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温州-小学课程-六年级
- 格式:ppt
- 大小:6.70 MB
- 文档页数:52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点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对温州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温州的风土人情。
(2)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温州的美丽风光和发展成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温州的地理位置和概况2. 温州的历史沿革3. 温州的文化特点4. 温州的风土人情5. 温州的发展成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温州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主动了解温州的相关知识。
2. 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温州的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温州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温州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温州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温州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温州的资料,了解温州的基本情况。
(2)课堂上,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温州的风土人情,如习俗、饮食、语言等。
(2)成果展示: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温州的著名景点、文化遗产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温州的文化特点。
(2)分析温州的发展成就,如经济、科技、教育等。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温州的文化特点?(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强调家乡自豪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温州的特点和成就。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温州的短文,展示自己对温州的了解。
六年级《话说》教案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二)1、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了解丰富的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的思想情感。
2、在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的海洋资源概况。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1、直接出示:21世纪是海洋世纪。
2、谈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教学“探访宝库”1、讨论:海洋有哪些资源。
2、归纳:渔业、养殖业、运输业、旅游业、动力能源、海底资源等。
3、教师补充哦海洋资源的特点。
三、教学“走进贝藻王国”1、欣赏图片导入。
2、说说你对南麂列岛的认识。
3、讨论:为什么南麂列岛会有“贝藻王国”的称号?为什么会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什么是我国唯一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四、新闻发布会1、生将搜集的有关海洋开发利用方面的喜讯或容在班级里进行发布。
2、课外继续搜集身边这方面的资料。
作业布置:做一份“海洋环保手抄报”或“海洋环保剪贴报”。
2、旅游资源1、通过搜集资料、推销介绍、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等活动,知道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方言歌谣《是个好地方》。
2、说说方言歌谣中的景点。
二、教学“鸟瞰”1、看教材上的地图。
2、说说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3、在地图上补上自己知道的旅游景点。
4、教师补充介绍部分景点面积、特点等资料。
三、我当小导游1、设计有特色的旅游路线。
2、给自己的旅游路线取个好听的名字。
3、向组同学介绍。
四、教学“数据大盘点”1、看教材中的数据,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2、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其他的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数据。
五、游览推介会宣传介绍主要景点。
3、THERE IS ONLY A ROCK!1、掌握单词:sand,rock;能听懂单词:soft,eagle,cared.2、掌握句型:It’s famous for…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六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二)1、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的思想情感。
2、在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的海洋资源概况。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1、直接出示:21世纪是海洋世纪。
2、谈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教学“探访宝库”1、讨论:海洋有哪些资源。
2、归纳:渔业、养殖业、运输业、旅游业、动力能源、海底资源等。
3、教师补充哦温州海洋资源的特点。
三、教学“走进贝藻王国”1、欣赏图片导入。
2、说说你对南麂列岛的认识。
3、讨论:为什么南麂列岛会有“贝藻王国”的称号?为什么会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什么是我国唯一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四、新闻发布会1、生将搜集的有关温州海洋开发利用方面的喜讯或内容在班级里进行发布。
2、课外继续搜集身边这方面的资料。
作业布置:做一份“海洋环保手抄报”或“海洋环保剪贴报”。
2、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推销介绍、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等活动,知道温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温州方言歌谣《温州是个好地方》。
2、说说方言歌谣中的温州景点。
二、教学“鸟瞰温州”1、看教材上的地图。
2、说说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3、在地图上补上自己知道的旅游景点。
4、教师补充介绍部分景点面积、特点等资料。
三、我当小导游1、设计有特色的旅游路线。
2、给自己的旅游路线取个好听的名字。
3、向组内同学介绍。
四、教学“数据大盘点”1、看教材中的数据,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2、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其他的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数据。
五、游览推介会宣传介绍温州主要景点。
3、THERE IS ONLY A ROCK!教学目标:1、掌握单词:sand,rock;能听懂单词:soft,eagle,cared.2、掌握句型:It’s famous for…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
第一章自然资源(二)1、海洋资源教学目旳: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理解温州丰富旳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旳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公布信息旳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温州丰富旳海洋资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二十一世纪旳温州将从瓯江时代走向东海时代”说说你对这句话旳理解。
2、揭示课题。
