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离心泵原理及性能
- 格式:docx
- 大小:184.60 KB
-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123二、实验原理提示离心泵性能曲线:转速下,泵的扬程H 心泵的特性曲线。
1、 流量q 测定:12S th h q ⋅-=h 2,h 1t —计量时间s ;S 2、扬程H 的计算:如右图在1-1 和2-2221112=+++z H g u g p z ρ整理得:12+-+∆=g p g p z H ρρ 上式中,知: 1u u =0''21=≈≈+=∑-f f f f f h H h h h h 内,因此泵内局部阻力已包含在短,其阻力直管阻力由于直管段很得化简式: z gp p H ∆+-=ρ12 表头读数P’和实际压力P 之间的关系:引压管内充满水,根据静力学方程知:z h gp g p h gp g p ∆++=+=ρρρρ'11'22 将此关系代入上化简式中得:gp p H ρ'1'2-=即 :][106'1'2液柱m gP P H ⨯⋅-=ρP 2’、 P 1’——压力表和真空表表头读数 [MPa]ρ——流体(水)在操作温度下的密度[Kg/m 3] 3、电功率P 电:电功率P 电:电机输入的电功率。
本实验由功率表可直接测出。
轴功率P 轴:泵轴的功率,也是泵的输入功率;有效功率P 有:泵对流体所作的有效功,也是泵的输出功率; 三者关系为:有轴电PP P 电有总轴有泵电轴传电P P P P P P ===⋅ηηηη4、泵的总效率:%1001000⨯⨯⋅⋅⋅==电电有总电功率泵有效功率P gH q P P ρη5、转速效核:应将以上所测参数校正为额定转速2900rpm 下的数据来作特性曲线图。
rpmn n n n P P n n H H nn q q 实际转速额定转速--⎪⎭⎫ ⎝⎛=⎪⎭⎫ ⎝⎛==2900'''''''32管路性能曲线:对一定的管路系统,当其中的管路长度、局部管件都确定,切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均不发生变化时,其管路有一定的特征性能。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性能参数离心泵——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着重介绍。
§ 2.1.1 离心泵 (Centrifugal Pumps ) 一.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1.工作原理如左图所示,离心泵体内的叶轮固定在泵轴上,叶轮上有若干弯曲的叶片,泵轴在外力带动下旋转,叶轮同时旋转,泵壳中央的吸入口与吸入管相连接,侧旁的排出口和排出管路9相连接。
启动前,须灌液,即向壳体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
启动电机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充满叶片之间的液体也随着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的过程中便获得了能量,使叶轮外缘的液体静压强提高,同时也增大了流速,一般可达15~25m/s 。
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泵壳中流道逐渐加宽,液体的流速逐渐降低,又将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使泵出口处液体的压强进一步提高。
液体以较高的压强,从泵的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输送至所需的场所。
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时,在中心处形成了低压区,由于贮槽内液面上方的压强大于泵吸入口处的压强,在此压差的作用下,液体便经吸入管路连续地被吸入泵内,以补充被排出的液体,只要叶轮不停的转动,液体便不断的被吸入和排出。
泵离心泵旋转泵漩涡泵 往复泵由此可见,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压强。
气缚现象:不灌液,则泵体内存有空气,由于ρ空气<<ρ液,所以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达不到输液目的。
通常在吸入管路的进口处装有一单向底阀,以截留灌入泵体内的液体。
另外,在单向阀下面装有滤网,其作用是拦阻液体中的固体物质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壳。
启动与停泵:灌液完毕后,此时应关闭出口阀后启动泵,这时所需的泵的轴功率最小,启动电流较小,以保护电机。
启动后渐渐开启出口阀。
停泵前,要先关闭出口阀后再停机,这样可避免排出管内的水柱倒冲泵壳内叶轮,叶片,以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立式管道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有哪些?立式管道离心泵为直联式管道泵结构,叶轮安装于电机加长轴上,具有运行平稳结构简单、维护检修简便、安装方便及占地面积省(与普通卧式泵比占地面积节省30%以上)等特点;产品符合GB/T5657-1994《离心泵技术条件(III)类》标准;可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105℃的清水或物理化学特性类似于清水的其他液体。
立式管道离心泵的安装技术关键在于确定管道离心泵安装高度即吸程。
这个高度是指水源水面到离心泵叶轮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它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不能混为一谈,水泵产品说明书或铭牌上标示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是指水泵进水口断面上的真空值,而且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20℃情况下,进行试验而测定得的。
它并没有考虑吸水管道配套以后的水流状况。
