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工程电磁场分析的数理基础3
- 格式:ppt
- 大小:334.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3章 电磁场分析的数学模型3.1 电磁场控制方程的表述电磁场数值分析的具体任务,就是要求解一个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
根据数学物理方程的理论,所谓定解问题指的是在某一确定区域内成立的微分方程加上定解条件。
对于静态电磁场问题,或者可化为复数计算的正弦稳态电磁场问题,定解条件就是微分方程中的未知函数在该区域边界上所满足的条件,亦即边界条件;对于时变电磁场问题,则定解条件除了边界条件以外,还包括整个区域未知函数在初始时刻的值,亦即初始条件。
针对这一定解问题的求解,发展了如上节所述的各种解算方法。
因此,为了得到正确的解答,第一步工作就是要写出定解问题的表达式,也就是建立特定电磁场问题的恰当的数学模型。
定解问题中的偏微分方程通常称为控制方程。
选择哪种物理量作为控制方程中的未知函数,建立什么形式的微分方程,将影响问题求解的难易程度。
本节将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介绍各种情况下电磁场控制方程的表述方式。
3.1.1 麦克斯韦方程组[54] 100多年前,麦克斯韦对前人在实验中得出的电磁场的基本定律进行了数学上的总结和提升,引入了位移电流的概念,创立了后来以其命名的方程组,完善了电磁场理论。
其著作《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成书于1873年。
从理论框架上看,麦克斯韦方程组加上洛仑兹力的计算公式,合起来构成了静止及运动媒质中电动力学的基础,概括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其它电磁装置的工作原理,也概括了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证明,描述电磁场宏观性质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正确反映了电磁场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在大学普通物理和电类专业的电工原理课程中,都对麦克斯韦方程组作了基本的介绍。
本节主要从电磁场数值计算的需要出发来加以说明。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可以表述为:t∂∂+=⨯∇D J H (3-1) t∂∂-=⨯∇B E (3-2) 0=⋅∇B (3-3)ρ=⋅∇D (3-4)式中,H 、B 、D 、E 、J 、ρ 分别为磁场强度(A/m )、磁感应强度(或称磁通密度,T )、电位移(或称电通密度,C/m 2)、电场强度(V/m )、电流密度(A/ m 2)和电荷密度(C/ m 3)。
工程电磁场基础目录引言一、电磁学发展简史二、电磁场理论课程的特点第一章自由空间中的电磁场定律1.1基本定义1.1.1电荷密度一、体电荷密度ρ二、面电荷密度η三、线电荷密度λ四、点电荷q1.1.2电流密度一、体电流密度J二、面电流密度K三、线电流I1.1.3基本场量一、洛仑兹力公式二、电场强度E三、磁场强度H1.2自由空间中的电磁场定律1.2.1场定律中符号的意义1.2.2各电磁场定律的数学物理意义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意义二、修正的安培环路定律的意义三、电场高斯定律的意义四、磁场高斯定律的意义五、电荷守恒定律的意义1.2.3电磁场定律整体的物理意义1.3积分形式场定律的应用习题第二章矢量分析2.1标量场的梯度2.1.1标量场的等值面2.1.2标量场的梯度一、位移的方向余弦和单位矢量二、方向导数三、标量场的梯度2.1.3梯度的性质2.1.4标量场梯度的物理意义2.1.5例题2.2矢量场的散度和高斯定理2.2.1矢量场的场流图2.2.2矢量场的散度一、散度的定义二、散度的数学计算式2.2.3矢量场散度的性质2.2.4矢量场散度的物理意义2.2.5高斯定理一、高斯定理二、高斯定理的证明2.2.6自由空间中微分形式场定律的散度关系式2.2.7拉普拉斯运算符2.2.8例题2.3矢量场的旋度和斯托克斯定理2.3.1保守场和非保守场2.3.2矢量场的旋度一、旋度的定义二、旋度的数学计算式2.3.3矢量场的旋度的性质2.3.4矢量场旋度的物理意义2.3.5斯托克斯定理一、斯托克斯定理二、定理证明三、保守场的判据2.3.6自由空间微分场定律中的