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52
数字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摘要: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在各种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传输及通信起着支撑作用。
而对于信息的传输,数字通信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段。
本论文根据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了概述性的介绍.关键词:数字通信;通信系统;信源编码;信道编码Abstract:Now it is an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he al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take an important effect.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Digit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means. In this thesis we will present an overview of source coding and channel coding 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Key Words:digit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source coding; channel coding1.前言通常所谓的“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编码是数字通信的必要手段。
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有许多优点, 如不易受噪声干扰, 容易进行各种复杂处理, 便于存贮, 易集成化等。
编码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通信系统。
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有效性和可靠性。
所谓优化,就是使这些指标达到最佳。
除了经济性外,这些指标正是信息论研究的对象。
按照不同的编码目的,编码可主要分为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在本文中对此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信源编码的原理
信源编码是数字通信中的一种技术,用于将信源的离散信号转化为连续信号以便传输。
信源编码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信源进行编码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并减少传输所需的带宽。
下面就信源编码的原理进行具体描述:
信源编码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熵和编码。
信息熵是指信源输出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在信息论中,熵可以描述一个随机信源的不
确定性。
一个信源可以通过信息熵的度量来评估其具有的信息量。
信息熵的计算公式为:
H = -Σpilog2pi
其中,pi是信源输出符号的概率。
H表示信息熵,它的单位是比特。
常见的信源编码有霍夫曼编码、香农-费诺编码、赫夫曼分段编码、格雷码等。
其中,霍夫曼编码是在所有编码中使用最广泛的编码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出现概率高的符
号用较短的码表示,出现概率低的符号用较长的码表示,这样可以使总的编码长度最短。
以二进制为例,设共有n种离散信源输出符号,则该n个符号的离散概率为pi,要对这n个符号进行编码,使得所有符号的码值长度和为L,则平均码长为:
通过对概率进行排序,对每个符号进行编码,可以构造一个符号-码字对的码表。
对
于给定的输入符号序列,可以通过码表中的对应关系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码字序列。
发送方
发送的码字序列就成为了连续信号,接收方将其还原为离散符号序列进行解码即可。
总的来说,信源编码通过压缩信息内容,减少传输所需的带宽,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第四章信源编码一、信源编码的作用(1)把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以二进制为代表的数字式信息序列,完成模拟信号数字化。
(2)为了使传输更有效,把与传输内容无关的冗余信息去掉,完成信源的数据压缩。
二、模拟信号数字化法方法1.模拟调制正弦波调制,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采用的载波是正弦波,已调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它们均属于模拟调制。
脉冲调制,如脉冲幅度调制(PAM)、脉冲相位调制(PPM)和脉冲宽度调制(PWM)等,虽然已调波在时间上被取样离散化了,但各自的调制参数是按照信源的规律连续地变化,所以仍然属于模拟调制的范畴。
2.模拟信号数字化法方法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方法有很多种: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缩写为PCM)、增量调制(Delta Modulation,缩写为DM或Δ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缩写为DPCM)等。
脉冲编码调制(PCM)。
其过程为抽样、量化、编码等,使已调波不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且在幅度变化上用数字来体现,这便是模拟信号数字化。
4.1 抽样定理一、抽样的概念1.抽样的概念:抽样又可称为取样或者采样。
抽样定理是任何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理论基础。
实质上,抽样定理讨论的是一个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变成离散序列之后,如何用这些离散序列样值不失真地恢复原来的模拟信号这样一个问题。
2.抽样的任务: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时间上的离散化处理,即每隔一段时间对模拟信号抽取一个样值。
抽样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步。
相应的在接收端要从离散的样值脉冲不失真地恢复出原模拟信号,实现重建任务。
那么,抽样脉冲的重复频率f s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收信端正确地加以重建。
这就是下面要介绍的抽样定理。
二、抽样定理 1.样值信号频谱抽样定理模型可用一个乘法器表示,如图所示。
即 m s (t )=m (t )〃s (t )式中s (t )是重复周期为T s 、脉冲幅度为1、脉冲宽度为τ的周期性脉冲序列,即抽样脉冲。
信源编码概述信源编码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将源信号转换成一系列编码的比特流。
在通信系统中,信源编码被广泛用于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常见的信源编码方法和应用。
