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史入门基础02
- 格式:pdf
- 大小:9.65 MB
- 文档页数:83
美术课程资料一.古希腊艺术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 公元前146年)。
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爱琴海中最大的岛是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化发源地。
“亚什”是“日出之地”的意思,即东方;“欧列伯”是“日没之地”的意思,即西方。
亚细亚洲和欧罗巴洲的名称,由此转化而来。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腊艺术风格希腊艺术风格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爱琴文化时期是古希腊文化产生的前奏和序曲,除此外可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此外,希腊艺术包含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风格和特点。
1.古希腊雕塑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
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
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2.古希腊建筑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据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
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西方艺术简史(完整版)一、原始、古代(公元前-公元476年)(注:公元476年是西罗马灭亡的时间,从这之后,欧洲开始进入了黑暗中世纪,一直到东罗马灭亡,文艺复兴开始。
)原始艺术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
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
古埃及艺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
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
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
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
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
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
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
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
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
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
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
西方艺术史脉络1、分期:埃及美术、希腊罗马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2、艺术中心随经济中心的演变而转移:希腊、亚平宁半岛、弗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埃及美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以前的埃及美术。
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过了史前期、早期王朝、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
埃及美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墓葬习惯和王权思想有很大关系。
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万物是永恒的,死者是可复活的。
相应地,陵墓作为人的永久住宅,它的修建和装饰,也受到重视。
这些原因导致了金字塔、雕刻、墓室壁画等一系列艺术品的产生。
埃及美术的一般特点是:建筑宏伟壮观;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表现方法遵守正面律;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人物表现采用正、侧面混合法。
希腊美术:希腊美术发源于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早期希腊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希腊文明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占领希腊各地,希腊艺术按照时间可以如下分期: 1.爱琴文化时期、2.荷马时期、 3.古风时期、4.古典时期、 5.希腊化时期。
希腊人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神和人同形同性。
希腊美术最重要的方式是神殿等建筑、雕刻和少量壁画。
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罗马美术:罗马美术吸收了希腊美术成就,继承了埃特鲁斯坎美术传统,而将美术更加推向实用主义,在内容上侧重描绘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的风格,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化。
