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检修标准[详]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7
离心泵联轴器检修的技术标准
小机泵联轴器主要有刚性联轴器、齿形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几种,现分述如下:
一、刚性联轴器
刚性联轴器一般用在功率较小的离心泵上,检修时首先拆下联接螺栓和橡皮弹性圈,对温度不高的液体,两个半联轴器平面间隙为2.2~4.2mm,温度较高时,应比轴窜量大1.55~2.05 mm。
联轴器橡胶弹性圈比穿孔直径应小0.15~0.35 mm。
同时拆装时一定要用专用工具,保持光洁,不允许有碰伤划伤。
二、齿形联轴器
齿形联轴器挠性较好,有自动对中性能。
检修时一般按以下方法进行:
1、检查联轴器齿面啮合情况,其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50%,沿齿宽不小于70%,齿面不得有严重点蚀、磨损和裂纹。
2、联轴器外齿圈全圆跳动不大于0.03mm,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2mm。
3、若须拆下齿圈时,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可敲打,以免使轴弯曲或损伤。
当回装时,应将齿圈加热到200℃左右再装到轴上。
外齿圈与轴的过盈量一般为0.01~0.03mm。
4、回装中间接筒或其它部件时应按原有标记和数据装配。
5、用力矩扳手均匀地把螺栓拧紧。
三、膜片式弹性联轴器
1、清洗检查两个半联轴器表面,其上应无裂纹、磨损,与中间隔套相配合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两半联轴器同轴度偏差应小于0.003mm。
2、清洗并检查弹簧片,应无裂纹、变形。
3、清洗并检查螺栓,其表面应无裂纹、磨损、变形。
4、找正要求:轴向±0.03mm,径向±0.05mm。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离心泵检修规程总则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
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设备完好标准(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1.日常维护(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定期检查(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
但还在公差范围内,则可继续使用。
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2.小修项目(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离心泵检修规程一、检修前准备工作在进行离心泵的检修之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检修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1.1 设备停车离心泵在正常使用时需进行检修,需要先停止设备的运行。
在停车前应先关闭电源,等待设备自然停车并切断进出口管路。
1.2 停电操作检修离心泵前,需要停止电源以确保安全。
在停止电源时,应先切断总电源,再打开控制柜门,依次切断从控制柜到设备的电源线。
1.3 加锁操作在设备停车后,需要进行加锁操作以防止误操作或他人进入操作区域。
加锁时需要将其锁定的地方进行标记,以提示其他人员不得操作。
1.4 衣着及准备检修人员应穿戴好防护具,并检查工具箱内配置是否齐全,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工作帽、工作服、眼罩等。
二、检修步骤2.1 拆卸工作在检修离心泵前,需要完成拆卸工作。
拆卸时应将其上的泵体、叶轮、密封等件进行拆卸。
2.2 清洗工作拆卸后,需要进行清洗工作,包括清洗泵体、隔板以及水管等件,清除泵内杂物及生锈部位,并通过除锈铲或喷砂机清理叶轮表面。
2.3 检查工作在清洗后,对离心泵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如泵体、叶轮、轴、联轴器、密封件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在检查后,对需要维修的部位进行维修工作,如更换叶轮、轴、密封件等。
2.5 组装工作维修完成后,需要进行组装工作。
组装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黄铜、青铜等材质的联轴器,并要求联轴器轴线相同。
2.6 静态试运行组装完毕后,需要进行静态试运行,检查其泄漏情况及联轴器的运行情况,确定无异常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7 动态试运行在完成静态试运行后,需要进行动态试运行,验证泵的性能和状态是否良好。
动态试运行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带电检修离心泵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检修时,需要进行带电检修。
在带电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带电检修流程。
3.2 爆炸危险离心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过高或密封不良等因素,可能引起爆炸危险。
因此,在设备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周围的空气干燥且通风,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并且保持灭火设备随手可取。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一、离心泵泵轴1 、清洗并检查泵轴,泵轴应无裂纹,严重磨损等缺陷。
如已有磨损、裂纹、冲蚀等,应详细记录,并分析其原因。
2 、检测离心油泵泵轴直线度,其值在全长上应不大于 0.05mm 。
轴颈表面不得有麻点、沟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应小于 0.02mm 。
