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9)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 (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3) 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

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B

【睥析】材料中“外贯垄断体制,产品理氐,出口亏损"的现象主墓与当时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关, 企业没有自主权,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建议可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股份制罡旧观年之后企业改革措瓶故人项错误』中国1936年才提出"复关3故專页错误i经济特区此时已经设立,故D项错 S 口

【考点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对外开放

【名师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

史现象: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2、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答案】A

【解析】

试题井析:本題考沓学生分析團表的能力。对于謝中国成立后三;欠建交高溥中第三友罡发生在曲旳年,结合当吋的历史背暑,博能年所取得的最重要得外交尢事就是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引发了西方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E选顶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剂甘纪巩年代/ (:选顷罡20世纪末的事情,。透项炭生在]盯2年。

【考点定位】中国走向世界?外交舞台的拓展?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

【名师点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外交热潮: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当时的主要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

建交热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这个时期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世界各国重新认识中国,

中美关系解冻也在此时期开始出现。第三次建交热潮就是中美关

系正常化,在这影响之下西方各国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3、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

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关文,在西方引起轰动”可以看出此时期西方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普遍接受”绝对化了;C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传教士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传播者,但不限于教师;D项中“政治革命”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定位】文化交流?东学西渐?儒家思想的外传

【名师点睛】本题是从东学西渐的角度考查儒家思想外传对欧洲的影响。明清之际,欧洲的

耶穌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一一儒学一一程朱理学,用轮船

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

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一一启蒙思想的一

个重要思想渊源。对于文明的交流复习过程中除了知道儒家思想对西方产生的影响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西学东渐,即西方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

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

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 .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B

【解析】由栅惰息可松清末科举考试ffi 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肓放在同等重曼的地位’此时俩用"已经 買统泊者认可,因此,材料罡在强调冲体J 这罡对冲怖西用“思憩的实践,故吐正确;近代教肓悻S 罡在 辛袞革命后确立的』故人钳误;漕廷就没有背离过圉学,故C 错鬲 近代中国传统教肓一直居于主流地位」 故D 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的影响

【名师点睛】 本题以清末科举特科考试的论题为切入点, 考查考生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理 解,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本题契合了“西学东源”和“中体西用”的 历史学术热点问题。材料给出的论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西学东源”,该理论来源于传统的

“中国”观念,华夏文化中心观念预设了华夏文明优越于任何异域文明,

因而在处理来自西 方的学术上严防“以夷变夏”, 维护华夏文化的独尊地位。 “西学东源”给予西学以合法的

地位,从而为“中体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5、(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5)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

【答案】C 【睥析】由林料信息可判断出此时是文艺复兴H 期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占他对人的遗体逬行解剖手口 研究"说明达芬奇绘画的理tt 精神,故G 正确j 近代实藏科学的雪蜒实验验证;材料不能体现出实峻科学 的研究,近代实验科学之父*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呻囲需故A 错误严奔放惰感”是浪沒主义絵画的特点” 时间杲在均世纟吐半叶,故B 错误』启蒙运动否走了夭主載的衲学理论,故。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的认识, 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历史题目中的时间信息有时是人物或事件,

比如本题中的时间信息是“达芬奇”, 由此判定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 然后逐项排除

即可。这就要求考生对历史的时间信息要高度关注。

6、《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 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

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 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

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 红军长征的胜利

C.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答案】C 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 ----

肌肉、 骨头和筋一一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

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 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 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

【解析】根据材fT在南京IS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是指1927-^37年,其中这种趋冋的中国化命运罡指马克思主义的中Bit;壬要体现在'『工农武装tfiB"理论打蛾了苏联认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革命道踣模式,反映了工农武装割擔的形成

‘故C项正确*苏雄埃政祝的建立罡马克思王冥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即工衣武装割据的具体表现,排除儿红军长征的胜和与“这种趟向的中国化命运”不符,誹除B.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在19的年抗日战争全面爆麦之后』与郴湘寸间,,在甫京国民政府纟充治的前十年"不符,排除D。

点睛: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提到的“这种趋向”是什么,“中国化命运”

又指什么?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7、19世纪上半期,德国盛行科学崇拜,历史学追求“绝对客观”,主张“让史料自己说话”,

档案特别是国家档案成为描述历史的唯一可靠依据。其直接结果是

A.否认了历史学的主观属性

B.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元

C?增进德国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

D.历史学成为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史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史学研究将使历史学成为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史学,故D

项正确。材料强调该历史学研究使历史学成为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史学,与否认了历史学的

主观属性不符,排除A。B项与材料中“绝对客观” “让史料自己说话” “国家档案成为描述历史的唯一可靠依据”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是历史学成为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史学的背

景,与设问直接结果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出自王信《明清外貿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

请依次指出每条线所代表的国家,并任选其中一国分析其发展趋势。

【答案】①印度;②中国;③西欧;④日本;⑤美国。

示例1②代表中国。

图是公元1000年以来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西欧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百分比,

19▲世纪初以前,由于传统农耕经济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有利于文明的传承,中国的经

济总量仍雄居世界榜首。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中期,中国被西方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超越。20世纪中期,新中国在实现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开始有计划地经济建设,十一

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

示例2:⑤代表美国。

1775▲年独立战争和1860' s的南北战争为美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19世纪后期的第

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及时更新技术设备,经济迅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实力,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但随着西欧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第三世界的兴起,特别

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

(任选一国进行作答,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解析】本趣的解答首先应当根協各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确定扭条线所代表的国家。如从血世纪中期臥前大參时间居干程畀首位可以看出②代表中国亍从二战后成为世界经7橋主可知⑤代表美国’ 汉此类推』确定①为印廈、③為西欧、④为日本。燃后选罡一个经济休,联系史实进行论述。最好确定中国、美国、西政和日本中的一个,这样联系史实更容易阐述。要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点睛:选取所宴阐述的观点对答好开放题特别重聲。从高考得分的角糜讲,应遵循以下原则:W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i它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车朕历史资科,決说明相应的观点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汉看一下哪一丰顷见点可臥从材料中获得更塞的资料支持。月外’有些冋题除了需要材^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杲否充分,也是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