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物理化学样题
- 格式:pdf
- 大小:372.74 KB
- 文档页数:8
材料化学2004《物理化学》考试试卷A1.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化学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 ) A. Q>0,W>0,△U>0 B. Q=0,W<0,△U<0C. Q=0,W=0,△U=0D. Q<0,W>0,△U=0 2.系统经不可逆循环过程,则有:( )A. △S 系统=0,△S 隔>0B. △S 系统>0,△S 隔>0C. △S 系统=0,△S 环<0D. △S 系统=0,△S 隔<03.在25℃时,A 和B 两种气体在同一溶剂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且k A =2k B ,当A 和B 压力相同时,在该溶液中A 和B 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c A =c BB. c A =2c BC. 2c A =c BD. 不确定4.A 和B 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在T 时P A *=2 P B *, 当A 和B 的二元液体 中x A =0.5时,与其平衡的气相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B. 3/4C. 2/3D. 1/25.已知718K Ag 2O(s)的分解压力为20.9743Mpa ,则此时分解反应Ag 2O(s)=2Ag(s)+1/2O 2(g)的△rG θm 为:( ) A. -9.865kJ/mol B. -15.96kJ/mol C. -19.73kJ/mol D. -31.83kJ/mol 6.反应2NO+O 2=2NO 2的△rH m <0,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 )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降温降压7.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 B /dt=(1/2)(k A1c A 2- k A2c B )-k 2c B 则该反应为:( )A . 2A21kA kA B −→−2k C B .2A −→−1kA B 22-k k CC .2A −→−1kA B B+C −→−2k D D .2A21kA kA 2B −→−2k C 8.肥皂溶液的表面张力为6×10-3N ·m -1,用此溶液吹一个半径为2×10-2m 的肥皂泡,则泡内的附加压力△p 为:( )A .0.6PaB .1.2PaC .2.0PaD .1.0Pa 9.电泳实验中观察到胶粒向阴极移动,此现象表明:( ) A .胶粒带正电 B .胶核表面带正电C .胶团扩散层带正的净电荷D .电势相对溶液本体为负值。
浙 江 大 学二〇〇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甲) 编号 343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 (15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22.4dm -3的始态变到202.65kPa 、303K 的末态,已知系统始态的规定熵为83.68J ·K -1,11,471.12--⋅⋅=K mol J C m V ,求此过程的∆H 、∆S 及∆G 。
2. (15分)已知-5℃固态苯的饱和蒸气压为2.28kPa ,1mol 、-5℃过冷液体苯在p=101.325kPa下凝固时,146.35-⋅-=∆K J S ,放热9860J 。
求-5℃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设苯蒸气为理想气体。
3. (10分)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设二元系统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和浓度的关系为*2*,AB A A V x V V α+=是纯组分A 的摩尔体积,α是常数。
试导出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V B 的表达式。
4. (10分)在101.325kPa 外压下,水的沸点为373.15K ,溴苯的沸点为429K ,水和溴苯的共沸点为368.15K ,水和溴苯两者完全不互溶。
试完成: (1)简单示意该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2)该系统的上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5. (10分)一绝热的容器由隔板分为两部分,分别盛有温度和压力都相同的2mol 甲烷和1mol 氢气。
