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包装印前处理技术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0
包装印刷运输包装复习资料随着全球物流发展的日益加快和商品竞争的日益激烈,包装印刷和运输包装的重要性也愈发显著。
它们不仅能够保护商品,展现企业形象,还有助于提高销售和降低物流成本。
本文将重点介绍包装印刷和运输包装的相关知识,提供复习资料供读者使用。
一、包装印刷1.包装印刷的定义包装印刷是指将商品包装上印刷文字、图案、标识等信息的过程。
它能够使产品更有吸引力,增加品牌美誉度,提高销售额。
2.包装印刷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包装材料和适用范围,包装印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纸质包装印刷:适用于各种纸质包装的印刷,如纸箱、纸袋、纸杯等。
(2)塑料包装印刷:适用于各种塑料包装的印刷,如塑料袋、塑料瓶等。
(3)金属包装印刷:适用于各种金属包装的印刷,如罐头、食品盒等。
(4)玻璃包装印刷:适用于各种玻璃包装的印刷,如香槟瓶、酒瓶等。
3.包装印刷的要素要想进行一次成功的包装印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包装形状和材料:不同形状和材料的包装所适用的印刷方式也不同。
(2)印刷内容:包括文字、图案、标识、颜色等。
(3)印刷工艺:包括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等。
(4)印刷机器:包括印刷机、开槽机、模切机等。
(5)环保要求:包括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废弃物等。
二、运输包装1.运输包装的定义运输包装是指为了使商品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输,将其放在一些具有保护功能的包装中进行封装的过程。
运输包装深受物流业者和公司的欢迎,因为它可以降低投资和物流成本,并确保快递递送的安全和完整。
2.运输包装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物品和运输方式,运输包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快递包装:适用于通过快递和邮政进行运输的包装,如快递袋、快递箱等。
(2)集装箱包装:适用于海运和陆运的集装箱运输的包装。
(3)木箱包装:适用于重型和大件物品的运输,如机器、设备等。
(4)航空包装:适用于通过航空运输的物品,如航空物品快递袋等。
3.运输包装的要素要想进行一次成功的运输包装,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1)物品的特性和尺寸:不同的物品和尺寸需要不同的包装材料和方式。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资料包装印刷技术复习资料包装印刷技术是现代包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包装设计、印刷工艺、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
在包装印刷技术中,我们常见的有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多种印刷方式。
本文将对这些印刷技术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印刷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印刷方式。
其特点是版面上凸起的图案通过油墨传输到印刷物上。
凸版印刷分为平版凸版印刷和圆版凸版印刷两种。
平版凸版印刷适用于印刷面积较小的图案,而圆版凸版印刷适用于印刷面积较大的图案。
凸版印刷适用于印刷硬质材料,如纸张、塑料等。
在凸版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油墨的选择和调配,以及印刷压力的控制。
二、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一种将油墨填充到版面凹陷部分,再通过刮刀将多余的油墨刮去的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适用于印刷面积较大的图案,如海报、书籍封面等。
凹版印刷的印刷版由凹版、刮刀和墨槽组成。
凹版印刷的优点是印刷图案清晰、色彩饱满,但也存在着印刷速度较慢、版材成本较高等问题。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版材的选择和制作,以及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
三、柔版印刷柔版印刷是一种利用柔性版材进行印刷的技术。
柔版印刷适用于印刷面积较大、图案较复杂的印刷品。
柔版印刷的印刷版由柔性版材、印版底板和印版固定装置组成。
