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三四五单元知识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5
历史第 3-4 单元复习学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
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4)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5)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6)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习重难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
2、祖国统一问题。
【知识梳理】
1、____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思想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是中央领导人仍然坚持。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
是。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容: ①重新确立了
的思想路线 ; 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的伟大决策 ; ③形成了以
上来 ,实行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
意义 : ①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 ②完成了思想、。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6年)(特征:失误—曲折—探索—发展)(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知识要点:一个良好的开端两个失误运动一场内乱70年代外交三件事1956 1958 1961 1964 1966 1967 1970 1972 1976 1978 1979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时间:1956 地点:北京内容:分析了主要矛盾;提出了主要任务。
影响: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良好开端经济:1958年两次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全国兴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表现:农业上:放高产卫星,工业上:全民大炼钢铁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现:吃饭不要钱,公共食堂。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共产风)严重后果: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失误原因: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教训: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得以恢复。
(1961)政治失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发布经过: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形成林彪(1971年坠机死亡)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结束标志:1976年,四人帮集团被粉碎。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坏的一面)灾难: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④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⑥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五单元复习学案一、自主学习:(一)局部抗战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1)爆发: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借口:事件。
(2)九一八事变后各方态度中国政府的态度:蒋介石实行政策。
(3)影响(标志):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_开始了。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1)根本原因:。
(2)目的:____________(3)爆发:时间: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4)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_______________(5)西安事变后国共再度合作的主要原因:(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基本结束,____ 统一战线______形成(二)全国性抗战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1)爆发:时间:_________(2)影响:标志日本发动战争,中国__________ 开始。
(3)中国政府的态度:二十九军奋起抵抗。
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后为国捐躯。
2、日军侵华罪行:(1)南京大屠杀时间:(2)经过:日军攻占南京后六周内,屠杀中国人民达________人以上。
3、全民族抗战:(1)正面战场:A、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师)是抗战以来的大捷。
B、台儿庄战役:(第五战区国民党军、指挥者:_______)是抗战以来取得的________胜利。
(2)敌后战场:百团大战A、目的:粉碎敌人的政策;B、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军队:________指挥者:___________;C、目标:破坏敌人的,摧毁______ 。
D、意义:是中国军队出击_ 战役。
4、迎接胜利——中共七大召开(1)背景:即将取得胜利。
(2)时间: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3)内容: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制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_______,壮大________,在____________的领导下,打败____________,解放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中央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组别: 姓名:学科《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主备人尹田审核人向小曼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型复习课总课时教学目标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2、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等重点五四运动、党的成立等难点理解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等。
一、单元知识归纳梳理五四爱国运动↓1919、5、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地点:运动前期的中心-----北京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后期的中心转移到上海(作用)结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共产党诞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上海代表人物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中共一大主要内容1、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了南昌起义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八一”南昌起义----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 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会师朱德、陈毅←→毛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会师,后改编军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四单元(3月17日)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的讨论。
★证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2、十一届三中全会:(年)(1)内容:(2)意义: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980年,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1)成就:1982年颁布了《》,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此后,又颁布了《》和《》等一系列法律。
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上迈进。
第9课改革开放1、农村改革:(1)地点:形式: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作用:2、(1)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改革。
(2)主要内容:①改变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改变管理体制: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实行;③改革分配制度:实行的制度。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4、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1)开始——建立四个(2)扩大——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增设海南省经济特区,设立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对外开放的格局——5、开放原因:为了引进和吸收外资、侨资;引进新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问题:分析经济特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总设计师: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①内容——②影响——1、民族区域自治(1)在的时候,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议。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学案人教新课标版【一】复习目标: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4.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二】重难点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2.难点:完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学习过程一、单元知识要点回顾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2、我国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措施。
3、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以及最终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自主构筑知识结构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线顺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这一思路进行整理。
三、典例剖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材料二:“二十一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
”————国外某记者(1)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
(2)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时件?此后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表现在哪个方面?剖析:此题属于评述题,但题目已摆明了观点,且所要用来论证观点的史实都有了要求,题目难度降低了。
所以只要答出符合要求的历史史实即可。
【参考答案】:(1)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召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城市中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四、强化训练1、1978年底中共召中央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确立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3、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四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4、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五、达标检测(见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复习学习目标1.说出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阐明五四精神的内涵。
2.概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4.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5.描述红军长征的过程,体会长征精神。
6.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黄埔军校的创建及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意义;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预习导学2.北伐战争(1)准备: 1924 年5月,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结果: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①时间:1927年4月。
