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故里话西和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9
甘肃天水都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却不知陇上也有好风光渭河秋水秦岭春花既有秀丽又见雄壮大地湾里孕育文明麦积石窟千年辉煌哟啰嗨天水哟啰嗨故乡天河之水滋润的这片热土哺育了我的乡亲我的爹娘我的家乡都说是龙腾华夏九洲翱翔却不知天水就是龙故乡伏羲创世播散火种女祸补天造福四方飞将李广威振边关历代豪杰万古流芳哟啰嗨天水哟啰嗨故乡开发西部吹响的声声号角唤起了我的乡亲我的爹娘我的家乡哟啰嗨天水哟啰嗨故乡开发西部吹响的声声号角唤起了我的乡亲我的爹娘我的家乡天水古称秦州。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汉设陇西郡、北地郡置天水郡。
《水经注》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
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
《秦州志》记载:“城前有湖,冬夏无增减,天水取名由此湖也”。
天水市是甘肃省省辖市,属温暖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1℃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3℃,最低气温-18.2℃。
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无霜期185天,光照充足,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
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个四大石窟名副其实,云冈和龙门只是她的二分之一不到,至于敦煌就太小了,为什么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不出名,中国的一个史学家说:没有被盗过,其他的石窟,尤其敦煌的东西被盗到了国外,于是闻名.伏羲庙天水伏羲文化节由每年农历5月13日公祭伏羲典礼的活动扩大而成,是为纪念人文始祖伏羲氏而举办的。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国第一位人王,他出生于天水,并在这里创推八卦,并教会人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自1995年第一届伏羲文化节起,每到农历5月13日,都会有近千名来自中外的侨胞、游客云集羲皇故里,参观大地湾古人类遗址,寻宗祭祖。
中华情相约天水一认识天水 -1.天水在哪?用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自然现象做迷面,打一城市名,你会永远记住它,谜面:雨,谜底:天水,再翻开地图,位于中国版图正中央的城市,是天水,你可记准了!2.虽然,天水位于中国版图的正中央,但行政上却把它划在西北,辖两区五县,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40万;它的北部是茫茫黄土高原,南部则又是青山绿水的南国地貌,天水一奇,一场雨,一部分流向黄河,另一部分汇入长江,它正好位于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上;天水城还有一奇,大街边的绿化树,粗一看,谁让这么粗的树做绿化树,细一看,每棵树上标有牌”文物树,树龄600--1000年”,这表明,六百至一千年前的天水,这地方早就有市井,而这区区槐树,只不过是像现在的人植在路边的小树而已,孰不料这树一长千年,假如六百年的天水人看今天的闵越.两广,那无疑现在人看西伯利亚。
甘肃省西和县简介【行政区划】西和县辖6镇14乡。
6个镇:汉源、长道、何坝、姜席、石峡、洛峪。
14个乡:苏合、卢河、兴隆、稍峪、马元、晒经、西峪、十里、石堡、大桥、蒿林、太石河、六巷、西高山。
【基本情况】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南市,地处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
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城区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
境内地形由西北向南倾斜,南部为土石质山原峡谷区,北部为沟壑梁峁区,平均海拔1692米。
平均气温8.4℃,无霜期149天至214天,日照时数1500—1800小时,年降水量451—734.7毫米。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辖6个建制镇14个乡。
2007年底全县人口39.77万人。
【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有铅、锑、金等。
县境东南部属全国铅锌矿第二大矿带的西成矿带,探明储量521.7万吨,金属量14.9万吨;黄金矿散布全县。
农副特产品有洋芋、花椒、苹果、核桃,中约材有黄芪、半夏、党参、当归、柴胡,野生约构西贝母、淫阳霍等。
加工业产品有亚麻、粉条、粉丝等,编织业产品主要有草编工艺品、背蒌、竹席等,手工艺品有泥塑、根雕及剪纸、刺绣等。
【旅游资源】西和县是中华人始祖伏羲的诞生地。
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仰韶文化寺洼文化、齐家文化交辉映,晋魏时仇池立国四百余年,称雄一时;诗圣杜甫由陇入蜀,咏诗致志,天下流传;抗金的烽火,拒元义勇,近代的风云,哺育了这里灿烂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有仇池胜境,绚丽别致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有“圭峰秋月”之称的八佛崖;有“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新建旅游景点;晚霞湖(晚家峡水库),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2007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6年成功举办了“西和县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