柔版印刷的优点是印刷速度快、版材成本低、适用于多种材料等。
在柔版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版材的选择和制作,以及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
四、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是一种利用丝网进行印刷的技术。
丝网印刷适用于印刷面积较大、图案较简单的印刷品。
丝网印刷的印刷版由丝网、印刷刮刀和印刷底板组成。
丝网印刷的优点是印刷图案清晰、色彩饱满,适用于多种材料等。
在丝网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丝网的选择和制作,以及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
总结起来,包装印刷技术是包装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柔版印刷和丝网印刷是常见的印刷方式。
在进行包装印刷时,需要注意印刷版的制作和选择,油墨的调配和流动性,以及印刷压力的控制等因素。
包装印前处理技术复习提纲前言: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包装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不同需求,现代包装印刷逐渐从传统手工和单一的技术向设计优化、多种工艺相结合、高质量印刷、环保材料等方面发展。
包装印前处理技术复习提纲:一、包装印前处理技术概述1. 印前处理的定义与作用;2.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3. 印刷品表面处理的目的及作用。
二、包装印前数据处理技术1. 打样和设计;2. 数据文件及数据校验;3. 印前数据管理软件。
三、印前文件输出1. 输出文件格式及压缩方式;2. 输出文件中常见的问题;3. 色彩、高低对比度及曝光度等问题。
四、包装印前机械设备1. 印前设备选型原则;2. 印前排版设备;3. 印前画质检测设备。
五、包装印前色彩管理1. 色彩管理的定义和作用;2. 色彩管理的配色原理;3. 常用的颜色空间和色域;4. 数码印刷的色彩管理。
六、包装印前丝网印刷1. 丝网印刷的工艺特点;2. 丝网印刷的设备及配件;3. 丝网版的制作方法;4. 丝网印刷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七、包装印前胶印印刷1. 胶印印刷的工艺流程;2. 常见的胶印印刷设备;3. 制版的方法;4. 胶印印刷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八、包装印前数码印刷1. 数码印刷工艺流程;2. 数码印刷设备及相关软件;3. 数码印刷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4. 数码印刷的环保及节能性。
结语:包装印前处理技术,对于保障印刷品的品质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这些印前处理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的不同需求,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包装印刷重点考试题型:1.一、单选题(10×2分=20分);2.二、判断题(10×1分=10分);3.三、填空题(10×1分=10分);4.四、名词解释(5×4分=20分);5.五、问答题(4个,30分):6.六、分析题(10分)第一章包装印刷基础1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刷五要素: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设备。
2.印刷分类:按所用印版版式分类,印刷可分为: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孔板印刷等3、包装印刷的分类(重点看书P4-7)一、按有无印版分类⑴传统印刷再依据印版版式分类可分为: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平版印刷(如胶版印刷)、孔板印刷(如丝网印刷)⑵数字印刷如喷墨印刷二、按所承印的包装材料分类(1)纸与纸板印刷;(2)塑料薄膜印刷;(3)塑料板材印刷;(4)金属印刷;(5)玻璃印刷;(6)陶瓷印刷;(7)织物印刷;(8)其他印刷;三、按包装制品及用途分类(1)纸包装制品印刷在纸包装印刷领域,平版胶印、凸版柔印、凹版印刷、网版印刷等多种印刷并存,并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单张纸印刷中大都采用胶印方式,也有使用单张纸凹印平压平网版印刷方式。
卷筒纸印刷大都采用凹印和柔印方式。
(2)塑料包装制品印刷塑料包装印刷是指以塑料薄膜、塑料板及塑料制品等为印物的印刷工艺。
根据材质可分为硬质塑料包装制品和塑料软装制品。
塑料软包装印刷以凹版印刷为主,而柔性版印刷是软包印刷的后起之秀。
