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基本动作训练组合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15.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藏族舞基本动作训练组合讲义.第三单元中国民族民间舞项目一藏族民间舞能力教学目标:能够表演藏族风格的儿童舞蹈,运用已掌握的动作素材创编藏族儿童舞蹈及律动舞蹈,具备特教老师应具备的律动舞蹈示范、律动舞蹈创编、律动舞蹈教学能力。
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及特点,熟悉藏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与动律,知道常用基本动作名称。
任务二基本动作训练组合(一)手臂动作1.双扶胯手自然位,双手腕根扶于胯上,手指自然贴胯,要求“肩坐肘,肘坐腕,腕坐胯”。
2.单扶胯手左手扶胯式,右手平开,小臂上折90°,指尖冲上。
3.搭袖手左手体旁旁开托掌,右手小臂内扣,体前折臂,长袖搭左臂。
双扶胯手单扶胯手搭袖手(二)基本舞步1.退踏步以左脚为原点,右脚向右退一步,再向前踏一步。
2.嘀嗒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双膝上下颤动,两脚交替进行冈达与踏步。
3.第一基本步右脚冈达步的同时,左脚勾吸于右踝,落左脚完成“左右左”交替平踏步,4拍完成。
4.第二基本步第1-4拍横向移动完成第一基本步,第5拍右脚并左脚跺一步,横向交替平踏步,节奏1个八拍完成。
5.靠步单靠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重心在右腿,左脚勾脚点地。
三步一靠以右脚为例,平步,横向三步,一单靠步。
退步踏步“嘀”拍“嗒”拍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单靠步(三)步法训练组合1.舞蹈音乐《上学路上》2.训练组合准备自然位,双扶胯手。
做法一个8拍自然位,双扶胯手。
两个8拍—拍一动,双颤膝,重拍向下。
两个8拍一拍一动颤膝,四拍一动冈达步。
一个8拍两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退踏步。
4拍 [5-8]—拍一动,退踏步。
两个8拍退踏步,分别转向7、5、3、1点方向,每个方向完成2个退踏步。
4拍 [5-8]退踏步1个,抬踏步1个。
一个8拍第二基本步,2个。
4拍 [5-8]第一基本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逆时针方向碾转。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基本动作练习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藏族基本步伐组合教案教案标题:藏族基本步伐组合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藏族基本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动作。
2.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和组合基本步伐,表达出藏族舞蹈的特色和魅力。
3. 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藏族舞蹈音乐2.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3. 手绢或彩带等辅助道具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藏族舞蹈的视频或音乐,激发学生对藏族舞蹈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藏族舞蹈的印象和了解。
讲解基本步伐(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藏族舞蹈的基本步伐,如走步、转身、跳跃等。
2. 在投影仪或白板上展示每个基本步伐的示范图和文字说明。
3. 逐一讲解每个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和重点。
练习基本步伐(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跟随音乐练习基本步伐,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每个步伐。
2. 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组合基本步伐(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基本步伐进行组合。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同的基本步伐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流畅的舞蹈动作。
3. 鼓励学生在组合过程中发挥创意,展示他们对藏族舞蹈的理解和想法。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基本步伐组合,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组合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让他们互相学习和启发。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检查学生对基本步伐的掌握情况。