3 、离心泵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平行度误差应小于 0.03mm /100二、离心泵叶轮1 、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表面,叶轮表面应无裂纹、磨损等缺陷,叶轮流道表面应光滑,且无结垢、毛刺,叶片应无裂纹、冲刷减薄等缺陷。
2 、检查各级叶轮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环,应无松动,密封环表面光滑,无毛刺,表面粗糙度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与叶轮装配间隙量应为 0.05~ 0.10 mm 。
以叶轮内孔为基准,检查叶轮径向跳动应不大于 0.05 mm 。
端面跳动不大于 0.04 mm 。
3 、叶轮与轴采用过盈配合,一般为 H7/h6 。
键与键槽配合过盈量为 0.09~ 0.12 mm ,装配后,离心泵键顶部间隙量就为 0.04~ 0.07 mm 。
4 、叶轮须作静平衡。
三、离心泵泵头、泵壳及导叶轮1 、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应无磨损、裂纹、冲蚀等缺陷。
2 、离心泵导叶轮的防转销应无弯曲、折断和松动。
泵头、泵壳密封环表面应无麻点、伤痕、沟槽,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密封环与泵头、离心泵泵壳装配间隙量为 0.05~ 0.10 mm ,密封环应不松动。
3 、以离心泵泵头、离心泵泵壳止口为基准,测量密封环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不大于 0.50 mm ,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 0.04 mm 。
4 、测量离心泵泵头、泵壳密封环与其装配密封环之间的间隙量,其值应在 0.50~ 0.60 mm 之间。
四、离心泵节流轴封1 、清洗并检查节流轴封表面,其上应无裂纹、偏磨等缺陷,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2 、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体采用 H7/p6 配合。
离心泵检修方案一、检修内容1.小修内容1)检查填料或机械密封。
2)检查轴承,调整轴承间隙。
3)检查联轴器及对中。
4)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5)检查冷却水、封油和润滑油系统。
2.大修项目1)包括小修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磨损、腐蚀和冲刷。
3)检查转子,必要时做动平衡校验。
4)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5)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6)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必要时调整垫铁和泵体水平度。
二、拆卸与检查1.拆卸前准备1)掌握泵的运行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2)备齐检修工具。
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切断电源以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尽泵内介质,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2.拆卸与检查1)除去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对中标记。
2)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3)拆卸轴承箱,检查轴承,同时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4)拆卸密封并进行检查。
5)拆卸主轴,测量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6)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
7)检查各零件。
8)检查泵体。
9)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泵的产品说明书及图样,了解泵的装配顺序及方法。
(2)准备好起重设备及装配时所用的工具和量具。
(3)清理装配地点。
(4)复核各零件相关的装配尺寸的正确性。
三、检修质量标准1.联轴器1)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H7/js6.2)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3)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位置。
4)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的紧力。
弹性柱销与联轴器孔的直径间隙为0.40-0.60mm.2.轴承1)滑动轴承a.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2-0.04mm,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均匀,接触面积应大60%以上。
b.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点。
轴承与轴的过盈量为0.005-0.015mm.c.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剥落等缺陷。
离心泵检修标准1.检修标准(1)检修分为大、中、小修。
(2)检修时间:小修半年;中修一年;大修二年(半年、一年、二年均指运行时间)。
(3)检修内容:小修:更换填料箱内填料中修:包括小修内容;更换爪形弹性联轴器弹性垫;更换轴承及油封;更换轴套及轴套内“O“形圈;悬架清洗换油;电机轴承清洗注油或更换;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发现松动现象重新浇灌水泥;。
大修:包括中修内容;更换轴;检查叶轮腐蚀情况,出现蚀孔更换;检查密封环的磨损情况,如与叶轮间隙大于0.5mm,更换密封环。
