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系统复习题1.docx

数据库系统复习题1.docx

数据库系统复习题1.docx
数据库系统复习题1.docx

数据库复习

整理人:KingNa

一.基本概念

1、解释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Data)是载荷信息的媒体,它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库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数据库的规划、设计、维护和监控。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是指一个计算机存储记录信息的系

统。从管理层观点来看,数据库系统有4个主要部件构成:硬件、软件、人员

和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是位于用户与

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数据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对数据的操纵、检索和数据控制。

2、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答:文件系统的主要特点:

1)文件系统利用“按文件名访问,按记录进行存取”的管理技术对数据

进行管理。

2)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存储设备上供用户使用。

与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程序一数据独立性

?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

?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度,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

?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使用数据库系统的有何优点?

答:?程序一数据独立性

?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

?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度,提高了数据的一致性

?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结构化

?数据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DBA的职责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数据库的规划、设计、维护和监控。DBA需要对各个应用的数据需求做全面的规划、设计和集成,负责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系统恢复进行实施与维护,并且不断地调整数据库内部结构,保持系统的最佳状态与最高效率。

5、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的作用是什么?

答:数据模型(Data Mode 1)是对现实世界中数据特征的抽象,它是复杂的现实数据结构的相对简单的表示法,通常用图形方式给出。模型

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现实环境的复杂性。

概念模型:是对信息世界建模,能够方便、准确地表现出上述信息世界中的常用概念。

6、描述概念模型的方法有那些?

答:实体-联系方法(常用的),即E-R图

7、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答: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朿条件三部分组成°

8、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

9、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的概念。

答: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并捉取隐藏在内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可能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一种新技术。

数据仓库:一种面向分析的环境;一种把相关的各种数据转换成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的技术

10、数据库系统的事务故障恢复策略。

答:事务故障的恢复;系统故障的恢复;介质故障的恢复

补充:数据转储是数据库恢复中釆用的基本技术。

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二.叙述题

1、SQL语言的作用,特点。

答:作用: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是一种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特点:集DDL、DML、DCL于一体;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一种语法提供两种操作方式;功能强大、语言简洁

2、SQL语言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语句有哪些?

答:数据定义:

①建立

CREATE SCHEMA [数据库名]AUTHORIZATION〈用户名〉;

②刪除

DROP SCHEMA〈数据库名〉〈CASCADE|RESTRICT〉;

CASCADE表示在删除数据库结构的同时删除数据库中所有的对象(表、视图等);

RESTRICT表示只有当数据库中没有任何下属的对象时才能执行DROP SCHEMA语句。

③建立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属性1数据类型[缺省值,列约束], 属性2

数据类型[缺省值,列约束],

属性n数据类型[缺省值,列约束]

[,表级完整性约束条件]);

④删除表

DROP TABLE 表名[RESTRICT | CASCADE];

⑤修改表

a.修改属性的数据类型

ALTER TABLE〈表名〉

MODIFY (属性名数据类型名);

举例:修改teacher^?(教师信息表)的属性列tage (年龄)的数据类型,山原来的integer修改为smallint类型。ALTER TABLE teacher MODIFY tage SMALLINT;

b.增加属性列

ALTER TABLE〈表名〉

ADD <新属性名〉〈数据类型〉[完整性约束条件];举例:在paper表(论文信息表)中增加“作者姓名” 属性列,数据类型设置为字符型。

ALTER TABLE paper ADD author char (10);

c.删除属性列

ALTER TABLE <表名〉DROP COLUMN〈属性名〉;举例:删除papers (论文涪息农)中的author属

性。

ALTER TABLE paper DROP COLUMN author;

d.增加和删除完整性约束条件

(PRIMARY KEY FOREIGN KEY UNIQUE)

ALTER TABLE〈表名〉ADD <完整性约束名〉;

举例:假设在创建paper表时没有定义主键,现要求将pno (论文编号)设置为主键。

ALTER TABLE paper ADI) PRIMARY KEY (pno):

⑥建立索引

CREATE [UNIQUE/CLUSTER]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属性名1> [ASC/DESC]

[, <属性名1>

[ASC/DESC] ]???);

举例:在教师信息表(teacher)上按姓名(tname)降序建

立唯一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tcano ON

teacher(tname DESC);

⑦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数据操纵

①输入新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属性列表)]

VALUES (<常量表>);

举例:向教师信息表中插入教师“李丽”的信息。

②输入查询结果

INSERT INTO <表名>[(<属性列表>)]

SELECT 查询;

③数据更新(UPDATE)

UPDATE <表名〉

SET〈属性列>=<表达式>[,〈属性列〉二〈表达

式〉]…

[WHERE〈条件表达式>];

④数据删除(DELETE)

DELETE FROM〈表名〉[WHERE〈条件>];

⑤查询

数据查询种类比较多,这里只列出简单查询

SELECT [DISTINCT |ALL]〈*丨属性列表〉

FROM〈表名〉

[WHERE〈条件表达式〉]

