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2
农户家庭医疗急救常识急救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尤其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家庭来说,会远离医院和医疗资源,因此更需要了解和掌握医疗急救的常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农户家庭的医疗急救常识,帮助家庭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1.人员安全在进行任何急救行动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明火、电击、毒气等,务必将危险因素排除或寻求专业援助。
如果没有危险因素,尽量稳定伤者的情绪,并迅速评估伤势。
2.呼叫急救电话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并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在拨打电话时要保持冷静,详细描述伤者的状况和所处的位置等。
3.止血和包扎创伤性出血是急救过程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在止血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最好用手套或塑料袋保持干净。
- 如果创口出血较多,可以用绷带固定压迫伤口处,但不要过紧。
- 高枕头仰卧是有大量出血时的最佳姿势。
- 如果是断指或断肢出血,尽可能找回断指或断肢,并用干净的纱布包裹后压迫。
4.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可以挽救生命。
在无意识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紧急采取如下步骤:- 躺平患者并将其头部后仰,确认气道通畅。
- 在确认胸部没有明显的骨折情况下,进行胸外按压。
用双手握紧,掌心朝下,按压胸部下部、中央位置。
- 进行按压时,每分钟至少100次,并保持按压深度2英寸左右。
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上是1:1的关系。
- 如有条件,尽量配合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每次给予的气量要适中。
5.烧伤和烫伤处理农户家庭在进行烹饪、加热水或其他农事活动时可能会发生烧伤和烫伤。
处理烧伤和烫伤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烧伤后,把烧伤部位置于冷水中或用凉开水或湿纱布包扎。
- 撕掉粘在烧伤皮肤上的衣物或饰品,但不要撕掉黏在烧伤表面的物体。
- 对于严重的烧伤,切忌使用家庭常备的药膏、酱油等物品,应立即送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6.骨折和扭伤骨折和扭伤是农户家庭常见的伤害,尤其在农田劳动中。
不可不知的家庭急救常识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面对突发问题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冷静面对、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呢?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学习掌握家庭急救常识吧。
一、家庭急救常识之酒精中毒怎么办酒精中毒的表现1.恶心、呕吐;2.头晕、谵语、躁动;3.严重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抑制;好不容易有个7天长假,各类“酒仙”“酒圣”终于可以抛开工作开怀畅饮。
要知道,每年黄金周,医院急诊室里都少不了因酒精中毒到医院“度假”的兄弟。
饮酒过量,一般可自行缓解,极少数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1、让轻度醉酒者多喝水或加醋的水,促进体内的酒精排泄减轻症状。
2、对重度醉酒者,首先要催吐减少胃肠道的酒精吸收,缓解症状。
如果催吐后中毒症状不缓解,就要送医院或叫急救车。
如果患者昏迷,将其摆放为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便于呕吐物排出。
急救措施:A.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TA再继续饮酒;其次可找些梨子、马蹄、西瓜之类的水果给TA解酒;也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催吐醒酒(对于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
注意,用咖啡和浓茶解酒不合适。
B.安排TA侧卧休息,注意保暖,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观察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无特别,一觉醒来即可自行康复。
亮警报:如果患者卧床休息后,还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皮肤湿冷、烦燥的现象,则应马上送医院救治。
严重的急性酒精中毒,会出现烦燥、昏睡、脱水、抽搐、休克、呼吸微弱等症状,应该尽快拨打120并送医院急救。
二、手指切伤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手指切伤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在忙着准备菜肴的煮妇/夫,或者贪玩的小朋友身上。
临时紧急处理要领:1、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
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止血贴要松紧适宜,太松达不到止血的效果,太紧则影响手指的血运。
如果缺损了表皮的,就是我们俗称的“老皮”,但里面的“嫩皮”还完整,这种情况一般出血也不多,消消毒,贴上止血贴就可以了。
14种家庭急救常识急救方法:RICE法R:休息(Rest):立即停止活动,保持休息状态;I:冰敷(Ice):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扭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C:加压(n):用绷带或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保持适当的压力;E:抬高(n):抬高受伤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绝对禁止:不要在扭伤部位按摩或搓揉,以免加重伤势。
亮红灯:如果扭伤后出现严重肿胀、疼痛或骨折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咬伤急救方法:用清水或碘酒清洗伤口,用消毒纱布包扎,及时就医。
绝对禁止:不要用嘴巴吹气或用口水涂抹伤口,以免感染加重。
亮红灯:如果被咬者伤口较深或伤口出血不止,或者咬伤者是野生动物或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犬、猫等,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6.骨折急救方法:先用绷带或毛巾等固定伤处,然后用冰袋冷敷,及时送医院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在骨折部位按摩或搓揉,以免加重伤势。
