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 格式:pdf
- 大小:365.30 KB
- 文档页数:4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
建设培训班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7.12.18
•【字号】晋教高函[2007]65号
•【施行日期】2007.12.18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培
训班的通知
(晋教高函[2007]65号)
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促进精品课程设计与职业技能标准和就业市场需求接轨,推动学校优化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2003]3号文件)精神,决定举办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培训班。
具体组织工作由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和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共同承办。
请各高职高专院校积极组织省、校两级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参加培训。
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06〕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解放军总参谋部,部属各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现将我部批准的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374门,其中普通高等学校358门,军队院校16门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5年。
期间,有关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要按照规定上网,并取消所有登录用户名和密码,保证“国家精品课程” 向全国免费开放。
有关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善网络条件,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统计课程网站的点击率,及时了解掌握课程教学内容的辐射效果,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意见;在有效期内,接受我部组织的年度检查。
根据解放军总参谋部规定,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要免费为全军院校使用,秘密(含)以下等级的课程必须在军事训练信息网上开放。
可以公开的要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
军队院校的国家精品课程由总参谋部负责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落实质量工程,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并给予政策支持,推进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本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户可通过登录“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教育部网站 点击“高校教学”栏“工作链接”中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或从进入)浏览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和了解全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相关信息。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将国家精品课程内容用作商业目的活动。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为全面推动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加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晋教高〔2019〕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1.教学内容与资源。
根据课程特点、预设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
每个短视频应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
课程设置应与我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课程应能够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结构化课程所调用的资源范围,实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
表现形式上,要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素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的优势,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
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
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2.教学设计与方法。
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各教学环节充分有效,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诉求,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翻版。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评选结果的通知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评选结果的通知有关高等学校:根据《关于印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评选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经专家评审和按规定时间公示,确定山西大学郭贵春、殷杰编著的《科学哲学教程》等5部教材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山西大学国学概论等8门课程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
资助经费由我厅财务处另文下达。
有关高等学校要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上述优秀教材和精品课程得到推广和使用。
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被确定的8门精品课程必须在校园网上试运行,运行成熟后争取明年春季加入山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网站,在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
各精品课程负责人要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升级,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新颖性。
附件:1、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2、山西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二○○九年七月二十九日附件1: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号作者教材单位等级1郭贵春殷杰科学哲学教程山西大学省一等2于少娟迭代学习控制及应用太原科技大学省一等3王继军市场规制法研究山西大学省二等4张所地管理决策论山西财经大学省二等5温淑花仿生智能算法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太原科技大学省二等附件2:山西省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序号课程单位负责人1国学概论山西大学刘毓庆2智能控制理论太原理工大学谢克明3研究生基础英语太原理工大学郝玫4光学原理山西师范大学杨虎5审计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吴秋生6爆炸作用及原理中北大学胡双启7矩阵理论中北大学薛亚奎8优化设计太原科技大学张学良——结束——。
附件1:长治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生物科学与技术系课程名称:动物学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生物学课程负责人:白海艳申报日期: 2010.04.20二○○七年十月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四、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五、填表时,不要填写栏目中的“填表说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 名白海艳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5.07 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52****9629学 位 博 士 职 务 无 传 真 所在系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E-mail *****************1-1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动物学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的讲授课程:2004-2005学年:动物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02级2班、38人动物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03级2班、38人人体解剖生理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01级4班、40人人体解剖生理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01级5班、40人动物行为学、选修课、2学时/周、全校学生、278人2005-2006学年:动物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04级1、2班、80人动物行为学、选修课、2学时/周、全校学生、300人2006-2009学年: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2010学年:动物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08级2班、40人 动物生物学学、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生物技术0901班、45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2004-2005学年:动物学实验、2学时/周、02级2班、38人动物学实验、2学时/周、03级2班、38人动物学实习、1周、02级1、2班、77人毕业论文、01级2班、9人2005-2006学年:动物学实验、2学时/周、04级1、2班、80人毕业论文、02级2班、9人2009-2010学年:动物学实验、3学时/周、08级2班、40人动物生物学实验、3学时/周、生技09级1班、40人3、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 2003年获“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教师模拟讲课比赛”三等奖。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山西省一流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正文: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山西省一流课程立项名单的通知
晋教高〔2021〕8号
各普通本科高校:
根据《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精神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山西省一流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厅对各校申报的一流课程进行了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现将立项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各高校要承担主体责任,持续加强课程建设,提供配套经费支持,对课程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山西省一流课程的建设期和培育期均为2年,认定有效期为5年,对通过立项认定的课程,要不断拓宽课程共享范围,应向高校和社会开放并提供不少于5年的教学服务,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造性和挑战度的“金课”。
附件:
2021年山西省一流课程立项名单
山西省教育厅
2021年9月16日