抽开隔板,气体自动混合。
若将甲烷和氢气视为理想气体,求混合前后的热力学概率之比W 2/W 1。
试从宏观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说明为什么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
6. (15分)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生产乙酸乙酯是常压液相反应,简单流程为:在酯化塔釜中加入一吨乙酸、适量的催化剂(硫酸)和混合液(乙酸过量),回流,直到塔顶温度达70-71℃,这时一边回流一边出料,同时不断输送混合液入塔釜。
酯化温度一般控制在110℃。
已知: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的常压沸点分别为117.9、78.2和77.1℃;乙酸乙酯91.5%和水8.5%形成二元共沸物,共沸点70.45℃;乙酸乙酯的含水饱和溶液为乙酸乙酯96.76%和水3.24%(质量分数);20℃,该反应平衡常数K x =4.0,酯化反应的反应焓θmr H ∆为8.238kJ ·mol -1。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适合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福建)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6.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氯气B.氮气C.一氧化碳D.甲烷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A.Al3+B.Mg2+C.Be2+D.H+8.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
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Ds是超铀元素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D.Ds为金属元素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10.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A.0.01mol ·L-1醋酸溶液B.0.02mol ·L-1醋酸与0.02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C.0.03mol ·L-1醋酸与0.0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pH = 2的盐酸与pH = 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B.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 === Na+ +2OH-+ H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 12.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
四 川 大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题(2006 ——2007 学年 二 学期)课程号: 20307030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I)-2 任课教师:薛英、童冬梅适用专业年级: 化学、应化 学生人数: 240 印题份数: 250 学号: 姓名:考 试 须 知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
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
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签名2004级化学学院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试题-A 卷一、 选择题(16分)1. 某反应速率常数k =1.74 × 10-2 mol -1·dm 3·min -1,反应物起始浓度为1mol ·dm -3时的半衰期t 1/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为2 mol ·dm -3时的半衰期t 1/2' 的关系为 。
