。
- 一般:游客满意度在70%至80%之间。
- 待改进:游客满意度低于70%。
2. 安全管理评分标准:-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设施齐全,应急处置能力优秀。
- 较好:安全管理体系完备,安全设施良好,应急处置能力较强。
- 一般: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安全设施一般,应急处置能力一般。
- 需改善: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设施缺陷,应急处置能力弱。
3. 资源保护评分标准:- 优秀: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 良好: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 一般: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保护措施有限。
- 需提升: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保护措施不足。
4. 清洁卫生评分标准:- 优秀:景区清洁卫生工作及公共卫生设施维护良好。
- 良好:景区清洁卫生工作及公共卫生设施维护较好。
- 一般:景区清洁卫生工作及公共卫生设施维护一般。
- 需改进:景区清洁卫生工作及公共卫生设施维护不足。
5. 经营管理评分标准:- 优秀:票务管理、人员培训和活动策划等方面表现出色。
附件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重点内容序号项目名称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得分一旅游交通10分1停车场管理:停车场是否有引导标识、停车线、停车分区、分设出入口,是否有专人值管等2游览线路:进出口设置是否合理,线路设置是否合理,游步道是否生态或仿生态游步道二游览20分1游客中心设施与服务:是否设有电脑触摸屏;是否有影视介绍且内容丰富;是否提供休息设施;是否提供精美的导览宣传资料和路线图;是否有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是否有节目预告,提供讲解服务;是否提供饮料及纪念品服务,制度是否上墙2标识系统:是否有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志牌、景物介绍牌;图案是否直观、材质是否与景区协调、制作是否精致;有无维护;是否中英文对照说明;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是否符合规范;位置和数量是否合理3宣传资料是否丰富:包括正式出版印刷的导游图、明信片、画册、音像制品、研究论著、科普读物等4导游服务:导游人数是否满足、导游语种是否满足游客需要;是否有高级导游员或讲解员;是否有语音导游;导游效果是否生动、吸引人5特殊人群服务:包括残疾人轮椅、盲道、无障碍设施,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儿童使用的童车等三旅游安全10分1安全保护人员:在游客集中和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是否有安保人员;数量是否与景区规模匹配2危险地带安全防护:包括安全护栏、水上拉网等应齐全和有效;是否有消防、防火等设备3 安全警告标志、标识;安全宣传等4医疗服务:是否设有(专用或兼用)医务室,有专职医护人员;备有日常药品、急救箱、救护设备等四卫生10分1环境卫生:游览场所无污水、污物,施工场地维护完好,是否有乱堆、乱放等现象;有无异味等2垃圾管理:是否日产日清,有无流动清扫;污水排放是否得当;是否设有吸烟区3 垃圾箱(桶):数量是否合理;是否分设回收和不回收;造型是否美观统一协调4 餐饮服务: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具、饮具、厨具分类存放,消毒处理,检查餐厅、酒吧、冷饮部、小卖部及其操作间等;就餐环境和服务态度,菜式是否有特色,规模是否符合需求,价格是否合理5 厕所:布局和位置是否合理,数量是否充足;有无残疾人侧位;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是否有盥洗设施(水龙头)、挂衣钩、卫生纸、皂液、面镜、干手设备、烟缸等且实用有效的用品;厕所外观、色彩、造型等是否协调,内部是否有文化氛围五邮电2分1邮政纪念服务:是否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票等服务六旅游购物3分1购物场所管理:购物场所是否进行集中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有无围追兜售,强卖强买现象2 旅游商品:具有本旅游景区的特色,种类多七综合管理17分1企业标志运用:景区入口、导览系统(全景图、指示牌、景物介绍牌等)、宣传品、工牌等上运用标志2 员工服饰:着岗位服饰,佩戴工牌3员工服务:服务规范、举止文明,针对不同客源,提供个性化服务4电子商务:提供查询、预定、支付等功能服务八资源和环境保护8分1 出入口环境:是否整洁美观、秩序良好2 管线设施:是否入地3 标语口号及布置是否协调4商品广告是否乱贴、乱放,商品招牌是否过分突出等5是否采用清洁能源设施;是否采用环保型材料等附件四《江苏省乡村旅游区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重点内容序号项目名称检查内容存在问题得分一环境风貌5分1生态保护:有完善的保护措施和保护制度、责任明确;保护经费投入有财务支出证明;对生态没有重大破坏2管线处理:内部输电、通讯线路等全部采用地下隐蔽方式3标牌(广告牌)设置:设施标牌(广告牌)风格具有好的文化艺术性,且与整体建筑风格及环境景观比较协调二资源价值10分1建筑外部风貌:建筑风格富含乡土气息、特色突出,与周围乡村环境相融合2内部装饰氛围:餐厅、住宿及其他接待设施的内部装饰上有乡村、农家风情,地方特色突出3其他配套景观:交通场站、休息座椅、景观小品等配套设施与乡村环境相融合4产品数量:四星级以上(含),可游览或体验的产品与活动不宜少于8处5产品类型:四星级以上(含),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与活动类型不少于3类6夜旅游产品类型: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应至少有2类乡村夜旅游产品三基础设施20分1可进入性:通达性良好,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有序衔接;有城市公交或旅游专线车到达2外部道路与标识:道路体系景观良好;道路交通标识设置科学、合理、美观3内部道路:有特色游步道,符合乡村特色,生态环保;游览线路设置合理,形成环线交通4内部游览标识:路标、导览图、标示牌、景物介绍牌、安全提示牌等内部标识齐全,放置合理、美观,具有区域特色且统一5内部交通工具:范围大的乡村旅游区有中巴车、电瓶车、船只或其他特色慢行交通工具;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能成为旅游吸引物的一部分6停车场(或码头):布局合理,能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生态、平整,绿化美观,标识规范、醒目、美观7 安全设施:有足够的消防、防盗、救护、安全监测等设施设备,且完好、有效,特种设备有安全认证,标识齐全有效,定期检修,无超期服役现象;现场检查安全无隐患;危险地段安全警示醒目、规范,防护设施齐备、有效,特殊地段有专人看守;区域内有应急疏散出口8 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到A级厕所要求9 垃圾桶:有分类,外观整洁,数量充足,布局合理,造型美观10 污水排放设施:有切实落实的污水处理措施四配套设施与服务20分1游客中心:四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区必备。
序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和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景区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然而,如何确保乡村旅游景区的品质和服务达到一定的水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验收标准及指标出发,探讨如何评估、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二、概念解析4a级乡村旅游景区是指符合一定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其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均达到一定要求,能够给游客带来优质的旅游体验。
