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6.32 MB
- 文档页数:164
19世纪中后期文学教学重点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概况。
3.相关文学名词的解释。
4.大仲马的多彩人生。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彻底胜利,矛盾更加尖锐化;社会风气、思想意识随之转变。
科学、哲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传播。
文学基础: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也吸收了浪漫主义作家的写作经验。
文学理论上对现实主义理论的探讨。
人性的异化:狂热地追逐金钱、名利。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1.19世纪30-40年代,产生、发展,中心在法国。
斯丹达尔、巴尔扎克;2.19世纪50-60年代,英国文学成为主流。
狄更斯、福楼拜、果戈理、屠格涅夫;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心在俄国。
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4.其他国家作家:易卜生、安徒生;美国:马克·吐温;英:哈代;法:有自然主义倾向,左拉、莫泊桑、都德。
三、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批判性和改良性热情关注人的生存现状,愤怒谴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鞭笞拜金观念下人性的丑恶,对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表现出强烈的道义感和使命感。
同时,否定暴力革命,主张自上而下的改良,对贵族阶级消亡的命运表示惋惜。
2.客观真实性其一,指“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
其二,指消除自我。
其三,指细节的真实。
3.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与作家的历史感。
典型人物对历史的强调。
历史的变动性与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
人道主义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
4.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5.反映生活的两种方式:内倾性和外倾性内倾性作家以描写人的心理矛盾见长,如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外倾性作家以描写社会矛盾见长,如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
四、文学渊源1.荷马史诗。
“生活的感性教材。
”2.古希腊悲剧。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碎。
《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毛猿》是奥尼尔创作的一部兼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戏剧。
奥尼尔以“毛猿”这一意象喻指现代社会中的人,揭示现代人在工业文明中丧失自我的悲剧。
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轮船上的司炉,以身强力壮得到同伴的敬畏而自豪,但遭到旅客中一个有钱的女人的侮辱,便到去寻找他的生活地位,最后只好与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结交朋友,结果却死在它的大力拥抱之中。
剧本表明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像扬克这样的工人只能忍受非人的待遇。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会遭到更加悲惨的结局。
存在主义文学:萨特《禁闭》、加缪《局外人》莫尔索萨特《禁闭》“他人就是地狱”:要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弄糟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
但这并不是说和别人就不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
通过这出荒诞的戏表明:我们争取自由是多么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
不管我们所生活的地狱是如何地禁锢着我们,我们都有权利砸碎它。
加尔森、伊内丝、艾丝黛尔三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私、卑劣的欲望,选择了相互追逐和折磨,他们在实现自己的自由时,妨碍了他人的自由。
所以,他人才成为地狱。
剧中通过三个已死的“死活人”的事例,正是要点醒许多在世的“活死人”来认识这个道理:如果自己选择把别人推进地狱,那么自己也就为自己选择了地狱。
《秃头歌女》是尤涅斯库主张反对传统形式戏剧,自成一套“反戏剧”戏剧理论的第一部荒诞派戏剧作品。
贝克特《等待戈多》,等待,象征着没有意义的生活。
这正是荒诞概念中的人类生存的真实写照——不可理喻,没有意义。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家:莫泊桑,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契诃夫: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欧.亨利: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2、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大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私人生活场景,。
最重要最丰富的是“风俗研究”,包括六个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4、左拉的三部曲《三明城》,包括:《鲁尔德》、《罗马》《巴黎》。
5、哈代小说的种类:浪漫与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与环境小说(成就最高)。
哈代被誉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20世纪美国文学1、、希尔德烈斯的《白奴》,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
斯托夫人,“写一本书发动了一场战争的小妇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豪威尔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新财富的危害》。
马克·吐温“文学中的林肯”,“美国文学之父”,代表作品《竞选州长》《汤姆·索亚历险记》(姊妹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欧·亨利《四百万》《麦琪的礼物》。
2、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三大倡导者——豪威尔斯、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大河情结”)。
3、艾米莉·狄金森,美国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诗人。