而水泵安装高度应该是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扣除了吸水管道损失扬程以后,所剩下的那部分数值,它要克服实际地形吸水高度。
水泵安装高度不能超过计算值,否则,离心泵将会抽不上水来。
另外,影响计算值的大小是吸水管道的阻力损失扬程,因此,宜采用最短的管路布置,并尽量少装弯头等配件,也可考虑适当配大一些口径的水管,以减管内流速。
立式管道离心泵流量不足产生原因:影响ISG型立式管道离心泵流量不足多是吸水管漏气、底阀漏气;进水口堵塞;底阀入水深度不足;水泵转速太低;密封环或叶轮磨损过大;吸水高度超标等。
处理方法:检查吸水管与底阀,堵住漏气源;清理进水口处的淤泥或堵塞物;底阀入水深度必须大于进水管直径的1.5倍,加大底阀入水深度;检查电源电压,提高水泵转速,更换密封环或叶轮;降低水泵的安装位置,或更换高扬程水泵。
ISG型立式管道离心泵功率消耗过大产生原因:水泵转速太高;水泵主轴弯曲或水泵主轴与电机主轴不同心或不平行;选用水泵扬程不合适;水泵吸入泥沙或有堵塞物;电机滚珠轴承损坏等。
处理方法:检查电路电压,降低水泵转速;矫正水泵主轴或调整水泵与电机的相对位置;选用合适扬程的水泵;清理泥沙或堵塞物;更换电机的滚珠轴承。
管道离心泵工作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管道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这可有意思啦!
你想想啊,管道离心泵就像一个大力士,能把水从一个地方快速地推到另一个地方。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很简单啦!
它有个叶轮,就像个飞速旋转的扇子,呼呼地转着。
当叶轮转动的时候,它就像个小魔法师,把水吸进来,然后用力地甩出去。
比如说,就像你用手把东西快速地扔出去一样,厉害吧!水被吸进来后,就在泵壳里奔腾起来啦!那感觉,就好像水流在里面开派对一样热闹。
然后呢,水流顺着管道就一路向前冲,那劲头可足了!这不就好比是我们跑步比赛,管道离心泵就是那个超快的选手,一路领先,把水顺利地送到目的地。
嘿,你说这管道离心泵是不是超厉害的呀!要不然,我们生活中的水怎么能这么顺畅地流来流去呢?像家里的用水,工厂里的用水,哪里离得开它呀。
管道离心泵就像是我们生活的幕后英雄,默默地工作着,为我们提供便利。
它不叫苦不叫累,一直努力地干活,多了不起啊!所以呀,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管道离心泵,它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总之,管道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这么神奇又实用。
它就是我们用水的好帮手,没有它可真不行啊!。
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流体机械设备,用于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它们通常用于工业应用,例如给水,石油和化工领域。
离心泵的主要原理是在泵体中旋转叶轮并利用离心力将液体推入管道系统。
以下是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一、流体入口和叶轮旋转离心泵的工作始于液体从流体入口进入泵体。
该泵体内的叶轮旋转并产生高速旋转的涡流。
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从中心点向外移动并推入泵体的出口和管道系统。
二、离心力的作用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离心力的运用。
当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液体运动时,液体受到的离心力会将其推向泵体的出口。
在旋转的过程中,液体在叶轮上产生旋转并获得动能,这些动能随后转化为压力能。
三、液体流过泵体出口一旦液体通过旋转的叶轮获得动能和压力能之后,它就顺着泵体向外流出,注入管道系统。
换言之,液体被推到了泵体的出口并向管道系统传输,继续向目的地传输。
四、根据需求调整泵的叶轮大小和转速为了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液体输送需求,可以通过调整泵的叶轮大小和转速进行调整。
较小的叶轮和较慢的转速适用于低流量和低压力适用的场景,而较大的叶轮和较快的转速则适用于高流量和高压力应用场景。
综合来说,离心泵是一种基于离心力的流体机械设备。
通过旋转叶轮产生涡流和离心力,液体被推入泵体的出口和管道系统。
掌握离心泵的主要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种设备。
除了主要工作原理之外,离心泵还有一些相关内容值得探讨。
以下是一些与离心泵相关的重要内容:1. 叶轮设计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之一,它们的设计和排列方式对泵的性能和效率都有影响。
设计叶轮时,需要考虑液体流量,泵的工作条件,压力和流量要求等因素。
离心泵的叶轮可以分为直叶片和曲叶片两种类型。
直叶片叶轮适用于高流量、低压力的应用场景,而曲叶片叶轮适用于高压力条件下的应用。
2. 泵体设计离心泵的泵体设计同样对其性能和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泵体的内壁光滑度和表面形态对流体的流动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管道离心泵工作原理
管道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泵类设备,用于输送液体或气体。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排气:当离心泵启动时,泵体内的空气被抽出,创建一个负压区域。
2. 吸入:当泵体内形成负压后,液体或气体通过进口管道被引入泵体内,进入到离心泵的腔室。
3. 聚集:当液体或气体进入泵体的腔室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或气体被迫分散到腔室的边缘部分。
4. 排出:在腔室内的液体或气体被迫离开腔室,进入泵体的出口管道,并被输送到目标位置。
