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推荐)一、教学内容本次培训主要针对幼儿园传染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进行讲解。
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参与者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和传播途径,提高预防意识。
2. 学习常见传染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增强应对能力。
3. 掌握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提高幼儿园卫生管理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3. 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音响设备。
2. 学具:培训手册、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传染病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引起参与者的重视。
2. 基本概念:讲解传染病的定义、特点和传播途径。
3. 常见传染病: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感等,讲解其症状、预防和治疗。
4.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讲解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包括卫生管理、饮食安全、疫苗接种等。
5. 实践操作:指导参与者如何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如洗手、消毒、隔离等。
6. 互动环节:解答参与者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疑问,分享实际经验。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2.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
3. 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出你所在幼儿园目前存在的传染病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 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水平。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时间:2021年9月10日地点:幼儿园会议室培训讲师:X参与人员:全体教职工一、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圆正幼女园熏染病训练记录之阳早格格创做训练时间:2017年2月16日 17:00训练人员:部分西席训练天面:小一班课室训练人:梁小柳训练中心:秋季幼女园罕睹熏染病及防止步伐一、脚、足、心病1.病果:病毒熏染.2﹑流通病教⑴熏染源:病人及隐性熏染者.⑵传播道路:间接交战熏染源或者通过鼻吐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收.⑶易感者:5岁以下女童易感;对于共典型病毒有免疫力,保护时间尚不领会.3. 临床表示⑴心痛,厌食,矮热.⑵心腔粘膜可睹小疱疹或者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奇我波及牙龈、硬腭、扁桃体战吐部.⑶脚、足掌背可睹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支,不留痂.也可睹于臂、腿及臀部,躯搞少睹.⑷病程短,症状沉.4.断绝战防止⑴断绝患女两周.⑵对于患女的鼻吐分泌物、粪便及熏染物随时举止消毒.⑶注意室内启窗透气,东西消毒等.5.治疗⑴对于症处理:脆持心腔卫死,心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⑵防止继收熏染.⑶中医治疗:浑热解毒.两、风疹1、病果:风疹是一种症状较沉的慢性病毒性呼吸讲熏染病.2、熏染源:病人是唯一的熏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熏染性.患者心、鼻、吐部分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留.出疹前后的病人熏染性最强.风疹流通起,人群中的人多为沉型或者隐性熏染,共样具备熏染性.3、传播道路:间接经气氛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办法.婴女患者排毒时间较少,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照顾护士人员取患女稀切交战可间接熏染.4、易感人群:多睹于1~5岁女童,成人也可收病.正在托幼机构易感人群较集结、环境较拥挤的场合,可出现迸收流通,病后又较少期的免疫力.5、临床表示:潜伏期12~19天,常以矮热、齐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陪随吐痛、浑咳战流涕.枕后及耳后淋凑趣肿大,病情沉.皮疹于收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睹于里部战躯搞部,疹间皮肤平常.皮疹2~3日消退,普遍不遗留色素重着.6、临床诊疗:风疹常果临床症状沉微而易以诊疗,仅正在本病有流通时贸易搞出临床诊疗,皮疹特性是细小色浓、出现较早,齐身症状沉微,可取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的特性战超过的吐部症状,易于猩白热区别.终身免疫.三、火痘1、病果:火痘是婴幼女或者较大一面的女童易患的一种沉症慢性熏染病,熏染性很强,病本体是火痘戴状疱疹组病毒.2、熏染源:普遍为慢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咳嗽熏染给健壮女童,其余也通过交战受病毒熏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东西传播.(但是果为火痘戴状疱疹病毒对于中界环境抵挡力硬强,通过凡是死计交战传播的机会不大).火痘的潜伏期普遍为14—16天,多收于2—6岁的幼女,除夏季少睹中,其余季节均可爆收,尤以冬秋多睹.病后赢得终身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戴状疱疹.3、传播道路:火痘被熏染后2—3周收病,起病时,普遍症状较沉,可有矮热及不适感,体温正在39℃以下,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收热1—2天出现皮诊,最先收于躯搞,渐渐延及头里部战四肢,呈背心性分散,即躯搞多,里部四肢较少,脚掌、足跖更少.初为白色,细小斑丘疹,数小时后形成圆形的,有薄膜包抄的“露珠”状疱疹.大小纷歧,壁薄易破,周围有白晕,有痒感.疱疹液启初浑明而后变浑浊.1—3天后疱疹变搞结痂;若无继收熏染,脱降后不留疤痕.皮疹以躯搞、腰、头皮多睹.四肢稠稀,呈背心性分散;常成批出现.正在共一时间可睹斑疹、疱疹、搞痂.心腔粘膜、吐部、眼结膜也可睹疱疹,破溃后产死溃疹.如无并收症,所有病程约为2周.4、防止步伐:1.接种疫苗:1周岁以上已得过“火痘”的易感人群,均可接种火痘疫苗,疫苗可提供起码14年的少暂呵护.四、流通性感冒1.病果:流感病毒.2.流通病教⑴熏染源:病人及隐性熏染者.⑵传播途经:主要通过气氛飞沫经呼吸讲传播.多收于冬季战冬终秋初.⑶易感者:女童以及其余易感人群.3.临床表示⑴突然起病,畏热、下热、头痛、齐身酸痛、累力等齐身中毒症状.⑵陪随沉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吐痛等上呼吸讲熏染症状.⑶病程持绝约一周.4.并收症肺炎、脑炎、脑膜炎、循环功能障碍等.5.断绝战防止⑴断绝至热退后2天或者症状消得为止.⑵注意室内启窗透气.⑶易感者可服用板兰根3-5日.⑷巩固体量,合理营养,包管富足睡眠.⑸养成良佳卫死习惯.⑹少去大众场合,不去病家串门.⑺有条件者接种流感疫苗.五、麻疹1、病果:麻疹熏染性极强,易感者多为女童.2、临床表示:患者初期症状战感冒好已几,收热3天后,启初出现皮疹,最先起于耳后、收际处,主假如斑丘疹,皮疹赶快伸张至里部、胸背、背部、四肢及齐身.皮疹3—4天后渐渐脱屑消退,渐渐病愈.3、防止步伐: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防止麻疹的最有力步伐.麻疹不特效药物,主假如照顾护士佳患者,缩小并收症,寝室要温温、干润、气氛浑新,光芒不宜过强.定时透气换气,要用温火荡涤颜里、眼鼻分泌物,定时用盐火或者漱心火漱心.(风疹取麻疹的辨别:脚足心不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孕妇得后易使胎女畸形.)六、慢性出血性结膜炎1、病果慢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通性出血性结膜炎(雅称白眼病)是近30年去天下迸收流通的一种新式慢性病毒性眼病.2、流通病教本病特性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慢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下度充血,罕睹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面状剥脱.本病熏染性极强,人群一致易感,收病率下,传播很快,收病集结.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通,多睹于成人.3、临床表示潜伏期短,普遍为24小时安排.最少不超出3天.真验室误接种眼内,可于18~36小时内从该眼分散出病毒.4、防止步伐养成勤洗脚,不揉眼,注意部分卫死,不去人多人纯的场合.。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培训记录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秋季,天气干燥,细菌和病毒易于传播,孩子们的免疫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们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本次培训特别就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培训。
