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包铝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5
铜包铝标准铜包铝线铜包铝重量比重密度铜包铝标准铜包铝线的结构、性能及应用一、铜包铝线的结构铜包铝(Copper clad aluminum wire)简写为CCA,它是由铝芯线和紧密包覆其外的铜层构成的双金属线,这就使得在一根导线上发挥了两种金属材料的特点,使铜的优良导电性和铝的重量轻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克服了铝导线的缺点,形成具有导电性好、密度小、柔软、耐腐蚀、易焊接、价钱低廉等特点的铜包铝线。
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金属导电材料。
二、铜包铝线的特点1、结构参数按铜层体积比分可以分为:10%和15%两种,铜层体积比为15%的铜包铝线主要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同轴电缆内导体,10%的铜包铝线主要用于传输低频电流线缆的导体。
按铜层重量,可以计算出铜层体积比为10%和15%的铜包铝线,其铜层重量比分别为26.8%和36.8。
另外,按照它的使用状态可以分为软态(A类)和硬态(H类)两种。
2、物理性能⑴密度对于铜层体积比为15%的铜包铝线,其密度为3.63g/cm3;而铜层体积比为15%的铜包铝线,其密度为3.32g/cm3。
由于铜包铝线的密度小,使铜包铝线具有很多优点:①对于同样重量和线径的纯铜线和铜包铝线相比,铜包铝线的长度约为纯铜线的1.7~2.5倍,这将为厂商降低材料成本。
②由于1吨铜包铝线中铜的重量为268~368Kg,可代替1.7~2.5吨纯铜线,使得使用铜包铝线可以节约大量铜资源。
⑵比热根据热力学公式Q=cm(t2-t1),由于纯铜线的比热c=0.092Kcal/kg.k,铜包铝线的比热c=0.149Kcal/kg.k,这就意味着铜包铝线的比热要比纯铜线的比热要大得多,那么在同样重量的铜包铝线温度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比纯铜线的多,从而使铜包铝线具有较低的温度,这对安全用电有很大好处。
⑶导电性铜包铝的电阻率比纯铜线大,比铝小,20℃时体积比为10%和15%的铜包铝线直流电阻率分别为≤0.02743Ωmm2/m和≤0.02676Ωmm2/m。
铜包铝漆包线标准
摘要:
一、铜包铝漆包线的定义和特点
二、铜包铝漆包线的应用范围
三、铜包铝漆包线的优势与替代性
四、铜包铝漆包线的焊锡性能
五、铜包铝漆包线的市场前景
正文:
铜包铝漆包线,是一种在铝线表面包覆一层铜的线材,以其独特的性质在各种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铜包铝漆包线的一大特点是它的直流电阻率。
相比纯铜线,铜包铝线的直流电阻率约为纯铜线的1.45倍。
而在阻值相同的情况下,铜包铝线的重量仅约为纯铜线的1/2,这使得它在重量和电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铜包铝漆包线的良好焊锡性也是其备受瞩目的原因。
由于其表面同心的包覆了一层纯铜,铜包铝线具有跟纯铜线一样的可钎焊性,而不必像铝线那样做特殊处理。
同时,铜包铝线具有较厚的铜层,确保在刮漆时不会影响产品焊锡性能。
铜包铝漆包线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也说明了其广泛的应用范围。
近年来,漆包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
由于电解铜价格持续上涨,给相关的铜线原材料的生产和漆包线供应厂家带来了巨大冲击。
铜包铝漆包线经用户使用证实可以替代纯铜漆包线,因而给我国漆包线行业的发展提供
了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
在焊锡性能方面,铜包铝漆包线的优良性质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铜包铝线由于其表面同心的包覆了一层纯铜,因此具有跟纯铜线一样的可钎焊性,而不必像铝线那样做特殊处理。
同时,铜包铝线具有较厚的铜层,确保在刮漆时不会影响产品焊锡性能。
总的来说,铜包铝漆包线以其独特的性质和优良的性能,不仅在电阻、重量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焊锡性能和应用范围上也表现出色。
铜包铝母线-铜包铝排(cca busbar)技术指标铜铝结合强度和含铜量,⽽这两个指标主要与制造⼯艺有关。
⼀、铜包铝排结合强度:在进⾏剪切、折弯、冲孔等机加⼯过程中铜铝不能分层、不能开裂,并且能够承受热胀冷缩过程中产⽣的应⼒。
如果铜铝结合强度不⾼或热处理⼯艺不当,在机加⼯过程中容易出现铜层“开裂”、“⿎包”等现象。
⼆、含铜量⼤⼩决定铜包铝排(cca busbar)的载流量、机械性能、使⽤寿命以及耐腐蚀能⼒等指标,含铜量越⾼性能越好,但是成本越⾼、⽐重越⼤、性价⽐越⼩。
铜的含量和铜包铝排(cca busbar)的⽐重是⼀组对应关系,当铜的体积⽐:18-20%,含铜量40%,⽐重为3.7。
