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BM—1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8
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是一门生产技术科学,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务的相似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即把相似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相对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经济效益。
成组技术应用与机械加工方面,乃是将多种零件按其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组以形成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从而使小批量生产能获得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果。
成组技术将品种众多的零件按其相似性分类以形成为数不是很多的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诸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
这样,成组技术就巧妙地把品种多转化为“少”,把生产量小转化为“大”,由于主要矛盾有条件的转化,这就为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符合辩证法的,所以它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一般性方法。
实际上,人们很早以来就在应用成组技术的哲理指导生产实践,诸如生产专业化、零部件标准化等皆可以认为是成组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现代发展的成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与生产事务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不仅为人的一般常识所认可,而且也为统计学所证实。
国外通过对机床零件的统计分析,发现产品(同类型或相近类型)的更新换代将不会影响成组技术的继续实施,这就科学的证明了成组技术实施的延续性。
零件统计学是实施成组技术过程中充分认识和利用有关事物相似性的有用的科学方法,为成组技术的创立提供了可以信赖的科学依据。
成组技术基本原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利用客观存在着的有关事物的相似性,按一定的相似标准将有关事物归类成组。
二、成组技术的分类方法目前,将零件分类成组常用的方法有:1、视检法视检法是由有生产经验的人员通过对零件图纸仔细阅读和判断,把具有某些特征属性的一些零件归结为一类。
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生产经验,多少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2、生产流程分析法生产流程分析法PFA(Production Flow Analysis)是以零件生产流程及生产设备明细表等技术文件,通过对零件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把工艺过程相近的,即使用同一组机床进行加工的零件归结为一类。
CAPP的原理及应用(一)发表时间:2011-2-27关键字:CAPP CAPP原理CAPP应用工艺设计信息化调查找茬投稿收藏评论好文推荐打印社区分享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功能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作为辅助工具,依据产品设计所给出的信息,对产品的加工、装配等制造过程进行设计。
一般认为,CAPP包括毛坯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序设计、工艺路线制定和工时定额的计算等。
其中,工序设计又可包含工装夹具的选择或设计、加工余量分配、切削用量选择以及机床、刀具的选择、必要的工序图生成等。
概述工艺设计是制造企业技术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其设计效率和质量对生产的组织、产品质量、生产率、产品成本、生产周期等有着极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工艺人员根据个人的经验以手工方式进行工艺设计,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以下的缺陷:① 设计效率低。
工艺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工艺方案的设计,还必须进行大量的计算、查阅手册、填写表格、工艺数据的统计等繁琐重复性的工作。
② 设计质量不稳定、标准化程度差。
工艺设计是经验性很强的工作,设计质量、所用术语、工艺习惯因人而异,难以统一标准与优化,且随着工艺设计人员的变动使工艺设计经验难以继承。
③ 不能实现信息集成。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采用CAD,CAM,ERP等先进的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企业进一步要求实现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CAD/CAM以及技术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而手工工艺设计已不能满足系统信息集成的要求。
1、CAPP的基本结构尽管CAPP系统的种类很多,但其基本结构都离不开系统控制与人机界面、零件信息描述与输入、工艺决策、工艺数据/知识库、工艺文件管理与输出等五大部分。
(1)系统控制与人机界面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与协调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是用户的工作平台。
它通过包括系统菜单、工艺设计的界面、工艺数据/知识的输入和管理界面、以及工艺文件的显示、编辑与管理等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是一门生产技术科学,它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务的相似性,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
即把相似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相对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经济效益。
成组技术应用与机械加工方面,乃是将多种零件按其工艺的相似性分类成组以形成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从而使小批量生产能获得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效果。
成组技术将品种众多的零件按其相似性分类以形成为数不是很多的零件族,把同一零件族中诸零件分散的小生产量汇集成较大的成组生产量。
这样,成组技术就巧妙地把品种多转化为“少”,把生产量小转化为“大”,由于主要矛盾有条件的转化,这就为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符合辩证法的,所以它可以作为指导生产的一般性方法。