旋度关系式2.3.7例题习题第三章自由空间的微分场定律3.1微分场定律3.1.1微分场定律的数学物理意义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意义二、修正的安培定律的意义三、电场高斯定律的意义四、磁场高斯定律的意义五、电荷守恒定律的意义3.1.2微分场定律整体的意义3.1.3例题3.2边界条件3.2.1电磁场中的不连续界面3.2.2边界条件一、边界法线方向上的关系式(法向边界条件)二、边界切线方向上的关系式(切向边界条件)3.2.3边界条件的物理意义一、电场强度切向边界条件的意义二、磁场强度切向边界条件的意义三、电场法向边界条件的意义四、磁场法向边界条件的意义五、电场和磁场边界条件的物理解释六、电流边界条件的意义七、边界条件所含的方向关系3.2.4微分场定律与边界条件的形式对应关系3.3微分场定律(含边界条件)的应用3.3.1已知场分布求源分布3.3.2已知源分布求场分布习题第四章静电场的标量位4.1静电场的标量位4.1.1静电场标量位的引入一、在原点的点电荷电场的标量位二、在空间某点的点电荷电场的标量位三、点电荷系电场的标量位四、分布在有限区域的带电系统的标量位4.1.2标量位(电位)的物理意义4.1.3电偶极子的电场和电位一、直接计算电场二、使用标量位计算电场4.1.4标量位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一、微分方程二、一般边界条件三、边界为偶极层时的条件四、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4.1.5泊松方程的解4.2标量位的性质4.2.1极值定理4.2.2平均值定理一、格林定理二、平均值定理的证明三、平均值定理的应用4.2.3唯一性定理一、定理内容二、唯一性定理的证明4.3唯一性定理的应用4.3.1静电镜象法一、在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上方放置一个点电荷的系统二、接地导体角域内放置点电荷的系统三、接地导体球外放置一个点电荷的系统四、不接地不带电的导体球外放置一个点电荷的系统五、不接地、带电量为Q的导体球外放置一个点电荷的系统六、在一个接地的无限大导电平面上方放置一个偶极子的系统4.3.2电轴法一、两根相互平行且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无限长直导线的场二、两个等截面导体圆柱系统三、两个截面不相等的导体圆柱系统4.4复变函数在静电场问题中的应用4.4.1复电位(复位函数)4.4.2保角变换(保角映射)4.4.3许瓦兹-克瑞斯托弗尔变换4.5静电场示意场图的画法4.5.1静电场示意场图的作用4.5.2绘制静电场示意场图的基本法则4.5.3静电场示意场图实例一、在球形接地导体空腔内有一个点电荷二、两个不等量的异号电荷三、接地导体上的矩形空气槽四、矩形空气域五、两个同轴圆柱面间的空气域习题第五章静电场的分离变量法求解5.1拉普拉斯方程的变量可分离解5.1.1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平凡解(明显解)二、一般解5.1.2在柱坐标系中一、平凡解二、与z变量无关的二维一般解三、柱坐标中拉普拉斯方程解的物理意义5.1.3在球坐标系中一、平凡解二、一般解三、球坐标中拉普拉斯方程解的物理意义5.2静电场问题求解实例5.2.1边界电位值已知的静电系统例1(上下为导体板,左右为源的矩形二维空气域)例2(扇形域)例3(锥面间域)例4(导体块上的空气槽)例5(有导体角的矩形域,迭加原理)例6(立方域)5.2.2带有自然边界条件的静电系统例1(导体上的半无界缝)例2(已知电位分布的圆柱面)例3(已知电位分布的球面)5.2.3带有电位导数边界条件的静电系统例1(平板电容器)例2(长方体形电阻器)例3(矩形导体片)例4(内有面电荷的二维矩形空腔)例5(带面电荷的圆柱面)例6(带面电荷的球面)例7(两种导体构成的半圆形电阻)5.2.4带有趋势性边界条件的静电系统例1(中心放置电偶极子的导体球壳)例2(中心放置点电荷的导体球壳)例3(上下异号的线电荷)例4(均匀电流场中的导体球)例5(均匀电场中的导体圆柱)5.3柱坐标系中三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分离变量解习题第六章静磁场与位函数的远区多极子展开式6.1静磁场的矢量位6.1.1毕奥-沙瓦定律一、电流元产生的磁场二、闭合电流线产生的磁场三、分布电流产生的磁场6.1.2磁场的矢量位一、静磁场方程二、磁场的矢量位三、磁矢位的方程四、磁矢位方程的解五、磁矢位的物理意义六、边界条件6.1.3例题6.2静磁场的标量位6.2.1磁标位一、磁标位的定义二、一个电流环的