2. 强调学生在学习和表达中的努力和成果,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舞蹈技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里或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探索藏族舞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或参加相关活动。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他们的舞蹈技巧和理解。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基本步伐的掌握和组合的创意。
2.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包括小组练习和展示时的协作和支持。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时间:2011-01-24 11:30来源:未知作者:多多点击: 717次1.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1.上肢动作类(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双手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度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踢踏类(1)第一基本步,2/4(中速)两拍完成。
准备:面对1方向,小八字位,双膝自然直立,髋关节放松,气息下沉,上身微前倾,视正前方,双手置于身旁两侧自然下垂。
Da:双膝微屈。
腿直的同时小吸起左腿,右前掌抬起。
1一:右膝下沉,脚掌打地(冈打)。
Da一2: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左,右,左接反面。
手:髋前交替划手,四拍内右、左各完成一次外划。
(2)第二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准备:同第一基本步。
1—2:同第一基本步。
3—4: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右、右、左、右。
可稍向右移动。
手:外划斜展(亦可做髋前交替外划手)。
1—2:右手髋前外划,左手慢起八二。
3—4:左手划至8方向小臂上举,右手旁展,再原路回来。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藏族舞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在学习藏族舞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下面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
一、双手抬起扭腰。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双手缓慢地向上抬起,伸直手臂,手掌相对,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扭腰,将右臂缓慢地向右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保持身体平衡。
4.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进行练习。
二、踩一步、跳一步。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右臂向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
3.接下来,将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同时跳起,将双手和脚同时向上抬起,落地时双手和脚同时放下。
4.右脚向后退回原位,右臂也跟着向下放下。
5.重复以上动作,换左脚练习。
三、左右扭动手指。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先将左臂伸直到胸前,手指向上面。
3.然后,将右手握成拳,向上缓缓伸直,接着揭起大拇指,中指与无名指向上,手指自然弯曲。
4.反复数下后,右臂慢慢下放,换左臂重复以上动作。
四、左右转动手腕。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抬起,手臂自然弯曲,伸直手掌。
3.然后,缓缓地将手腕向左转动,直到手背朝上方。
4.将手腕转回原位。
5.左右手交替进行,每只手反复数次。
五、左右摇头。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方抬起,伸直手臂,手掌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侧进行弯曲,同时将头向右转动。
4.恢复原位,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练习。
以上就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学习效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藏族锅庄舞基本动作分解藏族锅庄舞是西藏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表演艺术形式。
锅庄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通过不断丰富和发展,继承至今已成为一项富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藏族锅庄舞的基本动作进行分解和讲解,帮助大家了解这一优美的民族舞蹈。
藏族锅庄舞的基本动作种类很多,这里我们挑选其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几个动作进行分解和讲解。
一、轮进式轮进式是锅庄舞的基本步伐之一,它十分简单明了。