(A) 2t 1/2 = t 1/2' (B) t 1/2 = 2t 1/2' (C) t 1/2 = t 1/2' (D) t 1/2 = 4t 1/2' 2. 一级平行反应,速率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E1 < E 2, A 1 < A2 (B) E 1 < E 2, A 1 > A 2 (C) E 1 > E 2, A 1 < A 2 (D) E 1 > E 2, A 1 > A 23. 质量摩尔浓度为0.01mol •kg –1的Na 2SO 4水溶液中,Na 2SO 4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为 。
〔3〕5分A 2B (s),0.351五、计算填空题1.37.5 kJ , 40 kJ , 127.6 J·K -1, -0.75 kJ , 1.75 kJ2.89.02 kJ3.解:〔1〕负极:Zn (s)+2OH -→ZnO (s)+H 2O (l)+2e -〔2〕正极:HgO (s)+H 2O (l)+2e -→Hg (l)+2OH -〔3〕电池反响:HgO (s)+Zn (s)﹦ZnO (s)+Hg (l)〔4〕(ZnO,s)(Hg,l)ln (HgO,s)(Zn,s)MF RT a a E E E zF a a ⋅=-=⋅ (ZnO,s)(HgO,s)r m f m f m G G G ∆=∆-∆﹦(-318.3+58.74) kJ·mol -1 ,259560 1.345V 297485r m M F G E V zF ∆-=-=-=⨯ 4.(211/k k k -)c A c B ;211E E E -+-5. 0.254 , 0.562六、证明题由热力学根本关系式dU TdS pdV =-定温下等式两边同除以d V ,可得T TU S T p T V ∂∂⎛⎫⎛⎫=- ⎪ ⎪∂∂⎝⎭⎝⎭ 由麦克斯韦关系式T V S p V T ∂∂⎛⎫⎛⎫= ⎪ ⎪∂∂⎝⎭⎝⎭,可得:T U T ∂⎛⎫ ⎪∂⎝⎭﹦ Vp T T ∂⎛⎫ ⎪∂⎝⎭-p 对遵守状态方程p (V -a ) ﹦nRT 的气体,有V P nR T V a ∂⎛⎫=⎪∂-⎝⎭ 代入上式0T VU P T p p p T T ∂∂⎛⎫⎛⎫=-=-=⎪ ⎪∂∂⎝⎭⎝⎭,得证。
七、推导题1.非定域,独立子,Z ﹦!N q N , 22,ln(/!)ln ()N V V Nq N q U kT NkT T T ⎛⎫∂∂== ⎪∂∂⎝⎭ 2.q ﹦q t q r q v对单原子理想气体只有平动,而无转动、振动q ﹦q t ﹦(22mkT h π)32V ,代入2ln ()V q U NkT T∂=∂得U m ﹦3RT 2 C v,m ﹦(m U T ∂∂)V ﹦3R 2八、实验题〔1〕天蓝,深绿 ; 〔2〕电位差计 ; 〔3〕防止汞的蒸发扩散 ; 〔4〕温差电势大连理工大学二00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是非题1. 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外表张力变小,那么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452)参考答案科目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说明:本答案由葛华才老师完成,试题做了规范化和少量处理,若有不恰当之处特别是错误之处,欢迎用电子邮件方式告知葛老师本人(邮箱:ge1963@)。
1. 始态为25℃常压下的10克固体萘(C10H8)置于含足够氧的弹式量热计中燃烧,最终产物为25℃的CO2及液体水,过程放热400.911kJ。
试求此过程的焓变ΔH.(10分) 解:弹式量热计燃烧过程C10H8(s)+ 12O2(g) = 10CO2(g) + 4H2O(l)是恒容过程,故∆U=Q V= -400.911kJ∆H= ∆U+∆pV= ∆U+∆n(g)RT= -400.911kJ+[(-2)×(10g/128g)×8.315×298.15]×10-3kJ=-404.785kJ2. 在绝热系统中将273K、1mol的水和373K、lmol的水混合,试计算此过程的熵变ΔS。
设在此温度范围水的等压摩尔热容量为75J . K-1 . mol-1。
(10分)解:整个系统过程为恒压绝热过程,设终态温度为T,则Q p=∆H=1mol×C p(T-273K)+ 1mol×C p(T-373K)=0解得T=323K过程熵变∆S=∆S(冷水)+∆S(热水)=1mol×75J . K-1 . mol-1×ln(323/273)+ 1mol×75J . K-1 . mol-1×ln(323/373)=1.819 J . K-13. 已知反应A (g) = 2B(g) 在298K时△r G mθ=4.75kJ•mol-1, 试求:(1) 反应开始只有A,在298K 、100kPa下A (g)的离解度?(2) 当温度不变,总压增至1000kPa,A (g)的离解度?(3) 反应开始时原料气中A (g) 与惰性气体的摩尔比为1:2,在298K 、100kPa下A (g)的离解度?(4) 解释(2)、(3)的计算结果。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适合湖南、湖北、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Ca 40Fe56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1mol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C 2H 2B .CS 2C .NH 3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参考答案:6.C 7.C 8.C 9.D 10.B 11.B 12.C 13.D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0题,共174分。
