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仿真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2
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是一次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实验的模拟,通过对模拟的数据和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加深对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一:开关电源
1.实验目的
掌握开关电源基本工作原理,理解电源的稳压和稳流的基本原理,掌握开关电源的设
计和布局方法。
2.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手册,搭建开关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 IC、滤波电感、电容、稳流
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
(2)进行仿真实验,记录各个参数数据。
(3)分析实验结果,了解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实验结果分析
(1)开关频率: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开关频率,观察电路的输出。
结果表明,当开关频率增加时,电路的效果也增强。
(2)输出电压:在实验中,我们对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出电压也较高;当输入电压较低时,输出电压也较低。
4.实验总结
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率、小体积、轻量化的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是电子领
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之一。
掌握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布局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电子
电路的原理和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开关电源的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实验报告(二)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二极管应用电路专业班级:姓名: 座号: 09实验地点: 仿真室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成绩:实验目的: 1.通过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绘制, 加强对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的理解;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及其特点。
实验内容: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
实验步骤: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二极管测试电路(1)创建电路二极管测试电路;(2)调整V1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1;(3)调整V2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2;(4)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V1 200mV 400mV 600mV 800mV 1V 2V 3VU D198.445mV 373.428 mV 47.16 mV 528.7 mV 549.97 mV 670.25 mV 653.78 mV I D15.4 mA 265.7 mA 1.284 mA 2.798 mA 4.5 mA 1.379 mA 23.403 mAV2 20V 40V 60 V 80V 100VU D20V 40V 50.018V 50.118V 50.13VI D0A 0A 99.19 mA 298.82 mA 498.6mA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1)创建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2;(2)利用虚拟示波器, 观察输出电压uo的波形, 并测量仪表输出直流电压Uo(Uo为RL上的电压),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3)令RL=200Ω, 讲电容C改成22Uf,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4)将电容C设置成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5)将D1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6)将D1和电容C同时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7)在电路中加入稳压电路如图2-3, 观察滤波后uc波形及uo的波形, 测量Uo;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实验总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稳压二极管如果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则当反向电流的变化量较大时, 二极管两端响应的电压变化量却很小, 说明具有稳压性学生签名:年月日。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设计本报告旨在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案例设计,该设计旨在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电子技术体验,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性和功能。
2、运用负载箱、电压表、电流表、多用万用表等基础仪器,测量电路参数。
3、了解单相交流电源的性质,掌握交流电路的特殊测量方式。
4、掌握电路仿真技术,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分析和设计实际电子电路。
二、虚拟仿真实验设计1、仿真实验1:二极管正反接设计思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二极管的正反接法,同时掌握二极管正反接时的工作状态和符号,提高学生的电子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
2、仿真实验2:LED流水灯设计思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LED流水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方法,同时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在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LED流水灯电路的深入理解。
3、仿真实验3:矩阵键盘设计思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方法,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键盘的读取和编程操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电子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评价本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通过三个实验的设计和实践应用,让学生得到了更加广泛、直观、生动和富有创意的的体验,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对该案例进行评价时,学生对该案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总之,通过本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特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这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这种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中推广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验报告一、共射放大电路1.实验目的(1)掌握用Multisim 13仿真软件分析单极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作用。
(3)学会并熟悉“先静态后动态”的电子线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学会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5)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6)测量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实验内容(1)电路仿真1.1 静态工作点选择根据XSC1的显示,按如下方法进行操作:当滑动变阻器R7设置为11%时,有最大不失真电压。
1.2 静态工作点测量将交流电源置零,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
1.3 电压放大倍数测量加入1kHz,100mV正弦波信号。
测量R L= ∞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测量L R= 2kΩ时输入输出电压有效值大小。
1.4输入输出电阻测量输入电阻测量。
根据可计算得到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测量。
根据可得到输出电阻。