其分解动作如下: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跟随向前迈一步,左脚再向前迈一步,然后右脚再追上,这样就完成了一组轮进式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轮进式时,手臂应该自然下垂,节奏感要明确,步幅要适当控制。
二、转身式转身式是锅庄舞中比较难掌握的步伐之一。
其分解动作如下:先进行一个轮进式,左脚向前迈出后,右脚向左打开一步,在这个过程中双手自然挥舞。
随后,用左脚向左拐一下,同时上身向左转,将右脚收起,成为“T”型。
最后,用右脚向左再拐一下,上身继续向左转,同时双手自然下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转身式时,身体的转向要协调,手臂的动作也要自然灵活。
三、插进式插进式是锅庄舞的表演技巧之一,它很好地展现了锅庄舞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其分解动作如下:先进行一个轮进式,然后用右脚迈出一个小步,再左手向上提起,向前方斜举;右手则向右侧下挥,手掌向下。
随后,用左脚向右迈一步,右脚随后追上,双手向下方挥舞。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插进式时,手臂的动作要自然灵活,步伐的协调性也要掌握得好。
四、扭转式扭转式是锅庄舞的特色之一,它可以让表演者展现不同的个人特色和魅力。
其分解动作如下:先进行一个轮进式,然后用右脚迈出一个小步,右手自然向下挥舞,左手则搭在右手上方,略微斜向前。
接着,用左脚向前迈一步,同步向左扭转上身,右手向上方抬起,左手向下方挥舞。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扭转式时,手臂的动作和身体扭转的幅度和速度要和谐统一。
以上就是关于藏族锅庄舞基本动作的分解和讲解。
天上的西藏舞蹈分解教学西藏舞蹈,作为西藏地区的民族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以舞者的优美动作、独特舞步和丰富的表情技巧为特点,融合了藏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景。
下面将对西藏舞蹈进行分解教学。
一、基本动作1. 站立姿势:两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2. 前行步伐:先以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腰部稍微向前弯曲,然后左脚迅速与右脚并拢,重复进行。
3. 旋转动作:双臂自然下垂,右脚向一侧迈出一大步,重心移到右腿上,然后右腿在原地旋转,同时双臂随着旋转起来。
二、舞蹈动作1. 手势动作:手臂自然下垂,然后向前下方轻轻伸直,手掌向上翘起,手指自然分开。
右手放于胸前,左手放于腰部后方。
2. 旋转花臂动作:腰部稍微向前弯曲,双臂向前伸直,然后沿着身体的横向轨迹进行旋转,如同开放的花朵。
三、表情动作1. 眼神表情:眼睛微微眯起,发出温柔而迷人的光芒,展现出内心深处的感情。
2. 面部表情:微微挑起嘴角,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展现出善良的笑容。
四、舞蹈编排1. 入场:舞者缓缓走入舞台,身体轻盈,步伐坚定。
2. 舞蹈起伏:舞者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舞动,既有激烈的舞动,又有轻灵的动作,展现出舞者的柔韧性和力量感。
3. 舞蹈高潮:舞者在舞蹈的高潮部分进行高难度的动作表演,例如旋转、跳跃、抛接等,增加舞蹈的艺术张力。
4. 舞蹈收尾:舞者以优美的动作和表情结束舞蹈,表达出对观众的感谢和祝福。
五、舞蹈服装1. 男舞者:头戴草帽,身穿宽松的藏式长袍,脚踩皮质长靴。
2. 女舞者:头戴藏式花冠,身穿色彩斑斓的藏式旗袍,脚踩藏式花鞋。
六、舞蹈背景1. 舞台布景:舞台背景可以以西藏的雪山和草原为主题,营造出广阔、神秘的氛围。
2. 音乐伴奏:音乐以西藏的传统民乐为主,配以独特的嗓音演唱或采用器乐。
以上就是对西藏舞蹈的分解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动作、舞蹈动作、表情动作,以及舞蹈编排和舞蹈服装等要素,可以更好地展现西藏舞蹈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内涵。
藏族舞分解教学
藏族舞是具有浓郁藏族文化特色的舞蹈形式,在藏族民间具有广泛的传承和流传。
本教学将对藏族舞的基本舞姿、手势、脚步和整体舞蹈结构进行分解和讲解,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具有特色的舞蹈形式。
1. 基本舞姿
藏族舞的基本舞姿有三种,分别是站立姿势、拜佛姿势和跳跃姿势。
站立姿势为双脚并拢,两手放在身体两侧。
拜佛姿势为双膝下蹲,两臂向上伸展,手心合十。
跳跃姿势为双脚轮流跳起,两臂自然摆动。
2. 手势
藏族舞的手势非常丰富,可以分为十四个基本手势。
其中包括抱拳、抱手、搓手、拍手、托手、托臂、托拜、托颈、托头、托腰、托膝、托脚、托跟和托踝。
3. 脚步
藏族舞的脚步也非常重要,有不同的步伐和跳跃动作。
常见的脚步包括前进步、后退步、侧步、交叉步、跃步、蹬步、扭步和跳跃。
4. 整体舞蹈结构
藏族舞的整体舞蹈结构包括开场、主题舞蹈、过渡舞蹈和结尾四个部分。
其中主题舞蹈是整个舞蹈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习者掌握好基本舞姿、手势和脚步动作,才能完成整个舞蹈。
通过对藏族舞的分解教学,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独特的舞蹈形式,同时也更好地了解藏族文化。
藏族舞屈伸动律组合笔记
藏族舞屈伸动律是一种典型的藏族民间舞蹈动作,其组合中包含多种独特的动作。
以下是一些笔记,介绍藏族舞屈伸动律的组合及其特点:
1. 龙腾虎跃:该动作以手臂、腰部和腿部的协调运动为主,形
象地展示了龙与虎之间的互相竞争和交错的情境。