1、铜包铝排层截⾯占整个截⾯的18-20%,产品⽐重3.7,含铜量40%2、导电率达到同规格铜排的85%左右3、接触电阻、抗腐蚀能⼒、表⾯性能和铜排完全⼀样4、产品价格只有同等规格铜排的⼀半,是性价⽐最⾼的⼤电流导体5、⽐重⼩、重量轻,安装使⽤更⽅便,使⽤寿命长6、界⾯结合强度⾼,剪切、折弯、冲孔、铜铝不分层、机械性能好、抗拉强度、表⾯硬度⽐铝排⾼得多,接近铜排,满⾜铜排加⼯、使⽤的要求,可以完全替代铜排我国铜资源严重匮乏,铜铝复合排-铜包铝排(cca busbar)符合“以铝节铜”的产业政策,对于缓解铜资源紧张局⾯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度重视并给予了政策⽀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规划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录(2005年本)》、《“⼗⼀五”资源综合利⽤指导意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政策⽂件都有明确的指⽰,国家“863计划” 已经将“⾼性能铜包铝复合导体材料短流程⾼效制备加⼯课题的研究”列⼊⽬标导向类重点课题。
基于⽬前电解铜价格上涨,国内很多电器设备⽣产企业成本上升,⽽⽤铝做汇流排材料⼜有很多缺点,⼀种新型开关柜汇流排导体材料-铜包铝母线-铜包铝排(cca busbar),实践证明,铜包铝母线-铜包铝排(cca busbar)代替纯铜导体应⽤于开关柜⾏业是切实可⾏的,即可降低企业⽣产成本,有可以避免像铝那样的很多缺陷。
航空航天铜包铝标准
对于航空航天领域,铜包铝(CCA)导体的标准如下:
1. 尺寸:标准中规定了导体截面积范围为0.25mm²~107mm²的绞合导体。
2. 电气特性:对于铜包铝导体,标准中有具体的电气性能要求。
3. 机械特性:铜包铝导体的机械性能,例如拉伸强度、弯曲性能等都有一定的标准。
4. 应用:主要用于飞机轻型电缆和某些航空航天设备中。
5. 其他特定要求:某些铜包铝导体可能还具有特殊的使用要求,例如耐高温、耐腐蚀等,这些也应在标准中有所体现。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铜包铝导体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行业组织或企业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应参考相应地区或行业的标准,并结合产品特性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铜包铝漆包线的基本情况铜包铝漆包线是采用铜包铝材料作内导体的新型电磁线,其特性介于铜铝之间,结合了铜的优良导电性和铝的重量轻的优点。
执行标准:
执行SJ/T11223-2000《铜包铝线》和GB/T6109.1~11-1990《漆包圆绕组线》。
铜包铝漆包线的优点:
直流电阻率:铜包铝线的直流电阻率约为纯铜线的1.5倍;阻值相同时,铜包铝线重量约为纯铜线的1/2。
2.良好的钎焊性:铜包铝线由于其表面同心的包覆了一层纯铜,因此具有跟纯铜线一样的可钎焊性,而不必像铝线那样做特殊处理。
3.重量轻:铜包铝线密度是相同线径的纯铜线的1/3,对降低电缆和线圈的重量十分有效。
应用领域:
用于制作要求重量轻、相对导电率较高、散热性好的绕组,特别是传输高频信号的绕组高频变压器、普通变压器、电感线圈、电机、家用电机及微型马达用电磁线;微型电机转子线圈等用漆包线;用于音响线圈、光驱的特殊电磁线;显示器偏转线圈用电磁线;消磁线圈用电磁线;用于手机内部线圈、手表驱动元件等的电磁线;其他特殊电磁线。
铜包铝漆包线标准
铜包铝漆包线是一种具有优良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的线材产品。
它由铜层、铝层和涂层三部分组成。
铜层作为导体,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铝层作为保护层,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涂层则起到绝缘和保护作用。
铜包铝漆包线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家电等行业。
在电力系统中,它用作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发电机组的绕组线;在电子和通信领域,它用作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和连接线;在家电行业,它用作电机、电磁炉等产品的绕组线。
铜包铝漆包线的生产标准与质量要求十分严格。
在国际上,主要有IEC、ASTM、JIS等标准;在我国,主要有GB/T、GB/ industry standards等标准。
这些标准对铜包铝漆包线的导体结构、绝缘层厚度、机械强度、耐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确保产品质量,我国还对铜包铝漆包线的生产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包括导体拉伸、绝缘层厚度控制、涂层均匀性检测等环节。
近年来,我国铜包铝漆包线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技术研发方面,国内企业不断创新,产品性能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市场应用方面,铜包铝漆包线在国内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出口业务也不断扩大。