总结来说,管道离心泵通过负压和离心力的作用,带动液体或气体进入泵体内,并将其输送至目标位置。
管道离心泵管道离心泵是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仿佛于清水的其它液体之用,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送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输送、暖通制冷循环、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目录基本故障分析与排出卧式泵安装注意应用分类性能曲线工作原理过流部件构造构成基本故障分析与排出管道离心泵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仿佛于清水的其他液体(不含固体颗粒),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送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输送、暖通制冷循环、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是无污染水源输送的理想设备。
故障产生原因排出方法1.泵壳内有空气,灌泵工作没做好2.吸水管路及填料有漏气3.水泵转向不对启动后管道离心泵不出水或1.连续灌水或抽气2.堵塞漏气,适当压紧填料3.对换一对接线,更改转向4.检查电路,电压是否太低5.揭开泵盖,清除杂物6.清除杂物或修理7.核算吸水高度,必要时降低安装高度8.更换磨损零件9.加大吸水口淹没深度或实行防止措施10.拆下清通4.水泵转速太低5.叶轮进水口及流道堵塞6.底阀堵塞或漏水7.吸水井水位下降,水泵安装高度太大8.减漏环及叶轮磨损9.水面产生漩涡,空气带入泵内10.水封管堵塞出水不足1.填料压得太死,泵轴弯曲,轴承磨损2.多级泵中平衡孔堵塞或回水管堵管道离心泵开1.松一点压盖,矫直泵轴,更换轴承2.清除杂物,疏通回水管路3.调整靠背轮间隙4.检查电路,向电力部门反映情况5.更换电动机,提高功率6.关水出水闸阀塞3.靠背轮间隙太小,运行中二轴相顶4.电压太低5.实际液体的密度宏大于设计液体的密度6.流量太大,超过使用范围很多1.地脚螺栓松动或没填实2.安装不良,联轴器不同心或泵轴弯曲启不动或启动后轴功率过大1.拧紧并填实地脚螺栓2.找正联轴器不同心度,矫直或换油3.降低吸水高度,削减水头损失4.更换轴承5.加固基础6.检查咬住部位管道离心泵机3.水泵产生气蚀4.轴承损坏或磨损5.基础松软6.泵内有严重摩擦组振动和噪音7.出水管存留空气7.在存留空气处,安装排气阀1.轴承损坏2.轴承缺油或油太多(使用黄油时)3.油质不良,不干净轴承发热4.轴弯曲或联轴承器没找正5.滑动轴承的甩油环不起作用6.叶轮平衡孔堵塞,使泵轴向力不能平衡7.多级泵平衡轴向力装置失去作用1.转速高于额定转速2.水泵流量过大,扬程低电动机过载3.电动机或水泵发生机械损坏1.填料压得太紧2.填料环装的位置不对填料处发热,漏渗水过少或没有3.水封管堵塞4.填料盒与轴不同心1.更换轴承2.按规定油面加油,去掉多余黄油3.更换合格润滑油4.矫直或更换泵油,找正联轴器5.放正油环位置或更换油环6.清除平衡孔上堵塞的杂物7.检查回水管是否堵塞,联轴器是否相碰,平衡盘是否损坏1.检查电路及电动机2.关小闸阀3.检查电动机及水泵1.调整松紧度,使滴水呈滴状连续渗出2.调整填料环位置,使它正好对准水封管管口3.疏通水封管4.检修,改正不同心地方卧式泵简介ISW系列卧式管道离心泵,是在汲取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纳国内通用离心泵之性能参数,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卧式离心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HPK型单级单吸卧式热水离心泵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
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
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
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
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
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
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 气缚现象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
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二、离心泵的主要部件主要部件有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
1 叶轮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
叶轮一般有6~12片后弯叶片。
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如图2-2所示。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
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
叶轮有单吸和双吸两种吸液方式。
2 泵壳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由叶轮的作用吸入和压出液体。
离心泵设计需要的知识点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城市供水系统中。
为了确保离心泵的性能和效率,设计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离心泵设计所需的知识点,包括工作原理、选型参数、设计要点等。