实际上,人们很早以来就在应用成组技术的哲理指导生产实践,诸如生产专业化、零部件标准化等皆可以认为是成组技术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现代发展的成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与生产事务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不仅为人的一般常识所认可,而且也为统计学所证实。
国外通过对机床零件的统计分析,发现产品(同类型或相近类型)的更新换代将不会影响成组技术的继续实施,这就科学的证明了成组技术实施的延续性。
零件统计学是实施成组技术过程中充分认识和利用有关事物相似性的有用的科学方法,为成组技术的创立提供了可以信赖的科学依据。
成组技术基本原理要求充分认识和利用客观存在着的有关事物的相似性,按一定的相似标准将有关事物归类成组。
二、成组技术的分类方法目前,将零件分类成组常用的方法有:1、视检法视检法是由有生产经验的人员通过对零件图纸仔细阅读和判断,把具有某些特征属性的一些零件归结为一类。
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生产经验,多少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2、生产流程分析法生产流程分析法PFA(Production Flow Analysis)是以零件生产流程及生产设备明细表等技术文件,通过对零件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把工艺过程相近的,即使用同一组机床进行加工的零件归结为一类。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罗丹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专业、重用、全局流星、瀑布和课堂流星滑过是因为有美好的愿望要诉说;瀑布从高空跌落是为了美丽的花朵;我的课带着祝福展开是为了让你收获无数快乐!第2章零件分类编码系统2.1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概念和要求2.2 零件分类编码的结构形式2.3 Opitz零件分类编码系统2.4 KK-3分类编码系统2.5 JLBM-1分类编码系统2.6 制订企业实用分类编码系统的方法2.7 评价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准则思考题2.1.1 什么叫分类编码系统2.1.2 分类编码系统的作用2.1.3 分类编码系统的要求2.1.2 国内外分类编码系统的发展概况1) 零件的分类系统:零件的分类就是按一定的规则使相似或相同零件聚合而使相异零件分开的过程。
(分与合矛盾的统一课本P14)2.1.1 什么叫分类编码系统分类系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分类目的和要求而采用的相应分类原理、规则和步骤所构成的一个体系的总称(或为一系列分类环节和分类标志的总和)。
分类系统输出输入被分类零件及特征属性分类法则、方法、步骤符合规定目标与要求的结果零件分类系统的含义与作用2.1 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概念和要求成组分类系统历史:无编码系统(视检法、生产流程分析法)编码分类系统2)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就是用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对零件各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标识的一套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一系列分类环节和分类标志的总和)编码:按规则用字符描述和标识零件的过程。
分类与编码分类系统输出输入被分类零件及特征属性分类法则、方法、步骤符合规定目标与要求的结果分类编码系统的含义与作用编码ABCD0123456789……分类编码环节:事物分类编码过程中经历的每个层次或步骤,包括:横向环节(粗分环节) (下一页)纵向环节(细分环节) (下下页)(以Opitz系统为例)码位数N=9横向分类环节项数Z=10纵向分类环节每个数代表一个特征因此,根据用途不同设计不同的编码系统(设计、制造、管理)——综合性的分类标志纵向标志横向分类外旋转表面横向分类环节纵向分类环节圆柱面圆锥面圆球面单向阶梯圆柱面光滑圆柱面双向阶梯圆柱面单向阶梯圆锥面双向阶梯圆锥面单向阶梯圆球面双向阶梯圆球面4×φ9.5均布φ7550材料:HT20050φ754×φ9.5均布材料:HT200内部形状:光滑、无形状要素外部形状:单向台肩、无形状要素零件类别:回转体零件,0.5<L/D<3辅助加工:有分布要求的轴向孔平面加工:无平面加工最大外径:50<D<100mm材料:HT200原始形状:铸件精度:内外圆111022079分类环节:事物分类过程中经历的每个层次或步骤,包括:横向环节(粗分环节)纵向环节(细分环节) (以Opitz系统为例)码位数N=9横向分类环节项数Z=10纵向分类环节每个数代表一个特征因此,根据用途不同设计不同的编码系统(设计、制造、管理)——综合性的(课本P18,19)分类与成组——设计、工艺标准化 零件谱分析检索、查找有利于专业化生产信息管理MIS(课本P12, 5条; P20, 4条)适应本专业、本企业的所有产品零件 代码应有明确的含义适应产品更新,永久性系统结构中特征信息容量要足够结构简单,易识别便于计算机处理(课本P20 代码的类别和选择代码的原则)编码所用代码的类型①阿拉伯数字(0、1、2 … 9)②英文字母(A、B、C … Y、Z)③数字字母混合型原则①紧凑性②易辨认性③具有计算机处理的可能性数字代码具有计算机处理的可能性,且紧凑性也很好,但失去易辨认性。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概述摘要: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简称CAPP)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工艺设计人员,以系统、科学的方法确定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技术过程,即工艺规程。
是连接CAD系统和CAM系统的桥梁,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整个过程的重要角色。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CAPP的发展历程,CAPP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工艺决策,成组技术1.CAPP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简称CAPP)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工艺设计人员,以系统、科学的方法确定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技术过程,即工艺规程。
通常是指机械产品制造工艺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文档编制。
CAPP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完成产品设计信息向制造信息的传递、是连接CAD与CAM的桥梁。
CAPP就是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优势,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技术,帮助工艺设计人员完成工艺设计中的各项任务,如选择定位基准、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艺尺寸和公差、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置、确定切削用量、确定重要工序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计算工时定额、编写各类工艺文件等,最后生成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工艺文件和数控加工编程、生产计划制定和作业计划制定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作为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生产管理与运行控制系统执行的基础信息。