2.保证值(1)调整两联轴器同心度,测量联轴器外圆上下、左右差别不得超过0.1mm,两联轴器端面间隙一周最大和最小间隙差别不得超过0.3mm;(2)轴承压盖与轴承间隙通过纸垫调整到0.05-0.1mm。
(3)泵体与管线连接时,不得将管线的作用力强加到泵体上。
(4)检修后,加负荷运转时,填料漏水就是少量均匀的。
(5)轴承的润滑油应洁净且保持正常位置,即油标的1/2-2/3处,不得过高或过低。
(6)带负荷运转时,泵出口阀全开时,出口压力表应指示在2.4-2.5bar且不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
(7)轴承的运行温度不得超过80℃且不超过环境温度40℃。
(8)试运转时,无润滑油或水的泄漏且运行平稳,无振动或杂音。
3.故障分析及处理办法⑴水泵不吸水并且压力表剧烈振动。
原因:泵体内水没有注满。
解决办法:将泵体内注满水重新起动。
⑵水泵不吸水原因:泵体内水没有注满;进水阀门没有打开或者进水口淤塞。
解决办法:将泵体内注满水;打开进水阀门或清洗更换进水口阀门。
⑶压力太低原因:泵体旋转方向不对或叶轮磨损、淤塞。
解决办法:调整电机运转方向或更换叶轮、清洗泵体。
⑷流量太低原因:管路、泵体淤塞或者口环磨损严重。
解决办法:清洗管路、泵体或者更换口环。
⑸功率过大原因:填料太紧或者磨损;叶轮、轴承损坏。
解决办法:调整填料松紧度或者更换叶轮、轴承。
⑹轴承过热原因:缺少润滑油水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一、离心泵泵轴1、清洗并检查泵轴,泵轴应无裂纹,严重磨损等缺陷。
如已有磨损、裂纹、冲蚀等,应详细记录,并分析其原因。
2、检测离心油泵泵轴直线度,其值在全长上应不大于0.05mm。
轴颈表面不得有麻点、沟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应小于0.02mm。
3、离心泵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平行度误差应小于0.03mm/100二、离心泵叶轮1、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表面,叶轮表面应无裂纹、磨损等缺陷,叶轮流道表面应光滑,且无结垢、毛刺,叶片应无裂纹、冲刷减薄等缺陷。
2、检查各级叶轮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环,应无松动,密封环表面光滑,无毛刺,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与叶轮装配间隙量应为0.05~0.10mm。
以叶轮内孔为基准,检查叶轮径向跳动应不大于0.05mm。
端面跳动不大于0.04mm。
3、叶轮与轴采用过盈配合,一般为H7/h6。
键与键槽配合过盈量为0.09~0.12mm,装配后,离心泵键顶部间隙量就为0.04~0.07mm。
4、叶轮须作静平衡。
三、离心泵泵头、泵壳及导叶轮1、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应无磨损、裂纹、冲蚀等缺陷。
2、离心泵导叶轮的防转销应无弯曲、折断和松动。
泵头、泵壳密封环表面应无麻点、伤痕、沟槽,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密封环与泵头、离心泵泵壳装配间隙量为0.05~0.10mm,密封环应不松动。
3、以离心泵泵头、离心泵泵壳止口为基准,测量密封环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不大于0.50mm,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0.04mm。
4、测量离心泵泵头、泵壳密封环与其装配密封环之间的间隙量,其值应在0.50~0.60mm之间。
四、离心泵节流轴封1、清洗并检查节流轴封表面,其上应无裂纹、偏磨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2、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体采用H7/p6配合。
以外圆为基准,测量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应不大于0.02mm;3、测量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轴间隙量,其值应在0.25~0.30mm之间。
离心泵维修技术标准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第一章离心水泵检修标准一、综述五丰塘工程中共装置了各类水泵约台,其中离心水泵占绝大部分,其余有螺杆泵、活塞式高压泵、活塞式加药泵、隔膜泵、屏弊泵等多种型式,但数量并不太多。
离心式水泵中从使用的介质来分有清水泵、污水泵和渣浆泵等;从结构上分类又有单级泵和多级泵;从安装的位置来分,有卧式泵和立式泵之分。
但清水泵大多数是卧式的单级泵,中、高压清水泵大部分是卧式的多级泵,小部分是立式的单级泵和立式的多级泵(如:深井泵和液下泵等等)、污水泵和渣浆泵则大部分是卧式的单级泵。
本检修标准是针对离心泵而编写的,从检修的角度编写了离心泵各主要部件的标准,至于离心泵整体的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判定,在本标准中,作为附录编写在下面。
运行中的离心水泵,判定其是否要进行修理,除了根据离心水泵的使用性能和机械性能而定外,还要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判定、区分各类离心水泵修理的等级及修理的内容,因根据离心水泵各主要部件的技术状况而定,主要的还依赖于良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
二、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离心清水泵的检修周期,小修一般为半年左右;中修为1~2年;大修为4~5年。
根据实际使用,管理情况,酌情调整周期。
对于污水泵、渣浆泵,根据介质的含酸,含泥砂以及实际的磨损情况,酌情调整检修周期。
2.离心水泵的检修内容1)小修:⑴检查并更换密封填料;⑵清洗,检查轴承并调整间隙(如使用锥形可调型轴承),更换润滑脂和润滑油;⑶检查联轴器的零件并校核其同轴度;⑷检查各部螺丝的紧固情况;⑸检查并修理冷却水管及油管;2)中修:⑴包括小修项目;⑵检查离心水泵各部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⑶检查修理轴承,必要时进行更换;⑷核校转子晃动度,必要时进行转子的平衡;⑸检查轴套、压盖、底套,油环,口环,中间口环(多级离心泵)等密封件各处间隙,超标的予以更换;⑹测量并调正泵体水平度;⑺修理或更换吸入阀、逆止阀和输出阀门。