磁标位三、磁标位的方程和方程解族四、边界条件6.2.2例题6.3位函数在远区的多极子展开式6.3.1静电标量位Φ(r)的多极子展开式一、1/RQP的级数展开式二、Φ(r)的展开式三、电位Φ(r)多极子展开式的物理意义四、多极子展开式的应用6.3.2磁矢位A(r)的远区多极子展开式习题第七章有物质存在时的宏观场定律7.1物质极化的宏观模型7.1.1极化的概念7.1.2极化强度P7.1.3极化电荷与电场高斯定律一、极化电荷二、宏观极化模型下的电场高斯定律7.1.4极化电流与修正的安培定律一、极化电流二、宏观极化模型下的修正安培定律7.2极化问题举例7.2.1永久极化物体一、永久极化板二、永久极化球7.2.2非永久极化物体一、均匀电场中的电介质球二、填充均匀∈材料的平行板电容器三、填充非均匀∈材料的电容器四、空心介质球心放置一个电偶极子7.3物质磁化的安培电流模型7.3.1物质磁化的机理7.3.2磁化强度M7.3.3磁化电流密度7.3.4安培电流模型下的场定律7.3.5永久磁化圆柱的磁场7.4物质磁化的磁荷模型7.4.1物质磁化的机理7.4.2磁荷模型下的磁化强度7.4.3物质中的磁场高斯定律7.4.4物质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7.4.5永久磁化圆柱的磁场7.4.6有均匀磁介质的磁场系统一、均匀磁场中的磁介质球二、空心磁介质球心放置一个磁偶极子7.5物质中的场量组成关系和场定律7.5.1物质中的场量组成关系一、单值关系二、多值关系三、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7.5.2物质中的电磁场定律一、B-D形式的场定律二、E-H形式的场定律三、对称形式的场定律习题第八章电磁场的能量和功率8.1静电场和静磁场的能量8.1.1静电场的能量8.1.2静电场能计算举例8.1.3静磁场能量8.1.4静磁场能计算举例8.2坡印廷定理8.2.1电磁场供给运动电磁荷的功率一、电磁场对运动电磁荷的电磁力二、电磁场供给运动电磁荷的功率8.2.2坡印廷定理一、微分形式的坡印廷定理二、积分形式的坡印廷定理8.2.3坡印廷定理的量纲单位分析8.2.4坡印廷定理的物理解释一、对微分形式坡印廷定理的物理解释二、对积分形式坡印廷定理的物理解释三、在解释坡印廷定理上的假说性8.2.5对S和w的补充规定8.2.6坡印廷定理在物质中的应用8.3静态功率流与损耗8.4物质中的极化能和磁化能8.4.1极化能和电能8.4.2磁化能和磁能8.4.3磁能计算举例8.4.4物质宏观模型与坡印廷定理的关系8.5小结习题第九章时变场的低频特性9.1平行板系统中的交变电磁场9.1.1交变电磁场的严格解9.1.2平行板系统的低频响应9.2时变场的幂级数解法9.3低频系统中的场9.3.1平行板系统一、参考点的选取二、零阶场三、一阶场四、高阶场五、场分布和等效电路9.3.2单匝电感器一、系统的参考点二、零级近似场三、一级近似场四、二级近似场五、高阶场9.3.3多匝线圈一、不考虑线圈存在时的一阶电场二、放入线圈后的一阶电场三、计算a、b两点间的端电压9.4电路理论与电磁场理论的关系习题第十章平面电磁波10.1自由空间中均匀平面波的时域解10.1.1均匀平面波的电场和磁场时域解10.1.2均匀平面波的传播特性10.2正弦律时变场10.2.1复矢量10.2.2复数形式的场定律10.2.3复矢量乘积的物理意义10.3正弦律均匀平面波10.3.1均匀平面波的频域解10.3.2复数形式的坡印廷定理10.3.3复数坡印廷定理与微波网络的关系10.4平面波在有耗媒质中的传播10.4.1有耗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解10.4.2半导电媒质中均匀平面波的传播10.4.3良导体的趋肤效应10.4.4相速、群速和色散10.5电磁波的极化状态10.5.1电场极化状态的概念10.5.2极化方向的工程判断法一、瞬时场极化方向的判断二、复数场极化方向的判断10.5.3波的分解与合成一、线极化波的分解二、椭圆极化波的分解三、圆极化波的分解10.6沿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波10.6.1波的数学表达式一、一般形式二、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三、在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中的表达式10.6.2波的特性10.7无耗媒质中的非均匀平面波10.8频率极高时媒质中的波10.8.1电介质中的波10.8.2金属中的波10.8.3电离层和等离子体中的波习题第十一章平面波的反射与折射11.1在自由空间与理想导体分界面处的反射现象11.1.1正入射11.1