CAPP是将产品设计信息转换为各种加工制造、管理信息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联系设计和生产的纽带,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是企业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
在企业生产中,工艺设计处于产品设计和加工制造的接口处,必须分析和处理大量信息。
既要考虑产品设计图样上有关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材料及批量等方面的信息,又要了解加工制造中有关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生产条件、加工成本及工时定额、甚至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工艺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
第4章成组技术本章导读多品种、中小批生产方式在目前和未来的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组技术是一门特别适用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工程技术科学。
实践证明应用成组技术对提高中小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因此,学习成组技术的科学原理及其应用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基本方法,正确掌握基本类型零件的描述、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码,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重点:成组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类型零件的描述本章难点:进行零件分类编码教学建议:本章只是介绍成组技术中一些必要的基本概念,为后续课程进一步学习成组技术打下理论基础。
鼓励学生查阅成组技术的发展案例及发展趋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零件的分类编码,并建议配有多媒体或录像教学资源,并提供一定量的教学实物教具。
讲授课程1学时。
4.1 成组技术概述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并不是自动生产的技术策略,而是一种理念,一种适合于中小批量生产方式的制造理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品种增多,而每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却并不很多。
世界上75%~80%的机械产品是以这种中小批生产方式制造的,中小批生产在机械工业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且,现代的制造环境还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它包括:•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要求产品具有不同的规格和选项;•要求产品具有高可靠性,以及零件具有高精度;•需要处理极为广泛的工件材料,包括不同的金属材料、塑性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要求将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紧密地结合起来。
与大量生产企业相比,中小批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周期长,产品成本高,管理困难,市场竞争能力差。
能否把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以及生产方式用于组织中小批量产品的生产,一直是国际生产工程界广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针对生产中的这种需求,需要一种生产和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它就是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充分利用事物之间构成要素的相似性,将许多具有相似信息的研究对象归并成组,并用大致相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研究对象的生产技术问题,这样就可以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第一章1.CAD/CAM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CAPP), 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2.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包含哪些环节?整个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检测和装配调试等过程3.CAD/CAM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1) 人机交互功能。
(2) 存储功能。
(3) 图形显示功能。
(4) 输入/输出功能。
4. CAD/CAM技术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
CAD/CAM系统的硬件主要由主机、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显示器及网络通信设备等组成。
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5. CAD/CAM技术的发展趋势。
CAD/CAM技术还在发展中,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虚拟化、绿色化等方面。
6.简称的中文含义:CAD、CAM、CAE、CAPP。
第二章1.工程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方法。
答:(1)工程数据的程序化处理。
工程数据的程序化处理是指在应用程序内部对数表、线图等进行查寻、处理和计算。
程序化适合于需要经常使用而共享度要求又不是很高的情况,例如,工程数据中的数表、有公式的线图以及经验公式等。
(2)工程数据的文件化处理。
工程数据的文件化处理是指将工程数据以一定的格式存放于文件中,在使用时程序打开文件并进行查询等操作。
将工程数据进行文件化处理,不仅可使程序简练,还可使数表与应用程序分离,实现一个数表文件供多个应用程序调用,增强数据管理的安全性,提高数据系统的可维护性。
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工程数据文件通常采用两种类型的文件:文本文件和数据文件。
(3)工程数据的解析化处理。
工程数据的解析化处理是指将那些数据间有某种联系或函数关系的列表或线图,采用公式化的方式进行描述,从而实现非离散数据的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