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378.00 KB
- 文档页数:75
第5章队列研究一、名词解释1、队列研究:又称为前瞻性研究、随访研究及纵向研究,是通过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组或队列,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比较各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疾病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2、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特征或行为。
3、随访:实际上就是基线调查后每隔一段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测量,收集疾病结局资料的过程。
4、人时:就是将随访人数乘以观察时间的积和,常以人年作为单位,故又称为人年数。
5、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发病率除以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也叫危险比或率比。
6、失访偏倚:队列研究的观察随访中,部分对象迁移、外出、死于非终点疾病或拒绝继续参加观察而退出队列而引起的偏倚即为失访偏倚。
二、是非题1、-2、-3、+4、+5、-三、选择题1、 b2、 b3、 e4、 a5、 e四、简答题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分组,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定期检查并记录各组人群预期结局的发生情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暴露因素与结局的关系。
如果暴露组某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或低于非暴露组,则可推测暴露与结局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在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在研究开始时没有出现研究结局,有可能出现该结局的人群。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必须有可比性,非暴露组必须使除了未暴露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之外,其余各方面都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的一组人群。
2、累计发病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固定队列中某病新发病例数与观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
发病密度:是指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发病率,是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这时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
标化比: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做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计算观察人群中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发病人数之比即得标化发病(死亡)比。
第五章队列研究★✧第一节概述⏹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也称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等。
暴露结局(疾病)一、基本概念⏹队列研究的重要概念⏹队列cohort⏹暴露exposure⏹危险因素risk factor⏹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1、队列的概念:拥有同一属性的某一组人。
a)2013年南京市常住人口b)2010年到2014年南医大注册的所有学生c)出生队列birth cohort:出生于同一时期的人组成的特殊队列1)队列可以是流动(有人员出入)的,也可以是固定的(相对固定,没有人员流动,成员不可以同时是非成员)2、暴露的概念:研究对象接触过的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理解)物质:病原体、毒物。
特征:年龄、性别、血压、血糖。
行为:吸烟、饮酒、工作类型。
二、基本原理⏹选定一组研究人群,根据过去或目前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组☐有无暴露因素: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因素的水平:低、中、高剂量组⏹随访观察各组的观察结局(发病或死亡)⏹比较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队列研究的特点:1susceptible population)需设立纳入及排除标准⏹剔除已生病个体或明确不会生病的个体⏹在进行传染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时,需考虑个体被感染的几率2、属于观察性研究,根据暴露的自然存在状态分组,无人为控制,也不存在随机分组3、时间顺序:从“因”到“果”,可确定因果关系(疾病发生之前已经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4、前瞻性研究,可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率的指标三、队列研究的用途⏹⏹评价预防效果⏹研究疾病的自然史⏹新药的上市后监测四、队列研究的类型1、前瞻性队列prospective cohort也称即时性或同步性(concurrent) 队列开始研究时确定对象、分组,经随访得到结局优点:资料准确缺点:样本大,花费大,时间长建立队列时要特别考虑能否负担得起,能否获得想要的结果!2、回顾性队列retrospective cohort也称历史性(historical) 或非即时性(non-concurrent) 队列研究开始时疾病结局已发生,研究对象是过去进入队列的,分组依据的是过去的暴露资料 优点:省人、物、时缺点:依赖历史资料的完整与可靠,常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3、双向性队列ambispective cohort历史队列后继续进行前瞻性队列最适合于对人体健康同时具有短期和远期效应的暴露因素研究✧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一、确定研究因素队列研究最主要的目的:进一步验证现况调查或病例对照研究中已发现的有特异影响、且在统计学上有联系的危险(或保护)因素。
第五章队列研究★✧第一节概述⏹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也称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等。
暴露结局(疾病)一、基本概念⏹队列研究的重要概念⏹队列cohort⏹暴露exposure⏹危险因素risk factor⏹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1、队列的概念:拥有同一属性的某一组人。
a)2013年南京市常住人口b)2010年到2014年南医大注册的所有学生c)出生队列birth cohort:出生于同一时期的人组成的特殊队列1)队列可以是流动(有人员出入)的,也可以是固定的(相对固定,没有人员流动,成员不可以同时是非成员)2、暴露的概念:研究对象接触过的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理解)物质:病原体、毒物。
特征:年龄、性别、血压、血糖。
行为:吸烟、饮酒、工作类型。
二、基本原理⏹选定一组研究人群,根据过去或目前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组☐有无暴露因素: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因素的水平:低、中、高剂量组⏹随访观察各组的观察结局(发病或死亡)⏹比较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队列研究的特点:1susceptible population)需设立纳入及排除标准⏹剔除已生病个体或明确不会生病的个体⏹在进行传染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时,需考虑个体被感染的几率2、属于观察性研究,根据暴露的自然存在状态分组,无人为控制,也不存在随机分组3、时间顺序:从“因”到“果”,可确定因果关系(疾病发生之前已经确定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4、前瞻性研究,可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率的指标三、队列研究的用途⏹⏹评价预防效果⏹研究疾病的自然史⏹新药的上市后监测四、队列研究的类型1、前瞻性队列prospective cohort也称即时性或同步性(concurrent) 队列开始研究时确定对象、分组,经随访得到结局优点:资料准确缺点:样本大,花费大,时间长建立队列时要特别考虑能否负担得起,能否获得想要的结果!2、回顾性队列retrospective cohort也称历史性(historical) 或非即时性(non-concurrent) 队列研究开始时疾病结局已发生,研究对象是过去进入队列的,分组依据的是过去的暴露资料 优点:省人、物、时缺点:依赖历史资料的完整与可靠,常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3、双向性队列ambispective cohort历史队列后继续进行前瞻性队列最适合于对人体健康同时具有短期和远期效应的暴露因素研究✧第二节研究设计与实施一、确定研究因素队列研究最主要的目的:进一步验证现况调查或病例对照研究中已发现的有特异影响、且在统计学上有联系的危险(或保护)因素。