验收标准及指标则是评估和衡量4a级乡村旅游景区品质和服务水平的依据,是保障乡村旅游景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三、验收标准及指标的分类1.自然环境a)景观与生态:乡村旅游景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是否保持原生态的特色,是否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b)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乡村旅游景区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是否达标,是否有明显的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
2.人文景观a)历史文化传承:乡村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传承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是否有文物古迹等历史遗迹。
b)民俗风情和特色传统:乡村旅游景区的民俗风情和特色传统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是否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3.配套设施a)交通便利度:乡村旅游景区的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公共交通工具和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b)住宿餐饮设施:乡村旅游景区的住宿和餐饮设施是否齐全,是否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4.服务水平a)接待服务质量:乡村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是否热情周到,是否有专业的导游和解说员服务。
b)投诉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乡村旅游景区的投诉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四、验收标准及指标的重要性1.提升乡村旅游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通过验收标准及指标,可以及时发现乡村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2.强化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合理的验收标准及指标可以有效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乡村旅游政策考核
一、政策执行情况
本部分主要评估乡村旅游政策在各地区的执行情况。
包括政策的宣传、解读和培训,以及政策在实践中的具体实施情况。
需考察政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无偏离政策目标的情况。
二、旅游设施建设
本部分主要评估乡村旅游地的设施建设情况,如住宿、餐饮、交通、游览设施等。
考察这些设施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满足游客的需求,是否有利于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旅游服务质量
本部分主要评估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包括导游服务、旅游咨询服务、投诉处理服务等。
需要考察服务是否规范、专业,是否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是否有利于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四、生态环境保护
本部分主要评估乡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需要考察旅游活动是否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当地是否采取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五、经济效益评估
本部分主要评估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需要考察乡村旅游是否拉动了当地的就业,是否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是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六、游客满意度调查
本部分主要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
需要调查游客对旅游设施、服务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评价,以便找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途径。
七、社区参与程度
本部分主要评估当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
需要考察当地居民是否从乡村旅游中获益,是否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以及他们对乡村旅游的态度和期望。
八、政策宣传效果
本部分主要评估乡村旅游政策的宣传效果。
需要了解政策的宣传渠道、宣传内容以及宣传效果,以便找出提高政策宣传效果的途径。
1说明:1.本细则共计 1100 分,分为必备项、星级划分项和加分项和三大部份,各部份分值为:必备项含 5 大项,共 200 分,星级划分项含 14 大项,共 800 分,加分项含 3 大项共 100 分。
2.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需达到 900 分,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需达到800 分,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需达到700 分,二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需达到 600 分,一星级乡村旅游区(点)需达到 500 分。
3.分档次计分的小项只选择其中一档计分,不得将各档累加。
不分档次的小项,如只达到部份要求可计该小项的部份分值;各小项分数之和为分项分。
各分项计分相加得到大项得分。
必备项评分表旅游设施基础设施齐备,通水通电,设备安全有效。
旅游接待设施功能基本完善,基本满足游客需求 旅游服务提供咨询和投诉等基本服务,所有收费项目明码标价。
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和服务建立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考核。
旅游安全配备充足有效的各项安全设施,建立完整的维修、保养、 更新制度,有专人、专职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操作规程,并严格执 行接待设施应有消防证,消防设施齐全且位置合理1.11.22.12.22.33.13.23.315 1510 10 101010103.44.1 4.2 4.3 4.4 4.5 4.65.1 5.2 5.3 5.4 设备设施安全可靠,三年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环境卫生乡村旅游区有保洁制度和各项卫生制度和措施,有专人负责执行,定期进行各项卫生检查乡村旅游区生态状况良好,环境整洁,周边环境协调,无污染单位和污染源当地特色自然资源、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造物基本得到保护。
所有经营餐饮的设施应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并获得食品卫生许可证。
垃圾箱布局合理,数量基本满足需求旅游厕所清洁,无异味服务人员服务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服务热情,用语文明,待人礼貌安全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上岗咨询服务人员、导游或者讲解员应能用普通话为游客服务餐饮服务人员应满足法律规定的身体健康要求,并持健康证上岗。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乡村旅游示范村是指通过一定的评定标准,对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村庄。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是对示范村的综合评估和比较,为了明确评分细则,采取下面的评分指标:一、基础条件评分指标1.村庄位置:评估村庄的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便利游客的交通出行,评分范围为0-10分。
