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第9章 线性方程组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8
高等代数方法总结一、前言高等代数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很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在学习高等代数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和理论。
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高等代数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应用高等代数知识。
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线性方程组是高等代数中最基础的问题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线性方程组经常出现,并且求解线性方程组是很多问题的关键步骤。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
1. 高斯消元法高斯消元法是求解线性方程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矩阵变换将原始矩阵转化为一个上三角矩阵或者行简化阶梯形矩阵,从而得到线性方程组的解。
具体步骤如下:(1)将系数矩阵增广为一个增广矩阵;(2)从第一行开始,找到第一个非零元素所在列,并将该列所有元素除以该元素;(3)将第一行乘以一个系数,使得该行第一个非零元素下面的元素都为零;(4)重复步骤(2)和(3),直到将矩阵转化为上三角矩阵或者行简化阶梯形矩阵;(5)从最后一行开始,依次求解每个未知量。
2. 矩阵求逆法如果一个方阵的行列式不等于零,则该方阵可以求逆。
对于一个n×n 的方阵A,如果它的行列式不等于零,则存在一个n×n的方阵B,使得AB=BA=I。
具体步骤如下:(1)构造增广矩阵[A|I];(2)通过初等变换将[A|I]变成[I|B],其中B即为A的逆矩阵。
3. 克拉默法则克拉默法则是一种基于行列式的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
对于一个n元线性方程组,如果它的系数矩阵A可逆,则其唯一解可以表示为:xi=det(Ai)/det(A),i=1,2,...,n,其中Ai是将系数矩阵A中第i列替换为常数向量b后得到的新矩阵。
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高等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解方法。
1. 特征方程法对于一个n阶矩阵A,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向量x,使得Ax=kx,其中k为一个常数,则称k为矩阵A的特征值,x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k 的特征向量。
第九章 欧氏空间1.设()ij a =A 是一个n 阶正定矩阵,而),,,(21n x x x Λ=α, ),,,(21n y y y Λ=β,在n R 中定义内积βαβα'A =),(,1) 证明在这个定义之下, n R 成一欧氏空间; 2) 求单位向量)0,,0,1(1Λ=ε, )0,,1,0(2Λ=ε, … , )1,,0,0(Λ=n ε,的度量矩阵;3) 具体写出这个空间中的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
解 1)易见βαβα'A =),(是n R 上的一个二元实函数,且 (1) ),()(),(αβαβαββαβαβα='A ='A '=''A ='A =, (2) ),()()(),(αβαββαβαk k k k ='A ='A =,(3) ),(),()(),(γβγαγβγαγβαγβα+='A '+'A ='A +=+, (4) ∑='A =ji j i ijy x a,),(αααα,由于A 是正定矩阵,因此∑ji j i ijy x a,是正定而次型,从而0),(≥αα,且仅当0=α时有0),(=αα。
2)设单位向量)0,,0,1(1Λ=ε, )0,,1,0(2Λ=ε, … , )1,,0,0(Λ=n ε,的度量矩阵为)(ij b B =,则)0,1,,0(),()(ΛΛi j i ij b ==εε⎪⎪⎪⎪⎪⎭⎫⎝⎛nn n n n n a a aa a a a a a ΛM O MM ΛΛ212222211211)(010j ⎪⎪⎪⎪⎪⎪⎭⎫ ⎝⎛M M =ij a ,),,2,1,(n j i Λ=, 因此有B A =。
4) 由定义,知∑=ji ji ij y x a ,),(βα,α==β==故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为2.在4R 中,求βα,之间><βα,(内积按通常定义),设: 1) )2,3,1,2(=α, )1,2,2,1(-=β, 2) )3,2,2,1(=α, )1,5,1,3(-=β, 3) )2,1,1,1(=α, )0,1,2,3(-=β。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教材目录第一章行列式1.1 行列式的引入1.2 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计算1.3 行列式的性质和性质的应用1.4 行列式的性质证明第二章矩阵和向量2.1 矩阵的概念和基本运算2.2 矩阵的转置和逆2.3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和线性无关性2.4 向量组的秩和极大线性无关组第三章矩阵的运算3.1 矩阵的加法和减法3.2 矩阵的数乘3.3 矩阵的乘法3.4 矩阵的特殊类型第四章线性方程组4.1 线性方程组的概念和解的分类4.2 齐次线性方程组和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 4.3 线性方程组的向量表示第五章向量空间5.1 向量空间的定义和例子5.2 向量子空间和子空间的概念5.3 向量空间的线性组合和生成子空间5.4 