然而,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铜包铝漆包线产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为此,我国正加大铜包铝漆包线标准的修订与推广力度,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铜包铝漆包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线材产品,其定义、特点、应用领域、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应引起广泛关注。
铜包铝线鉴别方法铜包铝线是一种电线材料,由铜芯和铝包层组成。
由于铜和铝的导电性能不同,铜包铝线在一些特定场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铜包铝线与纯铜线相比,由于铝的导电性能较差,容易导致线路负载过大,产生安全隐患。
因此,正确鉴别铜包铝线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铜包铝线鉴别方法。
一、外观鉴别法通过观察线材外观,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铜包铝线。
铜包铝线的外观颜色为铜红色,铜包层较厚,表面光滑。
而纯铜线的外观颜色为黄金色,光泽度较强。
此外,铜包铝线的外观上可能会标有“CCA”字样,表示铜包铝线的缩写。
因此,通过外观鉴别法可以初步判断线材的材质。
二、电阻鉴别法铜和铝的电阻差异较大,通过测量线材的电阻可以判断其材质。
铜包铝线的电阻值要大于纯铜线,且电阻值的单位应为欧姆。
测量时应使用专业的电阻测量仪器进行,避免误差的产生。
三、磁性鉴别法铜是非磁性材料,而铝是具有一定磁性的材料。
因此,通过使用磁铁进行吸附测试,可以初步判断线材的材质。
纯铜线不会被磁铁吸附,而铜包铝线则会被吸附。
四、导电性鉴别法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铝的导电性能较差。
通过使用导电性测试仪器,可以测试线材的导电性能。
纯铜线的导电性能要好于铜包铝线。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铜包铝线鉴别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更加准确地鉴别铜包铝线,可以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测试。
这些设备可以测量线材的电导率、电阻率等参数,从而判断线材的材质。
总结起来,鉴别铜包铝线的方法有外观鉴别法、电阻鉴别法、磁性鉴别法和导电性鉴别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鉴别,以提高准确性。
铜包铝线与纯铜线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
但在一些对电线材料要求较高的场合,还是应选择纯铜线,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铜包铝镁合金线标准由于现在国家还没有铜包铝镁合金线国家标准,给生产和使用带来很多不方便,我想把企业标准发一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铜包铝镁合金线前言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参考SJ/T11223-2000《铜包铝线》、ASTM B 566-1993(2002年再次确认)《铜包铝线》并结合本产品质量特性和用户要求而制订。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遵循GB/T1.1-2000、GB/T1.2-2002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镁合金线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有线电视信号传输和大容量通讯网络信号传输的同轴电缆内导体、音视频线导体、屏蔽编织软导线及漆包绕组线基材等用的铜包铝镁合金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059-2000 铜及铜合金带材GB/T3048.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4909.3-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GB/T4909.4-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扭转试验GB/T4909.5-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弯曲试验反复弯曲SJ/T11223-2000 铜包铝线3 分类与命名3.1 型号命名3.2 标记示例a) 直径为0.10mm、铜层体积比为10%软态的铜包铝镁合金线标记为:CCAM—10A—0.10 Q/320412MHE001-2006b) 直径为2.05mm、铜层体积比为15%硬态的铜包铝镁合金线标记为:CCAM—15H—2.05 Q/320412MHE001-20063.3 分类铜包铝镁合金线的产品名称、代号和直径范围见表1。
