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钢筋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4
抗滑桩技术交底1.施工方法及工艺1.1总体方案根据桩基地质情况,采用人工分段挖土,分段护壁的方法施工,以保证操作安全施工,即人工在井内挖土,电动水泵抽水,葫芦配卷扬机提升井内土石,井壁进行混凝土护壁。
施工中,遇到极硬岩石,要进行爆破后掘进成孔。
钢筋采取在加工场单根加工弯制好后,在桩内安装成型,主钢筋直径≥22mm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
直升导管法灌注混凝——混凝土供应在拌合站采用JS900搅拌机集中拌合,输送车输送,固定式输送泵输送到位。
1.2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平整场地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桩孔土石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一节护壁及锁口混凝土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设施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石方并校核桩孔位置、垂直度、净宽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第二节护壁混凝土重复第二节挖土石方、支模、浇注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终孔检查验收安装钢筋放混凝土导管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桩身检查工艺流程图1.3施工技术要点和措施(1)施工准备: 首先熟悉施工图纸,各项临时设施,如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要准备就绪。
施工时,先清除设计桩位范围内场地的杂物、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和施工便道。
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2)场地平整:根据施工图设计,结合现有原地面标高,用挖掘机将场地适当开挖平整,地面宽度以满足孔口作业需要为前提,为防止雨水冲刷,以求作业场地稳定,保证孔口锁口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孔内安全施工。
(3)测量放线: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的坐标,并确定每个桩孔与相邻控制点的位置关系。
经复核无误后在场区内实地放出,同时以桩中心为交点,在纵向和横向方向埋设好护桩,桩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4)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桩位测量放样后,跳槽开挖第一节,开挖桩孔要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按设计桩直径及护壁厚度控制开挖桩孔的截面尺寸。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抗滑桩施工位于_____地段,旨在增强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该抗滑桩工程规模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明确抗滑桩的位置、尺寸、数量、桩间距等设计参数。
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情况。
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
2、材料准备准备好钢筋、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设备准备配备钻孔机、搅拌机、起重机、电焊机等施工设备,并确保其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对施工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4、现场准备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便道,确保施工车辆和设备的通行。
按照设计要求,测设抗滑桩的位置,并设置控制桩和水准点。
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防止积水影响施工。
三、施工工艺流程1、桩孔开挖采用人工挖孔或机械钻孔的方式进行桩孔开挖。
人工挖孔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 10m;机械钻孔时,应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进参数和钻头。
在开挖过程中,要及时支护孔壁,防止坍塌。
支护方式可采用混凝土护壁、钢护壁等。
挖至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清理,确保孔底平整、无杂物。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
钢筋笼的主筋、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采用起重机将钢筋笼吊起,缓慢放入桩孔内,并确保其位置准确、垂直。
3、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先检查钢筋笼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30cm,振捣要密实,不得出现漏振、过振现象。
浇筑至桩顶时,应高出设计标高 50cm 左右,以保证桩顶混凝土的质量。
一、交底对象1. 施工单位全体参与抗滑桩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的施工人员。
2. 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现场监理人员。
二、交底时间[填写具体日期]三、交底内容一、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材料堆放整齐,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3. 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取得有效钢筋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二、钢筋材料准备1. 钢筋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钢筋应按规格、品种分别码放整齐,并设置标牌。
3. 钢筋加工前,应核对桩基钢筋布置图,掌握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
三、钢筋加工与绑扎1. 钢筋加工应采用专用设备,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2. 钢筋绑扎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笼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3. 钢筋笼的焊接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焊接前应检查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
四、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 钢筋笼制作场地应平整,钢筋加工机械按工序传递安装牢固,工作台要稳固。
2. 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应确保钢筋笼在同一断面上直螺纹套筒接头数量小于等于整个断面钢筋总数的50%。
3. 钢筋笼安装前,应检查钢筋根数、规格、长度及焊接质量。
4. 钢筋笼吊装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离模板1m以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5. 吊装钢筋时,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一,细长钢筋不准一点吊。
五、安全注意事项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严禁违章操作。