基和维数第六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6.1 特征值和对角化6.2 特征多项式和特征方程6.3 相似矩阵和相似对角矩阵6.4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第七章线性变换7.1 线性变换的概念和性质7.2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7.3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7.4 线性变换的相似、迹和行列式第八章内积空间8.1 内积的定义和性质8.2 欧几里得空间和具有内积的实向量空间8.3 向量的正交性和正交子空间8.4 施密特正交化方法第九章广义特征值问题9.1 广义特征值问题的引入9.2 广义特征值的计算9.3 广义特征值与相似变换9.4 对称矩阵的广义特征值问题与对角化第十章特殊矩阵的标准形式10.1 对称矩阵的对角化10.2 正定矩阵和正定二次型10.3 实对称矩阵的正交对角化10.4 复数矩阵的标准型这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教材的目录, 包含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中有相应的小节来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这本教材综合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知识,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读者通过学习这本教材,能够系统地理解和应用线性代数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一高等数学的教材目录第一章:函数与极限1.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2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1.3 极限运算法则1.4 无穷小与无穷大1.5 极限存在准则第二章:导数与微分2.1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2.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2.3 反函数与参数方程的导数2.4 高阶导数与函数的近似2.5 微分的定义与应用第三章:积分与反常积分3.1 不定积分与换元积分法3.2 定积分与牛顿-莱布尼兹公式3.3 反常积分的概念与性质3.4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3.5 广义积分与无穷级数第四章:多元函数与偏导数4.1 多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4.2 偏导数的定义与计算4.3 隐函数与复合函数的偏导数4.4 方向导数与梯度4.5 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条件极值第五章:重积分与曲线积分5.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5.2 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5.3 三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5.4 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5.5 曲线积分的定义与计算第六章:无穷级数与级数展开6.1 收敛级数与无穷级数的运算6.2 正项级数的审敛法6.3 幂级数与泰勒级数6.4 函数展开与近似计算6.5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第七章:常微分方程7.1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7.2 可分离变量方程与一阶线性方程7.3 二阶线性常系数齐次方程7.4 二阶线性常系数非齐次方程7.5 线性方程组与常微分方程应用第八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1 随机事件与概率8.2 条件概率与事件独立性8.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8.4 多维随机变量与联合分布8.5 统计量与抽样分布第九章:常用数学方法和定理9.1 矩阵与线性方程组9.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9.3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9.4 极值、最值与不等式9.5 极限的定义与性质第十章:复变函数10.1 复数与复数函数10.2 复变函数的导数与解析函数10.3 共轭函数与全纯函数10.4 积分与柯西公式10.5 函数级数与留数定理总结:本教材涵盖了大一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从函数与极限起步,通过导数与微分、积分与反常积分、多元函数与偏导数、重积分与曲线积分等章节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维,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九章算术》—方程“方程”史话:我们研究许多数学问题时,可以发现其中的未知数不是孤立的,它们与一些已知数之间有确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常常表现为一定的相等关系,把这种关系用数学形式写出来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种等式的数学专有名称是方程.