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演进(下)
- 格式:ppt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38
当代中国管理学思想的演进与发展分析管理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它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学科和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组织和公司。
在当代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和演进非常迅速,这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当代中国管理学思想的演进和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加深读者对该领域的理解。
一、管理学思想的演进管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其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易经》和《孙子兵法》等古典著作。
这些文献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管理经验和智慧,为后来的管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随着现代组织的出现,管理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如今,管理学的范围包括了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例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等。
在当代中国,管理学思想的演进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期、繁荣期和自主创新期。
(1)起步期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管理学的起步期,这个时期主要受到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影响。
焦虑个人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管理学创始人,他对管理学进行了很深刻的研究。
他从管理的各个角度对管理知识进行了总结和系统化的整合,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定义了管理学科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这个时期,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的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等。
这些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在中国的起步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虽然当时的管理学理论比较单一和简略,但它还是为当代中国的管理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繁荣期20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初期是中国管理学的繁荣期。
在这个时期,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更多关注,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经历的巨大变革,管理学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管理学思想和理论受到西方经典文献的深刻影响,吸收并完善了许多经典的西方管理学理论,如品牌管理、人才管理、战略管理等。
除此之外,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面对中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背景,许多学者努力创造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
泰勒管理思想探析一、泰勒简介弗雷德里克·W·泰勒是美国发明家、工程师、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首创的科学管理制度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二、泰勒的管理思想泰勒一生致力于科学管理,他的管理思想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演进。
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一)、前期管理思想泰勒的管理思想依据其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在不断的变动。
从1875年至1901年,泰勒主要从事实际的操作和管理工作,正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了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基础,并且使得他的思想有了可以实践的场所。
1895年,泰勒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计件工资制》。
这一时期,泰勒可以说是一个效率中心主义者。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美国经济发展快速,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企业中又存在着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双方管理紧张等问题,工人在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磨洋工现象.这些都导致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些问题,泰勒深入实践进行了探索。
他认为这些问题的所有症结所在是因为工人缺少合理的科学的工作定额,并且工人缺少科学的工具和操作方法。
泰勒认为,如果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应用于管理,应用于挑选和培训工人,应用于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工作量并贯彻执行,即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那么,企业的效率必然大幅度提高.泰勒所说的管理最初实际上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
“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
要用培训教导工人完成工作任务的技能,用科学研究制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据此规定和下达任务,用奖惩激励机制保证任务的完成,这样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企业效率。
可以说,在早期,泰勒的管理思想主要是为了解决工作效率和工资问题,而其它一些问题,如舒适的盥洗室、食堂、讲演厅等所谓的福利事业和外在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泰勒认为虽然这些有助于使得工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但是,“这些显然是次要的" ,“这些福利应该引入一切企业里,但是只有在工作和工资的大问题得到永久性解决并在双方都感到满意之后,才能引入”.泰勒早期管理思想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实用主义。
管理思想的演变摘要管理思想的演进,是建立【管理】这门科学存在性发展的主要依据,时代的变化影响管理思维的变动,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管理一直被认为是组成工作不可以少的活动,管理理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形成的过程,从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成就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