家乡的变化作文600字(小学优秀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家乡的变化作文600字(小学优秀范文)我的家乡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美丽的西和近年来,西和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全力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全面推进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将西和打造成为陇南经济强县和陇上文化名城。
西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世人注目的“仇池古国遗址”因其悠久历史,神奇传说,俊秀景色而中外驰名,早在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开山图》云:“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由于西和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战略举措,以古仇池文化发掘和晚霞湖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晚霞湖旅游景区、观山植物园、隍城森林公园和漾水河滨河休闲带修建性详规,完成了晚霞湖环湖路和东西两山公路硬化,晚霞湖环湖绿化、晚霞湖码头、仇池碑林和朝阳亭、白云亭等景点建设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原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先后被列为国扶贫困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西和县委、县政府高扬“抓班子、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县”的发展战略,坚持“铅锌富县、特色产业和劳务富民”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打造陇南经济强县和陇上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创业、加快发展,全县经济社会驶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西和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
特别是“5.12”地震发生后,全县上下临危不惧,齐心协办,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成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突出在发展速度上争先,在结构调整上优化,在增长质量上提升,在综合实力上进位,力争在工业强县、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改革开放、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获得大的突破。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农民群众真正认可、得实惠的新农村。
西和县民俗文化作文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渭河支流,西河上游,东临礼县,南接渭源县,西与成县接壤,北与成县相邻。
历史上曾为古雍州,为西和县名的由来就是因为西河流域的“西固城”。
全县总面积2958平方公里,辖11镇3乡2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
总人口35.3万人。
我的家乡就是有着“秦陇咽喉”之称的西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独特。
其中西和县的秦腔艺术被誉为“东方戏剧之花”。
秦腔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秦腔发源于关中地区,在西汉初年时传入西和县境内。
在清康熙年间的《渭州志》中记载:“秦腔”、“西固乐”两词同时出现。
其内容
大多是表现西河流域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秦腔主要分布在天水、陇南、临洮等地。
记得有一次,我到了姥姥家(西和县)。
一进门就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屋子里唱秦腔。
我仔细地观察着他们的表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低……
过了一会儿,那群人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和喝彩声。
—— 1 —1 —。
西和县西和县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
下面将从西和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距天水市区约70公里,地处秦岭南麓,地势较为复杂。
县境东部为秦岭山区,有着险峻的山峦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西部和南部则是山间盆地,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关于西和县的历史沿革,早在公元前202年西汉时期,西和县就已经建立。
在历史上,西和县曾是汉、晋、唐、五代十国,以及北宋、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辖县或州县。
