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及流程图
- 格式:docx
- 大小:18.69 KB
- 文档页数:5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图
操作前 操作中 环境安全、温湿度适宜、无人进行操作或打扫卫生
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评 估 无菌治疗巾、弯盘、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无菌容器等
操作后
整理用物并归位、垃圾分类处理保持环境整洁 整体评价 动作轻巧、稳重、准确、操作流畅; 无菌物品污染后废弃,及时更换;
无菌观念强,未污染无菌物品 取无菌物品:
检查消毒指示带是否变色及有效日期;打开无菌容器,用无菌钳(镊)拿取无菌物品;取出无菌物品放于无菌盘内 置入无菌物品:
倒入无菌溶液,冲洗瓶口;将无菌巾上层盖于无菌物品,双手不得触碰无菌面;两侧边缘向上,翻折一次;注明有效期及名称
戴脱无菌手套:
取无菌手套,双手不得触碰操作面;戴无菌手套,双手不得触碰操作面;戴好手套后,双手合拢置于胸前;脱手套,双手不触碰操作面
无菌持物钳/镊/罐使用取物、放物使用正确; 治疗盘清洁干燥
取无菌巾:
检查有无破损、潮湿、有效期;打开无菌巾;将无菌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
铺无菌盘:
双手提无菌巾外层两角轻轻抖开、对折铺于治疗盘内;无菌巾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朝向操作者。
各种护理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图第一. 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第一. 意外事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二、泛水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三、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四、失窃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五、遭遇暴徒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六、火灾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第二. 患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二、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三、患者自杀后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四、患者摔倒/坠床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五、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六、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七、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八、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九、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十、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十一、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十二、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十三、患者转运途中发生跌倒及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十四、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猝死应急预案及流.十五、采血中患者晕厥的应急预案及流.十六、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流.十七、痰窒息患者的应急预案及流.第三. 预防各类意外护理应急处理程序.一、预防药物过敏反应应急预案与处理程.二、预防导管脱落应急预案与处理程.三、预防患者坠床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四、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第四. 仪器设备、导管发生故障护理应急处理程序.一、吸氧过程中突然断流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二、吸痰过程中中心吸引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三、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四、导管脱落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五、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患者意外脱管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六、呼吸机断电的应急预案及流.第二.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第一.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流程.一、体温、脉搏、呼吸、测量法操作及并发症处.二、血压测量法操作及并发症处.三、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操作及并发症处.四、协助患者床上移动法操作及并发症处.五、床上擦浴法操作及并发症处.六、床上洗头法操作及并发症处.七、协助患者进食/水法操作及并发症处.八、床上使用便器法操作及并发症处.九、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一、肌内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三、静脉输血操作及并发症处.十四、静脉留置针技术及并发症处.十五、血标本采集法操作及并发症处.十六、口服给药法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七、口腔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八、鼻饲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九、氧气吸入法操作及并发症处.二十、灌肠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二十一、导尿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二十二、冷、热敷疗法操作及并发症处.第二.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流程.一、洗胃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二、吸痰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三、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四、各种引流袋更换操作及并发症处.五、“T”型管引流操作及并发症处.六、胸腔闭式引流操作及并发症处.七、胃肠减压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八、膀胱冲洗法操作及并发症处.