软包装印刷主要是在卷筒状的承印物表面进印刷,有透明或不透明薄膜,有表面印刷和里面印刷之分。
刚性塑料包装容器的印刷方法主要有移印、丝网印刷、贴花纸印刷等。
(3)金属包装制品印刷。
金属包装印刷是指以金属板或金属制品为承印物的印刷工艺。
金属印刷往往采用间接印刷,目前主要有平版胶印、无水平版胶印、凹版胶印及凸版干胶印等四种印刷方式。
金属板印刷主要采用平版胶印和凸版干胶印两种印刷方式;两片罐印刷多采用典型的曲面印刷方式即凸版印刷;金属三片罐印刷方式为凸版干胶印印刷,即采用(感光性树脂或金属材料)凸版,通过橡皮滚筒转印的印刷方式;软管印刷是指利用弹性橡皮层图像原理,以软管为承印物的印刷工艺,属曲面印刷,多采用凸版胶印工艺。
考试时间:17周周四考试题型:填空(25分)判断(20分)名词解释(25分)简答题(30分)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1、印刷工艺流程印前、印刷、印后2、印前技术的发展3、DTP(Desk Top Publishing)制版工艺流程4、数码印刷的特点印刷生产逐渐融入到印前数字式处理系统中,中间产物更多地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传递和流通。
分布式作业,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克服了传统印刷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按需或个性化的服务。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使印刷过程变得简单。
提高作业规范及印刷质量水平,更有效地实现质量管理及流程管理。
最后一分钟修改,可实现可变印刷和按需印刷。
5、印前输入设备:扫描仪6、印前输出设备6、数字印前工艺流程第二章印前基本知识1、印前加网方式调频加网、调幅加网2、图像的阶调图像的阶调分为亮调、中间调和暗调。
亮调:图像中最亮或较亮的部分,一般颜色较浅,对应印刷品上的网点在10%~30%。
暗调:图像中最暗或较暗颜色的部分,一般颜色很深,对应印刷品上的网点在70%~90%。
中间调:图像的高光、暗调部分以外的其他地方都属于图像的中间调。
一般印刷品图像中网点百分比在40%~60%之间的部分被划分为中间调。
3、颜色分解的方法颜色分解的方法,是根据减色法的原理,用红、绿、蓝三原色滤色片拍摄得各分色阴片,即用红滤色片,可制成青版,用绿滤色片,可制得品红版,用蓝滤色片,可制得黄版。
4、黑版的类型黑版分为:短调黑版、中调黑版、长调黑版5、黑版的作用•可以稳定中间调和暗调的色彩理论上一定比例的黄、品红、青可以形成灰色。
但由于纸张、油墨等性能的差异,机械精度的可变性等,印刷品上的颜色,尤其是暗调的颜色不稳定,容易出现偏色。
采用一定的黑版油墨可以稳定颜色,克服暗调颜色偏差。
•增大图像的反差,加强中间调和暗调的层次,使图像显示得更有“精神”。
三色印刷与四色印刷的差异在于印刷品的暗调部分,因为在三色印刷的印件上其暗调密度总觉不足。
1、(1)分色的基本原理:使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进行选择性透过和吸收,制作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即黄、品红、青分色片)。
当用白光照射原稿时,原稿可以反射或透射出各种颜色。
使用红滤色片,只能通过从原稿上反射或透射的红光,使感光材料感光,形成高密度区域,而原稿山反射或透射的蓝光和绿光被吸收,感光材料不能发生光化学反应。
原稿上的绿光和蓝光为色料的青色,所以用红滤色片分色得到的是青阴片。
绿滤色片:品红阴片,蓝滤色片:黄阴片。
(2)专色和原色的区别:(3)专色的特点:①不透明性②准确性③表现色域宽④实地性2、(1)网点的作用:在印刷复制彩色图像时,原稿的层次和色彩是依靠各色网点的叠印完成的,在色彩合成中网点的排列会出现并列、叠合等情况。
网点套印在彩色合成时有两种情况:叠合与并列。
网点叠合:遵循减色混合原理,网点并列:遵循色光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2)加网的方式和各自特点:①调幅加网:网点面积岁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②调频加网:网点面积固定,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在微观上呈现随机分布③调幅/调频混合加网:网点面积和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都随图像的深浅变化3、(1)胶印的特点:①使用润版液②间接印刷,有橡皮滚筒③空白和图文同时受压,平均压力小,速度快④线划和网点易扩大⑤墨层平薄⑥工艺简单,成本低,工期短(2)胶印的工艺流程:印刷前准备、安装印刷、试印刷、正式印刷、印后加工处理4、阳图PS版的制版工艺:曝光、显影、除脏、修版、烤版、涂显影墨、上胶5、凹版印刷印版的分类及其特点:①照相凹版(影写版):网点大小相同深浅不同,通过墨层厚度变化体现层次②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相同大小不同,通过着墨面积的变化体现层次③道尔金照相加网凹版:网点深浅大小都变化,通过着墨面积和墨层厚度变化体现层次。
