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朋友的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1. 中国小朋友的画教学目标:1.欣赏同龄孩子用笔记录的美好生活,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小朋友从题材、造型、色彩等美术角度赏析绘画作品,锻炼评述美术作品的语言表达能力。
3.从积极的情感体验出发,观察生活当中的人和物,发现生活当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欣赏同龄孩子的绘画作品。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用具:范画、多媒体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一、导入新课:生活是充满乐趣的,美好的生活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
手拉手,心连心,画一画美好的新生活,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心。
二、讲授新课:1.《手风琴》人物画,简练生动地描绘了爱唱歌的心情,表现了作者的特性与真趣。
2.《吃草》这是一幅水粉味很浓的画。
黑白色的奶牛和周围的彩色形成对比,使得主题突出。
近处的奶牛画大,远处的小,使得画面中还渗透出些许的透视法则。
3.《骑上创意脚踏车》色彩鲜艳,充满童趣,具有小孩子的风格。
4.《我的孔雀鱼》整个画面有三层虽重叠在一起,但层次分明,让画面有了一种透亮的感觉。
5.《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画出了作者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又充满着乐趣的感觉。
6.《沙滩》人物、景物、主题突出,色彩丰富,夏日的特色鲜明,形象逼真。
7.学生讨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或是对未来生活的猜想。
三、自主创作阶段:1.学生思考、创作,引导学生创作,巡视辅导。
2.每个学生描绘出记忆中的童趣画面,表现出生活中的乐趣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展示评价阶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各组间自由交流。
谈谈创作体会。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优秀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本文范文的我为您带来的3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范文将不胜荣幸。
童年的水墨画篇一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是为了读而读。
采取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获取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以《童年的水墨画》为例,谈一谈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我先让学生自立自主地阅读,把课文内容读正确、流利,然后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轻重起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再重视形象感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绘画,边读边体会。
我这样启发学生:《童年的水墨画》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并不是图画,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精读、细读课文以后,一定能把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
在相互交流时,有的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的小孩,坐在喧闹的街头,全神贯注地读着名著《水浒传》,汽车鸣笛,喇叭声响,行人哗笑,一点儿没有影响到他。
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有的同学愉快地回答:“你看,溪水澄澈碧绿,垂柳袅袅倒映在溪水里。
溪边一个钓鱼的小孩钓上来一条大鱼,高兴得笑了起来。
多么叫人羡慕啊!”有的同学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小孩在河里嬉戏,你拨我溅,多么快活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接下来,我让他们把想到的美景画在纸上,就更认真了。
你瞧,一个个又细细地把课文品读一番,生怕画的时候漏掉了“好镜头”。
张书豪同学自言自语地说:“哦,钓竿上还有一只红蜻蜓呢!我差点忘了画。
赣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1、中国小朋友的画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2、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I)导入课题:同学们一定在画册、书籍、杂志上看到过一些画家的作品,有的同学可能还跟家长一起参观过画家的作品展览。
画家能创作出各种各样那么好的美术作品,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喜爱美术,并不断地刻苦学习,才取得了很大成就。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
(板书课题)(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1.《手风琴》(板书)提问:图上画着什么?呢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总结答案2.《骑上创意脚踏车》(板书)提问:小画家把脚踏车设计成什么形状?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作者把脚踏车设计成万里马实在是很巧妙。
蓝色水彩的背景让空气显得特别清新,小鸟们在四周欢唱体现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3.《大公鸡》(板书)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然后提问:这幅画是用什么画的? 让学生观察水墨画的用墨。
4.《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板书)和妈妈在一起会有很多快乐的时光。
妈妈的造型特别夸张,没有手正常比例的约束,这更能表示妈妈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小朋友用的色彩丰富多彩,这是一个善于观察事物的小朋友。
5.《沙滩》(板书)对于孩子来说,沙滩是个梦想的天堂。
画面构图大方、平稳,小作者把自己喜欢的一切都画了进来,画面布得满满的,因为孩子的画是随心的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6.《吃草》(板书)这是一幅水粉味很浓的画。
黑白色的奶牛和周边的彩色形成对比,使得主题突出。