九、会阴擦洗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备皮法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一、背部叩击排痰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二、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三、心电监测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四、电除颤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十五、胰岛素注射法操作及并发症处.第三.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理流程.一、体温、脉搏、呼吸、测量法操作及不良后果处.二、血压测量法操作及不良后果处.三、心电监测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四、口服给药法操作及不良后果处.五、无菌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六、血糖检测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七、电除颤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八、穿脱隔离衣法操作及不良后果处.九、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第三. 护理工作流程.一、患者健康教育内容与流程.二、危重患者质量关键过程流程.三、输血质量控制流程.四、药物不良反应控制流程.五、围手术期质量关键环节流程.六、新入院患者接诊流程.七、病人转入护理流程.八、患者转科护理流程.九、患者出院服务流程.十、手术后患者服务流程.十一、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十二、输液巡视服务流程.十三、夜间巡视服务流程.十四、治疗服务流程.十五、口服给药服务流程.十六、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流程.十七、特殊检查服务流程.十八、护理投诉接待处理流程.十九、护理会诊流程.二十、危重病人转运流程.二十一、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流程.二十二、观察、了解、处置患者药物使用与治疗流程.二十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流程.二十四、手术患者标本保存、登记、送检流程.二十五、交接班工作流程.二十六、住院患者需要使用腕带识别流程.二十七、配送患者检查服务流程.二十八、患者入院身份确认流程.二十九、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第四. 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一、抽搐的护理流程.二、高热的护理流程.三、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流程.四、空气栓塞的护理流程.五、室速、室颤的护理流程.六、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流程.七、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流程.八、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流程.九、心脏骤停的护理流程.十、异物窒息的护理流程.十一、急性左心衰护理急救流程.十二、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第五. 基础护理工作流程.一、整理床单位流程.二、面部清洁及梳头流程.三、会阴护理流程.四、足部清洁流程.五、协助进餐流程.六、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流程.七、协助患者床上移动流程.八、压疮预防及护理流程.九、大便失禁护理流程.十、小便失禁护理流程.十一、床上使用便器流程.十二、留置尿管护理流程.十三、床上温水擦浴流程.十四、协助更衣流程.十五、指/趾甲护理流程.十六、约束工具使用流程.第六. 供应室护理工作流程.一、供应室关键环节工作流程.二、供应室工作流程.三、供应室回收流程.四、消毒供应室清洗流程.五、消毒供应室包装流程.六、供应室消毒灭菌流程.七、消毒供应室发放流程.八、供应室消毒灭菌设备操作流程.九、供应室清洗干燥机操作流程.第七..洗衣房工作流程图.一、洗衣房工作流程.二、洗涤工作流程.三、洗衣房回收工作流程.四、洗衣机操作流程.第一. 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第一. 意外事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告诉患者停水时间.给患者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病房热水锅炉烧好热水备用,同时尽可能多备使用水.2、突然停水时,白天与维修科联系,夜间与院总值班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通知及时维修.3、加强巡视患者,随时解决患者饮水及用水需求.停水应急处理流程.病区接到停水通..通知患者停水时..备使用水和饮用..协助患者备好饮用.加强巡视,解决患者的用水需.突然停水应急处理程序.突然停.报告总务科报告总值..加强巡视,解决患者的饮用水需..值班护.联系停水区指导保洁员取井.二、泛水的应急预案.1、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2、如不能自行解决,应立即找维修科,夜间可通知夜总值班协助找维修科人员.3、协助维修人员的工作,白天可通知病室清洁人员及时清扫泛水,夜间要主动清理污水.4、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处或潮湿处,防止跌倒,保证患者安全.泛水应急处理程序.泛..值班护..可自行解决不可自行解..总务科院总值.安放“防滑提示牌”告知患者,不涉足泛水区转移泛水区的患者、物品至安全.三、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1、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
无菌检查SOP(薄膜过滤法)1.目的为规范无菌检查方法及无菌检查全过程的操作,最大限度防止试验操作过程造成的污染,确保结果准确。
2.范围本SOP适用于生物制品的中间产品(包括原液、纯化产物、半成品、生产中的液体、辅料等)、成品的无菌检查。
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3.定义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三部6.材料6.1.无菌检查用物品、物料要求:所有物品、物料进入无菌室前,均应经过高压蒸汽灭菌(121℃40分钟,放灭菌指示卡)或180℃干烤2小时或其它经过验证的方法消毒后传入无菌室;如不能用前者消毒方式消毒的物品,须经消毒液浸泡、擦拭后传入无菌室。
6.2.无菌检查环境要求:应在环境洁净度万级下的局部洁净度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6.3.仪器、设备与设施集菌仪、显微镜、台式灭菌器、无菌试验室(万级)、超净工作台(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每月环境检测(沉降菌、浮游菌、尘埃粒子)合格后,方可使用。
20-25℃培养房或培养箱、30-35℃培养房或培养箱。
6.4.试验用具:洁净工作服(洁净底服、十万级工作服、万级工作服、鞋套)、工作鞋、口罩及帽子;无菌医用手套或一次性乳胶医用手套:试验前及试验过程中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封闭式集菌培养器(双针头、三联及单针头、三联):薄膜孔径不大于0.45μm,直径约为 50mm。