[GROUP BY <属性列〉[HAVING <条件表达式

>]]

[ORDER BY 〈属性列〉[ASC | DESC]];

数据控制①授权

GRANT <权限列表〉ON <表名或视图名〉

TO <用户列表|角色列表| PUBLIC >

[WITH GRANT OPTION];

②创建角色

CREATE ROLE <角色名〉;

举例:创建角色rolel和role2o

CREATE ROLE rolcl;

CREATE ROLE role2;

③角色权限的修改

GRANT DELETE ON teacher

TO rolel;

④授权权限的撤销

REVOKE <权限列表|角色〉ON <表名或视图名〉

FROM〈用户名列表丨角色IPUBLIO;

3、简述视图的概念,并说明在数据库设计时为什么要引入视图。

答:定义:视图是一个或多个基本表中导出的逻辑(虚拟)表。作用:视图提供了逻辑数据独立性;简化了用户观点;数据的安全保护功能;

4、数据库规范化的目的是什么?

答:规范化的目的就是构造合适的关系模式。

5、何谓2NF, 3NF?

答:2NF定义:满足第一范式的关系模式R,如果它的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码,则称R是第二范式,记为27F。即不允许有非主属性対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示例2:有关系模式:职工(职工号,姓名,职称,项目号,项目名称,项目角色)中,(职工号,项目号)是该关系的码。

3NF定义:如果关系模式RW2NF,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码,则称R满足第三范式,记作RG3NF。即属性间不存在传递依赖。

例:S(学号,姓名,性別,学院,院长)。

唯一标识符(Key):学号

依赖关系:

学号一姓名,学号一性别,学号一学院,

学院一院长

6、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作用,以及相应要完成那些文档。

答:特点: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对数据的处理设计密切结合

任务:

o?图破宓時 典中ftga 程的魅

系集龍明书GKH?*>方 案、紳

砂图)

绥) 系昨图(?MW )

7、 需求分析阶段设计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调查分析用户的活动;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确定系统边界:

编写需求分析说明书(系统分析报告)

8、 规范化理论对数据库设计有什么指导意义?

9、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答:概念设计就是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

概念(语义)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0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成特定DBMS 所支持的数 据模型的过

Mi!H

h

w —j£ * J 择、槪 性劇*转制爆 % 诱斓 新I 日系掰!h 葩卸护

程。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结果是一组关系模式的定义。

10、数据库设计应用(作业)

11>事务的基本特性。

答: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12、数据库恢复的任务是什么?

答:恢复是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正确状态的功能,从而确保数据库的一致性。

恢复的基本原理是冗余,即数据库中任一部分的数据可以根据存储在系统别处的冗余数据来重建。

13、数据库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有那些?

答:事务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

14、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答:方法:数据转储和登记日志文件

15、数据库系统的日志文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答:作用:

1)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必须用日志文件;

2)在动态转储方式中必须建立日志文件,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恢复数据库;

原因:如果先写了数据修改,而在运行记录中没有登记这个修改,则以后就无法恢复这个修改了。如果先写日志,但没有修改数据库, 按日志文件恢复时只不过是多执行一次不必要的UNDO操作,并不会影响数据库的正确性。所以为了安全,一定要先写日志文件,即首先把日志记录写到日志文件中,然后写数据库的修改。

16、在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该采取那些措施来防止介质故障?如果出现介质故障,如何恢复数据库?

答:

1)装入最新的数据库后备副本,是数据库恢复到最近一次转储时的一致性状态C 2)装入相应的口志文件副本,重做己完成的事务。

17、为什么要实行并发控制?它的原理是什么?

答:问题提出:数据庄是一个共享资源,应该允许多个用户程序并行地存取数据,

当对数据库进行并行操作时,有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原理: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是封锁(Locking)

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如表、记录)进行操作之前,先向系统请求加锁。加锁后,事务T就对该数据对象有了控制权,在事务T释放它的锁之前,其他事务

不能更新此数据。

18、何谓排它锁(X锁)和共享锁(S锁)?

答: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称X锁,乂称写锁);共享锁(Share Locks简称S锁,又称读锁)

19、三级封锁协议的概念。

答: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RZ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

事务结束才释放。

一级封锁协议可以防止丢失修改。

二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二级封锁协议可以进一步防止读“脏”数据。

三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三级封锁协议可以更进一步防止读-写依赖。

20、何谓数据库并发调度的可串行化?如何判断一个串行调度策略是否为正确的?

答:若所有事务均遵从两段锁协议,则这些事务的所有并行调度都是可串行化的。

两段锁协议受下面的规则支配:

①两个事务不能有冲突的锁。

②在同一个事务中,加锁操作之前不能有释放锁操作。

③在所有的锁被获得之前,也即事务到达锁定点之前,数据不会被影响。

若并发执行的所有事务均遵守两段锁协议,则对这些事务的任何并发调度策略都是可串行化的。事务遵守两段锁I办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21、简述数据库安全的概念,并说明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如何实现安全控制。

答: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漏、更改或破坏。

数据库的安全控制主要是通过授权和加密来实现的。

22、DBMS中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有那些?