2. 飞鸟翱翔:动作中包含了手臂和腿部的流畅运动,形似飞鸟
展翅翱翔的姿态,突出了藏族文化中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赞颂。
3. 骏马奔腾:此动作以腰部、肩膀和手臂的协调配合为主,展
现了骏马奔腾的场景,表现出藏族人民对于生活中力量和速度的崇尚。
4. 水旋风起:该动作以腰部、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运动为主,表
现出了水流旋转的情景,同时体现了藏族文化中对水资源的重视和感恩。
总之,藏族舞屈伸动律组合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体现了藏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
- 1 -。
律动舞蹈第三单元中国民族民间舞项目一藏族民间舞能力教学目标:能够表演藏族风格的儿童舞蹈,运用已掌握的动作素材创编藏族儿童舞蹈及律动舞蹈,具备特教老师应具备的律动舞蹈示范、律动舞蹈创编、律动舞蹈教学能力。
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及特点,熟悉藏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与动律,知道常用基本动作名称。
任务二基本动作训练组合(一)手臂动作1.双扶胯手自然位,双手腕根扶于胯上,手指自然贴胯,要求“肩坐肘,肘坐腕,腕坐胯”。
2.单扶胯手左手扶胯式,右手平开,小臂上折90°,指尖冲上。
3.搭袖手左手体旁旁开托掌,右手小臂内扣,体前折臂,长袖搭左臂。
双扶胯手单扶胯手搭袖手(二)基本舞步1.退踏步以左脚为原点,右脚向右退一步,再向前踏一步。
2.嘀嗒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双膝上下颤动,两脚交替进行冈达与踏步。
3.第一基本步右脚冈达步的同时,左脚勾吸于右踝,落左脚完成“左右左”交替平踏步,4拍完成。
4.第二基本步第1-4拍横向移动完成第一基本步,第5拍右脚并左脚跺一步,横向交替平踏步,节奏1个八拍完成。
5.靠步单靠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重心在右腿,左脚勾脚点地。
三步一靠以右脚为例,平步,横向三步,一单靠步。
退步踏步“嘀”拍“嗒”拍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单靠步(三)步法训练组合1.舞蹈音乐《上学路上》2.训练组合准备自然位,双扶胯手。
做法一个8拍自然位,双扶胯手。
两个8拍—拍一动,双颤膝,重拍向下。
两个8拍一拍一动颤膝,四拍一动冈达步。
一个8拍两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退踏步。
4拍 [5-8]—拍一动,退踏步。
两个8拍退踏步,分别转向7、5、3、1点方向,每个方向完成2个退踏步。
4拍 [5-8]退踏步1个,抬踏步1个。
一个8拍第二基本步,2个。
4拍 [5-8]第一基本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逆时针方向碾转。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介绍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藏族舞蹈中,基本动作是构成整个舞蹈的基础,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一、起舞起舞是藏族舞蹈最基础的动作之一,它由一系列细节组成,动作规范、流畅。
起舞是表现藏族舞蹈精神内涵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代表着藏族人民对生活、自然和神灵的独特理解和理念。
在起舞之前,舞者首先要做出独特的“双手合十礼”动作,表示尊重天地万物。
随后,双手合十放至胸前,表示舞者怀抱着一颗虔诚、美好的心,忠于表达藏族文化精髓,最后便是舞蹈开端。
起舞是藏族舞蹈中最具表现力的动作之一,它能够比较好地表现出藏族人民安顺和他们生活方式的独特感受。
二、跳跃跳跃技法是藏族舞蹈中最具特点的动作,具有高大、耸立姿态,且越过上下距离较大的距离。
跳跃是表现藏族舞蹈欢跃和顽皮状态的一种形式,它能够反映出藏族人民生活和形态的独特特质。
藏族舞蹈中跳跃动作非常多,但它们的动作都以高跃、大跃和匀速跃起相连为特点。
在跳跃中,舞者的膝关节、脚踝可以做出灵活的摆动;手臂在空中处于上伸姿态,展示出藏族人民豁达开朗、顽皮欢快的生活精神。
三、动态转化藏族舞蹈中的动态转化动作是变化多端的,是藏族舞蹈中最具创意和技艺的动作。
它能够通过动作转换、节奏变化等多种方式表现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情绪。
在藏族舞蹈中,动态转化通常表现出多种物品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
例如,舞者可以将自己融入到牦牛的角色中,通过角色转变、动作转换等手段表现出藏族人民独特的生活和文化。
这种动态转化还可以表现出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景观、人文遗产等综合的看法和体验。
四、扭腰扭腰是藏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动作之一,它主要体现了藏族女性风情万种、柔美多姿的个性形象。
扭腰动作协调灵动,具有很强的视觉和音乐效果。
藏族舞蹈的扭腰步伐以扭身的方式转动腰部为基础,同时伴随着缓慢或快速的加速,彰显了藏族女性婀娜多姿的身姿和动感。
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教案一、引言。
藏族舞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
它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优美的舞姿,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民族风情。