6、凹版印刷层次的表现方式:①墨层厚度:用墨层厚度表现的画面阶调呈连续调,墨色较厚实,阶调丰富,暗调部分的层次表现优越。
包装印刷技术复习(精)名词解释:1.印刷: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工艺技术。
2.定量:定量是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单位为g/m2,即每平方米的克重。
3.纸张表面强度:纸张的表面强度是指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受到油墨剥离张力作用时,具有的抗掉粉、掉毛、起泡以及撕裂的性能,用纸张的拉毛速度来表示,单位是m/或cm/。
4.文字信息处理(文字排版):依据文字原稿及对印刷品的要求,确定适当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版式等,并利用文字信息处理设备对文字稿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
5.印数,是一种图书或其它印刷品出版所印的数量。
6.图像信息处理定义:对连续调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解和缩放处理,得到网目半色调图像底片的过程。
7.透射密度:通过像片之前与之后光通量比值的对数,适于透明正片或负片。
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
8.反射密度:照射于像片的光通量与被像片反射的光通量比值的对数,适于不透明的感光材料。
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
9.层次: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
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10.层次曲线:原稿密度和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层次曲线。
11.连续调图像:相对于人眼分辨临界数值(1’-1’30”),空间上不能分割成像素的图像。
以小于人眼分辨力的物理介质(极细的染料、颜料等)构成的图像,均是连续图像,其中颜色及明暗变化是连续而不分等级的连续调图像。
11.印刷像素重构将原稿像素转变为可传递印刷像素的过程12.线条图像13.半色调图像14..阶调:阶调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
阶调值通常用阶调对光的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
15.压痕是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或印刷品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
16.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17.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18.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又名DTP(DekTopPublihing),可以完成对图像的输入、图像分色及处理、图形绘制、文字输入、页面排版、图文混合排版、输出胶片等基本工作。
包装印刷包装印前处理技术复习资料(doc 10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考试时间:17周周四考试题型:填空(25分)判断(20分)名词解释(25分)简答题(30分)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1、印刷工艺流程印前、印刷、印后2、印前技术的发展3、DTP(Desk Top Publishing)制版工艺流程4、数码印刷的特点印刷生产逐渐融入到印前数字式处理系统中,中间产物更多地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在、传递和流通。
分布式作业,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克服了传统印刷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按需或个性化的服务。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使印刷过程变得简单。
提高作业规范及印刷质量水平,更有效地实现质量管理及流程管理。
最后一分钟修改,可实现可变印刷和按需印刷。
5、印前输入设备:扫描仪颜色分解的方法,是根据减色法的原理,用红、绿、蓝三原色滤色片拍摄得各分色阴片,即用红滤色片,可制成青版,用绿滤色片,可制得品红版,用蓝滤色片,可制得黄版。
4、黑版的类型黑版分为:短调黑版、中调黑版、长调黑版5、黑版的作用•可以稳定中间调和暗调的色彩理论上一定比例的黄、品红、青可以形成灰色。