答:

NOT NULL 约束

缺省值

UNIQUE约束

PRIMARY KEY 约束

FOREIGN KEY 约束

CHECK约束

23、简述触发器的概念及作用。触发器的类型。

答: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它在插入、删除、修改特定表中的数据时,触发执行(由DBMS自动调用)。它能提供比数据库本身标准功能更精细、更复杂的数据控制能力。可用于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和完整性检杳。

类型:插入触发器(lnsent trigger),在表中企图插入记录时触发;

删除触发器(Delete trigger),在表中企图删除记录时触发;

修改触发器(Update trigger),在表中企图修改记录时触发。

24、请说出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DBMS有那些?基于C/S模式的前台开发工具有那

些?基于B/S模式开发技术有那些?

答:SQLServer> oracle

1、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 )三部分组成。

A.完整性约束

C.数据库

2、在进行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经常用

A. E-R模型

B.模式

D.内模式

)描述概念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I).网状模型

3、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它锁,则T对Q( )0

A.只能读不能写

B.只能写不能读

C.既可读又可写

D.不能读不能写

4、ORCLE 9i 是( )

A. C/S开发工具

B.关系数据库系统

C.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I ).操作系统

5、触发器的类型里不包括(

) A.选择触发器

B.插入触发器

C.删除触发器

I ).修改触发器 6、当数据库被破坏后,如果爭先保存了

和数据库的副本, 就有可能恢复数据库。

7、数据库安全控制的目的是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的

、完整性约束条件中列值非空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满足第三范式(3NF )的关系模式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数据仓库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面向主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是不可更新的、数据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12> PowerBuilder 是(

)。 A.关系数据库系统

C. 一-种数据挖掘工具 13、E-R 图是在数据库的( )阶段完成的。

A.逻辑设计

B.物理设计

C.需求分析

D.概念设

14、“学生-选课-课程”数据库中有如下三个关系:

S (S#, SNAME, SEX, AGE), SC (S#, C#, GRADE), C (C#, CNAME,

查找学生学号为“03240115”的学生的“数据库”课程的成绩,至 少将使用关系(

B.面向对彖数据庄系统 D. 一种C/S 开发工具

)。

15、数据流图是在数据库(

A.逻辑设计

C.需求分析

16、 ( )是事务的四个特性之一。 A.安全性 B.完整性 C.原子性 D.可靠性

17、 数据仓库是( )

18、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是由 _________________ 统一管理和控制的。 19、 当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后,如果事先保存了 ________________ 和数据库 的副本,就有可能恢复数据库。

20、 数据库系统的事务故障恢复策略是:a.反向扫描 _____________ ,查找该 事务的更新操作;b.对该事务的更新操作执行 _____________ 。 21、 完整性约束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 ____________ 数据,数据库安全性 是防止对数据的 __________ o

三. 应用题(1)

设关系R1 (教师编号Tno,教师姓名Tnamc,专业Dept,职称Title ), R2(课

程编号Cno,课 A. S 和 SC

c. s 和 c

B. SC 和 C D. S 、SC 和 C )阶段完成的。 B.物理设计 D.概念设计

A. 一种特殊的DBMS

C.多个数据库的集合 B. 一种大型数据库

D. 一种面向分析的环境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和答案 试卷代码:03115 授课课时:96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A 适用对象:本科选课班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A___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在SQL的SELECT语句中,与选择运算对应的命令动词是__C___。 A、SELECT B、FROM C、WHERE D、ORDER BY 3、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_A__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是的一致性 C、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冗余 4、在数据库系统中,模式/外模式映像用于解决数据的_C__ A、结构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分布独立性 5、关系代数的5种基本运算是__D_。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 B、并、差、交、选择、投影 C、并、差、交、选择、笛卡尔积 D、并、差、选择、投影、笛卡尔积 6、在SQL语句中,谓词“EXISTS”的含义是_B___。 A、全称量词 B、存在量词 C、自然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但它使用选择列表指出查询结果集合中所包括的列,并删除连接表中的重复列 D、等值连接--在连接条件中使用等于号(=)运算符比较被连接列的列值,其查询结果中列出被连接表中的所有列,包括其中的重复列 7、规范化过程主要为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以及_C__的缺陷 A、数据不一致性 B、结构不合理 C、冗余度大 D、数据丢失 8、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是数据库的__B____。 A、安全性 B、可维护性 C、完整性 D、并发控制 9、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主要的目标是确保数据库的_B__。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试卷A