.2斜入射一、垂直极化二、平行极化11.2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的反射和折射现象11.2.1垂直极化一、入射角θi=0二、入射角θi>011.2.2平行极化11.3导电媒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11.3.1导电媒质中的实数折射角一、媒质Ⅱ是良导体二、媒质Ⅱ是不良导体11.3.2良导体中的透射功率11.3.3导电表面的反射一、媒质Ⅱ是良导体二、媒质Ⅱ是不良导体11.4透波和吸波现象11.4.1透波现象一、电磁波正入射二、电磁波斜入射三、多层介质板的透波现象11.4.2吸波现象一、干涉型吸收材料二、宽带吸收材料习题第十二章电磁波的辐射12.1时变场的位函数12.1.1标量位和矢量位12.1.2赫兹电矢量Ⅱ12.2时变场位函数方程的解12.2.1克希荷夫积分12.2.2达朗贝尔公式12.3交变电偶极子的辐射12.3.1交变电偶极子的电磁场量一、矢量位二、磁场强度三、电场强度12.3.2交变电偶极子场的分析一、近区场二、远区场三、辐射场的方向性四、辐射功率五、辐射电阻12.4交变磁偶极子的辐射12.4.1通过复数矢量位求电磁场12.4.2使用电磁对偶原理求电磁场12.5缝隙元的辐射12.6半波天线12.7天线阵12.8线天线电磁场的精确计算12.9天线的输入功率和输入阻抗习题第十三章电磁场的基本定理13.1格林定理13.1.1标量格林定理13.1.2广义格林定理13.1.3矢量格林定理13.2亥姆霍尔兹定理13.3静态场的几个定理13.3.1标量位Φ的唯一性定理13.3.2平均值定理13.3.3无极值定理13.3.4汤姆生定理13.3.5恩绍定理13.3.6矢量位A的唯一性定理13.4坡印廷定理13.5电磁力的定理――麦克斯韦定理13.6时变场的唯一性定理13.7相似原理13.8二重性原理和电磁对偶原理13.9等效原理13.10感应定理13.11互易定理13.12天线远场定理13.13克希荷夫-惠更斯原理13.14费马原理附录A 矢量的代数运算附录B 坐标系的有关概念附录C 立体角的有关概念。
第一部分:电磁场的数学工具和物理模型场的概来源:工程电磁场原理教师手册念;场的数学概念;矢量分析;数学工具: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描述方法;巩固标量场梯度的概念和数学描述方法;掌握散度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表达形式;掌握旋度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表达形式;强调几个矢量分析的恒等式: 「: ~V =0(任何标量函数梯度的旋度恒等于零);'、、弋、 A)=O (任意矢量函数旋度的散度恒等于零);—:.:、、A=\、\、4_\、2A;\、(A)=、A- A人:;:-7 ~ V -2V。
亥姆霍兹定理推导出:无旋场(场中旋度处处为零),但散度不为零;无散场(无源场):场中散度处处为零,但其旋度不为零;一般矢量场:场中散度和旋度均不为零。
无限空间中的电磁场作为矢量场F(C按定理所述,其特性取决于它的散度和旋度特性,而用公式可以表1 ∖' F (r')示为:F『)=-⅛瞪(r)∙ I A(r),其中标量函数(r)dV',矢量函数4兀V ∖r ~r∖A(r)=丄V',由此可见,无限空间中的电磁场F(r)唯一地取决于其散度和4兀V『一厂旋度的分布。
散度定理高斯定理;旋度定理-------- StokeS定理第二部分:静态电磁场一一静电场掌握电场基本方程,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电场强度E与电位「的定义以及物理含义;理解静电场的无旋性,及电场强度的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性质,以及电场强度与电位之间的联关系。
掌握叠加原理,对自由空间中的静电场,会应用矢量分析公式计算简单电荷分布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电位;对于呈对称性分布的特征的场,能熟练地运用高斯定理求解器电场强度与电位分布。
了解媒介(电介质)的线性、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含义;了解电偶极子、电偶极矩的概念及其电场分布的特点。
了解极化电荷、极化强度P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连接通过极化电荷求极化电场分布的积分形式。
理解电位移矢量D的定义,以及D、E和P三者之间的关系。