1.5动态参数结果汇总(2)实验室实测2.1 静态工作点实测2.2 动态参数实测3.总结与讨论(1)共射组态放大器会使输入输出电压反相。
(2)L R会影响输出电阻、放大倍数。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1.实验目的(1)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电路和性能参数的理解。
(2)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基本应用电路。
(3) 掌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和微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4)进一步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
2.实验内容 (1)电路仿真集成运放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器件。
当外部接入有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的输入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的实现各种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加法、减法、比例。
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的,即在一般讨论中,以下三条基本结论是普遍使用的:开环电压增益∞=u A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电压近似相等,即-V V =+,称为“虚短”。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仿真
实验报告
2013020913018 张东恒
研究二极管对直流量和交流量表现的不同特点仿真电路如下:
图中所使用的直流电压源电压大小分别为1V和6V
采用了在multisim中型号为1N3064的二极管进行试验
三,仿真内容
1,在直流电流不同时二极管管压降的变化。
利用万用表测得电阻上的直流电压,从而得到二极管管压降
2,在直流电流不同时二极管等效电阻的变化。
利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测得电阻上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从而得到二极管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四,仿真结果
在读仿真结果的时候,为了方便读数,在电阻两端并接了一个万用表,以便一次读取直流和交流两个参数
数据汇总如下
直流电源V1/V 交流信号
V2/mV
R直流电压
表读数
R交流电压
表读数/mV
二极管直流
电压/V
二极管交流
电压/mV
1 10 406.56mV 9.33
2 593.44mV 0.668
4 10 5.301V 9.873 0.699V 0.127
五,结论
1,比较直流电源取值为1V和6V的条件下二极管的直流管压降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月大,管压降越大,管压降并不是常量
2,比较直流电源取值为1V和6V两种情况下二极管的直流管压降可知,二极管的直流电流越大,其交流管压降越小,说明随着静态电流的增大,动态电阻将减小;两种情况下电阻的交流压降均接近输入交流电压值,说明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很小。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我们进行了电子技术实训仿真。
本次实训仿真以Multisim软件为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的电子电路,使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本次实训仿真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仿真软件的操作,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选用、电路连接、调试等基本技能。
2. 提高理论知识水平: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的理解。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学员需要相互配合、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创新意识:通过仿真实验,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及方法1. 实训内容(1)基本电路仿真: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运放等基本元器件的仿真实验。
(2)放大电路仿真:包括共射、共集、共基等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
(3)振荡电路仿真:包括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等振荡电路的仿真实验。
(4)滤波电路仿真: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滤波电路的仿真实验。
(5)功率放大电路仿真:包括OTL、OCL等功率放大电路的仿真实验。
2. 实训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
(2)软件操作:学习Multisim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路仿真操作技巧。
(3)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电路搭建、调试、分析。
四、实训成果与分析1. 成果(1)掌握了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能够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2)了解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
(3)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了与他人沟通交流。
2. 分析(1)在仿真实验过程中,学员普遍掌握了基本电路的仿真方法,能够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电子工艺实习esp32仿真报告短暂而令人难忘的电子工艺实习已经结束,在枯燥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之余,能够接触到这么一门极其舒缓身心实习,尽管只有短暂的四周,却也让我们从沉闷的心境中解脱出来,着实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电子工艺实习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我们理工科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
从第一周到第四周每周周二下午四个小时来进行这次实习。
在这次电子工艺实习中,我收获颇多,自己的实践技能提高了,对工艺流程的认识丰富了,自己学习生活的热情也提高了。
下面我再谈谈在实习中实实在在遇到的问题与感想。
实习第一天,通过看录像中电子工艺实习的范围与技术,还有录像中老师高潮的技艺让我艳羡不已,这个下午,我对电子工艺实习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电路板,电路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接下类的三周的实际操作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第二周,拿到了一些导线,电阻等电路元件,老师发的电路板极其结实,真真不怕敲,不怕磕,刚开始,我拿着电烙铁的手不争气的晃,不过,一会就慢慢熟识了,心定下来了,手也有力度了。
我再说说焊接的过程。
先将准备好的元件插入印刷电路板规定好的位置上,待电烙铁加热后用烙铁头的刃口上些适量的焊锡,上的焊锡多少要根据焊点的大小来决定。
焊接时,要将烙铁头的刃口接触焊点与元件引线,根据焊点的形状作一定的移动,使流动的焊锡布满焊点并渗入被焊物的缝隙,接触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然后拿开电烙铁。
拿开电烙铁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了焊接的质量与外观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将要离开焊点时,快速的将电烙铁往回带一下,后迅速离开焊点,这样焊出的焊点既光亮,圆滑,又不出毛刺。
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
焊接结束后,用镊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用力拔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
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就要重新进行焊接。
在第三,四周,我们开始了我们最后的万用表的焊接,想到平时在物理实验室里用的万用表现在可以经自己的手焊接出来,心中难免有些许激动。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实训旨在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加深对电力电子电路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设计方法的了解,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软件环境:MATLAB R2020b、Simulink R2020b2. 硬件环境:计算机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3. 逆变器电路仿真4. 直流斩波电路仿真四、实验步骤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模型,包括二极管、电源、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模型,包括二极管、电源、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3. 逆变器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逆变器电路模型,包括电力电子器件、驱动电路、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