人们对方程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很早以前,公园820年左右,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曾写过一本名叫《对消与还原》的书,重点讨论方程的解法,这本书对后来数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长时期内,方程没有专门的表达形式,而是使用一般的语言文字来叙述它们,17世纪时,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最早提出用x,y,z 这样的字母表示未知数,把这样的字母与普通数字同样看待,用运算符合和等号将字母与数字连接起来,就形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后来经过不断的简化改进,方程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表达形式,例如543,04,16752=+=-=+y x x x 等. 中国人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汉语中“方程”一词最初源于讨论多个未知数的问题.著名中国古代著作《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00~前50年,其中有专门以“方程”命名的一章,其中以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为例,给出了列由几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题方法.中国古代数学家表示方程时,只用算筹表示各未知数的系数,而没有使用专门的记法来表示未知数,按照这样的表示法,方程组被排列成长方形的数字阵,这与现在代数学中的矩阵非常接近,宋元时期,中国数学家创立了“天元术”,用“天元”表示未知数进而建立方程,这种方法的代表作是“立天元一”相当于现在的“设未知数x”.1859年,中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外国数学著作时,开始讲equation(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词译为方程,即将含有未知数的一个等式称为方程,而将含有未知数的多个等式的组合称为方程组,至今一直这样沿用.随着数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充,方程被普遍使用,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初等数学中的简单代数方程,到高等数学中的微分方程、积分方程,方程的类型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发展.但是,无论方程的类型如何变化,形形色色的方程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都表述涉及未知数的相等关系;解方程的基本思想都是依据相等关系使未知数逐步化归为用已知数表达的形式.这正是方程的本质所在.《九章算术》方程:《九章算术》方程章中所谓“方程”是专指多元一次方程组而言,与现在“方程”的含义并不相同.《九章算术》中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将它们的系数和常数项用算筹摆成“方阵”(所以称之谓“方程”).消元的过程相当于现代大学课程高等代数中的线性变换.方程章第一题:“今有上禾(指上等稻子)三秉(指捆)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指谷子)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这一题若按现代的记法.设x 、y 、z 依次为上、中、下禾各一秉的谷子数,则上述问题是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26323432 323z y x z y x z y x其他国家或民族给出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比中国晚不少年,如在印度最早出现在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 ,598-660)的著作《婆罗摩修正体系》之中;而欧洲最早提出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者是法国数学家布丢(J.Buteo ,1485-1572).《九章算术》方程章中共计18道题目,其中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8题,三元的6题,四元、五元的各2题皆是用直除法求解,该演算法是我国古代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其理论上和现在加减消元法基本一致.如第2、10题就是典型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今有上禾七秉,损实一斗,益之下禾二秉,而实一十斗;下禾八秉,益实一斗与上禾二秉,而实一十斗.问上、下禾实一秉各几何?这里的“损实”就是减去,“益实”就是加上,故而“益实”和“损实”是一对互为相反意义的正负概念.同时在“术”中还给出移项的概念.解按术计算有:设上禾每捆打谷斗,下禾每捆打谷斗.据题意可得方程组(71)2102(81)10x yx y-+=⎧⎨++=⎩,解得35264152xy⎧=⎪⎪⎨⎪=⎪⎩.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据题意可得15022503x yy x⎧+=⎪⎪⎨⎪+=⎪⎩,解得37.525xy=⎧⎨=⎩.。
第一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一、 判断题:1.极限)(lim 0x f x x →存在的充要条件是)0(0-x f 与)0(0+x f 都存在。
( )2.如果)0(0-x f 与)0(0+x f 都存在且相等,则)(lim 0x f x x →存在。
( )3.如果函数)(x f 在0x 处既左连续且右连续,则)(x f 在0x 连续。
( ) 4.如果)(lim 0x f x x →存在,则)(x f 在0x 连续。
( )5.如果函数)(x f 在0x 连续,则)(lim 0x f x x →存在。
( )6.极限 2200limy x xyy x +→→存在 。