二、培训内容1. 传染病防控知识介绍在培训中,首先对传染病的概念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典型症状等,让幼儿园教师们对传染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秋季传染病易感人裙分析针对幼儿园孩子们的生理特点,详细分析了幼儿园孩子们在秋季易感染的传染病种类和病因,例如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并指导教师们如何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工作。
3. 传染病防控策略在防控策略方面,培训中重点强调了空气和手接触传染的防控策略,包括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勤洗手等方法,并重点指出了在幼儿园环境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4. 学生健康管理培训中还针对学生健康管理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识别常见传染病症状、疫情控制、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从根本上加强了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5. 应急处置对传染病爆发时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如何及时报告、迅速隔离、及时治疗等方面,为校园内的传染病处置提供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和应对措施。
三、培训收获通过本次培训,幼儿园教师们对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有效增强了他们的传染病防控能力。
也提高了教师们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为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关系到幼儿健康、家长安心的大事。
通过本次培训,相信幼儿园教师们一定能够牢记培训内容,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各位教师能够将培训所学知识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培训记录1. 培训目的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职工对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认识和能力,确保幼儿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2. 培训内容2.1 传染病基础知识•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如手卫生、口腔卫生、食品安全等。
2.2 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学习如何正确清洁和消毒幼儿园各类场所和器具。
•掌握合理使用消毒剂并注意消毒剂的贮存和使用注意事项。
2.3 疫情监测与报告•学习正确识别和监测幼儿园中出现的传染病疫情。
•掌握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的程序和要求。
2.4 幼儿个人卫生习惯培养•强调幼儿洗手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机。
•培养幼儿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的好习惯。
3. 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
3.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授课的形式,向参训人员介绍传染病基础知识、环境卫生管理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等内容。
确保参训人员对防控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3.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幼儿园中发生过的传染病疫情案例,引导参训人员思考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3 互动讨论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想法。
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参训人员之间的学习与合作。
4. 培训效果评估4.1 笔试考核在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一次笔试考核,测试他们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核内容包括传染病基础知识、环境卫生管理和个人卫生习惯培养等方面。
4.2 实际操作评估对参训人员进行一次实际操作评估,检查他们在清洁和消毒幼儿园环境时的操作规范和方法是否正确。
4.3 反馈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或组织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参训人员对本次培训的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总结培训成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5. 培训总结与建议本次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培训内容全面且深入,参训人员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一)培训日期:[填写日期]培训地点:[填写地点]培训时间:[填写时间]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以确保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二.培训内容:1. 传染病基本知识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季节性和流行趋势。
2.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政策和流程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政策的重要性。
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报告程序。
与公共卫生部门合作的流程。
3. 个人卫生和感染控制手卫生的正确方法,包括洗手和消毒。
咳嗽和打喷嚏的正确礼仪。
清洁和消毒幼儿园环境的标准。
4. 传染病疫苗接种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和重要性。
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
推广疫苗接种的方法。
5. 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传染病爆发的早期警示信号。
幼儿园的应急响应计划和流程。
与家长和社区合作的方法。
6. 儿童健康监测儿童健康状态的监测和记录。
发现患有传染病的儿童的处理步骤。
与医疗机构的联系和信息分享。
7. 课程结束总结和问答回顾培训内容和要点。
培训人员回答与传染病防控相关的问题。
员工提出问题或分享经验。
三.培训记录:四.培训总结:本次培训涵盖了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各个方面,员工参与积极,提问也较多,显示出对传染病防控的重视。