铜包铝线标准类型:电子变压器类发布日期: 2007-11-28 21:27:07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223-2000) 铜包铝线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ASTM B 56 6 : 1993 《铜包铝线标准规范》,与之的主要差异如下:1) 在“范围”一章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223-2000)铜包铝线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 ASTM B 566 : 1993 《铜包铝线标准规范》,与之的主要差异如下:1) 在“范围”一章中,增加了本际准适用于同轴电缆内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等的铜包铝线:2) 在“引用标准”一章中,试验方法采用我国相关标准;3) 在“分类与型号”一章中,用 CCA 作为铜包铝线的型式代号;4) 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表中的标称直径作了适当圆整,抗拉强度的数值作了必要的修约;5) 增加了铜包铝线的标称密度值及其偏差,并规定其试验方法。
当订货合同中有要求时,将其作为检验项目之一;6) 增加了“附录 A 铜包铝线高频趋肤深度特性”。
本标准的附录 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所归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同轴电缆内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等的铜包铝线。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048.2 — 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 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 4909.3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GB/T 4909.4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扭转试验GB/T 4909.5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弯曲试验反复弯曲3 术语(3.1-3.5简略)3.1 单位产品 unit of product3.2检查批(简称批) inspection lot3.3 样本单位(样品) sampling unit3.4 样本 sample3.5 试样 specimen4 分类与型号4.1 分类 :铜包铝线按铜层体积比和软硬状态的不同分为以下 4 个类别:10A 铜层体积比为 10 %的软态铜包铝线:10H 铜层体积比为 10 %的硬态铜包铝线;15A 铜层体积比为 15 %的软态铜包铝线;15H 铜层体积比为 15 %的硬态铜包铝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223-2000)铜包铝线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ASTM B 566 :1993 《铜包铝线标准规范》,与之的主要差异如下:1) 在“范围”一章中,增加了本际准适用于同轴电缆内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等的铜包铝线:2) 在“引用标准”一章中,试验方法采用我国相关标准;3) 在“分类与型号”一章中,用CCA 作为铜包铝线的型式代号;4) 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表中的标称直径作了适当圆整,抗拉强度的数值作了必要的修约;5) 增加了铜包铝线的标称密度值及其偏差,并规定其试验方法。
当订货合同中有要求时,将其作为检验项目之一;6) 增加了“附录A 铜包铝线高频趋肤深度特性”。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所归口。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同轴电缆内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等的铜包铝线。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048.2 — 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GB/T 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 4909.3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GB/T 4909.4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扭转试验GB/T 4909.5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弯曲试验反复弯曲3 术语(3.1-3.5简略)3.1 单位产品unit of product3.2检查批(简称批)inspection lot3.3 样本单位(样品)sampling unit3.4 样本sample3.5 试样specimen4 分类与型号4.1 分类:铜包铝线按铜层体积比和软硬状态的不同分为以下4 个类别:10A 铜层体积比为10 %的软态铜包铝线:10H 铜层体积比为10 %的硬态铜包铝线;15A 铜层体积比为15 %的软态铜包铝线;15H 铜层体积比为15 %的硬态铜包铝线。