2. 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3. 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4. 现场绑扎悬空大梁钢筋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必须在脚手板上操作;绑扎3m以上独立柱头钢筋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5. 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在模板和脚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以免滑下伤人。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抗滑桩钢筋笼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使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充分了解并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抗滑桩钢筋笼的整个制作、运输、安装过程。
三、作业人员要求1. 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2.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证书。
3. 学徒工必须由师傅现场指导,严禁独立操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必须核对设计图纸,明确钢筋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
- 钢筋调直时,应使用钢筋调直机,严禁人工强力拉伸。
- 钢筋切断、弯曲、焊接等操作应在指定区域进行,确保安全距离。
- 钢筋焊接时,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 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前,必须检查所有钢筋及连接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应确保各部分连接牢固,防止钢筋脱落。
- 钢筋笼制作场地应平整,机械设备安装牢固,工作台稳固。
- 钢筋笼制作过程中,注意高空作业安全,防止坠落。
3. 钢筋笼运输- 钢筋笼运输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运输车辆,确保运输安全。
- 运输车辆应配备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带、护栏等。
- 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严禁碰撞、挤压,防止钢筋变形。
4. 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安装前,必须检查基础处理情况,确保基础牢固。
- 钢筋笼安装过程中,注意高空作业安全,防止坠落。
- 钢筋笼安装后,必须检查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松动。
五、应急措施1. 如发生钢筋脱落、断裂等事故,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现场。
2. 如发生火灾、触电等事故,立即切断电源,报警并采取灭火措施。
3. 如发生人员受伤,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六、总结抗滑桩钢筋笼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安全至关重要。
所有参与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全解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全解第一章:引言- 概述:介绍抗滑桩施工的背景和目的。
- 目标:阐明本的目标和范围。
第二章:工程背景- 工程概况:说明施工的具体工程背景。
- 设计要求:相关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第三章: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详细描述所需材料的规格和数量。
- 设备准备:说明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 施工计划:安排施工的时间表和步骤。
第四章:施工过程- 桩基处理:介绍桩基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 钢筋连接:说明钢筋连接的具体方法。
- 环境保护: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 质量控制: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
- 安全措施:说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要求。
第五章:施工验收- 检测方法:抗滑桩施工验收的检测方法。
- 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的各项数据和记录。
- 报告编制:说明验收报告的编写格式和内容。
第六章:附件- 罗列本所涉及的附件,如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等。
第七章:法律名词及注释- 罗列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和相关注释。
---抗滑桩施工技术交底全解第一章:背景与目的- 背景:简要介绍抗滑桩施工的背景与应用领域。
- 目的:明确本的编写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工程概述- 工程概况:详细描述抗滑桩施工的工程概况。
- 技术要求:工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指标。
第三章: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介绍抗滑桩施工所需的材料及规格。
- 设备准备:说明施工中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 现场准备:描述施工前的现场准备工作。
第四章:施工过程-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抗滑桩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 桩基处理:介绍施工中对桩基的处理方法。
- 钢筋连接:说明钢筋连接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 环境保护: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 质量控制:介绍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
- 安全措施:说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施工验收- 验收标准:详细抗滑桩施工的验收标准。
- 验收程序:描述施工验收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抗滑桩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名称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秦巴现代高科中医药产业园施工部位边坡抗滑桩、冠梁、挡土板施工内容钢筋加工与安装技术交底内容交底内容:一、设计情况本工程抗滑桩共71根,A型抗滑桩16根,桩长14.6~18.7m,截面为1.2m×1.5m,B型抗滑桩44根,桩长18~20.1m,截面为1.0m×1.3m,C型抗滑桩11根,桩长9.2~11.1m,截面为1.0m×1.3m。
本工程桩顶设置高1m,宽同桩截面宽的冠梁,主筋为HPB400Φ20,箍筋为HPB300Φ10@200。
桩间挡板位于抗滑桩靠基坑侧,板厚300mm,板采用双层布筋,横向受力钢筋为HPB400φ12螺纹钢筋,间距为150mm,纵向构造筋为HRB400φ10螺纹钢筋,间距为200mm,挡土板采用C30砼现场浇筑,板与桩的连接采用植筋连接,挡土板植筋长度为500mm。
二、施工方法1、抗滑桩桩身的主筋分为三种,临土面、临空面均采用HPB400Φ25钢筋,N1,N2钢筋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图纸进行下料,纵向另两侧采用,N3为HPB400Φ16钢筋;箍筋采用HPB400Φ12钢筋间距15cm。
2、钢筋直径≥Ф25时采用直螺纹连接。
3、钢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同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钢筋总量的50%,接头错位距离>35d,且不小于50cm。
4、桩身钢筋外表面到设计桩径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层厚度均为5cm。
技术交底内容技术交底5、受力主筋内每隔2m设置HPB400的Φ16加筋箍。
6、施工中如发生钢筋空间位置冲突,可适当调整其布置,但应确保钢筋的根数和净保护层厚度。
7、冠梁和挡土板采用逆作法施工,在土石方开挖至冠梁底标高低10CM 处,浇筑10cm厚的垫层,然后绑扎钢筋,只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再继续向下分段分层开挖土石方,开挖深度不超过2m,再施工挡墙板后反滤层,绑扎挡土墙钢筋,安装泄水孔,只设挡土板模板,浇筑挡土板混凝土,如此循环施工至到挡土板施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