以下是一些总结和建议:员工对个人卫生的意识有所提高,但仍需要不断强化。
应急响应计划需要定期演练,以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应对传染病爆发情况。
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遵循疫苗接种计划。
感谢培训师的精彩讲解和耐心回答问题。
培训结束:[填写结束时间]培训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员工签名:1.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___......培训记录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二)日期:[培训日期]地点:[培训地点]培训人员:[培训师姓名]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供幼儿园工作人员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传播,确保学生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培训记录
一、培训背景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秋季传染病也开始逐渐增多。
为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提高幼儿园师生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防控培训。
二、培训内容
1. 传染病基础知识介绍
通过介绍常见的传染病种类、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基础知识,使幼儿园师生对传染病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2.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
介绍幼儿园日常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防控措施。
并重点强调手部卫生和通风换气的重要性。
3. 幼儿园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培训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制定应急预案,并且模拟了应急情况下的处置流程。
4. 家长参与传染病防控
幼儿园师生的健康安全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
进来。
本次培训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加强家校沟通、如何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生病等方面的内容。
三、培训效果
通过本次培训,幼儿园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更加深入,防控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家长也加强了对幼儿健康安全的关注和参与。
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进一步贯彻落实本次培训内容,并不断完善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5篇(第一篇)时间:2022年5月20日地点:xx幼儿园培训对象:全体教师培训主题: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培训内容:传染病的概念和分类:教师向参训人员介绍传染病的概念和分类,让大家了解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以及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教师向参训人员介绍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例如手足口病、流感、麻疹等,让大家了解这些疾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以及预防和控制的方法。
预防措施:教师向参训人员介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日常卫生保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习惯、加强教师的宣传教育、定期体检等。
应急措施:教师向参训人员介绍在发现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时的应急措施,包括隔离患病幼儿、通知家长、消毒场地、加强卫生监测等。
儿童疫苗接种:教师向参训人员介绍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和剂次。
问答环节:教师与参训人员进行互动,解答大家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疑问和困惑。
培训总结: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增强了卫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们掌握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和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教师们在儿童疫苗接种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指导幼儿家长进行疫苗接种,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问答环节,教师们的疑惑和困惑得到解决,提高了他们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专业素养和水平。
本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广大教师和幼儿家长共同努力,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的健康素养和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对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为幼儿园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支持和帮助。
下面是一些可能需要注意的细节:培训教材:教师应选择权威、系统的教材,可以从官方网站或相关卫生机构获取最新的传染病防控指南和信息,为教师的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一一、常见传染病及其症状1. 流感: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肌肉疼痛等。
2. 水痘:发热、咳嗽、咽痛、身体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
3.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皮疹、发热等。
4. 麻疹:发热、咳嗽、流鼻涕、畏光、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c spots)、皮肤斑丘疹等。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如流感、麻疹等病毒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
2. 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水痘等病毒通过接触患者或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
3. 生物媒介传播:如乙型脑炎、疟疾等病毒通过昆虫、动物等传播。
三、预防传染病的方法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2.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场所和物品表面。
3. 避免接触患者或可疑感染者,如发现有症状者应及时隔离。
4. 合理饮食,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5. 按照疫苗接种规定,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
四、发现传染病的症状及处理1. 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应立即报告给幼儿园保健老师或相关领导。