二、探访宝库1、海洋有哪些资源?学生自主讨论。
总结并阅读文中旳内容。
2、教师补充简介温州海洋资源旳特点。
三、运用与开发1、活动一:走进“贝藻王国”学生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
引导学生讨论:南麂为何有“贝藻王国”旳名称?为何会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何是我国唯一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旳海洋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教师总结。
2、活动二:捷报频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
交流课前搜集旳有关这方面旳喜讯。
四、海洋环境保护研讨会1、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成果。
2、布置课外实践活动:制作海洋环境保护手抄报、剪贴报等。
3、自主阅读温州在线。
2、旅游资源教学目旳:1、通过搜集资料、推销简介、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等活动,懂得温州具有丰富旳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公布信息旳能力,激发关注、热爱家乡旅游事业旳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温州具有丰富旳旅游资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温州方言歌谣。
学生用方言试说——学生齐说。
2、引出课题二、鸟瞰温州1、学生看地图,说说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2、引导学生在图上补上自己懂得旳其他景点。
3、教师补充简介温州景点旳面积、数量、特点等资料。
三、开发运用1、活动一:我来当导游理解温州目前主推旳旅游线路或者设计有特色旳旅游线路。
给自己旳旅游线路取个好听旳名字。
2、活动二:数据大盘点引导学生看书上提供旳数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信息?展示自己搜集到旳其他旅游业发展旳数据。
四、游览推介会1、结合当地熟悉旳旅游景点在小组内进行简介。
六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第二单元文物古迹(二)第一课永昌堡教学目标:1、了解永昌堡的来历及其建筑特点;2、感受永昌堡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了解永昌堡的来历及其建筑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永昌堡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新闻导入新闻:2004年11月,欧盟官员一行进程来到龙湾区的永昌保,对现场进行评估之一,……永昌堡与欧盟有什么关系?永昌堡是什么吸引了欧盟的眼光?二:访古迹1、永昌堡修建于什么时候时代,到现在在多少年了?2、当时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城堡呢?3、了解永昌堡到基本构造?各有什么作用?三、阅读历史1通过阅读了解永昌堡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在朗诵品味中感受永昌堡历史情怀。
2、你还还想知道永昌堡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的历史故事。
第二课泽雅四连碓教学目标:了解温州泽雅四连碓造纸文化的悠久历史。
探讨泽雅四连碓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泽雅四连碓造纸文化的悠久历史。
教学难点:探讨泽雅四连碓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请问我国古代上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造纸术居然在我们温州瓯海泽雅一带原野山涧中发明确规定,现在还完整地保存下来,今天我们一起访问“泽雅四连碓”板书:泽雅四连碓二、访古迹1、出示图片泽雅四连碓,并阅读“走进纸山”,质问:“四连碓”是怎么由来的?2、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造纸厂地方?三、了解造纸流程1、你看看课文9幅插图:你把造纸的顺序排一排。
2、其实造纸的生产工序不只这9道,一共有72道,你想像一下还有哪些工序?四、辩论赛正方:泽雅四连碓有存在的价值反方:泽雅四连碓没有存在的价值五、阅读温州在线深入了解有关泽雅四连碓。
六、网上查找有关泽雅四连碓的有关记载并进行交流。
第三课忠训庙戏台教学目标:知道忠训庙戏台的历史和建筑特点,了解薛昌荣生平,设计考察探访家乡文物古迹的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忠训庙戏台的历史和建筑特点教学难点:设计考察探访家乡文物古迹的活动教学过程:一、以图片情境导入出示庙会的响图片,激疑:每年八初七,当地群众都会到这里来举办庙会,这是为了谁呢?二、访古迹1、参观忠训戏台:忠训庙前后殿加东西厢房共有26间,开井正中建有温州市讫今保存最完整、最有研究价值的古戏台。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六年级下话说温州(共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六年级话说温州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从温州地域特点和温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现实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从而获得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
2、《话说温州》乡土教材设定为六大章节内容:⑴ 温州自然资源(二)⑵ 温州文物古迹(二)⑶温州文化名人⑷ 地方戏⑸品牌兴业⑹ 腾飞的温州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乡土环境,传承家乡文化,欣赏乡土风情,激发爱乡情怀,保护乡土资源,解决家乡问题,尊重多元文化,促进族群和谐。
2、情感目标和价值观培养: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自己与乡土之间的密切关联,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帮助学生整理乡土生活素材,透过教学活动来正视乡土文化的价值,进而了解关爱乡土,培养对乡土的情感及责任,建立服务家乡的情怀。
3、能力目标:评价和尊重多元文化,服务家乡,解决家乡问题,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地处偏僻,学生接触面不广,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学生知识不丰富。
再加上学生家长识字不多,而且家里没有电脑可供课前查寻资料。
学生有的只是对事物的好奇和热情。
因此,我们上《话说温州》比较难。
我所任教的六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是温州地区的,只有少数是外地民工子女。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1、从温州地域特点和温州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公民教育的需要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点,以现实生活和人类历史作为学习和探索的领域,从而获得一些现代共民必备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技能。
2、《话说温州》乡土教材设定为六大章节内容:(1)温州自然资源(二)(2)温州文物古迹(二)(3)温州文化名人(4)地方戏(5)品牌兴业(6)腾飞的温州二、学情分析我校六年级有两个班级,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外地,区域差异较大。
本地的六年级学生大部分通过前几年的地方课程学习,对自己的家乡温州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对温州的资源、地理概貌、创业精神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激发了自己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
而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地方课程这门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争着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但少数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对这门课程不重视,自由散漫,没有按时完成教师要求完成的人物。
本学期还需要继续指导这部分学生转变学习态度,认真对待地方课程,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