7―10岁儿童画教案_儿童画教案(优秀10篇)儿童绘画教案篇一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大鼓、花球、布置节日气氛的教室、橘子、重阳糕、幼儿作品1、介绍重阳节(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到我们幼儿园里老过节了,开心吗?(2)邀请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吗?我们的爷爷奶奶本领都很大的,我们请他们来告诉我们,好吗?师生共同邀请部分爷爷奶奶来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注:假如不够详细,老师可补充介绍。
2、幼儿表演环节师: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很长时间了,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本领,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歌曲:“我上幼儿园”律动:“我的小手”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儿歌:“拍皮球”歌表演:“两只老虎“3、互动环节(1)击鼓传花游戏规则:老师背对击鼓,当鼓声停止时,花球落在哪个小朋友手里,哪个小朋友就和他的爷爷奶奶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反复进行。
(2)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小朋友的脚踩在爷爷奶奶的脚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队先走到终点,先到终点的那一队为胜。
游戏可反复进行。
(3)剥橘子师:以前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剥橘子给我们吃,现在我们长大了,会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们也来剥个橘子给爷爷奶奶吃,看一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剥橘子,剥的最快。
(4)品尝重阳糕和爷爷奶奶一起品尝重阳糕,交流一下品种、味道等,并尝试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制作重阳糕。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4、活动结束。
儿童画蛋糕美术教案篇二1、体验刮画纸的神奇、有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2、知道刮画纸和竹笔的使用方法,并尝试运用。
2023年《我的画》中班语言教案(精选21篇)《我的画》中班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相信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绘画技巧,增强合作能力。
3、继续巩固人物正面、侧面几动态的画法。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粉笔若干、场地(四楼顶)活动过程:1、以故事引入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昨天老师做了一个美梦,梦里我飞上了天,你们猜老师是靠什么飞上天的?(引导幼儿想象用不同的东西使自己飞上天)。
2、幼儿作画,教师交代要求。
(1)、将幼儿分成两组:第一组画天上的人物、小鸟等其他东西;第二组画地面房子、动物等其他东西。
(2)、教师引导第一组幼儿采用不同的东西使自己飞上天,如:翅膀、气球、螺旋桨等。
并画出人物的不同姿态(横着飞、竖着飞的人)(3)、教师引导第二组幼儿利用遮挡的关系画出许多的房子和动物等(4)、强调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3、评议、观看幼儿作品。
《我的画》中班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快乐中感受诗画,喜欢作画。
2、学画老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兔妈妈头饰一个,兔宝宝头饰、白纸、水彩笔人手一份;轻快的音乐;请一位老师扮演大灰狼。
【活动过程】一、情境演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出课题: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
兔妈妈带领兔宝宝随音乐在家做游戏,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兔妈妈:"孩子们,是谁敲门,让我来看一下!"大。
考吧。
幼。
师网出处兔妈妈从门缝中看了一下,"呀!孩子们,门外有只大灰狼,嘴巴大呀舌头长!"大灰狼在门外喊:"我的肚子好饿,可爱的兔宝宝们,快开门让我美餐一顿吧!兔妈妈:"怎么办呢?宝宝们,快帮妈妈想想办法吧!"请兔宝宝们自己发表看法。
2023大班中国画教案2023大班中国画教案1活动名称:观察画《画水果》活动目标:1、尝试按照由前到后、由下到上的方法画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果。
2、能画出水果间的遮挡关系,并能用两种以上的渐变色为水果涂色。
3、提高用色的丰富性,学会细致的观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建议:1、准备水果若干、桌布1块、大果盘1个、蜡笔或水彩笔等绘画工具若干。
2、启发幼儿将水果在桌布上或盘中摆出各种造型,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自身角度观察水果之间的前后关系和颜色,大小的变化,并将看到的各种遮挡关系说出来。
3、让幼儿了解水果写生的基本方法。
如:可由前到后、由下到上一边观察一边绘画,遇到有遮挡关系的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出来。
画好大致轮廓后,再为水果涂色。
4、在幼儿作画时,教师应鼓励他们从自身角度仔细地观察,大胆的根据水果本身的颜色选用多种渐变色涂色。
2023大班中国画教案2活动目标1、尝试用中锋画圆、侧锋染色的方法画出向日葵的花盘。
2、继续运用点按的方法创作大面积的向日葵。
3、在创作结束后,能将笔、调色盘等洗于净,并放回指定位置。
活动准备1、幼儿已认识过向日葵。
2、课件:有远近变化的向日葵图片多幅。
3、大小不一的毛笔若干支,宣纸,黄、绿、褐等国画颜料。
活动过程1、师幼共同欣赏向日葵图片,感受大面积的向日葵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
教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花瓣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花蕊又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向日葵是黄颜色的,花蕊是褐色的,有的是绿色的)2、师幼共同讨论创作方法。
(1)教师:用什么颜色来画向日葵?向日葵可以怎么画?(2)基本画法:用大白云中锋勾线画圆表示花盘,再染色;用笔肚朝花盘,同着花盘按一圈,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蘸浓墨点画出花蕊。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集体欣赏、交流幼儿的作品。
《画》教案15篇《画》教案1活动目标:1、愿意尝试新的绘画方法——烛画,并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烛画创作。
2、学看图解并能按图解进行绘画活动。
