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四年级下四则运算知识树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11
1四则运算一、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三、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四、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3+3+3+3+3=3×5余数的除法算式: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五、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
(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四则运算
学习数学能使人们更契合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更准确、更深化地思索和处置效果。
接上去,让我们一同窗习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四那么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那么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设只要加、减法或许只要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外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外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照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那么运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只需大家兢兢业业的温习、一定可以提高数学运用才干!希望为大家预备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协助!。
《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3、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
4、加法各部分的关系:5、减法各部分的关系:①加数+加数=和①被减数-减数=差②和-加数=另一个加数②被减数=差+减数③减数=被减数-差知识点二、乘法与除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的关系:5、减法各部分的关系:①因数×因数=积①被除数÷除数=商②积÷因数=另一个因数②被除数=商×被减数③除数=被除数÷商知识点三、四则运算以及它的运算顺序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括号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分别写作( )、[ ]、{ } 。
3、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①: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式子。
从左往右运算,先算小括号的,再算中括号的,最后算大括号的。
步骤②:没有括号,也要从左往右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知识点四、与0相关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当被减数等于减数,它们的差等于0 。
3、一个数和0相乘,还得0 。
4、0除以一个非0得数,还得0 。
5、0不能为除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一)四则运算:1、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2、任何一个数乘0得0。
3、0不能做除数。
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二) 位置与方向: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3、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b = b ×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 × b )×c = a ×( b × 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市实验一小陈思思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有关0的运算:加法:0加一个数得原数减法:(1)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乘法:0乘任何数都得0除法:(1)0不能做除数,(2)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6、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7、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没有括号,同级运算要从左往右)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没有括号,不同级运算要从高到低)9、算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有括号,先算括号,如果有小括号和中括号,要先算小再算中)10、租船问题:(1)先要考虑租哪种船便宜。
(2)尽量不要有空位。
(3)哪种方案空的位子少,那种更省钱。
11、【素材积累】12、 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加法的验算方法只有交换加数的位置。
】判断:
2除法的验算方法只有商×除数。
判断的验算方法只有一种:。
√
×
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除了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被除数除以
3、0作除数。
4
5认为所有座位都坐满最省钱。
(76-16)÷6×2240-(75-35)]×5
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540其中减数比差多50,被减数、减数与差各是多少?
分析: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知:被减数=减数
减数+差=540可以转化成:被减数+被减数=540
540,用除法可求出被减数。
、160、110。
分析:将各种买票方案列举出来,通过计算进行比较,选择最
结合老师和学生人数,进行分析,也可以确定买票方案。
由门票的销售方案可知学生票最便宜,而参加游园的学生人数比老师多得多,所以买学生票要比买团体票合算;而老师的人数接近买团体
名学生组成30人买团体票,那么
40=5140(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春季版总复习知识点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按次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按次遵循以上的计算按次。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暗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暗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暗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暗示a 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暗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暗示0÷a 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位置与标的目的1、按照标的目的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2、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注意1、比例尺2、正北标的目的3、角的画法2、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彼此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确定)3、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标的目的、比例尺。
5、5确定标的目的时A、先确定观测点6、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7、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标的目的。
例如①东偏南25°标25°的那个角就靠近东②西偏北35°标35°的那个角就靠近西8、 6描述路线和绘路线图时只有一条线所作的线是首尾相连的。
9、 7常用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10、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11、一、加法运算定律12、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13、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a×b+a×c拓展:(a-b)×c=a×c-b×c或a×(b-c) =a×b-a×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就到这里,更多小学生辅导相关内容请随时关注小学频道!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四则运算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