关键字:管理哲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的演变壹、緒論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倡导的古典管理理论,后来为许多人所研究和宣扬,其中较为系统地加以整理阐述的有厄威克和古利克。
厄威克的着作有:《管理的要素》、《组织的科学原则》、《管理备要》等。
他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一)目标原则,即所有的组织都应当表现出一个目标;(二)相符原则,即权力和组织必须相符,(三)职责原则,即上级对所属下级工作的职责是绝对的;(四)组织阶层原则;(五)控制广度原则,即每一个上级所管辖的相互之间有工作联系的下级人员不应超过五人或六人;(六)专业化原则,即每个人的工作应限制为一种单一的职能;(七)协调原则;(八)明确性原则,即对于每项职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貳、管理思想之演進一、早期管理思想(一)理论背景工业化之前,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政府。
虽然经济活动的规模无法与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结果相提并论,但是家庭事务、军事战役、政府管理以及教会运作方面确实存在管理需求。
历史上的管理实践主要发端于四个方面:大规模集体实践活动,政治控制和社会实践管理,战争,宗教。
社会上、不管是奴隶社会还是中世纪,社会都是封闭的,教会控制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伴随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新教伦理兴起,激励人们获取成就,不但有利于社会的开放而且推动了个人慈善事业的发展。
经济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重商主义逐渐衰落,市场伦理鼓励创新和竞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成为规模经济的推动力,工业化的大幕拉开。
政治上,代议制开始替代君主制,财产制度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制度背景。
简述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脉络
管理理论的演进: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管理理论发展脉络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
“泰罗制”的产生。
管理科学正式产生,由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解决了技术先进,管理落后问题。
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后。
代表人物。
梅奥、马斯洛,等。
行为科学的产生。
由人是“经济人”转向人是“社会人”。
发展、丰富了管理的人本原理
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二战以后。
代表人物:麦格雷戈、西蒙、德鲁克。
等。
二战以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计算机技术等应用,是管理理论更加完善。
4、文化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阶段(新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
代表人物:威廉.大卫、彼得圣吉。
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兴起。
对人的认识更加深刻,强调文化管理,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
公共管理基础有关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简表1.1.4 管理思想的演进表1 资本主义管理思想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指南》P8,之后,略去《指南》二字)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记忆参考提示(英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斯图亚特实行刺激工资斯图亚特寻刺激(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斯密经济人理论和分工理论斯密经济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重视人的因素在工业管理中的作用欧文重视人(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政治的本质以及政治运动技能问题马基雅弗利玩政治表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和行为科学阶段的代表学派及其理论(P8-9)发展阶段管理流派(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学派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理论(8项内容)组织管理学派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的基本职能(五职能说)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权威的三种基本类型,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5项)行为科学阶段人际关系学说梅约社会人观点,非正式组织理论,新型领导在于提高工人满足度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工作的推力工作与人性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X-Y理论麦格雷戈企业的人事方面X-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吉里斯个性与组织人性是发展的,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动态平衡理论巴纳德组织是人群之间互动关系组成的系统,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群体动力学理论卢因分析和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研究了非正式组织群体对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表3 孔茨的“管理学丛林”(P12-13)管理学派代表人物记忆参考主要观点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职能学派)孔茨孔茨重过程管理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与别人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人性行为学派麦格雷戈麦格雷戈有人性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巴纳德构建社会系统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的协作系统由三个因素构成,管理人员有三项职能管理科学学派马克兰特马氏(式)管理很科学管理中的人是理性人,创设了若干管理的定量分析方法决策理论学派西蒙西蒙作决策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活动,决策只能实现满意标准,决策分为两类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卡斯特从事系统管理组织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系统,对组织的管理应遵循系统的要求经验学派德鲁克德鲁克有经验管理仅仅是企业管理,管理的任务,重视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五种类型)经理角色学派明茨伯格明茨伯格当经理社会-技术学派特里斯特特里斯特社会-技术双特长经营管理学派布里奇布里奇经营管理双肩挑权变理论学派卢丹斯卢丹斯随机应变管理必须根据管理的条件和环境随机变化1.2.1 