临床研究中的队列研究是什么意思?队列研究作为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临床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跟踪观察一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其暴露因素和发病情况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队列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以期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科普知识。
一、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及特点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长期的观察,可以揭示疾病发生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两种形式。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在研究开始时,选择一组暴露和非暴露者,持续跟踪观察研究对象,记录其发病情况和暴露因素,以此推断暴露因素对疾病的风险影响。
回顾性队列研究是在研究开始时,选择一组已暴露和未暴露者,回顾性地观察其发病情况和暴露因素,推断暴露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队列研究的特点在于其可以较好地控制时间顺序,对于揭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
此外,队列研究通常可以得到较准确的暴露和发病信息,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二、队列研究的应用领域1.慢性病研究队列研究在慢性病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揭示慢性病发生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建立起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例如,通过对一组人群进行长期的观察,可以发现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药物安全性评估队列研究在药物安全性评估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暴露于某种药物的人群进行观察,可以及时发现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估。
这对于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少药物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3.疫苗研究队列研究对于疫苗研究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在疫苗接种后的观察期间,可以跟踪观察接种者的发病情况,评估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有助于指导疫苗接种策略,推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
三、队列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尽管队列研究在临床研究中有很多优势和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队列研究需要大规模的样本和较长时间的观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队列研究的名词解释(一)队列研究的名词解释什么是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又称为纵向研究或追踪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对同一组人群进行多次测量,来观察这些人群中的变化。
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因果关系、发现规律以及预测趋势等方面。
相关名词1. 纵向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纵向研究指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组研究对象进行多次观察或测量的研究方法。
它可以追踪研究对象的发展和变化,并发现其内在规律。
例子:一个研究团队对一组学生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纵向研究,每年他们观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的变化,以了解学习成绩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2. 追踪研究 (Tracking Study)追踪研究是一种通过对同一组研究对象进行多次观察或测量的研究方法,以便了解其行为、态度或其他属性的变化趋势。
追踪研究通常持续时间较长,能够提供长期的数据记录。
例子:一家公司进行了十年的追踪研究,每年他们调查员工的满意度和离职率,以了解工作环境和离职率之间的关系。
3. 面板研究 (Panel Study)面板研究是一种队列研究方法,通过对同一组研究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或观察,以获取其变化和发展的数据。
面板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个体、群体或组织在时间上的演变。
例子:一项面板研究跟踪了一个城市的居民十年,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4. 重复测量设计 (Repeated Measures Design)重复测量设计是一种队列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同一组研究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来观察其变化。
重复测量设计常用于观察因变量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以及探索因果关系。
例子:一项重复测量设计研究跟踪了一组心理治疗的参与者,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分别进行了抑郁症水平的测量,以评估治疗的疗效。
5. 跨时点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跨时点研究是一种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通过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群体或组织进行观察或测量,来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队列研究名词解释
队列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择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组人群或按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通过随访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并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发病与暴露因素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暴露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研究的
特征或行为。
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因素。
队列研究按时间顺序分类: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队列研究。
(1)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暴露因素已存在,但疾病尚未发生,属于规模巨大的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暴露与疾病均已发生。
先追溯历史资料,研究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和死亡情况。
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影响到研究的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
(3)双向性队列研究
研究队列的确定是过去;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分组;需要随访;部分结局可能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