数千年来,西和县经历了多次政权更替,但仍保留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经济方面,西和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兼有工业、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方面,西和县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以及苹果、梨子、柿子等水果。
县内广泛实施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该县还发展了畜牧业和渔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工业方面,西和县比较重视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县内有一些重点企业,如农产品加工厂、电子产业基地等。
这些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文化特色方面,西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秧歌、壶风等,这些表演不仅增加了居民的娱乐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西和县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如西和古城墙、玉泉寺等,这些都是该县得以保留的文化遗产,体现了古老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保护和传承西和县的文化,该县政府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传统节日庆祝等,并建立了相关的文化教育机构,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结起来,西和县是一个山水宜人、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相信西和县将会更加美丽和繁荣。
西和方言顺口溜西和方言顺口溜武都新貌改革开放三十年,武都面貌大改变。
高楼林立街道宽,各式路灯竖两边。
市民休闲有广场,一条大道通东江。
高速公路正在建,将来还有火车站。
曾记当年有三宝?三高再加热臭咬。
旧城山上有陡坡,汽车上山都开锅。
要起去趟钟楼滩,堵车就得好半天。
万象洞里虽万象,就是交通赶不上。
如今旧貌换新颜,万象更新是明天。
赞西和西和是个好地方,欢迎各位来观光。
北临天水火车站,南接陇上小江南。
高等公路已修建,交通真的很方便。
进得城来抬眼看,东西两山是公园。
历史故事有很多,当年曾是仇池国。
福地洞天语真传,建国历史四百年。
也是秦人发祥地,始皇这里来崛起。
年年逢月到七夕,乞巧节是全民的。
神话故事很美丽,菩萨诞生在这里。
20161 / 3虽然家园在隍城,白雀寺里来修行。
公主善良人人爱,三九寒天百花开。
寺里虽然遭火灾,黑虎一只天上来。
救得公主出火海,转眼到了梳妆台。
梳妆台上来打扮,菩萨舍身上香山。
香山峰秀奇又险,脱得凡尘是神仙。
救苦救难观世音,原来也是西和人。
这里更有好风景,麦积齐名是八峰。
(愛写作网)一枝独秀云华山,塔山烟雨不一般。
仇池码头是险峰,脚下便是养马城。
红岭山上九眼泉,仙女下凡在此玩。
晚霞夕阳很好看,这是一座大花园。
湖水碧波好花草,一年四季有候鸟。
西和真的不一般,人类在此在繁衍。
希望大家莫忘记,这是优美诞生地。
中华民族龙子孙,欢迎大家来寻根。
乞巧歌甘肃有个西和县,国家命名乞巧县。
故事流传几千年,巧娘在这安家园。
红岭山上九眼泉,巧娘戏水在此间。
晚霞湖畔风景美,巧娘喜欢心陶醉。
20162 / 3湖中圣像才落成,天降祥瑞现彩虹。
七月之夕立香案,清烟一阵飘天边。
巧娘闻香低头看,案上还有好花瓣。
巧娘驾上七彩云,转眼离开南天门。
西和历来是善地,巧娘心上最满意。
巧娘心上满意了,才把手艺给你教。
教你织锦又纺线,锈出一树活牡丹。
教你手巧又心灵,读书金榜能提名。
教你勤劳心地善,家庭幸福又美满。
七月喜鹊排成队,巧娘桥上把郎会。
西和县旅游景点简介仇池山仇池山位于西和县城南50公里处,地处大桥乡南部,海拔1793米,相对高度791米,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汇流山下,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
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神话传说中刑-首的地方,氐人的发祥地,仇池国的故土。
海内有89部点击文献有对仇池山的记载。
《水经注》描述仇池山为:“绝壁峭峙,孤险云高,望之若覆壶。
高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开山图》谓之仇夷,所谓积石嵯峨,嶔岑隐阿者也。
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因以百顷为号。
山上有水泉,所谓清泉沸腾,润气上流者也”。
据宋代罗泌著的《路史》载,仇池山的出名始源于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
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夷(仇池),长于成起(成纪)”汉《遁甲开山图》说:“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
经专家学者考证神话传说中炎帝的一位氐族首领刑天被葬的常羊山,即今之仇池山。
仇池山的出名还与古仇池国有关。
公元296年,氐人首领杨茂搜统领四千户氐人部落返回仇池山,建立了仇池国,自号辅国将军,右贤王。
前仇池国“并氐搜为一国”,抗衡前赵,控制后蜀,鼎峙三国,雄霸一隅。
公元371年,前仇池国被前秦苻坚攻灭,氐人杨定奔陇右,领关中徒氐,又返回仇池,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建立了后仇池国。
元嘉十三年春三月,氐王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改元建义,立妻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置百官如天子之制,后仇池国疆域扩展到陇南全境,天水、陕南和川北,虎视关中,南图四川。
公元442年,后仇池国被南朝刘宋政权攻灭。
仇池国先后击败前赵、后赵、成汉、前秦、西秦、后秦、大夏、东晋和刘宋政权的多次进攻,与中原23个政权抗衡达数百年。