2.基础设施:评估村庄的水、电、路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源禀赋:评估村庄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二、发展潜力评分指标1.产业发展:评估村庄的产业结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评分范围为0-10分。
3.政策支持:评估政府对村庄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政策配套性,评分范围为0-10分。
三、服务质量评分指标1.接待设施:评估村庄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设施的现状和规模,评分范围为0-10分。
2.服务态度:评估村庄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3.游客满意度:通过游客调查评估游客对村庄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四、发展规划评分指标1.规划编制:评估村庄的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和可行性,评分范围为0-10分。
2.实施进度: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金保障: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资金保障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五、村庄形象评分指标1.氛围营造:评估村庄通过文化活动、节庆、景观打造等手段,营造出的独特氛围,评分范围为0-10分。
2.文化传承:评估村庄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3.环境整治:评估村庄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以上评分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重调整和细化,最终给出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的结果,对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等级划分,例如:-优秀示范村: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良好示范村:综合评分在70-90分之间;-基本示范村:综合评分在50-70分之间;-一般示范村:综合评分在30-50分之间;-待发展示范村:综合评分在30分以下。
4a乡村旅游点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4A乡村旅游点标准是指一个乡村旅游景点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给游客提供良好的体验,并且在保护环境、传承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4A乡村旅游点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个4A乡村旅游点应该具备优美的自然环境。
这意味着景点周边应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山水相间、田园风光等。
景点本身应该有良好的绿化设施和保护措施,保持清洁整洁。
乡村旅游点应尽量减少人为破坏,保护原有的自然景观。
一个4A乡村旅游点应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意味着景点应该具有浓厚的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
景点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展示本地传统手工艺和民俗风情,让游客体验到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服务方面,一个4A乡村旅游点应该提供优质的服务。
景点应该建立完善的导览系统和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游览和休息条件。
工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能够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览和解答问题。
景点应该有合理的票务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一个4A乡村旅游点应该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
景点应该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当地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景点可以开展农家乐、特色餐饮等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一个符合4A乡村旅游点标准的景点应该具备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优质的服务和积极的社区参与。
通过建设这样的乡村旅游点,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保护环境和传承文化做出贡献。
希望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乡村旅游点出现,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文章长度只有461字,还差1539字,我继续为您写原创内容】。
乡村是中国优美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和旅游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而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4A级乡村旅游点标准的出现,对于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表A.1给出了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表A.1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1.1.2动物栖息地等。
每处0.5分,最高5分51.1.3 历史遗存,包括古庙宇、古民居、古遗址、古树、古道、古桥、纪念建筑物、红色遗址等。
每处0.5分,最高5分51.1.4 民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历史人物、成语典故、传说故事、民间文学、传统技艺、家风家训等。
每个0.5分,最高5分51.1.5 体验活动,包括庙会、灯会、集市、节庆、赛事、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文化体验、旅游创客等。
每个0.5分,最高5分51.1.6特色产品,包括特色农产品、手工业品、工艺品、美食小吃、非遗等。
每个0.5分,最高5分51.2 资源知名度251.2.1国家级(如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一处251.2.2省级(如省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一处201.2.3 地方级(市县级),至少一处101.3 乡村景观原真性(依保存完整度,0-10分)1053.2.1 至少有一处停车场地,有不低于100个小车车位15 3.2.2 至少有一处停车场地,有50-100个小车车位10 3.2.3 至少有一处停车场地,有50个以下小车车位。
5 3.3 游客中心103.3.1 设置有专门的游客中心,能提供游客咨询等综合服务10 3.3.2 依托村委会等公共场所为游客提供咨询接待服务 5 3.4 应有医疗救护服务点,有医护人员和设备103.5 标识牌253.5.1 通往村子的主干线路口有醒目、规范的旅游交通指示牌103.5.2 村内设置导览图、解说牌、警示牌等旅游标识牌,符合GB/T 31384和GB/T 10001.1、GB/T 10001.2的要求。
位置合理、数量充足、美观醒目、准确规范153.6有村文化广场、剧场、文化馆、乡村记忆馆等公共休憩空间与文化设施。
浙江省乡村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标准及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和美丽乡村建设,我省将在十三五打造一批景观质量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旅游业态丰富、功能配套较好的乡村旅游景区。