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吸入过程:当泵轴以一定的速度旋转时,叶轮中心会形成负压区域。
此时,液体会通过进水口进入叶轮,并随后被叶轮推向叶片外缘。
2. 加速过程:液体在叶轮中被加速,离心力作用下,液体的速度增加,同时压力减小。
3. 引导过程:叶片的形状和角度设计得当,能够引导流体从进口到出口,减小流体的阻力和涡流损失。
4. 推出过程:当液体达到叶片外缘时,离心力将其推向出口,同时压力增加。
二、离心泵的选型参数离心泵的选型参数包括流量、扬程、效率和轴功率等。
1. 流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的液体体积。
根据工艺需求和供液条件,确定所需的流量大小。
2. 扬程:扬程是指液体从进口到出口时所需克服的高度差和压力损失。
根据输送距离和高度差确定所需的扬程。
3. 效率:泵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即泵的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之间的转换效率。
高效率的泵可以提供更大的流量和更高的扬程。
4. 轴功率:轴功率是指泵轴的输出功率,用于计算泵的能耗。
根据所需的流量、扬程和效率,确定泵的轴功率。
三、离心泵的设计要点离心泵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泵的类型选择:根据工艺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泵型。
目前常见的离心泵包括单级、多级、离心隔膜泵等。
2. 叶轮与叶片设计: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叶片的形状和角度决定了泵的性能。
合理设计叶轮和叶片,能够提高泵的效率和稳定性。
3. 泵壳和吸入管道设计:泵壳和吸入管道的设计直接影响泵的吸入性能和阻力损失。
合理设计泵壳和吸入管道的形状和尺寸,优化流体的流动路径。
4. 密封系统设计:离心泵的密封系统用于防止液体泄漏。
离心泵性能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掌握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测定方法;3.分析离心泵的性能特点和工作状态。
二、实验原理:离心泵是利用旋转叶轮受到离心力作用,使流体获得能量并实现输送的一种装置。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进口管道、叶轮、轮壳和出口管道等。
流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离心泵,由叶轮受到离心力作用,流体获得动能并进一步增压,然后流向出口管道。
离心泵的性能可以通过性能曲线进行表述,性能曲线是流量Q和扬程H之间的关系曲线。
在实验中,通过改变离心泵的转速和阀门的开度,测定不同工作点的流量和扬程,并绘制出性能曲线。
三、实验器材和设备:1.离心泵2.流量计3.压力表4.进口和出口管道5.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将离心泵安装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固定好进口和出口管道;2.排空进口和出口管道,确保泵的内部无空气;3.打开进口管道的阀门,逐渐增大泵的转速,同时记录每个转速对应的流量和扬程;4.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五、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流量和扬程数据,可以计算离心泵的效率和功率等性能参数,并绘制性能曲线。
1.流量Q与扬程H的关系:根据测得的流量和扬程数据,可以绘制出性能曲线。
例如,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转速 n(r/min),流量 Q(m³/h),扬程 H(m)------,---------,-------1500,500,452000,400,302500,300,153000,200,5(插入性能曲线图)2.离心泵的效率:离心泵的效率η定义为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
输入功率可以通过流量和扬程计算得到,而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流量和扬程及流体密度来计算。
输入功率P_in = (ρQgH)/1000,其中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9.8m/s²)。
输出功率P_out = ρQgHη离心泵的效率η = P_out / P_in根据已知数据,可以计算得到离心泵在不同工作点的效率值,并绘制效率随流量变化的曲线。
离心泵前言离心泵是靠叶轮搅动流体旋转的离心力产生压力,输送流体。
在选用离心泵时,要确定泵的用途和性能并选择泵型。
这种选择首先得从选择泵的种类和形式开始,那么以什么原则来选泵呢?依据又是什么?泵选型原则1、使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流量、扬程、压力、温度、汽蚀流量、吸程等工艺参数的要求。
2、机械方面可靠性高、噪声低、振动小3、经济上要综合考虑到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最低。
4、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因此除以下情况外,应尽可能选用离心泵:有计量要求时,选用计量泵。
扬程要求很高,流量很小且无合适小流量高扬程离心泵可选用时,可选用往复泵,如汽蚀要求不高时也可选用旋涡泵。
扬程很低,流量很大时,可选用轴流泵和混流泵。
介质粘度较大(大于650~1000mm2/s)时,可考虑选用转子泵或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
介质含气量75%,流量较小且粘度小于37。
4mm2/s时,可选用旋涡泵。
对启动频繁或灌泵不便的场合,应选用具有自吸性能的泵,如自吸式离心泵、自吸式旋涡泵、气动(电动)隔膜泵。
泵的选型依据泵选型依据,应根据工艺流程,给排水要求,从五个方面加以考虑,既液体输送量、装置扬程、液体性质、管路布置以及操作运转条件等。