( )7.如果)(x f 在()b a ,内连续,则)(x f 在()b a ,内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 ) 8.如果)(x f 在[]b a ,内连续,则)(x f 在[]b a ,内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 ) 9.极限 ()e x xx -=-→1lim 0。
( )10.极限21946853lim 2323=-++-∞→x x x x x 。
( ) 二、 填空题:1.函数1)3ln(2222-++--=y x y x y 的定义域是 。
2. 函数4192222-++--=y x y x y 的定义域是 。
3.若⎪⎩⎪⎨⎧<=>+=0,00,,1)(x x x x x f π,则=-)]}1([{f f f 。
4. 函数 x y 2sin ln =的复合过程是 。
5. 一切初等函数在其 内都是连续的。
6. 设arctgx x y 2-=,则)(lim x y x --∞→= 。
7. 如果322sin 3lim0=→x mx x ,则m = 。
8. 设⎪⎩⎪⎨⎧≥-<<≤-+=2,2221,1,32)(2x x x x x x x x f ,则)(lim 1x f x →= 。
9. 函数11)(2+-=x x x f 的间断点是 。
第九章 欧氏空间1.设()ij a =A 是一个n 阶正定矩阵,而),,,(21n x x x =α, ),,,(21n y y y =β,在n R 中定义内积βαβα'A =),(,1) 证明在这个定义之下, n R 成一欧氏空间; 2) 求单位向量)0,,0,1(1 =ε, )0,,1,0(2 =ε, … , )1,,0,0( =n ε,的度量矩阵;3) 具体写出这个空间中的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
解 1)易见βαβα'A =),(是n R 上的一个二元实函数,且 (1) ),()(),(αβαβαββαβαβα='A ='A '=''A ='A =, (2) ),()()(),(αβαββαβαk k k k ='A ='A =,(3) ),(),()(),(γβγαγβγαγβαγβα+='A '+'A ='A +=+, (4) ∑='A =ji j i ijy x a,),(αααα,由于A 是正定矩阵,因此∑ji j i ijy x a,是正定而次型,从而0),(≥αα,且仅当0=α时有0),(=αα。
2)设单位向量)0,,0,1(1 =ε, )0,,1,0(2 =ε, … , )1,,0,0( =n ε,的度量矩阵为)(ij b B =,则)0,1,,0(),()( i j i ij b ==εε⎪⎪⎪⎪⎪⎭⎫ ⎝⎛nn n n n n a a a a a aa a a212222211211)(010j ⎪⎪⎪⎪⎪⎪⎭⎫⎝⎛ =ij a ,),,2,1,(n j i =, 因此有B A =。
4) 由定义,知∑=ji ji ij y x a ,),(βα,α==β==故柯西—布湿柯夫斯基不等式为2.在4R 中,求βα,之间><βα,(内积按通常定义),设: 1) )2,3,1,2(=α, )1,2,2,1(-=β, 2) )3,2,2,1(=α, )1,5,1,3(-=β, 3) )2,1,1,1(=α, )0,1,2,3(-=β。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及其应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1.5.5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嘉兴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及其应用***(**学院)摘要:线性方程组是线性代数中一个最基础的内容,它在科学和工程计算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线性方程组解的基本结构,并运用克拉默法则,高斯消元法和追赶法等来求解.另外还研究了它在解析几何,高等代数,运筹学等学科以及其他学科领域中的一些简单的应用.通过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及其应用,使很多繁琐的问题变得方便快捷.关键词:线性方程组;克拉默法则;高斯消元法;LU分解;应用The Solution of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University)Abstract: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content in linearalgebra.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areas, for exampl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structure solution of linear equations, and use Cramer's rule, Gauss-elimination and chase way to find solutions. In addition, it also examines it’s in analytic geometry, higher algebra, operations research, as well as other areas of some simple applications. By the solution of linear system of equ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we can make a lot of complicated problems becoming more convenient.Key words:Linear equations; Cramer's rule; Gauss-elimination; LU-decomposition;Application目录1 引言 (1)2 线性方程组求解 (2)2.1 概念 (2)2.2 解的情况及其通解 (3)2.3 克拉默法则 (5)2.4 高斯消元法 (7)2.5 追赶法 (9)2.5.1 LU分解 (9)2.5.2 追赶法 (10)3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 (13)3.1 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13)3.2 在高等代数中的应用 (13)3.3 在运筹学中的应用 (14)3.4 在化学中的应用 (15)3.5 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6)3.6 在控制科学中的应用 (18)4 结束语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1 引言线性方程组即各个方程关于未知量均为一次的方程组.