在藏族舞中,手位组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展现出舞者的技巧和功底,还能够表达出舞者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因此,学习和掌握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对于提高舞者的舞蹈水平和表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的意义。
1. 丰富舞蹈表现形式,手位组合是藏族舞中非常重要的舞蹈动作,它能够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使舞蹈更加生动和具有视觉冲击力。
2. 传承民族文化,藏族舞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学习和掌握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3. 提高舞者的舞蹈水平,学习和掌握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可以提高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使其在舞台上更加出色。
三、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的教学内容。
1. 手指动作,手指动作是藏族舞中非常重要的手位组合,它包括手指的伸展、弯曲、扭转等动作,能够展现出舞者的柔美和灵活。
2. 手掌动作,手掌动作是藏族舞中常见的手位组合,它包括手掌的张开、合拢、翻转等动作,能够展现出舞者的力量和稳定。
3. 手臂动作,手臂动作是藏族舞中非常重要的手位组合,它包括手臂的上举、下压、摆动等动作,能够展现出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四、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的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手位组合的动作,让学生观摩和模仿,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手位组合的动作要领。
2. 分解教学法,教师将手位组合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让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以便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理解和掌握手位组合的动作要领。
3. 对比教学法,教师将不同手位组合的动作进行对比和比较,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手位组合的动作要领。
五、藏族舞基本手位组合的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在教学开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以便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活动,为学习手位组合做好准备。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藏族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藏族舞蹈以其壮丽的舞台效果和独特的舞蹈动作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风采独特的艺术形式。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可分为手、脚、身体和面部动作等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讨论手部动作。
在藏族舞蹈中,手部动作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表达出舞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手部动作通常分为五类,即单手、双手分开、双手合拢、手指间打开和手指间交叉。
每种手部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姿势和动作要点,舞者需要充分掌握这些动作,以确保整个舞蹈的流畅和美感。
其次,我们来谈谈脚部动作。
脚部动作在藏族舞蹈中也非常重要,它们决定了舞蹈的节奏和力度。
藏族舞蹈的脚步动作可分为前踩、后踩、内踢和外踏四种基本动作。
前踩是将脚掌轻轻着地,前腿伸直;后踩则相反,将整个脚掌贴地,后腿伸直。
内踢是将脚掌朝向内侧踢出,而外踏则是将脚掌朝向外侧踏下。
舞者需要根据舞蹈的需要和音乐的节奏来准确地执行这些脚步动作,以展现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除了手部和脚部动作,身体动作也是藏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身体在舞蹈中可以表达出各种动态和情感,因此掌握正确的身体动作非常重要。
在藏族舞蹈中,身体的动作要点包括均衡、舒展、刚柔相济和灵活多变等。
舞者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在舞蹈过程中展示出舒展的肢体线条,并且在力度的控制上要刚柔相济,以营造出舞蹈的美感和韵律感。
此外,舞者还需要具备身体上的灵活性,以完成一些较难的舞姿和动作,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惊喜和享受。