亮红灯:如果骨折部位出现皮肤破损、血管、神经受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7.晕厥急救方法:将患者平放,松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医疗救援。
绝对禁止:不要让患者坐起或站立,以免加重症状。
亮红灯:如果晕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8.心脏骤停急救方法: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等待,必须立即进行急救。
亮红灯: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必须尽快进行急救和治疗,否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9.中暑急救方法:将患者移到阴凉处,松开紧身衣物,给予适量的清凉饮料,如糖盐水、橙汁等,及时送医院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让患者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加重症状。
亮红灯: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热应激反应,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10.窒息急救方法:立即采取解除窒息的措施,如后背拍击、人工呼吸等,及时送医院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让患者喝水或吞咽食物,以免加重窒息。
亮红灯: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必须尽快进行急救和治疗,否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卫健委救命常识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是中国全国性的卫生健康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能是负责制定和实施卫生健康方针、政策和计划,加强对全民健康状况的监测及预测,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指导。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突发状况,了解“卫健委救命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急救技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
一、如何处理伤口在家庭、户外或工作环境中,经常会发生意外或意外伤害,受伤的位置和情况均不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
具体如下:1.清洁伤口。
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异物,然后用清水仔细冲洗,消毒伤口。
2. 使用急救包中的物品。
如果急救包内配有消毒纱布、创可贴、医用胶布等物品,可以使用它们来处理伤口。
3. 中度出血的处理。
对于中度出血的创伤,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将血液流动速度减慢,立即就医。
二、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在一些突发情况中,人有时会因为呼吸困难或其他原因导致意识丧失。
这时,人工呼吸就变得极为重要。
方法如下:1.先确认无呼吸。
观察受伤人员的胸壁是否隆起,听是否有呼吸声,用手触摸鼻孔和嘴巴,确定是否呼吸。
2.确定头部位置。
将受伤人员平放于地面,将头朝向您自己,托起颏部使口腔向上抬起,保证口腔通畅。
3.进行急救。
用一只手掌固定额头止止后仰头部,取一只手握在受伤人员的下颌两侧。
贴合受伤人员的下巴退后并闭合口唇,缓慢而稳定地吹气,使胸部明显隆起。
三、如何处理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病症,靠急救来救活被它折磨的人。
方法如下:1.立即呼叫急救。
紧急呼救电话为120号。
2.确定心脏骤停。
仔细观察受伤人员,确定是否心脏停止跳动。
3.进行心跳复苏。
按照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急救,如果不懂方法,立即到现场的医生进行指导。
时间是救援的关键,要尽快进行急救。
总之,在生活中,很多情况都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紧急措施来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
掌握“卫健委救命常识”,可以让我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加从容,更加淡定,更加可靠,避免后果不堪设想。
生活中常见事故的急救常识生活中常见事故的急救常识生活中的小毛病难不倒常见事故的急救常识。
真的非常有用,为了你自己和最爱的家人,身边的人。
去除痛苦,缓解症状,甚至还能救命的常识。
一定要看哦打嗝在吸进凉气或由于其他因素,可能会引起打嗝(打呃)不止。
[家庭应急处理](1)尽量屏气,有时可止住打嗝。
(2)让打嗝者饮少量水,尤其要在打嗝的同时咽下。
(3)婴儿打嗝时,可将婴儿抱起,用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搔痒,一般至婴儿发出笑声,打嗝即可停止。
(4)如打嗝难以止往,倘无特殊不适,也可听其自然,一般过会儿就会停止。
如果长时间连续打嗝,要请医生诊治。
中老年人或生病者突然打嗝连续不断,可能提示有疾患或病情恶化,需引起注意.脚踩铁钉足部被铁钉刺进后,首先须立即把钉子完全拔除,然后进行下述应急处理。
[家庭应急处理](1)拔除钉子后,应挤出一些血液,因为钉子常扎得很深,容易感染。
(2)去除伤口上的污泥、铁锈等物,用纱布简单包扎后,速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3)踩到细铁钉或铁针,如铁钉或铁针是断钉、断针,切勿丢弃,可将相同的钉针一起带到医院,供医生判断伤口深度作参考。
(4)扎进钉子,尤其是锈钉子、带泥土的钉子,最易患破伤风,须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毒素。
脚跟磨破长距离行走或所穿鞋不合脚、鞋底不平整等,极易引起脚跟磨破。
[家庭应急处理](1)如脚跟发红,可在袜子外面擦上一层肥皂,并在鞋子与脚跟接触的在方贴上一块胶布条,使脚跟避免进一步磨擦破溃。
(2)脚跟磨破且出现水疱时,水疱不要弄破,可用消毒纱布包扎后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碘酒擦一次,消毒酒精擦二次,再用经过火烧消毒过的针尖刺破,用消毒纱布包好,注意清洁,防止感染。
(3)脚跟磨破时,应换穿舒适的鞋子,并尽量少走路。
流鼻血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如外伤、挖鼻孔、气候异常、鼻炎、鼻病、高血压、妇女经期代谢性出血、各种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发热等。
鼻血流不止时需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家庭应急处理](1)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
家庭急救常识——救人的小窍门家庭中发生急救事件的概率很小,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必须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保存生命。
