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容重与水分相关性分析(1)
- 格式:pdf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3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玉米的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霉变粒指标是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根据GB 1353-2018 玉米质量标准要求,为大家讲解下玉米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检测的指标。
1.玉米容重(1)玉米容重作为定等的标准,代替了过去的出粮率,是反映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容重就是一升玉米的重量,容重越大质量越好,表示空瘪的玉米少。
以东北玉米为例,由于玉米生长环境不同,辽宁、吉林比黑龙江、内蒙的玉米容重高,说明了玉米容重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2)玉米容重等级:一等玉米容重:≥720g/L二等玉米容重:≥690g/L三等玉米容重:≥660g/L四等玉米容重:≥630g/L五等玉米容重:≥600g/L等外玉米容重:<600g/L2. 玉米水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时刻影响着粮食籽粒的生理变化,如水分过高时,粮食容易发热霉变,进而导致品质劣变。
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8%之间,大多数是采用烘干塔烘干的方式快速降低到14.5%水分,容易造成籽粒空瘪、容重偏低的情况。
也有一部分采用晾干方式,晾干的玉米籽粒饱满,容重高。
华北玉米收获时水分较低,几乎全部采用自然晾干方式进行降水。
3. 玉米杂质东北玉米大多数都是采用烘干塔烘干,装箱时也会进行除尘、筛选、去玉米皮,所以杂质较少,在0.5-1%之间,按照标准要求玉米杂质含量应当≤1%。
4. 玉米不完善粒(1)玉米不完善粒指的是有缺陷或受到损伤有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生霉粒,热损伤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水分快速的下降,同时还有一些机械的操作,先烘干、然后仓储、筛选、装箱、出库等环节,会导致破碎粒增加。
(2)玉米不完善粒含量:一等玉米:≤4%二等玉米:≤6%三等玉米:≤8%四等玉米:≤10%五等玉米:≤15%5. 玉米霉变粒收割后玉米保管储存不善,极容易出现玉米生霉现象。
玉米是最常用的饲料谷物,是配制畜禽日粮时使用的最重要的能量原料.在鸡、猪日粮中玉米一般占50%~70%,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配合饲假设我们的浓缩料主要营养成分表2,浓缩料的推荐配方如表3,玉米水分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提高,全价料的粗蛋白和代谢能水平不断下降.由于玉米水分含量过高稀释了日粮营养浓度,我们必须针对此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后的配方见表5.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增加,豆油和豆粕的添加量必须相应的增加.2玉米水分含量过高会引发霉菌污染.霉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fungi,都称为霉菌.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玉米遭受霉2.2几种常见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2.2.1黄曲霉毒素急性毒性:有毒物,毒性是KCN的10倍,砒霜的68倍.表现:⑴肝实质细胞坏死;⑵胆管增生;⑶肝细胞脂质消失延迟,形成脂肪肝;⑷肝出血.慢性毒性:动物生长迟缓,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主要表现:1肝功能变化;⑵肝组织学变化;3食物利用率下降,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4免疫力降低.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2.2.2呕吐毒素对生长肥育猪而言,含有14ppm呕吐毒素的饲料饲喂后10~20分钟内即会出现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呕吐现象仅发生第一天Williams et al.,1988.持续低剂量饲喂会导致皮肤温度下降、胃食管部增生和血浆中α-球蛋白含量降低Rotter et al.,1994.呕吐毒素会强力抑制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在呕吐毒素的含量在0~14ppm的试验中,Williams et al1998发现饲粮中每增加1ppm呕吐毒素,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即减少6%,在含毒量10ppm以上即完全拒食.而且呕吐毒素是潜在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主要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粘膜和免疫器官产生影响,导致对传染病的易感性.2.2.3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其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在所有的圈养动物中,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最为敏感,而受影响最大的部位主要是其生殖系统.较低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后备母猪最为敏感,0.5~1.0ppm低含量下即可造成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Blaney和 Williams,1991.