为了引导乡村旅游景区规范化发展,现结合我省农村实际制定我省乡村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标准及评定办法。
具体如下:一、等级评定标准(一) 定义及适用范围1.乡村旅游景区是指以村庄、社区及其生产生活范围为基址,以田园景观、自然生态、乡村建筑、乡土文化、民俗特色等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功能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符合申报条件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同一行政村的相邻自然村可以联合申报)。
(二) 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标志根据乡村旅游景区设施建设和服务要求,乡村类景区划分为三个等级,A、AA、AAA 级乡村旅游景区。
AAA 级代表乡村旅游景区质量与服务水平最高,依次排序。
(三) 乡村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条件1.A 级乡村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条件1)有良好的可进入性。
2)自然、人文资源良好。
3)村容村貌基本整洁。
4)有基本接待设施。
5)食品安全有保障。
6)有旅游标识标牌。
7)治安良好,民风淳朴。
2.AA 级乡村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条件1)交通便利、道路通畅,安全有保障2)环境优美,房屋建筑有乡土特色。
3)自然、人文资源较好。
4)村容村貌整洁,生态保护良好。
5)接待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游客食宿要求,食品安全有保障。
6)旅游标识标牌设置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7)有停车位,基本满足游客停车需求。
8)有兼容的游客服务接待点,满足基本咨询服务。
9)有至少一个旅游厕所,厕所管理较为规范。
10)治安良好,民风淳朴,村民文明礼貌,态度良好。
3.AAA 级乡村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条件1)交通便利,道路通畅,安全有保障。
2)有一定规模的自然、人文景观(祠堂、古树名木、古桥、故居、遗址等),适宜开展乡村旅游和农业休闲活动。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估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 规范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 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 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和快捷高效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 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 结合我省开展乡村旅游工作实际, 借鉴了省内外有关资料和操作规程, 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
本标准由江苏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重要起草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的基本规定和管理原则。
本标准合用于江苏省内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献,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 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0001.1《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 通用符号GB/T 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 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6153-1996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 18973-202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估GB 9663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4文化娱乐场合卫生标准GB 19085商业、服务业经营场合传染性疾病防止措施GB/T 14308《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估》GB/T 16766《旅游服务基础术语》的规定GB/T19004.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二部分:服务指南3.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
3.1乡村旅游以农村自然观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吸引物, 以城市居民为目的市场, 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
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验收标准及指标题目: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验收标准及指标1.引言在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热点。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乡村风情的追求不断增加,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如何评判一个乡村旅游景区是否达到4A级的标准,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围绕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验收标准及指标展开深入探讨。
2.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概念及意义4A级乡村旅游景区是指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乡村旅游景区。
它不仅代表了对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保护,更是对游客提供优质、多样化旅游体验的承诺。
明确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验收标准及指标,对于规范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验收标准及指标(1)自然环境一个4A级乡村旅游景区应该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这包括景区内植被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多个方面。
只有自然环境良好的景区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到自然中,享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人文资源人文资源也是评判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这里包括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历史遗迹的保护、村民的乡土风情等。
一个具有独特人文魅力的景区,能够让游客领略到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增加游客的新鲜感和归属感。
(3)设施完善设施完善是4A级乡村旅游景区的基本要求之一。
这包括景区内的交通便利程度、停车场、卫生间、观光设施等。
只有设施完善的景区,才能给游客提供更安全、便利、舒适的游览体验。
(4)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也是评判标准之一。
景区内的服务质量包括导游、接待、安保等方方面面。
高素质的服务能够使游客感到宾至如归,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提高景区的口碑和美誉度。