四川大学下期工科物理化学考试试题A卷一、选择题:1.对复杂反应中的中间物应用近似稳态法的条件是(A)中间物不活泼,浓度很大且浓度变化很大。
(B)中间物不活泼,浓度很小且浓度变化很小。
(C)中间物很活泼,浓度很小且浓度变化很小。
(D)中间物很活泼,浓度很大且浓度变化很大。
2.表观速率方程中的反应级数是一个实验结果,它的取值(A)只能是正数。
(B)只能是负数。
(C)只能是小数。
(D)可能是任何值。
3.利用微分法确定反应级数的依据是(A)在不同时刻,系统的反应速率不同。
(B)反应级数不随反应物初浓度改变。
(C)反应速率不随反应时间改变。
(D)在不同时刻,系统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物浓度的幂函数之比。
4.在室温和无催化剂存在时,N2和H2可视为不起反应的。
今在一容器中任意充入N2,H2和NH3三种气体,则该物系中物种数S和组分数C将是(A)S=3,C=1(B)S=3,C=2(C)S=3,C=3(D)S=2,C=35.在抽空密闭容器中加热NH4Cl(s),有一部分分解成NH3(g)和HCl(g),当物系建立平衡时,其组分数C和自由度F是(A)C=1,F=1(B)C=2,F=2(C)C=3,F=3(D)C=2,F=16.在克拉配龙方程dp/dT=⊿H/T⊿V中(A)⊿H和⊿V的符号可相同或不同。
(B)⊿H和⊿V的符号必定是相同的。
(C)⊿H和⊿V的符号必定是不同的。
(D)⊿H和⊿V的数值必定相等。
7.当克拉配龙-克劳修斯方程应用于液相转变为气相时,则(A)p必随T的升高而减小。
(B)p不随T的升高而变(C)p必随T的升高而变大。
(D)p随T的升高可变大或减小。
8.在-20℃,101.325KPa条件下,1mol水结冰,则系统,环境和总熵变为(A)⊿S(系)<0,⊿S(环)<0,⊿S(总)<0。
(B)⊿S(系)>0,⊿S(环)>0,⊿S(总)>0。
(C)⊿S(系)<0,⊿S(环)>0,⊿S(总)<0。
(D)⊿S(系)<0,⊿S(环)>0,⊿S(总)>0。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2002级化学教育专业《物理化学》试卷(A卷)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合计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2 分(2333)在密闭容器中,让NH4Cl(s)分解达到平衡后,体系中的相数是:( B )(A)1 (B)2 (C)3 (D) 42. 2 分(0385)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气。
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ξ应是:( ) H2(g) + Cl2(g)−−→2HCl(g)(A) 1 mol(B) 2 mol(C) 4 mol(D) 5 mol3. 2 分(1218)在下列五个物理量中:(1) (∂V/∂n B)T,pn c b≠(2) (∂μB/∂n B)T,pn c b≠(3) (∂H/∂n B)s,p,n c b≠(4) (∂F/∂n B)T,p,n c b≠(5) (∂G/∂n B)T,p,n c b≠(A) (1)、(4)、(5) 是偏摩尔量;(1)、(3) 是化学势(B) (1)、(4)、(5)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C) (1)、(4)、(5) 是偏摩尔量;(2)、(3) 是化学势(D) (1)、(2)、(4)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4. 2 分(2881)$与温度T的关系为:理想气体反应CO(g) + 2H2(g)=CH3OH(g)的Δr Gm$=-21 660+52.92T,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K>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 )Δr Gm(A) 必须低于409.3℃(B) 必须高于409.3 K(C) 必须低于409.3 K (D) 必须等于409.3 K5. 2 分(0805)2 mol H2和 2 mol Cl2在绝热钢筒内反应生成HCl 气体,起始时为常温常压。