②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政权。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南昌起义:①时间:1927年8月1日。
②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①时间:1927年9月。
②结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①时间:1928年4月。
②结果: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①探索: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中学课时学案稿年级八科目历史主备老师定稿时间年月日拟第周课题复习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意义。
民主与法治的加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的格局。
2改革开放后的四项基本原则。
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
重点教学目标1 难点教学目标2双基过关题1、中共作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决定C、平反冤假错案D、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于()A、中共十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4.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促进“第三次巨变”的领导人是()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胡锦涛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实行()A、建立人民公社B、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C、自愿互助,走合作化道路D、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6、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 ( )A、刑法B、宪法C、民法D、经济法7、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C、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D、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8、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中国共产党哪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10、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A、珠海经济特区B、深圳经济特区C、广州经济特区D、汕头经济特区拓展提高题1.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是新时期最早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A.广州 B.深圳 C.厦门 D.上海2.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
3.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重难点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2.难点:完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过程:一、自主完成填充任务。
(复习记忆,我最棒!)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要点: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 ),提出了( )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目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3)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召开。
(2)内容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年级历史学科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学案(一)主备人:王永芹日期:4月8日【单元复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其成立的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五四爱国运动、中共一大的召开、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中的著名战役。
【教学难点】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等重大史实。
【学法提示】自主复习、合作探究【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自主学习(独立进行):通读书本所涉及的复习内容,完成填空一、五四运动:1、原因(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参加巴黎和会,在和会上外交失败。
2、时间、地点: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3、口号:他们要求“,内除国贼”、“废除”、“拒绝”。
惩办卖国贼、、等人。
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爱国学生;②罢免等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
5、性质与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和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工人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2、时间、地点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内容:①奋斗目标是,。
②党的中心任务是。
③选举担任中央局书记。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就了。
三、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的建立(1)1924年1月,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2)黄埔军校的创建①时间:;②地点:③领导机构:校长;政治部主任。
④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语)⑤作用:培养了一大量的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北伐的胜利进军(1)北伐战争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主要对象:主要战场:(3)主要战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单元复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3.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4.第四单元:近代化的探索5.第五单元: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6.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7.第七单元:解放战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即将结束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学习,今天我们将对整个学期的内容进行复习。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单元,分别有哪些重点内容?(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唐朝的繁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2.开放的社会:民族融合、对外交往、文化繁荣等方面的表现。
(三)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移的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等。
2.南移的表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
(四)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元朝的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2.明朝的巩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五)第四单元:近代化的探索1.洋务运动:原因、过程、成果及影响。
2.戊戌变法:原因、过程、成果及影响。
(六)第五单元: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过程、影响。
2.甲午战争:原因、过程、影响。
3.抗日战争:原因、过程、影响。
(七)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原因:日本侵华战争、民族矛盾加剧等。
2.抗日战争的过程: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影响。
(八)第七单元:解放战争1.解放战争的原因:国共矛盾加剧、民族矛盾加剧等。
2.解放战争的过程: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
3.解放战争的胜利:意义、影响。
(九)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对八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五四运动
原因:
时间:
地点:
口号:
二、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
时间:
地点:
人物:
中心任务:
历史意义: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代表人物:
二、作用:
北伐战争
时间:
目的:
主要对象:
第11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意义: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评价:
历史意义:
第12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长征原因:
开始时间:
主要事件:
结束标志:
历史意义:
长征精神:
遇到的困难:
二、遵义会议
时间:
历史意义:。
八 年 级 历 史 第 三 单 元 导 学 案课题: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备、讲人:武凤彦温馨寄语: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对比遵义会议,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文革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平反冤假错案、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和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3)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实行的地点、时间和主要内容,认识到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知道城市改革的重点及国有企业 改革开始和深化的大体进程。
(4)了解我国的开放格局,并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5)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内涵和本质,知道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学习重点: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对比遵义会议,认识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学习难点: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内涵和本质,学习过程设计:学法指导:同学们认真背记你手中的复习纲要,独立填写完成“自主学习,夯实基础”的填空题,6分钟后,我们来展示自己的填写成果。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6分钟)1.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 ”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 的开端。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目标: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熟记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2、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学会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五四运动导火线: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地点:_____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___”。
结果及表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中共一大基础条件: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组织基础:各地的早期共产党组织。
会议召开的情况:___年_月,中共“一大”在___召开,后改在___________举行。
___、___、___等13名代表参加大会。
主要内容:①党的名称:_____。
②奋斗目标:推翻_____政权,建立_____专政,实现_____。
③中心任务:组织和领导_____。
④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性质:。
生日:每年的月日(二)学习探索:(1)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要求。
那么,青岛问题是怎样由来的?“二十一条”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2)教材上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那么,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呢?它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区别?(3)什么是五四精神?(4)系统总结:五四运动(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党的诞生(条件→成立→意义)↓↓↓三个基础中共一大开天辟地[来源:学。