离心泵检修标准规程一、离心泵完好标准1.1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
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1.2检修标准:离心泵一般一年大修一次,累计运行时间未满2000h,可按具体情况适当延长。
(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 检修周期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2.2 小修项目(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5)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6)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3 大修项目(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气蚀和冲蚀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3)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必要时更换轴承或油封。
(4)检查轴的弯曲度,必要时校正轴的直线度。
(5)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检。
(6)修理或更换机械密封及填料。
(7)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8)调校出口压力表。
(9)检查进出口滤网,必要时更换。
(10)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调整垫铁和泵体水平度或重新配管。
三、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3.1 检修前准备工作(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离心泵检测标准离心泵是一种常用于输送液体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
为确保离心泵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了一系列的离心泵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涵盖了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离心泵检测标准的主要内容:1. 设计和制造标准1.1 结构设计标准离心泵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确保泵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2 材料选择标准规定离心泵的零部件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泵体、叶轮、轴等。
这些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机械性能。
1.3 制造工艺标准明确离心泵的制造工艺要求,包括铸造、焊接、加工等环节,以确保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2. 安装与调试标准2.1 安装要求标准规定离心泵的安装位置、基础要求、连接方式等,确保泵在安装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2.2 泵站设计和安装标准对于涉及到泵站的项目,制定相关的泵站设计和安装标准,包括泵站的管道布局、配管系统等。
2.3 泵的调试和启动标准明确离心泵的调试步骤和要求,确保在投入运行前对泵进行全面检测和调整。
3. 性能测试标准3.1 流量与扬程测试标准规定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和扬程测试方法,以评估其性能参数。
3.2 效率测试标准明确离心泵的效率测试方法,确保泵在运行中能够更加节能高效。
3.3 噪音和振动测试标准规定离心泵在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限制,以确保设备在运行中不会产生过大的噪音和振动。
4. 维护与保养标准4.1 检修标准规定离心泵的定期检修要求,包括拆解、清洗、更换易损件等。
4.2 润滑与密封标准明确离心泵的润滑要求和密封检测标准,以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防止泄漏。
5. 安全与环保标准5.1 安全操作标准规定离心泵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运行时的注意事项、紧急停车程序等。
5.2 环保要求标准明确离心泵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符合的环保要求,包括废水排放标准、噪音控制等。
6. 监测与评估标准6.1 在役监测标准规定离心泵在运行中的监测方法和周期,以及对泵状态的实时评估要求。
离心泵检修与质量、维护与故障处理、试车与验收标准规范1、试车与验收:1.1试车前准备:1.1.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数据正确。
1.1.2单试电机合格,确认转向正确。
1.1.3热油泵启动前要暖泵,预热速度不得超过50℃/h,每半小时盘车180°。
1.1.4润滑油,封油、冷却水等系统正常,零附件齐全好用。
1.1.5盘车无卡涩现象和异常声响,轴封渗漏符合要求。
1.2试车:1.2.1离心泵严禁空负荷试车,应按操作规程进行负荷试车。
1.2.2对于强制润滑系统,轴承油的温升不应超过28℃,轴承金属的温度应小于93℃;对于油环润滑或飞溅润滑系统,油池的温升不应超过39℃,油池温度应低于82℃。
1.2.3轴承振动标准见SHS01003-2004《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1.2.4保持运转平稳,无杂音,封油、冷却水和润滑系统工作正常,泵及附属管路无泄漏。