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徐圩校区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期 中 考 试 试 卷 考试科目: 数据库管理系统 试卷类别: 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 共15分) 1、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形成的有价值的 。 2、三种基本关系运算是 、 、 。 3、一个关系数据库由若于个 组成;一个数据表由若干个 组成:每一个记录由若于个以字段属性加以分类的 组成。 4、在同一个数据库中,相关联的表关系的类型有 、 、 3种关系。 5、主索引的关键字段值是 的。 6、定义表结构时,要定义表中有多少个字段,同时还要定义每一个字段的 、 、 等。 7、一个数据库中可以有多个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 40 分) 1、在Visual FoxPro 中“表”是指( )。 A .报表 B .关系 C .表格 D .表单 2、、数据库表可以设置字段有效性规则,字段有效性规则属于( )。 A .实体完整性范畴 B .参照完整性范畴 C .域完整性范畴 D .数据一致性范畴 3、在关系模型中,为了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应使用( )。 A .临时关键字 B .主关键字 C .外部关键字 D .索引关键字 4、数据表中的数据暂时不想使用,为提高数据表的使用效率,对这些“数据”最好要进行( )。 A .逻辑删除 B .物理删除 C .不加处理 D .数据过滤器 5、在建立唯一索引出现重复字段值时,只存储重复出现的( )记录。 A .第一个 B .最后一个 C .全部 D .几个 6、数据表中有30个记录,如果当前记录为第1条记录,把记录指针移到最后一个,测试当前记录号函数 recno ( )的值是( )。 A .31 B .30 C .29 D .28 7、对数据表的结构进行操作,通常是在( )环境下完成的。 A .表设计器 B .表向导 C .表浏览器 D .表编辑器 8、每一个数据工作区上只能打开( )个数据表。 A .1个 B .2个 C .10个 D .任意个 9、在当前工作区可以访问其他工作区表中的( )。 A .数据表结构 B .数据表 C .数据库 D .数据 10、在Visual FoxPro 中字段的数据类型不可以指定为( )。 A .日期型 B .时间型 C .通用型 D .备注型 11、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表间( )建立关联关系。 A .随意 B .不可以 C .必须 D .可根据需要 12、一个数据表可以添加到( )数据库中。 A .两个 B .一个 C .多个 D .随意个 13、数据表间建立参照完整性后,不能设置数据表间( )操作规则。 A .更新 B .删除 C .浏览 D .插入 14、.在数据库环境下限制字段个数的操作,要在( )中进行。 ——————————————————————————————————————————————————————————装 订 线

数据库系统模拟试卷--上海交大成人教育

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15分) 1.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属于()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参照完整性约束 C.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D. 动态元组约束 2..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3.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 A. 层次模型 B. 关系模型 C. 网状模型 D. 实体-关系模型 4.如果一个关系属于第3范式,则它() A. 必然属于2NF B. 必然属于4NF C. 可能不属于2NF D. 必然属于BCNF 5.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组成。 A. 系统分析员 B. 程序员 C. 数据库管理员 D. 操作员 6.根据DBMS的特点,进行数据库的存取方法和存储方式设置,形成了关系数据库的()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子模式 D. 内模式 7.关系数据库中的投影操作是指从关系中()。 A. 抽出特定记录 B. 抽出特定字段 C. 建立相应的影像 D. 建立相应的图形 8.全码是指() A. 每个属性都是独立的主码 B. 每个属性都是独立的候选码 C. 所有属性组合为关系的候选码 D. 所有属性组合为关系的外码 9.关系代数中的连接操作是由()操作组合而成。 A. 选择和投影 B. 选择和笛卡尔积 C. 投影、选择、笛卡尔积 D. 投影和笛卡尔积 10.假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 A. R∩S B. R∪S C. R-S D. R×S 11.在SQL语言中的视图VIEW是数据库的()。 A. 外模式 B. 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12.在概念模型中事物称为() A.实体 B. 对象 C. 纪录 D. 节点 13.下列不属于并发操作带来的一致性问题是()。 A. 丢失修改 B. 不可重复读 C. 死锁 D. 脏读

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教育)姓名:曹永荣 学号:12015241912 2017-3-27

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提供的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的一组软件产品,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或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比如Silver Stream就是基于数据库的一种中间件。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它实现了分布式处理功能。但它的所有知识,只要在一种机型上学习了ORACLE知识,便能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上使用它。Oracle数据库最新版本为Oracle Database 12c。Oracle数据库12c引入了一个新的多承租方架构,使

用该架构可轻松部署和管理数据库云。此外,一些创新特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使用率和灵活性,如Oracle Multitenant可快速整合多个数据库,而Automatic Data Optimization和Heat Map能以更高的密度压缩数据和对数据分层。这些独一无二的技术进步再加上在可用性、安全性和大数据支持方面的主要增强,使得Oracle数据库12c成为私有云和公有云部署的理想平台。 My SQL数据库 My SQL: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My SQL数据库系统使用最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库管理。由于My SQL是开放源代码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General Public License的许可下下载并根据个性化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改。My SQL因为其速度、可靠性和适应性而备受关注。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不需要事务化处理的情况下,My SQL是管理内容最好的选择 SQL 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Microsoft SQL Server近年来不断更新版本,1996年,Microsoft 推出