中国⽯油⼤学(北京)2004年《物理化学》考研试题与答案⽯油⼤学2004年考研物理化学试题(适⽤应⽤化学,化学⼯程,环境⼯程)(选择2×25=50分,简答5×6=30分,推导10分,计算题4×15=60,共150分) 注意事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说明:本题中,pg 表⽰理想⽓体,rg 表⽰真实⽓体。
每题只有⼀个正确答案,若多于⼀个则为零分。
1. rg 在( )态时与pg 最接近。
A.⾼温⾼压B.⾼温低压C.低温⾼压D.低温低压 2. 临界温度越低的⽓体( )。
A. 范德华常数a 越⼩B.越易液化C.压缩因⼦与1的偏离越⼤D.对⽐温度越低 3. pg 恒压升温过程( )。
A.Q=nC V ,m ΔTB.ΔH= nC V ,m ΔTC. ΔU= nC p,m ΔTD. ΔH= nC p,m ΔT 4.以下各量,属于途径函数的是( )A.温度B.恒压热容C.摩尔反应焓变D.热温熵5.pg 从始态经途径⼀:恒温恒外压膨胀达平衡,途径⼆:恒温可逆膨胀,途径三:绝热可逆膨胀,三个途径的末态压⼒相同,则( )。
A.途径⼀与三系统做出相同的功B.途径⼀⽐⼆系统做出更多的功C.途径⼆⽐三系统做出更多的功D.三个途径热不同,功不同,各状态函数的增量相同6.⼰知100℃的⽔的⽓化焓为41kJ·mol -1,1mol ⽔于100℃、1atm 恒温在真空中⽓化为 100 ℃、1atm 的⽔⽓,则该过程( )A.吸热41kJB.焓增加41kJC. 吸热稍多于41kJD.W=-Δ (pV) 7.1mol 萘在氧弹(⼀种绝热恒容的容器)中与氧充分燃烧⽣成⽔,则( ) A.该过程的ΔH =0 B.该过程的ΔU=0C.该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为零D.该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内能变为零 8.任意不可逆循环过程( )。
A.ΔS<()∑T Q /δ B.ΔS=()∑T Q /δ C.ΔS=0 D.()∑T Q /δ=09.使系统的熵增⼤的过程是( )A.绝热恒压容器中⾃发进⾏的化学反应B. pg 绝热可逆膨胀C.⽓体恒温恒压可逆液化D. pg 恒温恒外压下压缩 10.⼄醇的摩尔分数为0.1的⼄醇-⽔溶液中( )A. ⼄醇的偏摩尔体积与纯⼄醇的摩尔体积相差较⼤,⽽对于⽔来说⼆者较为接近B. ⼄醇的偏摩尔体积与纯⼄醇的摩尔体积相差较⼩,⽽对于⽔来说⼆者相差较⼤C. ⽆论是⼄醇还是⽔,偏摩尔体积均等于摩尔体积D. A ,B ,C 均错11.混和物中某组分的化学势 ( ) A.是偏摩尔焓B.绝对值⽆法知道,所以选择⼀个标准态为计算的基准C.有绝对值D.可⽤于计算化学反应热12理想液态混和物( )符合拉乌尔定律A.溶剂A 在X A →1时B.溶质B 在X B →0时C. 溶剂A在全部组成范围内D. 各组分在全部组成范围内13.当挥发性溶剂A加⼊不挥发溶质B剂形成溶液时( )A.溶液与A蒸⽓平衡的温度低于A⽓液平衡的温度B.溶液与A固体平衡的温度⾼于A固液平衡的温度C. 溶液与A蒸⽓平衡时的压⼒等于纯A的饱和蒸汽压D. A,B,C均错14.⼰知反应CH4(g)+H2O(g)→CO(g)+3H2(g)在25℃时Δr G m=142kJ·mol-1,Δr H m=206 kJ·mol-1,则该反应可近似认为 ( )A.能正向进⾏到底B.正向不能进⾏C.可以通过调节J p改变反应⽅向D. A,B,C均错15.14题的反应,当升⾼温度时 ( )A. K增⼤B. K减⼩C. K不变,但转化率增⼤D. K不变,但转化率减⼩16.反应N2(g)+3H2(g)=2NH3(g),500K时K=0.2968,恒温恒压加⼊惰性⽓体后( )A. K增⼤,转化率增⼤B. K减⼩,转化率减⼩C. K不变,转化率增⼤D. K不变,转化率减⼩17.以下⼆组分系统,( )可能出现三相平衡。
三.2003~2004学年第2学期课程考试试题选择题(每题2分)1.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电池是()A. Zn︱ZnCl2(a1)‖KCl(a2)︱AgCl(s)︱AgB. Ag︱AgCl(s)︱KCl(a)︱Cl2(g)︱PtC. Hg︱Hg2Cl2(s)︱KCl(a2)‖AgNO3(a1)︱AgD. Zn︱ZnCl2(a1)‖CuCl2(a2)︱Cu2. 0.001 mol.kg-1 K3[Fe(CN)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6.0×10-3;B. 8.0×10-3;C. 1.0×10-2;D. 1.2×10-23.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条件下,电池放电时与环境间交换的热量是( )A. △r Hm; B. T△rSm; C. △rGm; D.零4.在恒温恒压及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电动势为( )A. 零;B. EMFø;C. 不一定;D. 随压力而变5. 