《资治通鉴·晋记》、《宋书·氐胡传》对建国358年之久的仇池国的兴衰有载,四川大学教授李祖桓撰有《仇池国志》。
1981年9月,仇池山“仇池国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诗人杜甫、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都有对仇池山吟咏的诗作遗世。
羲皇故里——甘肃天水羲皇故里——甘肃天水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成纪、上邽、秦州等称谓,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境内发掘的大地湾遗址证明,早在7800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全市有国家、省、市、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风景旅游小区47个,景点228处。
现存古石窟有“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等6处;古建筑有“伏羲庙”、“兴国寺”、“南郭寺”等50处;已探明和发掘的原始社会、周、秦、汉古遗址86处;有李广墓、赵充国墓及文化品位极高的宋墓群等古墓葬20多处;有“街亭”、“天水关”、“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
我国神话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中伏羲、女娲、黄帝的故乡就是天水。
据古史记载,伏羲生于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秦城区一带),女娲与伏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传说他们均是“人首蛇身”,在人类遇洪水、人烟断绝之际,结为夫妻,繁衍人类。
在天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的图画和陶器,是目前国内能够证明伏羲、女娲活动于天水一带的最有力证据。
位于“五帝”之首的黄帝生于上邽轩辕谷,经学术界根据黄帝的整个传说和文化背景的考证分析,认为黄帝就诞生于天水。
至今在天水还留存着纪念伏羲、女娲和黄帝的古遗址、古建筑。
如秦城区的伏羲庙,北道区的卦台山、龙马洞,甘谷大像山的伏羲殿,秦安的女娲祠、女娲庙,清水县的轩辕谷等。
这一切都说明天水地区历史久远、文化蕴涵丰富。
天水历史五大文化:一是伏羲文化。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
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8月13日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
市内现有一座元代始建、明代重修的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奠伏羲的伏羲庙。
在距市区17公里的三阳川,有伏羲氏创画八卦的卦台山,山上庙内有伏羲塑像和元代时期的八卦盘。
伏羲女娲(一)羲皇故里说伏羲天水是羲皇故里,随着研究的深入,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学术界已经证实伏羲最初活动在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山以西地区,北起平凉静宁县,南至西和县仇池山。
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
仇池山,四壁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
人皇起于刑马山提地之国。
上三则材料可看出,伏羲生地有成纪、仇池山、刑马山三处。
但第三则材料说人皇起于刑马山,不一定是说生处,好像是记述一次行动或人生事业成功的起点。
西晋大学士皇普甫谧《帝王本纪》所载伏羲“长于成纪”,有:长大成人之意,所以伏羲生于仇池山之说脱颖而出。
“徙治成仓”则可以更好的解释伏羲氏族从产生后,在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域不断发生变化,并且留下了引起后人争论的足迹。
汉晋古籍不仅记载了伏羲生地,还记载了伏羲得以兆孕的传说。
记载也有好几则:华胥履迹,怪生皇牺。
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陇人王符的名著《潜夫论》中,也有类似记载: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伏羲生地的记载者,汉有王符,晋有皇普谧、王嘉。
他们都是甘肃东部人。
可见当时就有伏羲生地的热议,可能来自口头相授的民间传说。
说怪生皇牺,应是对华胥履迹生伏羲此事的评价。
《太平御览》本不是正史,记载者对此事就以之为怪。
确实,此事也够荒诞,但细细思索,并不见荒诞,倒像是实记,只是个人认识上的差异。
上古时期虽然蛮荒,但已有高低贵贱等级之分,并不是混乱不堪。
华胥履迹,是当时原始婚配生育仪式。
就像现在举行仪式封建迷信,问神求子。
王符《潜夫论》“大人迹出雷泽”,“大人迹”可理解为“大人之迹”或“大的人迹”。
“大人”是和周易“利见大人”句中同意同用。
伏羲在安定临泾(甘肃镇原)附近传说已久,尊伏羲为人祖,此说较为符合王符心声。
伏羲所出之事难免神秘,“大的人迹”是大多后读者所理解的意思。
其实,“大迹”变“大人迹”文本怪诞色彩没有变化,但内涵变小,确定大迹即人迹。
如前笔者提到“履大迹”,可能是婚育的早期认识,性崇拜意识的流露。
所以,“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与上古淳朴而又玄幻历史相契。
“羲皇故里”——天水二日游天水古称成纪,因相传华夏始祖伏羲氏诞生于此,又有“羲皇故里”之称。
天水也是甘肃省内少有的青山绿水之地,境内重峦叠翠、山环水绕,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和北国山川的雄奇。
甘肃人谓之: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
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享有“羲皇故里”的殊荣,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