2.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 对患者所在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对接触物品进行消毒。
4. 对患者进行健康监测,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上报疫情。
五、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流程1. 保健老师或相关领导收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给上级卫生部门。
2. 上级卫生部门对疫情进行核实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3. 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的指示,对幼儿园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如停课、消毒等。
4.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必要的预防措施。
5. 对疫情进行监测和上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六、儿童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1. 教育儿童勤洗手,特别是在上厕所和接触公共场所后。
2. 教育儿童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避免病毒传播。
3. 教育儿童不要分享个人物品,如杯子、毛巾等。
4. 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挑食。
5. 教育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朴直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载培训时光:2017年2月16日 17:00培训人员:全部教师培训地点:小一班课室培训人:梁小柳培训主题:春季幼儿园罕有传染病及预防措施一.手.足.口病1.病因:病毒沾染.2﹑风行病学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沾染者.⑵传播门路:直接接触传染源或经由过程鼻咽排泄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保持时光尚不清晰.3. 临床表示⑴口痛,厌食,低热.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然涉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接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⑷病程短,症状轻.4.隔离和预防⑴隔离患儿二周.⑵对患儿的鼻咽排泄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⑶留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5.治疗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⑵防止继发沾染.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二.风疹1.病因: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2.传染源:病人是独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传染性.患者口.鼻.咽部排泄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消失.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风疹风行起,人群中的人多为轻型或隐性沾染,同样具有传染性.3.传播门路: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重要传播方法.婴儿患者排毒时光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护理人员与患儿亲密接触可间接传染.4.易动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在托幼机构易动人群较分散.情况较拥挤的场合,可消失迸发风行,病后又较持久的免疫力.5.临床表示:埋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随咽痛.清咳和流涕.枕后及耳后淋凑趣肿大,病情轻.皮疹于发烧后很快消失,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部,疹间皮肤正常.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惊慌.6.临床诊断:风疹常因临床症状稍微而难以诊断,仅在本病有风行时生意业务做出临床诊断,皮疹特点是渺小色淡.消失较早,全身症状稍微,可与麻疹相辨别.依据皮疹的特色和凸起的咽部症状,易于猩红热区分.毕生免疫.三.水痘1.病因:水痘是婴幼儿或较大一点的儿童易患的一种轻症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2.传染源:一般为急性期病人,可经由过程飞沫.唾液.咳嗽传染给健康儿童,别的也经由过程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但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外界情况抵抗力脆弱,经由过程日常生涯接触传播的机遇不大).水痘的埋伏期一般为14—16天,多发于2—6岁的幼儿,除夏日少见外,其它季候均可产生,尤以冬春多见.病后获得毕生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带状疱疹.3.传播门路:水痘被沾染后2—3周发病,起病时,一般症状较轻,可有低热及不适感,体温在39℃以下,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烧1—2天消失皮诊,起首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散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为红色,渺小斑丘疹,数小时后变成圆形的,有薄膜包抄的“露水”状疱疹.大小不一,壁薄易破,四周有红晕,有痒感.疱疹液开端清澈尔后变混浊.1—3天后疱疹变干结痂;若无继发沾染,脱落伍不留疤痕.皮疹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疏,呈向心性散布;常成批消失.在统一时光可见斑疹.疱疹.干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结膜也可见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疹.如无并发症,全部病程约为2周.4.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1周岁以上未得过“水痘”的易动人群,均可接种水痘疫苗,疫苗可供给至少14年的长期呵护.四.风行性伤风1.病因:流感病毒.2.风行病学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沾染者.⑵传播路过:重要经由过程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冬季和冬末春初.⑶易感者:儿童以及其他易动人群.3.临床表示⑴忽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⑵伴随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沾染症状.⑶病程中断约一周.4.并发症肺炎.脑炎.脑膜炎.轮回功效障碍等.5.隔离和预防⑴隔离至热退后2天或症状消掉为止.⑵留意室内开窗通风.⑶易感者可服用板兰根3-5日.⑷加强体质,合理养分,包管充足睡眠.⑸养成优越卫生习惯.⑹少去公共场合,不去病家串门.⑺有前提者接种流感疫苗.五.麻疹1.病因:麻疹传染性极强,易感者多为儿童.2.临床表示:患者初期症状和伤风差不久不多,发烧3天后,开端消失皮疹,起首起于耳后.发际处,主如果斑丘疹,皮疹敏捷舒展至面部.胸背.腹部.四肢及全身.皮疹3—4天后逐渐脱屑消退,逐渐康复.3.预防措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麻疹没有特效药物,主如果护理好患者,削减并发症,卧室要暖和.潮湿.空气清爽,光线不宜过强.准时通风换气,要用温水清洗颜面.眼鼻排泄物,准时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风疹与麻疹的差别:四肢举动心没有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妊妇得后易使胎儿畸形.)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病因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风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下世界迸发风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2.