玉米赤霉烯酮会增加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及死胎的几率、初生仔猪的存活率较差、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Vanyi,1994.Golhl1990指出饲粮中10ppm的F-2毒素会延长母猪自离乳至配种的间隔时间,降低窝仔数和增加畸形猪的数量.F-2毒素使年轻公猪性欲下降、睾丸变小、睾丸生精细胞上皮细胞变性最后形成精子发育不良和不孕、生精细管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等.2.2.4T-2毒素T-2毒素属于组织刺激因子和致炎物质,直接损伤皮肤和粘膜.表现为厌食,呕吐,瘦弱,生长停滞,皮肤、粘膜坏死,胃肠机能紊乱,繁殖和神经机能障碍,血凝不良,肝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和免疫机能降低.2.2.5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是一种霉菌肾毒素,它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且在自然污染的饲料中常见.猪摄入1ppm的赭曲霉毒素A可在5~6天致死.饲喂含1ppm浓度的赭曲霉毒素的日粮,3个月后可引起烦渴、尿频、生长迟缓和饲料利用率降低.2.2.6霉菌毒素的相乘作用饲料或原料中往往不止只含一种毒素,至少含有2种以上,且很多毒素与毒素之间均具有相乘作用,例如黄曲霉毒素与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与T-2毒素、呕吐毒素与F-2毒素等等,这些毒素同时出现其毒力将大大超过单个霉菌毒素所具有的毒力.2.3霉菌毒素在畜产品中残留与人类食品卫生的关系动物摄入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乳汁以及蛋鸡中可检出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因而可能造成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可通过食物链而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大的潜在危害.据Rodricks1977报道,乳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与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残留量之比约为200:1;猪饲料中毒素与肝脏中毒素之比为800:1;肉鸡饲料中毒素与肝脏中毒素之比为1200:1;产蛋鸡饲料中毒素与蛋中毒素之比为2200:1;肉牛饲料中毒素与肉中毒素之比为14000:1.3玉米含水量感官鉴定含水量在14%以内:籽粒干燥,颜色正常.用牙咬有震动感和清脆的响声,碎粒大小不一,断面光滑.用手抓玉米籽粒或插进种子堆时有滑流刹手的感觉,在堆内搅动时会有“哗哗”的清脆声.玉米的胚部凹陷,干枯贴底.含水量在15%~16%:玉米较为干燥,颜色正常较新鲜.用牙咬时有震动的感觉,响声不清脆,用手抓握或搅动时流利发滑但不“刹手”,胚部收缩凹陷,用手指可轻微掐入,指甲边缘有发亮的油迹.含水量在17%~19%:玉米粒感觉不十分干,但也不很潮,颜色新鲜.牙咬时有响声,不震牙.胚部有凹陷,用指甲很容易掐入,指甲带有湿痕.含水量在20%~24%:玉米籽粒发潮湿,颜色鲜艳有光泽.用手触动种子堆时,声音低沉,感觉潮涩,向玉米堆插入时感觉有阻力,胚部与粒面基本相平,牙咬时易碎,稍有低沉的响声或无响声,碎渣常连在一起.含水量25%以上:玉米籽粒潮湿,籽粒颜色鲜艳,光泽强并发亮,胚部饱满或稍有突起,用牙咬时很容易压扁,无响声 ,手很难插入种子堆内.含水量在30%左右:玉米籽粒特别潮湿,籽粒涨大,粒色鲜艳明亮,胚部膨胀突起,用指甲掐胚部有水渗出.。
玉米质量指标表
玉米质量通常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评估,这些指标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含水量等。
以下是一般用于评估玉米质量的一些指标:
1.含水量(Moisture Content):玉米的含水量是一个关键的指
标,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储存、加工和贮存寿命。
合适的
含水量取决于玉米的用途。
2.杂质和异物(Impurities and Foreign Material):玉米中的杂
质和异物,如石头、土壤、杂草等,对玉米的品质产生负面影
响。
3.容重(Bulk Density):玉米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
常以千克/立方米为单位。
较高的容重通常表示玉米颗粒较为紧
密。
4.颗粒大小和形状(Particle Size and Shape):玉米颗粒的大小
和形状也会影响其在加工和储存中的表现。
5.淀粉含量(Starch Content):玉米的淀粉含量对于一些加工和
制品制造非常重要,例如玉米粉和玉米糖浆的生产。
6.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对其
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对于用途如饲料生产等方面有影
响。
7.油分含量(Oil Content):一些玉米品种含有较高的油分,对
于食品和工业用途有重要意义。
8.气味和味道(Odor and Flavor):玉米的气味和味道应当符合
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标准,不应有异常的异味。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玉米质量指标,具体的标准可能因用途、品种、国家或地区而异。
在具体的贸易或生产中,通常会参考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以确保玉米的质量符合规定。
利用电子两用容重器研究水分与容重的关系容重是检测粮食谷物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水分、净度等。
而且容重和水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大的,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小编就专门利用电子两用容重器和水分测定仪对玉米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表明:玉米水分在14%以内时所测的容重值才相对比较稳定。
造成玉米容重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水分含量变化影响的,误差一般在8~25克每升。
试样温度在0℃以上时,水分含量在18%~23%之间的玉米实际容重为实测容重加上增补容重。
增补容重是以18%水分含量为基础,水分含量每增加1百分点,容重增补5克每升。
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检验规则对水分在18.0%-23.0%的玉米用增补法计算了容重,等水分降至18%以下时,又进行了实测容重。