境内文化古迹甚多,现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大地湾遗址保存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及仰韶文化珍品。
国内唯一有伏羲塑像的天水伏羲庙,雕梁画栋,古柏森森。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荟萃了从公元4世纪末到20世纪,约1600年间的7800余尊塑像,并与大像山、水帘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组成了古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艺术走廊”。
同时,环绕麦积山方圆数十里分布的植物园、仙人崖、石门、净土寺、曲溪和街子温泉渡假村,共同组成了国家级森林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人文景观与自然秀色交相辉映,巧夺天工,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人。
这次的实践课,我们专业有幸组织了去天水的活动。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安排了两天的游玩时间,四处旅游景点。
这次旅游是集体活动,大家都很亢奋。
4月27日,这是我们出发去天水的第一天。
早上七点钟老师组织我们在校门口集合,大概到七点十分左右的时间,大家都到齐了,我们乘着旅游巴士开始了这次旅程。
沿途我们经过了武功、泾阳、宝鸡、等地。
驶入甘肃境内,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山,层峦起伏,也经过了很多隧道。
一边观赏路边的美景,一边唱着歌,大概到了一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天水市中心,除了市中心,我们基本上没看到繁华一点的地方。
途中没有休息,随即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旅游目的地:伏羲庙。
听说全世界只有两个伏羲庙。
大家都很期待,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西牌楼,进入西牌楼,两边全是仿古建筑,是一些旅游商品的出售场所。
大家也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就不停地拍照,想在这片圣地做留念。
我们沿着步行街,也就是伏羲路(2008年被改造的),步行街两边有东牌坊和西牌坊两个建筑。
西和县专题片解说词(开篇)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仇池国的故土,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甘肃·西和(片头)(音乐响起.....)西和县临近中华版图的几何中心,位于西秦岭之阳,西汉水上游,绵延西北,倾斜东南,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西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
据文献记载,人文始祖伏羲即诞生在这里,宋代罗泌《路史·后记》载:“伏羲生于仇夷,长于成纪。
”仇夷,即今西和县南部的仇池山。
源远流长的西汉水和漾水河流域孕育了深邃厚重的仰韶、齐家文化、寺洼文化。
在周、秦时期,戎、氐、羌和秦人在这里精耕细作,伟大的秦王朝即发祥于此,西礼县交界地即有闻名遐迩的秦西垂陵园。
三国时期,诸葛亮挥师北伐,六出祁山,两度过境西和。
魏晋时期,氐族杨氏在此建立政权,历时300余年,称霸一时,史称“仇池国”。
唐代大诗人杜甫由陇入蜀,途径西和,留下近10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诗圣“唐诗之路”的重要里程。
宋代文豪苏东坡梦游仇池而心向往之,更留下了“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的佳篇名句,一时传为佳话。
丰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和美丽动人的传说。
七夕·乞巧节,这个在中国承载着女儿情节和向往幸福浪漫的节日就在西和保留了下来。
西和乞巧节,节日延续时间之长,流行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在全国绝无仅有的,可称得上是“华夏第一”。
被民俗专家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乞巧”是七夕节期间,姑娘们以歌舞形式向她们的神灵---织女(当地称为“巧娘娘”)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活动。
据专家考证,西和乞巧活动发端于古代星辰崇拜和对秦人先祖女修的崇拜。
西和“乞巧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
六月二十九晚上,姑娘们穿戴盛装,列队整齐,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一路唱着歌将“巧娘娘”请进院。
伏羲生处魅力西和…引言‟西和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属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位于中华版图的几何中心。
西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仇池国的故土和享誉全国的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资源富集,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宝贝的复杂地带”。
物产丰饶,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半夏之乡”。
县境东南部铅锌矿区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矿带的西延部分,南部崖湾锑矿区为全国第三大锑矿区。