对线性方程组的研究,中国比欧洲至少早1500年,记载在公元初《九章算术》方程章中.线性方程组是线性代数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线性方程组有解性的判定、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和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等.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线性方程组的应用出现在各个领域,伴随着大量方程和多未知数的出现,寻找简便而且准确的求解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对线性方程组解法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1.本文主要内容是讨论了线性方程组解的几种基本情况,以及有不唯一解时的通解表示形式.其次还介绍了线性方程组当解唯一时的三种求解方法,分别是:1、克拉默法则;2、高斯消元法;3、追赶法.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线性方程组在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运筹学等数学领域以及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的应用.2 线性方程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核心问题是研究它何时有解,以及解是什么.本节主要对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进行讨论,给出当解不唯一时通解的表示形式.另外还介绍了几种特殊的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线性方程组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未知量个数与方程的个数相等,另一类是未知量个数与方程的个数不等.对于前一类特殊的线性方程组,我们可以采用克拉默法则,对于后一种线性方程组我们可以采用高斯消元法.而追赶法是数值计算中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直接法,它能在无舍入误差存在的情况下,经过有限步运算即可求得方程组的精确解的算法.2.1 概念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习题九1. 求函数u=xy2+z3-xyz在点(1,1,2)处沿方向角为的方向导数。
解:2. 求函数u=xyz在点(5,1,2)处沿从点A(5,1,2)到B(9,4,14)的方向导数。
解:的方向余弦为故3. 求函数在点处沿曲线在这点的内法线方向的方向导数。
解:设x轴正向到椭圆内法线方向l的转角为φ,它是第三象限的角,因为所以在点处切线斜率为法线斜率为.于是∵∴4.研究下列函数的极值:(1)z=x3+y3-3(x2+y2); (2)z=e2x(x+y2+2y);(3)z=(6x-x2)(4y-y2); (4)z=(x2+y2);(5)z=xy(a-x-y),a≠0.解:(1)解方程组得驻点为(0,0),(0,2),(2,0),(2,2).z xx=6x-6, z xy=0, z yy=6y-6在点(0,0)处,A=-6,B=0,C=-6,B2-AC=-36<0,且A<0,所以函数有极大值z(0,0)=0.在点(0,2)处,A=-6,B=0,C=6,B2-AC=36>0,所以(0,2)点不是极值点.在点(2,0)处,A=6,B=0,C=-6,B2-AC=36>0,所以(2,0)点不是极值点.在点(2,2)处,A=6,B=0,C=6,B2-AC=-36<0,且A>0,所以函数有极小值z(2,2)=-8.(2)解方程组得驻点为.在点处,A=2e,B=0,C=2e,B2-AC=-4e2<0,又A>0,所以函数有极小值.(3) 解方程组得驻点为(3,2),(0,0),(0,4),(6,0),(6,4).Z xx=-2(4y-y2),Z xy=4(3-x)(2-y)Z yy=-2(6x-x2)在点(3,2)处,A=-8,B=0,C=-18,B2-AC=-8×18<0,且A<0,所以函数有极大值z(3,2)=36.在点(0,0)处,A=0,B=24,C=0,B2-AC>0,所以(0,0)点不是极值点.在点(0,4)处,A=0,B=-24,C=0,B2-AC>0,所以(0,4)不是极值点.在点(6,0)处,A=0,B=-24,C=0,B2-AC>0,所以(6,0)不是极值点.在点(6,4)处,A=0,B=24,C=0,B2-AC>0,所以(6,4)不是极值点.(4)解方程组得驻点P0(0,0),及P(x0,y0),其中x02+y02=1,在点P0处有z=0,而当(x,y)≠(0,0)时,恒有z>0,故函数z在点P0处取得极小值z=0.再讨论函数z=u e-u由,令得u=1,当u>1时,;当u<1时,,由此可知,在满足x02+y02=1的点(x0,y0)的邻域内,不论是x2+y2>1或x2+y2<1,均有.故函数z在点(x0,y0)取得极大值z=e-1(5)解方程组得驻点为z xx=-2y, z xy=a-2x-2y, z yy=-2x.故z的黑塞矩阵为于是易知H(P1)不定,故P1不是z的极值点,H(P2)当a<0时正定,故此时P2是z的极小值点,且,H(P2)当a>0时负定,故此时P2是z的极大值点,且.5. 设2x2+2y2+z2+8xz-z+8=0,确定函数z=z(x,y),研究其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