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识图的内容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和接合表图
- 格式:ppt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二节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及接合图表一、地形图的图名每幅地形图都应标注图名,通常以图幅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的名称作为图名。
图名一般标注在地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央。
如图7-2所示,图名为“白吉树村”。
图7-2 1:1 000地形图示意图二、图号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如图7-2所示。
1.分幅方法1:500地形图的图幅一般为50cm×50cm,一幅图所含实地面积为0.062 5km2,1 km2的测区至少要测16幅图纸。
这样就需要将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以便于测绘、使用和保管。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采用正方形分幅法,它是按照统一的直角坐标纵、横坐标格网线划分的。
如图7-3所示,是以1:5 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大小如表7-2所示。
1:5000图7-3 大比例尺地形图正方形分幅表7-2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2.编号方法(1)坐标编号法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
如图7-2所示,其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因此,编号为“15.0-10.0”。
编号时,1:500地形图坐标取至0.01km,1:1000、1:2000地形图取至0.1km。
(2)数字顺序编号法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数字顺序编号法,如图7-4所示。
1 2 3 45 6 7 89 10 11 1213 14 15 16图7-4 数字顺序编号法三、图廓和接合图表1.图廓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
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用0.1mm细线绘出。
在内图廓线内侧,每隔10cm,绘出5mm 的短线,表示坐标格网线的位置。
外图廓线为图幅的最外围边线,用0.5mm粗线绘出。
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在内外图廓线之间注记坐标格网线坐标值,如图7-2所示。
地形图基础知识地形图基础知识一、地形图的基本组成一幅正规地形图由图名、图号、比例尺、内外图括、接图表、坡度尺、三北方向线、图面内容(地形与地物)和图例等部分组成。
1、图名:一般以图幅范围内最大获最重要的地名作为图名,写在图纸的正上方。
2、图号:即地形图的编号。
由地形图所处的经纬度范围所决定。
一般放在图名下方。
3、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表示成1:M,M为分母,M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1:50000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长度500米;线段比例尺是用线段长度直接说明实地距离,通常是把一根线段分成五等分,每等分1厘米,左手第一厘米处为0刻度,向左划分到毫米,端点处写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向右每两个厘米写一个数字(公里数)。
一般1:5000~1:50000为中比例尺,大于1:5000就叫大比例尺如1:2000或1:500等,小于1:50000的叫小比例尺如1:100000、1:200000等。
4、内外图括:地形图的内图括用细实线,南(下)北(上)两条线为本图幅的南北纬度界线,左(西)右(东)两条线为本图幅的经度范围。
如罕达汽幅1:50000地形图西界细线和东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经度为126°00′和126°15′,南界和北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纬度范围为“自北纬50°00′到北纬50°10′。
外图括用粗实线表示,与内图括平行,用图有二。
一是为了图面美观,二是在内外图括之间留出空间方便表示坐标值和经纬度。
5、接图表:为方便查找相邻地形图,在图纸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绘制一个方框,分成九等分,每个小矩形代表一幅图,将本图放在中心位置用阴影线表示,上下左右四幅图分别表示本图北、南、西和东面相邻的四幅图,他们与本图为线接合,四个角上的图与本图幅为点接合。
6、坡度尺:一般放在图幅的左下角,其中的曲线代表等高线,由左向右越来越密集,相应的坡度也越来越大。
第六章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理解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3.了确测图的准备工作的。
4.掌握常规测图方法。
5.了解地形图的绘制。
6.掌握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第一节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地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的符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在图纸上绘制成图。
平面图:只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
二、测图比例尺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D之比,通常以分子等于1的分数形式表示,即:1/M,M称为比例尺分母。
1、数字比例尺:1/M2、图示比例尺三、地形图分类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50002、中比例尺地形图1:5000~1:10万3、小比例尺地形图:小于1:20万四、比例尺精度人眼在图上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为0.1mm,因此在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实地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即:比例尺精度=0.1M(mm)根据比例尺精度可以知道地面上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形变化的状况越详细,精度越高。
所以测图比例尺应根据用图的需要来确定,工程常用的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如表8-1所列。
表8-1第一节地形在图上的表示方法一、地物的表示方法五、地物符号1、比例符号:如房屋、池塘等,2、非比例符号:如水井、独立树、测量控制点等3、半依比例尺符号:线状地物4、注记符号:用文字、数字或特殊的标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符号称为注记符号,如城镇名、道路名、高程注记、平面控制点点号等。
六、地貌符号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起伏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
1.等高线原理1)等高线的形成和定义用不同高程而间隔相等的一组水平面P1,P2,P3与地表面相截,在各平面上得到相应的截取线,将这些截取线沿着垂直方向正射投影到水平投影面P上,便得到表示该地表面的一些闭合曲线,即等高线。
如图8-5所示的就是地面高程为90m、95m、100m的等高线,所以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Array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