4. 直流斩波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直流斩波电路模型,包括电力电子器件、驱动电路、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结果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得到了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设计1、实验名称:全加/减器设计与仿真2、实验设计要求以及内容:全加器要求两个二进制数相加时,要考虑低位进位的相加。
并输出本位计算结果和高位进位结果。
全减器是两个二进制的数进行减法运算时使用的一种运算单元,采用本位结果和借位来显示,二进制中是借一当二,所以可以使用两个输出变量的高低电平变化来实现减法运算。
3、实验具体设计:本实验采用行为描述方式编写描述全加/减器具体功能的Verilog HDL语句。
通过使用case语句和if语句组合对真值表中的各种情况进行描述来实现全加/减器的功能。
通过改变输入信号T的电平来决定使用全加器还是全减器。
当T输入低电平时为全加器,当T输入为高电平时为全减器。
下图为全加/减器的真值表:在全加器的输入输出中A为被加数、B为加数、Ci为低位进位数、S为本位和数、Co为向高位进位数。
在全减器的输入输出中A为被减数、B为减数、Ci表示低位是否向本位借位、S为本位最终运算结果、Co表示本位是否向高位借位。
具体设计语句如下:module ck1701wdh(T,A,B,Ci,Co,S);input A,B,Ci,T;reg Co,S;output Co,S;always @ (A or B or Ci or T)if(T==0)//当T输入为低电平时调用全加器begin//以下为设计全加器的verilog语言case({A,B,Ci})//根据A、B、Ci的输入信号分别改变S、Co的输出电平3'd0: begin S=0; Co=0; end3'd1: begin S=1; Co=0; end3'd2: begin S=1; Co=0; end3'd3: begin S=0; Co=1; end3'd4: begin S=1; Co=0; end3'd5: begin S=0; Co=1; end3'd6: begin S=0; Co=1; end3'd7: begin S=1; Co=1; enddefault: begin S=0; Co=0; endendcaseendelse//当T输入为高电平时调用全减器begin//以下为设计全减器的verilog语言case({A,B,Ci})//根据A、B、Ci的输入信号分别改变S、Co的输出电平3'd0: begin S=0; Co=0; end3'd1: begin S=1; Co=1; end3'd2: begin S=1; Co=1; end3'd3: begin S=0; Co=1; end3'd4: begin S=1; Co=0; end3'd5: begin S=0; Co=0; end3'd6: begin S=0; Co=0; end3'd7: begin S=1; Co=1; enddefault: begin S=0; Co=0; endendcaseendendmodule4、输入输出设计:(按键,数码管,发光管等说明)管脚分配如下(格式:输入/输出通道名:对应引脚名→开发板上对应开关名):信号输入Input: A:PIN_J6→SW[0], B:PIN_H5→ SW[1], Ci:PIN_H6→ SW[2], T:PIN_G4→ SW[3].信号输出Output: S:PIN_J2→LEDG[1], Co:PIN_J1→ LEDG[0].SW[]为拨动开关,LEDG[]为绿色发光二极管。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习,我旨在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提高自己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方面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我期望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习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包括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3. 设计并仿真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如共射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RC正弦波振荡器等。
4. 通过仿真实验,了解并分析电路的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5. 学习电路的调试方法,掌握调整静态工作点、测量频率特性等技能。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按照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任务。
首先,我花了一定的时间学习了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自学和请教同学,基本掌握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接着,我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操作,了解了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学会了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元器件。
然后,我开始设计并仿真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
我根据教材和指导书的要求,设计了共射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RC正弦波振荡器等电路,并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了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电路的参数,分析电路的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
最后,我学习了电路的调试方法。
我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调整静态工作点、测量频率特性等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调试工作。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常用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学会了电路设计和仿真的一般方法。
同时,我在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报告:电工电子仿真实验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电工电子仿真实验,使我们对电工电子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熟练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进行了电工电子仿真实验,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通过仿真软件,搭建了各种电路,对电路进行了分析和调试,学习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接受了电工电子仿真实验的基本培训,了解了仿真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然后,我们根据实验要求,分组进行了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断调试和改进电路,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最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电工电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仿真软件的使用,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实习反思虽然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同学对电工电子原理掌握不够扎实,对仿真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
此外,部分同学在团队合作中沟通不畅,影响了实验的进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电工电子原理的学习,提高对仿真软件的熟练度。
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我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指导教师评语本次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对待,积极动手实践,对电工电子原理和仿真软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仍有部分同学需要加强对电工电子原理的学习和对仿真软件的熟练度。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习报告成绩:良好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年月日。
08级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08级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报告班级:2021级10班学号:[1**********]8 姓名:冯韶祥2021年6月23日实验一晶体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1.学习共射放大电路的参数选取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分析方法。
4.学习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