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长治”工程样板县、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县。
…正文‟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引领发展金秋时节,踏上西和大地,你会看到这样一些场景:工厂内,机声隆隆;工地上,人头攒动;田野上,丰收在望的庄稼一望无际。
映入眼帘的这一切会让人深深感受到,西和正翻涌着滚滚创业的热潮,激荡起勃勃生机和活力。
“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原因”。
西和县委书记佘东鹏说。
正是基于对发展环境、县情特征的科学把握,西和上下形成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的共识。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项目带动,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团结拼搏、以干克难、自我加压、敢于争先”的西和精神,确立了“工业强县、产业富县、文化名县、科教兴县、旅游活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西和、人文西和、和谐西和、活力西和”的奋斗目标。
深入开展以“比项目建设,看科学发展;比兴办实事,看改善民生;比招商引资,看民营经济;比工作作风,看班子建设;比综合治理,看和谐稳定”为主题的“五比五看”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面对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着眼西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将县直机关干部职工一分为三,三分之一的干部“走出去”,找外商,招项目,引资金,抓工业;三分之一的干部“走下去”,下农村,搞服务,办实事,促发展,保稳定;三分之一的干部“留下来”,履本职,搞业务,抓项目,保重建。
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各单位的工作效能,推动了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话题作文之家乡作文家乡美景初一400字我的老家在。
乞巧文化之乡-西和看!这就是西和,果然是令人心旷神怡。
先看看西和的水,是清澈又香甜,而且富有营养,喝一口回味无穷。
再看看西和的山-凤凰山。
这座山给人们太多的神话与传说。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位仙人在山上的梧桐树上看到落下了一根凤毛,所以人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取名凤凰山。
在每年的农历的四月八日就会举行戏会,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此处游玩观光了。
西和每到农历的七月初七,就是着名的“巧娘娘大会”,许多外地游客团聚一方,十分热闹,西和也因此而出名。
最后看看西和的雨。
西和的雨是变化莫测的,时而倾盆,时而霏霏。
大雨倾盆时,冲毁河堤,发起大河,给行人带来诸多的不便;阴雨霏霏时,滋润着田里的禾苗,给天空中增添了许多清新的空气。
西和就是这样的神往、迷人,是游山玩水的必去之地,你们的家乡又是怎么样的呢?快来告诉我吧!话题作文之情感作文我读书,我快乐初一500字读书快乐书,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它能赋予你知识,教你做人的道理。
它就像一个朋友,在你迷茫的时候,为你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在你左右为难的时候为你选择正确的方向。
书,是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说明了书籍的重要性。
”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世上没书,就像沙漠无绿洲。
”是书让我慢慢认识这个世界,是书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是书让我开阔了视野,也是书教了我无数的知识。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也随着读书数量的增多而渐渐增多。
长大了,我从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女孩已变成一个拥有自己独特见解见识的青少年了。
我有梦想,有抱负,有开心,有烦恼!我变了,对人生的态度变了,对世界的看法变了。
可唯一没有变的就是知书,爱书,学书。
烦恼时会拿起一本书,它会告诉我开心是多么的重要;愤怒时,会拿起一本书,它会告诉我理解是多么的宝贵;无聊时,会拿起一本书,它会告诉我充实的生活是多么的难求。
伏羲故里话天水
霞客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
【年(卷),期】2015(0)7
【摘要】甘肃天水市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羲皇的故里,由天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五届。
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之一。
【总页数】8页(P72-79)
【作者】霞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天水伏羲庙明嘉靖壬辰《重修伏羲庙记》考释
2.首届甘肃省政府伏羲公祭大典在“羲皇故里”——天水隆重举行
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伏羲祭祀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河南淮阳与甘肃天水伏羲祭祀的比较
4.丙戌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在“羲皇故里”天水市隆重举行