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
如设计院工艺设计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
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
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3、液体性质。
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依据。
离心泵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装置简图如图l-1所示。
它的基本部件是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泵壳。
带有弯曲叶片的叶轮安装在泵壳内,并紧固在泵轴上,泵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泵壳的吸入口与吸入管路相接,在吸入管路的底部装有底阀。
泵壳的排出口与排出管路相接,排出管路只装有调节阀。
离心泵在启动前需将所需输送的液体灌满泵壳和吸入管路。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作高速旋转。
叶片间的液体一方面随叶轮作等角速度的旋转,另一方面依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从叶轮中心向外缘作径向运动。
在此过程中泵通过叶轮向液体提供了能量。
这表现为叶轮外缘处液体的静压强有所提高,同时液体的流速则大大提高,大约以15—25 m/s的速度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
在蜗形泵壳中由于流通的逐渐扩大,流体的流速减慢而静压强相应提高。
液体最终以较高的静压强切向流人排出管道。
泵内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由中心向外缘作径向运动的同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低压区。
由于泵的吸人管路浸没于输送液体中,在液面压强与叶轮中心压强之间压差作用下,液体不断地被吸人泵的叶轮内,填补被排出液体的位置。
只要叶轮不断地旋转,离心泵就不停地吸入和排出液体,完成输送液体的任务,这就是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吸入液体,这样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完成输送任务,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这表示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所以离心另在启动前必须向泵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
当然若将离心泵的吸入口置于被输送液体的液面之下,液体会自动流入泵内,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离心泵吸入管路装有底阀,以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流出,滤网可以阻拦液体中的固体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壳排出管路中装有的调节阀是供开泵停泵和调节流量时使用。
2、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最主要的部件是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
(1)叶轮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
叶轮通常有如图所示的几种形式。
上海沈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管道泵,排污泵,消防泵,化工泵等给排水设备的厂家,产品涉及工矿企业、农业、城市供水、石油化工、电站、船舶、冶金、高层建筑、消防供水、工业水处理和纯净水、食品、制药、锅炉、空调循环系统等行业领域。
今天上海沈泉管道离心泵厂家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有关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规格型号),希望借此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GDL型立式多级管道离心泵,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可以根据本文的介绍选择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离心泵。
一、GDL型立式多级管道离心泵工作原理: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水泵由泵体转子部件以及电机等组成,其中转子部件是由泵轴、叶轮、轴套、叶轮挡套等零部件组
成。
泵的密封形式是用的机械密封,机械密封通过平衡室内的压力水进行冷却和润滑。
零部件当中的进水段、中段、出水段之间通过拉杆拉紧。
当立式多级离心泵电机带动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着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使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经过导壳的流道而被引向次一G 的叶轮,就是这样原理,逐次地流过所有的叶轮和导壳,进一步使液体的压力能量增加。
将每个叶轮逐级叠加之后,就获得一定扬程。
二、GDL型立式多级管道离心泵型号意义:
三、GDL型立式多级管道离心泵性能参数选型表:
四、GDL型立式多级管道离心泵(性能图谱):