风行病学本病特色为埋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罕有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广泛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分散.本病每于夏秋季候风行,多见于成人.3.临床表示埋伏期短,一般为24小时阁下.最长不超出3天.试验室误接种眼内,可于18~36小时内从该眼分别出病毒.4.预防措施养成勤洗手,不揉眼,留意小我卫生,不去人多人杂的地方.。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1日期:年月日地点:幼儿园会议室参与人员:全体幼儿园教师、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培训目标: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提升幼儿园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一、传染病基础知识培训1.介绍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重点讲解了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水痘等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
2.讲解如何通过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降低感染风险。
3.强调了早期识别传染病症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传染病在幼儿园内的传播。
二、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培训1.针对不同传染病,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
例如,对于流行性感冒,应加强室内通风,教育幼儿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对于手足口病和水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培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正确使用消毒液,以及如何对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幼儿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
3.讲解了幼儿出现疑似传染病症状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包括立即隔离、通知家长、上报相关部门等。
4.强调了加强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幼儿传授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1.通过分析近两年发生在幼儿园的传染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强化防控意识。
2.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实战演练,模拟幼儿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的应急处理流程,检验和提高幼儿园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四、互动环节与答疑解惑1.在培训过程中,鼓励教职员工积极提问,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困惑。
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解答。
2.通过互动环节,让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和使命,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总结与展望1.总结本次培训的要点和重点内容,再次强调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对全体教职员工在本次培训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展望幼儿园未来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工作方向和目标,提出加强监测、完善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传染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我园于2021年开展了传染病防控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旨在让教职工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确保幼儿园卫生安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二、培训内容1.传染病基本知识培训讲师详细介绍了传染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和病原体。
传染病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四大类。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教职工需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以便在发现疫情时能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2.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培训讲师针对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水痘、流感、腮腺炎等,讲解了其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如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等。
教职工需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降低传染病在幼儿园的发生风险。
3.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培训讲师强调了传染病应急处置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解了应急处置流程。
一旦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患者,通知家长,并报告相关部门。
同时,要对患者所在班级进行彻底消毒,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
教职工需熟悉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应对。
4.传染病防控策略培训讲师提出了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策略,包括加强传染病知识宣传、提高教职工防控意识、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做好个人卫生等。
教职工需将这些防控策略付诸实践,切实降低传染病在幼儿园的发生风险。
5.互动环节培训过程中,教职工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就传染病防控相关问题向讲师请教。
讲师耐心解答,帮助教职工进一步掌握传染病防控知识。
三、培训效果本次传染病培训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教职工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得到了提高。
培训结束后,幼儿园组织了传染病防控知识测试,教职工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方正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7年2月16日 17:00培训人员:全体教师培训地点:小一班课室培训人:梁小柳培训主题:春季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一、手、足、口病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 临床表现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