3、了解蜡烛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1、教具:烛花范图,图解一套、打火机。
2、学具:蜡烛、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一、欣赏烛画,了解烛画工具。
1、教师讲述故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讲述故事——美丽的烛花)2、欣赏烛画。
师:这就是小熊画的漂亮的烛花,跟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不一样。
)它是用什么画的?(油画棒、蜡烛、还有颜料)师:谁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的?(油画棒画的花瓶,蜡烛画了花,底色是颜料画的。
)二、理解图解,了解烛画的画法1、出示示意图1、2、3、4,幼儿观察、讲述。
师:小朋友说的很对,小熊还给我们画了示意图,这四幅图告诉了我们烛画的画法。
师:这个就是小熊画画的过程,谁能看出来烛画应该怎么画?2、提问暗示观察重点。
师:这四幅图告诉了我们烛画怎么画,你知道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花瓶用什么画?第一幅图是用蜡笔画花瓶,还有枝条。
第二幅图是蜡烛在滴油,好象盛开的花一样。
第三幅图是给花瓶画上漂亮的花纹。
第四幅图是用颜料涂底色。
三、使用蜡烛,进行烛画创作。
1、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蜡烛怎样拿才能滴油?(蜡烛要横着拿,要不蜡烛油会滴到手上。
)(2)我们拿蜡烛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拿在蜡烛的下面。
)(3)底色用什么来画,要用到什么工具?(4)我们在画的时候按图解一步一步往下画,用完一种工具后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5)如果在画画时有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在使用蜡烛时不要烫到自己或别人,一定要横着拿。
2、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小朋友点蜡烛小心。
滴完蜡烛油的小朋友就到旁边的桌子上涂上颜料。
四、烛画展。
幼儿绘画活动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绘画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绘画活动教案1教材分析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
这种化妆主要用于净和丑,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是具有民族性、夸张性的传统艺术。
本活动引导幼儿欣赏京剧的精彩片段,感知脸谱的不同含义,通过绘画脸谱,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脸谱,从而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喜爱,这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特点。
2.能够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的脸谱。
3.体验京剧艺术的乐趣。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京剧脸谱、非洲部落的面具等图片。
脸谱作品数幅。
勾线笔、油画棒、8K 铅画纸。
经验准备:幼儿提前欣赏大量的脸谱活动过程:一、交流讨论,初步了解中国国粹艺术--京剧的特点。
师:你们看过京剧吗?唱京剧时他们脸上要戴什么?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通过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夸张手法,鲜明的表现某些人物的面貌,并从其面貌上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在非洲部落里,当他们庆祝节日时,也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跳舞,唱歌。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脸谱及面具,感受京剧脸谱的造型的夸张、变形及色彩的丰富。
1.欣赏脸谱及面具的图片、照片。
引导幼儿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欣赏,发现京剧脸谱上面的图案和对称特点、脸谱的基本用色,讨论不同颜色所象征的意义。
小结:脸谱不仅颜色漂亮,而且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不同的含义,观众一看演员脸谱就可以知道他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2.教师示范用图形添加的方法画各种有趣、奇特的脸谱。
3.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作品。
三、自由创造,能够用线条、色彩、对称、夸大等手法表现不同的脸谱。
1.小学一年级语文《我是中国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课前,我们已经约定好,今天的语文课上可以把小朋友们的各种娃娃玩具带来。
做好准备的小朋友们到前面展示一下吧!(学生展示娃娃玩具)师:这些娃娃玩具真是漂亮可爱!从长相上看,它们还是来自世界各地呢!快请娃娃的小主人们为大家介绍介绍吧!(学生只要能谈到“中国娃娃”、“外国娃娃”即可;若有学生提到“洋娃娃”,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洋娃娃”就是“外国娃娃”。
对于能准确地指出“这是一个日本娃娃”“这是一个美国娃娃”“这是一个中国布娃娃”“这是一个中国瓷娃娃”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予以赞扬。
)请手持中国娃娃的学生向前跨出一步。
全班欣赏。
教师板书课题《5。
我是中国娃》。
全体学生起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师: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就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一样,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要降生在一定的地方,这个他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国。
我们的祖国就是--中国。
谁知道“中国”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的国家很大很大,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在坐的每一个同学,包括老师在内都是中国人民中的一员,因此我们都是中国人。
全班49名同学是一群生龙活虎的中国娃。
(相机出示课件,学生欣赏祖国版图、全国民族大团结画面、快乐的中国娃画面。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想一想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引语)正如课文中所说,我们中国娃,写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现在我们就比一比,哪位小朋友认识的生字朋友最多,是最聪明的中国娃!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想一想记忆字形的好办法。