了解家庭急救常识非常重要,因为突发的情况往往来得无声无息,对被害者的伤害会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家庭急救的小窍门以及一些有效的急救技巧,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其他人。
透过气道确认呼吸急救的第一步是确认受害者的呼吸情况。
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或只是浅浅的呼吸,您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因为缺氧对身体的伤害很大。
首先,将受害者颈部向后仰,以扩张喉部,然后置一手在受害者前额,以抬高头部,使受害者呼吸道更畅通。
清理堵塞的空气道有时,呼吸道会被堵塞,如受害者短暂的窒息时使用力度较大地拍打背部,可能有助于被卡住的食物或者其他物品顺利从气道中排出。
如果方式不可行,可以使用第一个技巧先站在受害者身后,然后将一只拳头放在肚脐以上,而不是在家丁骨上面,并握拳,然后另一只手抓住握拳的手,迅速向内和向上推动,以尽量清除堵塞的气道。
CPR心肺复苏如果受害者没有呼吸和脉搏,急需进行心肺复苏(CPR)。
在进行CPR之前,确保受害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比如说地板或床上。
接下来,您需要在受害者的胸骨上找到位置,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力量和节奏进行按压,以保证CPR的有效性。
通常建议在一分钟内进行100次按压,并在接下来的两次呼吸间暂停按压。
止血在紧急情况下,止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失血过多会导致休克和死亡。
您可以使用压迫的方法来止血,包括直接压迫伤口或用绷带将压迫垫固定在伤口上。
如果压迫无法止血,则应该使用止血剂来控制出血。
建议您在家庭医药箱中储备止血剂,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救护车急救电话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您可以拨打救护车的紧急电话,以获得即时帮助。
在拨打电话之前,应该确认现场的地址和附近的交通状况,以便救援人员更快地到达。
当然,如果您有能力,也可以将受害者送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
总之,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必须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保护生命。
家庭急救常识近年来,随着各种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加上生活中突发疾病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学习一些家庭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急救是指家庭成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保障被救助者的生命安全,避免事态恶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家庭急救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意外伤害的救护措施1. 损伤伤口当遇到割伤、擦伤、挫伤等情况时,应该先进行清洁和消毒。
若伤口出血严重,应马上进行包扎止血。
包扎流程包括按住伤口,取出敷料,进行包扎和固定,必要时加压止血。
2. 摔伤和扭伤当伤者遭受摔伤和扭伤时,应该立刻停止运动,以免加重伤势。
将患部放置在高于心脏的位置,适当冰敷或使用止痛药物。
如疼痛难忍或症状加重,应该立刻就医。
3. 烫伤和烧伤在家庭中,烫伤和烧伤的情况非常普遍。
在发生烫伤和烧伤时,应迅速将伤者移离源头,停止烧伤过程。
冲洗烧伤部位用凉水,不要用冰水,以免使伤势加重。
患部可以使用消毒药水及绷带包扎,但不要刚毛绷带进行包扎。
如果伤势严重,应该立刻就医治疗。
二、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是指在出现意外情况时,使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手法,为伤者的生命提供支持。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步骤。
1. 拍打患者的肩膀在紧急情况下,患者突然昏迷或停止呼吸,需要立刻叩醒他们。
在叩醒时不能过度使用力量,以防受伤。
2. 口对口呼吸口对口呼吸是进行人工呼吸时的一种一般方法。
每次进行吹气时,应该将手掌放在患者的额头上,以便控制头部和下颌的位置。
将勺子形状的口罩放置在患者嘴上,同时将鼻孔用手捏住,去掉人的几两肉而不让空气泄出来。
每次吹气的时间应该在1-2秒钟左右。
3. 心脏按压心脏按压是在患者心跳停止时的一般方法。
按压过程包括:双手掌叠放,齐心卡在受助人的胸骨下部,手指向肩膀侧。
平且坚定地向下按压直到压手回弹,按压频率是每分钟100次左右。
在按压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施力和手压的位置。
三、失血和窒息的紧急处理1. 停止出血出血是急性失血的主要表现。
1、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方向逃生。
2、2、受到火灾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3、3、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4、4、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5、5、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6、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阳台、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火把床单、被罩撕成条状并连成绳索,仅拴在窗框、暖气等固定物上,用毛巾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
7、1.大地震时不要急?8、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9、 2.人多先找藏身处?10、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11、 3.远离危险区?12、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13、 4.被埋要保存体力14、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15、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 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 一般来说, 浸泡时间越早, 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 效果越好. 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 不可浸泡, 以防感染。
▲有强风袭击时,如何组织人员防护?1.在强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开容易造成伤亡的建筑物,高空设施等地方,千万不要在以上地方躲风避雨。
家庭急救小常识家庭急救自救知识掌握一些家庭急救小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意外的时候可以自救,下面是最实用的20条家庭急救小常识,赶紧学习收藏吧。