科。
网](三)自我测评:1、(2010·广东汕头)右图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
这里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一二九运动D.四五运动2、12、(2010·山东泰安)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B.南昌起义中共一大C.中共一大秋收起义D.秋收起义五四运动3、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学案复习重点:1. 十一届三中全会2.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3.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4.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学案导航一:伟大的历史转折(自主复习,5分钟)图说历史①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结果、实质、影响)2.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地点、内容、意义)★3.民主法治建设的加强(颁布的法律)学案导航二:改革开放(自主复习,5分钟)图说历史②③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
2. 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开始。
安徽_______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 农村改革措施:实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责任制;目的: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对外开放措施:★1 1980年,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经济特区。
2 开放广州、上海等___个沿海城市。
3 增设了________经济特区。
4 设立上海_______开发区。
5. 对外开放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城市改革的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学案导航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主学习,5分钟)1. 四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的第三步目标是: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指导地位确立1.提出改革开放2.必须坚持3.十二大上提出:4.十三大上提出:5.根据其设想作出了:6.邓小平南巡讲话:1.十四大高度评价了:2.十五大确立了:互动检查。
……………………………………………………………名校名师推荐…………………………………………………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复习教案(14-21)一、单元内容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3、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5、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6、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单元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了综合国力,在国防、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人民解放军依靠“科技强军”,建立了适应现代化军事作战的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筑成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钢铁长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柱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得到改善,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核科技、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等搞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年级历史第三四五单元知识复习学案第13课:伟大的开端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________ 。
时间是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口号是:_______________。
2.五四运动以6月5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中心在_____,主力是_________,斗争方式是___________;后一个阶段中心在________,主力是_________,斗争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的召开。
时间:_____年______月23日;地点:_______(后转到浙江嘉兴);内容:规定了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书记。
6.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1.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1924年5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总理;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__任党代表;____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
办学方针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重,黄埔军校建立的作用是:培养了一批_________人才,为_________的建立和_________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的时间:________年7月;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湖南、湖北战场为主要战场。
作为北伐先头部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背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建立时间:______年4月18日;人物:_____________;代表的利益:它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利益。
4.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2.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3.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也被称为井冈山道路。
4.井冈山会师:时间:_____年4月;成立的队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军长征:红军长征即实行战略转移。
原因:_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
起止时间:____年10月到____年10月。
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解放______,召开会议—四渡_______——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________——雪山、草地———甘肃_____会师(1936。
10)5.遵义会议:时间:_____年1月;内容: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遵义会议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借口:柳条湖事件;进攻的城市:________;蒋介石的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将侵略魔爪深入中国华北地区,各界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______创作了不朽的民族战歌__________________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必修的民族战歌。
3.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共的态度:以______________为重,主张:__________;到西安谈判的代表:_______________;和平解决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全民族的抗战1. 年月日夜,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战从此爆发。
2.抗日战争时期是指从______年的__________事变到_______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主要有两个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台儿庄战役的时间:_______年春;地点:山东南部台儿庄;指挥:_____________;战果:共歼灭敌人一万多人;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百团大战:时间:__________年8月;地区:_____________;指挥:_____________;意义:是 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__创作了《黄河大合唱》;___________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_________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______________。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时间:__________年4月;地点:__________;内容:毛泽东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制订了党的政治路线,把_______________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以_______________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________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意义: __ ________ 。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1.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大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________________,戳穿蒋介石________ ______的阴谋,_______年,毛泽东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陪同下,前往_________,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在1945年______月______日,签署了国共双方代表___________,即《双十协定》,但对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问题,国共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3.内战爆发:_______年6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___________________发起进攻,____________由此爆发。
4.粉碎全面进攻:面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______________,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________进攻。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1.粉碎重点进攻:全面进攻被粉碎之后,国民党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_______解放区和______解放区,主动撤离延安,通过诱敌深入的方针,转战陕北,_____野战部队在_______的领导下,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通过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时间:_______年6月;标志:_______________;意义: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1课1.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沈战役作战部队是____、______野战军,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
它的特点是“关门打狗”,“门”是指。
辽沈战役后,解放________全境,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
淮海战役以______为中心,作战部队主要是______、_______野战军。
它为解放军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作战部队是_______、________野战军,和平解放的城市是_______,国民党守军总司令是________。
这次战役基本解放了________全境。
2.渡江作战:时间:_____年____月_____日。
范围:西起江西______,东到江苏-______。
3.南京解放:时间: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1)中共中央的正确战略部署(2)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善战(3)人民群众的支持二、非选择题21.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这里是一张关于上海历史变迁的宣传板,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7分)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简述这次战争对中国近社会的影响(2分)(2)图二所示的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3)图三爱国运动中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该运动前期的主力是什么?(2分)(4)图四的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口号是什么(2分)(5)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过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