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铺置无菌器械台操作流程目的将无菌器械包铺置在干燥的器械台上,形成无菌区,供手术治疗使用。
操作程序一、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备清洁干燥的治疗台。
二、实施要点 1、仪表(1)着装整洁,规范(2)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
(3)不戴耳环、手镯和戒指。
(4)口罩、帽子佩戴规范2、用物器械桌、无菌器械包、干燥无菌持物钳、储物盘。
3、操作程序(1)洗手、戴口罩(2)旋转器械桌于合适位置。
(3)检查器械包的名称、有效期及签名,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状态。
(4)检查干燥无菌持物钳有效期,包有无松动;包布有无潮湿、破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状态。
(5)打开无菌持物钳。
①撕下化学指示胶带,放置在储物盘内。
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持物钳包布的外、左、右角。
③取出无菌持物钳,检查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④在化学指示胶带上注明开启日期、时间、签名,贴在持物钳罐的下缘。
(6)打开无菌器械包①撕下无菌包下十字捆绑化学指示胶带,放置在储物盘内。
②用手依次打开无菌器械包外层包布的外、左、右角。
③取无菌持物钳,用手打开外层包布内角,用无菌持物钳依次打开内层包布的左、右、对侧、近侧。
④检查化学指示卡变色状态。
⑤将变盘放在器械台面上右下角,将药杯按大小依次摆放在弯盘内合适位置;500ml换药碗放在右上角,3000ml盆放在左上角。
(7)在100ml药杯内倒入适量皮肤消毒液;换药碗内倒入适量无菌盐水。
注意事项 1、铺无菌器械台的区域必须清洁干燥。
2、避免无菌区域潮湿、污染。
3、手及其他有菌物品不可触及或跨越无菌区域。
4、注明无菌持物钳开启日期和时间,有效期在4小时内。
5、无菌巾须下垂无菌器械台缘下30cm无菌器械台的建立流程图规范更衣,洗手,戴帽子,口罩↓评估操作环境,清洁器械车检查备齐用物↓将器械车放置手术间合适位置(距墙至少30cm以上)将无菌包放置于器械台中央↓检查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和包外化学灭菌指示物,包布是否完整、干燥↓先打开无菌包包布一角,再打开左右两角,最后打开近身侧一角。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就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与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与管理方法。
(定义)一、目的保持无菌物品与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与危害。
二、评估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操作中减少人员走动,开窗,通风,换气;操作台宽敞、平坦、整洁、干燥。
三、用物准备手消毒液、治疗盘、棉签、无菌治疗巾包(包内置无菌巾2张)、无菌碗包(包内置治疗碗一个,弯盘一个)无菌持物钳、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笔、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四、操作程序(一)铺无菌盘1、洗手戴口罩。
2.治疗盘清洁,干燥。
铺无菌盘。
3.开无菌治疗巾包:(检查外包装无潮湿、无破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符合要求,在有效期内)。
斜角打开(第一层包布用手打开,第二次层用无菌持物钳打开,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查瞧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符合要求。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无菌巾放入治疗盘内,将无菌包按原折痕包好,记录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24小时内有效)4、铺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一侧两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及远的将治疗巾一半铺于治疗盘上,将上下对齐后上层扇形折三次,开口外边向外,使治疗巾内面构成一无菌区。
5.开无菌碗包: 检查外包装无潮湿、无破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符合要求,在有效期内。
1)第一层包布用手打开,第二次层用无菌持物钳打开,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查瞧包内化学指示变色符合要求。
2)用无菌钳分别取治疗碗、弯盘放入无菌盘内。
3)打开无菌纱布罐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纱布置无菌盘内。
6、倒无菌溶液:检查液体(一瞧、二倒、三摇、四再瞧、五拧)。
一瞧:瓶身干净、标签完整、字迹清楚、瓶身瓶底无无裂缝,0、9%Nacl500ml,在有效使用期内;二倒:倒转液体;三摇:前后摇晃液体;四再瞧:对光检查溶液澄清、无杂质;五拧:瓶盖无松动。
1)打开瓶盖2)检查棉签(无漏气,在有效期内)写好开包日期,消毒瓶口瓶塞,取出瓶盖。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铺备用床法(一)目的保持病室整洁,准备迎接新病人(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步履轻捷。
2、备用物:(1)大单及折叠法:字面在内,纵行双折大单两次有四折,然后再横折两次,呈中线在外,开口边在内。
(2)被套及折叠法:字面在内,纵行双折被套两次,然后再由尾端至头端横折两次,呈中线在外,开口边在内,头端在下放置。
棉胎或毛毯及折叠法:将棉胎或毛毯竖三折,再“S”形折叠。
(3)枕芯、枕套放法:枕套内面在外,放于枕芯上,字面枕贴枕芯。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护理车推至床旁,移开床旁桌20cm,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15cm,将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
2、将床褥从床头至床尾“ S”形折叠后翻转放于大单上。
翻转床垫,铺床褥于床垫上(从头至尾)。
3、铺大单:将大单正面向上,与床中线对齐,依次打开。
先铺床头后铺床尾。
一手将床头的床垫托起, 另一手将大单塞入床垫下塞大单的手在床垫顶角用食指、中指持住大单, 托床垫的手距床头30cm处向上提起大单边缘使其同床边沿垂直,呈一等边三角形,以床缘为界,将三角形分为两半, 上半三角覆盖于床上, 下半三角平整塞在床褥下, 再将上半三角翻下塞入床垫下。
操作者至床尾拉紧大单, 同法铺好床角,拉紧大单中部边沿,双手掌心向上将大单塞入床垫下。
转至对侧,同污铺好大单。
4、套被套:将被套中线对齐大单中线,头端距床头15cm。
甩尾端于床尾,展被套于床面。
被套尾端上层倒转向上约1/3 ,放棉胎于被套开口处,棉胎尾端于床尾齐,拉棉胎至被套头端,将竖折的棉胎向两边打开和被套平齐(先近侧,后远侧),对好两上角,至床尾逐层拉平盖被,铺成被筒,边缘向内折叠和床沿并齐,尾端塞至床垫下。
转至对侧,同法折叠另一侧盖被。
5、套枕套:双手伸入枕套内抓住双角,然后对准枕芯双角,翻转枕套套于枕芯上,使四角充实,开口处背门,横放于床尾,再用两手平托至床头。
6、将床旁桌、椅归还原处,整理用物。