数据库系统应用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概述 1.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 A.系统分析员 B.程序员 C.数据库管理员 D.操作员 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3.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I.人工管理阶段 II.文件系统阶段 III.数据库阶段 A.I 和 II B.只有 II C.II 和 III D.只有 I 4.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5.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 7.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 D.三层模式 8.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射 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模式 D.三级模式 9.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子模式 D.内模式 10.下述()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 B.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11.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这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关系模型 <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 基本要素:实体型属性联系> 12.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A.名称 B.属性 C.对象 D.概念 13.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在()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都有 15.()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都有

数据库系统原理模拟题

B.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数据库系统各时段CPU和内存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C.建立关系表以后编写系统应用程序 D.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3.R为4元关系R(A,B,C,D),S为3元关系S(B,C,D),则R∞ S构成的结果集为______元关系。( A )A.4 B.2 C.7 D.6 4.学生社团可以接纳多名学生参加,但每个学生只能参加一个社团,从社团到学生之间的联系类型是( B )A.多对多B.一对多 C.多对一D.一对一 5.一个关系中的候选关键字( B )A.至多一个B.可多个 C.必须多个D.至少3 个 6.下列哪些属性不适合建立索引(D )A.经常出现在GROUP BY字句中的属性 B.经常参与连接操作的属性 C.经常出现在WHERE字句中的属性 D.经常需要进行更新操作的属性 7.SQL语言具有数据操作功能,SQL语言的一次查询的结果是一个( D )A.数据项B.记录 C.元组D.表 8.在SQL语言中,用于测试列值非空的语句是(B )A.IS NOT EMPTY B.IS NOT NULL C.NOT UNIQUE D.NOT EXISTS

学院: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封———————————————线———————————— 9.在SQL 中,与“NOT IN ”等价的操作符是 ( A ) A .<>ALL B .<>SOME C .=SOME D .=ALL 10.下列SQL 语句中,能够实现“将查询SC 表的权限授予用户U1,并允许该用户将此权限授予其他用户”这一功能的是 ( D ) A .GRANT SELECT TO SC ON U1 WITH PUBLIC B .GRANT SELECT ON S C TO U1 WITH PUBLIC C .GRANT SELECT TO SC ON U1 WITH GRANT OPTION D .GRANT SELECT ON SC TO U1 WITH GRANT OPTION 11.被命名的一组与数据库操作有关的权限称为 ( C ) A .用户组 B .用户 C .角色 D .模式 12.下面给出的关系表r(A ,B ,C ,D)满足下述哪个函数依赖 ( B ) A .A → B B .B →D C . D →C D .A →D 13.某供应商关系模式为 Provider(PID ,Pname ,Tel ,GoodsID ,GoodsClassID ,GoodsName ,GoodsPrice) 该关系模式应满足如下函数依赖: PID →Pname ,PID →TEL ,GoodsID →GoodsClassID , GoodsID →GoodsName ,GoodsName →GoodsPrice 则这个关系模式的主码为 ( C ) A .(PID ,GoodsName) B .(PID ,GoodsClassID) C .(PI D ,GoodsID) D .(PID ,GoodsPrice) 14.在关系数据库中,从关系规范化的意义看,如果关系R 中的非主属性对码有传递函数依赖,那么R 至多是 ( )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15.最小函数依赖集Fm 要求所有函数依赖的右部 ( B ) A .最多有一个属性 B .最少有一个属性 C .可以有多个属性 D .属性个数无要求 16.并发事务的交叉执行破坏了事务的 ( ) A .原子性 B .隔离性 C .一致性 D .永久性 17.要求事务在读取数据前先加共享锁,且读完数据后即可释放S 锁,这种封锁协议是 ( ) A .一级封锁协议 B .二级封锁协议 C .三级封锁协议 D .四级封锁协议 18.以下哪一个将用来记录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 ) A .数据字典 B .后援副本 C .日志文件 D .数据库 19.设有事务T1和T2,其并发操作顺序如下表所示。该并发操作带来的问题是( ) A .丢失了修改 B .不能重复读 C .读脏数据 D .写错误