铝包钢丝YB/T 123-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1997-08-04批准1997-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B 415—92《冷拉铝包钢线》。
本标准在产品的力学性能、铝钢截面比例、铝层厚度、20℃直流电阻、物理常量等主要技术指标上等同于ASTMB 415标准的相应条款。
在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质量证明书等条款上根据我国习惯作了详细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大成五金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景华、孙东平、刘万刚、王会清、莫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铝包钢丝的定义、代号、尺寸、外形及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输电线路中的铝包钢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铁路载流承力索等用铝包钢丝。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28—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 239—84 金属线材扭转试验方法GB/T 3048.2—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GB 3954—83 电工圆铝杆GB/T 4354—94 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GB 4005.1—83 电线电缆交货盘型式尺寸GB 4005.2—83 电线电缆交货盘技术要求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铝包钢丝:圆钢丝外包一层连续、均匀、牢固的铝层而构成的复合圆线。
3.2 铝包钢丝导电率:是指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规定的电阻率对相同单位铝包钢丝电阻率之比乘以100%。
3.3 导电率组别:铝包钢丝导电率组别分为20AC、23AC、27AC、30AC、33AC和40AC,其相应的导电率为20.3%IACS、23%IACS、27%IACS、30%IACS、33%IACS和40%IACS。
铜包铝及铜包铝漆包线的检验和试验规范来源:华南电子制造网”加入时间:2007-3-3 9:37:51admin点击:3257资讯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南电子制造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南电子制造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南电子制造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分类与型号1、分类铜包铝线按铜层体积比和软硬状态的不同分为以下4个类别:10A---铜层体积比为10%的软态铜包铝线;10H---铜层体积比为10%的硬态铜包铝线;15A---铜层体积比为15%的软态铜包铝线;15H---铜层体积比为15%的硬态铜包铝线;铜包铝线按铜层体积比(铜层体积占铜包铝线体积的百分比)不同分为两种:铜层体积比在8-12%范围内的10%级(简记为10);铜层体积比在13%-17%范围内的为15%级(简记为15)。
铜包铝线按软硬件状态不同分为两种:拉拔后未退火者为硬态(以H表示);拉拔后退火者为软态(以A表示)。
因此,铜包铝线可分为四类:10H、10A、15H和15A。
2、型号铜包铝线的型号由型式代号(CCA),类别代号(10A、10H、15H)及其标称直径完成。
表示方法:二、外观检测1、检测工具:10倍放大镜2、检测方法:对于直截了当径等于或大于1.83mm的铜包铝线,其外观质量用正常目力检验,对于直径小于1.83mm的铜包铝线采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的放大镜检查。
3、包铝线表面品质要求铜包铝线表面光滑、色彩均匀、应无起珠、漆瘤、黑斑、黑线、氧化、开裂、碰伤划痕、裸线线花等不良缺陷、常温下不粘着、排线均匀。
三、铜层厚度铜层体积比1、铜层厚度沿圆周方向分布应均匀,铜层铝线的铜层厚度最薄点应满足以下规定:对10A和10H线,其厚度最薄点不小于半径的3.5%;对15A和15H线,其厚度最薄点不小于半工半径的5%。
深圳市永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技术规范产品名称:铜包铝屏蔽同轴电缆产品型号:1.5C-2VX8用于烽火型号:3.695.0653.695.433深圳市永利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08-6说明:1.导体采用镀锡软圆铜线.2.绝缘进口低密度透明聚乙烯绝缘.3.外导体采用铜包铝金属编织.4.护套采用H-70聚氯乙烯护套料.一.电缆结构指标.单位:mm型号导体直径绝缘标称厚度绝缘最薄点绝缘外径编织密度%小护套外径护套标称厚度护套最薄点成品直径1.5C-2V*8 0.247-0.257 0.55 0.47 1.48±0.05 >922.6±0.050.6 0.48 9.6±0.15二.电缆电性能.