在25 0C 时,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 中a1>a2,电动势为()A. <0;B. >0;C. =0;D. 不确定6.某反应A→Y,若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一半,它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该反应的级数是()A. 零级; B. 一级; C.二级; D.不确定7.溶胶的下述现象中与其动力学性质无关的是()A.渗透;B. 电泳;C.扩散;D.沉降平衡8.液体在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与下述哪个因素无关()A.温度;B. 液体密度;C. 大气压力;D. 重力加速度9.利用反应A−→−−−←12B−→−3 C生产B,提高温度有利于产品产率,这表明活化能有( )A.E3 > E1,E2; B. E2 > E1,E3; C.E1 < E2,E3; D. E1 〉E2,E3 10.下述分子中偶极矩为零的是()A. O(CH3)2; B. CH3CHCH2; C. IF5; D. S8(环形)11.理论上,晶体可按晶体学点群分类的种数为( )A. 14;B.7;C.32;D.23012.某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为(浓度)-1.(时间)-1,其反应级数必为()A. 1;B. 2;C. 3;D. 013.按所属点群的阶排序下述分子,正确的结果是( )A. H2O<C2H2<C2H4<H2O2; B. H2O<C2H4<H2O2<C2H2; C. H2O2<H2O<C2H4<C2H2; D. H2O2<C2H4<H2O<C2H214.电池Pt︱H2(p1)︱HCl(a)︱Cl2(p2)︱Pt 的反应可表成,(1)H2(p1)+ Cl2(p2)→2 HCl(a)(2)1/2 H2(p1)+ 1/2 Cl2(p2)→ HCl(a),两种表示间正确的关系是(),A. △r Gm(1)= △rGm(2), E(1)= E(2)B.△r Gm(1)≠△rGm(2), E(1)= E(2)C.△r Gm(1)= △rGm(2), E(1)≠E(2)D.△r Gm(1)≠△rGm(2), E(1)≠E(2)15.下述分散体系中丁达尔效应最强的是()A. 空气 ;B. 蔗糖水溶液;C.大分子溶液;D.硅胶溶液计算题(每题10分)1. 电池Hg︱Hg2Br2(s)︱Br-(aq)︱AgBr(s)︱Ag(s) 的标准电动势Eø与T(K)间有如下关系:Eø=0.06804V +(0.000312V.K-1)×(T-298K)。
大连00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是非题1. 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表面张力变小,则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 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的()r m H T ∆ 一定大于该反应的()r m U T ∆ 。
3.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总蒸气压与组分B 的摩尔分数x B 成直线关系。
4. 定温定压下,纯物质A 的化学势就是该条件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G m,A5. A 和B 形成的固熔体由A (s )和B (s )两相构成。
6. 水在玻璃毛细管中时正常沸点高于100℃。
7. 对于封闭体系,在定压下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热力学能。
8. 物质B 有从化学势大的一相转移到化学势小的一相的趋势9. 对于由A 和B 两组分组成的均相系统,定温定压下再向该系统加入少量A 或B 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 增加时,B 的偏摩尔体积V B 就减少。
10.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与反离子的化合价数成反比,即反离子的化合价数越高,其聚沉值越小。
11. 在液相进行的A 和B 间的非催化反应。
其反应速度不受惰性溶剂存在与否的影响。