4、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从诗歌开始,以庞德领导的意象派和漩涡派诗歌为发端。
5、弗罗斯特,美国的“民族诗人”,四获普利策奖,代表作品《少年的心愿》、《波士顿之北》。
6、现实主义小说,德莱塞《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7、纳博科夫,“20世纪最后一个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洛丽塔》。
外国文学讲义-十九世纪后期文学一、历史背景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矛盾重重2、出现了多种社会哲学思潮德国尼采的超人哲学法国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奥地利弗洛依德的心理学法国泰纳的决定论(种族、环境、时代)3、欧美文学流派繁多,思想各异,相互影响,并存发展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短篇(350多篇)—《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长篇(6部)—《一生》、《漂亮朋友》(代表作)法朗士:《克兰比尔》、《诸神渴了》2、英国:哈代:《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伏尼契:《牛虻》3、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社会支柱》(共创作26部剧本)4、波兰:显克微支:《火与剑》、《洪流》、《你往何处去》(1905年获诺贝尔奖)5、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契诃夫(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6、美国: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王子与贫儿》、《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300多个短篇小说)杰克•伦敦:《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喊》、《马丁•伊登》(代表作)三、自然主义文学1、含义: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文学思潮,以左拉、龚古尔兄弟为代表。
其理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主张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原理去分析和表现人的生物本能,注重对人的生理因素的分析。
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环境的支配,人的社会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决定。
2、自然主义的思想特征:(1)继承19世纪上半叶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观点,将真实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2)自然主义接受了巴尔扎克描写一段历史时期,反映整个社会的成功经验。
一、19世纪后欧洲文学十九世纪最后30年,是欧美文学史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原因:主潮式的文学发展模式受到冲击,多元格局初步形成,是这时期文坛的显著特点。
作为19世纪中期主潮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并拥有一批重要的动摇。
在各种政治、社会、思想力量的影响下,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流派带着各自的风采汇入历史的长河,它们或相互补充、交融渗透,或相互排斥、竞争发展,与批判现实主义分庭抗礼,构成多足鼎力之势。
(一)巴黎公社文学巴黎公社文学是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产物,也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及其独立斗争的展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欧的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继出现了萌芽状态的无产阶级文学,如法国的工人诗歌、英国的宪章派文学和德国的革命诗歌等。
巴黎公社文学主要包括公社斗争前后约二十年间公社战士们的大量文学创作,其基本题材多取自巴黎公社革命事业,真实地纪录了巴黎人民英勇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主题;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诗歌是公社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欧仁·鲍狄埃、让·巴蒂斯特·克莱芒和路易丝·米歇尔是公社诗人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米雪尔(著名巴黎公社诗人):《和平示威》狄盖特:《红色圣女》鲍狄埃:《国际歌》。
深深植根于革命斗争现实的巴黎公社文学,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丰富的思想内涵、昂扬的格调和理想的光彩,谱写了无产阶级文学光辉的第一章。
(二)自然主义自然主义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继承、变异和发展。
受科学技术进步的触动,在实证哲学和进化论、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成果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自然主义文学思潮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开始萌动,主张“客观”、“冷漠”的福楼拜的创作,可谓自然主义先声。
19世纪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它们相继发表理论和作品,标志自然主义的诞生。
第8章19世纪后期文学8.1 复习笔记一、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19世纪的最后30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四次经济危机,资本垄断化进一步加强。
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并酝酿着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
而与此同时,北欧各国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反对封建残余势力的斗争仍占着重要地位。
2.社会哲学思潮随着资本主义的衰落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这时期出现了各种资产阶级的社会哲学思潮。
(1)尼采的超人哲学①尼采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人杰和群氓,认为人类进化的原则在于优先发展最强的人,即他所谓的“超人”;②他的权力意志论言,强者应有追求权力的欲望和行动,“权力意志”是世界万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夺取权力,弱肉强食是一切生物的本性;③他还宣扬“一切从权力产生的都是善,从软弱产生的都是恶”。