序号项目单位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导体直流电阻 20℃时Ω/Km ≤355 GB/T3048.42 绝缘电阻 20 ℃时MΩ.Km ≥10000 GB/T3048.53 耐压 AC1500V50HZ1min 不击穿GB/T3048.8 4 阻抗 1---2MHz Ω75±3 GB17737.15衰减1MHZdB/m <0.025GB17737.1 2MHZdB/m <0.0354MHZdB/m <0.05110MHZdB/m <0.0856 电容 1KHz时pF/m 69±3 GB17737.17 远端串音防卫度 2MHZdb/100mmm 80 GB5441.6三.物理机械性能.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标准要求试验方法1 导体附着力(内导体垂直,样品长200mm ) N5N 力,30秒抽不出 IEC189 30N 力,30秒能抽2 绝缘层附着力 (绝缘层垂直,样品长200mm ) N 10N 力,30秒抽不出 30N力,30秒能抽3编织层附着力 (编织层垂直,样品长200mm ) N 10N 力,30秒抽不出30N 力,30秒能抽出4 导体抗拉强度 MPB ≥ 210 GB4909.35 导体断裂伸长率 % ≥ 15 GB4909.36 绝缘抗拉强度 MPB ≥ 10 GB/T2951.17 绝缘断裂伸长率 % ≥ 300 GB/T2951.18 护套抗拉强度 MPB ≥ 12.5GB/T2951.1 9 护套断裂伸长率%≥ 125 GB/T2951.1 10护套老化性能 B :老化后抗拉强度变化率 B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 20 ± 20 GB/T2951.2老化温度:80±20 ℃老化时间:7X24小时11 护套冷弯性能(-15℃,16h ) 无裂纹 IEC 189-1.4.4 12 含氧指数 % >28 GB/T 2406 13阻燃性30秒内自熄IEC189编制:于玉波 审核:尤满明 批准:延治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SJ/T 11223-2000)
铜包铝线
前言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ASTM B 566 :1993 《铜包铝线标准规范》,与之的主要差异如下:
1) 在“范围”一章中,增加了本际准适用于同轴电缆内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等的铜包铝线:
2) 在“引用标准”一章中,试验方法采用我国相关标准;
3) 在“分类与型号”一章中,用CCA 作为铜包铝线的型式代号;
4) 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表中的标称直径作了适当圆整,抗拉强度的数值作了必要的修约;
5) 增加了铜包铝线的标称密度值及其偏差,并规定其试验方法。
当订货合同中有要求时,将其作为检验项目之一;
6) 增加了“附录A 铜包铝线高频趋肤深度特性”。
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所归口。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包铝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同轴电缆内导体及电气装备中电线电缆导体等的铜包铝线。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048.2 — 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 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
GB/T 4909.3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
GB/T 4909.4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扭转试验
GB/T 4909.5 — 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弯曲试验反复弯曲
3 术语(3.1-3.5简略)
3.1 单位产品unit of product
3.2检查批(简称批)inspection lot
3.3 样本单位(样品)sampling unit
3.4 样本sample
3.5 试样specimen
4 分类与型号
4.1 分类:铜包铝线按铜层体积比和软硬状态的不同分为以下4 个类别:
10A 铜层体积比为10 %的软态铜包铝线:
10H 铜层体积比为10 %的硬态铜包铝线;
15A 铜层体积比为15 %的软态铜包铝线;
15H 铜层体积比为15 %的硬态铜包铝线。
4.2 型号:铜包铝线的型号由型式代号(CCA) 、类别代号(10A 、10H 、15A 、15H) 及其标称直径组成。
表示方法:
5 要求
5.1 外观:铜包铝线由铝芯线和紧密包覆其外的铜层构成。
铜层应均匀连续地包覆在铝芯线上,其表面应光滑圆整,不得有凹痕、裂纹,露铝及明显锈斑等缺陷。
5.2 标称直径与偏差:除另有规定外,铜包铝线的标称直径应符合表1 的规定。
直径小于0.300mm 的铜包铝线,其偏差不超过± 0.003mm ;直径等于或大于0.300mm 的铜包铝线,其偏差不超过标称直径的± 1%( 偏差的数值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