其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肖像雕刻和壁画方面。
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它包括拜占庭美术、爱尔兰-撒克逊和维金美术、奥托美术、加洛林美术、罗马式美术和哥特式美术等。
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会的合法地位。
由于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艺术浓厚的宗教色彩。
西方艺术史●当一座神庙由一囤立柱围绕四周时,称为“立柱式”。
当立柱排列成好几行时,称为“多柱式”。
●“多利亚式”在希腊大陆上传播“伊奥尼亚式”在各个岛屿上和小亚细亚沿岸发展。
多利亚神庙非常厚重、体积适中伊奥尼亚式给人以修长的外表,有意地强调装饰成分●公元前447年开始建造的巴底农神庙标志着这一古典建筑的顶峰。
由于采用了独具特点的解决办法,将多利亚式与伊奥尼亚式的大量成分混在一起,它成为该世纪后半叶一切建筑创造的典范。
●建筑家们冲破了古风时期样式的束缚,赋予雕像以最大限度的生活气息:动态。
代表雕刻家:米隆、波留克列特斯、菲底亚斯。
米隆:《掷铁饼者》波留克列特斯:《束发的运动员》《荷矛者》菲底亚斯:巴底农神庙檐壁饰带。
在极有个性的极浅的浮雕上,他通过均衡稳定的构图和沉着冷静的运动感表达出最理想、最神圣的希腊精神。
●科林斯式成为在建筑物中出现的第三种样式,型式的混合在这时变得日益频繁。
希腊化时期大量新城市的出现和民用石材建筑的开始,支配着城市规划建设的仍然是对称和理想的原则。
●雅典巴底农神庙(BC5000)以数学上的严格去对待节奏、和谐概念同赋予希腊建筑以非凡气魄的极端精美结合在一处。
巴底农代表了古典艺术最高成就之一,简洁明确的蓬勃生气、庄严肃穆与丰富想象都在这座神庙上达到完美平衡。
希腊艺术在这里把理性和诗情成功地融为一体,成为世世代代建筑家的楷模。
●早期基督教艺术到了公元4世纪成为帝国的官方艺术。
在罗马陷落之后,东罗马部分便成为新基督教艺术的唯一保证。
由于包围它的和组成它的各种不同文明带来的多种多样的影响,东罗马要创造一种特别的艺术语言。
于是,早期基督教艺术便一步步地便成了拜占庭艺术。
这一转变似乎是在6世纪黎明之时,与君士坦丁大帝的统治一起进行的。
远远地离开了古代的现实主义,拜占庭艺术在早期基督教艺术美学演变的基础上,制订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它浸透了象征主义,确定了直至今日的基督教圣像艺术。
●公元380年,狄奥多西敕令使基督教成为国教。
西方艺术史1.埃及建筑的另一大类型——神庙在新王国时达到尽善尽美。
在圣中之圣处安置了雕像,神将进入其中,就像在凯尔奈克和卢克索那样。
这些庙宇的外表均庞大威严。
凯尔奈克阿蒙——瑞神庙的多柱式大厅有103米长,52米宽,234根立柱支撑着23米高的屋顶。
围绕庙宇的神圣范围除了神殿之外,还包括与祭拜和教会日常活动有关的所有附属房屋。
最重要的神庙往往由于每位法老都要增添新的多柱式大厅,院子和塔门而失去原来的整体感。
2.从佛教庙宇到基督教教堂,在各种宗教的神圣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对于世界观的提示,它是通过分配建筑平面和建筑体积来做到这一点的。
3.希腊设计的建筑是为了从外部观看的,事实上,人们也是聚集在神庙前面的祭坛周围,观看献祭仪式的。
罗马人则相反,用他们的万神庙创造了一个内部环境,信徒们在殿内聚会,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隔绝来和上天神心灵相通。
后来,基督教的建筑也采用了这种内部空间的新概念。
4.拜占庭帝国的诞生:公元330年,考虑到君士坦丁堡特别有利的形势——它是从黑海带爱情海的通道,而且又占据着对于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关键位置,君士坦丁皇帝把他的新首都选在了这里。
于是它成了三中伟大文明:希腊、罗马和东方的相会点,一个极为丰产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熔炉。
5.在装饰内容中禁止表现人物也使得书法倍受青睐,不论是在建筑物的内部还是外部,用古阿拉伯文字书写的古兰经语录带都发展起来。
在伊斯兰世界,文字带有神圣的特点。
6.如果认为中世纪完全忘却了对古代的继承,那将是一种谬误。
恰恰相反,它曾通过修道院中修士的临摹,试图把古人的知识保存下来,并且还尝试过复辟西罗马帝国和长久地坚持它的艺术形式。
7.什么是人文主义?尽管古代令人心驰神往,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对于它的尊崇并非无穷无尽。
从那时起,科学已经获得了般的巨大进步,而且人文主义者也完全意识到决不能一层不变的复活过去。
他们拒绝奴隶般的摹仿古代,但他们愿意去理解它,从中汲取灵感,从而向它看齐,并且甚至可能超越它的水平。
如何掌握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史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
掌握西方艺术史不仅需要对各个时期、流派和艺术家有深刻的了解,还需要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的背景。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掌握西方艺术史。
一、建立基础知识了解西方艺术史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
首先应该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的不同时期,包括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现代主义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等。
建立基础知识可以从阅读各种综合性的书籍和资料入手,但不要局限于课本和教材。
二、深入研究细节建立基础知识后,应该深入研究每个时期和流派的艺术,包括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
对于一些重要的艺术家,还应该了解他们对于当时艺术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可以从参观艺术博物馆和画廊入手,同时可以通过阅读艺术评论和专题杂志来了解当前艺术界的风向和趋势。