④尼采的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论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后来又成为法西斯专政的理论根据。
(2)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本能和感情才能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神秘主义。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潜意识”特别是人的“性的本能”,决定着人的意识和一切社会活动;宣扬文艺创作和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乃是受潜意识支配的本能欲望的表现。
(4)泰纳的决定论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大要素,同样否定社会现象和精神活动的阶级内容。
3.文学状况这时期的欧美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然主义文学流行各国,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开始泛滥,而无产阶级文学则在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
而在80年代末,西欧某些作家还写了一些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反动文学作品。
它们宣扬恃强凌弱的思想,颂扬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扩张政策作辩护。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进一步看清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没落,同时又感到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因而在思想上和创作上都呈现出深刻的矛盾。
外国文学(19世纪--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10-07-18 08:52:01)转载标签: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卡夫卡美国杂谈分类:文件.笔记十九世纪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一.文学特征概述19世纪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的文学。
主要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等。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1、社会原因: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新倾向。
2、思潮原因: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促使文学转向真实、客观的创作方法。
3、文学自身原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
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在客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
18世纪末,席勒首先提出“现实主义“概念;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率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写实,主张文学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2、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末文学一、概述(一)自然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泰纳:“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自然主义理论的确立开始于左拉。
理论主张在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作家看来,文学创作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课题”,其理论主张具体体现在:1.作家要从生理学、遗传学角度来研究人物的行动和命运发展。
2.创作要引入科学方法,进行扎实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调查研究。
3.叙述要追求客观中立的风格,“不要夸张,不要强调,只要事实。
”创作特征1.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是真实性和客观性(借鉴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原则)2.通过描写一段历史时期来反映整个社会历史3.从生理学,遗传学的观点去表现人,理解人的行动艺术特点1.力图巨细无遗地描绘现实,排斥虚幻的想象,给人一种实物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
2.擅长描写群众场面,注重群体写照,逐渐忽略典型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变态心理3.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4.将某些压迫人,扭曲人的社会现象拟人化,就是物对人的异化的初步描写。
发展表现梅塘团体十九世纪后期法国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因短篇小说集《梅塘之夜》而得名。
一八七九年夏,自然主义流派作家阿莱克西、赛拉尔、爱尼克、雨依斯曼和莫伯桑,某夜聚会于左拉的梅塘别墅,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汇总以后以《梅塘之夜》之名出版。
次年四月,《梅塘之夜》问世。
六人中当时最默默无闻的莫伯桑却因其《羊脂球》而受到一致称赞。
此后左拉等六人即被称为“梅塘集团”。
巴那斯派(高蹈派)巴那斯派,又称“高蹈派”,是法国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在诗歌方面的表现。
该派以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巴那斯山为名。
出自诗选《当代巴那斯》。
巴那斯派认为诗歌是纯粹的艺术,因而应注重形式,倡导诗歌客观化、科学化,反对浪漫派诗人过度抒情,主张态度客观、立论严谨、技艺完美,力图把个人感情隐藏在客观事物的背后,其创作内容最初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后转向神话、史诗、异域传说及古文化等。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19世纪后期文学1.象征主义(文学)2.自然主义3.唯美主义4.为艺术而艺术5.梅塘集团1.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后流行欧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它定名于法国诗人莫雷亚斯1886年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先驱是法国作家波德莱尔,主要成就是诗歌。