三、课程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领会温州人“走出去,站得稳”的精神和“自强不息,共生共荣”的品格。
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学会了解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3、认知:初步认识温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温州人的创业历程。
四、教学目标1、在体验学习活动中,了解温州的自然资源、文物古迹,熟识温州的文化名人,了解温州的地方戏,展望腾飞的温州。
第四单元地方戏1、永昆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永昆片断,了解和感受作为“戏曲活化石”的永昆无穷魅力。
2、通过欣赏并模仿永昆中的动作进行表演,激发积极主动递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永昆。
3、初步了解永昆的起源、发展、功夫、伴奏器乐等一般常识。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并模仿永昆中的动作进行表演,激发积极主动递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永昆。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永昆的起源、发展、功夫、伴奏器乐等一般常识。
教学过程:一、选择永昆剧目《张协状元》作为教学主要载体,在课堂上将介绍永昆中的经典动作表演为重点,并介绍伴奏乐器横笛等。
二、多方面感受、实践,体会永昆,走“近”永昆。
2、瓯剧教学目标:1、通过对温州地方戏曲的欣赏,感受瓯越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2、学会表演一段简单的瓯剧段子。
教学重点:通过对温州地方戏曲的欣赏,感受瓯越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地方音乐的喜爱。
教学难点:学会表演一段简单的瓯剧段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课件出示瓯剧的服饰道具二、讨论探究:画脸谱。
三、模仿表演四、念白创作1、木偶戏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木偶戏的表演形式,激发喜爱木偶戏的情感。
2、通过模仿和体验,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积极参与创编演绎木偶戏片断,拓宽审美视野。
教学重点:了解木偶戏。
教学难点:模仿木偶戏。
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猜猜我是谁》二、展开1、看看:认识提线木偶。
2、谈谈:你对木偶的认识。
3、欣赏:木偶小品《车技》4、介绍:杖头木偶、铁枝木偶三、拓展:1、关于木偶戏,你还知道多少?2、夸夸平阳木偶戏。
2、YOU ARE A STRINGED PUPPET!教学目标:1、会读puppet, kung fu, draw off2、理解句子:He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3、了解温州的“木偶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的“木偶文化”。
教学难点:会读puppet, kung fu, draw off;理解句子:He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有关动作的歌曲。
六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引言:温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浙江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
温州素有“鞋都”、“针织品之都”之称,是中国著名的经济特区之一。
温州的教育事业也非常发达,教育资源丰富,培养了大批的教育人才。
本文将以六年级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在温州开展的一堂精彩的教学活动。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介绍六年级是小学教育的最后一年,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州市教育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因此,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与内容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温州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古诗二首》引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并同时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掌握一些古诗的基本知识;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对古诗的理解能力;3. 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用温州当地有关古代历史文化的图片和视频作为导入,以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对于我们的影响。
2. 预习(10分钟)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本课的主题和内容。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大意,同时列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阅读与理解(30分钟)教师可分小组让学生阅读《古诗二首》,然后进行问答,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古代文化对于古诗的影响。
4. 口语表达(25分钟)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自己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激发彼此的表达欲望。
教师可以在小组间巡视,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小结与反思。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于今后的学习。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温州的自然风光: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等。
2. 温州的人文历史:东瓯文化、南戏、永嘉学派等。
3. 温州的民俗风情:端午龙舟、温州鼓词、瓯绣等。
4. 温州的现代发展:经济、科技、教育等。
5. 温州的文化名人:叶适、陈诚、苏步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和现代发展。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温州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温州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温州的典型文化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4.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温州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搜集有关温州的资料,了解温州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和现代发展。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讲解和分析,突出温州的文化特色。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温州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案例分析:以温州的典型文化现象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温州的文化内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温州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和现代发展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3. 评价学生对保护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自觉性。