5.天熊伏羲创世记——四重证据法解读天水伏羲文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羲皇故里话西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西和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
西和县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秦国的发祥地之一,氐人地方政权古仇池国的国址,三国时代蜀魏相争的主战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华夏文明的源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白皋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德于地,傍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结绳崐之政,于是始创嫁娶,以俪皮这礼,结纲罟以教佃渔,崐古曰宓羲氏。
”宋代罗泌的《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
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
生于仇夷,长于起城。
”“生于仇夷,长在起城”句中的“仇夷”就是今天的陇南西和县,“起城”就是现今的天水秦安县。
《遁甲开山图注》亦云:“仇夷山,四面绝立。
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处。
”“仇夷山”就是今陇南西和县的仇池山。
因陇南和天水在行政区域划上,长期以来合合分分,1985年,又将原隶属于天水的西和县划归陇南,按照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的历史说法,说陇南西和是“羲皇故里”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当不为过。
先秦时期,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
秦汉时期,北部为西县所辖,南部为武都郡所辖。
魏晋南北朝时,氐人以仇池山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仇池国,前后达358年。
隋唐时期,北部置长道县,属秦州,南部先后置上禄、汉禄县,属成州。
北宋,置长道县,并改为岷州所辖。
南宋,关陇一带为宋金鏖战的前沿。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南宋朝廷被迫移岷州治所于长道县白石镇(今县城北部)。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金议和,因岷州“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遂将原和政郡(岷州)首字改为和州。
后因淮西已有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将此“和州”前冠以西字,加以区别,故名西和州。
此后政局域界历经变迁,但西和之名仍沿用至今。
笔者思考,中国历史地名中,凡是带“宁”“定”“镇”“和”“安”“平”“靖”这些字眼的,都与历史变革、社会动荡、民族融合、正统隶属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西和”地名的由来,是否为当时的中央政权希望与地方割据政权或少数民族居多的地方有和平相处之意,而改定的地名呢?还有待于历史地名学专家,做进一步的考证。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秦岭南侧,系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
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州区接壤,总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属梁峁沟壑区,地表起伏平缓,土质肥沃,东南属岭南山林区,峰峦叠障,山岭陡峻。
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
西和县有铅、锌、锑、铜、铁、金、银、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磺及油页岩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截止2008年,铅锌矿探明的储量为3350万吨,金属量264万吨,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向西延伸部分;锑矿已探明储量为520万吨,金属量15万吨;黄金资源散布全县。
西和县境内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1000多种。
截止2008年,西和县森林覆盖率41%,面积为1100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荞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白云豆、胡麻、菜籽等,中药材以半夏、红芪、党参、大黄、当归、柴胡、西贝母为主,约1000多种,种植面积七万余亩;薇菜、蕨菜、木笼头等食用药用菌和山珍野菜100多种。
西和县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深厚,遗留的传统文化习俗很多。
西和乞巧节,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
西和县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乞巧中的“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
据考证《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
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