2.使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认识的生字和认记的好办法。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的记字方法一定比教师硬性传授的方法更有实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才是源于学生,又最易于学生接受的好方法。
《中国小朋友的画》教案第一篇:《中国小朋友的画》教案《中国小朋友的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儿童作品等。
学生准备:作画纸笔。
教学设计:1、导入课题,并板书。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
(板书课题)2、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1)展示课本作品《手风琴》、《骑上创意脚踏车》、《大公鸡》、《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沙滩》、《吃草》、《风景》。
(2)教师示范讲解欣赏方法。
(3)分组讨论。
你喜欢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说说为什么喜欢它?3、学生作画。
(1)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辅导。
(2)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点评。
4、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第二篇:中国小朋友的画1、中国小朋友的画教学目的: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力,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具:儿童作品、PPT课件。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1、导入课题,并板书。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
绘画活动教案(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绘画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绘画活动教案1目的要求: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出示范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准备:范图、油画棒、桌巾、勾线笔活动过程:直接引入:师:一二三、变变变,看看谁来啦!哇!这是谁啊?小朋友,今天让我们来画画它,好不好啊。
教师示范画范图。
重点讲解主题画的小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绘画。
幼儿作画(教师在旁指导):教师交代绘画要求、安全,并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讲评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哪里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表扬大胆装饰的作品,并给予奖励。
绘画活动教案2活动总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围绕主题进行绘画的表现与创作,初步尝试用装饰的手法表现美丽的海底世界及海底旅行的情景。
2、培养幼儿对绘画主题系列活动的兴趣,萌发幼儿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幼儿的美好愿望。
3、初步培养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一:美丽的海水鱼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初步尝试用装饰的手法表现美丽的海水鱼。
2、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观察力。
材料准备:VCD“北京海洋馆”一张、海水鱼图片10张、油画棒40盒、图画纸40张活动过程:1、与幼儿一起欣赏VCD“北京海洋馆”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海水鱼”和海水鱼的图片,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讨论:海水鱼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怎样才能画好漂亮的海水鱼。
结论:(1)注意颜色的搭配:深颜色和浅颜色做朋友(2)线条的装饰要注意有疏有密,三五成群。
3、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海水鱼的设计。
4、幼儿相互欣赏绘画作品。
活动二:美丽的海底世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尝试围绕主题画出海底世界中除鱼以外的动物、植物形态。
2、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齐白石作品点评】美术教案-齐白石作品《荷花》及小朋友的画第一节一、组织教学二、新授简单提示以前的欣赏内容。
提出课题:(板书)欣赏齐白石的画介绍齐白石的主要成就问:你们知道齐白石这个名字吗?齐白石是现代有名的大画家,他是湖南湘潭人,生于1863年,1957年逝世。
白石爷爷一生勤劳、刻苦。
画了数以千计饿画件,他观察事物很细致,并加以融汇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特有艺术风格。
作品以大写意为主,题材广泛。
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欣赏《荷花》问:你们看这幅《荷花》画的是什么季节?用什么绘画工具表现的?都用了哪些颜色?小结:这幅荷花实际大写意的中国画。
表现的是秋天池塘荷叶已枯黄,然而荷花还在散发着清香。
整个画面画的很满,荷叶大,用墨轻重对比强烈,荷叶、荷花、荷梗、莲蓬等互相穿插自然有序,那盛开的荷花颜色鲜艳夺目,荷花中间还长出了一个绿嫩的莲蓬,与那快要成熟的莲蓬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
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
荷叶是用赭石,荷花是用胭脂加曙红,荷花中的嫩莲蓬是用绿色。
共同欣赏齐白石的其它作品。
学生谈感受,老师加以补充。
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一部分作品,通过介绍齐白石刻苦学习的故事和事迹,希望我们从小向齐白石爷爷学习,画出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的画。
第二节一、组织教学二、新授提示上节课欣赏内容。
提出课题(板书)小朋友的画提问:这些作品你们最喜欢哪一幅?归纳:①《海岛》是表现四周环水的小岛上盖起了漂亮的小房子,这些小房子是红房顶、白墙,颜色特别好看,十分醒目。
小画家采用的方法是:先用重黑线勾勒出房子的外型,再用朱砂色染房顶。
②《幸福》小画家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照射在大地上,树木和房屋的色彩对比很强烈。
还有妈妈带着哥哥和小妹妹在花园散步。
③《瓶花》很多家庭用瓶花来装点环境,美化生活。