1.2.5密封介质泄漏不得超过下列要求:⑴、机械密封:轻质油10滴/min,重质油5滴/min;⑵、填料密封:轻质油20滴/min,重质油10滴/min;3、检修与质量标准:3.1拆卸前准备:3.1.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3.1.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1.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3.2拆卸与检查:3.2.1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3.2.2拆卸联轴器安全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3.2.3测量转子的轴向窜动量,拆卸检查轴承。
3.3.1.6联轴器对中检查时,调整垫片每组不得超过4块。
3.3.1.7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3.3.1.8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⑸、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值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3.3.2.2滚动轴承:⑴、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is6。
⑵、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第一章离心水泵检修标准一、综述五丰塘工程中共装置了各类水泵约台,其中离心水泵占绝大部分,其余有螺杆泵、活塞式高压泵、活塞式加药泵、隔膜泵、屏弊泵等多种型式,但数量并不太多。
离心式水泵中从使用的介质来分有清水泵、污水泵和渣浆泵等;从结构上分类又有单级泵和多级泵;从安装的位置来分,有卧式泵和立式泵之分。
但清水泵大多数是卧式的单级泵,中、高压清水泵大部分是卧式的多级泵,小部分是立式的单级泵和立式的多级泵(如:深井泵和液下泵等等)、污水泵和渣浆泵则大部分是卧式的单级泵。
本检修标准是针对离心泵而编写的,从检修的角度编写了离心泵各主要部件的标准,至于离心泵整体的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判定,在本标准中,作为附录编写在下面。
运行中的离心水泵,判定其是否要进行修理,除了根据离心水泵的使用性能和机械性能而定外,还要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判定、区分各类离心水泵修理的等级及修理的内容,因根据离心水泵各主要部件的技术状况而定,主要的还依赖于良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
二、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 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离心清水泵的检修周期,小修一般为半年左右;中修为1~2年;大修为4~5年。
根据实际使用,管理情况,酌情调整周期。
对于污水泵、渣浆泵,根据介质的含酸,含泥砂以及实际的磨损情况,酌情调整检修周期。
2. 离心水泵的检修内容1)小修:⑴检查并更换密封填料;⑵清洗,检查轴承并调整间隙(如使用锥形可调型轴承),更换润滑脂和润滑油;⑶检查联轴器的零件并校核其同轴度;⑷检查各部螺丝的紧固情况;⑸检查并修理冷却水管及油管;2)中修:⑴包括小修项目;⑵检查离心水泵各部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⑶检查修理轴承,必要时进行更换;⑷核校转子晃动度,必要时进行转子的平衡;⑸检查轴套、压盖、底套,油环,口环,中间口环(多级离心泵)等密封件各处间隙,超标的予以更换;⑹测量并调正泵体水平度;⑺修理或更换吸入阀、逆止阀和输出阀门。
第一章离心水泵检修标准一、综述五丰塘工程中共装置了各类水泵约台,其中离心水泵占绝大部分,其余有螺杆泵、活塞式高压泵、活塞式加药泵、隔膜泵、屏弊泵等多种型式,但数量并不太多。
离心式水泵中从使用的介质来分有清水泵、污水泵和渣浆泵等;从结构上分类又有单级泵和多级泵;从安装的位置来分,有卧式泵和立式泵之分。
但清水泵大多数是卧式的单级泵,中、高压清水泵大部分是卧式的多级泵,小部分是立式的单级泵和立式的多级泵(如:深井泵和液下泵等等)、污水泵和渣浆泵则大部分是卧式的单级泵。
本检修标准是针对离心泵而编写的,从检修的角度编写了离心泵各主要部件的标准,至于离心泵整体的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判定,在本标准中,作为附录编写在下面。
运行中的离心水泵,判定其是否要进行修理,除了根据离心水泵的使用性能和机械性能而定外,还要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判定、区分各类离心水泵修理的等级及修理的内容,因根据离心水泵各主要部件的技术状况而定,主要的还依赖于良好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
二、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离心水泵的检修周期离心清水泵的检修周期,小修一般为半年左右;中修为1~2年;大修为4~5年。
根据实际使用,管理情况,酌情调整周期。
对于污水泵、渣浆泵,根据介质的含酸,含泥砂以及实际的磨损情况,酌情调整检修周期。
2.离心水泵的检修内容1)小修:⑴检查并更换密封填料;⑵清洗,检查轴承并调整间隙(如使用锥形可调型轴承),更换润滑脂和润滑油;⑶检查联轴器的零件并校核其同轴度;⑷检查各部螺丝的紧固情况;⑸检查并修理冷却水管及油管;2)中修:⑴包括小修项目;⑵检查离心水泵各部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⑶检查修理轴承,必要时进行更换;⑷核校转子晃动度,必要时进行转子的平衡;⑸检查轴套、压盖、底套,油环,口环,中间口环(多级离心泵)等密封件各处间隙,超标的予以更换;⑹测量并调正泵体水平度;⑺修理或更换吸入阀、逆止阀和输出阀门。
离心泵检修规程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液体输送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下面是离心泵检修规程,共计。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检修内容:根据离心泵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确定具体需要检修的内容和范围。
2. 准备工具:根据检修内容和离心泵的型号,准备相应的检修工具和设备,包括扳手、螺丝刀、吊车、气动工具等。