象征主义喜欢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观念,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着眼点不是描写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主观的幻觉;喜欢用象征、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法来表现内在的〃最高真实〃,重视雕塑美、音乐美和朦胧美,追求扑朔迷离的神秘境界。
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再次掀起高潮。
此时的象征主义诗人力图超越个人情感的局限,用作品反映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沉,成就更高,影响更大。
前期代表作家是法国的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后期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瓦雷里、奥地利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爰尔兰的叶芝、美国的庞德等。
2.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产生于法国,后波及到欧美各≡o 主张用生物学的观点写人,提倡描写的烦琐性,鼓吹无思想性。
代表作家左拉、龚古尔兄弟和莫泊桑等。
与现实主义相同,自然主义也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自然主义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
它要求文学家成为科学家,应按照严格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创作。
自然主义者认为,既然作家完成的是科学家的职能,他就应该做到绝对的冷静和客观,而不应该流露个人感情和给予评价。
3.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
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1.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产生(1)19世纪后半期,一些资产阶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而又无力反抗,对无产阶级革命不理解而又无比恐惧,于是对现实感到幻灭,对前途丧失信心,从而产生了苦闷、彷徨、悲观、颓废的思想情绪,即所谓“世纪末”情绪。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就是这种情绪的反映。
(2)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重主观,重幻觉,求神秘,求怪异,表现了对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和下意识的崇拜。
它们共同的美学纲领是“为艺术而艺术”,共同的哲学基础是反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
2.唯美主义(1)唯美主义①唯美主义最初由法国60年代的巴那斯派所提倡,后来英国一些作家积极响应,其后影响到德、俄等国。
②唯美派发挥康德的“自由美”的思想,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反对“附庸美”,反对“为人生而艺术”。
③他们声称艺术本身就是目的,否定文学的倾向性、思想性和功利性,否定理性认识对文艺的作用。
④唯美主义一味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宣扬“艺术至上”,专事文字雕琢。
⑤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诗人戈蒂耶、波德莱尔,巴那斯派诗人勒孔特·德·李勒、泰奥台尔·德·邦维尔,英国的王尔德,俄国的阿法纳西·阿法纳西耶维奇·费特等。
(2)戈蒂耶①戈蒂耶在30年代写的《诗集<阿尔贝丢斯>序言》和《小说<莫班小姐>序》中,就反对艺术从属于道德和功利的目的。
②他的代表作《珐琅和宝石》只是写景咏物,对自然美、人体美和艺术美反复赞叹,没有时代的影子。
(3)王尔德①王尔德在理论上和创作上进一步发展了唯美主义。
王尔德憎恶英国的市侩哲学和虚伪的道德,他要用艺术的“象牙塔”来和鄙俗的资产阶级世界相对立。
②他在《撒谎的衰落》、《意图》、《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灵魂》等论文里,系统地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
③他认为只有“美”才具有永恒的价值,主张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应当超脱人生,不受道德的约束,艺术个性不应受到压抑。
19世纪后期法、英、俄、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一)法国:(1)左拉: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其自然主义理论著作有:《实验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家》等。
1、主要理论观点:①从人生“本源”去认识人;②“真实”是小说家的最高品格;③自然主义小说的方法是实验。
2、1867年发表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戴蕾丝·拉甘》。
3、从1871年—1893年,主要致力于《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创作。
这部作品包括20部作品的大型巨著,是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主要描写“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与社会史。
自然史主要研究卢贡·马卡尔家族的血缘与遗传问题,家族的谱系,社会史主要通过卢贡·马卡尔家族盛衰再现第二帝国20年的历史全貌。
包括《小酒店》《娜娜》《萌芽》。
(2)莫泊桑——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曾师从福楼拜,以左拉为核心的“梅塘集团”成员之一,并以处女作《羊脂球》一举成名。
题材之一: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下层劳动人民的爱过情感。
代表作《羊脂球》题材之二:描写资产阶级市民生活,揭示小市民的自私、吝啬、势力和爱慕虚荣的性格弱点。
代表作《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题材之三: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及其善良品质。
代表作《乞丐》《西孟的爸爸》等。
(二)英国:哈代:狄更斯时代的从容和理性精神被哈代时代的改良主义和悲观主义所代替,代表作家是哈代。
长篇小说分三类:罗曼史和幻想小说、爱情阴谋小说、性格与环境小说。
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诗剧有《列王》。
(三)俄国:(1)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大作家,他代表了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顶峰。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契诃夫: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其早期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另一类是反应劳动人民的贫困和痛苦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