李山小朋友用油画棒将鲜花勾画出来,用玫瑰红画出花瓶,用蓝色画出有格格的台布,整幅画颜色协调统一。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中国小朋友的画-赣美版教学背景和目标本篇教案是针对中国基础教育一年级上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中国小朋友的画,采用的是赣美版教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1.了解中国小朋友的画是如何表达他们情感和体验的。
2.掌握一些基础绘画技巧。
3.培养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小朋友的画,内容包括:1.中国小朋友的画风格和特点。
2.中国小朋友的画常用的画材和绘画工具。
3.中国小朋友的画常见的表现主题。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画纸、彩笔、水彩笔、油画笔等绘画材料。
2.在教室里,放置画板和画架等绘画工具。
3.准备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小朋友的画。
导入1.准备一幅中国小朋友的画,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画中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画中表现的情感和体验。
学习内容1.介绍中国小朋友的画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中国小朋友的画的色彩鲜明、形象古朴、表现生动灵活。
2.介绍中国小朋友的画常用的画材和绘画工具。
例如,中国小朋友的画经常使用彩笔、水彩笔等工具,平面作品使用的是画纸,而立体作品则常常使用纸板等。
3.介绍中国小朋友的画常见的表现主题。
例如,中国小朋友的画常常表现生活中的种种情感和体验,例如大自然、动物、家庭、友谊等等。
实践环节1.分发各种绘画工具给学生。
2.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例如,学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主题绘制一幅平面作品或者立体作品。
3.教师可以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给予指导、鼓励和建议。
总结1.收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
2.带领学生审视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经验。
3.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掌握的绘画技能和知识。
教学评估方法1.考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达情感和体验的能力。
2.考察学生对中国小朋友画的特点和风格的了解。
3.分析学生的作品,考察学生的绘画基础技能和创造力。
参考资料1.赣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材。
2.中国小朋友的画鉴赏资料。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画—动物|辽海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技法。
2. 动物的观察和表现。
教学难点:1. 中国画技法的掌握。
2. 动物特征的表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画教材、绘画工具、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中国画,它以毛笔、墨、颜料为主要工具,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基本技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用墨、用色等。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基本技法进行绘画,如画树、画山、画水等。
3.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基本技法。
三、动物观察(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特点吗?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动物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外形、动作、表情等方面,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四、绘画实践(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画动物,如画猫、画狗、画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绘画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绘画技法、动物特征表现、创意等方面。
3.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技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强调中国画的学习不仅要掌握技法,还要注重观察和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案标题:《认识中国画》课时: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1. 中国画的基本特点。
2. 中国画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中国画。
2. 如何指导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中国画的图片和讲解。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水、颜料、宣纸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中国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介绍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水、颜料、宣纸等。
三、欣赏中国画(10分钟)1. 展示一些著名的中国画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特点,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四、实践环节(15分钟)1. 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每组选择一幅中国画进行临摹。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画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中国画有哪些特点?你们还记得吗?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深入学习中国画(10分钟)1. 讲解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如用笔、用墨、用色等。