3. 准备材料:根据检修内容和需要更换的零件,准备相应的材料和零件,包括密封件、轴承、机械密封件等。
4. 安全措施:清理现场杂物,避免火源、爆炸等危险因素的存在;佩戴好安全帽、手套、工作鞋等安全装备,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5. 离心泵停机:在检修前需要将离心泵停止运行,并且确保所有电源、水源等设备与离心泵断开连接。
二、检修过程1. 拆卸进出口法兰、泵体、叶轮:先用扳手或气动工具拆卸进出口法兰,然后拆卸泵体和叶轮。
注意在拆卸过程中要小心,避免受伤或者损坏零件。
2. 拆卸轴承、轴承座:先用扳手或气动工具拆卸轴承座上的螺栓,然后取下轴承座,拆卸轴承。
注意取下轴承座时要注意不要碰到轴承,避免使轴承受到冲击。
3. 清洗叶轮、泵体和轴承孔:将叶轮、泵体和轴承孔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污物和杂质,使其表面光滑且干燥。
4. 检查轴承:检查轴承是否磨损或者损坏,如有磨损或者损坏需要更换。
在安装轴承时,要按照要求加润滑油,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
5. 更换密封件、机械密封件:如果发现密封效果不佳,需要更换相应的密封件或者机械密封件。
在更换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密封件或机械密封件,并且较好的安装。
6. 检查电机和电缆:检查电机的转动方向是否正确,检查电缆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有异常,需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7. 安装叶轮、轴承和泵体:在安装叶轮时,应将轴承和泵体完全净化,并应将轴承和叶轮安装在同一轴向上。
在安装轴承和泵体时,要注意调整轴承的位置和光洁度,保证泵的正常运行。
8. 安装进出口法兰:在安装进出口法兰时,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紧固力度,确保泵的耐压性能。
高压离心泵检修标准检修前施工方先与站技术员一起关紧高压离心泵进出口阀门,开放空阀排净泵内液体,使泵压力落零。
切断所有与电机连接的润滑系统管线阀门,收回电机轴瓦剩余的润滑油。
1.解体检查各另部件磨损、腐蚀情况并除锈,检查更换填料密封。
2.检查轴承,调整轴承间隙,检查转子,必要时做动平衡实验。
3.检查联轴器及机泵对中,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并做记录。
4.测量转子各部位圆跳动和间隙,检查测量调整转子的轴向传动量并做记录。
5.检查冷却水、油封和润滑油系统,平衡管,并进行清洗,密封。
6.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必要时调整垫铁和泵体水平度。
7.检查泵电机,进行必要的测量,包括轴瓦间隙,密封,绝缘等级等,并对电机润滑管路进行漏油治理并做记录。
检修质量标准注:做记录1.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4~6mm。
2.弹性圈与柱销螺栓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
弹性圈与联轴器孔的间隙应为0.4~0.6mm。
3.联轴器对中时,径向圆跳动为0.08mm,端面圆跳动0.06mm。
4.滑动轴承: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应为0.02~0.04mm,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轴承衬不许加垫片。
5.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加渣、裂纹、剥离等缺陷。
6.轴承顶部间隙应为0.14~0.22mm。
7.轴承侧面间隙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8.密封:泵轴封采用软填料密封,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孔径0.30~0.50mm,内径大于轴径0.10~0.20mm,切口角度一般与轴向成45°。
安装时相邻填料的切口至少应错开90°。
9.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倾斜。
试车质量标准试车前站技术员检查泵和电机恢复是否完好,检查润滑油系统连接是否符合要求,润滑油是否按要求填加,冷却水系统管线连接和出水是否正常,联轴器对中是否达到要求,泵和电机传动量是否符合要求,泵盘车时是否有卡涩现象,进口阀门是否倒通,通风通道是否开好等事项。
离心泵检修维护规程标准离心泵检修规程,离心泵维护,离心泵维护规程离心泵一般一年大修一次,累计运行时间未满2000h,可按具体情况适当延长。
其离心泵检修规程内容如下。
离心泵检修规程(1)泵轴弯曲超过原直径的0.05%时,应校正。
泵轴和轴套间的不同心度不应超过0.05mm,超过时要重新更换轴套。
水泵轴锈蚀或磨损超过原直径的2%时,应更换新轴。
离心泵检修规程(2)轴套有规则的磨损超过原直径的3%、不规贝l上磨损超过原直径2%时,均需换新。
同时,检查轴和轴套的接触面有无渗水痕迹,轴套与叶轮间纸垫是否完整,不合要求应修正或更换。
新轴套装紧后和轴承的不同心度,不宜超过0.0gmm。
离心泵检修规程(3)玻璃钢离心泵叶轮及叶片若有裂纹、损伤及腐蚀等情况,轻者可采用环氧树脂等修补,严重者要更换新叶轮。
叶轮和轴的连接部位如有松动和渗水,应修正或者更换连接键,叶轮装上泵轴后的晃动值不得超过0.05mm (这一数值仅供参考,因有些高速叶轮对晃动值的要求更高一些)。
修整或更换过的叶轮要求校验动平衡及静平衡,如果超出允许范围应及时修正,例如将较重的一侧锉掉一些等,但是禁止用在叶轮上钻孔的方法来实现平衡,以免在钻孔处出现应力集中造成的破坏。
离心泵检修规程(4)立式离心泵检查密封环有无裂纹及磨损,叶轮的径向间隙不宜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值,超过时应该换新。
在更换密封环时,应将叶轮吸水口处外径车削,原则是见光即可车削时要注意与轴同心。
然后将密封环内径按配合间隙值车好尺寸,密封环与叶轮之间的轴向间隙以在3~5mm之间为宜。
离心泵检修规程(5)滚珠轴承及轴承盖都要清洗干净,如轴承有点蚀、裂纹或者游隙超标,要及时更换。
更换时轴承等级不得低于原装轴承的等级,一定要使用正规轴承厂的产品。
更换前应用塞规测量游隙,大型水泵每次大修时应清理轴承冷却水套中的水垢及杂物,以保证水流通畅。