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5.治疗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⑵防止继发感染。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
二、风疹1、病因: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2、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传染性。
患者口、鼻、咽部份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
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
风疹流行起,人群中的人多为轻型或隐性感染,同样具有传染性。
3、传播途径: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婴儿患者排毒时间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护理人员与患儿密切接触可间接传染。
4、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
在托幼机构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又较持久的免疫力。
5、临床表现: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清咳和流涕。
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情轻。
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部,疹间皮肤正常。
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
6、临床诊断: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以诊断,仅在本病有流行时交易做出临床诊断,皮疹特征是细小色淡、出现较早,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一)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和家长深入了解传染病基础知识,掌握预防控制措施,学会识别常见幼儿传染病,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加强幼儿园日常防控措施,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明确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以提高幼儿园整体传染病防控能力。
二、培训内容1. 传染病基础知识1.1传染病的定义、分类和特点1.2传染病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3传染病对幼儿的影响2. 预防控制措施2.1环境卫生管理2.2通风换气、消毒杀菌的重要性及方法2.3晨检、午检和晚检的流程与要点3. 常见幼儿传染病识别3.1手足口病、流感、水痘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3.2传染病与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4. 应急处理流程4.1发现疑似病例后的报告程序4.2隔离、转诊和追踪观察的操作步骤4.3家长沟通与信息发布5. 幼儿园日常防控措施5.1幼儿日常活动安排与调整5.2健康监测与上报机制5.3健康教育活动与宣传6.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6.1勤洗手、戴口罩的正确方法6.2不随地吐痰、不揉眼睛等个人卫生要求6.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7. 教师及家长责任7.1教师在传染病防控中的职责7.2家长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配合与支持7.3家园共育,共同维护幼儿健康三、培训方式与参与人员培训方式: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参与人员:全体教职工、家长代表四、培训效果评估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职工和家长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2.观摩幼儿园日常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3.定期总结与反思,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效果五、培训总结与反思本次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体教职工和家长对传染病防控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如部分教职工在日常防控措施执行中不够严格,家长在配合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职工和家长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幼儿园参与人员:校园管理人员、教师、保健医生等培训内容:一、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基础知识1.传染病概念和分类: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对不同传染病进行分类及特点的介绍。
2.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列举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感、水痘等,并介绍其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详细介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等,并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4.幼儿园传染病防控措施:介绍常见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包括洗手、通风、消毒等,以及保健医生在校园中的职责和工作。
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责任分工1.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传染病防控工作对幼儿园的重要性,以及对幼儿园师生健康的重要保障作用。
2.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要求:明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原则,如要求幼儿园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3.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分工:明确校园管理人员、教师、保健医生等各个角色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重要性。
三、传染病防控的实际操作和应急处理1.传染病防控的实际操作:详细介绍如何进行洗手、通风、消毒等操作,并通过实际演示让参与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
2.传染病防控的应急处理:介绍传染病爆发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如何判断疑似病例、如何隔离患者、如何通知家长等。
四、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监测和报告1.传染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传染病监测工作对于及时掌握疫情、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性。
2.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程序:介绍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校园管理人员、教师、保健医生等的配合和沟通。
五、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宣传和家长参与1.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宣传的重要性:强调对于家长及社会的宣传,提高大家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2.家长参与传染病防控的方式:介绍家长参与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方式,如病情告知、家庭环境卫生、接种疫苗等。