家庭急救小常识一、异物入眼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
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
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
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家庭急救小常识二、扭伤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
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
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家庭急救小常识三、流鼻血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
家庭安全教育教会孩子急救常识家庭安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孩子们的活泼好动和好奇心使得他们更容易遇到一些意外事故。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教会孩子们急救常识,以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教育孩子急救常识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简单但重要的急救常识,可以通过与孩子们进行互动和实际演练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一、紧急呼叫教导孩子正确拨打紧急电话号码是教育孩子急救常识中的首要任务。
告诉他们拨打911(或本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号码)可以帮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尽快得到帮助。
与孩子们一起模拟拨打紧急电话的情景,让他们了解如何与调度员进行简短而清晰的对话。
二、止血在孩子们参与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小伤口或擦伤。
教导孩子如何处理出血情况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并减少感染风险。
告诉他们要用清洁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轻轻压在伤口上,同时不要放松手指的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不要使用肮脏的手或脏物来直接触碰伤口。
三、扶正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伤害,但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并避免任何进一步的损伤。
教导孩子们在遇到可能的骨折情况下,要稳定受伤的身体部位,并避免使其移动。
同时,用软垫或毛毯支撑受伤的肢体,以减轻疼痛。
与孩子们一起练习这些技巧,让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四、CPR心肺复苏(CPR)是一项紧急救护技能,可在遇到心脏骤停时挽救生命。
虽然可能有些复杂对于年幼的孩子,但他们可以学习简单的压胸按压。
告诉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如果看不到成人或医疗人员,他们可以尝试按压胸部,以模拟CPR,并在有人来帮助之前持续进行这个动作。
总之,教育孩子急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他们在意外事故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与孩子们进行实际演练,让他们亲身体验急救技能,可以增加他们的记忆和理解,并为他们提供实际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通过家庭安全教育,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并教给他们急救常识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也很难预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医治可能会对自身伤害,今天我们将详细聊一下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仅让大家参考哦。
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11、日常急救有哪些禁忌一忌徒手拉救触电者。
如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二忌用热水、酒精、肥皂(碱)擦洗沾在皮肤上的敌敌畏、敌百虫。
要立即用冷水洗干净,防止皮肤吸收毒物,或毒性增强。
三忌急性腹痛服用止痛药。
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立即请医生详细检查、治疗。
四忌腹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内脏脱出后立即复位。
脱出的内脏须经医院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五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结扎。
止血带应每间隔一小时放松15分钟,并作好记录,防止结扎肢体远端缺血坏死。
六忌抢救病人舍近求远。
如果病人在最近医院不能救治,也须在其指导下外送。
七忌让昏迷病人仰卧。
应使其侧卧,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病人喂食、进水。
八忌让心源性哮喘病人平卧。
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淤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
应立即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九忌随意搬动脑出血病人。
如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如随意搬动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送医院治疗。
十忌马虎包扎小而深的伤口。
如果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急救护理常识一、如果是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家属应让其立即停止刚才从事的一切活动,马上安静下来,立即舌下含化1~2片硝酸甘油,或服用速效救心丸10~15粒。
不可随意移动患者或让患者自行移动。
如果病人伴有呼吸困难、憋闷、咳痰增多,不能平卧,很可能发生了心力衰竭,应让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有条件者可给予吸氧。
若病人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正确的徒手心肺复苏术,直至医生到来。
家庭急救小常识宣教口号
1. 哎呀呀,家里有人烫伤了咋办?快记住,先用凉水冲啊!就像给热锅降温一样,能减轻伤害哟!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热水杯,这时候就赶紧冲凉水呀!