但由于纸张、油墨等性能的差异,机械精度的可变性等,印刷品上的颜色,尤其是暗调的颜色不稳定,容易出现偏色。
采用一定的黑版油墨可以稳定颜色,克服暗调颜色偏差。
包装印刷全部复习题注意:下列序号有两个7,我就不改了,但是题⽬顺序和改改给的完全⼀样,祝⼤家考试顺利复习:1、对⽐印刷⽅式的制版(阳图型PS版原理、柔性版传统和数码版原理及对⽐、凹版制版⽅式的种类及再现层次的⽅法、丝⽹印版的制版及CTS)及印刷⽹点的特点答:胶印阳图型PS版:光分解型感光剂,阳像底⽚晒板。
印版上图⽂部分未见光不发⽣不溶于稀碱溶液,形成印版的亲油印刷部分;印版上⾮图⽂部分见光分解,漏出铝板基。
柔性传统版:固体感光树脂版:由聚酯⽀持膜、感光树脂层和聚酯保护层组成的材料,采⽤阴⽚通过曝光、冲洗等制成的光聚合型图版。
柔性数码版:激光成像直接制版⽅式与激光直接雕刻制版⽅式。
凹版制版⽅式的分类:腐蚀制版法、电⼦雕刻制版法、激光制版法。
凹印表现层次的⽅式:膜层厚度、⽹点⾯积率、混合式。
丝印制版:⼿⼯制版法、感光制版法CTS、其他制版法。
印刷⽹点:凹印⽹点特点:黄版、⿊版采⽤⼏乎为⽅形的⽹点,青⾊选⽤纵向拉伸的菱形⽹点,⽽品红版则采⽤横向拉伸的菱形点。
2、印刷的原理(⾊彩再现原理、阶调再现原理和油墨转移原理)答:⾊彩再现原理:1.⾊光加⾊法:将⾊光三原⾊以不同⽐例进⾏混合可以构成光谱中其他各种颜⾊。
如红+绿=黄,绿+蓝=青,红+蓝=品红,红+蓝+绿=⽩。
2.⾊料减⾊法:将⾊料三原⾊以不同⽐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颜⾊。
如黄+品红=红,青+品红=蓝,黄+青=绿,品红+青+黄=⿊。
3互补⾊:光的三原⾊的补⾊是⾊料的三原⾊,⾊料的三原⾊的补⾊是光的三原⾊,光与⾊的联系被⽤于彩⾊原稿颜⾊分⾊。
原稿的组合⾊彩通过分⾊⽚形成分⾊阴⽚或阳⽚,再制版形成⾊料三原⾊印版,通过⾊料三原⾊墨叠合再现原稿⾊彩。
阶调再现原理:在复制连续调原稿时,通过加⽹的⽅法,将密度连续变化的图像转化为许多不连续的⽹点组成的⽹⽬调图像。
通过改变⽹点覆盖率的⼤⼩和改变膜层厚度来再现阶调。
油墨转移原理:印刷机械上的墨辊、印版图⽂部分、承印物表⾯的⽓体被油墨取代;印刷机械上的⽔棍、印版空⽩部分、承印物表⾯的⽓体被润湿液取代。
印刷基础知识(从业人员手册)1.纸的单位:A.克:一平方米的重量(长×宽÷2)=g为重量B.令:500张纸单位称:令(出厂规格)C.吨:与平常单位一样1吨=1000公斤,用于算纸价。
2.纸的规格及名称:A.纸最常见有四种规格:(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4).无碳纸:有正度和大度的规格,但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纸价不同(见纸价分类)。
B.纸张最常见的名称:(1).拷贝纸:17g正度规格:用于增值税票,礼品内包装,一般是纯白色。
(2).打字纸:28g 正度规格:用于联单.表格,有七种色分:白.红.黄.兰.绿.淡绿.紫色。
(3).有光纸:35-40g正度规格:一面有光,用于联单.表格.便笺,为低档印刷纸张。
(4).书写纸:50-10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低档印刷品,以国产纸最多。
(5).双胶纸:60-18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中档印刷品以国产.合资及进口常见。
(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7).无碳纸:40-150g大度.正度均有,有直接复写功能,分上.中.下纸,上中下纸不能调换或翻用,纸价不同,有七种颜色,常用于联单.表格。
(8).铜版纸: A.双铜80-400g正度.大度均有,用于高档印刷品。
B.单铜:用于纸盒.纸箱.手挽袋.药盒等中.高档印刷。
(9).亚粉纸:105-400g 用于雅观.高档彩印。
(10).灰底白版纸:200g以上,上白底灰,用于包装类。
(11).白卡纸:200g,双面白,用于中档包装类。
(12).牛皮纸:60-200g,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
(13).特种纸:一般以进口纸常见,主要用于封面.装饰品.工艺品.精品等印刷。
3报价公式及技巧: (1).认真观察客户实力和客户印刷样。
(2).仔细测量样品规格和纸质及各种印后.印前工序。
第一章第一节概论1.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2.按印刷方式不同: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孔板印刷。
3.包装印刷的分类:按有无印版分类:传统印刷(凹凸平丝网),数字印刷(喷墨印刷)4.在纸包装印刷领域,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网版印刷等多种印刷并存,并在相互竞争中发展。
单张纸印刷中大都采用胶印方式,也有使用单张纸凹印和平压平网版印刷方式。
而在卷筒纸印刷中,大都采用凹印和柔印方式,也有少量采用胶印或网版印刷方式。
5.塑料包装制品印刷。
塑料包装印刷是指以塑料薄膜,塑料板以及塑料制品等为承印物的印刷工艺。