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说明秦人发祥于西、礼二县一带,因此有专家认定,“乞巧”风俗是秦人的古老遗风。
西和“羊皮扇鼓舞”的活动时间大都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日。
最崇拜的是“龙王神”。
俗话说:“十月的师公比驴忙。
”因为这个时候,农民已将庄稼收到了家中,正是农闲的时节。
每个村都有各自的节日庙去,乡民们趁此日子,请师公跳神庆丰收,再祈求神灵保石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所以师公被这个村请到那个村,显得很繁忙。
甚至有些家庭也请师公在他家里跳神,给老爷的神灵还愿。
西和仇池山歌是流行于陇南西和、礼县、武都、康县等县的一种山野歌曲,产生于古代当地劳动人民在播种、插秧、薅草、放牧、砍柴等农业劳动活动中的民歌,属于民间的一种“口碑”文化,口头传唱,曲调开朗质朴,节奏自由,韵律悠扬婉转,是山民生活经验和艺术感悟的结晶。
山歌在陇南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传唱于西和仇池山一带的山歌,数量丰富,感情表白直率,以农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采用比兴手法组成一整套独特的意象系统,单纯简约,以朴素美见长。
仇池山歌内容涉及广泛,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历史记录,也是一幅展开的民俗风情长卷。
西和县民俗文化专家杨克栋搜集整理的《仇池风》仇池山歌集,共收录陇南山歌4000余首,充分展示了陇南山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
西和影子腔是民间戏班演唱皮影、木偶时所运用的戏曲腔调,流行于西和、礼县一带,渊源于用兽皮刻画人形,借灯光在纱幕上显影的民间皮影戏,其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当地艺人用陇南民间小调表演皮影而形成的腔调,又名“灯调”,介于秦腔和眉户、道情之间,属于北方梆子剧种。
音乐结构介于板式体与曲牌连缀体之间,其板路唱腔没有秦腔严谨系统,需采用一些秧歌曲调,如《泪涟涟》、《卖杂货》、《尼姑下山》等,其行腔咬字,采用当地方音,旋律较接近民间小调,悠扬婉转,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所用曲调分为“花音”、“苦音”两种。
“花音”明快、开朗、欢悦,“苦音”压抑、抑郁、低沉。
最突出的是有形成其独特风格的“冒腔”,即在唱词告一段落处,一人唱,满台和。
在音乐伴奏上不是由鼓师指挥,而是以锣开头,文乐以三弦为主,四弦包音。
传统的影子腔表演手段比较原始,搬上舞台后增加了伴奏乐器,在特技性的表演中显示了艺术感染力,表演效果独特。
西和说春,是产生于农耕时代的一种传统民间说唱习俗,为传统民间曲艺中的说唱艺术。
它经过数千年来的民间流传,对中国传统曲艺表演艺术的起源、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也是没有什么可比拟的。
说春歌谣完全来自传统民间口头文学之顺口溜,是极为重要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包含的内容有传统民间习俗、生产劳动、人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有不少内容还包含了世界诸多文化的交流,以及一些生产劳动习俗之由来,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是比较古老的群众文化活动之标本。
西和县名胜古迹主要有:仇池山,位于西和县城南50公里处,地处大桥乡南部,海拔1793米,相对高度791米,西汉水由西北绕山脚南下,洛峪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汇流山下,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
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神话传说中刑天葬首的地方,氐人的发祥地,仇池国的故土。
海内有89部点击文献有对仇池山的记载。
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
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
水即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所称的建安水。
该水库是目前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库。
2008年,晚霞湖水利风景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批准,成““国家水利风景区”。
2016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伏羲崖,为仇池山之最高峰,相传此为伏羲诞生之处。
原建有伏羲庙,崖下有一线天桥及北天门、狂猴洞等景点。
2003年新建伏羲庙。
凤凰山,位于西和县城北部25公里处的长道镇大柳河畔。
其山上有一株百年梧桐,枝繁叶茂,虬枝婆娑,相传曾有凤凰栖落此树,又因此山势奇特,远观似凤,故名为凤凰山。
云华山,位于西和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稍峪乡境内,与塔子山相连接,海拔2100米。
因其山形如圭,旧称圭峰。
因云华山为塔子山(古称鸡头峰)侧峰,传说是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
西和县文化氛围浓厚,作家、诗人、书画家、金石家辈出。
每到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但不是随便从大街上买几幅,或只要是能认识的毛笔字就可以的,而是要请“写家子”(书法家)郑重其事地书写。
春节时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可以说是书法作品的大荟萃,相当讲究,很有造诣。
西和人崇古尚文,士风犹存,仅此可见一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