4.个人观点与理解要打造一个4A级乡村旅游景区,并不仅仅需要满足以上的若干方面,还需要涵盖更多的元素。
推动当地村民融入到旅游景区的建设与管理中,提升他们的服务技能和素养,以及对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回馈。
乡村旅游点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原创版)目录一、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背景和意义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和内容三、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和影响正文一、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其中,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为了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
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是对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设施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推动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同时,等级划分与评定还有助于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加强对乡村旅游点的监管,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二、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和内容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旅游部门组织实施,根据地域、资源、设施、服务等方面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
这些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域范围:乡村旅游点应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以便于旅游部门的管理和监管。
2.设施与服务:乡村旅游点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如停车场、旅游厕所、住宿餐饮等。
3.旅游资源与环境:乡村旅游点应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4.服务质量:乡村旅游点应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包括导游解说、游客接待、安全管理等。
5.管理水平:乡村旅游点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
三、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和影响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实施,有助于激励乡村旅游点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升游客满意度。
同时,等级划分与评定的结果可为游客提供参考,帮助游客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乡村旅游点。
实施乡村旅游点等级划分与评定,还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广西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评定、划分及标志 (1)5 总则 (2)6 星级划分 (2)参考文献 (16)前言本标准以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为依据,并参考了GB/T 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相关评定标准而制定。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广西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建刚、余小军、马融、李肇荣、胡志勇、钟泓、谢雨萍。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广西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乡村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要求、条件及评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区(点)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6889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5566(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GB/T 15971 导游服务质量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GB/T 16868 商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SB/T 10001 酒店(饭店)服务规范SB/T 10002 酒店(饭店)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5)第5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a乡村旅游景区验收标准一、旅游资源1.自然资源:景区内应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如美丽的风景、奇特的地貌、珍稀动植物等。
2.文化资源:景区内应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3.体验资源:景区内应具有丰富的体验资源,如农耕体验、采摘体验、制作体验等。
二、旅游设施1.交通设施:景区应具备方便快捷的交通设施,如旅游巴士、停车场、游船等。
2.住宿设施:景区应具备一定数量的各种住宿设施,如酒店、旅馆、民宿等。
3.餐饮设施:景区应具备一定数量的餐饮设施,如餐厅、小吃店等。
4.游乐设施:景区应具备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游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场、拓展训练基地等。
5.购物设施:景区应具备一定数量的购物设施,如商场、小卖店等。
三、旅游服务1.导游服务:景区应配备专业导游,能够提供流利、准确的解说服务。
2.客户服务:景区应配备专门的客户服务人员,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3.安全服务:景区应具备完善的安全制度,能够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环境卫生:景区应注重环境卫生,配备专门的清洁人员,保持环境整洁。
四、旅游安全1.安全设施:景区应具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等。
2.安全教育:景区应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项。
3.安全防范:景区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旅游环境1.生态环境:景区应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2.景观环境:景区应保持景观环境的协调和美观,营造宜人的旅游氛围。
3.人文环境:景区应保护好人文环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六、旅游营销1.宣传推广:景区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营销策略:景区应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3.旅游线路:景区应设计多样化的旅游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七、旅游文化1.文化传承:景区应注重文化传承,挖掘和弘扬本地特色文化。
2.文化活动:景区应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