好了,以上内容由上海沈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为大家提供,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心泵的定义及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动力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
它主要通过转子的旋转来将液体吸入并通过离心力将液体排出,实现输送和增压的功能。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动能转换的原理。
离心泵由进口管道、泵体、叶轮、出口管道和电动机等部分组成。
当电动机启动后,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泵体内的叶轮,使其高速旋转。
进口管道通过泵体与叶轮相连,当叶轮旋转时,液体通过进口管道被吸入泵体内。
叶轮的旋转产生了离心力,使液体获得一定的动能。
在离心泵内部,液体被吸入后会进入泵体的中心空腔,并随着叶轮的旋转被甩到泵体的外围。
在这个过程中,离心力的作用使液体获得了更大的动能,从而增加了液体的压力。
液体在离心泵内部的流动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流体的流速和压力逐渐增大。
当液体通过出口管道排出时,流速和压力达到最大值,此时液体的动能被转化为压力能,实现了液体的输送和增压。
离心泵的出口管道通常连接到需要输送液体的系统中,如工业管道、农田灌溉系统等。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基于动能转换的原理,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液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和增压。
离心泵的流量和扬程是其主要性能指标,流量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泵送的液体体积,扬程指的是液体从进口到出口的高度差。
离心泵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叶轮的结构、叶轮的直径、转速、进口管道的直径等。
不同的工况和使用要求会对离心泵的选择和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
离心泵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液体特性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
总结而言,离心泵是一种通过叶轮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吸入并通过动能转换实现输送和增压的设备。
它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管道离心泵原理及性能
一、管道离心泵技术参数
管道离心泵在ISG型基础上并参照IS型离心泵之性能参数,根据管道式离心泵的独特结构组合设计制造。
该产品采用国内水泵专家提供的最先进水力模型,高效节能,性能可靠。
二、管道离心泵产品特征:
管道离心泵是在ISG型立式离心泵基础上配用低转速电机,大幅度降低了运行噪音,成倍延长易损件命名用寿命,最适用于空调循环及采暖循环和各种循环系统末端增压。
创新设计的立式结构使其占地面积和占用空间更少,使用更方便。
三、管道离心泵产品概述
ISW系列单级单吸离心泵,是在吸收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国内通用离心泵之性能参数,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节能、环保离心泵。
该系列泵性能优、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合理、外形美观,具有行业领先水平。
四、管道离心泵主要用途:
1、ISW清水泵,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他液体之用,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送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输送,暖通制冷循环、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使用温度80℃。
2、ISWR热水泵广泛适用于:冶金、化工、纺织、造纸、以及宾馆饭店等锅炉热水增压循环输送及城市采暖系统,ISWR型使用温度120℃。
3、lSWH化工泵,供输送不含固体颗料,具有腐蚀性,粘度类似于水的液体,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造纸、食品制药和合成纤维等部门,使用温度为-20~C~120℃。
4、lSWB管道油泵,供输送汽油、煤油、柴油等用油类产品或易燃、易爆液体,被输送介质温度为一20~C~120℃。
五、管道离心泵工作条件:
1、吸入压力1.6MPa,或泵系统最高工作压力1.6MPa,即泵吸入口压力泵扬程1.6MPa、泵静压试验压力为2.5MPa,订货时请注明系统工作压力。
泵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MPa时应在订货时另行提出,以便在制造时泵的过流部分和联接部分采用铸钢材料。
2、环境温度40℃,相对湿度95%。
3、所输送介质中固体颗粒体积含量不超过单位体积的0.1%,粒度0.2mm。
注:如使用介质为带有细小颗粒,请在订货时注明,以便厂家采用耐磨式机械密封。
六、管道离心泵产品特点:
运行平稳:泵轴的绝对同心度及叶轮优异的动静平衡,保证平稳运行,绝无振动。
滴水不漏:不同材质的硬质合金密封,保证了不同介质输送均无泄漏。
噪音低:两个低噪音轴承支撑下的水泵,运转平稳,除电机微弱声响,基本无噪音。
故障率低:结构简单合理,关键部分采用国际一流品质;配套,整机无故障工作时间大大提高。
维修方便:更换密封、轴承,简易方便。
占地更省:出口可向左、向右、向上三个方向,便于管道布置安装,节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