(四)终末质量标准1 、手法正确,动作轻巧,操作敏捷,符合节力原则。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定义)
一、目的保持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危害。
二、评估
操作前30 分钟停止清扫,操作中减少人员走动,开窗,通风,换气;操作台宽敞、平坦、整洁、干燥。
三、用物准备手消毒液、治疗盘、棉签、无菌治疗巾包(包内置无菌巾2 张)、无菌碗包(包内置治疗碗一个,弯盘一个)无菌持物钳、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笔、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四、操作程序
(一)铺无菌盘
1. 洗手戴口罩。
2. 治疗盘清洁,干燥。
铺无菌盘。
3. 开无菌治疗巾包:(检查外包装无潮湿、无破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符合要求,在有效期内)。
斜角打开(第一
层包布用手打开,第二次层用无菌持物钳打开,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查看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符合要求。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无菌巾放入治疗盘内,将无菌包按原折痕包好,记录
开启日期、时间、并签名(24 小时内有效)
4. 铺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一侧两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及远的将治疗巾一半铺于治疗盘上,将上下对齐后上层扇形折三次,开口外边向外,使治疗巾内面构成一无菌区。
5. 开无菌碗包: 检查外包装无潮湿、无破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符合要求,在有效期内。
1)第一层包布用手打开,第二次层用无菌持物钳打开,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查看包内化学指示变色符合要求。
2)用无菌钳分别取治疗碗、弯盘放入无菌盘内。
3)打开无菌纱布罐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纱布置无菌盘内。
6. 倒无菌溶液:检查液体(一看、二倒、三摇、四再看、五拧)。
一看:瓶身干净、标签完整、字迹清楚、瓶身瓶底无无裂缝,
0.9%Nacl500ml ,在有效使用期内;二倒:倒转液体;三摇:前后摇晃液体;四再看:对光检查溶液澄清、无杂质;五拧:瓶盖无松动。
1)打开瓶盖
2)检查棉签(无漏气,在有效期内)写好开包日期,消毒瓶口瓶塞,取出瓶盖。
3)标签面朝掌心,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
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治疗碗内;倒液后立即塞上瓶塞,再次消毒瓶口瓶
塞,记录开瓶日期、时间、签名,(24 小时有效)。
7. 铺无菌盘:覆盖无菌巾,将正面向上翻折两次,两侧向下反折,注明铺盘日期和时间,并签名(4 小时内有效)述:已铺好换药盘,可以给病人进行护理。
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二)戴无菌手套1.检查手套:查手套规格,在有效期内,无潮湿、无破损。
2. 将手套放置于操作台,打开无菌手套外包装,摊开内层。
两手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分同时取出一双手套,将两手套的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手。
用已戴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内面,同法将手套戴好。
3. 双手调整手套位置,使之与手贴合,将手套口翻转或套住衣袖袖口。
4. 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只手的腕部外面,外翻手套,反折至大鱼际肌处,同法,将另一手套反折,并顺势脱下手套,已脱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内面将手套脱下(保持双手不触及手套外面,避免污染)
5. 将脱下的手套置于医疗垃圾桶内,将用物推至处置室归类处理。
五、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清洁,操作区要宽敞,严禁在人员走动频繁的环境中操作。
2.进行无菌操作前,戴好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并洗手。
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且有明显标志;。
无菌物
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4. 取无菌物品要用无菌持物钳。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
无菌包过期、潮湿或包内物品被污染以及包布有破损时不能使用,均需重新灭菌。
6.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 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 小时。
7. 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未经消毒手或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不可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7. 进行无菌操作时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后方可使用。
8. 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六、注意事项
使用无菌持物钳注意事项:
1. 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及非无菌物
品
2.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无菌油纱布,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
3. 无菌持物钳取放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容器内壁。
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
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4. 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消毒液应浸没轴节
以上2-3cm 或钳子长度的1/2 ,无菌持物钳和浸泡容器每周
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干燥保存4h 更换一次。
5. 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疑被污染,应重新灭菌。
取无菌溶液的注意事项:
1. 取用无菌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器械直接伸入瓶内蘸取,也不可将无菌敷料接触瓶口倒液。
2. 倒无菌溶液时,液体不能溅出无菌容器外。
2. 已倒出无菌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3. 打开的无菌溶液,如未污染可保存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