最后,面部动作在藏族舞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部动作可以传达舞者的情感和意图,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的主题和内涵。
面部动作的要点包括眼睛的神采、眉毛的抬扬、嘴唇的动作等。
舞者需要通过眼神的聚焦和眼睛的闪烁来表达出情感的丰富和内心的激动;通过眉毛的抬扬和皱起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心情;通过嘴唇的动作来传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受。
藏族舞基本动作训练组合讲义一、上肢部分动作讲解: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__39;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_deg;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下肢部分动作讲解:1.碎踏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2.颤踏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
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4.吸颤步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
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5.退踏步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藏族舞蹈弦子训练组合训练目的:1、训练藏族舞的屈伸动律以及在动作中与上下身的协调配合;2、以屈伸动律为主,训练弦子的基本步法“平步”“靠步”“拖步”以及身体和步伐“一顺边”的动作,舞姿的配合与协调性。
重难点:膝部上边绵不断的屈伸和富有弹性的“颤动律”伴随上身的“晃身动律”腰部的“拧转动律”。
教学准备:弦子训练组合音乐碟片录放机教学课时: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以屈伸动律为主、训练平步、单靠步;2、弦子是以柔韧的,并且重拍在上。
(与颤膝相对);3、单靠体现在动力腿“靠”时韧性下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弦子,认识弦子的优美、韧性的特点,并解决膝盖韧性、松弛延伸的控制能力。
二、新授:㈠、动作介绍1、屈伸⑴、原地屈伸Da—双膝松落1—4双膝韧性向上延伸提示:四拍、两拍或一拍完成。
⑵、转移重心屈伸准备:自然体态Da—重心左移,双膝松落,右脚自然抬起,左坐懈胯。
1—2右脚踏落,重心慢右移,双膝慢伸,上身自然直立。
提示:四拍,两拍,一拍或半拍(半拍时重拍在下)成。
2、平步准备:自然体态做法:在屈伸的基础上,全脚经自然位向前或向后移动,向旁交替迈步。
3、单靠准备:自然体态Da—重心左移,双膝松落,左坐懈胯。
1右脚向旁自然迈步(与肩同宽)双膝慢伸。
Da—重心右移,左勾脚抬起25°,双屈膝,右坐懈胯。
2左勾脚下踩靠于右脚前,双膝慢伸,右坐懈胯。
4、组合编排:前奏:8拍1—4保持体态5—8下摊手经上弧线落叉腰Da—双屈膝第一遍音乐⑴—4原地屈伸一次5—8原地屈伸两次Da—重心左移,双屈膝⑵—4右起转移重心屈伸两次5—8右起转移重心屈伸四次⑶—8右起平步向前八次⑷—6右起平步后退六次7—8保持舞姿,右起平步后退4次(重拍在下)⑸—8右起单靠步四次5、反复训练组合,指导不足。
6、跟音乐和。
7、小结。
第三单元中国民族民间舞
项目一藏族民间舞
能力教学目标:能够表演藏族风格的儿童舞蹈,运用已掌握的动作素材创编藏族儿童舞蹈及律动舞蹈,具备特教老师应具备的律动舞蹈示范、律动舞蹈创编、律动舞蹈教学能力。
知识教学目标:了解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及特点,熟悉藏族民间舞的基本体态与动律,知道常用基本动作名称。
任务二基本动作训练组合
(一)手臂动作
1.双扶胯手
自然位,双手腕根扶于胯上,手指自然贴胯,要求“肩坐肘,肘坐腕,腕坐胯”。
2.单扶胯手
左手扶胯式,右手平开,小臂上折90°,指尖冲上。
3.搭袖手
左手体旁旁开托掌,右手小臂内扣,体前折臂,长袖搭左臂。
双扶胯手单扶胯手搭袖手
(二)基本舞步
1.退踏步
以左脚为原点,右脚向右退一步,再向前踏一步。
2.嘀嗒步
以右脚为例,丁字位,双膝上下颤动,两脚交替进行冈达与踏步。
3.第一基本步
右脚冈达步的同时,左脚勾吸于右踝,落左脚完成“左右左”交替平踏步,4拍完成。
4.第二基本步
第1-4拍横向移动完成第一基本步,第5拍右脚并左脚跺一步,横向交替平踏步,节奏1个八拍完成。
5.靠步
单靠步以右脚为例,丁字位,重心在右腿,左脚勾脚点地。
三步一靠以右脚为例,平步,横向三步,一单靠步。
退步踏步“嘀”拍“嗒”拍
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单靠步(三)步法训练组合
1.舞蹈音乐《上学路上》
2.训练组合
准备自然位,双扶胯手。
做法
一个8拍自然位,双扶胯手。
两个8拍—拍一动,双颤膝,重拍向下。
两个8拍一拍一动颤膝,四拍一动冈达步。
一个8拍两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右左脚交替冈达步,配合右左倾头。
一个8拍—拍一动,退踏步。
4拍 [5-8]—拍一动,退踏步。
两个8拍退踏步,分别转向7、5、3、1点方向,每个方向完成2个退踏步。
4拍 [5-8]退踏步1个,抬踏步1个。
一个8拍第二基本步,2个。
4拍 [5-8]第一基本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2个。
一个8拍嘀嗒步,逆时针方向碾转。
4拍 [5-8]嘀嗒步,逆时针方向碾转。
结束
一个8拍平踏步向前移动。
一个8拍 [1-4]平踏步后退。
[5-8]搭袖手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