4. 评价学生对温州典型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
六年级上册话说温州教案第一章:温州的地理位置与概况教学目标:1. 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温州所属的省份、地级市以及下属的县(市、区)。
3. 了解温州的气候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教学内容:1. 温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瓯江下游。
2. 温州的概况:面积11784平方公里,人口960万,温州市辖鹿城、龙湾、瓯海、洞头4个区和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5个县,以及瑞安、乐清2个县级市。
3. 温州的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4. 温州的主要农作物:水稻、茶叶、水果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温州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学生通过地图查找温州所属的省份、地级市以及下属的县(市、区)。
3. 教师讲解温州的气候特点及主要农作物。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温州的了解。
练习与评估:1. 填空题:温州位于我国的_______沿海,瓯江的_______。
2. 选择题:下列哪个县不属于温州市辖?A. 鹿城B. 龙湾C. 瑞安D. 杭州第二章:温州的历史与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温州的历史发展脉络。
2. 掌握温州的传统文化及其代表性人物。
3. 了解温州的现代产业发展状况。
教学内容:1. 温州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温州逐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
2. 温州的传统文化:包括南戏、永嘉学派、东瓯文化等。
3. 温州的现代产业发展状况:以轻工业、鞋业、服装业等为主导,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温州的历史发展脉络。
2.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温州的传统文化及其代表性人物。
3. 教师介绍温州的现代产业发展状况。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温州文化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练习与评估:1. 判断题:温州被誉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摇篮”(_______)。
2. 简答题:请简要介绍温州的传统文化及其代表性人物。
第三章:温州的旅游景点教学目标:1. 了解温州的旅游景点及其特色。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桥墩小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话说温州》教案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二)1、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的思想情感。
2、在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的海洋资源概况。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1、直接出示:21世纪是海洋世纪。
2、谈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教学“探访宝库”1、讨论:海洋有哪些资源。
2、归纳:渔业、养殖业、运输业、旅游业、动力能源、海底资源等。
3、教师补充哦温州海洋资源的特点。
三、教学“走进贝藻王国”1、欣赏图片导入。
2、说说你对南麂列岛的认识。
3、讨论:为什么南麂列岛会有“贝藻王国”的称号?为什么会成为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什么是我国唯一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洋类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四、新闻发布会1、生将搜集的有关温州海洋开发利用方面的喜讯或内容在班级里进行发布。
2、课外继续搜集身边这方面的资料。
作业布置:做一份“海洋环保手抄报”或“海洋环保剪贴报”。
2、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推销介绍、欣赏图片、观看音像资料等活动,知道温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温州的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发布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温州方言歌谣《温州是个好地方》。
2、说说方言歌谣中的温州景点。
二、教学“鸟瞰温州”1、看教材上的地图。
2、说说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3、在地图上补上自己知道的旅游景点。
4、教师补充介绍部分景点面积、特点等资料。
三、我当小导游1、设计有特色的旅游路线。
2、给自己的旅游路线取个好听的名字。
3、向组内同学介绍。
四、教学“数据大盘点”1、看教材中的数据,从中知道了什么信息?2、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其他的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数据。
六年级下册《话说温州》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弘扬温州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温州的自然风光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温州的了解,展示温州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温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 教学内容:a. 温州的山水: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温州的山水特点,如雁荡山、楠溪江等。
b. 温州的气候:让学生了解温州的气候特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等。
c. 温州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动植物资源,如珍稀动物、特色植物等。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温州自然景观,进行介绍和展示。
第二课时:温州的历史文化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温州的了解,展示温州的历史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温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 教学内容:a. 温州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历史沿革,如东晋设置永嘉郡、宋代成为东南重镇等。
b. 温州的文化:让学生了解温州的文化特色,如温州话、瓯绣、鼓词等。
c. 温州的名人: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历史名人,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唐代诗人张又新等。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介绍和展示。
第三课时:温州的传统产业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温州的了解,展示温州的传统产业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温州的经济特色。
2. 教学内容:a. 温州的农业: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农业产业,如茶叶、水果、蔬菜等。
b. 温州的手工业:让学生了解温州的手工业产业,如瓯绣、竹编、陶瓷等。
c. 温州的工业:让学生了解温州的工业产业,如轻工业、机械制造等。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产业,进行介绍和展示。
第四课时:温州的现代发展1. 导入:让学生谈谈对温州的了解,展示温州的现代发展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温州的现状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