三、跨学科学习西方艺术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哲学、文学、宗教、政治等领域有密切关系。
因此,若想掌握西方艺术史,还需要跨学科学习。
比如,学习与文艺复兴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当时的哲学思潮和宗教信仰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四、参与学术讨论参与学术讨论能够帮助增加知识储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可以参与本地的艺术协会和学术团体,也可以通过在线论坛和社交网络参与讨论。
另外,应该定期参加展览和学术会议,以拓宽视野和与专家学者交流。
五、了解当代艺术西方艺术史是一个持续演化的领域。
因此,若想完整地掌握西方艺术史,还需要了解当代艺术。
与以往不同,当代艺术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具有更高的表现自由度和独特的艺术观念。
了解当代艺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当今西方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综上所述,想要掌握西方艺术史,需要建立基础知识,深入研究每个时期和流派的艺术,跨学科学习,参与学术讨论,了解当代艺术等方面。
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需要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兴趣。
希望本文可以对有志于掌握西方艺术史的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艺术史基础知识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璀璨明珠,而艺术史则是串联这些明珠的丝线,展现着人类创造力的演进和文化的传承。
当我们踏入艺术史的殿堂,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和情感表达的世界。
要理解艺术史,首先得明确艺术的定义。
艺术并非是一个单一、固定的概念,它涵盖了各种形式和表现手法,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就已经有了艺术创作的冲动。
早期的洞穴壁画,虽然线条简单、色彩单调,但却生动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信仰。
这些原始的艺术作品,是人类与自然、神灵交流的方式,也是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和表达。
古埃及艺术以其庄严、神秘而著称。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等,无不展现出古埃及人对永恒和来世的追求。
他们的绘画和雕塑遵循着严格的规则和比例,强调秩序和稳定。
古希腊艺术则是西方艺术的重要源头之一。
古希腊的雕塑追求真实和完美的人体比例,如著名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和《掷铁饼者》。
古希腊的建筑,如帕特农神庙,以其优美的比例和精致的柱式结构,成为了建筑史上的经典。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占据着主导地位,艺术成为了宗教传播的工具。
教堂中的彩色玻璃窗、壁画和雕塑,都充满了宗教的象征意义,旨在唤起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和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迎来了一次伟大的变革。
艺术家们重新关注起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统,追求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17 世纪的巴洛克艺术,以其动态、华丽和富有戏剧性的风格而引人注目。
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常常充满了强烈的对比和夸张的表现手法。
18 世纪的洛可可艺术则更加注重轻盈、优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多在宫廷和贵族的生活场景中展现。
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社会的变革,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流派相继出现。
西⽅艺术史概述——早期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
早期基督教艺术和其宗教团体⼀样,都是在担惊受怕的迫害中秘密发展起来的。
直到4世纪罗马皇帝本⼈皈依基督教后,它才成为官⽅艺术⽽见了天⽇。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依旧强⼤,它发展了⼀种独特的⽂化并⾃成⼀统,我们把它叫拜占庭帝国。
君⼠坦丁⼤帝的拜占庭帝国把⾃⼰的艺术⼴泛传播,它在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基础上付诸了美学的演变,制订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象征主义,确定了直⾄延续到今天的基督教圣像艺术。
查⼠丁尼皇帝统治时期,拜占庭基督教主教与罗马教皇平起平坐,政权与神权相统⼀,政教合⼀的体制保证了帝国的团结。
⽂化⽅⾯,希腊语在631年成为正式官⽅语⾔,这标志着拉丁统治的决定性倒退。
作为宗教建筑,拜占庭建筑⾸先是⼀种砖的建筑。
它的外部让砖⾯清晰可见,在内部则加以覆盖。
浮雕艺术则对圆雕的古代趣味予以崇拜。
在建筑装饰中使⽤⾊彩鲜艳的镶嵌画,紧接着是壁画,两者的功⽤相同,主要是教育。
圣像不仅是画像,也⽤珍贵材料象⽛、⾦银、珐琅等制成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在拜占庭世界极为珍贵荣耀。
由于⼗字军东征和⼟⽿其⼈的⼤量掠夺,使拜占庭艺术在中世纪⼴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