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工作人员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和技能,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培训内容1.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染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潜伏期、临床症状等。
2.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介绍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的特点及预防措施,让教师和工作人员了解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传播。
3.传染病应急处理方法讲解如何及时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如何采取紧急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等,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个人防护及注意事项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等,并强调注意事项,如避免接触患者、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等。
5.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引导针对传染病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讲解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传染病,消除恐慌情绪。
三、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上部分包括观看视频讲座、阅读相关文献等;线下部分包括现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确保教师和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效果评估1.考试评估:针对培训内容设置考试题目,对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掌握传染病相关知识。
2.实操评估:检查教师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如正确佩戴口罩、消毒方法等,确保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3.反馈评估:征集教师和工作人员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和完善今后的培训内容。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希望幼儿园教师和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传染病防控体系,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幼儿园环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方正幼儿园传染病培训记录
一、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临床表现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
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5、治疗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⑵防止继发感染。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
二、风疹
1、病因: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2、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传染性。
患者口、鼻、咽部份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
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
风疹流行起,人群中的人多为轻型或隐性感染,同样具有传染性。
3、传播途径: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
婴儿患者排毒时间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护理人员与患儿密切接触可间接传染。
4、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
在托幼机构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又较持久的免疫力。
5、临床表现: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清咳和流涕。
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情轻。
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部,疹间皮肤正常。
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
6、临床诊断: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以诊断,仅在本病有流行时交易做出临床诊断,皮疹特征是细小色淡、出现较早,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
根据皮疹的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易于猩红热区分。
终身免疫。
三、水痘
1、病因:水痘是婴幼儿或较大一点的儿童易患的一种轻症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
2、传染源:一般为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咳嗽传染给健康儿童,另外也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
(但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软弱,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机会不大)。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6岁
的幼儿,除夏季少见外,其它季节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
病后获得终身免疫。
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带状疱疹。
3、传播途径:水痘被感染后22天出现皮诊,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面部四肢较少,手掌、足跖更少。
初为红色,细小斑丘疹,数小时后变为圆形的,有薄膜包围的“露珠”状疱疹。
大小不一,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有痒感。
疱疹液开始清亮而后变混浊。
14天后逐渐脱屑消退,逐渐康复。
3、预防措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
麻疹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护理好患者,减少并发症,寝室要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光线不宜过强。
定时通风换气,要用温水清洗颜面、眼鼻分泌物,定时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风疹与麻疹的区别:手脚心没有疹子,出疹1-2天即消退,孕妇得后易使胎儿畸形。
)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病因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
2、流行病学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
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
3、临床表现潜伏期短,一般为24小时左右。
最长不超过3天。
实验室误接种眼内,可于18~36小时内从该眼分离出病毒。
4、预防措施养成勤洗手,不揉眼,注意个人卫生,不去人多人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