结果发现,用电子两用容重器实际测得的容重与增补法所测容重有一定的误差。
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降低,其容重值在逐渐增加,甚至有的使等级发生了变化。
这也说明了玉米的水分含量和其容重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当水分值发生变化时,其容重值也发生增加或减少。
目前,我国根据玉米容重划分了5个等级,具体为:一等容重大于或等于720g/L,二等容重大于或等于685g/L小于720g/L,三等容重大于或等于650g/L 小于685g/L,四等容重大于或等于620g/L小于650g/L,五等容重大于或等于590g/L小于620g/L,容重低于590g/L的为等外品。
根据这些标准,再结合电子两用容重器的测量结果,我们就能为玉米确定等级了。
容重是粮食收购的必检项目之一,根据GB1353-2009《玉米》新国际中测量粮食容重要求和GB/T5498《粮油、油料检验容重测定仪法》托普云农谷物容重器,小麦容重器,玉米容重器是测量粮食等级的专用测量工具,容重是单位体积的重量,小麦、玉米容重是一升小麦、玉米在标准的容重器实验下的重量(克)。
利用电子两用容重器、容重器型号列表:有带打印和不带打印两款谷物电子容重器:以下型号可以配置充电电池、无需再用交流,适用于不同的型号,加充电电池每台增加一百元。
对玉米容重参数的认识玉米容重是衡量玉米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
从定义上玉米容重就是指玉米籽粒单位容积内的质量,在我国其单位为g/L。
玉米容重从某种程度上能真实地反映出玉米的完整度、均匀度、成熟度以及其潜在的营养价值。
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玉米的容重值越高,其籽粒中所含的营养物质越多。
下文将综述玉米容重差异的可能形成机制,重点分析玉米容重参数可能蕴藏的饲用营养价值,以期为正确认识玉米容重参数提供参考。
一、玉米容重差异形成机制分析1.1测定方法对玉米容重测定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取不同取样方法测定的相同玉米的容重值可相差9g/L(张霞,2005)。
所以在测定玉米容重时须按照四分法逐量取样才能保证测定值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具体操作时如发现插片不流畅及受到阻力或震动等都会影响容重的测定结果。
另外将排气砣置于插板下对容重的测定比排气砣置于插板上可导致容重测定值高约32g/ L(张霞,2005;高清海和吕宏,2011)。
实际上,我国1999年发布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测定的容重值比美国相应方法的测定值高出约30 g/L。
所以在2009年我国发布了新的玉米容重测定方法。
经验证,修订后的容重测定方法(GB1353-2009)测定结果与国外方法测定值相差不超过2.5g/L。
(即将实施的新标准是 GB1353-2018)1.2 玉米品种(质地)与容重的关系张丽(2008)分析了29 个山东省玉米品种容重的差异,发现玉米容重受到基因型的显著影响。
受基因型控制的粒型是决定容重的重要因素,不同粒型之间容重差异显著,爆裂型玉米容重值高于硬粒型,硬粒型玉米容重普遍高于马齿型玉米的容重。
这可能是因为圆形爆裂型玉米在容量筒内排列间隙小于扁平形籽粒,且圆形籽粒种皮光滑,故圆形籽粒比扁平形籽粒容重高。
同时发现容重与角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爆裂型玉米基本全部角质化,硬粒型的角质率大于马齿型。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黑龙江大量种植的胶质德美亚玉米的容重普遍高于普通东北玉米的原因。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玉米的容重,分析玉米容重与品种、成熟度之间的关系,为玉米种植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不同品种玉米种子: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 水分测定仪- 玉米容重器- 电子天平2. 实验仪器:- 玉米容重器- 电子天平- 玉米粉碎机- 玉米筛选机三、实验方法1. 种子准备:将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分别浸泡24小时,使种子吸水膨胀。
2. 种子成熟度选择:分别选取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的玉米种子,分别播种在实验田中。
3. 成熟度监测:定期观察玉米植株的生长情况,当玉米籽粒达到成熟标准时,进行收获。
4. 容重测量:将收获的玉米籽粒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空壳,然后用粉碎机粉碎,用筛选机筛选出饱满的籽粒。
5. 容重测定:将筛选出的饱满籽粒放入玉米容重器中,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量,记录容重值。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玉米的容重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品种 | 成熟度 | 容重(g/L) || -------- | ------ | -------- || 早熟品种 | 早熟 | 740 || 中熟品种 | 中熟 | 730 || 晚熟品种 | 晚熟 | 720 |2. 分析:(1)玉米容重与品种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玉米在相同成熟度下,容重存在一定差异。
早熟品种的容重最高,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低。
(2)玉米容重与成熟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玉米容重随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
早熟品种的容重较高,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最低。
(3)玉米容重与水分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玉米容重与水分呈负相关。
水分越高,容重越低。
五、实验结论1. 玉米容重与品种、成熟度、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成熟度。
3.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应注重水分管理,降低水分含量。