行政的含义表4 西方学者关于行政概念的界定(P14)学者观点记忆参考提示魏劳毕从小政府的角度将行政看作政治组织中的行政部门的业务活动小魏小政府古德诺从国家职能的角度将行政视为国家意志的执行,是推行政府职能的活动古德诺很得“意”(国家意志)怀特从管理的角度将行政定义为通过运用组织、领导、计划、协调、控制等手段,有效地处理公务和政务的活动怀特从管理角度给行政下定义戈德特纳从公共政策角度将行政理解为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戈德特纳公共政策也不差1.2.4 行政理论的发展表5 行政理论的发展历程(P18-19)发展阶段代表人物代表作代表学派与理论形成时期(科学管理时期)威尔逊古德诺泰勒怀特魏劳毕公共行政研究政治与行政科学管理原理公共行政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原理成长时期(行为科学时期)梅奥巴纳德西蒙麦格雷戈马斯洛(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动态平衡理论决策理论X-Y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发展时期(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时期,新公共行政管理时期)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传统的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课题坎南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理论)科斯新制度经济学派(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制度创新理论)把系统工程学、运筹学引入公共行政研究帕森思每个组织系统分为三个层次高斯强调行政环境的重要性1.3.1 公共管理理论概述表6 公共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P19-22)1.公共管理研究的形成年代、研究方向确定和学术框架建立形成年代研究方向确定学术框架建立年代学者著作年代标志19世纪末20年代初1887威尔逊公共行政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怀特的《公共行政研究导论》,魏劳毕《公共行政原理》2.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1)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发展起来的(见本表之3)另一看法代表人物著作观点佩里和克雷默公共管理:公共和私人的观点将公共管理的渊源追溯到威尔逊的《公共行政研究》(2)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有关问题形成和居于支配地位的年代理论基地研究对象研究重点代表人物、著作、公共行政学若干原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在60年代中期以前居于支配地位科层理论政治-行政二分法行政组织或官僚体制重视组织的内部取向,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研究,并以行政效率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厄威克和古利克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3)二战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受到的批判(略)(4)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两种取代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尝试代表人物学派著作或观点命运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强调一种民主取向的公共行政昙花一现拉斯韦尔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政策科学》迅速成长,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抗衡3.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1)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2)有关学者的说明学者著作观点波兹曼和凯特尔两种公共管理概念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P-途径和B途径(3)公共管理新理论诞生的象征性标志标志会议的主要动机会议目的1991年9月20-21日,雪域大学麦克斯韦尔学院举行的美国第一次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年会把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的信徒们团结起来《突破》P221.3.2 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表7 对公共管理的三种不同理解(P23-24)不同理解代表人物著作观点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马克斯新民主中的公共管理国际城市协会公共管理赫德森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基本概念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法律途径公共行政是管理的、政治的、法律的理论的应用与为全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履行规则和服务职能而执行立法和司法的政府法令的过程把公共管理当做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奥特、海德、沙夫里茨公共管理经典读物公共管理是关于公共行政的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化、政策和管理计划,经由预算系统的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和审计的应用方法论方面的总的看法将公共管理当做一种新的学术框架加森和奥弗曼美国公共管理研究也许是因为这个词(公共管理)比公共行政有更充满活力的内涵佩里和克雷默公共管理:公共和私人的观点《指南》P24雷尼公共管理:最近的发展和现在的前景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指南》P24波兹曼和斯特拉斯曼公共管理战略林恩作为艺术、科学和职业的公共管理巴可夫和纳特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表8 关于组织的定义(P29)学者观点记忆参考提示巴纳德一个有意识地协调两人或两人以上活动与力量的系统巴纳德有意识地协调(组织)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组织是:(1)有目标的;(2)心理系统;(3)技术系统;(4)有结构的活力整体卡斯特罗一二一(一“目标”二“系统”一“整体”)(组织)西蒙任何一个组织,其实质是一个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关系的复杂模式西蒙复杂模式(组织)3.1.1 决策的含义表9 关于决策概念的不同解释或定义(P44-45)代表人物解释或定义记忆参考提示亚里士多德从古典政治理论来看,决策往往被视为国家政权的重要职能亚里士多德政策决策伊斯顿和拉斯韦尔将决策概念带到主动、正式和非正式的层面上伊斯顿和拉斯韦尔主动决策西蒙从理性、非理性的心理层面考察决策西蒙心理层面决策林德布鲁姆加上了渐进主义解释林德布鲁姆渐进决策施奈德决策是一个过程,它是指决策者为达到想象中未来事物的状态,从社会所限制的各种途径中,选择一个行政计划的过程施奈德想象决策表10 关于领导定义的不同观点(P65)学者观点记忆参考提示科特领导一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科特的领导既是过程又是人纽斯特罗姆和戴维斯领导是影响和支持他人为了达到目标而富有热情工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