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糖度对比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
我国允许添加的甜味剂汇总我国允许添加的甜味剂汇总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药品等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目前世界上允许使用的甜味剂约有二十多种。
甜味剂种类较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录入所有甜味剂,尽管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以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
但编排比较零散,并没有专门区分甜味剂,因此查找比较困难。
对食品标准收录的所有甜味剂甜度与蔗糖对比如下表:编号名称甜度(对比蔗糖倍数)1 葡萄糖0.72 果糖 1.173 果葡糖浆0.94 蔗糖/5 麦芽糖0.36 乳糖0.257 异麦芽酮糖0.428 甜菊糖苷150-4509 罗汉果甜30010 甜茶苷30011 甘草甜素50-30012 新甲基橙皮苷二氢查耳酮1500-180013 索马甜1600-300014 赤藓糖醇0.6515 木糖醇 1.216 麦芽糖醇0.85-0.9517 乳糖醇0.418 山梨糖醇0.519 甘露糖醇0.57-0.7220 三氯蔗糖60021 糖精钠300-50022 甜蜜素30-4023 阿斯巴甜100-20024 安赛蜜13025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34026 纽甜7000-1300027 阿力甜2000以上28 爱德万甜20000各种甜味剂的详细介绍如下:一、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提取或经适当修饰得到的一类具有甜味的化学成分,多数为植物或者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一)糖类1、葡萄糖:又名玉米葡糖、玉蜀黍糖。
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
甜度为蔗糖的0.7倍。
食品中无最大使用量,仅适量添加。
2、果糖: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
甜度为蔗糖的1.17倍。
食品中无最大使用量,仅适量添加。
最甜的甜味剂——纽甜作者:王莉江家发来源:《化学教学》2007年第02期摘要:分析了纽甜的理化性质、合成方法、特性、代谢途径和安全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纽甜;甜味剂;最甜;应用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2-0052-03中图分类号:0629.72文献标识码:E常见的甜味剂有蔗糖、糖精、阿斯巴甜、木糖醇、安赛蜜等,但目前最甜的甜味剂是纽甜。
纽甜(Neotame)是由美国孟山都(Monsanto)公司和法国里昂大学合作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非营养型甜味剂。
2002年7月,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纽甜在食品中使用。
我国卫生部也于2003年批准纽甜作为食品甜味剂使用,并允许按生产需要量添加于食品中。
1 纽甜的理化性质及其合成方法纽甜(Neotame)是一种第二代二肽类甜味剂,化学名称为N-[N-(3,3-二甲基丁基)-L -α-天冬氨酰]-L-苯丙氨酸1-甲酯,分子式为C20H30N2O5,简称为NTM,它是天冬氨酸和苯基丙氨酸二肽化合物的衍生物,即阿斯巴甜天冬氨酸结构上的-NH2连接3,3-二甲基丁基形成的化合物,其中只有L.L-异构体的甜度最高。
阿斯巴甜和纽甜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纽甜是一种低熔点、无味、无吸湿性、结晶性化合物。
通常是白色结晶性粉末,分子中含有一个结晶水。
在水中的溶解性与阿斯巴甜相似,室温下的溶解度为12.6g/L。
它的结构中含有亚氨基和羧基,因此属于两性化合物,可以形成它的酸式盐或碱式盐。
纽甜是研究者选用一些疏水基团取代阿斯巴甜末端氮上的氢而获得的。
通过阿斯巴甜直接合成纽甜的方法为:在钯(Pd/C)或铂(Pt/C)氢化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阿斯巴甜与3,3-甲基丁醛在甲醇溶液中经催化氢化合成,结晶,干燥,制得白色晶体。
此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所得产品纯度高,收率可达到50%以上等众多优点。
合成纽甜的反应方程式为:此外,纽甜还可用阿斯巴甜的前体物质与3,3-二甲基丁醛进行烷基化反应获得,或者用L-苯基丙氨酸甲酯与L-天门冬氨酸的衍生物通过肽键结合形成。
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原中国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最大的配方成分分析基地--CMA认证-国内首创化工等配方成分分析,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是北京科委,航天中心,等重点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单位按照《食物增加剂手册》描写: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物或饲料以甜味,进步食物质量,知足人们对于食物需要的食品增加剂。
蔗糖、果糖、跟淀粉糖,在中国没有列为食物增加剂,视为食物质料。
甜味剂应具备以下特色:保险性高、惹起味觉良好、不变性高、水溶性好,而且价钱合理。
目次 1次要作用2甜味水平3品种先容自然起源人工分解4产业利用增加尺度机能比照5开展趋势 6留意事项 1次要作用甜味剂在食物中的次要作用如下[1]:(1)口感:甜度是许多食物的指标之一,为使食物、饮料存在可口的感觉,需求参加必然量的甜味剂。
(2)风味的调理跟加强,在糕点中普通都需求甜味;在饮猜中,风味的调剂就有“糖酸比”一项。
甜味剂可使产物取得好的风味,又可保留新颖的滋味。
(3)风味的构成,甜味跟许多食物的风味是彼此增补的,许多产物的滋味就是由风味物资跟甜味剂的联合而发生的,以是许多食物都参加甜味剂。
2甜味水平甜味是甜味剂分子刺激味蕾发生的一种繁杂的物理、化学跟生理进程。
甜味的凹凸称为甜度,是甜味剂的首要指标。
甜度不克不及用物理、化学的法子定量测定,只能凭仗人们的味觉进行感官断定。
为比力甜味剂的甜度,普通是取舍蔗糖作为尺度,其余甜味剂的甜度是与它比力而得出的绝对甜度。
取蔗糖的甜度为100,其它甜味剂的绝对甜度如下表所示[2]。
各类甜味剂的绝对甜度 蔗糖 100 木糖醇 100~140 乳糖 16~17。