玉米容重不达标情况说明范文摘要:一、玉米容重的定义与重要性二、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情况说明三、玉米容重不达标的影响四、应对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措施正文:一、玉米容重的定义与重要性玉米容重是指每升玉米的重量,通常以克为单位。
它直观地反映了玉米的饱满程度和整齐度,是衡量玉米质量的重要指标。
玉米容重不仅影响到粮食的储存和运输,还关系到玉米的加工利用和市场需求。
因此,玉米容重的准确测量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情况说明当玉米容重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就称之为玉米容重不达标。
具体来说,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玉米水分过高:玉米在收获、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若水分超过安全水分,会导致玉米容重下降。
2.玉米成熟度不足:玉米成熟度不足,会导致玉米粒饱满程度不够,从而影响玉米容重。
3.玉米受潮:玉米在储存过程中,若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会导致玉米容重下降。
4.玉米品种问题:某些玉米品种本身容重较低,这也会导致玉米容重不达标。
三、玉米容重不达标的影响玉米容重不达标会对粮食生产、储存和加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1.影响粮食质量:玉米容重不达标,会导致玉米品质降低,进而影响粮食的安全储存和加工利用。
2.影响粮食运输:玉米容重不达标,会增加粮食的运输成本,因为相同体积的粮食,容重越低,重量越轻。
3.影响市场需求:市场上对玉米容重的要求较高,玉米容重不达标会降低市场需求,从而影响粮食价格。
四、应对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措施针对玉米容重不达标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进种植技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适时收获等措施,提高玉米的成熟度和容重。
2.加强粮食储存管理:合理控制粮食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3.提高粮食加工技术:采用适当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提高玉米的加工利用率,降低粮食损耗。
玉米容重标准玉米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玉米籽粒的重量,是衡量玉米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对于玉米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玉米容重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玉米的质量。
玉米容重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过低的容重意味着玉米籽粒的养分含量不足,而过高的容重则可能意味着玉米籽粒的水分含量过高,影响贮存和加工。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容重标准对于保证玉米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制定合理的玉米容重标准,可以引导农民科学种植、选种优质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
在玉米贸易中,容重是确定玉米价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制定统一的玉米容重标准,可以避免因容重不一致而导致的价格混乱和市场秩序紊乱,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玉米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玉米加工品质。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加工、淀粉加工等领域。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玉米容重标准,可以引导玉米加工企业选择优质玉米原料,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容重标准的制定对于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玉米容重标准不仅可以保证玉米的质量,促进产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加工品质,还可以推动玉米产业向着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因此,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玉米容重标准,为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玉米容重不达标情况说明范文
摘要:
一、引言
1.简述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情况
2.说明容重不达标的原因
二、玉米容重不达标的影响
1.对产量的影响
2.对质量的影响
三、解决方法
1.改进种植技术
2.合理施肥和灌溉
3.及时收获和储存
四、结论
1.总结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情况
2.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正文:
一、引言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的玉米容重不达标的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种现象主要由于种植过程中管理不当,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
二、玉米容重不达标的影响
1.对产量的影响:玉米容重不达标会导致单位面积的产量降低,从而影响
整体产量。
2.对质量的影响:玉米容重不达标,意味着玉米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这将导致玉米的品质下降,影响其市场价格和销售。
