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44.07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2.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3. 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金属和金属材料” 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 个课题: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其中课题1 首先介绍了金属的物理特征,广泛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得出物质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在介绍合金时,通过合金与纯金属的对比,得出其相较于纯金属的性能特征。课题2 以常见金属为代表,运用科学探究方式,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此课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只是当配有大量的实验之后,这些疑难问题在思考分析和解决过程中变得有规律可循。课题3 着重联系生产实际,知道铁矿石炼铁的方法,认识金属生锈的条件,了解防护措施,从而认识保护金属资源的意义。

金属材料属于生活中常见的重要化学物质,是初中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

一。由于金属材料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所以教者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大家熟悉却又不知所以然的问题,由此过渡到化学的学科知识中,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科学理念。

三、学生分析

“金属和金属材料” 这单元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及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材料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如铝合金门窗、不锈钢餐具、交通工具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学习情境素材,因为熟悉,所以,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这些物质与人类生传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能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作风。

之前新授课中,学生已经逐课题地进行了学习,对书本中介绍的常见金属还比较熟悉,对金属的性质、合金的利用及金属的锈蚀问题等也有了初步的熟识度。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可是缺乏深入了解,应用已有知识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还不能灵活地从化学理论角度去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对知识点不够熟悉,应用变换能力还不够强。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已经具备一定实验探究思路的学生直接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这样学生才更感兴趣,也才要更多地了解。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探究,进一步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稀

硫酸、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2. 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金属锈蚀的主要原因和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 能用语言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描述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八、课堂评价

学生在进行活动一时,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存在的实际问题,

通过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初步评价

活动二的出现,既杜绝基础知识与技能测试的孤立性,又注意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取用鲜活的情景,体现探究性。在小组合作时,通过生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活动三的设计有着较强的实际情景、应用性和实践性,符合课题的社会应用性,又增强了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又能突出对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最后,用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来整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能力,教者要求学生自己分析试题,以提高学生自我诊断、自主分析、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地认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者可以多方面地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取信息、加工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

'物理性质

厂纯金属弋

一、金属材料Y 化学性质

「合金

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付:探险队员“铁”的迷宫之旅

金属和金属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探

南通如东县实验中学郭玲凤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化学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比拟地重要作用。因此,于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成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活动一中,教者将学生的视线直接延伸至生活实际,以常见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点迁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激发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增强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为整堂课的开展铺垫基础。

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活动二取用鲜活的情景,继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由生活回到课堂,回到化学学科的探究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合作、敢于质疑、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只有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活动三的设计有着较强的实际情景、应用性和实践性,符合课题的社会应用性,又增强了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多次创造机会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让其在探究活动中增进合作、增强友谊,培养他们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数次运用社会中的热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