1.确定并调整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调整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 (1)RL=无穷大(开路);(2)RL=3K.3.观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并测出相应的集电极静态电流。
4.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5.测量放大电路带负载时的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原理图设置与参数选择,调整合适的静态工作点(1)电容参数C1=C2=10uf,Ce=100uf;(2)参数Rc=3K,Rb1=61.5k,Rb2=35k,Re=1.9k;(3)检查各节点电压和各支路电流,调整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4)实验原理图VOFF = 0VAMPL = 10mvFREQ = 3.5k2、观察输入输出波形,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入交流信号源VSIN(交流信号频率:3.5KHz,幅值:10mv),并将其符号更改为Us.(2)当RL=3K时,设置交流扫描分析,验证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否满足要求。
设置交流扫描分析,在Probe窗口中可观察到下面的图像V(C2:2)/ V(R1:2)3.5KHz Frequency由图像及文本输出窗口中的到的电压打印机的数据,可大致算出放大倍数约为70,而理论值为75,二者之间的误差约为,7%。
(3)当RL开路(设RL=1MEG)时,设置交流扫描分析,验证共射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否满足要求。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各个领域,从通信到计算机,从医疗到娱乐。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基本的电子技术实验,包括电路设计和分析,以及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一: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并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
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作为例子。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和晶体管。
然后,我们将根据电路的要求计算各个元件的数值。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模拟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并分析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实验二:电子元件的特性与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一些常见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我们将学习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例如,二极管可以用作整流器,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或开关。
集成电路则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如计算、存储和通信。
实验三: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数字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将使用逻辑门电路实现一些基本的逻辑功能,如与门、或门和非门。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触发器和计数器构建时序电路,如时钟和计时器。
实验四:通信电子技术的应用通信电子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通信电子技术,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和信号处理。
我们将使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进行实验,并研究它们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性和失真情况。
我们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通信协议,如调幅调频和蓝牙。
实验五: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电子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
例如,心电图机可以通过电极和放大器来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
血压计可以使用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来测量血压。
我们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如体温计和血糖仪。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实习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路仿真实习已经成为电子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设计原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电路仿真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使用了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了电路设计能力。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电路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提高电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3. 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学习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实习初期,我首先学习了Multisim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元器件的选取、电路图的绘制、仿真参数的设置等。
通过阅读软件手册和参加培训,我逐渐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
2. 电路仿真实例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多个电路仿真实例,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
通过对这些电路的仿真分析,我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自主设计电路并进行仿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后,我开始自主设计电路并进行仿真。
我选择了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作为设计对象,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4. 团队合作与交流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积极交流,共同探讨电路设计中的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共同完成了多个电路仿真项目,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电路仿真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了电路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电路仿真实习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自主设计电路时,我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方案,通过仿真分析,优化电路性能,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成功率。
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电路仿真项目,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积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良好的沟通能力。
学院: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指导老师:
学生:
学号:
3.16多级放大电路设计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学习并熟悉设计高增益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方法。
3.掌握多级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掌握在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
二、设计要求
用给定的三极管2SC1815(NPN),2SA1015(PNP)设计多级放大器,已知VCC=+12V,VEE=-12V,要求设计差分放大器恒流源的射极电流
IEQ=2~3mA;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失真电压增益至少大于10倍,主放大器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少于100倍;
三、电路原理.