12. 光化学反应的光量子效率总是在0—1之间二.选择题1. 浓度为0.005mol ⋅kg -1的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二者沸点:A 0.005 mol ⋅kg -1 蔗糖水溶液和0.01 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大致相同B 0.01 mol ⋅kg -1的葡萄糖水溶液的沸点高于0.005 mol ⋅kg -1蔗糖水溶液C 无法比较2.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A 如果系统的∆S sy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C 仅从系统的∆S sys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3. 真实液态混合物:A 活度因子f 的取值在0—1之间B 活度因子f 的取值有时大于1C 活度因子f 的大小符合: b B 趋近于0时,f B 的取值趋近于14 在定压下,NaCl 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 和条件自由度f ':A C =3,f '=1BC =3,f '=2C C =4,f '=2D C =4,f '=35 若一种液体在某固体表面能铺展,则下列几种描述正确的是:A S <0,θ>90°B S >0,θ>90°C S >0, θ<90°6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A 大分子溶胶B 胶体电解质C 溶胶7 对于NaSO 4,其离子平均活度与平均活度因子,质量摩尔浓度间的关系为: A a b b γ±±= B 134a b b γ±±= C 1427a b γ±±=D 以上A ,B ,C 给出的关系都不对三.推导题(10分)A 和B 两种吸附质在同一均匀固体表面上竞争(同种吸附中心)吸附,每个吸附分子吸附在一个吸附中心上,如果符合兰缪尔(langmuir)假设,试推导证明:达到吸附平衡时,A 的表面覆盖度A θ与A,B 在气相平衡分压p A 和p B 之间的关系为: A θ=(A b p A )/(1+A b p A +B b p B ) (其中A b 和B b 分别为A ,B 在该表面的吸附平衡常数)四.作图题(共15分)在固相金属A ,B 与它们生成的化合物间完全不互溶,用热分析法测得A 和B 双组分系统的步冷曲线的转折温度及停歇温度数据如下:B w 转折温度/℃ 停歇温度/℃B w 转折温度/℃ 停歇温度/℃ 0 - 6300.20 550 4100.37 460 4100.47 - 4100.50 419 4100.58 - 439 0.70 400 295 0.93 - 295 1.00 - 321(1) 由以上数据绘制A-B 系统熔点-组成图(2) 已知A 和B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121.8g ⋅mol -1和112.4 g ⋅mol -1,由相图求A 和B 形成化合物的最简分子式(3) 对相图中各相区排号,在下表中列出相图中所有液-固两相区的固相成分:相区(号)固相成分(4) 当B w 为0.25的A-B 双组分系统由700℃逐步降低时,液相l (A+B )中B 的含量怎样变化(在一定温度区间或温度点的B w 的大小及变化)五 计算题(要求详细计算过程)1.(10分)以知某物质B 在液体和固体状态的饱和蒸汽压p (l )及p (s )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ln p Pa =-KT /2013+22.405 ln p Pa =-KT /3133+27.650 (1) 计算下述过程的∆G : B(s,1mol,300kPa,200k)→ B(l ,1mol,300kPa,200k)(2) 判断在200k,300kPa 下,物质在液态能否稳定存在?2. (6分)已知在定压下某液相反应A 11k k -−−→←−−B ,k 1和标准平衡常数K 与反应温度T 有下列关系:11ln()k s - =-K T /2000+6.0 , 2000ln 5.0K T K=- 则,该正向反应为______________级反应,其标准摩尔焓变和逆向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8分)某溶液中的反应A+B →X+Y ,反应开始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进行1h 时A 的转换率为75%,求,当反应分别符合下列假设时,进行到2h 的时候反应物A 剩余多少(以起始量的百分数表示)未反应(液体总体积随反应的变化可忽略)?A ) 对A 为1级,对B 为0级B ) 对A 和B 均为1级C ) 对A 和B 均为0级D ) 对A 为0级,对B 为1级E ) 对A 为0级,对B 为2级F ) 对A 为2级,对B 为0级4.(14分)已知以下数据(ii)电池的Pt|H 2(p )|NaOH(aq)|HgO(s)|Hg(l)的E =0.9265V(1)写出阴、阳两极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该电池反应的r m G ∆(3)计算HgO(s)的分解反应 HgO=Hg(l)+(1/2)O 2(g)的r m G ∆ (298.15K)(4)计算HgO(s)在25℃的分解压5.(12分)某分子B,其运动形式只有三个可及的能级ε1, ε2, ε3,其基态能级是非简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