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1章数据库的概念 [习题1] 名词解释: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答案: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DBMS -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是处理数据库访问的软件。 .提供数据库的用户接口。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带有数据库的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数据库应用系统,系统构成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习题2] 数据库系统阶段有和特点? 答案: 特点: §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面向全组织,面向现实世界。 §独立性较强。 §由DBMS统一存取,维护数据语义及结构 [习题3] 结构数据模型三要素是什么,各什么含义? 答案: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组成。 §数据结构----反映数据的静态特性 §数据操作----反映数据的动态特性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反映数据的约束条件 [习题4]试述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与两级映象 答案: 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它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与所使用的应用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如C、Cobol、Fortran)无关。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 所形成的两级映象 §外模式/模式映象: v定义某一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外模式中。当模式改变时,修改此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称为逻辑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原理试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模型中数据抽象级别最高的是() A.概念模型B.逻辑模型 C.外部模型D.物理模型 2.设有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 ...的是() (R D(S)B.S A.П C.R∪S D.ПB(R)∩ПB(S) 3.根据关系数据基于的数据模型——关系模型的特征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___) A.只存在一对多的实体关系,以图形方式来表示。 B.以二维表格结构来保存数据,在关系表中不允许有重复行存在。 C.能体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但不能体现一对一的关系。 D.关系模型数据库是数据库发展的最初阶段。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基本表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存储文件 B.一个存储文件可以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 C.每个存储文件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D.每个基本表与外部存储器上一个物理文件对应 5.在SQL语言中,数值函数COUNT(列名)用于() A.计算元组个数B.计算属性的个数 C.对一列中的非空值计算个数D.对一列中的非空值和空值计算个数 6.将弱实体转换成关系时,弱实体的主码() A.由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B.由父表的主码组成 C.由父表的主码和自身的候选关键字组成D.不确定 7.从一个数据库文件中取出满足某个条件的所有记录的操作是() A.选择B.连接 C.投影D.复制 8.下面关于自然连接与等值连接的各个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 B.自然连接要求两个关系中具有相同的属性组,而等值连接不必 C.两种连接都可以只用笛卡尔积和选择运算导出 D.自然连接要在结果中去掉重复的属性,而等值连接则不必 9.SQL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它是()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的是()。 A.数据结构化B.数据的冗余度小 C.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程序的标准化 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 B.模式改变,内模式不变 C.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D.内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 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 的是()。 A.外模式B.内模式C.存储模式D.模式 4. 相对于非关系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缺点之一是()。 A.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需查询优化B.数据结构简单 C.数据独立性高D.有严格的数学基础 5. 现有关系表:学生(宿舍编号,宿舍地址,学号,姓名,性别,专业,出生日期)的主码是()。 A.宿舍编号 B.学号 C.宿舍地址,姓名 D.宿舍编号,学号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B.行C.记录D.属性 7.下列关系运算中,()运算不属于专门的关系运算。 A.选择B.连接 C.广义笛卡尔积 D.投影 8.SQL语言具有()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9.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是()。 A.M端实体的关键字B.N端实体的关键字 C.M端实体关键字与N端实体关键字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10.SQL语言中,删除一个表的命令是() A. DELETE B. DROP C. CLEAR D. REMOVE 11.图1中()是关系完备的系统 A B C D 图1 12.有关系模式A(S,C,M),其中各属性的含义是:S:学生;C:课程;M:名次,其语义是:每一个学生选修每门课程的成绩有一定的名次,每门课程中每一名次只有一个学生(即没有并列名次),则关系模式A最高达到()A.1NF B.2NF C.3NF D.BCNF 13.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异常是指 ( )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14.在数据库设计中,E-R图产生于() A.需求分析阶段B.物理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D.概念设计阶段 15.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A.实体完整性约束 B.参照完整性约束 C.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约束 D.关键字完整性约束

数据库系统概论模拟试题(6)

数据库系统概论模拟试题(6) 一、填空题:02分,每题02分 1、如果事务T对数据D加了S锁,则在T释放D上的S锁以前,其他事务只能对D加()而不能加()。 二、单选题:20分,每题02分 2、 SQL3中用关键字()定义抽象数据类型。 A: ABSTRACT DATA TYPE B: ABSTRACT TYPE C: CREATE TYPE D: CREATE DATA TYPE 3、在ODL定义中的如下行中,enum 的含义是()。 attribute enum {color,black} FilmTyoe; A: 属性名 B: 属性值 C: 属性域 D: 属性类型 4、域关系演算表达式: T={xy | R(xy)∨S(xy)∧y>2},关系T的组成是()。A: 关系R和S中全部y>2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B: 关系R的全部元组和S中y>2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C: 关系R和S中全部y>2的元组的前两个属性组成的关系 D: 关系R的全部元组和S中y>2的元组的前两个属性组成的关系 5、 SELECT 语句执行的结果是()。 A: 数据项 B: 元组 C: 表 D: 数据库 6、使用CREATE TABLE 语句建立的是()。 A: 数据库 B: 表 C: 视图 D: 索引 7、使用CREATE INDEX 语句建立的是()。 A: 数据库 B: 表 C: 视图 D: 索引 8、在SQL中,对嵌套查询的处理原则是()。 A: 从外层向内层处理 B: 从内层向外层处理 C: 内、外层同时处理 D: 内、外层交替处理 9、下面关于数据库设计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数据库设计的一种方法是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这种方法称为面向数据