三、解决方法
1.改进种植技术:种植玉米时,要采用适当的种植密度,确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够充分吸收阳光和营养。
2.合理施肥和灌溉: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土壤肥力和降雨情况,适时进行施肥和灌溉,保证玉米生长的营养和水分需求。
3.及时收获和储存:在玉米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并进行妥善储存,避免因为储存不当导致玉米容重下降。
四、结论
总的来说,玉米容重不达标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玉米质量的检验方法,附玉米等级区分2如何区分玉米等级?玉米我国玉米国家级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饲料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金属材料玉米国标。
相互配合这四个标准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
玉米国标是大宗玉米的通用标准,广泛商品适用于商品玉米的收购、贮存、运输、加工以及销售。
而饲料用纤维植物玉米标准和工业用玉米标准针对性更强,在玉米国标的基础上,又有一些变化和调整。
这三个标准共同点是以湿气、杂质、不完善粒、生霉粒等作为数值衡量玉米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不同点在于饲料用玉米除保留容重等主要指标外,还增加了粗蛋白质这一技术指标,而工业用玉米则舍弃了容重这一指标项,总体看,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生霉粒指标的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是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我国不同产地玉米在质量上存在以下差异:(1)容重在正常年景,东北黑龙江玉米的容重最高,通辽和阜新作物玉米的质量基本在二等以上,一等占到90%;吉林玉米70%以上为二等;内蒙古玉米质量一般,60%-70%能达到三等;辽宁玉米50%能达到二等,80%能够达到三等。
但玉米容重受年景影响较大,比如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甘蔗水分较大,容重减少。
在正常年景,华北山东和河北的玉米基本都在以下二等以上,尤以山西北部、河北邢台以北地区的玉米质量为好。
(2)水分在正常年景,沉淀物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0%,年景不好时最高达到35%-40%。
内蒙玉米的水分非常低,一般在24%左右,有时会达到27%-28%。
凉爽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自然晾干玉米的比例稍低,除内蒙东南通辽和辽宁西南以外,大部分是烘干玉米。
烘干主要包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烘干至14.5%左右,在存放过程中,水分逐渐散失至14%以下;二是先晾干至杂质20%左右,然后再烘干。
东北地区春节前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一种方式,由于一次降雨量幅度过大,容易造成杂粮玉米籽粒发瘪和容重偏低。
而春节后上市的玉米主要采用第二种,事先自然晾干时间较长,因此籽粒饱满,容重普遍较高。
浅析影响玉米容重的因素陈丽萍【摘要】容重是玉米定等的唯一指标,同一品种玉米容重值越高,玉米籽粒中含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多,而影响玉米容重结果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对几组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影响玉米容重的部分因素.【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1页(P67)【关键词】影响;玉米;容重;水分;方法【作者】陈丽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产粮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出口量很大。
目前,在我国玉米容重是唯一的定等指标,而影响玉米容重结果的因素很多。
容重是指玉米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容重作为玉米商品品质的重要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玉米的成熟度、完整度、均匀度和使用价值,同一品种玉米容重值越高,玉米籽粒中含的营养物质也就越多,它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质量定级的重要指标。
我国玉米容重现行标准分为5个等级,可以兼顾我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以及主产区丰年、平年和歉年的玉米质量,同时各等级也能够与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家要求相一致,有利于我国玉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1.1 同一样品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玉米水分的降低,其容重值在逐渐增加,甚至有的使等级发生了变化。
并且根据大量检测、调查结果分析,受玉米品种、产地等影响,同一份玉米样品,随着水分的降低,容重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
特别是水分超过23%的玉米容重没有线性关系。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水份在18%-23%的玉米用增补容重法所测容重有一定的误差,因此我国玉米现行标准取消了增补容重以18%(含)水分含量为基础,水分含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容重增加5克每升的计算。
规定水分在18.0%以上的,通过实验室快速干燥降水设备和快速水分测定仪,将玉米水分降到18%以下,待玉米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再按照GB1353-2009附录A测定玉米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