表 1 铜包铝线的标称直径及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
5.3 铜层厚度:铜包铝线的铜层厚度最薄点应满足以下规定:
5.3.1 对10A 和10H 线,其厚度最薄点不小于线半径的3.5 %。
5.3.2 对15A 和15H 线,其厚度最薄点不小于线半径的5.0 %。
5.4 铜层体积比:铜包铝线的铜层体积比应满足以下规定:
5.4.1 对10A 和10H 线,其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8 %且不大于12 %。
5.4.2 对15A 和15H 线,其铜层体积比应不小于13 %且不大于17 %。
5.5 直流电阻率:铜包铝线在20 ℃时的直流电阻率应符合表2 的规定值。
表 2 铜包铝线的直流电阻率
线材类别最大电阻率
Ω .mm2/m
10A 、10H 15A 、15H 0.02743 0.02676
5.6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铜包铝线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应符合表l 的规定值。
5.7 铜层密实性:铜包铝线按6.6 运行试验时,其铜层不应出现任何破坏性连续性的裂纹:
5.8 铜铝粘合性:铜包铝线按6.7 进行试验时,铜层与铝芯线的界面上应无分层现象。
5.9 标称密度:当订货合同有要求时,密度作为检验项目之一。
铜包铝线在20 ℃时的标称密度及其偏差应符合表3 的规定值。
表 3 铜包铝线的标称密度及偏差
线材类别标称密度
g/cm3偏差值
%
10A 、10H 15A 、15H 3.32
3.63
± 3%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对于直径等于或大于1.83 mm 的铜包铝线,其外观质量用正常目力检查:对于直径小于1.83mm 的铜包铝线采用放大倍数不超过10 倍的放大镜检查。
6.2 直径与偏差:铜包铝线的直径应按GB/T4909.2 的规定送行测量。
6.3 铜层厚度和铜层体积比:铜包铝线的铜层厚度最薄点或铜层体积比的测定应采用“断面抛光测量法”。
从样品一端截取适当长度的铜包铝线试样,将导线横截面研磨、抛光后,使用足够精度的读数显微镜在图
1 所示的相互垂直的四个位置上测定铜层厚度,在这四个位置中应包含铜层最薄部位。
图1
铜层厚度的测定位置
铜层厚度用四个位置测量值的平均值计算,并按下式计算铜层体积比。
S=[1-(D-2t)2/D2]*100% (1)
式中:S—铜层体积比;
D—铜包铝线直径(mm);
t—铜层平均厚度(mm)。
6.4 直流电阻率:铜包铝线的直流电阻率测量应按GB/T 3048.2 的规定进行。
6.5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铜包铝线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应按GB/T 4909.3 的规定进行,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原始标距长度为250mm ;拉伸速度应不大于75 mm/min ;断裂点出现在距夹具25mm 以内,且伸长率测量值小于本标准规定值的试验无效。
6.6 铜层密实性:铜层铝线的铜层密实性试验应按GB/T 4909.4 的规定进行。
从样品一端截取适当长度的试样,将其在标称直径15 倍的间隔处夹持并拉紧,沿同一方向扭转三圈,然后再反方向扭转三圈,也可采用比上述规定更长的试样,扭转圈按比例增加。
扭转试验速度不作规定。
6.7 铜铝粘合性:铜包铝线的铜铝粘合性试验应按GB/T 4909.5 的规定进行。
对试样进行反复弯曲试验,直至试样断裂。
试验后用正常目力检查铜层与铝芯线间有无分层现象。
6.8 密度:铜包铝线的密度采用长度为100mm 左右的平直试样,按GB/T 4909.2 的规定测量其直径和长度,计算其体积;并用精度为1mg 的天平测量其重量来测定。
检验规则:成品铜包铝线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7.1 检验:
•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按表 4 规定
表 4 检验项目
7.2 包装后的到货检验(略)
8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使用说明
8.1 铜包铝线应成盘或成卷供应,并卷绕整齐,妥善包装。
每盘或每卷铜包铝线应为一整根,不得带有接头。
成盘时,最后一层应与盘边外缘保持适当距离;成卷时,应捆扎三处。
用户有要求时,还应符合合同要求。
8.2 每盘或每卷铜包铝线上应附有标签或标牌,标明下列内容:
• 生产单位名称或商标;
• 型号;
• 生产日期;
• 毛重及净重;
• 产品批号;
• 检验员印记;
• 本标准编号。
8.3 铜包铝线运输中应防潮、防蚀、防止在一般的装卸、吊运、堆放和运输中受到损伤。
包装用材料应符合相应要求,外包装上应有相应的标志。
8.4 铜包铝线应妥善贮存在干燥通风、防雨、防水及不含酸碱性物质或有害气体的库房内。
8.5 使用说明
• 应用范围;
• 注意事项。
• 订货合同内容
订货合同应包括以下内容:
• 型号及数量;
• 包装要求;
• 检验要求和检验地点;
• 交货日期和地点;
• 其他。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铜包铝线高频趋肤深度特性
同轴电缆常用铜包铝线的最薄铜层厚度和5~100MHz 信号传输时的趋肤深度计算结果见表A1 。
表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