直接耦合式多级放大器的主要设计任务是模仿运行运算放大器op07的等效内部结构,简化部分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共射放大,互补输出等结构形式,设计出一个电压增益足够高的多级放大器,可对小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
实验原理图如下:
各部分原件参数如下:
R1=5KΩ;R2=9KΩ;R3=10KΩ;R4=500Ω;R5=10KΩ;R6=10KΩ;R7=1kΩ;R8=1Ω; R9=1Ω;R10=1Ω
P1=10KΩ, P2=20KΩ
V1=1mV,VCC=+12V,VEE=-12V,
C1=0.01PF C2=4uF C3=0.01PF
晶体管为2SC1815和2SA1015
二极管为1N3208
四、实验内容:
所测得各数据如图
性能指标一:IEQ3=1~2mA。
如上图所示,IEQ3=1.143mA符合要求。
性能指标二:IEQ4=2~3mA
如上图所示IEQ4=2.209mA,符合要求。
性能指标三: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失真电压增益至少大于10倍。
如上图所示,vpp=26.476mV相对于1mV放大约26倍符合要求。
性能指标四:主放大级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小于100倍。
如上图所示,vpp=2.809V相对于26.476mV放大了约106倍,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论与心得
在此电路中差动放大电路,利用PNP管放大电路实现主放大电路,利用互补输出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消除交越失真,设计多级放大电路得到放大倍数为2756倍,近似符合要求,通过这次仿真,我对仿真软件有了新的认识,也加深了多级放大电路的理解。
3.20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掌握文氏桥振荡电路的设计原理。
二、实验预习与思考
1.复习应用集成运放实现文氏桥振荡电路的原理。
2.设计文氏桥振荡电路,实现正弦信号的产生,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3.文氏桥振荡电路中,D1和D2是如何稳幅的?
三、实验电路
四、实验内容
1.各个参数为:R1=20KΩ,R2=Rf为可变电阻,R3=30KΩ,R4=R5=10KΩVCC=+12V,VEE=-12V,
C1=C2=0.01uF,D1=D2=1BH62,
所用运算放大器为PO07AH。
2.当R2=35KΩ时,仿真结果如图:
如图所示,波形振幅较小。
3.当R2=38KΩ时,仿真结果如图:
如图所示,波形几乎达到最大不失真,此时的电压为10V 4.当R2=50KΩ时,仿真结果如图
如图所示,波形出现很明显顶部失真。
5.改变R,C 的参数大小,分析RC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首先保持电容不变改变电阻阻值,阻值依次为8KΩ,10KΩ,15KΩ,时对应的波形图,仿真结果如图:
8KΩ
10KΩ
15KΩ
其次保持电阻阻值不变,改变电容大小,分别有0.01uF,0.02uF,0.03uF 对应着不同的波形图,仿真结果如图:
C=0.01uF
C=0.02uF
C=0.03uF
1由上面的仿真结果图可知,振荡频率和R,C成一次反比,这与fo=
2
RC 相吻合。
6
稳幅作用的分析
断开D1,D2.调节电路参数,使输出最大不失真,分析D1,D2的稳幅作用。
仿真结果如图
断开二极管后波形振幅增大,出现失真,将R1增至33.9KΩ时失真消失,但是振荡产生的很慢,需要两秒到更长的时间才能出现稳定,可见D1,D2是提供一个稳定且较低的电压。
五、实验结论与心得
R,C文氏桥振荡电路,其中R,C串并联构成正反馈电路,并起选频作用,R1,R2,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R2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R,C影响着振荡频率,与其成反比。
D1,D2起到了稳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