——结束——。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9.12.29
•【字号】
•【施行日期】2009.12.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
改革研究项目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关于组织申报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晋教高[2009]19号)通知要求,我厅组织专家认真审核,现将407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予以公布并通知如下:
一、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工作,把教师所承担的教改项目作为本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做到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带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各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教学研究项目的管理,认真制定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为项目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三、各高等学校接此通知后,要将公布项目尽快通知项目负责人,并做好组
织实施工作。
附件: 2009年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评选2010年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教学质量项目的通知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评选2010年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教学质量项目的通知(晋教高函[2010]19号)各普通高等院校: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山西省教育发展重点工程有关文件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14号)中有关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目标任务和《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教学质量项目四个实施办法》(晋教高[2008]6号)的有关规定,现将评选2010年山西省高等教育强校工程教学质量项目申报要求的通知下发你们,希望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精心组织,力争取得更好的建设成果。
请各高校于2010年4月10日起,登录山西教育网主页(http:///),查看本次评选文件及项目,下载有关表格。
申报材料(含电子版)务必于2010年4月23日报送我厅高教处。
附项目:1.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建设项目2.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3.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4.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项目5.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项目6.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二○一○年四月六日项目1: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建设项目一、评选范围我省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含举办本科教育的专科学校)中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
已获得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的教师不再参加评选。
二、表彰名额及奖励办法2010年评选名额为50名左右。
我厅为入选省级教学名师的教师授予教学名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荣誉徽章和奖金。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1.12•【字号】晋教职成〔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0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晋教职成〔2021〕2号各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0〕20号)要求,经各职业院校自主申报、市级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审核认定、网站公示等程序,决定认定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43门课程为2020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名单现予公布(见附件)。
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将统一在省级平台(山西职教网/)运用与共享。
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各主持单位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继续完善更新课程内容,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并提供不少于五年的教学服务。
我厅将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运行维护情况持续监督和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在线精品课程实施退出机制。
2021年度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认定工作将于2021年9月20日开始,请各市、各职业院校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0〕20号)积极做好申报准备,我厅不再另行发文。
附件:2020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名单山西省教育厅2021年1月12日附件2020年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建设、发展、改革及特色等。
关键词:网络技术;精品课程;课程体系;工学结合我系“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自开设以来,逐步完善了课程档案、丰富了教学资源,2005年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课程组借学院专业人才教学水平评估之东风,加强本课程建设,参照评估标准,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考核方法、工学结合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课程2008年评为山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笔者作为本精品课程负责人,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概述如下,以期与同仁共勉。
1 本课程的历史沿革1.1 第一阶段(1999-2002):课程开设与定位阶段本课程开设于2001年,至今已历时8年。
主要定位于学院计算机应用、金融、会计电算化等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金融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当时硬件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实施。
本课程组于2003年9月,开始建立课程档案,当时的课程资源只局限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案、课件、测试题库等。
1.2 第二阶段(2003-2004):教学模式转变阶段(1) 教学模式转变2003年12月,我院被国家六部委联合确立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4年4月、2004年10月,笔者先后参加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相关培训工程的培训,明确了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及办学指导思想;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带领我系专兼职教师全面开展了我院计算机教学改革。
至此,计算机教学由传统的学科教育根本性地转向现代的职业教育。
(2) 课程体系构建本课程组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中辐院学校《人间四时》精品课程介绍发布时间:2022-07-06T08:24:23.17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65期作者:石丽彤[导读] 在自然与人文的融通中健康成长,有助于下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的培育养成。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中辐院学校030000小店区中辐院学校成立于1964年,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雨洗礼,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学校以“立足每天进步,关注九年成长,展望一生成就”为办学思路,积极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实践研究,形成了六类“同成长”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德育养成教育课程、艺体选修课程、项目学习课程、STEM科技创新课程、中小衔接课程,六类课程齐发力,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人间四时》课程开设于2014年,属于“同成长”课程体系“项目学习课程”中的一项。
一、课程开发背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们与24节气同呼吸,每天都跟随着时间的节律,在天地万物的悄然变化中生活着、欢畅着。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二十四节气跟劳动息息相关,跟着“二十四节气”去深刻体会前辈的劳动智慧和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认识农作物、学习劳动技能,形成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在自然与人文的融通中健康成长,有助于下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的培育养成。
二、课程目标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从清明的风筝、谷雨的牡丹到寒露的菊芳、冬至的饺子,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和生活审美中处处承接着节气的智慧,它们就藏在我们日常的吃穿行用和喜好欢愉中。
要引导学生在观察、记录中感受四季更替的美好,运用对比、分析、统计、归纳的方法体验大自然的神奇。
2.二十四节气中语言文字描述非常抽象,只有与真实的感知和实践相联结,其背后真正的美学意蕴和生活智慧才能自然而然被懂得与理解。
3.了解农耕文化,学习使用农耕工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附件3: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申请学校:
主持人:
申请时间:
结题时间:
联系电话:
E-mail:
山西省教育厅
一、简表
二、立项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选题意义
2、项目研究基础
包括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精品课程建设、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出版教材着作、教学名师表彰、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等(需提供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3、主管部门、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
包括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需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三、项目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1、研究内容、方法、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项目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四、实施计划与预期成果
1、项目实施计划、保障条件
2、项目实施范围、受益面
3、预期成果形式、推广应用价值
五、经费预算
六、审核评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