基本概念信源在通信系统中,信源是指产生信息的原始源头。
信源可以是任何可以生成离散或连续信号的设备或系统,比如人的语音、文本、图像等等。
信源编码信源编码是指将信源产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一系列编码的比特流。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消除冗余、提高信号的压缩率以及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码字信源编码中的最小单位被称为码字(codeword)。
码字由编码器根据特定规则生成,每个码字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原始信号。
码长码长是指每个码字中的比特数。
它决定了编码器产生的每个码字传输所需的比特数,码长越短,传输效率就越高。
码率码率是指信源编码中每秒传输的码字数量。
它可以用比特/秒(bps)来表示,码率越高表示每秒传输的信息量越大。
常见的信源编码方法均匀编码均匀编码是一种简单的信源编码方法,它将每个原始信源符号映射到固定长度的码字上。
均匀编码适用于信源符号概率分布均匀的情况,例如二进制信源。
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基于信源符号概率分布的编码方法。
它通过将频率较高的信源符号映射到较短的码字,频率较低的信源符号映射到较长的码字来实现压缩。
高斯混合模型编码高斯混合模型编码是一种适用于连续信源的编码方法。
它假设源信号是由多个高斯分布组成的,通过对这些高斯分布进行建模来实现有效的压缩。
游程编码游程编码是一种用于压缩离散信号的编码方法,它基于信源连续出现相同符号的特性。
游程编码将连续出现的相同符号替换为一个计数符号和一个重复符号,从而实现压缩。
信源编码的应用数据压缩信源编码在数据压缩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使用有效的信源编码方法,可以大大减少传输数据的比特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率。
影音编码在数字媒体领域,信源编码常用于音频和视频的压缩。
通过采用适当的信源编码方法,可以减小音频和视频文件的大小,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信源编码技术为什么要进行信源编码通信系统就是将产生的信息传输到目的地。
信源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广播的信源是语音或音乐,电视的信源是活动图像,这些信源的输出都是模拟信号,称为模拟信源。
计算机和存储器件(磁盘或光盘)输出的是离散信号,称为数字信源。
在数字系统中传输的都是数字信息,不论是模拟信源还是离散信源其输出都必须转化为可以传输的数字信息,这种转化通常是由信源编码器来完成的。
信源编码在移动通信中也称语音编码。
Ø信源编码的作用是用信道能传输的符号来表示信源发出的信息,在不失真或一定失真的条件下用尽可能少的符号传送信源消息,提高信息传输率。
信源编码(如语音)对数字传输非常重要,而且对无线通信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Ø随着数字电话和数据通信容量日益增长的迫切要求,而又不希望明显降低传送话音信号的质量,除了提高通信带宽之外,对话音信号进行压缩是提高通信容量的重要措施。
Ø在移动通信中,稀少而又昂贵的无线信道更一定要和必须要对传输的各种信号源进行压缩,以提高通信容量。
模拟信源(语音)编码的种类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一般来说,波形编码器的话音质量高,但数据率也很高;参量编码器的数据率很低,产生的合成话音的音质有待提高;混合编码器同时使用参量编译码技术和波形编译码技术,数据率和音质介于它们之间。
(1)波形编码波形编码比较简单,编码前采样定理对模拟语音信号进行量化,然后进行幅度量化,再进行二进制编码。
解码器作数/模变换后再由低通滤波器恢复出现原始的模拟语音波形,这就是最简单的脉冲编码调制(PCM),也称为线性PCM。
可以通过非线性量化,前后样值的差分、自适应预测等方法实现数据压缩。
波形编码的目标是让解码器恢复出的模拟信号在波形上尽量与编码前原始波形相一致,也即失真要最小。
波形编码的方法简单,数码率较高,在64kbit/s至32kbit/s之间音质优良,当数码率低于32kbit/s的时候音质明显降低,16 kbit/s时音质非常差。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与解码在我们如今的生活中,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丰富多样的多媒体信息传输,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的关键技术——编码与解码。
想象一下,当您拿起手机与远方的亲朋好友通话,或者在手机上观看精彩的视频、发送图片和文字消息时,这些信息是如何在复杂的通信网络中准确无误地传输和接收的呢?这就要归功于编码与解码的神奇作用。
编码,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要传输的信息,比如语音、图像、文字等,转换成适合在通信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为什么要进行编码呢?这是因为通信信道并不是完美的,它存在着各种干扰和限制。
比如说,信道的带宽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传输大量的信息;同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还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导致信息的失真。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原始信息进行编码,让它能够更有效地在信道中传输,并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在移动通信中,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叫做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信息的冗余度,提高传输效率。
举个例子,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重复或者不必要的信息。
信源编码就会把这些冗余的部分去掉,只保留最关键的信息,从而减少需要传输的数据量。
另一种重要的编码方式是信道编码。
与信源编码不同,信道编码的重点在于增加信息的冗余度,以提高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它通过在原始信息中添加一些额外的校验位,接收端可以根据这些校验位来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就好像我们在邮寄包裹时,在包裹外面多包几层保护材料,即使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一些碰撞和挤压,里面的物品也不容易损坏。
说完了编码,再来说说解码。
解码就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任务是把接收到的经过编码的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息。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已经受到了各种干扰和失真。
解码算法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这些干扰和失真,并尽可能地恢复出原始的信息。
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编码与解码的实现是非常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