网络数据管理

网格数据管理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网格的定义及其应用,然后简要介绍了了异构数据访问的必然性和方式,接着分析了数据源的定义和数据源的名称,最后探讨了网格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 关键词:网格异构数据库访问数据源网格环境下数据库系统 Grid data management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grid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the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heterogeneous data access necessity and mo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data source definition and data source name, finally discusses the database system in the grid environment. Key words:Grid Heterogeneous database access Data source Database system in environment of grid 0引言 随着数据密集型的应用逐渐取代计算密集型的应用成为生产和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数据网格技术逐渐引起各方的重视。 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信息方面获得了大量的专业数据,但是目前大批的数据只能在实验室中束之高阁,如何利用这些地学信息资源,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公益性质的服务和商业服务,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地质调查的当前情况,国家“八六三”计划大力支持建立资源环境应用网格,以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建立领域应用网格系统平台、完成资源评价软件的开发、实现分布式地质资源数据的共享,从而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网格 网格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目前学术界和商业界围绕网格开展的研究有很多,其研究的内容和名称也不尽相同因而网格尚未有精确的定义和内容定位。 随着网格计算[1]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网格体系结构的重要。网格体系结构是关于如何建造网格的技术,包括对网格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功能的定义和描述,网格各部分相互关系与集成方法的规定,网格有效运行机制的刻画。显然,网格体系结构是网格的骨架和灵魂,是网格最核心的技术,只有建立合理的网格体系结构,才能够设计和建造好网格,才能够使网格有效地发挥作用。 OGSA最突出的思想就是以“服务”为中心。在OGSA框架中,将一切都抽象为服务,包括计算机、程序、数据、仪器设备等。这种观念,有利于通过统一的标准接口来管理和使用网格。Web Service提供了一种基于服务的框架结构,但是,Web Service 面对的一般都是永久服务,而在网格应用环境中,大量的是临时性的短暂服务,比如一个计算任务的执行等。考虑到网格环境的具体特点,OGSA 在原来Web Service 服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网格服务(Grid Service)”的概念,用于解决服务发现、动态服务创建、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等与临时服务有关的问题。 网格另外一个显著的运用可能就是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sations)[2]。这种虚拟组织往往是针对与某一个特定的项目,或者是某一类特定研究人员。在这里面可以实现计算

2012年数据库系统试卷(A) 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Answer Sheets ) 2012学年第1 学期 考试科目: Database system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 姓名 年级专业 Instructions to candidates: 1. Write your name, student number and class on both the question papers and the answer papers. 2. DO NOT write your answers on the question papers. Write them ALL ON THE ANSWER PAPERS. 3. Write your answers in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If the answer in English is correct, you can get bonus marks. 3. Hand in all papers (both the question papers and the answer papers). Question 2 [12 marks]: (1) An invoice has attributes: Invoice#(primary key), TotalOrderAmt, Date, Terms, ShipVia. A customer has attributes: Cust#(primary key), CName, Street, City, State, Zip, Phone. A product has attributes: Prod#(primary key), StandardPrice, Descrip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ice and customer is many-to-one. One invoice can relate to only one customer, while one customer can relate to any number of invoi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ice and product is many-to-many. Any number of products can be placed in one invoice, and one product can appear in different invoi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ice and product has two attributes: SellPrice and Quantity. (2) create table Invoice

数据库管理系统试题专科(C卷)

数据库管理系统试题专科(C卷)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Visual FoxPro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所谓关系是指( >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D.数据库中各个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2.(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 网络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操作系统 D. 数据库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是( > A. DB B. DBS C. DBMS D. OS 4.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 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 >b5E2RGbCAP A. 数据库系统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5.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 >。 A. 树结构 B. 网结构 C. 线性表 D. 二维表 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 > 问题而引入的。 A. 操作异常和数据冗余 B. 提高查询速度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7.( > 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存储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 概念模式 B. 外模式 C. 内模式 D. 子模式 8.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 ) A.DBMS包括DB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DB包括DBS和DBMS D.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9. 在Visual FoxPro中,建立数据库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2~14 之间的这种约束属于( >p1EanqFDPw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 域完整性约束 C. 参照完整性约束 D. 视图完整性约束 10.VFP中,有下面几个内存变量赋值语句: X=.F. Y={^2018/07/05 }

数据库系统概论模拟题-含答案

1.数据库系统是采用了数据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 C ) A.系统分析员 B.程序员 C.数据库管理员 D.操作员 3.下面列出的数不清管理技术发展的 3 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 D I.人工管理阶段n.文件系统阶段山.数据库阶段 A.I和u B.只有n C. n和山 D.只有I 4.下列 4 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C)。 A.数据共享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 D.数据独立性高 5.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应有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6.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7.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 A.模式与外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 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像 D.三层模式 8.要何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 )。 A.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映像 B.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 C. 模式 D. 三级模式 9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 C )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子模式 D.内模式 10?下述( D )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完整性约束说明 B.定义数据库模式 C.数据库安全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II.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它一类模型中最著名的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关系模型 C.网状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12.区分不同实体的依据是( B )。 A.名称 B.属性 C.对象 D.概念 13.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 3 个要素分别是( B )。 A.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4.在( A )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之间可以有多种联系。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都有 15.(B)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 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A.网状模型 B.关系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都有 16.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 )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与行的次序无关 D. 与列的次序无关 17.一个关系只有一个( D )。 A.候选码 B.外码 C. 超码 D. 主码 18.关系模型中,一个码是( C )。