工程电磁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矢量分析与场论1 源点是指。
2 场点是指。
3 距离矢量是,表示其方向的单位矢量用表示。
4 标量场的等值面方程表示为,矢量线方程可表示成坐标形式,也可表示成矢量形式。
5 梯度是研究标量场的工具,梯度的模表示梯度的方向表示。
6 方向导数与梯度的关系为7 梯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为?u?。
8 矢量A在曲面S上的通量表示为?? 9 散度的物理含义是 10 散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为??A?。
11 高斯散度定理。
12 矢量A沿一闭合路径l的环量表示为。
13 旋度的物理含义是 14 旋度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为??A?。
15 矢量场A在一点沿el方向的环量面密度与该点处的旋度之间的关系为。
16 斯托克斯定理17 柱坐标系中沿三坐标方向er,e?,ez的线元分别为,18 柱坐标系中沿三坐标方向er,e?,e?的线元分别为,19 ?1111???'??2eR?2e'R RRRR???20 ??????'??'???????4??(R)?R??R??11?0(R?0)( R?0)第二章静电场1 点电荷q在空间产生的电场强度计算公式为。
2 点电荷q 在空间产生的电位计算公式为。
3 已知空间电位分布?,则空间电场强度E。
4 已知空间电场强度分布E,电位参考点取在无穷远处,则空间一点P处的电位?P。
5 一球面半径为R,球心在坐标原点处,电量Q均匀分布在球面上,?则点?,,??处的电位等于。
222??RRR6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导体表面电场强度的方向沿7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导体内部电场强度等于 8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电位和外部电位关系为 9 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电荷体密度为 10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电荷分布在导体的。
11 无限长直导线,电荷线密度为?,则空间电场E。
12 无限大导电平面,电荷面密度为?,则空间电场E。
13 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线与等位面14 两等量异号电荷q,相距一小距离d,形成一电偶极子,电偶极子的电偶极矩p= 。
第一章 电磁场数学基础1.1矢量的基本概念1.1.1 标量与矢量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如温度、压力、密度、质量、时间和电阻等。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例如力、速度、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等。
为了便于区别矢量和标量,本书中用白斜体字母表示标量,而用白斜体字母上加单向箭头表示矢量。
例如A 表示一个矢量,它的大小称为该矢量的模。
模是一个标量,表示为A 或A 。
1.1.2单位矢量矢量模等于1的矢量叫做单位矢量,在本书中表示为ˆe 。
与A 矢量同方向的单位矢量表示为ˆA e。
显然有,ˆA AeA= (1.1.1) 这样,我们也可以将矢量A 表示为ˆA A eA = (1.1.2) 1.1.3矢量的表示在三维空间里,矢量A 可以表示为一根有方向的线段。
线段的长度表示A 的模,线段的方向代表A 的方向。
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A 可表示为一根由坐标原点出发的有向线段,如图1.1.1所示。