甜菊糖旋光度与溶度对照表
甜菊糖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200-300倍。
甜菊糖的旋光度是指其在溶液中对光的旋转程度,通常用来表征其
纯度。
然而,通常情况下,甜菊糖的旋光度与其甜度之间并没有直
接的对应关系。
甜菊糖的溶度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解于溶剂中的
能力。
甜菊糖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一般情况下,甜菊糖的旋光度与溶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对照表。
旋光度主要用于表征甜菊糖的纯度,而溶度则是指其在溶剂中的溶
解能力。
然而,如果你需要进行相关实验或者研究,你可以通过实
验测定甜菊糖在不同浓度下的旋光度和溶度,然后建立自己的对照表。
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甜菊糖的性质和特点。
总之,甜菊糖的旋光度和溶度是两个不同的性质,它们之间并
没有直接的对照关系。
如果你需要相关数据,建议进行实验并建立
自己的对照表以满足特定需求。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制作甜品中常用的不同种类的甜味剂甜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甜味则是让甜品更加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甜品制作过程中,使用不同种类的甜味剂可以达到不同的口感和味道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制作甜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一、砂糖砂糖是最常用的甜味剂之一,具有甜度高、溶解性好、口感丰富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甜品中。
砂糖可以提供持久的甜味,并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独特的口感。
然而,长期高糖摄入对健康有一定风险,因此在制作甜品时需要适量控制砂糖的用量。
二、蜂蜜蜂蜜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
蜂蜜不仅具有甜味,还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在制作蛋糕、糖果等甜品时,蜂蜜可以增加甜味的层次感,并赋予甜品独特的风味。
然而,蜂蜜的甜度相对较低,使用时需注意调整其他配料的用量。
三、果糖果糖是一种天然的果类糖分,具有比蔗糖更为甜蜜的口感。
果糖在制作冰淇淋、果冻等甜品时广泛使用,它不仅能增加甜味,还具有保湿、抗结晶等功能。
由于果糖的甜度高,使用较少的量便可达到预期的甜味效果。
然而,过量的果糖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时需控制用量。
四、代糖代糖是一种可以替代糖分的低热量或无热量甜味剂,适用于特殊人群或需要控制糖分摄入的人士。
常见的代糖包括低聚糖、甜菊糖等。
代糖不会引起血糖上升,对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士比较适合。
然而,代糖的甜味程度可能不如糖分,有些代糖还存在口感不佳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代糖时需谨慎选择,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香草精香草精是一种用于调味的液体香精,其中包含植物提取物和香料成分。
香草精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能够为甜品增添复杂的口味层次。
在制作面包、蛋糕等甜品时,香草精常常被用作调味剂,使甜品更加香甜可口。
然而,香草精的用量要适度,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甜品的口感和风味。
总结起来,制作甜品中常用的不同种类的甜味剂有砂糖、蜂蜜、果糖、代糖和香草精等。
点心优课,化学日课:甜味剂,给你六种不同的甜蜜在我国法律的定义里,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我们常说的防腐剂、甜味剂、膨松剂、增白剂、香料、营养强化剂等都属于食品添加剂。
目前得到我国法律承认的食品添加剂剂分为23类,共计2400多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家庭。
相比之下,美国的食品添加剂有4000多种,日本也比我们多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国家的食品添加剂有安全性方面的区别,更多的是管理方面的取舍。
说完这些正经的东西,就到了我们放飞自我的时间了。
炎热的夏天来了,五颜六色的冰激凌、美味的雪糕、畅爽的饮料是不是更具有诱惑力了呢?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甜品的灵魂——甜味剂。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甜味剂有六种: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纽甜,接下来一点学长会为小点心门揭开它们的真面目。
(1)蔗糖:这货大家应该都熟悉,不过它可不是甜味剂,蔗糖是一种天然糖类。
我们身边的白砂糖、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它。
蔗糖,第一个登场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耍帅,主要是因为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都是以它作为甜度参考。
(2)糖精:学名邻苯甲酰/磺酰亚胺,是最早商业化的人工甜味剂,已经是一个超过百岁的老爷爷了。
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不耐热和酸碱。
人体无法吸收它,有超过95%的糖精会原封不动的从尿液中排出,剩下的就走另外一个通道了,不过由于画面感较强,我们文明人是不说的。
糖精的发展可谓是曲折,在它成长的这一百年里无数次被判定有毒,又无数次被认为无害,直到2010年美国环保署将糖精从有害化工品名单中删除,关于糖精的争论才结束。
由于它资历太老,早在各国开始正儿八经的管理食品添加剂前就已经广泛使用。
目前中、美、日、韩、加拿大等国家都是批准糖精使用的。
(3)甜蜜素: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具有不变质不吸潮的特点。
关于它的安全性现在国际上还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