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模拟] 网络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选择题 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通常可以把(1) 称为属性,其值称为属性值,而把(2) 称为关系模式。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3) 。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投影操作以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4) 原来关系的元素个数。用(5) 形式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是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第1题: A.记录 B.基本表 C.模式 D.字段 参考答案:D 第2题: A.记录 B.记录类型 C.元组 D.元组集 参考答案:B 第3题: A.集合代数 B.逻辑演算 C.关系演算 D.集合演算 参考答案:C 第4题: A.小于 B.小于或等于 C.等于 D.大于

参考答案:B 第5题: A.指针 B.链表 C.关键字 D.表格 参考答案:C 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通常可以把字段称为属性,其值称为属性值,记录称为元组,元组的集合称为关系或实例,记录类型称为关系模式。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又可按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还是域变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3种语言在表达能力上是完全等价的。在关系代数中,投影操作是从关系中择出若干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对一个关系投影操作以后,不仅取消了原关系的某些列,而且还可能取消某些元组,因为取消了某些属性列后,就可能出现重复行。应取消这些完全相同的行。因此,新关系的元组个数应小于等于原来关系的元素个数。用关键字形式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是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 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一种典型的数据库语言是(6) ,对数据库的操作可大致概括成为(7) 和(8) 两大类,对数据库重新组织的基本方法有复制、(9) 和(10) 。 第6题: A.Basic B.Prolog C.SQL D.C 参考答案:C 第7题: A.复制 B.检索 C.更新 D.插入 E.删除

《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

计算机科学系《数据库系统》期末考试试卷(B 卷) (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年级:___专业:______ 班级: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 注:1、共120分钟,总分100分 。 1.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D )。 A.现实世界 B.E -R 图 C.信息世界 D.具体的机器与DBMS 2.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就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就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3.在数据库技术中,为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的结构被划分成用户级、( C )与存储级三个层次。 A. 管理员级 B.外部级 C.概念级 D.内部级 4.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 B )。 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一种编译程序 D.一种操作系统 5. 按所使用的数据模型来分,数据库可分为( A )三种模型。 A.层次、关系与网状 B.网状、环状与链状 C.大型、中型与小型 D.独享、共享与分时 6、 数据库系统3层结构的描述存放在( D )中。 A.数据库 B.运行日志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字典 7.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与特征的就是( D )。 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逻辑模式 8.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与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C )。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管理功能 C.数据操纵功能 D.数据控制功能 9、 ( A )就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管理员 10、 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就是一种( D )。 A 、 逻辑数据模型 B 、 物理数据模型

数据库在线测试试题

数据库在线测试试题 选择题 1.下述(C)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完整性约束说明 定义数据库模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数据库安全 2.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A ),它是模式的逻辑子集 子模式 模式 内模式 物理模式 3.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C )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模式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三层模式 4.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A )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模式与外模式

模式与内模式 三层模式 5.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 B ) 外模式 模式 内模式 用户模式 6.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 B )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7.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B ) 数据共享 数据冗余度高 数据完整性 数据独立性高 8.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I 和II 只有II

II 和III 只有I 9.DBS是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一个集合体,包含数据库、计算机硬件、 软件和(D ) 系统分析员 程序员 操作员 数据库管理员 10.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C )。 DBMS包括DB和DBS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DBS包括DB和DBMS DB包括DBS和DBMS 2填空题 1.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2.DBMS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 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维护维护等4个方面 4.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模拟试题一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__阶段。 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 2.对关系模型叙述错误的是____。 A.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之上 B.微机DBMS绝大部分采取关系数据模型 C.用二维表表示关系模型是其一大特点 D.不具有连接操作的DBMS也可以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3.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____。 A.投影B.选择C.笛卡尔积D.除 4.假定学生关系是S(S#,SNAME,SEX,AGE),课程关系是C(C#,CNAME,TEACHER),学生选课关系是SC(S#,C#,GRADE)。 要查找选修“COMPUTER”课程的“女”学生,将涉及到关系____。 A.S B.SC,C C.S,SC D.S,C,SC 5. FoxBASE、FoxPro属于________。 A.表式系统B.最小关系系统 C.关系完备的系统D.全关系系统 6.关系规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________。 A.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B.不该插入的数据被插入 C.应该删除的数据未被删除D.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 7.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____的任务。 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 8.从E-R模型关系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码是____。 A.M端实体的码B.N端实体的码 C.M端实体码与N端实体码组合D.重新选取其他属性 9.下面哪个不是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____。 A.安全性B.可移植性C.完整性D.并发控制 10.设有两个事务T1、T2,其并发操作如图1所示,下面评价正确的是____。 A该操作不存在问题B.该操作丢失修改 C.修改该操作不能重复读D.该操作读“脏”数据 T1 T2 ①读A=10,B=5 ②读A=10 A=A*2写回 ③读A=20,B=5 求和25验证错 图1 事务并发操作图 二、填空题(20分,每小空2分): 1.①是DBMS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