2. 示范如何进行中国画创作,如山水画、花鸟画等。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自由创作一幅中国画,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和风格。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案标题:第11课认识中国画年级:四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传统中国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技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 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2. 中国画的技法和材料。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对中国画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中国画的图片和实物。
2. 教师准备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材料介绍。
3. 学生准备画纸、毛笔、墨、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中国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对中国画的初步印象。
二、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特点(10分钟)1. 教师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如构图、线条、墨色等。
2. 学生观看中国画的实物,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学习中国画的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中国画的分类,如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2. 学生了解不同分类的中国画的特点和风格。
四、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10分钟)1. 教师示范中国画的勾、皴、点、染等基本技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技法。
五、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国画题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分类(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画的了解和感受。
二、深入欣赏中国画(10分钟)1. 教师出示不同风格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欣赏。
2. 学生讨论中国画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三、学生创作(15分钟)1. 学生继续完成自己的中国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画的重要性和价值。
幼儿园国画教案-幼儿园国画教案篇一:幼儿园美术教案水墨画幼儿园美术教案水墨画:葡萄活动目的:1、知道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画,学习使用毛笔、墨汁等画葡萄,体验画水墨画的乐趣。
2、能大胆地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欣赏国画(葡萄)ppt、范例、宣纸、毛笔、墨汁、报纸。
活动过程:一、欣赏水墨画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这些画是什么材料画出来的,2、引导幼儿分析国画绘画过程中的运笔和颜料的使用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浓淡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使用毛笔,知道作画过程中中锋、侧锋的运用。
运笔过程中的留白3、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国画的魅力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作画兴趣。
1、我们班的葡萄丰收园地里只有用皱纹纸做的葡萄,今天请大家来用毛笔画一串串的葡萄,让我们的葡萄园地变的更美丽,好不好,2、讲解演示,引导幼儿学画葡萄。
提问:(1)葡萄是什么形状, 葡萄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2)画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幼儿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
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提问:(1)(2) 水多会怎样,如果水少了会怎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最后画藤和叶脉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方法。
2、提醒幼儿用墨汁时要注意墨汁不能从笔尖滴落下来,这样作画时就不会有滴墨现象。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有布局及绘画的先后顺序。
四、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作品。
篇二:小孩国画教案国画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2、指导学生在中国画表现中,逐步掌握水与墨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工具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表达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笔法与墨的训练教学难点:构图,审美意识。
教学实施安排:(一)课前教材工具准备1.收集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便于学生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小朋友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通过作品不同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儿童作品等。
学生准备:作画纸笔。
教学设计:
1、导入课题,并板书。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
(板书课题) 2、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1)展示课本作品《手风琴》、《骑上创意脚踏车》、《大公鸡》、《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沙滩》、《吃草》、《风景》。
(2)教师示范讲解欣赏方法。
(3)分组讨论。
你喜欢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学生作画。
(1)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辅导。
(2)选出优秀作品展示,点评。
4、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