离心泵检修规程(6)IS型离心泵及卧式多级离心泵的填料函压盖在轴或轴套上应移动自如,压盖内孔和轴或轴套的间隙保持均匀,磨损不得超过3%,超过要嵌补或者更新。
离心泵各零部件的检修标准一、离心泵泵轴1 、清洗并检查泵轴,泵轴应无裂纹,严重磨损等缺陷。
如已有磨损、裂纹、冲蚀等,应详细记录,并分析其原因。
2 、检测离心油泵泵轴直线度,其值在全长上应不大于 0.05mm 。
轴颈表面不得有麻点、沟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轴颈圆度和圆柱度误差应小于 0.02mm 。
3 、离心泵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平行度误差应小于 0.03mm /100二、离心泵叶轮1 、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表面,叶轮表面应无裂纹、磨损等缺陷,叶轮流道表面应光滑,且无结垢、毛刺,叶片应无裂纹、冲刷减薄等缺陷。
2 、检查各级叶轮吸入口和排出口密封环,应无松动,密封环表面光滑,无毛刺,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与叶轮装配间隙量应为 0.05~ 0.10 mm 。
以叶轮孔为基准,检查叶轮径向跳动应不大于 0.05 mm 。
端面跳动不大于 0.04 mm 。
3 、叶轮与轴采用过盈配合,一般为 H7/h6 。
键与键槽配合过盈量为 0.09~ 0.12 mm ,装配后,离心泵键顶部间隙量就为 0.04~ 0.07 mm 。
4 、叶轮须作静平衡。
三、离心泵泵头、泵壳及导叶轮1 、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应无磨损、裂纹、冲蚀等缺陷。
2 、离心泵导叶轮的防转销应无弯曲、折断和松动。
泵头、泵壳密封环表面应无麻点、伤痕、沟槽,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密封环与泵头、离心泵泵壳装配间隙量为0.05~ 0.10 mm ,密封环应不松动。
3 、以离心泵泵头、离心泵泵壳止口为基准,测量密封环孔径向圆跳动,其值不大于 0.50 mm ,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 0.04 mm 。
4 、测量离心泵泵头、泵壳密封环与其装配密封环之间的间隙量,其值应在 0.50~ 0.60 mm 之间。
四、离心泵节流轴封1 、清洗并检查节流轴封表面,其上应无裂纹、偏磨等缺陷,表面粗糙度 Ra 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2 、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体采用 H7/p6 配合。
以外圆为基准,测量孔径向圆跳动,其值应不大于 0.02mm ;3 、测量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轴间隙量,其值应在 0.25~ 0.30 mm 之间。
3、测检修离心泵轴承时的标准1.椭圆度和轴径锥度不能大于轴直径的千分之一。
2.轴径表面的粗糙度Ra<1.6um。
3.轴径与轴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60°~90°围,它的表面不应有腐蚀痕迹。
4.外壳与轴承应紧密接触。
5.轴瓦不能有裂纹、砂眼、金属削等。
6.轴承盖与轴瓦之间的紧力不小于0.02~0.04mm。
7.滚珠轴承的外径与轴承箱壁不能接触。
8.径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壁接触采用H7/h6配合。
检修离心泵填料压盖时的标准1.填料压盖端面必须轴垂直。
2.填料压盖与轴套直径间隙0.75~1.0mm。
3.填料压盖外径与填料箱间隙0.1~0.15mm。
4.机械密封压盖胶垫要高于接触面1.50~2.50mm。
检修离心泵封油环时的技术标准1.封油环与轴套间隙1.00~1.50mm。
2.封油环外径与端面垂直。
3.填料箱与封油环外径间隙0.15~0.2mm。
检修离心泵联轴器时的标准1.联轴器的平面间隙:冷油泵2.2~4.2mm,热油泵大于前串量1.55~2.05mm。
2.联轴器用橡皮圈比穿孔直径小0.15~0.35mm。
3.拆联轴器时要用专用工具,保持光洁,以免碰伤。
检修离心泵叶轮时的标准1.叶轮表面无水垢,油泥,裂纹等。
2.叶轮键厚度比键槽深度小0.15~0.35mm。
3.键和键槽要密切接触,不得再加垫。
4.新装叶轮需要找动平衡和静平衡。
5.叶轮与轴配合采用H7/h6。
检修离心泵轴与轴套的标准1.轴径允许弯曲不大于0.013mm,对于低转速泵轴中部不大于0.07mm,高转速泵轴中部不大于0.04mm。
2.轴表面光滑,无裂纹、磨损等。
3.轴套表面保持Ra=1.6um。
4.轴与轴套采用H7/h6。
检修离心泵转子时的标准1.轴径晃动不大于0.013mm,轴套不大于0.02mm,叶轮口环不大于0.04mm,叶轮端面的轴向晃动不大于0.23mm。
2.冷油泵的转子与定子轴向晃动不大于1.9~3.9mm,热油泵的转子和定子轴向晃动不小于3.5mm。
量节流轴封与泵轴间隙量,其值应在0.25~0.30 mm之间。
.轴承1)滑动轴承a.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2-0.04mm,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均匀,接触面积应大60%以上。
b.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0密封,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点。
c.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剥落等缺陷。
d.承顶部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e.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据为顶间隙的一半。
轴颈间隙2)滚动轴承a.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为H7/js6。
b.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为H7/k6。
c.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壁配合为Js7/h6。
d.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的外圈的轴向间隙应留有0.02-0.06mm。