2. 嘿!有人晕倒可别慌!让他平躺着,就像让他好好睡一觉一样。
上次隔壁奶奶晕倒,大家就是这么做的呢!
3. 哇塞,要是被鱼刺卡了,可别用馒头咽啊!试试喝点醋,软化它,就像软化一块硬石头一样。
我上次就差点用错方法啦!
4. 天哪,手指被割破了!赶紧找个干净纱布包扎呀,就像给小伤口穿上保护衣。
上次爸爸切菜割到手就是这么处理的哟!
5. 咦,有人煤气中毒了怎么办?赶紧打开窗户通风啊,就像给房间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想想都后怕呀,要是不这样做后果不堪设想!
6. 哟呵,不小心扭伤脚啦!那得先冰敷呀,跟给脚降降温似的。
我上次打球扭伤就马上冰敷了呢!
7. 哎呀,有人触电了!快切断电源呀,这可不能马虎,就像剪断危险的线一样重要。
听隔壁叔叔说过他们家有过这样的情况呢!
8. 嘿呀,小孩发烧可别大意!用湿毛巾擦擦身体降温,就像给小火炉降降温一样。
我家宝宝有次发烧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呀!
9. 哇哦,有人心脏病发作!赶紧让他坐下休息,给他找药呀,这可关乎生命呀,就像一场紧急救援行动。
小区里有位爷爷就有过这样的情况呢!
10. 啊呀,被蜜蜂蛰了咋办?用肥皂水擦擦呀,中和一下毒性,就像给伤口洗个舒服澡。
我有次在花园就被蛰过呢!
结论:这些家庭急救小常识真的很重要啊,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大家一定要牢记于心呀!。
基本技能1. 急救常识: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图]2. 专家教您自救互救3. 指压止血法4. 蒸气呼入法5. 怎样做胸外心脏按压术6. 怎样做人工呼吸7. 怎样解除伤病者衣物8. 怎样叫急救车9. 怎样拨打“120”急救电话10. 婴儿及儿童心肺复苏抢救法11. 学会正确搬运伤员12. 心脏按摩法13. 徒手救护搬运法14. 体温测量法15. 双人心肺复苏抢救法16. 三角巾包扎法17. 人工呼吸术18. 人工呼吸法19. 热敷法20. 器械救护搬运法21. 脉搏测量法22. 冷敷法23. 酒精擦浴降温法24. 家庭急救箱配置法25. 急救用品代用法26. 急救药盒使用法27. 呼吸测量法28. 骨折固定法29. 单人心肺复苏抢救法30. 打通气道31. 绷带包扎法32. 包扎止血法急救常识: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图] 《单人抢救体位》/pic/20/13/11/03201.jpg抢救者位于伤病者一侧肩部,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间距,跪于该侧肩胸部水平位。
避免在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时来回移动膝部,利于操作。
《双人抢救体位》/pic/20/13/11/03202.jpg一人跪于伤病者头部水平位,行人工呼吸,另一人跪于伤病者胸部水平位,行胸外心脏挤压。
专家教您自救互救西安市急救中心贺西君主任告诉记者一件真实的事情:1989年,他的一位朋友到北京香山游玩,中途心脏病突发,现场群众发现后马上进行了急救,并拨打了“120”,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这位朋友得救了。
7年后,他的这位朋友同样心脏病突发,却死在了家中的卫生间里,而当时家中还有不少人在玩麻将,他只需被人在心口上“打两拳”就可以活命。
据了解,在我国患有心脏病的人群中有87%的人心脏病突发是在医院以外;急性心梗死亡的病人中,有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是死在家中或是送往医院的途中。
如果患者在疾病突发的四五分钟内,能够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复苏率在50%(这4分钟被称作挽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如果超过10分钟,复苏就没有什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