沿着三个坐标轴正方向上的单位矢量分别为x eˆ,y e ˆ,z e ˆ,A 在三个单位矢量方向上的投影分别为x A ,y A ,z A ,矢量A 可表示为z z y y y x A e A e A eA ˆˆˆ++=(1.1.3) 矢量A 的模为222z y x A A A A A ++== (1.1.4)矢量A 与x 轴、y 轴、z 轴的夹角分别为α、β、γ,单位矢量ˆA e为 γβαc o s ˆc o s ˆc o s ˆˆˆˆˆz y x z z y y y x A e e e AAe A A e A A e A A e ++=++==(1.1.5)图1.1.1 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A其中222c o szyxxAA A A ++=α,222cos zyxyAA A A ++=β,222cos zyxzAA A A ++=γ (1.1.6)由于cos α、cos β、cos γ,是单位矢量ˆA e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决定着矢量A 的方向,所以它们被称为矢量A 的方向余弦。
技能培训专题工程电磁场讲义第一章第一章入门概述1.1 工程电磁场的定义和意义工程电磁场是研究电磁现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的学科,其包括电磁场的产生、传输、辐射、作用及其与其他物理现象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电磁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电磁兼容等领域都是工程电磁场的应用领域。
1.2 工程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场是指由电荷或电流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场和磁场分为静电场和静磁场和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
其中,静电场和静磁场是指电荷和电流不随时间变化,而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是指电荷和电流随时间变化。
1.3 工程电磁场的数学描述工程电磁场的数学描述是通过一组方程来完成的,它们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伦兹力方程。
其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它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产生,传输和作用。
洛伦兹力方程是描述带电粒子运动时受到电磁场力作用的方程。
1.4 工程电磁场的计算方法工程电磁场的计算方法分为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
解析方法包括解析解法和半解析解法,它们常常基于对电磁场方程的数学分析进行求解。
数值方法则通过对电磁场的离散化求解,其中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等。
1.5 工程电磁场的应用工程电磁场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雷达系统、电子系统以及电磁兼容等领域。
在电力系统中,工程电磁场可用于估算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强度,以评估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
在通信系统中,工程电磁场可用于优化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区域,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电磁兼容领域中,工程电磁场可用于解决电子产品之间相互干扰和影响的问题。
1.6 工程电磁场中的注意事项在工程电磁场的计算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要注意电磁场的安全性,防止人员和周边环境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2)要充分考虑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和复杂性,避免过度简化和假设,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模拟分析手段,以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加快问题的解决;(4)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结合相关标准和法规,遵循规范和要求,确保应用的合法性和准确性。