e.滚动轴承拆装时,采用热装的温度不超过100℃,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
f.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油与滑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
2.联轴器1)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H7/js6.2)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3)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齿宽的中间位置。
4)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的紧力。
弹性柱销与联轴器孔的直径间隙为0.40-0.60mm.5)联轴器对中的要求值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3.转子(1)转子的圆跳动a.单级离心泵转子圆跳动公差值应符合表3-8要求。
b.多级离心泵转子圆跳动应符合表3—9的要求。
(2)对于多级泵,必要时转子应进行动平衡校验,其要求应符合技术要求。
(3)轴套与轴配合为H7/h6,表面粗糙度为▽1.6。
(4)平衡般与轴配合为H7/js6。
(5)叶轮a.叶轮与轴的配合为H7/js6。
b.叶轮时应做静平衡,工作转速在3000r/min的叶轮,外径上允许剩余不平衡重量不得大于表3—10的要求。
c.叶轮用去重法找平衡,在适当部位,切去厚度不大于壁厚的1/3。
d.对于热油泵,叶轮与轴装配时,键顶部位留有0.10~0.40间隙,叶轮与前后隔板的轴向间隙不小于1~2mm。
4.密封1)机械密封a.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与密封间腔的垫片厚度为1~2mm。
b.密封压盖与静环密封圈接触部位的粗糙度为▽3.2c.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表面不能有锈斑、裂纹等缺陷,粗糙度为▽1.6d.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轴向间隙。
e.弹簧压缩后的工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为±2mm。
f.机械密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g.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2)填料密封a.封油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0~1.50mmb.封油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c.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
d.填料压盖与填表料箱直径间隙为0.10~0.30mm。
e.填料底套现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0~1.00mm。
f.减压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50~1.20mm。
g.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孔径0.30~0.50mm,径大于轴径0.10~0.20mm,切口角度一与轴向成45°。
h.安装时,相邻两道貌岸然填表料的切口至少应错开90°。
(6)主轴a.颈圆柱度为轴径的1/4000,最大值不超过0.025,且表面应无伤痕,粗糙度为▽1.6。
b.以两轴颈为基准,找联轴节和轴中段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4mm。
c.键与键槽应配合紧密,不许加垫片,键与键槽的过盈量应符合表3—11要求。
5.壳体口环与叶轮口环、中间托瓦与中间轴套的直径间隙应符合表3—12要求。
6.转子与泵体组装后测,子轴向串量,转子定中心时,应取总串量的一半;对于两端支撑的热油泵,入口的轴向间隙应比出口的轴向间隙大0.5-1.0mm.离心泵是流动介质(气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悬浮颗粒与气体或液体的混合物)从叶片转轴根部(进口)进入,介质依靠高速转动叶片获得离心力,产生一个高压,从泄压口(出口)流出的介质输送设备。
多级离心泵是将具有同样功能的两个以上的泵集合在一起,流体通道结构上,表现在第一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二级的进口相通,第二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三级的进口相通,如此串联的机构形成了多级离心泵。
多级离心泵的意义在于提高设定压力。
多级泵的检修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先看一遍制造厂的维护说明书及总装配图,看看有哪些特殊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解体时:1、拆止推轴承前应利用百分表测量出平衡盘间隙,并做好记录;2、多级泵解体时必须将各零件按原装配顺序做好记号,以免回装时混乱、装错;3、不便于做记号的小件(比如键)可与同级的叶轮或导叶(中段)等放在一起。
4、解体时可直观感觉一下是否有不正常的零件,比如配合松动等。
二、零件检修:1、目测各零件表面是否正常,各配合面必须无磕碰划伤、无锈蚀等;2、用量具实测关键配合部位公差是否合格;3、量叶轮密封环、壳体密封环、导叶密封环、级间轴套等处的间隙是否在允差围,磨损过大的需要更换;4、检查轴承是否完好;5、所有密封圈、密封垫最好都换新的;三、回装:1、先将转子装好,重新进行动平衡试验;2、按拆泵的相反顺序回装各零件,回装时注意再次量各密封环处间隙值,确保无误;3、装平衡盘之前应测量转子总串量;4、装上平衡盘后,测量转子半串量。
5、与制造厂总装配图上要求的总串量及半串量对照,应基本符合图纸要求。
一般情况下半串量大约是总串量的一半左右。
6、均匀地紧好各主螺栓,注意应对角进行;7、在轴上吸一块百分表,旋转轴对平衡盘进行打表,允差按图纸要求,一般不得超过0.06;8、装止推轴承时应注意调整平衡盘的间隙,应利用轴承前的调整环将平衡盘间隙调整至图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