6.为了提高塑料薄膜等承印材料的印刷适性,改善印刷表面油墨的转移性能和附着力,必须对不易直接印刷的承印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7.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等离子体外理,电晕处理,化学处理法,光化学涂层处理法,防静电处理。
注意防静电处理的目的为消除静电,达到抗静电效果。
8.刚性塑料包装容器的印刷方法主要有移印,丝网印刷,贴花纸印刷等。
9.金属印刷材料不能采用硬质金属印版与硬质承印物直接压印的直接印刷方式,往往采用间接印刷方式。
成型罐多采用凸版胶印工艺。
10.金属版印刷主要采用平板胶印和凸版干胶印两张方式。
11.玻璃包装制品印刷。
适于采用印刷压力小,印版柔软的丝网印刷方式完成彩色印刷。
12.陶瓷容器印刷。
陶瓷贴花纸采用平凹凸。
13.不干胶标签的印刷方式凸版和柔性版印刷方式。
第二节印刷复制原理1.印刷复制信息:图文信息元素文字信息的特征图像信息的特征。
2.颜色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3.印刷像素重构的基本方式是形成网点,即“加网”。
方法:通过改变网店的面积,网店出现的空间频率,网店的光学密度,调制印版微观局部的油墨量。
4.积分面积律调制类型的加网技术:调幅加网,调频加网,调幅/调频混合加网。
5.调幅网点的特征:在每个网格内放置一个网点,网点自身的光学密度相同,有网点排列构成的网线,其空间频率固定,网点形状自由,网点面积可随图像的阶调值得不同而变化。
包装印刷包装印前处理技术复习资料一、前言包装印刷是包装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包装印前处理技术则是包装印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包装印前准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包装印刷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旨在对包装印前处理技术进行复习和总结,希望读者能够加深对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二、包装印前处理技术的定义包装印前处理技术,是包含了多种技术手段,用于在印刷前对印版、文字、图片、图形等进行处理和编辑的一个综合技术。
包装印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图片处理、文字处理、印版制作、色彩管理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
三、包装印前处理技术的主要内容1. 图片处理技术包装印前处理技术中,图片处理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图片的处理对于印刷质量的影响很大,包括像素、色彩、格式等。
在图片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图片的像素进行处理。
对于因素过大或者过小的图片,需要经过图像压缩或者放大的处理,以保证图片在印刷过程中的清晰度和质量。
同时,在色彩处理中,需要对图片进行色彩校正和调整,保证图片色彩饱满,不失真。
不同的印刷材料对色彩的渲染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的材料,需要进行相应的色彩校正。
2. 文字处理技术文字是每个包装印刷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文字的准确性和质量也会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影响。
在文字处理中,需要对文字格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处理。
对于同样的印刷品,不同的字体选择也会对整个印刷品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对于部分特殊的印刷品,如丝印、烫金等,还需要对文字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印刷效果的良好。
3. 印版制作技术印版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印版制作技术主要包括故障检测、拼版、上版等环节。
在制作印版的过程中,需要对印版进行压力故障检测,以避免因压力不均导致的印刷品缺陷。
同时,在进行拼版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印版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合理的安排。
最后,完成印版以后,需要进行上版处理,以便于对印版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缩印,保证印版在印刷过程中的质量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